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合集下载

苏联解体对我国的启示2

苏联解体对我国的启示2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经举世震惊地在资本主义世界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影响所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朝气蓬勃的世界社会主义潮流。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辉煌,曾经拥有 1 8 0 0万党员,执政7 4年的苏联共产党,在短期内丧失政权、自行解散,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分崩离析。

苏共的消亡和苏联的解体是二十世纪人类历史发生的重大事件,它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如今,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如何吸取苏联解体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如何不断深化改革和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关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苏联解体距今也快二十年了,但它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着很多的启示。

一、改革要不断深化和发展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不动摇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必要的改革,以使其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社会主义为代价。

苏联的经济体制从斯大林当政开始,就一直是一种偏执的体制,长期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大力加强和重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造成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苏联国内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党和国家渐渐失去了希望。

尽管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对经济体制做了相应的改革,但都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

到了戈尔巴乔夫当政期间,他提出了“新思维”改革,使苏联的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以至于成了苏联解体最直接的原因。

中国曾经在一段时间也有过与苏联同样的经历,但从 1 9 7 8 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原则,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市场经济引入进来,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

在政治上继续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使中国的发展没有偏离正确的方向。

苏联解体对我国的启示

苏联解体对我国的启示

苏联解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摘要: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经举世震惊地在资本主义世界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影响所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朝气蓬勃的世界社会主义潮流。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辉煌,曾经拥有 1800 万党员,执政 74 年的苏联共产党,在短期内丧失政权、自行解散,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分崩离析。

苏共的消亡和苏联的解体是二十世纪人类历史发生的重大事件,它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如今,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如何吸取苏联解体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如何不断深化改革和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关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苏联解体距今已经二十年了,但它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着很多的启示。

一、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失民心者失天下1. 经济方面首先,经济发展并没有给人民带来生活水平上的相应的提高。

苏联经济曾取得举世注目的成就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里,苏联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速增长。

1928年—1975年,苏联年均经济增长率高于美国。

此后,苏联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减缓,但截止到1985年,苏联GDP年均增长速度依然不低于美国。

从工业化的成就看,1913年按苏联疆域计算,工业总产值只相当于当时美国的69%,而到1985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到美国的80%。

从经济实力看,这时的苏联已从革命胜利初期的世界第五位、欧洲第四位,跃居为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

然而,自斯大林开始的经济体制把主要精力集中发展重工业上,这在短期内促使苏联能够从工业实力上飞升,但是从长远来看,严重制约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相应的提高反过来也制约了经济的良性发展。

斯大林的继任者们虽然进行多种改革尝试,但是关于重工业的偏重一直没有很好的转变。

经济改革的困境使得人民的生活情况恶化,人民群众逐渐消磨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其次,产权结构及分配制度的不合理加深了人民对政府合法性的质疑。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1摘要自1989年起,东欧局势发生激烈的动荡,东欧各国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短短的时间内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随着“八一九”事件的发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无可估量的损失。

但是,它也从反面教育了全世界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引起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深刻思考。

本文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入手,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情况,科学地总结出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启示2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原因2.1东欧剧变的原因东欧各国的剧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由于内部和外部的原因,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党内出现了反对派,它与党外的反对派相呼应。

二是执政党在国内外的各种压力下,不断对反对派妥协退让,甚至放弃社会主义原则,实行政治多元化、多党制,反对派得以扩大势力。

三是反对派向执政党夺权,通过不断制造动乱,施加压力,使执政党陷入困境,然后取得政权,个别国家甚至通过武装冲突,实现政权更迭。

东欧国家的剧变,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有:(1)历史原因。

东欧各国共产党执政后,都照搬苏联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苏联,苏联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

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

(2)内部原因。

在经济上,大多数国家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同西欧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

经济困难导致经济危机,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

在政治上,由于严重破坏了民主和法制,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脱离了群众。

(3)苏联因素。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东欧国家“松绑”,他的建设“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和对外政策的“新思维”,推动了东欧各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

(4)西方因素。

中国特色论文-苏联解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中国特色论文-苏联解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联解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AC,SZU摘要 1991 年,苏联解体、苏共垮台,曾经占世界1/3领土的联盟分裂为15个加盟共和国。

这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严重的历史事件之一。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因素;既有外部诱因,更有内部根源。

总结和反思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关键字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建设;启示1991年12月8日,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签订了“明斯克协议”,宣布成立独联体,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正式解体,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黯淡地退出了历史舞台,这给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蒙上了厚重的阴影。

具有近70余年历史的苏联,在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的短短数年就在政治剧变和独立浪潮中宣告解体。

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深刻总结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教训,对于认识无产阶级政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具有重要启示和深远意义。

1.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有各种原因,有内因、有外因;有长期的原因,也有短期的原因;有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有国际的原因,也有文化的原因。

1.1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应该对苏联的解体负首要责任,他对资本主义制度充满向往并对“欧洲文明”的价值取向顶礼膜拜。

他曾经坦言,生活的目的就是消灭共产主义。

在这种思维的指引下,苏联党和政府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国家解体和联盟分崩离析的边缘。

叶利钦是改革的激进派代表,他利用“8·19事件”,迅速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并争取了民意,在“明斯克协议”的签署过程中,他又一直处于幕后指挥者的位置。

最终使得戈尔巴乔夫不得不吞下他曾经放弃的权力所种下的恶果:1991年12月25日19时40分,戈尔巴乔夫不得不在总统辞职书上签字。

虽然说叶利钦无疑是苏共和苏联垮台的罪魁祸首,但戈尔巴乔夫也难辞其咎,他作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和苏联总统对于苏共灭亡和苏联的解体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

试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试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戈尔巴乔夫用整整十二分钟读完了他那份《告苏联同胞书》,从此由列宁创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了近七十年的苏联解体了。

曾经一度称霸全球的强大的苏联帝国,就像是一座高高垒起的积木,只是经人轻轻一点就在突然间轰然倒塌了。

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并未过经战乱,自身又是如此地强大,怎么会一下子就解体了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顷刻瓦解,令全世界震惊,成为20世纪社会主义史上难解的“历史之谜”。

二十多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少学者从多方面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形成多种观点。

本文就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进行再探索。

一、众说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年来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主要有下面几个方向:“葬送说“这一观点认为戈尔巴乔夫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叛徒,是乱党乱国的罪魁祸首,是他葬送了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

“和平演变说”该观点认为苏联演变的主要原因是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

“民族矛盾说”有人认为,苏联解体是苏联实行大俄罗斯主义,对内搞霸权主义的结果。

苏联演变的过程也是苏联民族关系日趋紧张、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民族分立日见增长的过程。

“上层自决说”这种说法认为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来自苏共内部,“是苏共的上层精英在对苏联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所做出的决策结果”。

“经济没搞好说”该观点认为,苏联剧变中首要的决定因素是现存社会主义在同西方经济的竞赛中失败了,特别是在最近的技术革命期间,苏联的中央集权经济不能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并驾齐驱。

“斯大林模式说”这种说法认为苏联演变的原因是由于实行“斯大林模式”的结果,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窒息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阻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错误路线说”该观点认为苏联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党的主要领导人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即所谓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把国家引上了资本主义复辟的道路。

“意识形态说”这种观点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新思维”是苏联演变的思想渊源;“民主化、公开化、多元化”迎合了国家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反共需要;“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和平演变的政治策略。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其教训对我国建设的启示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其教训对我国建设的启示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简称苏东剧变,这一历史事件,已经过去了20年之久,但它使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重大挫折,使本来处于低潮的社会主义跌入谷底,同时也根本改变了整个世界格局,极大的影响了国际形势的发展。

虽然这个历史事件已经尘埃落定,但其所包含的内容和经验十分丰富。

因此,从苏联和东欧发展历史过程中来研究其兴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关键词:苏东剧变社会主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原因改革教训一.苏东剧变的历史背景东欧各国是首先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东欧各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一开始具有不同于苏联的新特点,主要表现为不是一党制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而是多党制的几个阶段联合的人名民主国家,共产党和其他进步政党一起组成联合政府。

但是,苏联却自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具有普遍性,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普遍规律,具有国际意义,非要别国照搬不可。

总之,东欧各国社会主义各国普遍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它们有的是主动地效仿苏联模式,更多的是苏联向它们推销。

而苏联模式本来是一种在非常状态下实行的特殊模式,其弊端日益显露【1】。

结果,使东欧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遇到重重困难。

因而也就陆续出现了改革苏联模式,走自己的路的改革现象,因此,包括苏联在内的苏东地区先后不同程度地卷入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浪潮之中,形成了不可逆转的态势。

然而,苏联东欧的的改革并没有达到完善社会主义的目的,相反,改革走进了死胡同,各种矛盾的激化达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最终使社会主义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共产党政权丧失。

1.1东欧剧变东欧剧变的国家从时间先后来说分别是,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阿尔及利亚和南斯拉夫八国。

送方式上看有的国家是执政党本身改变了性质,变成了社会党,从而导致社会发展方向的改变;有的国家则是共产党被迫向反对派让权,从而使国家政权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多数国家的剧变是“和平演变”,个别国家如罗马尼亚的领导人一“左”到底,硬要用强力镇压群众,结果被人民以暴力推翻了原有的政权。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启⽰2019-09-10摘要:1985年,⼽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1991年8⽉19⽇发⽣的⼋⼀九事件加速了苏联的解体,1991年12⽉25⽇,⼽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历史宣告结束。

⽬前我国作为世界上最⼤的社会主义国家,全⾯了解苏联解体的内外原因,借鉴苏联历史的经验,可以为我国经济、社会等⽅⾯的良性发展树⽴⼀⾯旗帜。

对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道路,繁荣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党的执政能⼒建设,完善民族政策具有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联解体内外因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整个20世纪都为之震惊的⼤事,近些年来,随着⼀系列苏联档案的解密,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也众说纷纭,苏联学者倾向于认为是西⽅国家对苏联实⾏的和平演变政策和国内各个党派的纷争导致的;西⽅的主流媒体则认为苏联解体是苏联民族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尔巴乔夫改⾰与苏联解体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从内外两个⾓度对苏联解体的原因进⾏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苏联解体的内在原因⼀、苏联⾃斯⼤林时期就开始实⾏⾼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发展教条的、僵化的社会主义,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就不会有正确的实践。

苏联强调经济的⽚⾯发展,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重⼯业;国家权⼒⾼度集中,过于忽视民众的切⾝利益。

由于意识形态差异等⽅⾯的原因,对外关系具有极强的封闭性。

最重要的是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与苏联时期的具体相结合,未能认识到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苏联⼤国沙⽂主义的⽂化传统和极端的民族性格。

苏联历史上属于封建的农奴制国家,⼤国沙⽂主义的弊端并没有彻底清除,地理环境、民族信仰等各种因素交互形成的民族性格具有极端性,做决策时不能坚持湿度原则,没有合理平衡各⽅利益,达到理性的平衡点,实现战略利益的最⼤化。

三、主要领导⼈错误的改⾰思想,⼽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苏联解体的教训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联解体的教训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联解体的教训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摘要:苏联解体是20世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一个经过三次革命(1905年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锻炼和两次战争(国内战争和卫国战争)的考验,拥有90多年党史、70多年国史、2.8亿人口的社会主义苏联,在既无国外敌人入侵又无国内人民造反的情况下,顷刻闯坍塌解体,令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成为20世纪的“历史之谜”。

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至今仍然是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研究苏联解体不仅极具理论价值,也对我国当今的社会主义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试图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部分即科学社会主义方面重新审视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以期给大家提供一种新的观察苏联历史的思路,并将之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机地联系起来。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背离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关键词:苏联解体,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一般来说有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创立的。

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最终确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现代无产阶级的形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及工人运动的空前高涨,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十九世纪初期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条件或直接思想来源。

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关键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科学社会主义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集中到一点,就是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论证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即关于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科学。

苏联解体对当代中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联解体对当代中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联解体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引言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末最重要、最深远的政治事件之一。

这一历史转折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苏联解体对其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维度探讨苏联解体给当前中国的发展带来的经验与启示。

一、经济发展的启示1.必须坚持自主创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等国家在经济领域陷入严重困境,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未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优势。

这给中国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意义: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加快科技发展步伐,努力成为全球创新的引领者。

2.坚持市场导向苏联解体后,许多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转向市场经济,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

这告诉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推动经济发展。

3.加强经济体制改革苏联解体揭示了经济体制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中国应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政治治理的启示1.加强法治建设苏联解体揭示了政治体制问题的重要性。

中国应加强法治建设,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加强人权保护,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国家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

2.增强政府公信力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缺乏公信力,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增加。

中国政府应增强公信力,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效能,加强民主监督,增进政府与人民的紧密联系。

3.坚决反腐倡廉苏联解体中腐败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

中国应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强化制度建设,加强监督,坚决整治腐败问题,保持党风廉政建设的高压态势。

三、社会建设的启示1.坚持社会稳定与改革并行苏联解体后,一些国家在改革过程中社会动荡、分裂较大,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中国要有效解决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矛盾,坚持改革稳定并行,积极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确保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

2.保障民众基本权益苏联解体加剧了社会不平等现象。

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对我国深化改革的启示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对我国深化改革的启示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对我国深化改革的启示分析苏联是一个曾经拥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国家,但在1991年却突然解体分裂。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因素。

对于中国来说,苏联解体所蕴含的深刻启示是非常宝贵的,对于我们深化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政治原因对于中国来说,苏联解体启示我们,政治改革不能停滞不前,需要建立健全的制衡机制和监督体系,加强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推动政治体制的改革,提高政治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使得政治制度更加灵活与有效,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推进国家长治久安。

二、经济原因经济原因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联在经济上存在严重的体制缺陷和管理问题,其计划经济体制无法有效适应市场经济的变革,并且存在着大量资源浪费和低效率的问题。

与此苏联在经济上也面临着高度的集中和垄断,导致了社会资源的失衡和不合理配置。

对于中国来说,苏联解体启示我们,需要坚持市场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高经济体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增强国家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三、社会原因社会原因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联社会存在着严重的腐败和分化问题,社会资源分配不公、民生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社会动荡不安。

苏联的民族问题也是其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使得苏联的统一性和稳定性受到了威胁。

对于中国来说,苏联解体启示我们,社会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改善民生、减少贫困、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秩序,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同时也需要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防止各种分裂势力的渗透和破坏,促进不同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四、文化原因文化原因也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联长期以来实行的意识形态和宣传教育造成了严重的价值观念扭曲和文化固化,使得社会的创造性和活力不断受到挤压,社会发展的潜力得不到有效释放。

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一、前言在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19时38分,苏联国旗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取而代之的就是俄罗斯国旗。

次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最后一项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就此正式解体。

就这样,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不存在了,而促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内外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与论述,更深层次的是苏联的解体给社会主义国家的启示与影响很大,尤其是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的中国。

二、苏联解体的原因由于中西方对苏联解体的原因观点比较多,但是有一些是大多数人共同认为了一些主要的因素。

其中从世界的角度去看,这主要是有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其中内因是主导而直接的因素。

外因中主要是“西方和平演变论”,这个理论中西方学者主认为冷战和军备竞赛使苏联力不从心,美国也一直推行不战而胜的理论;而苏联的解体并没有战争的爆发或是武力的发生,使一种和平演变的结果。

这种理论动摇了苏联人民的共产主义信仰,也就是向共产主义国家人民灌输类似人权和民主的西方意识形态, 最终使他们抛开了社会主义。

相对而言的内因中,与外因相辅相成的是“意识形态消解论”,关于意识形态,最初在斯大林模式下的意识形态的理论已经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然而,之后戈尔巴乔夫想对这种斯大林体制进行改革。

开始时他深信由斯大林体制所产生的苏联社会的一切畸形状态和不正常现象, 经过治理是能够得到纠正和克服的。

但是这次改革并没有成功,反而瓦解了传统的意识形态,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斯大林模式对苏联解体的影响。

以斯大林模式为特征的苏联社会制度在它的演变过程中已经失去了活力和凝聚力, 到年代初期, 它已陷人全面危机, 从而使整个社会进入了停顿和停滞时期。

在斯大林时期,轻工业的恢复落后于重工业,国家领导人没有把人民日用消费品的生产看成如同发展国防力量和资源那样紧迫的任务;农业的落后面貌没有大的改善。

苏联解体原因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意义

苏联解体原因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意义

有着70 多年历史、经历过世界大战的严峻考验、取得过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和文化进步等辉煌成就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竟在没有硝烟的和平发展时期土崩瓦解,其中的教训是深刻而惨痛的。

毋庸置疑,苏联解体使国际社会主义社会遭受重大挫折。

但是,从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这并不能说明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苏共在苏联这块土地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一、苏联后期,僵化的“公有制”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苏联后期,高度集中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

另外,苏联后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竞争,阉割了体制的效率机制,形成数量型经济和耗费型经济,由此产生的致命性弊端就是导致经济发展粗放经营,经济结构比例失衡,产业级次严重落后。

这样经过长期的效率下降,综合国力逐渐衰退。

二、苏联后期,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是苏联解体的催化剂苏联后期,社会存在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难,需要有正确的、科学的社会意识给予指导和调整,要对阻碍社会存在发展的因素和环节进行渐进式的改革。

但是,由于不科学的指导思想的出现导致苏联社会发展偏离了正确方向。

戈尔巴乔夫上台不久,就提出了要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但是,民主化与公开性使苏联社会很快形成了容许各种错误思想泛滥的氛围。

对这种情况,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有意或无意的采取了支持、纵容的态度。

到苏联解体前夕,苏联社会已经基本上抛弃了共产主义信仰,转而崇拜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三、苏联后期,忽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决定了苏联解体是人民群众所做的必然选择首先,经济结构的畸形失去了凝聚民心的物质基础。

苏联高层的官员热衷于军备竞赛,而凝聚民心的物质基础被消弱;其次,苏联各级各类官员的腐败伤害了民心。

腐败阶层和特权阶层的产生,对苏联社会各个方面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使苏联共产党失去了往昔的革命形象,逐渐失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再次,因忽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苏联社会主义已经失去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

苏联解体对当代中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联解体对当代中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联解体对当代中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以苏联解体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为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

一、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立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党的领导和人民立场的丧失。

苏共的领导层出现了严重的腐败和内部斗争,导致党的权威受到严重削弱。

同时,苏联的改革措施没有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见,导致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丧失。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增强党的建设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确保党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

二、坚持经济改革和创新苏联解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改革的滞后。

苏联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没有及时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没有解决好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苏联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加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有机结合,注重培育创新力量,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国家竞争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三、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苏联解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民主法治建设。

苏联在政治体制改革中没有真正实现权力制约和人民参与的制度保障,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问题严重。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透明化,加强政府的监督和问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的合法权益。

四、注重民族团结和文化自信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族矛盾和文化自信的丧失。

苏联在民族政策和文化建设中没有充分尊重各民族的平等和多样性,没有建立起真正团结的社会主义文化。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坚持民族平等和团结,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宗教政策,促进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同时,要加强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苏联解体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启示。

苏联解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苏联解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

苏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这种模式,尽管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的迅速崛起并成为世界强国,但总的来说,它其实并没有真正弄清楚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991年12月25日,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4年之久的红旗落地了,苏共亡党丧权,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自行解体。

苏联解体近20年了,那么苏联的解体对我们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呢?一、斯大林模式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片面理解和扭曲在长期激烈残酷的党内斗争中,斯大林分别战胜了托洛茨基、布哈林和新反对派后,发动了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完全改变了列宁开创的新经济政策道路,形成了苏联社会主义的斯大林模式。

(1)纵观苏联发展的历史,斯大林模式为苏联的迅速崛起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为苏联的最终解体埋下了永久的祸根,成为葬送苏联社会主义的终极原因。

我们可以从斯大林模式的几个特征和弊病来看:1. 政治上过度集权,缺少民主与法治。

突出表现为个人集权制、职务终身制和指定接班人制,同时还包括消灭异己、监控干群、官僚特权、一党专制、以党代政、控制选举、干部任命。

具体表现在过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低效的监督体制、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

(2)这种政治体制实质上是一种专制,完全背离现代社会的民主政治,也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主张的无产阶级专政有很大的区别。

这种政治体制之下,必然造成最高决策层独断专行、权力滥用、践踏民主法治。

因此,这种带有高压甚至恐怖色彩的政治体制,本身就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背离,是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扭曲——对敌人的专政变成了清除异己的工具。

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专制统治都是一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而反动的体制是必然灭亡的,只是时间问题。

苏联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联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联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对苏联模式的反思摘要: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效仿的对象。

伴随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苏联模式的种种弊端呈现在世人面前,并引来纷纷质疑。

辩证分析并总结苏联模式的成功与失败,提取有价值的经验教训用以指导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苏联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启示苏联解体已有20年之久,但对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评价却是学术界长久以来争论不休的一大课题,且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密切关系,我国也一直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各方面的对比和反思。

在一段时期内,学术界充斥着这样两种声音:一种是全盘否定苏联历史,认为苏联模式早已失败,是一条死路;另一种是采取辩证分析的态度,既承认苏联模式曾经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指出其自身存在的严重弊端。

如若要对苏联模式进行准确的研究,我们必须秉承辩证的分析态度,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和了解,以寻求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为更好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宝贵的实践启示。

一、苏联模式苏联模式,通常指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道路,包括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方面的具体方针策略,[1]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具体国情下的特定产物。

苏联模式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实践,即从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

[2]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高度集权制,贯穿于具体体制的方方面面。

经济上,苏联模式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各级党组予以执行,以国家工业化发展为既定目的,自上而下,高度集中地有计划地管理经济体制。

[3]苏联模式中,国家机关是经济管理的主体,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直接的经营管理者,依靠指令性计划来指挥,通过行政命令、行政干预等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管理和控制,忽视市场和经济规律的作用。

苏联解体及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解体及对中国的启示

解体前的苏联,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产生怀疑;政治上,人民没有真正的民主权利,领导干部形成特权阶层,腐败现象盛行,加剧了人民群众对苏共的不满。

苏联末期的改革,是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情况下,仓促上马的。

经济改革的失败加上下面论述的四个要素直接决定了解体的命运:首先,政治上腐败,权力腐化,内部分心。

后期,广大官员脱离群众,贪污腐败,政治没有作为。

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致力于政治经济改革,政治上,主张党政分开,并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从而削弱了共产党在政治上的主导作用,致使共产党内部产生离心现象,也为共产党所坚持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崩溃奠定了基础。

其次,经济改革失败。

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持续下降,甚至在1990年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不堪的经济状况使民众生活极其困难。

人民由此开始憎恨共产党,憎恨它所主导的社会体制。

思想上具有了解体的倾向。

第三:各加盟共和国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距,加深了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在苏联时期,再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富裕的加盟国都希望摆脱落后国家的包袱,发展自身经济,这就为苏联解体埋下了定时炸弹。

第四:冷战与和平演变。

二战后,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对苏实行常年的冷战策略,而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是苏联进入列强俱乐部几乎唯一的资本,于是被动的卷入军备竞赛和争夺世界霸权,给苏联的国家建设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有材料说,在每7个苏联工人中,就有l人直接或间接从事军事工业方面的工作。

国民经济军事化的结果,不能不给苏联后来的市场供应带来严重的影响,造成轻工产品和食品长期严重短缺,片面的经济发展方向导致经济问题日益严重。

苏联一解体西方国家即认为冷战阶段性结束,由此可见冷战和苏联解体的某种必然联系。

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它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分析其中的原因有助于我们吸取经验总结教训,对于我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奋斗目标的实现具有深刻借鉴意义。

苏联兴衰对我们的启示

苏联兴衰对我们的启示

苏联兴衰对我们的启示苏联,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建立起来并取得巨大成就的社会主义国家,他的兴盛与衰亡深刻影响了近百年来的世界历史,并将继续作为他国学习的榜样与示警的红灯影响更长远的时间。

对当代中国的启示:1.加强廉政建设、反贪反腐,确保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我国现在的贪污腐败现象呈上升趋势,已经引起普通民众的不满,也成为西方舆论攻击的借口。

贪污腐败不仅腐蚀政党的执政能力,更会导致政党脱离群众,失去人民的信任、支持,最终走向失败与灭亡。

任何贪污腐败的政党,注定失败,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也是前车之鉴了。

现在“送红包”现象较为严重,也许就是上层部分人贪腐在基层的反应。

或者说,贪污腐败也成了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了,不是短时间可以杜绝的。

所以,加强法制规范、法律监督、惩戒力度,从严从重处罚贪污腐败分子,在当今中国显得必要而且迫切,是共产党保持执政地位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苏共的失败要引起我们的警觉。

2.加强思想教育,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苏联的失败,很大程度上也是苏联人社会主义信念丧失的结果,在美苏的竞争中,苏联并未表现出超越美国的优势,尤其是经济的崩溃使得广大人民失望不已,不再相信社会主义,纷纷转投资本主义的怀抱,社会主义阵营不攻自破。

连赫鲁晓夫都对自己的弟弟说不再相信社会主义了,社会主义只是拿来糊弄老百姓的。

面对西方文化、思想的全面冲击,我国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沿着科学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

思想教育不仅要面对群众,更要面对共产党员。

如果共产党员都失去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很难想象普通群众还会相信共产主义。

加强党员的思想就是要凝聚党员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确保社会主义的践行;同时,这也是预防腐败的重要措施,甚至比物质措施重要的多。

3.加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改善经济结构经济始终是国家民生的命脉,在经济生活中,国家力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历了近年来的经济危机,国家干预、宏观调控的概念深入人心,没有国家的强力监管,资本贪婪逐利的特性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苏东剧变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东剧变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东剧变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提要: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简称苏东剧变,这一历史事件,已经过去了20年之久,但它使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重大挫折,使本来处于低潮的社会主义跌入谷底,同时也根本改变了整个世界格局,极大的影响了国际形势的发展。

虽然这个历史事件已经尘埃落定,但其所包含的内容和经验十分丰富。

因此,从苏联和东欧发展历史过程中来研究其兴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关键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马克思主义原因启示社会主义建设一.东欧剧变80年代后,面对世界局势和时代主题发生的变化,东欧各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已经陷入了困境,就是在这个时期,剧变发生。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东欧国家掀起第三次改革浪潮。

波兰、匈牙利掀起剧变第一波浪潮。

结果,波兰、匈牙利的共产党组织丧失执政地位。

与波兰,匈牙利相似,80年代中期后,由于其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掀起剧变第二波浪潮。

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掀起剧变第三波浪潮。

同样,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国共产党组织都因为类似的原因,且以类似的方式丧失了政权和执政地位。

这样,东欧八国先后最终完成了剧变的过程[2]。

二.苏联剧变1985年3月11日,在召开的苏共中央非常全会上,选举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书记。

苏联的剧变主要发生在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后期,从1988年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开始。

剧变同戈尔巴乔夫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有密切关系,它们基本上是同一个过程。

这大体上又可分为三个阶段。

先是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后是两种政治力量激烈斗争,最后是苏联共产党垮台和苏联解体。

三.苏联、东欧剧变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马克思认为,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一种“合力”的结果。

浅谈苏联解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浅谈苏联解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浅谈苏联解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一九九一年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无可估量的损失。

但是这次剧变从反面教育了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革命人民,引起其他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深刻思考。

苏联解体的原因1. 苏联模式带来的弊端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特征就是高度的集权,这个特征表现为高度的政治经济体制和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严密的社会舆论控制。

苏联成立之前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小农经济明显占主体地位,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采取的单一的公有制,优先发展重工业,管理权经营权统一,指令性计划经济造成的结果就是社会矛盾的爆发。

2. 领导人的错误路线和政策苏联的解体,毫无疑问戈尔巴乔夫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的改革思想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社会发展方向,推行的路线和政策造成了苏联社会的动荡与混乱。

3. 苏共薄弱的党组织建设这也是苏共失败的重要原因。

党组织建设薄弱,基层组织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队伍质量低下,不能发挥先锋作用,使苏联共产党失去了保卫自己、推进事业的组织力量。

4. 错误估计民族关系发展状况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苏联对实现社会主义和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前景过于乐观。

苏联领导人坚持认为社会主义建立后国内已经消灭了阶级对抗和民族对抗。

实际上苏联民族众多,民族关系更是复杂。

5.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从苏联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对社会主义苏联进行了持续的和平演变。

通过各种手段笼络苏联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导致苏共内部分裂出亲英美派。

同时苏联对人民简单的宣传资本主义一切都不好反倒使一部分人感到实际和宣传的不一样,对苏共的做法产生了怀疑。

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苏联解体的教训是惨痛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打击更是沉重的。

那么在沉痛的打击之下,其他坚持下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中国应该吸收什么样的教训呢?怎样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呢?简单的说,从苏联解体中我们可以总结以下启示:1. 国家统一是最高原则1991年3月17日苏联就联盟前途举行全民公决,全苏1.86亿选民中80%以上参加了投票,投票者赞成保留苏联的占76.4%。

浅谈苏联解体对我国的影响及启示

浅谈苏联解体对我国的影响及启示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作业)封面(2011 至2012学年度第 1 学期)题目苏联解体对我国的影响及启示科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姓名马良专业社会工作入学年月2011年9月浅谈苏联解体对我国的影响及启示【内容摘要】20年前,印有五角星和镰刀锤头的红旗在克里姆林宫上空悄然滑落,这一最具悲剧色彩的事件深深地影响和改变了整个世界,尤其是中国。

让我们再次踏入历史的长河中重新思考我们的出路。

【关键字】苏联解体影响启示20 年前,雄踞世界第二强国地位的社会主义苏联,在没有抗争和挣扎的情况下,一夜之间颓然倒塌,顷刻瓦解。

20 年来,对于苏联亡党亡国的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应当肯定,苏亡党亡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的,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国内的和国外的各种因素的作用。

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中央推行一条自我否定、自我丑化的机会主义路线,是苏共党内特权阶层在西方反共势力左右下主宰了这场历史剧变。

正确地总结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教训,对于我们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方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苏联解体对我国的影响苏联解体20年了,对中国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随着时间推移,可以看得越来越清晰。

以下我简单总结了五点:(一)敲响了警钟苏联演变促使中国增强忧患意识。

首先是增强党的自身建设与执政能力的意识。

苏联共产党是国家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支柱,是各加盟共和国的联系纽带。

党垮,国家必然垮,苏联解体乃是苏共垮台带来的直接后果。

苏联的信仰危机首先是从党内出现并泛滥起来的。

中国共产党人应引以为戒,从思想建党、组织建党、作风建党和形象建党等各方面加强党的建设。

其次是增强防范和应对外部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意识。

苏共亡党、苏联解体,尽管内因是主要的,但外因也不可低估。

西方为促成苏联和平演变,花了几十年工夫。

针对苏联东欧剧变,邓小平审时度势,站在战略高度,先后形成“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28字方针,具有长远指导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

苏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这种模式,尽管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的迅速崛起并成为世界强国,但总的来说,它其实并没有真正弄清楚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991年12月25日,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4年之久的红旗落地了,苏共亡党丧权,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自行解体。

苏联解体近20年了,那么苏联的解体对我们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呢?
一、斯大林模式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片面理解和扭曲
在长期激烈残酷的党内斗争中,斯大林分别战胜了托洛茨基、布哈林和新反对派后,发动了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完全改变了列宁开创的新经济政策道路,形成了苏联社会主义的斯大林模式。

(1)纵观苏联发展的历史,斯大林模式为苏联的迅速崛起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为苏联的最终解体埋下了永久的祸根,成为葬送苏联社会主义的终极原因。

我们可以从斯大林模式的几个特征和弊病来看:
1. 政治上过度集权,缺少民主与法治。

突出表现为个人集权制、职务终身制和指定接班人制,同时还包括消灭异己、监控干群、官僚特权、一党专制、以党代政、控制选举、干部任命。

具体表现在过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低效的监督体制、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

(2)这种政治体制实质上是一种专制,完全背离现代社会的民主政治,也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主张的无产阶级专政有很大的区别。

这种政治体制之下,必然造成最高决策层独断专行、权力滥用、践踏民主法治。

因此,这种带有高压甚至恐怖色彩的政治体制,本身就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背离,是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扭曲——对敌人的专政变成了清除异己的工具。

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专制统治都是一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而反动的体制是必然灭亡的,只是时间问题。

2. 经济上管得过死,经济成分过于单一,缺乏效率与效益。

主要表现在过度集中的全民所有制的国家所有制,高度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过分强调行政手段的经济管理方法,比例严重失调国民经济结构。

(3)这种带有严重的官有制色彩的济体制最终的结果是必然违背经济规律,压抑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导致效率和效益低下,也就是发展缓慢或者停滞不前,也必然导致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改善。

3. 思想文化上管得过严,缺少独立与自由。

主要表现在文化团体国家化、领袖言论神圣化、公共舆论一律化。

(4)大搞个人崇拜,钳制自由思想,破坏人民通信自由,文化团体和工作者变成了准国家机关和国家代言人,难以独立思考和自由创作。

这种文化体制严重扼杀学术自由,阻碍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其实这种文化体制是严重背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

这也表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已经扭曲了马列主义。

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曾经说过: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被压抑的思想总有一天会像火山爆发一样,不可阻挡。

这种单一的思想文化体质必然阻碍理论创新,而一个更缺乏创新的政党,必然会被抛在时代的后面。

历史一再证明,没有生动活泼、独立自由思想的社会,很难找到前进的方向和进步的动力。

另外,苏联在对外关系上大党大国主义盛行,对外盛行大国沙文主义和输出革命,而且国内还有一个高高在上的官僚特权阶层,这个特权阶层,形式上高高在上,脱离人民群众,不了解人民所思、所想、所欲,本质上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能解决人民群众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这样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绝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所构想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扭曲和变形,正是由于这种僵化的体制存在着自身和无法克服的弊端,再加上它的执行者不愿意也没能力对它进行革新,因此苏联的解体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苏联解体尽管原因复杂,但不能
与时俱进的僵化的斯大林模式是导致其灭亡的根本原因。

二、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1.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实践问题。

斯大林模式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特征层面,即主要停留在生产关系方面,对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重视不够。

在这种模式下,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无产阶级专政+马列主义,这种认识显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够全面,不够深刻,只看到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而没看到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因此时常会人为拔高生产关系,犯超越阶段的错误。

那么,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呢?其实社会主义应该就是经济上公有制为主体、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人民民主)专政、意识形态领域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并且最核心的最关键的是在这种制度下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体人民共同富裕。

也就是特征和本质的统一,特征为本质服务,而不是相反。

2. 把发展作为事关国家兴亡的头等大事,走科学发展道路。

斯大林模式由于忽视经济规律,造成国民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尤其到后期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根本无从发挥。

邓小平也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4)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不发展就必然灭亡,发展太慢则必然落后,而落后就必然挨打。

我们的发展必然要走科学发展道路,坚持发展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本,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在政治上是一种专制,与现代社会的权力监督、分权制衡的民主制度格格不入,邓小平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

英国著名的思想史学家阿克顿勋爵也有句著名的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专制必然葬送社会主义,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只有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构建出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政治民主化、政治公开化、政治法治化、政治科学化。

才能对政治权力实行严密有效的监控和制约,遏制和消除一切政治权力异化和腐败现象,实现政治权力主体清正廉洁,从而使国家长治久安。

4.坚持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实践证明马列主义的基本思想方法、原理精神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准,什么时候真正坚持马列主义,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取得巨大成就,什么时候背离或歪曲马列主义,社会主义就会遭受挫折。

而斯大林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马列主义。

只有构建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生动活泼的思想学术氛围,知识界才会独立自由思考,才会有理论创新。

江泽民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5)只有理论创新才会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这样才不会使社会僵化。

5. 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坚定不移的反对腐败。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主义原本就是亿万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它以解放全人类为宗旨。

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居然出现了一个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高高在上的官僚特权阶层,这违背了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人人平等。

而且他们根本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不会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这样一个阶层的出现,势必导致腐败丛生,形成官民对立。

中国有句古语: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一个不能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一个腐败丛生的政党、一个民心尽失的政党是必然灭亡的。

因此只有始终和人民群众形成鱼水关系,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唯一宗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使执政党永葆生机。

腐败是执政党机体内的一种病毒,如果任其泛滥,就会亡党丧权,只有坚定不移的反腐败,才能使执政党机体健壮,活力四射。

苏联解体,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反思和沉痛的教训,只要我们吸取它的教训,必定能使
我们的路越走越光明,越走越稳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