流行病学第十六章 分子流行病学

合集下载

《分子流行病学》课件

《分子流行病学》课件

基因与环境的关系
基因与环境共同影响人类 健康
基因和环境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起着相 互作用,共同影响个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遗传与环境相互影响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相互影响, 共同塑造个体的特征和疾病易感性。
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 动态的
基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动态变化 的,随着个体发育和环境变化而变化。
01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如 囊性纤维化、镰状细胞贫血等。
02
研究单基因遗传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有助于了解疾 病的发病机制和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03
通过基因检测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和干预单基因 遗传病,降低疾病对个体和家庭的影响。
复杂性疾病的遗传研究
复杂性疾病是指由多种遗传和 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疾病
PART 05
展望与挑战
分子流行病学的发展趋势
1 2 3
技术进步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的 快速发展,分子流行病学将更深入地揭示疾病的 病因和发病机制。
大数据应用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普及,分子流行病学将能够处 理和分析更庞大、复杂的数据集,提高研究效率 和准确性。
跨学科合作
分子流行病学将与生物信息学、统计学、环境科 学等多个学科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共同推动疾病 病因和预防策略的研究。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机制
表观遗传学机制
基因的表达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通过表观遗传学机制如DNA甲 基化、组蛋白修饰等实现。
信号转导通路
环境因素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 通过信号转导通路调节基因的表 达和功能。
蛋白质相互作用
基因和环境因素可以影响蛋白质 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细胞的功 能和疾病的发生发展。

流行病学 第十六章 分子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第十六章 分子流行病学
基于血清中生物标志,可列入分子流行病学的范 畴。
第一节 概 述
人类基因组流行病学
(human genome epidemiology, HuGE) 将流行病学与基因组学相结合,研究人群中基因组
信息与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关系。 基于核酸生物标志的分子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 述
分子流行病学现状 ①研究内容更加丰富 ②研究手段越来越多 ③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研究设计 横断面分析研究
暴露组 煤焦油作业工人 对照组 当地城市居民、近郊农民 排除年龄、吸烟、其他职业暴露等因素影响 比较3组DNA加合物水平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结果分析
当地城市居民(19例)与煤焦沥青作业工人(63 例)的DNA加合物水平和谱型相似
近郊农民(15例)的DNA加合物水平仅为煤焦 油作业工人的1/2或1/3 结论
第三节 研究方法
蛋白质技术
凝胶电泳 、蛋白转印杂交
酶学技术
免疫组化、多位点酶电泳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
其他检测技术 实验中的质量控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四、研究设计
设计 研究目的和路线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研究路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表16-3 生物标志的研究路线及意义
③人群易感性 遗传和环境不同导致易感性差异 传统流行病学无法有效测量
④实验医学病因假设和防治措施的人群检验
第一节 概 述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①理论突破 DNA双螺旋结构、遗传中心法则、RNA逆转录等
②技术创新 凝胶电泳技术、分子杂交、基因克隆等
第一节 概 述
发展历程
概念演变 国外
1972年,提出“流感分子流行病学” 1977年,提出应用精细技术进行生物材料流行

《分子流行病学》PPT

《分子流行病学》PPT
2023
《分子流行病学》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REPORTING
2023
目录
• 分子流行病学概述 • 基因与疾病关联研究 • 基因变异与疾病风险 • 分子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中的应用 • 挑战与展望
2023
PART 01
分子流行病学概述
REPORTING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分子流行病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结合了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 和方法,旨在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与疾病相关 的生物标志物的变化。
健康行为干预
根据个体的基因和环境暴露特征,制定针对性的健 康行为干预措施,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健康政策制定
将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健康政策的 制定中,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023
PART 05
挑战与展望
REPORTING
数据解读与整合的挑战
数据来源多样
分子流行病学涉及的数据来源多样,包括基因组、表型、 环境暴露等多维度数据,如何整合这些数据并确保其质量 和可比性是一大挑战。
单基因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由单个基因变异所引起的疾病,如囊性纤维化、镰状细胞贫血等 。
分子流行病学在单基因遗传病的研究中,主要关注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通过病 例对照研究和家族研究等方法,揭示基因变异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针对单基因遗传病,分子流行病学还致力于研究疾病的遗传异质性,即不同基因变 异或多个基因变异共同作用导致的疾病表型差异。
个体化医疗
通过对个体基因组等信息的解读,可以为个体提 供更加个性化的医疗方案和健康管理建议。
3
公共卫生决策支持
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公共卫生决策提 供科学依据,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分子流行病学

分子流行病学
➢ 时相特性 即生物学标志存在的时间长短及其在暴露至疾 病不同阶段的表现和意义。
➢ 变异性 - 个体内变异 生物标本采集时间、部位等不同造成 - 个体间变异 不同生物个体的检测结果不相同 - 群体间变异 不同生物群体的检测结果不相同 - 储存变异 生物标志的生物特性、储存条件、储存时 间等都会影响其检测结 果
定义
• 分子流行病学〔molecular epidemiology〕是应用先进的 技术测量生物标志的分布情况,结合流行病学现场研究方 法,从分子或基因水平说明疾病的病因及其相关的致病过 程,并研究疾病的防治和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 生物标志〔biological marker,biomarker,简称M〕 指能代表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可识别物质。分子事件 〔molecular event〕或分子生物标志〔molecular biomarker〕主要指代表生物结构和功能的生物大分子特 征。如DNA、RNA、蛋白质等。
➢ 易感标志 指宿主对疾病发生、开展易感程度的生物标志。
➢ 外暴露标志:是指暴露因素进入机体之前的标志和剂量
✓ 生物性:微生物、寄生虫、生物毒素等; ✓ 非生物性:某些化学和物理因素,如吸烟烟雾、环境物质等。
➢ 内暴露标志:指暴露因素进入机体之后的标志
✓ 生物性病原因子:可以是生物病原因子本身、其代谢产 物或与宿主体内生物大分子结合产物,像病毒整合基因、 生物毒素-DNA加合物等
• 常用按疾病发病过程进行分类,根据疾病发生 的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的标志,分为三类:暴露 标志、易感性标志和效应或疾病标志
五、生物标志
➢ 暴露标志〔exposure marker〕 与疾病或健康状态有关的 暴露因素的生物标志,包括外暴露标志和内暴露标志。

第16章-分子流行病学

第16章-分子流行病学

5th epidemiology
目录
背景
定义 内容
实例二
研究题目 应用HBV-DNA序列多态性研究HBV的传播 测量标志 第2551-2650位点核酸序列/血清HBV-DNA(介质) 测量方法 ELISA法和PCR法 研究设计 类病例对照研究:96名HBeAg阳性儿童和用ELISA
S.munchen菌感染
非生物性因素的暴露测量 吸烟烟雾
5th epidemiology
目录
背景
定义 内容
内暴露研究
传染性疾病 感染状况 传染源追踪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内暴露水平 生物作用水平
方法
实例 前景
5th epidemiology
目录
背景
定义 内容
效应测量
传染病 免疫效应 病理性效应
目录
背景
定义 内容
实例三
研究目的 应用PCR测序追踪HIV传染源
方法
实例 前景
测量指标 HIV/外周血单核细胞(介质)
测量方法 PCR和核酸测序
研究设计 横断面调查:1名牙科医生(HIV携带者,可疑传染
源),7名HIV感染者(都曾接受该牙医的治疗);35名当地与牙 医无关的HIV感染者。比较这些HIV毒株之间的关系。
油作业工人(63例)的DNA加合物水平相似,而 近郊农民(15例)的DNA加合物水平与煤焦油作 业工人相比,仅为后者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结
方法
实例 前景
论:环境中芳香族化合物(煤焦油)暴露可导致体
内DNA加合物水平升高。
质量控制 每份标本都同时在2个不同实验室进行
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r=0.66, p<0.01)。

流行病课件:分子流行病学

流行病课件:分子流行病学
➢ 结构和功能改变 标志:疾病发生标志 ➢ 疾病临床标志:疾病发生后标志,AFP、CEA、PSA、AST
易感性标志(susceptibility biomarker)
在暴露因素作用下,宿主对疾病发生、发展易感程度的生物 标志。
(一)表型
DNA修复能力、端粒长度(效应、易感性都可)
(二)表达谱
编码基因、非编码序列、蛋白表达(效应、易感性都可)
回顾性研究
暴露
疾病
分子流行病学的特点
与传统流行病学不同
研究的水平不同 所解决的问题不同
与分子生物学的区别
研究对象不同(人群) 研究内容和方向不同(强调与宏观暴露的关系) 研究方法不同(流行病学思维和方法)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血清流行病学和人类基因组流行病学
血清流行病学(seroepidemiology)应用血清学方法对血清中各种成分 (包括抗原、抗体、生化物质等)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以阐明疾病 及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在采取预防措施后应用 血清学方法来考核其效果。
点杂交、转印杂交(包括 Southern blot检测DNA和 Northern blot检测RNA)等。 核酸序列分析
(三)生物有效剂量标志(加合物)
效应标志(effect marker)
效应标志(effect marker, MEF):机体暴露后产生功能性或结构性变 化,并引起亚临床阶段和疾病发生过程的生物标志,称为效应标志。
➢ 早期生物效应标志:疾病前期生物标志,细胞毒性反应、染色体畸变 、DNA、RNA和蛋白表达改变
➢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理论突破
• DNA双螺旋结构、遗传 中心法则、基因突变和 基因表达调控等
技术创新

分子流行病学

分子流行病学

第十六章分子流行病学名词解释1.molecular epidemiology2.biological marker3.susceptibility biomarker4.molecular biomarker5.exposure-disease continuum, EDC6.exposure marker填空题1.人类基因组流行病学是指应用____与______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以__为基础的研究,评价_____对人群健康和疾病的流行病学意义,是遗传流行病学与分子流行病学交叉的前沿领域。

2.效应标志是指宿主暴露后产生__________的生物标志。

3.常用的核酸技术包括一下五种____、____、____、____和____。

4.狭义的克隆是指______。

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哪项研究中,血清学调查是唯一可行的方法A.疾病监测与预测B.疾病的三间分布C.疾病早期诊断D.预防接种免疫学效果评价E.病因及危险因素探索2.生物标志的类型.主要包括A.暴露标志、免疫标志、效应标志B.免疫标志、易感性标志、暴露标志C.暴露标志、病理标志、易感性标志D.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E.效应标志、免疫标志、易感性标志3.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暴露标志和效应标志是结合疾病的不同阶段和研究需要确定的;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大多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A.作为暴露标志就不能作为效应标志B.作为效应标志就不能作为暴露标志C.有时作为效应标志,有时也可作为暴露标志D.可以同时既是暴露标志又是效应标志E.只易作为暴露标志4.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暴露标志和效应标志是结合疾病的阶段和研究需要确定的;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大多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A.作为暴露标志就不能作为效应标志B.作为效应标志就不能作为暴露标志C.有时作为效应标志,有时也可作为暴露标志D.可以同时既是暴露标志又是效应标志E.只易作为暴露标志5.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主要区别是A.研究目的不同B.研究对象不同C.测量的结局不同D.设计思想不同E.群体调查方法不同6.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选择偏倚除样本选择偏倚外,还可能出现A.标本储存偏倚B.标本采集偏倚C.检测偏倚D.混杂偏倚E.信息偏倚多项选择题1.用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的血清指标有A抗原B.抗体C.生化物质D.核糖核酸E.血清蛋白2.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抗原抗体类血清指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A性别B.年龄C.遗传因素D.人工免疫E.免疫反应消长规律3.分子流行病学可以研究A.传染性疾病B.慢性非传染性疾病C.意外伤D.健康状态E.遗传病4.下列哪些属于分子生物学标志A.基因异常表达B.功能变异的蛋白质C.头发中某微量元素含量较高D.尿液中钙离子浓度升高E.突变的DNA问答题1.简述分子流行病学的概念及其应用。

流行病学第十六章 分子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第十六章 分子流行病学

1. 生物标志的筛选
机体在从暴露到产生结局的过程中,发生许多生物学特征的变化,但具有代 表性且能够作为生物标志的可能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因此,在不同阶段需要根 据候选生物标志的特性、在疾病过程中的意义、检测方法等情况结合其关联程度 进行筛选。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三)生物标志的选择和检测
2. 生物标志选择的原则 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应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选择相应的生物标志。若 要研究暴露及其水平与疾病的关系,则选择暴露标志物;探讨暴露引起的生物学 效应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可选择效应标志;研究易感性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则必须确定易感性标志;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综合研究,就要选择多项(类)生物 学标志等。
第一节 概述
(三)与传统流行病学的关系
第二节 生物标志
第二节 生物标志
(一)暴露标志 与疾病或健康状态有关暴露因素的生物标志称为暴露标志,主要包 括外暴露(external exposure)标志、内暴露剂量(internal dose) 标志和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标志。 1.外暴露标志 2.内暴露剂量标志 3.生物有效剂量标志
分别来自 10个欧洲国家,除了收集完备的环境、营养和疾病相关信息和随访数 据以外,还同时保存了血浆、血清、红细胞等生物样本。UK Biobank 是另一个
有代表性的人群研究项目,共纳入40 ~ 69岁的英国人口约50万人,收集了血
液、尿液等生物样本和完善的人群数据。该项目计划为未来30年的研究提供高 质量的人群数据和样本资源。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二)生物标本采集
我国在上述领域的探索起步较晚,但进步很快。其中以“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
(China Kadoorie Biobank,简称CKB项目)”最具代表性和国际影响力。该项目由中 国医学科学院与英国牛津大学联合开展。旨在通过建立基于血液的基础健康数据库,从遗

(精品)流行病课件:分子流行病学

(精品)流行病课件:分子流行病学
Qin J et al. Nature. 2010
Faith JJ et al. Nature. 2013
Karlsson FH et al. Nature. 2013
Integrated Genomics
Whole Genome, Exome, Transcriptome, Small RNA, Methylation
暴露标志(exposure marker)
(一)外暴露标志 主要指环境因素暴露,包括生物性因素和非生物性因素 1、生物性病原因子的鉴定 2、环境化学污染物(非生物因素)暴露(烟雾浓度)
(二)内暴露标志 1、传染性疾病: 感染状况抗原抗体检测、病原体基因监测 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进入体内的暴露剂量(可替宁浓度)
畴。
分子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 (分子生物学?群体遗传学?)
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是随着分子生物学 的进展不断更新的
传统流 行病学
吸烟

(宏观、群体)
肺癌 -omics的大数据(big data)时代
(微观、群体)
系统流行病学
生物标志
生物标志 (biological markers , biomarkers) 是指从暴 露到疾病这个连续过程中可测量的,能反映功能或结 构变化的细胞、亚细胞、分子水平的物质。
回顾性研究
暴露
疾病
分子流行病学的特点
与传统流行病学不同
研究的水平不同 所解决的问题不同
与分子生物学的区别
研究对象不同(人群) 研究内容和方向不同(强调与宏观暴露的关系) 研究方法不同(流行病学思维和方法)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血清流行病学和人类基因组流行病学
血清流行病学(seroepidemiology)应用血清学方法对血清中各种成分 (包括抗原、抗体、生化物质等)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以阐明疾病 及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在采取预防措施后应用 血清学方法来考核其效果。

流行病学精品课件之分子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精品课件之分子流行病学
18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
19
人类基因组流行病学网站 - HuGE Net
20
基因组多态性 数据库(SNPs)
21
Human Genome Project
Biology
SNPs
Response
Disease
Prevention
SNPS=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7
分子流行病学具有以下特点:
研究对象是人群、医学相关生物群体等。 研究内容主要是解决人群和生物群体中医学相关生物标志
分布情况、原因和调控方法等一系列课题。分子流行病学 鲜明的特征是生物标志和群体分布。 研究任务包括制定和评价基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防治疾 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
8
与传统流行病学的关系
疾病防制中出现的新问题 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迅速发展
12
疾病防制中出现的新问题
✓ 传染性疾病
✓ 病原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 新发传染病 ✓ 耐药性病原体 ✓ 一些已经控制得很好的传染病如结核病死灰复燃
✓ 慢性非传染病
✓ 多病因、多阶段、多基因、长潜隐期
✓ 不同个体、群体之间的差异性
13
➢ 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迅速发展
结论:PLCε1基因rs2274223 A/G SNP可以作为高发区人群 ESCC遗传易感性的标志物。
3
讨论题:
本案例采用的方法与以往的流行病学研究有什么 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根据本研究结果所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该结论 对于指导食管癌的防治有何意义?
4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进展与前景
5
பைடு நூலகம்一节 概述

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区别

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区别

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区别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区别1. 引言在疾病研究领域,流行病学是研究病理现象在人群中的发生、分布以及影响因素的学科。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分子流行病学作为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正在崭露头角。

本文将重点探讨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区别,并分析其在研究上的优势和挑战。

2. 传统流行病学的主要特点传统流行病学主要基于人群的观察研究,通过调查和分析大量的人群数据,来确定疾病的发生规律、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

其主要特点包括:2.1 大样本研究:传统流行病学主要依赖于人群的统计数据,需要收集大量的样本来建立样本库,通过分析数据来揭示潜在的关联关系。

2.2 横断面研究:传统流行病学通常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即通过一次性的群体调查来获取疾病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

2.3 相关性分析:传统流行病学主要通过相关性分析来识别疾病和危险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利用统计学方法来计算风险比值(OR)或相对风险(RR)等指标。

3. 分子流行病学的主要特点分子流行病学是一种综合运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流行病学方法来研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的学科。

相比传统流行病学,其具备以下特点:3.1 个体化研究:分子流行病学倾向于研究个体的遗传特征、环境暴露以及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揭示疾病发生的个体差异性。

3.2 纵向研究:分子流行病学通常采用纵向研究设计,跟踪研究对象的疾病进展,以研究疾病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

3.3 基因变异分析:分子流行病学着重研究基因变异对疾病发生的影响,通过分析基因多态性和突变来识别潜在遗传风险因素。

3.4 系统生物学方法:分子流行病学运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整合大数据、生物信息学和数学模型,以揭示疾病的分子机制和生物过程。

4. 分子流行病学的优势和挑战4.1 优势4.1.1 更精准的诊断:分子流行病学能够利用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知识,提供更精准的疾病诊断和预测,有助于个体化治疗和健康管理。

分子流行病学

分子流行病学

表17.2
基因 暴露因素 +
病例对照研究模式表
病例 a c 对照 b d OR OR00 =1.00 OR01=cb/ad OR10=eb/af OR11=gb/ah
+ +
+
e g
f h
(二)病例-病例研究(case - case study)
病例-病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仅用病例作为 研究对象,是一种测定交互作用的高效率 的设计。 应用病例-病例设计来估计交互作用,所 需样本量小,精确度也相应提高,同时也 避免了由于选择对照而可能产生的选择偏 倚。其缺点是不能估计主效应因素(基因、 环境)与疾病的关系。
II相代谢酶
通过II相反应,大部分化学毒物生成 易于从机体内排泄的水溶性结合产物。 个体间II相代谢酶活性的差异可反映 机体对肿瘤易感性的差异。
Case 1
Case 2
Case 3
Case 4
Case 5
GST T1
beta-globin GST M1
Figure. GSTM1 and GSTT1 genotyping from buccal cell DNA. Case 5 is null for the GSTT1 genotype. Case 2 is null for the GSTM1 genotype
低危险易感基因
低危险性易感基因一般都具有基因多 态性,致癌危险性较小,主要通过与 环境因素的协同作用使癌症的危险性 增高,相对危险度一般小于2,外显 率较低,但人群的基因多态的频率较 高,一般大于2%,故人群归因危险 性较高。
高危险易感基因和低危险易感基因的比较
高危险易感基因 外显性 相对危险度 归因危险度 人群归因危险度 高 高 高 低 低危险易感基因 低 低 低 高

分子流行病学

分子流行病学
12
1986年,核心是运用实验室方法和分析 流行病学,查明环境和宿主病因
1993年,Schulte 提出流行病学中应用生 物标志或生物学测量的功能定义
2019年,测量作为暴露和效应的生物标 志即信息大分子如DNA、RNA和蛋白质
13
国内
1988年,从基因水平分析病原体特征, 解决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等流行病学问题, 轮状病毒腹泻、大肠杆菌腹泻等
表明这些携带者为冠心病的易感者
41
(四)流行规律研究
传染病流行规律
在传播范围的确定;传播途径的判断与传 染源的追索方面;
分子流行病学可以发挥无与伦比的作用
42
1.传播范围的确定
按照传染病流行病学基本理论,在一次 暴发或流行中,其受染范围的确定应根 据如下原则
在暴发或流行期间,有共同或有效暴露 史,经过一个平均潜伏期发病或出现急 性感染的生物学标志可判定为受染者, 然后总计受染人员,结合这些人员活动 的区域以确定受染或流行涉及范围
晚期腺癌 癌转移
5q变形或缺失
DNA低甲基化 K-ras 17-变异 18q缺失 DCC 17q-P缺失p53
33
从分子水平看
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与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 因失活密切相关
但究竟是哪些危险因素起作用,其作用机 制是什么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将会提供进一步的证据
34
肿瘤发生过程
启动 initiation 促进 promotion
36
另外,研究还发现肝脏解毒酶之一,谷 胱甘肽转硫酶(GST)在肝癌患者的肝组 织中的T1基因缺失比例远远高于对照组
37
(三)疾病易感性的测定
近来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研究发现,如 同传染病一样,机体对慢性病也同样存 在着易感性,且往往与个体的某些基因 型别或序列或其表达产物有关,如果与 遗传有联系,往往称之为遗传易感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病例研究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基于家系设计的连锁分析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 传统的病例 - 对照研究的设计分析方法可直接应用到分子流行病学
研究中,因此,需要尽可能选择合适、可比的对照和控制偏倚。以基因
多态性与遗传易感性研究为例,对照应该选自产生病例的人群,应具有 较好的代表性。若某病病例来自携带基因多态频率较高的人群,而对照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一)分子流行病学的定义
分子流行病学中的“分子”是指应用分子生物学理论 和技术来解决流行病学问题,而“流行病学”则是指从流 行病学的观点出发,运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探讨分子生物 学技术在人群生物样本中所检测到的结果,将实验室数据 转化为对人群中疾病病因、发病机制的诠释。
第一节 概述
选自携带基因多态频率较低的另一个人群,则可产生“假阳性”结果。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是基于大样本人群队列的病例对照研究,由于在基线调查
时就已经收集暴露信息并采集了生物样本,可以避免选择偏倚和信息偏倚,使研
究对象更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非常适合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其基本方法是:开 始按照队列研究进行设计实施,收集有关基线流行病学资料和生物标本;在随访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三)生物标志的选择和检测
2. 生物标志选择的原则 生物标志的选择还需符合下列原则: (1)生物标志应特异、稳定; (2)标本采集、储存方便; (3)检测方法简单、实用,而且操作规范,便于与同类研究结果比较; (4)检测方法灵敏度和特异度高。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三)生物标志的选择和检测
2.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迅速发展。
第一节 概述
(二)发展简史 分子流行病学的发展历程: 1.分子流行病学概念的演变
2.人类基因组流行病学的产生和发展
3.分子流行病学在我国的发展
4.分子流行病学的应用现状
第一节 概述
(三)与传统流行病学的关系
传统流行病学以观察病例发生或死亡为基础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分析,这种 以“病例为基础”的流行病学所能研究的仅是“冰山”的顶部,而更大的、隐没 在“海水”中的部分——“海水下面的冰山”则具有更重要的流行病学和公共卫 生意义。分子流行病学的发展,使得探索并阐明“海水下面的冰山”成为可能, 即通过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类分子事件(或分子生物标志),将疾病的 发生发展过程表现为一系列相关分子事件的相互作用及分布变迁,绘制分子水平 的疾病自然史,我们称之为健康-疾病连续带(health-disease continuum, HDC)。HDC对于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等具 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二)生物标本采集
1.生物标本库的概念
生物标本库建立的要点有:①在采集和储存过程中不能受到“污 染”,包括外界生物的、化学的和其他标本的“交叉污染”;②储存的 生物标本在有效时间内进行检测都可以获得稳定一致的结果;③所有的 生物标本都应有详细的背景材料和鉴别标识。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应生物标志(effect biomarker),简称效应标志(effect marker,Meff); 易感生物标志(susceptibility biomarker),简称易感标志(susceptibility
marker,Msus)。其中,易感性标志可以潜在地修饰从暴露到疾病发生及预
后的每一步骤。
(二)生物标本采集
2.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的生物标本
常用的生物标本有:病原生物标本、血液(血清、血浆、白细胞、 红细胞)标本、组织标本、其他生物标本(如唾液、胃液、尿液、精液、 头发、媒介生物等),其采集和储存要尽可能保证标本内各种生物大分 子、细胞结构等不被破坏。生物标本的储存方法视生物标本的性质而定, 一般应低温保存(-20℃短期或-80℃、液氮长期储存)。
1. 生物标志的筛选
机体在从暴露到产生结局的过程中,发生许多生物学特征的变化,但具有代 表性且能够作为生物标志的可能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因此,在不同阶段需要根 据候选生物标志的特性、在疾病过程中的意义、检测方法等情况结合其关联程度 进行筛选。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三)生物标志的选择和检测
2. 生物标志选择的原则 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应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选择相应的生物标志。若 要研究暴露及其水平与疾病的关系,则选择暴露标志物;探讨暴露引起的生物学 效应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可选择效应标志;研究易感性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则必须确定易感性标志;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综合研究,就要选择多项(类)生物 学标志等。
(三)生物标志的选择和检测 (2)效应指标:宿主暴露以后会产生一系列相应的生物效应,直到 最终结局。一般以最早期生物效应标志作为探索暴露因素的致病作 用或干预措施的短期效果评价指标,如抗体产生、代谢异常、基因 表达异常等;选择结构和功能改变作为确定暴露的致病作用和早期 诊断、早期预防的指标;应用临床诊断标志作为干预措施长期效果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二)生物标本采集
1.生物标本库的概念
分子流行病学需要从生物标本这个载体中获取信息,标本来源一般 包括病原标本和人体的生物标本,其采集过程应按照标准的操作流程开 展,并按照规范的程序储存于生物标本库,根据研究内容选择相应的标 本进行指标的检测。通常将储存有一种类型或多种类型生物标本,并能 保持它们的生物活性以供研究之用的系统称为生物标本库。
第二节 生物标志
(三)易感性标志 遗传易感性生物标志是机体稳定存在的遗传性的可测量指标,这种生物 标志可以是基因型的改变,如某个基因的缺失,某段未知染色体片段的拷贝 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或者单核苷酸多态性;也可以是 功能学或者表型的改变,如代谢表型、DNA修复能力等。随着人类基因组 计划及环境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越来越多的基因及其多态性被发现,这些基 因大多行使机体的日常功能,多态性的改变可能影响其参与的多个生物学途 径,如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调控以及DNA修复等,从而导致一
系列健康异常状况的出现。
第二节 生物标志
(三)易感性标志
目前,遗传易感性研究根据其研究设计的不同特点,可以分为以下
两种主要类型:
1.候选基因策略的易感性研究(文献链接) 2.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策略的易感性研究(文献链接)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和分析
1.主要研究方法
3. 测量指标的选择
(1)暴露指标:暴露可以是内暴露,也可是外暴露;可以是危险因子也
可是预防和治疗等保护性因子。选择何种生物标志作为暴露指标应考虑:
最好能代表接触剂量或生物作用剂量;前者便于以后进行大样本人群研究 和制定疾病防制策略措施,后者对进一步研究早期生物效应等具有意义。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冠心病、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的致病因素、发病机制及流行规律和趋势,为有效地 制定慢性病预防和控制对策,开发新的治疗和干预手段,提供科学依据。项目在中国10
个省(区)开展,共涉及51万余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涉及长期保存生物样本的前瞻
性人群队列研究之一。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三)生物标志的选择和检测
第二节 生物标志
(二)效应标志 宿主暴露后产生功能性或结构性变化,并进一步引起疾病亚临床阶段和疾 病 发 生 过 程 的 生 物 标 志 称 为 效 应 标 志 , 主 要 包 括 早 期 生 物 效 应 ( early biological response )标志、结构和(或)功能改变( altered structure and function)标志、临床疾病(clinical disease)标志等。 1.早期生物效应标志 2.结构和(或)功能改变标志 3.临床疾病标志
(一)分子流行病学的定义
根据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结合宏观流行病学的 定义,目前较为公认的分子流行病学的定义为:分子流行 病学是研究人群和生物群体中医学相关生物标志的分布及 其与疾病/健康的关系和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促 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第一节 概述
(二)发展简史
分子流行病学的产生背景: 1.传染病的防制出现了一些新的课题。
中发现新病例后,从同队列中按性别和年龄等因素随机选取对照;待目标病例和
对照收集到一定数量后,对生物标本集中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基线流行病 学资料等联合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基于家系设计的连锁分析
连锁分析是在家系成员样本中进行基因分型,并运用遗传统计分析方法,通过绘制
遗传关系图谱,判断遗传相关疾病的遗传方式和传递规律,鉴定表型相关基因或区域的 重要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早期主要用于单基因遗传病患
第二节 生物标志
(三)易感性标志 在暴露因素作用下,宿主对疾病发生、发展易感程度的生物标志,称之为 易感性标志物。遗传与非遗传因素如年龄、健康状况、饮食等都可能影响个体 对疾病的易感性。目前,疾病易感性研究主要关注遗传易感性,即由个体遗传 背景差异所导致的不同个体对同一疾病易感程度或治疗反应的强弱。
第一节 概述
(三)与传统流行病学述
(三)与传统流行病学的关系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实际上是将生物标志的检测技术应用于常规的流行病 学研究中。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的生物标志总体上可分为三类:暴露生物标志
(exposure biomarker),简称暴露标志(exposure marker,Mexp);效
优势,促使家系连锁分析的研究设计在外显子组和全基因组测序的研究中重新受到重视。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和分析 2.研究设计与实施 研究目的
调查方法与样本
测量指标 测量方法
结果与分析
质量控制 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