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衣、苔藓、蕨类.ppt.Convertor

合集下载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PPT课件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PPT课件

有类似茎和叶的分 化,无专门的输导 组织
蕨类 大多生活在陆 植物 地上的阴湿处
有根、茎、叶的 分化,有专门的 输导组织
相同点
都能进行 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 物,都用 孢子繁殖
随堂练习
1.将下列植物类群与其相应的特征用线连接起来。
藻类植物
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
苔藓植物
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鳞毛蕨
肾蕨
蕨类植物
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高大得多,结构也 复杂得多。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 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生殖方式
同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一样,蕨类植物是不结 种子的植物。它的叶片背面那些褐色的隆起是孢 子囊群,每个孢子囊群中有多个孢子囊,每个孢 子囊中有很多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成熟 后从孢子囊中散放出来,如果落在温暖潮湿的地 方,就会萌发和生长。
墙苔
树干上的苔藓
地钱
观察与思考
观察当地常见的苔藓植物。
讨论
1.与藻类植物相比,苔藓植物的 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2.从形态上看,苔藓植物与藻类 植物有哪些主要的区别?这与它们的 生活环境有关吗?
葫芦藓
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 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 有叶脉,根非常简单。
苔藓植物具有指示作用
多数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 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威 胁它的生存,故可将苔藓植物作为监测空气污 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苔藓植物能形成泥炭
有些沼泽地带生长的苔藓植物,遗体一 年年地堆积后会形成泥炭。在我国西部和东北 的一些地区,泥炭是重要的燃料资源。
里白
铁线蕨
新月藻

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ppt课件

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ppt课件

④观赏
⑤形成煤,提供燃料
蕨类植物的遗体层层堆积,经过漫长的 年代,复杂的变化,逐渐形成煤。
藻类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生活环境 多数在水中从水生多数潮湿的陆地陆生阴湿的陆地
形 有无根茎 态 叶的分化 结 根茎叶内 构 有无导管
无 无导管
有茎和叶的分化 有根、茎、叶的分化
从简单
复杂
无导管
有导管
与人类的关系
食用、药用、从饲低等监测空气污染
“苔花”是指什么结构? “苔花”不是花,而是孢蒴。 “苔花开”是指孢蒴打开释放孢子的 生长繁殖过程。
孢蒴 (内含孢子)
如果你生活的地方污染比较严重,恐怕就很难见到苔藓植物 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 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们的生存。
苔藓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结构特点
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根、茎 和叶的分化。
叶状体
柄 固着器
藻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简单的生物。
藻类是怎样获取营养的呢?
几乎全身都可以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 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 专门的吸收和运输养料以及进行光合 作用的器官。
藻类植物
生殖方式
孢子生殖
海带的孢子生殖
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十分 微小,可以通过空气、水等 传播,在适宜的环境中可形 成新个体。
多细胞淡水藻类:水绵
为什么阳光充足的时候,水绵 会浮在水面上?
叶绿体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膜 细胞壁
海洋藻类:海带
海带,大型褐藻,由于形状像带子,所以叫做海带。海带含碘量很高, 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海藻。除了食用外,还可以从海带中提取褐藻胶,广 泛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行业。

高中生物竞赛课件植物分类学——地衣苔藓蕨类+

高中生物竞赛课件植物分类学——地衣苔藓蕨类+
同层地衣:无藻胞层;多数壳状地衣
第三节地衣的繁殖
地衣是多年生植物,生长缓慢,其繁衍主 要依靠营养繁殖,即依靠植物体断裂,产 生新的个体。此外,还可产生粉芽、珊瑚 芽及小裂片进行营养繁殖
有性繁殖是真菌独立进行的,然后再与共 生的藻类相遇,而发育成地衣
珊瑚芽
第四节地衣植物的分类
子囊衣纲:松萝属、梅衣属、文字衣属、地卷衣属、 石蕊属;99%
枝状地衣
植物体呈枝状,直立或下垂,多数具分枝,仅基部附着于基 质上,也易剥落,如松萝属
二、地衣的构造
上皮层:由横向分裂的菌丝 紧密 交织而成
藻胞层:藻细胞在上皮层之下成 层集结
髓层:由疏松的菌丝和藻细胞 构成,贮藏空气、水分、 养分及产物地衣酸
下皮层:由横向分裂的菌丝 紧密交织而成
异层地衣:有单独的藻胞层;枝 状地衣,绝大多数叶 状地衣
正的叶与根,只有茎生假根;角苔属具有类似输导组织的厚壁细 胞,蕨类植物也有输导组织退化的现象;主张配子体占优势的苔 藓植物是由孢子体占优势的蕨类植物演变而来的,是孢子体逐渐 退化,配子体进一步复杂化的结果;证据是裸蕨出现于志留纪, 苔藓植物发现于中泥盆纪,从地质年代上看,苔藓植物比蕨类植 物晚出现数千万年
4/30/2023
孢子囊群
• 经常见到的蕨类植物是 孢子体,通常在叶子的 下面或边缘产生孢子囊, 少数在茎或分枝顶端形 成孢子囊穗。孢子囊内 的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 产生孢子。
孢子囊
2.配子体: 又称原叶体。由单倍体的孢子萌 发产生。
• 原始类型:为辐射对称的圆柱状体,生 长在地下,无叶绿体,通过菌根吸取养 料,生殖器官包埋体内,极少数配子体 为丝状体。原始类型仅占少数。
㈠泥炭藓属 植物体无假根,个体大上,只有茎、叶分化。侧枝分 为下垂的弱枝和上仰的强枝。

苔藓藻类蕨类植物课件

苔藓藻类蕨类植物课件
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通常具有高大、直立或攀爬的茎干,叶子呈羽状或掌状。 它们的叶片上通常有明显的中脉。
比较它们的生活史
01
苔藓
苔藓没有种子,通过孢子繁殖。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形成原丝
体,再发育成新的苔藓个体。
02
藻类
藻类有单细胞和多细胞种类,繁殖方式多样。一些单细胞藻类通过简单
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多细胞藻类则通过孢子、配子或厚壁组织繁殖。
苔藓、藻类和蕨类植物的重要性
生态平衡
苔藓、藻类和蕨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为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维持着生态平衡 。
环境指示剂
某些苔藓、藻类和蕨类植物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可以作 为环境质量的指示剂。例如,水体中的藻类数量和种类可 以反映水体的营养状况和污染程度。
药用价值
一些蕨类植物的根茎和叶子具有药用价值,被用于传统中 药治疗多种疾病。
生物多样性
苔藓、藻类和蕨类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这 些植物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人类福祉
许多苔藓、藻类和蕨类植物具有药用、食用和观赏价值, 保护这些植物可以为人类提供可持续的资源利用途径。
当前面临的主要威胁
1 2
生境破坏
人类活动如城市化、工业化、农业开发等导致苔 藓、藻类和蕨类植物的生境遭受破坏,使这些植 物面临生存威胁。
THANKS
感谢观看
生长环境
苔藓植物通常生长在阴暗 潮湿的环境中,如森林、 沼泽地等。
繁殖方式
苔藓植物通常通过孢子进 行繁殖,孢子散布在空气 中,遇到适宜的环境用
环境监测
苔藓植物对环境变化非常 敏感,因此可以作为环境 监测的指标。

地衣、苔藓、蕨类.ppt.Convertor

地衣、苔藓、蕨类.ppt.Convertor
2水韭纲(Isoephytina)
(一)形态结构:孢子体为草本,茎粗短块状。叶线形丛生似韭菜,具叶舌,孢子异型。
3松叶蕨纲
(1)形态结构:也叫裸蕨,是原始的陆生植物类群。
孢子体仅有假根,
气生茎二叉分枝,
叶为小型叶;
孢子囊2-3枚聚生于枝端或叶腋,孢子同型。
配子体雌雄同株,生地下,无叶绿体
我国只有松叶蕨属(Psilotum)的松叶蕨(P. nudum(L.)Beauv.)
苔藓、蕨类植物总结
1.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
2.简述苔藓植物的生活史。
3.苔纲与藓纲植物的的区别。
4.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5.蕨类植物与苔藓植物相比其进化之处在哪里?
孢子叶穗(球)
在小型叶蕨类中,孢子囊单生在孢子叶腋或叶基,孢子叶集生在枝的顶端,形成球状或穗状
孢子囊果
水生聚类的孢子囊群生在特化的孢子果内
孢子囊堆
较进化的真蕨类,其孢子囊通常生在孢子叶的背面、边缘或集生在一个特化的孢子叶上,多数孢子囊集成群,称为孢子囊群或孢子囊堆。
6配子体(原叶体):蕨类植物的配子体为简单而微小的叶状体,称为原叶体。
(二)分类及代表植物
现有的蕨类植物约有12000种,我国约有2600种。一般为陆生。有根、茎、叶的分化。并有维管束系统,既是高等的孢子植物,又是原始的维管植物。配子体和孢子体皆能独立生活。而且以孢子体占优势,我们见到的蕨类植物,都是孢子体,并有明显的世代交替。配子体产生颈卵器和精子器;孢子体产生孢子囊。
4木贼纲(Equisetinae)
(一)形态结构:茎具明显的节和节间。节间中空。小型叶,鳞片状,轮生。孢子叶盾状特称为孢囊柄,下生多个孢子囊,在枝顶聚生成形似毛笔头的孢子叶球(穗)。孢子同型,具弹丝。

苔藓和蕨类植物PPT课件

苔藓和蕨类植物PPT课件
2 观察蕨类植物根、茎和叶的形态特点, 3 3 观察这株蕨类植物的孢子囊群。
我们的结论:
• 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
课堂小结
生活环境
输导组织
形态结构 器官分化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See you!
※ 藻类植物
生活环境:水中
形态结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没有输导组织。
※ 藻类植物
观察苔藓植物
1、用肉眼观察苔藓植物的形态和颜色
观察苔藓植物
• 2、用放大镜观察苔藓植物的叶、茎及假根的 形态结构特点。
叶的特点(建议:观察大小、厚薄、有无叶脉)
茎的特点(建议:请阅读课本75页的介绍。)
假根的特点(建议:观察假根的长度)
讨论:
为什么苔藓需要生活在潮湿的环境?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桫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蕨菜
贯众
卷柏
满江红
满江红
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
校园里有蕨类植物的分布吗? 在哪儿能找到它们?
苔藓 植物
蕨类 植物
藻类 植物
有一种科学观点认为:
蕨类和苔藓植物的 祖先都是远古的藻类 植物,它们通过进化来 到陆地生活。
谁的进化更成功, 更适应陆地环境呢?
观察蕨类植物
1 用肉眼观察蕨类植物的形态和颜色。
生活环境:水中
形态结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没有输导组织。
奋斗组

生物:3.1.1 苔藓和蕨类植物 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生物:3.1.1 苔藓和蕨类植物 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地钱的形态特点:
扁平的叶状体,无茎、叶的分化,叶 状体较厚,由多层细胞构成。
思考:
1、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相比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苔藓植物生活在 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上、树干的背阴处。
思考:
2、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有什么主要的 区别?这与它们的生活有关系吗?
整个身体都 浸没在水中 ,全身都能从 环境中吸收水分和_无机盐_,都能进行 光合 作用,不需要有专门的 吸收养料 、

❖ 3、苔藓植物有了分化的器官是(C)
A.根、茎、叶 B.果实、种子
C.茎、叶
D.花、种子
❖ 4、葫芦藓叶的功能是(D )
A.进行光合作用
B.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分
C.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无机盐
D.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蕨类植物
满江红
贯众
肾蕨
卷柏
中华水韭
桫椤
1、蕨类植物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2、蕨类植物的根茎叶有何特点? 3 、蕨类植物是如何繁殖后代?
上生活的原因是( C)
A受精过程不需要水
B根、叶、茎里面有木质部和机械组织
C根、叶、茎里有输导组织
D孢子进繁殖
2下列植物中有根、茎、叶分化的是 D
A海带 B葫芦藓 C水绵 D铁线蕨
3、肾蕨的地上部分是(D)
A整个植物体 B根、茎、叶 C茎和叶 D叶片和叶柄
4、 形成地层中的煤的植物是(B)
A远古时期的苔藓 B远古时期的蕨类 C远古时期的藻类 D远古时期的种子植物
苔藓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苔藓植物做为监测空气污染程 度的指示植物(为什么?学生看出找出) 2、涵养水分,保持水土
有些树的树干,背阴的一面常常生长着 一些苔藓,而向阳的一面则不生长。试 解释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后来,在这 些树的附近,修建了一个燃煤的火力发 电厂,几年后,无论向阳还是背阴面的 树干上都没有苔藓了,为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髓层:菌丝和藻细胞
下皮层:菌丝
同层地衣:藻细胞在髓层中均匀分布,无藻胞层,壳状地衣多为同层地衣。
(二)地衣的繁殖
营养繁殖:主要是地衣体的断裂,每个碎片可生长为新的地衣;
有性繁殖:地衣体中的子囊菌和担子菌进行的,产生子囊孢子或担孢子。
四、苔藓植物
(一)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
作为高等植物,苔藓与低等植物的主要不同:
瓶尔小草
(Ophioglossum vulgatum L.)
福建莲座蕨(Angiopteris fokiensis Hieron)
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
海金沙科的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
农地边常见,叶轴可伸长,似缠绕藤本。
三、地衣植物
由藻类和真菌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而形成的共生植物。
藻类:蓝藻和单细胞绿藻,制造有机物
地衣是共生植物,适应能力很强,分布很广:岩石、树皮、土壤表面、沙漠、北极寒冷地区和热带高温地区。
真菌:子囊菌和担子菌,吸收水分及无机盐
(一)地衣的形态结构
1、地衣的形态
(1)壳状地衣:彩色壳状,与基质结合紧密,难分离(约占全部地衣的80%)
1植物体大多有类似茎叶的分化,但并不是真正的茎和叶,具假根;
2生殖器官为多细胞结构,有多细胞的保护壁层;
3受精卵发育为胚;
4绝大多数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
5为非维管植物;
6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
(一)形态结构
1植物体一般较小,可分为:
(1)叶状体;(2)茎叶体.
2假根:起固着作用、吸收作用;
蕨类植物共分为5个纲:石松纲、水韭纲、松叶蕨纲、木贼纲和真蕨纲。前4纲为小形叶蕨类,又称为拟蕨植物,是一些较原始而古老的蕨类植物,现存有的种类很少。真蕨纲为大叶型蕨,是进化的,也是现代极其繁茂的蕨类植物。
代表植物
1.石松纲
孢子体通常匍匐;
孢子同型;
配子体全部或部分埋在地下,依靠菌根营养。
常见的有:
石松科的石松,又名伸筋草,常分布于酸性土壤。全草可入药。
3中轴:茎内组织分化水平不高,无中柱,无维管束,仅有皮部和中轴的分化,中轴起机械支持作用,输导作用不强;
4叶:多数由一层细胞构成,具中肋,主要起机械支持作用。
假根
中肋
(二)繁殖方式:营养繁殖、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形成多细胞生殖器官
精子器(antheridium):棒状、卵形或球形,外有一层细胞,为精子器壁,内部产生多个有鞭毛的精子。
经济意义
苔藓植物因其茎、叶具有很强的吸水、保水能力,可以作盆景覆盖物,作为观赏植物,装饰盆景、庭园。
泥炭藓或其他藓类所形成的泥炭,可作燃料及肥料。目前全世界有40余个国家开采泥炭资源。然而泥炭开采后最不利的因素是会对原有环境造成破坏,其恢复需经历较长时间。
五、蕨类植物
(一)蕨类植物的一般特征
1有根茎叶分化;
3原丝体阶段发达。
代表植物—葫芦藓
形态特征
植物体(配子体):矮小直立
有茎、叶分化;
茎细短,基部分枝,下生有假根;
叶小而薄,有中肋(midrib)
葫芦藓雌雄枝
繁殖器官
葫芦藓雌雄同株异枝
生活史
在有水条件下,精子游入颈卵器与卵结合,形成合子。合子不经休眠,在颈卵器内分裂,发育成多细胞的胚。胚继续发育成为孢子体。孢子体由孢蒴(capsule)、蒴柄(seta)和基足(elater)三部分组成。孢蒴位于孢子体上部,葫芦状。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孢蒴中的造孢组织发育成的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多数孢子。孢子散发后,遇到适宜环境萌发成单列细胞的绿色原丝体(protonema)。以后,再从原丝体上产生多个芽体。每个芽体进一步发育成第二代的茎叶体即配子体。
孢子叶穗(球)
在小型叶蕨类中,孢子囊单生在孢子叶腋或叶基,孢子叶集生在枝的顶端,形成球状或穗状
孢子囊果
水生聚类的孢子囊群生在特化的孢子果内
孢子囊堆
较进化的真蕨类,其孢子囊通常生在孢子叶的背面、边缘或集生在一个特化的孢子叶上,多数孢子囊集成群,称为孢子囊群或孢子囊堆。
6配子体(原叶体):蕨类植物的配子体为简单而微小的叶状体,称为原叶体。
苔藓、蕨类植物总结
1.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
2.简述苔藓植物的生活史。
3.苔纲与藓纲植物的的区别。
4.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5.蕨类植物与苔藓植物相比其进化之处在哪里?
万年藓波叶提灯藓珠藓
(三)苔藓植物的生态学意义及经济价值
生态学意义
苔藓植物是植物界的拓荒者之一,它在生长的过程中,能不断地分泌酸性物质,溶解岩面,为其他高等植物创造了生存的条件。
植物体构造简单,表面无几丁质,对外界物质的吸收是整体性的,同时苔藓植物易于进行化学分析。这一系列特征使苔藓植物成为仅次于地衣的对大气污染敏感的指示植物。
孢子囊内有弹丝的形成,成熟时,纵向瓣裂;
原丝体阶段不发达。
代表植物------地钱属
叶状体背部表皮:有整齐而构造特殊的气孔
叶状体腹部表皮:生有假根和鳞片,有吸收、固着和保持水分的作用。
地钱配子体背腹面
形态结构
繁殖器官
(1)营养繁殖:胞芽
胞芽生于叶状体表面的胞芽杯中,胞芽幼时以细柄着生,成熟时由柄处脱落,散发于体外,落地生长,发育成新个体。
(二)分类及代表植物
现有的蕨类植物约有12000种,我国约有2600种。一般为陆生。有根、茎、叶的分化。并有维管束系统,既是高等的孢子植物,又是原始的维管植物。配子体和孢子体皆能独立生活。而且以孢子体占优势,我们见到的蕨类植物,都是孢子体,并有明显的世代交替。配子体产生颈卵器和精子器;孢子体产生孢子囊。
槐叶萍(Salvinia natans (L.) All.)为水生杂草,全草也可供药用。
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 (Roxb.) Nakai)
又称绿萍或红萍,生水田或静水池塘中,与有固氮能力的鱼腥藻(Anabaena azollae)共生,常放养作绿肥或饲料。
芒萁
有柄石韦
铁线蕨
巢蕨
(三)蕨类植物的经济利用
颈卵器(archegonium):外形如瓶状,上部细狭,称颈部,下部膨大,称为腹部。颈部的外壁由一层细胞构成,中间一条沟,称颈沟。颈沟内有一串细胞,称颈沟细胞。腹部的外壁由多层细胞构成,中间一个大型细胞称卵细胞。卵细胞与颈沟细胞之间的部分称腹沟,腹沟内有一个腹沟细胞。
苔藓植物的雌、雄生殖器官
颈卵器
(2)叶状地衣:扁平叶状,腹面以假根或脐固着于基质上,易于分离
(3)枝状地衣:呈树枝状,直立或下垂,仅基部附着于基质上,易于分离
壳状地衣
叶状地衣
枝状地衣
2、地衣的结构
根据藻细胞在真菌组织中的分布状态,可分为:同层地衣和异层地衣。
异层地衣:包括上下皮层、藻胞层和髓层(叶状、枝状地衣)。
上皮层:菌丝
藻胞层:藻类
精子器

精子
颈沟细胞
颈部
腹沟
腹沟细胞
颈沟
腹部
三生活史:
1受精时,精子以水为媒介,游到颈卵器中,与卵结合成合子
2合子在颈卵器中发育成胚
3胚发育形成孢子体
4孢子体由孢蒴(孢子囊)(capsule)、蒴柄(seta)和基足(foot)构成
5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孢子体产生大量孢子,孢子成熟后散落,条件适宜时萌发出原丝体,原丝体生长一段时间后形成配子体。
4木贼纲(Equisetinae)
(一)形态结构:茎具明显的节和节间。节间中空。小型叶,鳞片状,轮生。孢子叶盾状特称为孢囊柄,下生多个孢子囊,在枝顶聚生成形似毛笔头的孢子叶球(穗)。孢子同型,具弹丝。
代表植物
问荆属(Equisetum)木贼属(Hippochaete)
茎不分枝
节节草:下部茎多分枝
5真蕨纲(Filicinae)
2水韭纲(Isoephytina)
(一)形态结构:孢子体为草本,茎粗短块状。叶线形丛生似韭菜,具叶舌,孢子异型。
3松叶蕨纲
(1)形态结构:也叫裸蕨,是原始的陆生植物类群。
孢子体仅有假根,
气生茎二叉分枝,
叶为小型叶;
孢子囊2-3枚聚生于枝端或叶腋,孢子同型。
配子体雌雄同株,生地下,无叶绿体
我国只有松叶蕨属(Psilotum)的松叶蕨(P. nudum(L.)Beauv.)
2根为不定须根;
3多为根状茎,具有维管束,茎上被粉、毛、鳞片或鳞毛;
4叶有小型叶和大型叶
小型叶:没有叶隙和叶柄,仅有一条不分枝的叶脉,是原始类型。
大型叶:均有叶隙和叶柄,叶脉多分枝,是进化类型。
孢子叶(能育叶):能产生孢子囊和孢子的叶。
营养叶(不育叶):仅能进行光合作用,能产生孢子囊和孢子的叶。
5孢子囊:孢子叶穗(球)、孢子囊果、孢子囊堆
药用:蕨类植物中,有许多种类自古以来就被广泛的用于医药上,如海金沙治疗尿路感染,卷柏治疗刀伤出血,贯众治疗虫积腹痛、流感等。
海金沙的成熟孢子
观赏和装饰
翠云草
肾厥
铁线蕨
食用:蕨类植物可供食用的种类也多
绿肥和饲料用:水田或池塘中的满江红是一种水生蕨类植物,它通过与蓝藻的共生作用,能从空气中吸取和积累大量的氮,成为一种良好的绿肥植物与家畜家禽的饲料植物。
(一)形态结构
1孢子体发达。
2木质部主要成分为管胞,少数具导管。
3叶为大型叶,幼叶拳卷状,长大后平展,分化为叶
4柄和叶片二部分。
5叶片为单叶或一至多回羽状分裂或复叶
6根状茎,有各式中柱。
7孢子囊常聚集成孢子囊群生于叶边缘或背面;孢子同型。
8配子体为心脏形的叶状体,绿色,有假根。精子器和颈卵器均生于腹面。
6苔藓植物的配子体发达,有叶绿素,能够自养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