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2)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Ⅱ期末试卷及答案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高中地理必修Ⅱ期末试卷及答案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5e73a82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b.png)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关于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占用耕地,减少了农业生产空间。
B. 城市化导致地表硬化,增加了城市热岛效应。
C. 城市化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不会造成水污染。
D. 城市化可能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减少生物多样性。
2、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下列哪个选项描述最恰当?A. 全球变暖使所有地区的农作物生长周期缩短。
B. 气候变化导致降水模式改变,影响农业生产。
C. 温度升高普遍有利于增加农作物产量。
D. 海平面上升对内陆地区农业没有影响。
3、题干: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地球表面的物体由于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一种运动现象是:A. 地球公转B. 地球自转C. 潮汐现象D. 地转偏向力4、题干:下列关于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西南地区山脉多为东北—西南走向B. 东北地区山脉多为东西走向C. 华东地区山脉多为南北走向D. 西北地区山脉多为南北走向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上主要的岩石圈板块有()。
A、5个B、6个C、7个D、8个6、下列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A、花岗岩B、大理岩C、流纹岩D、石灰岩7、受地球形状对太阳辐射分布的影响,下列地理现象不可能在我国北方()A. 夏至日出方位在东北方向B. 冬至日出方位在东南方向C. 夏至日落方位在西北方向D. 冬至日落方位在西南方向8、关于我国海陆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领海宽度一般不超过12海里B. 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第三位C. 海洋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占全球海洋面积的7%D. 海陆兼备,既有广阔的陆地,也有庞大的海洋9、下列关于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影响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城市化导致地表硬化,增加了地表径流B. 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市温度比周边乡村地区高C. 城市绿地增加,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D. 城市扩张可能导致水体污染加剧 10、在人口迁移中,下列哪个因素通常不是主要推动力?A. 经济机会B. 家庭团聚C. 战争冲突D. 气候变暖11、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下列关于我国气候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A. 我国西北地区普遍为温带大陆性气候B. 我国南方地区普遍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 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普遍为温带高原气候D. 我国东北地区普遍为亚热带季风气候12、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B. 我国地跨多个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气候复杂多样C. 我国地形复杂,山地和高原面积广大D. 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形成东西向的水系格局13、下列哪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出现在季风水田农业区?A、大牧场放牧业B、商品谷物农业C、水稻种植业D、混合农业14、下列关于城市热岛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中心的气温一般会比郊区低B、城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低C、城市中云层覆盖面积更大D、城市中心的气温一般会比郊区高15、【题目】某地区气温、降水和农业生产状况如下表所示,下列关于该地区气候特点描述正确的是:季节气温(℃)降水量(mm)农作物春季18200小麦夏季30550水稻秋季23150玉米冬季410棉花A.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B. 气候炎热,雨量充沛C. 气候温和,雨量季节性集中D. 气候湿润,四季低温16、【题目】下列地理现象中,不属于“五岳”的是:A. 华山B. 泰山C. 凤凰山D. 嵩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背景材料: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c1d4d73e518964bce847c38.png)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右图是欧洲西部农业产值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其产值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科技B.市场 C.地形D.气候2.X地农业地域生产类型是( )A.乳畜业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农业D.种植园农业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哈密瓜、香梨等特色瓜果驰名中外。
据此完成3—4题3.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A、交通便利B、科技发达C、土壤肥沃D、光照充足4.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市场B、水源C、政策D、气候5.实现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A、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B、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C、利用光热资源,大面积种植热带水果D、提高土壤肥力,大力发展林业及林产品加工6.近20年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某些耕地农业景观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更替,影响这种农业变迁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B.政策C.气候D.水源浙江省的义乌是日用小商品的天下,小小的袜子就拥有数百家生产厂家。
一个不大的柳市镇除三家电器集团外,还有数十家中小电器企业,且没有因产品雷同、重复建设而影响发展。
据此回答7—8题。
7.义乌小商品生产经营的特点是( )①资本集中程度低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③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④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8.众多电器工业企业集聚于柳市镇,主要因为该地( )①资源丰富②有大量廉价劳动力③市场广阔④协作条件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9.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是A.城市人口增加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D.城市数量增加10.下列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部门的是:A.水果罐头厂 B.啤酒厂 C.电子装配厂 D.制鞋厂1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A.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B.死亡率的下降C.自然增长率的高低D.出生率的高低右图中阴影区域表示某农业地域类型。
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045d3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5.png)
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A. 12小时B. 24小时C. 365天D. 1个月2.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引起地球季节变化?A. 地轴倾角B. 地球公转C. 太阳辐射D. 大气层的存在3. 地球上常见的地形包括下列哪些?A. 山地B. 沙漠C. 平原D. 海洋4.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气温的变化?A. 经度B. 纬度C. 海洋湿度D. 高度5. 下列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洲?A. 亚洲B. 非洲C. 欧洲D. 北美洲6. 下列哪个是我国的第一长江?A. 长江B. 黄河C. 淮河D. 嘉陵江7.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导致环境污染?A. 工业废气排放B. 水污染C. 大气污染D. 人口增长8.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主要存在于下列哪个地方?A. 河流湖泊B. 冰川冰雪C. 地下水D. 大气水汽9. 下列哪个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10. 下列哪个是我国幅员最大的省份?A. 新疆B. 青海C. 西藏D. 广东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北京。
2. 英国所在的洲是欧洲。
欧洲。
3. 地震最常发生在地壳上。
地壳上。
4. 我国的高原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
5. 地球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
里海。
6. 大气圈的最外层是热层。
热层。
7. 我国的南海位于南中国海。
南中国海。
8. 我国的大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
9. 美洲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格陵兰岛。
10. 黄金分割是指一物体的两部分之比等于整体和较大一部分之比。
一物体的两部分之比等于整体和较大一部分之比。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什么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它们的周期分别是多长时间?答: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周期为24小时;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轨道运行一周的运动,周期为365天。
2. 请简要解释地球的季节是如何形成的?答:地球季节的形成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地轴倾角有关。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85c674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e.png)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1.根据图表可知,我国在1949年~1990年之间人口增长特点是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因此选B。
2.根据图表可知,自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重,因此选D。
3.应对我国人口这一变化特点的可行对策是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因此选B。
4.根据表格可知,X国人口密度(人/㎞2)为xxxxxxx,因此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最多分布于亚洲,选项中没有亚洲,因此选项都不符合,此题无法回答。
5.根据表格可知,Y国人口密度(人/㎞2)为,因此Y国可能位于大洋洲,选B。
6.根据表格可知,造成X、Y两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悬殊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条件,因此选A。
7.影响一地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资源的丰歉程度,因此选D。
8.图示区域单位面积环境人口承载力最大的省区是福建,因此选B。
9.引起图中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因此选A。
10.根据图示可知,图示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资源,因此选D。
11.根据图示可知,促进该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是交通,因此选C。
12.根据题意,布局不合理的是①③④,因此选C。
13.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甲,因为它呈现出先缓慢后快速增长的趋势,符合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特点,因此选A。
14.图表中并没有涉及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变化,因此此题无法回答。
1.根据图表可知,1949年至1990年期间我国的人口增长特点是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因此,选项B 是正确答案。
2.自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重。
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
3.针对我国人口变化的这一特点,建立健全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可行的对策。
因此,选项B是正确答案。
4.X国人口密度为xxxxxxx人/平方千米,因此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最多分布于亚洲。
选项中没有亚洲,因此此题无法回答。
必修2地理考试题及答案
![必修2地理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53215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0.png)
必修2地理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南美洲答案:C2. 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留申海沟C. 秘鲁海沟D. 菲律宾海沟答案:A3.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阿拉伯沙漠C. 戈壁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答案:A4.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A. 珠穆朗玛峰B. 乔戈里峰C. 麦金利峰D. 阿空加瓜峰答案:A5.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A. 五大湖B. 贝加尔湖C. 维多利亚湖D. 里海答案:A6. 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答案:B7.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A. 格陵兰岛B. 新几内亚岛C. 马达加斯加岛D. 冰岛答案:A8.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A. 阿拉伯半岛B. 印度半岛C. 伊比利亚半岛D. 巴尔干半岛答案:A9.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A. 马来群岛B. 菲律宾群岛C. 夏威夷群岛D. 阿留申群岛答案:A10. 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是:A. 俄罗斯B. 加拿大C. 中国D. 美国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________公里。
答案:400752. 地球的表面积大约是________平方公里。
答案:5100000003.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________洋。
答案:太平洋4. 地球上最大的大陆是________大陆。
答案:亚欧大陆5. 地球上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盆地。
答案:刚果盆地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答案: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是地核、地幔和地壳。
2. 请简述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表面由几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幔对流的作用下不断移动。
3. 请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如温室气体排放、森林砍伐等对气候变化影响较大。
高一地理(必修2)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2)期末考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a2a454f7ec4afe04a1df7b.png)
高一地理(必修2)期末考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人口增长模式的三项指标是A. 出生率、死亡率、生育率B. 出生率、生育率、自然增长率C. 死亡率、生育率、自然增长率D.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 下列关于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容量是指目前地球上所有的人口总数B. 人口容量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无限扩大C. 正确估计人口容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D.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一定大于发达国家3. 下图是我国20世纪50~70年代的人口迁移示意图,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① 市迁往农村②农村迁往城市③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④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⑤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⑥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A. ②③⑥B. ①③⑤C. ①④⑤D. ②④⑥4. 2004年,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户籍总人数为24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8万人,按户籍人数计算,该地区城市化水平约为A. 27. 7%B. 57. 6%C. 67. 5%D. 72. 3%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桑蚕和蔗糖基地,但这些已成为历史。
传统的“桑基鱼塘”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
据此回答5~6题:5.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A. 混合农业B. 乳畜业C. 水果园艺业D. 商品谷物农业6. 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A. 农业技术改进B. 劳动力的转移C. 市场需求的变化D. 自然条件改变读“伦敦的城市规划和布局”示意图,回答7~8题:7. 伦敦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属于A. 同心圆模式B. 扇形模式C. 多核心模式D. 块状模式8. 为改善伦敦的城市环境质量,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 增加伦敦的城市职能B. 在城市周围建设新城和卫星城C. 禁止使用私人小汽车D. 选择新址,建新首都9. 下图为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各选项中所列工业部门依次与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模式四对应正确的是A. 精密仪表、电子装配、水果罐头、家具B. 集成电路、甘蔗制糖、粮食加工、印刷C. 普通服装、水产加工、炼铝厂、纺织D. 飞机制造、面包食品、啤酒厂、制鞋10. 鞍钢和宝钢区位选择的不同,说明了()①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②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③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正逐渐加强④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正逐渐减弱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2003年,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商业运行线在上海开通,该线自上海龙阳路至浦东国际机场,全长30千米。
_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
![_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bb6da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1.png)
_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试题一、(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70题每题1分)下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
读完成1~2题。
1.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B.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C.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2.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A.韩国B.澳大利亚C.美国D.尼日利亚读“近三十年来我国某省四个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回答3~4题。
3.在四个年份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A.①B.②C.③D.④4.当某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0%时,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①以后,②之前B.②以后,③之前C.③以后,④之前D.④以后,①之前“PPE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如1。
读完成5~6题。
5.在2a、b、c、d四点代表的人口增长状况中,最有可能产生“PPE 怪圈”的是A.aB.bC.cD.d6.下列国家中目前基本不存在“PPE怪圈”的是A.中国B.加拿大C.印度D.巴西右是我国某年人口年龄构成比重,读回答7~8题。
7.中“”表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A.93%B.23%C.13%D.60%8.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仍增加了近1.3亿。
因此,我国在这一时期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功能区分布示意。
甲、乙、丙、丁是四种不同的功能区,且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
读,完成第9题。
9.中表示居住区的是A.甲B.乙C.丙D.丁下为“某城市用地功能区规划示意”。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896c68fe4733687e21aabb.png)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期末将至,高一学生对地理必修二的学习也接近尾声,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你能从这套试题中得到启发。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1964~2000年中国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1~2题。
1.有关1964~2000年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A.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B.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加C.15~64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D.199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进入2000年,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D.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3.右图为不同人口增长方式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规模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唯一指标B.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资源C.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方式属于甲方式D.乙人口增长方式不会出现人口问题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
据此回答4~5题。
4.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A.从非洲迁往西亚B.从亚洲迁往拉美C.从北美迁往拉美D.从欧洲迁往非洲5.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D.甲地优美的环境右图为印度半岛某城市示意图。
据此回答6~8题。
6.图中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城市功能区是( )A.工业区、工业区、住宅区B.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绿化区、商业区、住宅区D.高级住宅区、商业区、仓储批发区7.下列企业最适宜丁地布局的是( )A.印刷厂B.自来水厂C.化肥厂D.服装厂8.图中戊地拟建大型疗养中心,其不利的条件是( )A.离城市远B.山区多灾害C.距湖泊近,湿度大D.交通不便下面图甲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完成9~10题。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5b20d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1.png)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下图为我国2015~2020年省际人口迁入、迁出规模(不包括港澳台)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 )A.迁出分散,迁入集中自然因素B.迁出分散,迁入集中经济因素C.迁出集中,迁入分散自然因素D.迁出集中,迁入分散经济因素2、人口学者普遍认为,两地之间的迁移流与逆向迁移流会同时并存。
下列省区间迁移流与逆向迁移流最明显的是( )A.上海——北京B.宁夏——青海C.广东——湖南D.河南——湖北潮州嵌瓷,俗称“贴饶”或“扣饶”。
2011年嵌瓷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东省东北部沿海的潮汕地区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明清时期为兴盛。
嵌瓷运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镶嵌表现形象,主要用在宗祠建筑上(下图),大致流程分为塑胚、剪瓷、镶嵌、调整等步骤。
工序复杂特殊,全靠手工制作。
完成下面小题。
3、与我国传统建筑常见的木雕、砖雕装饰相比,当地建筑选用嵌瓷更能( )A.抵御强风B.保温御寒C.耐晒抗蚀D.隔热防水4、潮州嵌瓷申请非遗成功,最有利于( )A.嵌瓷技术的全球化推广B.嵌瓷技艺的保护与传承C.扩大嵌瓷产业的规模D.提高嵌瓷建筑的知名度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29.2°N,105.34°E)发生了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下图为泸县及周边区域简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此次地震震源所在圈层( )A.由铁和镍组成B.平均厚度为60~70千米C.位于莫霍面以上D.呈熔融状态6、地质学家常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 B. C. D.2023年3月23日,民航局正式批复重庆第二国际机场场址位于璧山区。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鲁教版_2024-2025学年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鲁教版_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62c5c55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1e.png)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B、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C、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D、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2、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A、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B、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C、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青藏地区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是因为温室效应的增强。
通过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吸收的太阳能大部分被重新辐射回地表,从而导致地球表面变暖。
温室气体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越强,温室效应越强。
下面哪种气体不是主要的温室气体?A、二氧化碳(CO₂)B、甲烷(CH₄)C、氧气(O₂)D、水蒸气(H₂O)4、在地质构造中,地堑是一种长度大、深度较深的地质延伸带,由相邻的断层线构成,地堑中沿着断层线两侧的岩石发生相对下降,形成了一个盆地或谷地。
地堑形成的重要机制是构造运动,地堑地貌的形成也往往与哪种类型的构造活动密切关联?A、水平挤压B、水平拉伸C、垂直抽拉D、垂直下沉5、题干:下列哪个地理现象是由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A. 黄土高原的形成B. 珠穆朗玛峰的形成C. 三峡大坝的修建D. 森林火灾的频发6、题干:以下哪种现象与健康饮食无关?A. 适量摄入谷物、蔬菜、水果B. 限制糖盐摄入C. 每日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D. 晚餐过量摄入高脂肪食物7、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列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A. 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B. 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加C. 某些地区农业生产可能受益D. 全球所有地区的温度均等上升8、下列哪一项不是城市化过程中常见的环境问题?A. 城市热岛效应B. 土地沙漠化C. 水资源短缺D. 生物多样性减少9、题干:在下列地理现象中,不属于地质作用的是()A. 河流侵蚀形成的峡谷B. 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岛C. 气候变迁导致的冰川融化D. 地震活动形成的断层 10、题干: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青藏地区以高山、高原为主,气候寒冷B. 黄土高原地区以黄土高原和盆地为主,植被稀疏C. 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农业发达D. 瀑布地区以高山峡谷为主,河流流速快11、以下哪一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12、下列哪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A、热带雨林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13、【题干】黄河是我国第二大长河,也是世界著名的河流之一。
高中地理必修2期末试卷及答案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高中地理必修2期末试卷及答案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9705926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c.png)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B、西北地区水资源丰富,农业以灌溉农业为主C、青藏地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海拔低于1000米D、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草原广布2、以下关于世界地理分区描述错误的是:A、亚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B、欧洲是世界上最小的洲C、非洲是拥有热带草原气候面积最大的洲D、南美洲位于东半球,完全属于热带3、在地质年代中,下列哪种岩石属于沉积岩?A. 花岗岩B. 石英岩C. 页岩D. 玄武岩4、以下哪种地理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为密切?A. 极地冰盖融化B. 雨林面积减少C. 沙尘暴频发D. 气候灾害增加5、下列哪种岩石主要由岩浆冷却后形成?A、石灰岩B、砂岩C、花岗岩D、砾岩6、以下哪种地貌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A、三角洲B、雅丹地貌C、嶂谷D、瀑布7、题干: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自始至终保持不变B.春分日和秋分日地球自转变慢C.夏至日和冬至日地球自转最快D.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和两极始终相等8、题干: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全球由五大板块组成,分别是太平洋板块、北美板块、欧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板块B. 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活动C. 大陆漂移学说最初由板块构造理论提出D. 全球地球板块运动,主要有南北漂移和东西漂移两种形式9、题干:我国某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该地区最可能的地形类型是:A. 高原B. 盆地C. 山地D. 平原 10、题干:下列关于我国“四大盆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 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 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D. 罗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是一个盐湖11、下列不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是()A、气候B、植被C、地貌D、城市规划12、下列哪种地理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A、四季更替B、昼夜更替C、日食D、月食13、题干:关于河流流域,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不准确?A. 河流流域是地表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B. 河流流域内的地形、气候条件对河流的水文特征有重要影响C. 河流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对河流的水质和流量有直接影响D. 河流流域的广阔程度与河流的航运价值成正比14、题干:下列哪个因素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最为显著?A. 城市人口密度B. 城市交通网络C. 城市经济结构D. 城市地理位置15、【题目】下列关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B. 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有“水乡”之称C. 土地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D. 工业基础雄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16、【题目】以下关于我国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A.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B. 高原气候,昼夜温差大C. 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D. 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假设你作为地理考察团的成员,参加了一次暑假里在某地进行的地理考察活动。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期末试卷及答案_中图中华地图版_2024-2025学年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期末试卷及答案_中图中华地图版_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ead1606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6.png)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地球自转过程中,地球表面上的某一固定点相对太阳的视运动轨迹称为:A. 黄道B. 赤道C. 赤纬D. 子午线2、关于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沿海地区B.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C. 寒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D.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3、下列哪种岩石通常联系着地球的水循环和地表形态变化?A、沉积岩B、岩浆岩C、变质岩D、火成岩4、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海拔高度B、纬度位置C、降水量D、土壤类型5、题干:我国的广东省北部属于哪种气候类型?A. 热带季风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高山气候6、题干:下列关于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震多发于沉积岩地区B. 丹霞地貌形成在岩石侵蚀强烈、节理发育的地方C. 沙漠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降水稀少、气候干旱D. 黄山、庐山等地属于盆地地貌7、关于河流侵蚀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下切侵蚀主要发生在河流的上游B. 侧向侵蚀在河流中游最为明显C. 河流下游以溯源侵蚀为主D. 河流的侵蚀作用与地形无关8、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生物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生物活动可以加速岩石的风化过程B. 植物根系的生长有助于土壤的物理结构改善C. 动物活动能够促进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D. 以上都是9、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的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B. 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均匀,南北差异不大C. 我国的气候类型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D. 我国的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10、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分布均匀B.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不均C. 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分布均匀D. 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11、下列关于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主要因素,错误的是()A、气候条件是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产量的基本因素B、市场需求对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影响越来越显著C、地形因素仅对畜牧业产生影响,对种植业影响较小D、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出12、华北平原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大气降水B、冰雪融水C、地下水D、湖泊水13、下列关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B. 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 青藏高原上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纳木错D. 青藏高原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14、在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中,下列地区属于东部季风区的是:A. 西藏自治区B.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 黑龙江省D. 广西壮族自治区15、以下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B. 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上最快C. 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D. 地球自转速度在极点处最快16、以下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公转轨道为椭圆,近日点距离太阳最近B. 地球公转周期为24小时C. 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最快D. 地球公转速度在远日点最快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描述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中图版_2024-2025学年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中图版_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a68340e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01.png)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_____ 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高原。
A. 云贵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喜马拉雅山脉D. 青藏高原2、下列城市中,位于印度半岛南部的是 ______ 。
A. 孟买B. 加尔各答C. 首尔D. 雅加达3、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C、地球自转的速度在赤道处最快D、地球自转会导致昼夜更替4、以下哪项不属于地球大气圈的组成成分: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臭氧5、下列哪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6、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说法正确的是?A、海底扩张学说证明了板块是静止不动的B、板块的移动是由于地壳的内力作用引起的C、板块构造理论仅适用于解释大陆地壳的变动D、热点是相对地壳板块位置固定不动的7、以下哪项自然地理事物属于地球的岩石圈?A. 冰川B. 河流C. 珍珠D. 地壳8、我国的哪个地区被称为“天然渠”,具有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的特点?A. 长江流域B. 淮河流域C. 珠江流域D. 黄河流域9、下列关于我国主要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大兴安岭属于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B.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C.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最终注入东海D. 天山山脉横跨我国南北两部 10、下列关于我国主要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长江流域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B. 黄河流域主要流经第二级阶梯C. 珠江流域主要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D. 海河流域主要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11、下列关于世界气候类型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之间的地区B、地中海气候的最大特征是全年温和湿润C、温带季风气候主要位于温带大陆的东岸D、极地气候区全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12、以下哪一项不是形成干旱气候的必要条件?()A、地处低纬度B、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沿岸有寒流经过D、周边有高大山脉阻挡湿润气流13、题目:下列哪个地理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而形成的?A. 海市蜃楼B. 鱼群洄游C. 狂风暴雨D. 日食14、题目:关于地球的形状,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海地三角形B. 扁平球C. 正圆球D. 椭球15、以下哪个地区属于我国三大平原之一?A. 云贵高原B. 四川盆地C. 华北平原D. 东南丘陵16、以下哪项不是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A. 温带季风气候B. 热带雨林气候C. 高山高原气候D. 寒带气候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甲河流位于北方地区,全长约200千米,流域面积约为2000平方千米。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期末试卷及答案_鲁教版_2024-2025学年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期末试卷及答案_鲁教版_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b2b73cd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6e.png)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水平运动的地壳运动形式是:A、地震B、海啸C、瀑布D、火山喷发2、下列关于地理信息技术(GIS)应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GIS可以用于城市管理,优化城市规划布局B、GIS可以用于环境保护,监测和评估环境污染C、GIS可以用于卫生防疫,分析疾病传播风险D、GIS可以用于天气预报,预测天气变化3、关于地球表面的自然带分布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然带的分布与纬度位置无关B. 海拔高度对自然带的分布没有影响C. 从赤道向两极,自然带呈现有规律的变化D. 气候类型相同的地方,自然带也一定相同4、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以下哪项不是矢量数据的特点?A. 准确表达地理位置B. 数据结构复杂C. 易于进行网络分析D. 数据存储量大5、在我国的河流中,以下哪条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最小?A. 长江B. 黄河C.珠江D. 海河6、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A.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B. 我国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C. 我国唯一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是海南岛D. 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属于温带季风气候7、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城镇化进程,某县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城乡居民数量比例调整到1:1,这意味着该县城将吸引大量非县城户籍居民迁入。
这一目标实现后,下列哪一项最不可能成为当地面临的新挑战?A、住房紧张B、交通压力大C、生态环境改善D、公共服务压力增加8、我国某山区县准备实施生态移民政策,将部分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迁移到较适宜居住的地方。
据此推测,这些生态脆弱地区最可能存在的问题是:A、土地退化B、气候温和C、水资源充足D、光照充足9、在某些地区,山顶和山脚下的气候存在显著差异,这种现象被称为“垂直气候梯度”。
以下哪个因素对垂直气候梯度的影响最小?A. 大气压力B. 太阳辐射强度C. 海拔高度D. 水汽含量 10、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可用于城市规划与管理B. 可用于环境保护与监测C. 可用于自然灾害预警D. 可用于地震预测11、关于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城市化过程中,绿地面积增加,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B. 城市化导致交通拥堵,增加了空气污染C. 城市化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D. 城市化使城市热岛效应减弱12、在自然地理环境中,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A. 气候条件B. 土壤类型C. 人类活动D. 海拔高度13、以下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B. 高原地区气温低,全年低温C. 南方地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D.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4、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B. 时空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C. 地域分布不均,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匮乏D. 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至9月15、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纬度地区植被生长季延伸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增加B、土壤肥力提高C、气温升高D、光照强度增加16、稻田生态系统中,实行稻鱼共生模式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农田的经济收入B、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改良土壤结构D、减少农田病虫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小明是一名高中生,家里居住在一个典型的城市边缘区。
高一地理期末试题(必修二)答案
![高一地理期末试题(必修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66834e69eae009581bec76.png)
高二地理水平类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1-30题,每题2分。
31-40题,每题1分,共7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A B A B B C B D A B B D C D B A C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B A
C A C C A C B A A A A B B A B B B
三、综合题:(共30分)
41. (6分,每格1分)
(1) B (2)图略(逆时针方向) (3)西北风(偏北风)晴朗(4)B (5)B
42.(8分)
(1)哥本哈根先变小再变大(2分)
6.7 温暖多雨西风带控制(3分)
7.由赤道向两极(1分)
(4)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低地被淹没;可能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导致生态系统调整。
(任答两点,2分)
43. (8分)
(1)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间交流和合作;促进商品贸易发展等(两点即可,2分)
(2)电子技术力量雄厚,对城区污染小(一点即可,2分)
(3)(各1点,4分)
开发区优势劣势
C 环境优美,靠近大学地势起伏较大,需毁林
D 靠近公路、河流,交通便利同城区有河流隔离,要占用农田44. (8分)
(1)降水丰富且集中支流众多地势低平(3分)
(2)地理位置邻近,长江水运便利,劳动力成本低,地价便宜等(任取两点,2分)差异性联系性(开放性)(2分)
(3)BD(选对两项,得1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必修2)期末考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人口增长模式的三项指标是A. 出生率、死亡率、生育率B. 出生率、生育率、自然增长率C. 死亡率、生育率、自然增长率D.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 下列关于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容量是指目前地球上所有的人口总数B. 人口容量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无限扩大C. 正确估计人口容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D.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一定大于发达国家3. 下图是我国20世纪50~70年代的人口迁移示意图,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①城市迁往农村②农村迁往城市③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④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⑤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⑥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A. ②③⑥B. ①③⑤C. ①④⑤D. ②④⑥4. 2004年,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户籍总人数为24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8万人,按户籍人数计算,该地区城市化水平约为A. 27. 7%B. 57. 6%C. 67. 5%D. 72. 3%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桑蚕和蔗糖基地,但这些已成为历史。
传统的“桑基鱼塘”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
据此回答5~6题:5.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A. 混合农业B. 乳畜业C. 水果园艺业D. 商品谷物农业6. 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A. 农业技术改进B. 劳动力的转移C. 市场需求的变化D. 自然条件改变读“伦敦的城市规划和布局”示意图,回答7~8题:7. 伦敦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属于A. 同心圆模式B. 扇形模式C. 多核心模式D. 块状模式8. 为改善伦敦的城市环境质量,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 增加伦敦的城市职能B. 在城市周围建设新城和卫星城C. 禁止使用私人小汽车D. 选择新址,建新首都9. 下图为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各选项中所列工业部门依次与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模式四对应正确的是A. 精密仪表、电子装配、水果罐头、家具B. 集成电路、甘蔗制糖、粮食加工、印刷C. 普通服装、水产加工、炼铝厂、纺织D. 飞机制造、面包食品、啤酒厂、制鞋10. 鞍钢和宝钢区位选择的不同,说明了()①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②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③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正逐渐加强④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正逐渐减弱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2003年,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商业运行线在上海开通,该线自上海龙阳路至浦东国际机场,全长30千米。
我国计划新建上海至杭州磁悬浮列车专线业已提上议事日程,2006年中、德就磁悬浮列车技术转让合作问题进行了艰苦谈判。
据此回答11-12题:11. 磁悬浮列车的商业运行说明了现代交通的特点是A. 网络化B. 高速化C. 专业化D. 科技化12. 中、德就上海至杭州磁悬浮列车进行的技术合作谈判说明了A. 中国是德国的最大贸易伙伴B. 中国与德国经济存在高度相互依赖性C. 发达国家正大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新技术D. 世界主要的高端技术产品被发达国家所垄断下图是某城市1966~1996年发展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 图中反映出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A. 城市人口比重减少B. 公园绿地面积增加C.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D. 城市道路网密集14. 影响图中大型批发市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 市场最优B. 交通最优C. 服务最优D. 环境最优15. 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今后要进一步提高粮食总产量。
目前,我国切实可行的措施是A. 大力开垦草原,扩大耕地面积B. 缩小经济作物面积,改种粮食C.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D. 增加机械设备的投入16. 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是A. 附近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B. 附近有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关C. 附近有大型发电厂,电力稳定D. 附近有颐和园和圆明园,环境优美17. 下列有关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工业地域形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②工业城市形成:橡胶厂→发动机厂→汽车制造厂③工业城市形成:面粉厂→糕点厂→糕点城④工业城市形成:钢铁厂→钢铁工业区→钢铁城市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传统经济是由图甲所示方式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而现在倡导的循环经济是如图乙所示的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回答18题。
18. 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能产生下列哪种生产方式A. 全球化生产B. 信息化生产C. 集聚生产D. 清洁生产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
“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据此回答19~20题。
19. 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A. 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色的物品B. 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食品C. 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D. 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20. 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④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治虫害A.①②B. ②④C. ②③D. ③④选择题答案填写处: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21. 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12分)(2)1949年—1957年,我国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1975年以后,我国人口死亡率的变化有何特点?(4)1965年后,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其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2. 读下面的“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问题。
(10分)(1)该图反映的是这一因素对城市地租高低、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2)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地租因素对区的布局影响较小,对区的影响最大。
(3)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 区。
(4)土地租金高低主要取决于:()A.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B. 土地利用方式C. 交通通达度D. 企业的支付能力23.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崛起了大量的以专业生产某一类产品及其相关产品的城镇,如南海平洲的制鞋,顺德乐从的家具等,这些工业镇往往“一镇一品”,颇具特色。
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图,回答问题:(10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图(1)下列因素中,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专业镇的形成关联性最小的是()A. 平坦的地形B. 丰富的矿产资源C. 优越的地理位置D.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2)这些工业镇的工业多是属于()A. 大量消耗能源的工业B. 大量消耗原材料的工业C. 技术含量高的科技尖端工业D. 劳动密集型工业(3)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经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新兴小城镇,有如下四种模式可供选择,其中较适宜的模式是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4)从图中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些工业镇呈线状排列分布,出现此种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24. 在顺德陈村的农业生产中,“彩色农业”(花卉业)一直独树一帜。
2006年春节期间,连新疆、西藏、黑龙江等省区都有陈村的鲜花销售,花卉种植不仅增加了陈村花农的经济收入,还美化了人民的生活。
回答下列问题。
(14分)(1)陈村发展花卉业的气候资源优势是。
(2)陈村发展花卉产业的其它优势是。
(3)陈村花卉能在新疆、西藏、黑龙江等省区销售,主要原因是。
(4)要解决保鲜、开发新品种等问题,从而使陈村花卉产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最重要的途径是。
25、某国一家食盐化工公司准备在该镇附近(下图中的●处)建一新的分厂,但是当地议会反对这一方案,因为它位于绿化带内。
议会建议在图中的▇处填平一块沼泽地建工厂。
读图分析回答。
(14分)(1)你认为他们双方建议的地点哪一个较为合理,为什么?(2)新建化工厂能给该镇带来什么好处?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 21. (12分)(1)(图例1分,画出生率、死亡率折线图各2分)(备注:①标注准确;②是折线图,绘制成圆滑曲线则不得分③用线条图例(实线、虚线;或线条粗细)注明出生率或死亡率;或在图上线中注明出生率或死亡率)(5分)(年)0 5 10 15 30 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生率 图例(2)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等(3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2分) (4)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2分) 22. (10分)(1)距离市中心远近(2分) (2)工业(2分) 商业(2分) (3)住宅(2分) (4)AC (2分) 23. (10分) (1)B (2分) (2)D (2分)(3)C(2分)(4)乡镇中心多是沿江或沿交通干线分布(4分)24. (14分)(1)气候温暖(2分),降水丰沛(2分)(2)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劳动力廉价交通便利市场广大(4分)(3)交通运输(2分)和冷冻保鲜技术(2分)的发展(4)技术创新(或技术开发,引进技术等)(2分)25. (14分)(1)公司提出的地点较为合理。
(2分)因为它位于该镇盛行风向的下风向,不会给居民区带来大气污染(2分);距离铁路近,运输方便,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分)。
议员提出的地点不合理,因为它位于该镇盛行风向的上风向,会造成该镇的大气污染(2分),填平沼泽地不仅费时费工费钱,还会破坏环境(2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可解决就业问题,有助于社会稳定(2分);可取得经济效益,筹措资金,有利于该镇城市化的发展(2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