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角度浅析英汉颜色词的隐喻对比研究-以

合集下载

中英颜色词语隐喻对比研究

中英颜色词语隐喻对比研究

- 206-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中英颜色词语隐喻对比研究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王珂【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颜色词不仅可以表达自然界斑斓的色彩,还反映了独特的价值取向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颜色词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氛围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和内涵的现象普遍存在,受各国文化背景影响,相同的颜色在语义上既有相似又有相异,在修辞上有褒有贬。

研究和发掘颜色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语言功能,在跨文化交际及翻译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颜色词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民族特性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密切,中英文化也不断交融,相互渗透。

然而,由于中英文化差异,颜色词的象征意义也存在极大差异。

本篇论文旨在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典型的颜色词,通过对比分析,加深对中英文化的了解,进而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一、隐喻与颜色词简介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间接表示另一种事物。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颜色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大千世界色彩丰富无比,人们生活在色彩的世界中,每天的生活都会有颜色,人们生活在色彩之中。

在人类语言里,存在着大量记录颜色的符号——颜色词。

这些词语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

但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地域的人们或虽属于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和同一地域的人们,分属于不同社会集团或社会阶层的成员,对各种颜色符号的感知是不一样的,对颜色的理解不同。

这种不一样在语言学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使得颜色词具有多种联想意义,具有研究的可能性。

对于每个人来讲,他们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这些颜色或相同或者不同。

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个人爱好。

更进一步讲,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颜色爱好,反映其地区,民族和国家的偏好,更是反映其地区,民族和国家的审美倾向和爱好表达,甚至是其民族内在特征。

例如:法国人大多喜爱蓝色白色与红色,他们所忌讳的色彩主要是黄色与墨绿色;日本人不喜欢紫色,认为这是悲伤的色调,最忌绿色,认为是不祥之兆;美国人昵爱白色,认为白色是纯洁的象征,偏爱黄色,认为是和谐的象征,喜欢蓝色和红色,认为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英汉颜色词的隐喻认知对比

英汉颜色词的隐喻认知对比

04
英汉颜色词隐喻认知的对比研 究
对比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收集英汉颜色词
收集英语和汉语中常用的颜色词,如 “red”、“blue”、“green”等。
建立语料库
建立包含英语和汉语颜色词的语料库,包括 文学作品、新闻报道、广告等。
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颜色词在语料库中的用 法和隐喻意义。
归纳总结
对对比分析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找出英汉 颜色词隐喻认知的异同点。
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应用前景
促进文化理解
颜色词隐喻认知的对比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
避免文化误解
通过了解不同文化中颜色词的隐喻认知,可以避免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误解,提高交流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丰富教学内容
颜色词隐喻认知可以作为语言教学的一 个有趣和实用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和运用颜色词。
一步拓展到句法、语用等其他层面。
本研究主要关注了英汉颜色词的隐喻认 知对比,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其他语言 之间的颜色词隐喻认知对比,以揭示更
普遍的规律。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颜色词隐喻认 知的文化差异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 心理等因素,以更深入地理解颜色词的
隐喻认知。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英汉颜色词的隐喻认知对比研究揭示了英汉颜色词在隐喻认知方面的共性和差异。
英汉颜色词的隐喻认知具有普遍性,即颜色词可以用来隐喻其他概念或属性。
英汉颜色词的隐喻认知也存在文化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对颜色认知的不同侧重点 。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仅从词汇和认知角度对英汉颜色 词的隐喻认知进行了对比,未来可以进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隐喻认知机制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隐喻认知机制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隐喻认知机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英汉基本颜色词的隐喻的范畴化认知和其认知运作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对基本颜色词的认知理解的过程就是在相似性的基础上,通过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消除本体和喻体之间语义冲突的过程,并因此产生了基本颜色词的隐喻意义。

标签:基本颜色词隐喻认知机制映射相似性一、引言传统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和一种修辞格,属于语义和语法的范畴。

而认知语言学家Lakeoff和Johnson则认为“隐喻是人的观念系统中跨领域的映射”[1],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和概念化的认知活动。

隐喻的核心特点就是“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人类在思维认知过程中,将源域的结构部分地或单向地投射到另一目标域之上,即通过说明另一件能够与其相比的事来描写某事。

认知语言学家兰盖克认为,颜色域和时间域、空间域、情感域等一样,都是语言中最基本的认知域之一[2]。

以颜色域为源域,将颜色域投射到其他实物域、时间域、空间域、情感域、动物域、金钱域等其他非颜色域的事物上,通过对颜色域原有感知和经验来理解和表达其他域的概念或事物,这样就产生了颜色隐喻。

本文从认知隐喻角度对基本颜色词进行分析,讨论基本颜色词的隐喻化的认知机制,以及英汉基本颜色词的隐喻异同。

二、基本颜色隐喻的范畴化认知分析结构语言学家曾用颜色词来说明语言符号是对客观现实的任意切分。

这种观点认为,不同语言里的各式各样的颜色词,是由某个语言系统任意决定的,是对光谱的随意切分,与外界系统因素无关,任意一种颜色词具有相同的地位。

但是,人类学家柏林和凯调查了98种语言,并对这些语言进行了跨文化对比研究,发现不仅是有序的,而且还是有等级性的:黑/白>红>黄/蓝/绿>粉/橙/紫/灰[3]。

除此之外,他们还发现了某一颜色范畴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颜色,即焦点色。

尽管颜色范畴的边界在不同语言中,对不同的人来说是有差别的,但焦点色是共同的。

英汉语基本颜色词“黄”的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英汉语基本颜色词“黄”的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英汉语基本颜色词“黄”的隐喻认知对比分析作者:王志娟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08期摘要: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对特定民族文化的写照。

“黄”色是英汉名族语言中的基本颜色词。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黄色用于隐喻中,投射出不同的意义。

本文从隐喻理论的角度对英汉语中的黄色分别进行比较和分析,指出两种语言中“黄”色隐喻意义的异同。

由于英汉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以及历史事件,英汉民族对“黄”的隐喻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关键词:“黄”;隐喻文化1引言从古至今色彩是构成大千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人类而言,色彩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世界文明在人类的发现、探寻与赞叹多彩世界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着,同时人们也把对色彩的认知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代人们对于色彩的认识已不再局限于视觉范围,已经有了关于色彩的一系列认知。

黄色在中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作者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分析颜色词“黄”的义项,不但可以使人们详细明白颜色词“黄”的意义变化过程,而且可以使人们了解人类基本的思维和认知方式。

2隐喻理论西方学者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就对隐喻开始了广泛研究,当时隐喻仅被学者看作是文学的一种修辞方式。

从修辞学角度研究隐喻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语言形式本身虽然得到强化,但认知因此和语言被分开,使得隐喻不能反映语言与客观现实。

有不少学者之后对隐喻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始终都是从修辞角度出发的。

1980年,Metaphor We Live by (Lakoff&Johnson合著)研究隐喻,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隐喻进行深层次研究,把隐喻看作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活动与思维方式。

Lakoff&Johnson(1980)认为隐喻的内涵是为用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一种事物。

也就是说,运用一个概念域来认识另一概念域。

隐喻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源域和目标域,前者一般是人们谙熟的具体事物,后者常是人们不熟悉的抽象事物,隐喻可以看做是从源域向目标域有选择的投射,通过投射,人们可以在对已知事物了解的认识基础上,理解感知和学习新事物。

从认知的角度比较英汉基本颜色隐喻

从认知的角度比较英汉基本颜色隐喻

论 述 了 隐 喻 , 将 隐 喻 视 为 人 类体 验 世界 、 维 和 生 活 的一 种 方 他 思
式 。L kf 和 Jh sn[ 被 视 为 是 今 年 来 从 认 知 角度 研 究 隐喻 ao ono 2 1 则
的代表人 物 , 们于 18 他 9 0年 出版 的 { t hr WeLv y Mea os i B }被 p e 看 做 是这 一 领 域 研究 的经 典著 作 。 总之 , 隐喻 是 无 处 不 在 的 , 它
黑 名 单 一 baklt lc s i
黑 手 党 一 bakhn lc a d
黑 钱 一 ba km n y 1c o e
在 汉 语 中 . 们 有 “ 不 溜秋 ” “ 道 ” “ 店 ” “ 货 ” 等 我 黑 、黑 、黑 、黑 , 等 , 英语 中 则 有 “lclg( 贼)“ a t bbak ( 某 人 脸 上 在 bake”工 ,p i lc ” ns 往
的 等等 有 着 密切 的关 系 , 经常 使 人 们 联 想 到 苦 难 和 不 幸 。 汉 两 英 种 语 言 都 有 用黑 色这 一 基 本 词 来 描 述 与解 释 一 些 没 有颜 色 的神 秘 的 、 法 的 或 阴 险 的事 物 , 而 使 人们 对 这 些事 物 有 了真 实而 非 从 形 象 的认 识 , 由此 黑 的 意 义 由颜 色 域 投 身 到 法 律 道德 领 域 。如 :
语 言 研 究
从认知 的角度 比较英 汉基本颜色 隐喻
谭燕 萍
( 海理工大学 , 上 上海 2 0 9 ) 0 0 3
摘 要 : 色词 是 语 言 中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文 以认 知 理 论 为 颜 本 基 础 . 英 汉语 言 中基 本 颜 色词 为例 . 以 比较 分 析 了再 隐喻 认 知视

认知角度对英汉基本颜色隐喻意义的分析

认知角度对英汉基本颜色隐喻意义的分析

认知角度对英汉基本颜色隐喻意义的分析作者:王健美来源:《教育界·下旬》2018年第06期【摘要】颜色认知隐喻在人类认知世界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文章从认知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同一颜色代表的意义的差异和相似之处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汉英两种语言中的颜色隐喻差异,更加了解不同文化的个性差异和思维习惯,以更好地提高有关颜色的中英文对照翻译水平。

【关键词】认知;隐喻;对比分析;英汉基本颜色颜色词汇被用来描绘世界上丰富多彩的事物并展示其多彩性。

尽管有许多关于颜色的词语,中英两国人民早已各自形成一整套用来形容其周围环境的基本表达。

随着人类语言的发展和变化,人们开始使用颜色去形容自身的感受。

同时,有关颜色的隐喻认知逐渐形成。

人们只要提到一些关于颜色的表达,就会想到一些相关事物。

举个例子,如果有人提起橘色,人们通常会想到水果橘子,然后就会联想到运动和生命力。

但是无论人们有多么相似的颜色认知,在某些程度上他们依然会有不同的隐喻认知,因为他们拥有不同的宗教背景和传统文化。

本文主要谈论中英两种语言中关于颜色的普遍认知观念,并就这两种语言中不同的颜色表达及其代表的意义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进行讨论,最后进行总结。

(一)国外的隐喻研究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说,“隐喻”这个英文单词起源于希腊语。

在希腊语里它表示接替某项事物。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位对隐喻进行系统研究的语言学家。

他赋予了“隐喻”本质以及功能的具体定义,他對隐喻的定义为“就是把彼事物用于此事物”,让西方隐喻研究有迹可循。

美国认知科学家比平·英德加曾著有《隐喻和认知》一书,其汲取了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在此基础上从认知主体和认知对象的角度解释了隐喻认知的含义。

英德加认为隐喻可以被划分为广义和狭义,前者意指概念化过程本身,后者指代短语使用的具体方式。

隐喻是一种表达,它涵盖了目标域(本体)和原领域(喻体)。

本体在平常生活中不常使用,喻体就是被形容的客体。

比如,在“时间如流水”这句话中,“时间”就是本体,“流水”是喻体。

英汉颜色词文化隐喻内涵的对比研究

英汉颜色词文化隐喻内涵的对比研究

英汉颜色词文化隐喻内涵的对比研究作者:凌巧英乔丽娟来源:《文存阅刊》2020年第20期摘要:本文在对颜色词的定义、象征意义及其与隐喻的关联性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着重对英汉颜色词文化隐喻内涵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从中外审美心理、宗教信仰、文化风俗和历史传统等方面进一步探究了该差异产生的原因,以期为相关领域的教学和学习实践提供启示。

关键词:颜色词;文化内涵;隐喻我们生活的世界五彩缤纷,一切都有自己的颜色属性,交流中我们经常使用不同颜色的词语来直观地描述我们观察到的事物,甚至用颜色表达感受和情绪。

颜色词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应用非常普遍。

在视觉神经接收到色彩时,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种事物或者产生某种情感,这是我们多年积累的生活经验。

有些人对于同一种颜色的情感反馈类似,而有些人却是大相径庭,这是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特点,因而对颜色的体验不同。

颜色词除了本身具有的色彩意义之外,还具有许多抽象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所以深入了解和研究颜色词语背后的文化隐喻十分重要。

1.颜色词的理论概述1.1 定义颜色词即形容颜色的词。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的感觉器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经验是人类认知和语言发展的基础,对颜色的认知是人类对整个世界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词语通常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

1.2 象征意义颜色词的象征意义指在具体的颜色形象以外间接表现出来的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观念。

语言是交流的媒介,而词汇是语言最活跃的元素,颜色词与人类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它们反映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特征。

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人们来自不同国籍、文化背景、社会群体或阶级,对颜色词的感知会不同。

这种差异在语言学上具有积极意义,它使得颜色词对不同民族有了不同的象征意义。

比如红色作为三原色之一,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具有完全不同的象征意义,在西方它可以象征爱情,也可以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共产主义。

1.3 隐喻与颜色词的关联性根据概念隐喻理论,人类生活经验是隐喻思维的重要基础。

对英汉颜色词隐喻认知的对比

对英汉颜色词隐喻认知的对比

摘要:由于认知的共性,英汉民族在色彩词的认知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但是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它们对于颜色词的认知又呈现出各自独特的个性。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展示了英汉民族颜色词的隐喻异同,并进一步探讨了产生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英汉;颜色词;隐喻;认知Abstract:Due to the cognitive commonness,considerable similarities can be easily perceived in the cognition of color word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But affected by various non—physical factors,the cognition show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respectively.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for metaphorical use of color words in the two languages are displayed. And the reasons for such differences are further explored.Key words:English and Chinese;color words;metaphor;Cognition一、颜色词与隐喻认知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是语言的表面现象,而是深层的认知机制。

其核心并不在语言本身,而在于通过了解一个语义域(domain)的经验,来认识另一截然不同的语义域,即一个由“来源语域” (source domain)到“目标语域” (target domain)的“映射” (map—ping)。

在人类语言中,颜色词表现出独特的魅力,令人刮目相看。

颜色并非物体本身固有,从科学的定义来说,它是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一定光波所引起的视觉现象,即人眼通过借助物体表面所反射的光的程度获得的色觉。

从认知角度审视和应对英汉互译中基本颜色词的异同

从认知角度审视和应对英汉互译中基本颜色词的异同

人类—个最基本的任务便是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了。颜色与人 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颜色打交道 对颜色 的认
知, 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认
知是语言的基础, 语言是认知的窗口。人类对颜色的认知, 具有明显
在英汉两门语言中, l bc a k与黑在基本意思范畴上趋于一致, 但
红 糖
红 豆
b w gr o r ns a u
lv e o epa
青、 紫, 蓝、 英语中有 rd红) w i( ,l k黑)gen绿)ylw e( , ht 白)b c( ,r ( ,eo e a e l ( ,le ,up ( ,r ( ,rw ( 。另一方面, 黄)b ( prl 紫)ga 灰)bo n 棕) u 蓝) e y 受地理 环境、 民情风俗、 思维方式、 宗教信仰、 民族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各种 颜色对于不同民族的人而言 , 在视觉和心理上所 引发的联想和象征 意义也不尽相同, 翻译时应该特别注意其中的差异。下面简要列举 几个主要颜色词在英语和汉语中的对 比, 而由于相同之处对理解与
下文首先通过实例分析将英汉颜色词的异同加以分类, 再结合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其原因, 最后尝试地提出了设想与参
考方案。
不得不另辟蹊径, 似可分别译成 p i k a r,h e abg, ln a dw t C i s c ae e ne b n s,lnvi ouea n等。同样在英语 中有诸如 w i ew i ehn, li a h el, h e l at ti tep w i f e hec f 等表达, t oe 也不直接从字面上译入汉语 , 而要传达出其特
定的内涵, 如善意的谎言、 牛奶咖啡 、 昂贵又无用之物等。

英汉颜色词的隐喻对比研究

英汉颜色词的隐喻对比研究
Abstract:The acquisition of the color concept includes the perceiving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The color metaphor is an important tool that human beings employ to understand the world.Th is essay explains the cognitive prototypes of color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perception of people S visio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social culture. Fur thermore,it does some detailed research into the metaphor which color words may produce in Chinese and English, with the purpose to strengthen its understanding and memory, and m ake it convenient to understand in translation and com munication.
Colour W ords
XU Xue—mei ,DONG Zhao-feng2
(1.Jinhua College of Profession and Technology,Jinhua 321007,China; 2.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00,China)
和 记 忆 .便 于 翻 译和 交流 中的 正 确理 解 。 关键 词 :认 知 原 型 :颜 色词 ;隐喻 中 图 分 类号 :H0—05 文 献标 识 码 :A

英汉颜色词“红”的隐喻对比研究

英汉颜色词“红”的隐喻对比研究

英汉颜色词“红”的隐喻对比研究作者:周利来源:《青年时代》2020年第13期摘要:颜色词是语言中的重要部分。

由于受地理、文化和宗教等因素的影响,颜色词在中西方文化中除了表达颜色的意义以外,往往具有独特的象征性意义。

近来众多研究发现,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

本文以基本颜色词“红”为例,基于认知隐喻的相关理论,比较研究“红”在英汉语言中的语义异同,试图揭示语义和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颜色词;红色;隐喻;对比一、绪论颜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它与人们的语言密切相关。

美国人类学家VerneF.Ray(1953)提出,每一种色彩系统的目的都是将色彩世界整理有序,从而简化人类对颜色的感知。

认知语言学家朗格克(Langacker)认为,与时间域、空间域和情感域一样,颜色域是语言最基本的认知域之一。

一方面,近几十年来,许多学者将认知视角应用于前三个领域的研究,而很少关注颜色域的认知研究。

另一方面,虽然许多专家在颜色和颜色词方面进行研究,但他们主要集中从不同国家在社会和文化的差异上来研究颜色,或者只是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来解释颜色术语的特点。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颜色词进行研究的文章很少,尤其是从隐喻方面。

因此,为了去填补认知隐喻在颜色词领域研究的空白,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颜色隐喻的本质,本文将从认知隐喻角度对英汉颜色词“红”做对比研究。

二、文献综述这一章是对国内外关于隐喻理论和颜色的研究做一个综述,其目的是为研究奠定一个清晰的历史背景和坚固的理论基础。

(一)国外隐喻研究隐喻研究起源于西方,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隐喻理论的发展来看,传统的隐喻理论有三种,即比较理论、替代理论和互动理论、现代的概念隐喻理论。

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就我们的日常概念系统而言,我们都思考和行动,本质上就是隐喻的性质。

隐喻的本质是以另外一种事物来体验和理解其中一类事物。

”(二)国内隐喻研究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研究的里程碑。

认知视角下英汉语基本颜色词汇的隐喻对比

认知视角下英汉语基本颜色词汇的隐喻对比

中也有像类 似 的词 汇 ,例如 : b cl ”( “l k g 工贼 , ! a e 骗 民”, 例如刘禹锡 在追那个 的《 陋室铭 》 中曾留下 “ 往
子 ) “lclt 黑名单 ) “ l k i 敲诈 , l , baki”( s , ba ma ”( c l 勒 来无 自丁”的诗句 。在英语 中 , w i ”还可 以表示 “ he t
为隐喻是人类认识世 界的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 。
l ) 虽 然也 没有直接出现 “lc ”, , 里 bak 但是也 表示 “ 不
在世界各 国的词汇中 , 色词 汇是必不可少的一 i 颜 能够使某人知道真实 的情况 、 隐瞒”的意思。还有一
部分 ,对颜色 的认识也是人类 社会 最基本 的范畴之 : 些英 文词 汇有 “ 敏锐 ”和 “ 富裕 ”的意思 , 如 :“ 例 i n


色词汇进行分析 比较 。
1 色 ( lc ) . 黑 ba k
无论在英语 中还是在汉语 中 , 黑色 (l k 都与 I ) bc ) a 等词汇。英语中也有类似表达的词 汇。 人 例如 : a “ “ 不好的” “ 、 腐朽的” “ 、 邪恶” 的等等有着密切的 1 ht sit 纯 洁 的 心 灵 ) “ra s.ht”( 正 i pr”( w e i , t t bw i e e 公
在书中提 出: 隐喻在 1常生活 中约 占7 %。著名 的修 一 o mae a w i . 两 黑 不 等 于一 自 ;两 个 错 误 不 3 0 t k ht ”( n e
辞学家Rca s 曾经提 出 , i r也 hd 我们 日 常会话 中几乎每 l 等于一个正确 ) 等等。在英 语中 , 有一些词 汇虽 然没
( 日) 吉 等等词汇 。

英汉颜色词的隐喻意义对比分析及文化内涵探究

英汉颜色词的隐喻意义对比分析及文化内涵探究

英汉颜色词的隐喻意义对比分析及文化内涵探究[摘要]颜色是一种视觉效果,由于人类认知的共性以及具有的生理机制和视觉神经系统,有关颜色的隐喻有其共同之处。

但中西方不同的认知方式、思维习惯、历史背景、传统风俗、社会制度等又使英汉颜色词的隐喻意义也颇有迥异之处。

本文在搜集和归纳大量表示颜色概念的隐喻表述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英汉颜色词的隐喻意义的异同,进而探索其内在的深层文化内涵。

因此,了解并掌握颜色词的隐喻差异,对中西文化交流及翻译实践有一定实际意义。

[关键词]颜色词;隐喻;对比分析;文化内涵颜色不仅是一种存在于人类环境的各个角落的自然现象,也是人类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最为灿烂的感知表象。

语言学中有关颜色语汇的研究很多,但绝大部分都在阐释颜色语汇所代表的文化象征意义,很少有学者系统深入地分析颜色隐喻的认知结构。

究其根本,对颜色的认知是人类对外部世界认知和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人类学家雷伊曾指出:“每种颜色系统都旨在把色感世界井然有序地排列起来,简化人类的感知,进而使其行为反应,特别是言语反应和交际更为有效”。

兼有生物和社会属性的颜色概念必须通过隐喻机制将抽象的、无法触摸的、难以名状的感觉和体验表征出来。

迫切需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搜集大量的英汉语言素材,对语言颜色隐喻进行系统对比研究,梳理和分析出两者的异同,揭示隐藏在颜色隐喻背后的深刻的文化动因。

一、隐喻与颜色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Richards)。

西方对隐喻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代。

亚氏认为隐喻通过属于彼事物的词赋予此事物而构成,或从“属”到“种”,或从“种”到“属”,或从“种”到“种”,或通过类比。

学者们一直以来都将隐喻视作一种纯粹的语言现象,一种字面上的变异,一种只有诗人和演说家才能掌握的语言技巧。

1980年《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出版对隐喻研究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英汉基本颜色隐喻化认知对比

英汉基本颜色隐喻化认知对比

喻是由 源域到目 标域之间的 投射(m apping)产生的, 这意味 着
如“ 黄色书刊、 黄色笑话、 黄色电影” 等。 5 )蓝色(blue) 英汉中的蓝色, 都可以用来指秋高气爽的天空色, 给人以 辽远、 宁静和超脱的感觉。汉语中蓝色的引申义较少, 但英语 中 blue多有丰富的隐喻义。一说到“ 蓝色” 很容易使人想起“ 蓝
英 汉语言文化皆有一些利用白色的范畴来隐喻其他事物 的认知方式 , 由此构成一些隐喻语言的表达方式。例如 , 在汉
1)黑色(black)
汉语 中有而英语中没有的如 : 黑哨— 指足球 比赛中裁 判的不公正行为; 黑玫瑰— 指肤色较黑但漂亮而有魅力的 女性。英语中有而汉语中没有的, 如:black mail— 指敲诈 、 勒索。
2) 白色(white)
白色是汉民族的忌讳色。有一些汉语中由“ 白色” 构成的 隐喻而英语中没有如: 白事— 指丧事; 白话— 不能实现的
语中, 我们有“ 翻白眼、 清白无辜” 还有来 自 等, 英语的“ 白热
化、 皮书、 白 白色恐怖” 等;英语中有white heat,white paper,white terror,white innocence,turnup the white of one' s eyes等。
认知语言学家兰盖克(Langacker, 1987:150- 154)认为,
家人们把圣 诞节和其他节假日 称为‘ letter days", 喜 ,red表示“
rose可译为“ 一位红光满面、 精神矍拣的老绅士” 。
庆、 欢乐” 的意思。 英汉中的红色(red)都可以表示“ 身体健康、
面 色红润” 的意思。 fine old gentleman,with a face as red as a 如a 4)黄色(yel ow) l

从认知角度浅析英汉颜色词的隐喻对比研究-以 红和red 为例

从认知角度浅析英汉颜色词的隐喻对比研究-以 红和red 为例

从认知角度浅析英汉颜色词的隐喻对比研究-以红和red 为例摘要:隐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所在。

在传统研究中,隐喻被认为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

随着研究的深入,语言学家逐渐认识到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

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始源域到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目标域的系统映射,普遍存在于人们的语言和生活中。

本文拟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以隐喻为理论基础,以“红色”与“red”为例,比较分析“红色”与“red”认知语义结构的共性和个性。

关键词:英汉颜色词、隐喻、红、red1 引言语言为人类提供了认识和解读世界的应对机制,其中隐喻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认知工具。

隐喻的核心机制是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思维从源域到目标域的结构映射。

颜色域也是人类最为基础和重要的认知域之一。

本文从认知角度,以“红色”和“red”为例,简析“红色”和“red”的语义。

2 颜色词之认知分析隐喻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的方式,也是重要的认知模式: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这两种概念之间相互关联,它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

就颜色词而言,其基本意义是通常是人们对颜色的认知,是原型意义。

当我们用颜色的原型范畴去表达和解释其他认知域的范畴时,便形成了颜色隐喻认知。

颜色词的原型意义在不同语言中大多是相同的,是有共性的。

以原型意义为核心,词义经隐喻或转域呈辐射状向外扩展,形成不同的意义。

这些扩展出去的词义受不同语言、文化、历史、自然环境、生活方式、世界观等的影响,促使同一颜色词在不同语言中展现出差异性。

3 “红色”与“red”的认知语义3.1 “红色”与“red”的认知语义的共性。

本文从以下二个方面简要讲述“红色”与“red”的共性。

(1)根据我国最早的汉语辞源学词典《说文解字》,红是指“火或血”的颜色(许慎 2005:256)。

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red”玩儿“the color of fresh blood or a similar color”。

英汉颜色词“红”的概念隐喻对比分析

英汉颜色词“红”的概念隐喻对比分析

英汉颜色词“红”的概念隐喻对比分析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对英汉颜色词“红”的概念隐喻异同进行比较。

“红”的英汉概念隐喻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如都映射在心理情感、政治和经济域,且在一小部分目标域中隐喻意义相同或相近。

但由于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红”在英汉概念隐喻中所映射的部分目标域为各自独有,如英语中“red”可以映射至价值判断域,而汉语“红”则可映射至爱情、人物外表域等。

标签:红概念隐喻对比一、引言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1980)指出,隐喻(metaphor)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

束定芳(2001)指出,隐喻的本质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

認知与语言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经验,隐喻是由始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投射(mapping)产生的,它的功能首先是用一个具体范畴的认知域去建构或解释另一个抽象范畴,第二个功能是创造新的意义、表达新的思想,这主要表现在定义新的事物和赋予旧事物新的概念。

在人类庞大的认知系统中,颜色是人类视觉结果的重要部分,在人类思维中占据重要位置。

Langacker(1987)指出,颜色域同时间域、空间域、情感域一样,是语言最基本的认知域。

Verne F.Ray (1953)指出每个颜色系统旨在使颜色排列有序,以便人们对其感知并反馈,进而促进言语交流。

无论在视觉上还是情感上,人们都会对颜色做出一定反应,并赋予其特定的内涵,颜色隐喻使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更加真实、鲜明和生动。

本文将以英汉颜色词“红”为例对其概念隐喻进行比较与分析。

二、英汉颜色词“红”在相同目标域中概念隐喻对比心智、意义、思维是基于身体体验的(王寅,2002)。

人类共同的视觉和感觉生理机制是人类形成颜色感知共性的基础。

在对颜色词“红”隐喻认知过程中,由于人类认知能力、思维过程、及某些知识和经验是相同的,所以“红”会投射到相同的目标域中。

英汉颜色词隐喻意义的认知比较

英汉颜色词隐喻意义的认知比较
【关键词】颜色词; 隐喻; 共性; 差异 【Abstr act】Under the framewor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etaphor,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English- Chinese color terms’metaphor meaning from the cognitive prospective. It exits many common points because of the similarity of human percep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metaphor meaning of color terms in different culture seems to be consistent with each other. But due to the relationship with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social convention, there are also many differences. 【key wor ds】color terms; metaphor; similarity; difference
3.相同的颜色隐喻 3.1 红色(red)
无论是在西方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 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 日子有关。在中国, 红色喻意着吉祥、喜庆, 生活中我们把促成他人美 好婚姻的人叫 “红 娘 ”, 喜 庆 日 子 时 要 挂 红 灯 笼 、贴 红 对 联 、红 福 字 ; 它 又象征革 命 和 进 步 , 如 中 共 最 初 的 政 权 叫 “红 色 政 权 ”, 最 早 的 武 装 叫 “红军”, 政治上要求进步、业务上刻苦钻研的人称为“又红又专”; 它也 比喻顺利、成 功 , 如 人 的 境 遇 很 好 被 称 为 “走 红 ”、“红 极 一 时 ”, 得 到 上 司宠信的叫“红 人 ”; 它 还 象 征 美 丽 、漂 亮 , 如 指 女 子 盛 装 为 “红 妆 ”, 指 女子美艳的容颜为 “红 颜 ”等 。 在 西 方 文 化 中 , 英 语 里 有 red letter day 的说法, 在西方它常常指圣诞节或其他纪念日或喜庆的节日, 在日历 中这些日子常用红色字体印出, 所以 red letter 就喻指“可纪念的”, “喜 庆 的 ”之 意 。

英汉颜色词的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英汉颜色词的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英汉颜色词的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胡平
【期刊名称】《安康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20)3
【摘要】由于认知的共性,英汉民族在色彩词的认知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是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它们对于颜色词的认知又呈现出各自独特的个性.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展示了英汉民族颜色词的隐喻异同,并进一步探讨了产生差异的原因.【总页数】3页(P40-42)
【作者】胡平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万州,40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
【相关文献】
1.英汉颜色词“黄”“绿”“红”的概念隐喻认知与文化对比分析 [J], 熊蕾
2.英汉基本颜色词"红"的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J], 曹筱萍
3.英汉基本颜色词的隐喻认知对比分析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J], 曾贻
4.英汉基本颜色词“黑”的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J], 曹筱萍
5.英汉颜色词惯用语隐喻认知对比分析--以“红色”为例 [J], 杨玉;李桂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认知角度浅析英汉颜色词的隐喻对比研究-以
摘要:隐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所在。

在传统研究中,隐喻被认为是
一种语言修辞手段。

随着研究的深入,语言学家逐渐认识到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
工具。

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始源域到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目标域的系统映射,
普遍存在于人们的语言和生活中。

本文拟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以隐喻为理论
基础,以“红色”与“red”为例,比较分析“红色”与“red”认知语义结构的共性和个性。

关键词:英汉颜色词、隐喻、红、red
1 引言
语言为人类提供了认识和解读世界的应对机制,其中隐喻就是一个强有力的
认知工具。

隐喻的核心机制是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思维从源域到目标域的结
构映射。

颜色域也是人类最为基础和重要的认知域之一。

本文从认知角度,以“红色”和“red”为例,简析“红色”和“red”的语义。

2 颜色词之认知分析
隐喻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的方式,也是重要的认知模式:
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这两种概念之间相互关联,它是客观事物在
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

就颜色词而言,其基本意义是通常是人们对颜色的认知,是原型意义。

当我
们用颜色的原型范畴去表达和解释其他认知域的范畴时,便形成了颜色隐喻认知。

颜色词的原型意义在不同语言中大多是相同的,是有共性的。

以原型意义为核心,词义经隐喻或转域呈辐射状向外扩展,形成不同的意义。

这些扩展出去的词义受
不同语言、文化、历史、自然环境、生活方式、世界观等的影响,促使同一颜色
词在不同语言中展现出差异性。

3 “红色”与“red”的认知语义
3.1 “红色”与“red”的认知语义的共性。

本文从以下二个方面简要讲述“红色”与“red”的共性。

(1)根据我国最早的汉语辞源学词典《说文解字》,红是指“火或血”的颜色
(许
慎 2005:256)。

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red”玩儿“the color of fresh blood or a similar color”。

因此,红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是指某种具体物体的颜色,用认知语言学的术语讲,这是“红”与“red”的原型意义,属于颜色域。

此时,“红色”与“red”的语义是基本对应的。

例如:红十字会译为“Red Cross”。

(2)象征喜庆:“红色”与“red”投射到社会风俗领域,象征喜庆,欢乐的活动。

结婚时,新娘子要穿红衣裙,新郎胸前要戴红花,门上床头要贴“红双喜”。

“red”也指喜庆,往往用来表示庆祝活动,如“red-letter day”喜庆日子;而且西方
日历上的圣诞节或其他节日也都是用红色标明的,所以“red”可象征喜庆。

3.2 汉语中“红色”认知语义的个性。

红色是汉族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通常与积极的意义相联系。

(1)象征生命和健康。

中国人认为红色是生命之色。

一个人的脸色“红”历来被认为是身体健康的表现,“红”投射至身体领域,形容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如红光满面。

(2)象征兴旺,发达和成功。

与“黑”相反,“红”在汉语中,是有朝气、象征
吉利的颜色,投射至生意、事业领域,可表示事业的兴旺、发达等含义。

例如:
生意好称为“生意红火”:分到利润叫“分红”;给人发的奖金叫“红包”等等。

(3)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

“红”让人看起来心潮澎湃,往往含有“好的,美
好的;”的语义。

中国国旗和中国共产党党旗都是红色,象征着“革命和无产阶级
事业”,具有“忠贞和进步”的褒义联想;
3.3 英语中“red”隐喻认知的个性
西方人有着和中国人不同的“红色观”,其文化意义是贬义多于褒义,这与他
们政治背景有关。

英语中红色有血腥的含义是西方人从斗牛士的文化中联想到红
色后所赋予的意义,往往含有危险、警告、愤怒、困境等之意。

所以“red”一词常
让西方人联想消极事物。

(1)西方文化中的“red”主要指鲜血(blood)颜色,而blood在西方人心目
中是奔腾在人体内的“生命之液”。

一旦鲜血流淌下来,生命之花也随之凋谢。


以 red使西方人联想到“暴力”和“危险”,产生了一种颜色禁忌。

(2)“red”在英语中还象征着放荡、淫秽、低级等。

如“red light district”意为“红灯区”。

(3)“red”投射到经济领域,象征着亏损、负债等。

如“be in the red”表示“负
有债务”;“red figure”意为“赤字”。

4 结语
综上所述,“红”与“red”都包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含有鲜明的民族性。

两者
的隐喻认知有共性,但存在更多的是个性。

在描述人的情绪及行为等诸多方面时
颜色词存在很多隐喻,它所表达的意义在特定的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不能以一
种语言中对于某一颜色的理解去诠释另一种语言。

对外来语的演变、吸收本身就
是一个对不同文化隐喻的认知过程。

因此,对颜色词含义的历史演变、使用功能、隐喻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各文化的交流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AS Hornby. (1997).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4thed)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陈婷婷.(2010).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颜色词“红”的隐喻对比研究.(安徽大学硕士
论文).安徽大学.
柯庆梅.(2012). 认知语言学下颜色隐喻. 海外英语,(11) :242-244.
束定芳.(2001).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许慎.(2005). 说文解字(现代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