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合集下载

11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讲解

11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讲解

0177、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和主要特征:(1)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①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带来的革命性范式转换。

②维柯试图找出人文现象的普遍公式建立“人的物理学”。

③“深度模式”的寻求与人的主体性的消释。

(2)主要特征:①寻求批评的恒定模式。

结构主义文论要求以相对稳定的模式来把握文学,以达到有理性、有深度的认识。

②强调文学研究的整体观。

结构主义文论把文学看成一个整体,强调文学系统和外在于文学的文化系统对具体作品解读的重要性。

③追踪文学的深层结构。

结构主义主张凭借思想模式对事物内部的复杂而不可直观的关联进行考察、挖掘和建构,从而得到文学的深层结构。

④在文学符号学和叙事学上有深入研究。

结构主义注重对作品的结构作客观分析,被分析出的作品元素往往用某些符号来表示,这就使之在文学符号学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结构主义认为叙事作品的结构比抒情作品复杂,因而较多对神话、史诗、民间故事等叙事作品进行研究,因此叙事学的研究在结构主义中占据一定分量。

0178、法国结构主义理论概述:(1)从文论史上看,法国结构主义文论是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结构主义文论的逻辑延伸。

(2)列维—斯特劳斯出版《野性的思维》一书标志着结构主义取代了存在主义在法国确立了思想主流地位,也标志着结构主义思想的中心已经迁移到了法国。

(3)主要代表是前后“四子”和“五巨头”:前四子是列维—斯特劳斯、福柯、阿尔都塞和拉康;后四子是巴尔特、格雷马斯、托多洛夫和博瑞蒙。

前四子加上巴尔特被称作结构主义五巨头。

(4)评价影响:①拓宽了批评的功能,增强了文学批评的可操作性。

②结构主义文论对文学自主性和整体性的过分强调,切断了社会、作者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切断了文学之根,导致了后来解构主义文论从内部对其进行颠覆。

0179、路易斯?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论是什么?(1)意识形态理论背景:①意识形态最早出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特拉西,是指与科学平行的为社会进步服务的有关思想意识的人文学科。

电影学名词解释汇总

电影学名词解释汇总

电影学名词解释集锦1.结构主义——符号学电影理论60年代中期西欧电影理论界出现的新学派。

70年代在英美电影界也流行起来。

(其特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这一类型的理论是在6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哲学运动的影响下产生的(代表人物是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其特点大致如下:①与西方其他理论相比,它的内容十分庞杂,既非一家之言,也非一派之论。

其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在某种程度上运用结构主义或符号学的术语和分析方法。

②这些理论的论述风格都比较抽象,比较富于哲理,也可以说比较富于认识论和方法学的色彩。

③它与结构主义符号学美学处于一种复杂的相互关系中。

一方面这一理论是在结构主义思潮的强烈影响下产生的;另一方面电影理论的问题已成为当代西方美学,特别是结构主义-符号学美学领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因而这一类型的电影美学就是电影理论界追求美学深度的趋向和一般美学界日益重视的电影艺术分析的趋向汇合的结果。

它的特殊性与含混性也就是由这一特点产生的。

作为代表,主要有麦茨的电影符号学,首次在《电影中的符号与主义》将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电影理论介绍给英语世界的彼德·沃伦;罗纳德影像结构分析;帕索里尼在《电影诗学》中的“诗歌电影”理论等。

2.电影符号学一种将符号学运用于电影研究的理论(创始者是麦茨)认为①电影本性不是对现实的反映,而是艺术家重新结构的具有约定性的符号系统。

②电影艺术的创造必然有可循的社会公认的“程式”,电影研究应成为一门科学。

③电影语言不等于自然语言,但电影符号系统与语言学符号系统本质相似,电影研究应该借用语言学作为一种科学规范工具。

④电影研究应根据“整体决定局部”的原则而系统化。

⑤电影符号学的研究重点是外延和叙事,主张宏观结构分析与微观结构分析并重。

它的研究兴起于60年代中期,帕索里尼的《电影诗学》,意大利的艾柯《电影符码的组接方式》以及沃伦的《电影中的符号和含义》极大推动了其发展,但真正建构电影符号学理论大厦的还是法国的麦茨的《电影语言》和《语言与电影》两部巨著。

浅析结构主义与文学符号学

浅析结构主义与文学符号学

浅析结构主义与文学符号学浅析结构主义与文学符号学论文导读: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是兴盛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文学理论,在当代西方文论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继承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派注重文学文本的客观分析的科学主义传统,并使这种传统发展到极致。

符号学作为一门学科,如果溯源,那么在西方世界可从古希腊学者那里找到关于符号的论述。

结构主义是一种研究方法,是关于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第四,在文学符号学和叙事学上有深入研究。

关键词:结构主义,文学符号学,结构,符号一、引子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是兴盛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文学理论,在当代西方文论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继承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派注重文学文本的客观分析的科学主义传统,并使这种传统发展到极致;同时,它又开启解构主义那种颇具颠覆意味的解构思想。

符号学作为一门学科,如果溯源,那么在西方世界可从古希腊学者那里找到关于符号的论述。

而现代的符号学则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士分别从语言学和逻辑学的角度创立的。

结构主义是一种研究方法,是关于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它认为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构造,然后又在它们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

结构主义文论不是一个观点统一的学派,其内部的差异很大;同时,它也可以同其他思想体系交叉,如精神分析的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结构主义等。

结构主义注重事物构造和关系的思维方式,是从整个结构主义思想的基本假设逻辑推衍出来的,并渗透到结构主义文论的方方面面。

二、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和主要特征结构主义是一种研究方法而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派,因此它的理论来源和基础是多样的,理论体系也是庞杂的。

1 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这里说到结构主义,我们要考虑三个代表性人物,即: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意大利学者维柯、和法国结构主义代表福科。

首先,作为现代符号学的创始人之一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了解语言学的读者都对他耳熟能详。

巴尔特 《符号学》原理 读书笔记

巴尔特 《符号学》原理 读书笔记

媒介文化研究:读书笔记(三)结构主义与符号学——读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李建楠罗兰•巴尔特的著作《符号学原理》是用结构主义的方式研究广义的,或者说是本来意义的符号学。

结构主义的中心观念其实不是结构,而是系统,结构是相对零星散乱而言,而系统是相对孤立、片段而言的。

系统强调的是部分(或组成、因素)脱离了系统就不再有意义。

罗兰•巴尔特十分重视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并吸收了叶尔姆斯列夫等人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符号学理论。

他在《符号学原理》一书中沿用了与他们相同或类似的理论,并借用索绪尔的二分法对符号学的原理进行讨论,提出了符号学构架的原则。

他深入发展了索绪尔的理论,同时也对其中不完善和不合理的部分加以修改。

巴尔特赞成索绪尔提出的建立符号学的设想,并对他预料的符号学内容做了补充,但与索绪尔的观点不同,他认为符号学只是语言学的一部分,是具体负责话语中大的意义单位的那部分;而不是索绪尔主张的“语言学是普遍符号学的一部分,哪怕是有特殊地位的一部分。

”这是全书的立论基础。

他认为任何符号学系统都要有言语的介入,例如电影、广告、照片必须配以文字说明证实其含义。

本书以二元对立的形式从言语与语言、能指与所指、系统与组合、外延与内涵四个部分分析了结构符号学。

在言语和语言的关系上,巴尔特一方面袭承了索绪尔的观点,大体承认了语言和言语的二分法,但对于索绪尔重语言轻言语的观点巴尔特又是不赞同的。

所以巴尔特详细论述了语言和言语的辩证关系。

“语言既是言语的产物又是言语的工具,二者处在真正的辩证关系之中。

”另外,巴尔特把索绪尔的言语/语言二分法作为符号学的出发点,把这一对概念在超语言或元语言领域获得了丰富发展。

他认为言语/语言的对立可以被理解为信息/信码、实施/模式、或过程/系统的对立,这样就建立了符号学的结构主义模式。

接着巴尔特分析了能指与所指的关系。

语言学中认为,所指并不是一个事物而是该事物的心理再现。

符号学中的所指可以由语言符号承担,而能指是一中介体,能指的实体始终是物质的。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霍克斯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霍克斯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霍克斯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定义及关系
2.结构主义的起源和发展
3.符号学的起源和发展
4.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
5.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区别与联系
正文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是两个在现代学术领域有着重要影响的理论体系。

结构主义是一种关注社会结构、制度和规则的思考方法,强调整体性、共时性和互相关系。

符号学则是研究人类如何使用符号来表达和传递意义的学科,涉及文字、语言、图像等各种符号形式。

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结构主义起源于 20 世纪初的语言学领域,索绪尔被认为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鼻祖。

结构主义认为,社会结构对人的行为和思维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对于人类行为的研究应该从整体结构出发,关注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结构主义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文本结构的分析,以及对作者、读者、文本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符号学则是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研究符号的起源、特性和功能。

符号学家认为,符号不仅是代表某种事物的标志,更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重要工具。

符号学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文学作品中的符号意义及其作用的分析。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在学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区别。

结构主义关注的是社会结构和制度对人的影响,强调整体性和共
时性;而符号学则关注的是人类如何使用符号来表达和传递意义,强调符号的多样性和个体性。

文化学理论概述范文

文化学理论概述范文

文化学理论概述范文文化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理解和解释不同的文化,以及文化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文化学理论是研究文化现象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和概念的总和,它包括多个不同的学派和理论框架。

本文将对文化学理论进行概述,介绍几个重要的文化学理论。

一、符号学理论符号学理论是文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符号在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

符号是指代特定意义的标志或象征物,如语言、图像、手势等。

符号学理论认为,符号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基础,它们用来传递知识、价值观和社会规范。

符号学理论主要由瑞士学者弗迪南德·德·索绪尔和美国学者查尔斯·皮尔斯等人在20世纪发展起来。

二、结构主义理论结构主义理论是法国人类学家克劳德·利维-斯特劳斯和罗兰·巴特等人提出的一种文化学理论。

结构主义理论认为,文化是内在于人类思维结构的系统,人类通过符号和象征来建构和共享这一系统。

结构主义理论强调文化中的结构和关系,并通过分析对立性和互补性关系来探究文化的意义。

结构主义理论在20世纪的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三、文化相对论文化相对论是指一种理论观点,认为文化是相对于特定社会和历史背景的。

文化相对论主张,每个社会都有独特的文化,其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是对特定环境和经验的反映。

文化相对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人类学家弗朗茨·鲍阿斯以及美国学者马歇尔·萨林斯基等人。

他们认为,文化是多样性和维度差异的产物,并不具有普遍适用的标准。

四、文化进化论文化进化论是一种关于文化变迁的理论框架。

文化进化论认为,文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适应来演化的,具有历史和演化的特点。

文化进化论主张,文化不仅是人类创造的,也受到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代表人物包括美国人类学家刘易斯·摩根和英国学者赫伯特·斯宾塞等人。

以上是几个重要的文化学理论,它们对于我们理解和解释文化现象都有重要的贡献。

符号学、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批评

符号学、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批评

符号学、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批评::共时性和历时性(synchrony and diachrony)费的南.德.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的一对区分性概念。

他说,语言学有“共时规律和历时规律”,语言学研究“头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再一次划分共时和历时的范围。

这是不能混淆的两个问题:一般地谈论语言的规律,那就无异于捕风捉影。

”关于两种规律的特征,索绪尔解释说:“共时规律是一般性的,但不是命令性的。

”它“只是某一现存秩序的简单的表现,它确认事物的状态,跟确认果园里的树排列成梅花形是同一性质的。

……总之,如果我们谈到共时态的规律,那就意味着排列、意味着规则性的原理”。

“相反,历时态却必须有一种动力的因素,由此产生一种效果,执行一件事情。

但是这一命令性的特征不足以把规律的概念应用于演化的事实;只有当一类事实全都服从同一规则的时候,我们才谈得上规律。

”总括起来说:“任何共时事实都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没有命令的性质;相反,历时事实都是强加于语言的,但是它们没有任何一般的东西。

”语言学研究因此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研究同一个集体意识感觉到的各项同时存在并构成系统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关系。

历时语言学,相反地,研究各项不是同一个集体意识所感觉到的相连续要素间的关系,这些要素一个代替一个,彼此间不构成系统。

”两种时态中索绪尔更强调对语言学作共时态的研究:“索绪尔视语言为一个符号系统,这个系统应该受到‘共时’研究──这就是说,将其作为时间截面上的一个完整系统来研究──而不是‘历时’研究,即在其历史发展中去研究。

”(特里.伊格尔顿《文学理论导引》)索绪尔关于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区分及其强调共时态研究的立场,直接影响到结构主义批评。

如罗曼.雅各布森关于隐喻和转喻相对立的理论,就被认为“代表了语言的共时性模式(它的直接的、并存的、‘垂直的’关系)和历时性模式(它的序列的、相继的、线性发展的关系)的根本对立的本质。

电影符号学

电影符号学



第二节 电影的结构主义与符号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符号学的出现意味着思想的公共视角的建立:各种 意义必须经由语言,从而原先个人化的活动现在成为可供公开检视的 他人的词语的方式。 索绪尔开始对笛卡尔、康德等传统哲学中的绝对精神主体提出了批判。 当代人文科学思想几乎已全部进入结构主义的表达领域,电影理论随 之实施了向电影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转变。 美国电影史学家和电影理论家让〃米特里(1907-1988)著作《电影 美学与心理学》,首先提出了电影符号学理论认识的三个层次,即影 像、符号和艺术。 他认为影像是指一个物象,在电影中是第一层次的东西。 影像按特定的规则结构为画面,具有了符号的意义。 通过导演的想象与创造,电影的诗意建立。 米特里在这里给予确定的是,电影影像能够组构成具有语言意义的画 面符号。




麦茨举例说,



在一个影片中如果湖岸的石板路指示出一种焦虑和困难的气氛, 是含蓄意指的所指,即这一影像的内涵。 那么,被表达出来的场景像暗弱的灯光、几无人迹的码头和堆 放着的杂物等,就是直接意指的能指(画面)与所指。 它们又共同成为含蓄意指的能指,即外延影像。 这样麦茨既指出了电影语言的特殊性,又全面地确定了电影的 符号学特性。






对于结构主义来说,这种符号内部结构的任意性和约定性引 出的最重要意义在于:



符号的存在与内容确定都与外在事物无关,只与符号自身系统相关。 首先说明什么样的语音形象和什么样的概念内容结合,不由外在事物 决定。 其次能指包含的所指也已经脱离现实事物而存在,‚树‛的能指所蕴 含的是‚树‛的概念,不是事实中的某一棵树。 这样,语言符号的结构状态不是由符号外的现实世界来决定,而是由 符号自身的系统生成。 保持了符号或词语的稳定不变。 又从符号关系和含义由系统本身生成来说,语言是自我界定的。 它足以组成自己的世界。

11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讲解

11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讲解

0177、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和主要特征:(1)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①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带来的革命性范式转换。

②维柯试图找出人文现象的普遍公式建立“人的物理学”。

③“深度模式”的寻求与人的主体性的消释。

(2)主要特征:①寻求批评的恒定模式。

结构主义文论要求以相对稳定的模式来把握文学,以达到有理性、有深度的认识。

②强调文学研究的整体观。

结构主义文论把文学看成一个整体,强调文学系统和外在于文学的文化系统对具体作品解读的重要性。

③追踪文学的深层结构。

结构主义主张凭借思想模式对事物内部的复杂而不可直观的关联进行考察、挖掘和建构,从而得到文学的深层结构。

④在文学符号学和叙事学上有深入研究。

结构主义注重对作品的结构作客观分析,被分析出的作品元素往往用某些符号来表示,这就使之在文学符号学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结构主义认为叙事作品的结构比抒情作品复杂,因而较多对神话、史诗、民间故事等叙事作品进行研究,因此叙事学的研究在结构主义中占据一定分量。

0178、法国结构主义理论概述:(1)从文论史上看,法国结构主义文论是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结构主义文论的逻辑延伸。

(2)列维—斯特劳斯出版《野性的思维》一书标志着结构主义取代了存在主义在法国确立了思想主流地位,也标志着结构主义思想的中心已经迁移到了法国。

(3)主要代表是前后“四子”和“五巨头”:前四子是列维—斯特劳斯、福柯、阿尔都塞和拉康;后四子是巴尔特、格雷马斯、托多洛夫和博瑞蒙。

前四子加上巴尔特被称作结构主义五巨头。

(4)评价影响:①拓宽了批评的功能,增强了文学批评的可操作性。

②结构主义文论对文学自主性和整体性的过分强调,切断了社会、作者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切断了文学之根,导致了后来解构主义文论从内部对其进行颠覆。

0179、路易斯•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论是什么?(1)意识形态理论背景:①意识形态最早出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特拉西,是指与科学平行的为社会进步服务的有关思想意识的人文学科。

举例论述结构主义的批评方法

举例论述结构主义的批评方法

举例论述结构主义的批评方法结构主义是一种文化理论和批评方法,它强调文本或作品中的结构和系统性,而不是个体元素或主题。

结构主义的批评方法主要涉及解构、语言符号学和符号学等方面。

下面将举例论述结构主义的批评方法:1. 解构主义解构主义是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批评方法是通过揭示文本中的二义性和矛盾来破坏或颠覆传统的意义和结构。

例如,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的《论语言的起源》中,他通过对语言符号的解构,揭示了语言的不确定性和多义性,从而批评了结构主义的意义和真理观。

2. 路易斯·阿尔图塔的符号学路易斯·阿尔图塔是一位法国文化理论家,他的符号学对结构主义的批评主要体现在对符号和符号系统的分析上。

他认为,符号不仅仅是一个代表事物的标志,而是具有自身的结构和规则。

通过对符号系统的批评,他揭示了文本中隐藏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

3. 米歇尔·福柯的权力批判米歇尔·福柯是一位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权力批判对结构主义的批评主要关注权力的运作和效应。

他认为,结构主义忽视了权力对主体的规训和控制,而权力则是文本产生和解读的关键因素。

福柯的权力批判揭示了结构主义对权力的忽视和缺陷。

4. 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罗兰·巴特是一位法国文化理论家,他的符号学对结构主义的批评主要涉及符号的多义性和相对性。

他认为,符号不是固定的,而是具有多重意义和语境依赖性。

通过对符号的批评,巴特揭示了结构主义对符号的过度简化和抽象。

5. 斯图尔特·霍尔的文化研究斯图尔特·霍尔是一位英国文化理论家,他的文化研究对结构主义的批评主要关注文化的历史性和多样性。

他认为,结构主义过于强调结构和系统,忽视了文化的变化和差异。

霍尔的文化研究揭示了结构主义对历史和社会背景的忽视和缺失。

6. 爱德华·萨义德的批判理论爱德华·萨义德是一位美国文化理论家,他的批判理论对结构主义的批评主要涉及意识形态和权力。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霍克斯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霍克斯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霍克斯摘要:一、结构主义与符号学概述1.概念定义2.发展历程二、结构主义的核心理论1.结构观念2.符号学应用三、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关联性1.语言与符号的关系2.文化符号的解读四、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我国的研究现状1.学术发展2.应用领域五、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实际应用1.文学分析2.社会学领域3.文化研究正文:一、结构主义与符号学概述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是二十世纪中叶兴起的两大学术思潮,它们在哲学、文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构主义主张通过对符号、语言、文化等现象的深入研究,揭示背后的结构和规律。

符号学则关注符号的产生、传播和解读,探索符号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结构主义的发展历程可谓丰富多彩,其起源可追溯至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一般语言学教程》。

此书提出语言是一种系统,各元素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和规律。

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如列维-斯特劳斯、阿尔都塞等,他们分别在不同领域运用结构主义方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结构主义的核心理论结构主义的核心观念是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都具有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具有稳定性和规律性。

结构主义强调,通过对这些结构和规律的研究,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

在结构主义视域下,符号不再仅仅是表达意义的工具,而是构成意义系统的元素。

结构主义将符号视为一种结构,探讨符号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三、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关联性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关系密切,两者在理论基础上相互补充。

结构主义关注符号背后的结构,而符号学则关注符号在实际运用中的意义。

从语言角度来看,结构主义认为语言是一种结构,符号则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

结构主义通过分析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揭示文化、社会等现象背后的结构。

四、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在我国,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我国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学者们不仅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探讨,还将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观念应用于文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领域。

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

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

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第二讲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结构主义、符号学和叙事学并非是一个统一的流派,而是几种相互影响、有着相似之处的方法。

这些方法对于叙事作品的分析都有其独到之处。

一、结构主义(一) 结构主义的理论背景首先,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带来了革命性的范式转换。

索绪尔区分了言语和语言,能指和所指,表层与深层,这种方法和分析模式给了结构主义以深刻启示。

其次,深度模式的寻求与人的主体性的消失西方哲学思想一贯认为本质决定现象,我们应当从现象认识本质,这是寻求一种深度模式,这种深度模式的寻求对于结构主义具有重要影响。

在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思想中,人通过对于现象背后的本质的寻求确立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达尔文的进化论,牛顿的经典物理学,等近代科学证明了人的理性的伟大,人的主体力量的伟大,人不是上帝造的,人是进化而来的,人能够凭借自己的理性力量决定自己的命运,推动社会的进步。

从15到18世纪,人类普遍相信,人依靠自己的理性,通过自己的努力,就会创造出一个无限美好的理想世界。

然而,这种对于人自身及其理性的乐观主义信念在19世纪后半期之后,逐渐遭到怀疑,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经济危机、两次世界大战等等一连串的事件,使人对对科技进步、对自己的理性、对人自身的力量产生了深刻怀疑,那种人对自己的乐观主义信念失去了。

人们开始认为,人不能决定事物的发展,不能左右世界的进程,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这种对于人自身的怀疑和否定,实质上就是对于主体性的怀疑和否定。

人不能决定和改变事物的发展进程,事物的发展是由事物自身内部的结构和关系决定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张扬主体的力量,而是要寻找事物的内部结构及其关系。

这一点正是结构主义的核心所在。

所以主体性的消失,对于主体性的怀疑,与结构主义的思维方法和理论旨趣具有内在必然联系。

(二)结构主义的主要理论特征结构主义的一般特征:整体性,转换功能,自我调节功能,深度模式的构建。

整体性是指结构整体中的各元素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各元素在整体中的性质,不同于它在单独时或在其他解构内时的性质。

电影学名词解释汇总

电影学名词解释汇总

电影学名词解释集锦1.结构主义——符号学电影理论60年代中期西欧电影理论界出现的新学派。

70年代在英美电影界也流行起来。

〔其特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这一类型的理论是在6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哲学运动的影响下产生的〔代表人物是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其特点大致如下:①与西方其他理论相比,它的内容十分庞杂,既非一家之言,也非一派之论。

其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在某种程度上运用结构主义或符号学的术语和分析方法。

②这些理论的论述风格都比较抽象,比较富于哲理,也可以说比较富于认识论和方法学的色彩。

③它与结构主义符号学美学处于一种复杂的相互关系中。

一方面这一理论是在结构主义思潮的强烈影响下产生的;另一方面电影理论的问题已成为当代西方美学,特别是结构主义-符号学美学领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因而这一类型的电影美学就是电影理论界追求美学深度的趋向和一般美学界日益重视的电影艺术分析的趋向汇合的结果。

它的特殊性与含混性也就是由这一特点产生的。

作为代表,主要有麦茨的电影符号学,首次在《电影中的符号与主义》将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电影理论介绍给英语世界的彼德·沃伦;罗纳德影像结构分析;帕索里尼在《电影诗学》中的“诗歌电影”理论等。

2.电影符号学一种将符号学运用于电影研究的理论〔创始者是麦茨〕认为①电影本性不是对现实的反映,而是艺术家重新结构的具有约定性的符号系统。

②电影艺术的创造必然有可循的社会公认的“程式”,电影研究应成为一门科学。

③电影语言不等于自然语言,但电影符号系统与语言学符号系统本质相似,电影研究应该借用语言学作为一种科学标准工具。

④电影研究应根据“整体决定局部”的原则而系统化。

⑤电影符号学的研究重点是外延和叙事,主张宏观结构分析与微观结构分析并重。

它的研究兴起于60年代中期,帕索里尼的《电影诗学》,意大利的艾柯《电影符码的组接方式》以及沃伦的《电影中的符号和含义》极大推动了其发展,但真正建构电影符号学理论大厦的还是法国的麦茨的《电影语言》和《语言与电影》两部巨著。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霍克斯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霍克斯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霍克斯摘要:一、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概念及关系二、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理论起源与发展三、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文学分析中的应用四、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与展望五、结论: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正文:一、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概念及关系结构主义与符号学是二十世纪兴起的两种重要的文学理论。

结构主义主张通过对文学作品内部结构的研究,揭示作品背后的深层意义;符号学则关注符号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以及符号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者相互关联,共同为文学分析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二、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理论起源与发展结构主义起源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一般语言学教程》,随后经过结构主义哲学家如列维-斯特劳斯、阿尔都塞等人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

符号学则源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逐渐发展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三、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文学分析中的应用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文学分析中的应用具有广泛性。

结构主义者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结构,通过对作品内部元素的分析,可以揭示作品的意义生成机制。

符号学则关注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以及符号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这两种理论均有助于深入剖析文学作品的内涵与形式。

四、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在我国,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者不仅对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理论进行了全面介绍,还将这两种理论运用到文学分析、文化研究等领域。

未来,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我国的研究将更加深入,为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启示。

五、结论: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结构主义与符号学作为二十世纪的文学理论,不仅丰富了文学研究的理论体系,还为文学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

在我国,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研究方兴未艾,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霍克斯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霍克斯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霍克斯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霍克斯的观点)主要探讨了两个概念: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并以霍克斯(Raymond William Hawkes)的观点作为深入探讨的视角。

结构主义是一种研究方法,强调从整体结构的角度来分析事物。

它认为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构成了整体的结构,而这种结构决定了事物的本质和意义。

在文学、语言学和社会学等领域中,结构主义被广泛应用于分析文本、符号和人类行为等方面。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系统的学科,符号被视为传达意义的标记或象征。

在文学、艺术和传播学等领域中,符号学用于分析符号如何代表、传达和构建意义。

霍克斯(Raymond William Hawkes)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文化学者和符号学家。

他在翻译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并对文化和符号学有着深入的研究。

霍克斯认为,符号不仅具有传达信息的工具性作用,还具有激发情感、想象和思考的创造性力量。

他强调符号的多样性和开放性,认为不同的文化和个体对同一符号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

总结来说,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霍克斯指的是从霍克斯的角度探讨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理论和应用。

它旨在分析事物之间的结构和关系,以及符号在传达意义和激发思考方面的重要作用。

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研究,包括文学、语言学、社会学、艺术和传播学等。

俄国形式主义 捷克结构主义 苏联符号学

俄国形式主义 捷克结构主义 苏联符号学

俄国形式主义捷克结构主义苏联符号学一、引言俄国形式主义、捷克结构主义和苏联符号学都是20世纪上半叶欧洲重要的文艺理论流派。

它们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这三个流派进行简要概述,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特点、代表人物及理论。

二、俄国形式主义概述1.定义与特点俄国形式主义又称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主要研究文学作品的内部规律,强调文学形式的独立价值和艺术性。

其代表人物有什克洛夫斯基、艾亨鲍姆等。

特点包括:反对现实主义,主张文学独立性;关注文学语言和形式;提倡创新和陌生化。

2.代表人物及理论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陌生化”理论,强调文学作品应通过独特的语言和形式使读者对熟悉的事物产生陌生感,从而唤起审美愉悦。

艾亨鲍姆则关注诗歌的内在结构和形式,提出了“情节诗学”理论。

三、捷克结构主义概述1.定义与特点捷克结构主义是20世纪初期在捷克兴起的一种文艺理论,主张文学作品的意义在于其结构,强调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文本自身。

代表人物有穆卡洛夫斯基、克里斯特尔等。

特点包括:关注文学结构;主张文本内在规律研究;反对外部因素影响。

2.代表人物及理论穆卡洛夫斯基提出了“功能”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在于其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克里斯特尔则关注诗歌的音韵、节奏等内部结构,提出了“诗歌结构主义”理论。

四、苏联符号学概述1.定义与特点苏联符号学是将符号学应用于文学研究的一种理论,主张从符号的角度解读文学作品。

其代表人物有洛特曼、雅克布逊等。

特点包括:关注符号与意义的关系;强调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倡导跨学科研究。

2.代表人物及理论洛特曼提出了“符号系统”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相互关系。

雅克布逊则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文学符号,提出了“双关”理论。

五、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俄国形式主义、捷克结构主义和苏联符号学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俄国形式主义 捷克结构主义 苏联符号学

俄国形式主义 捷克结构主义 苏联符号学

俄国形式主义捷克结构主义苏联符号学
摘要:
1.俄国形式主义
2.捷克结构主义
3.苏联符号学
正文:
1.俄国形式主义
俄国形式主义是20 世纪初兴起于俄罗斯的一种文学理论。

它主张文学作品应该独立于其社会历史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而被视为一种自主的艺术形式。

形式主义者认为,文学作品的真正价值在于其独特的艺术结构和组织方式,而非其内容或主题。

这一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雅各布森、什克洛夫斯基等。

2.捷克结构主义
捷克结构主义是20 世纪中叶起源于捷克斯洛伐克的一种文学理论。

它受到法国结构主义和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主张文学作品应被视为一种符号系统,通过各种符号的组合来传达意义。

捷克结构主义者关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形式和结构,试图揭示这些元素背后的深层结构和意义。

该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有穆卡洛夫斯基、克里玛等。

3.苏联符号学
苏联符号学是20 世纪中后期在苏联兴起的一种文学理论。

它试图将符号学的方法应用于文学研究,关注文学作品中的符号现象,如象征、隐喻、比喻
等。

苏联符号学家试图通过分析这些符号现象,揭示文学作品中的深层意义和结构。

这一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有巴赫金、洛特曼等。

总的来说,俄国形式主义、捷克结构主义和苏联符号学都是20 世纪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

俄国形式主义 捷克结构主义 苏联符号学

俄国形式主义 捷克结构主义 苏联符号学

俄国形式主义捷克结构主义苏联符号学摘要:一、俄国形式主义1.概念简介2.代表人物3.主要理论4.对后世影响二、捷克结构主义1.概念简介2.代表人物3.主要理论4.对后世影响三、苏联符号学1.概念简介2.代表人物3.主要理论4.对后世影响正文:俄国形式主义、捷克结构主义和苏联符号学都是在20 世纪上半叶兴起的文学理论流派,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

一、俄国形式主义俄国形式主义是20 世纪初在俄罗斯兴起的一种文学理论。

它主张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主要取决于其形式结构,而非内容。

代表人物包括什克洛夫斯基、雅各布逊和洛特曼等。

其主要理论包括陌生化理论、语音中心主义和形式分析等。

俄国形式主义对后世的文学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捷克结构主义捷克结构主义是20 世纪中叶在捷克兴起的一种文学理论。

它受到俄国形式主义和法国结构主义的影响,主张通过结构分析来研究文学作品。

代表人物包括穆卡洛夫斯基和瓦西里耶夫等。

其主要理论包括结构主义批评、文本细读和意义生成等。

捷克结构主义对后世的文学理论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苏联符号学苏联符号学是20 世纪中叶在苏联兴起的一种文学理论。

它主张通过符号学方法来研究文学作品,关注作品中的符号系统和意义生成。

代表人物包括巴赫金和洛特曼等。

其主要理论包括符号学批评、文本分析和意义生成等。

苏联符号学对后世的文学理论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符号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综上所述,俄国形式主义、捷克结构主义和苏联符号学都是在20 世纪上半叶兴起的文学理论流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叙事学
精读篇目:
《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第六章;
《文本学——文本主义文论系统研究》,第三章,附录,傅修延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当代文学理论导读》,第四章;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陈平原,上海人民出版社;
《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许子东,三联书店;
阅读书目:
《结构主义:莫斯科—布拉格—巴黎》,希洛克曼,商务印书馆;
《结构主义诗学》,卡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申丹,北京大学出版社;
《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申丹,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第六章第二、三节,陈厚诚、王宁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在中国》,陈晓明,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结构主义与中国文学》,周英雄编著,(台北)东大图书出版公司;
关键词:
语言/话语、能指/所指、组合/聚合、历时/共时、结构、差异性、功能、隐喻;
建议重点关注托多罗夫、热奈特、格雷马斯的文本研究方法,以及列维·施特劳斯、雅各布逊、巴特的基本观点
作业:
1、试用结构主义分析《狂人日记》,或分析《李尔王》。

例如借用格雷马斯的分析方法:1、格雷马斯概括的最常见的叙事结构:平衡—不平衡—恢复平衡。

每次相似但不等同,因此也构成递进与转折。

对狂人即是:旧秩序的平衡—要求打破与实践—挫败,恢复平衡。

大致有几次:一到三节为第一次,拖回家关起来,恢复平衡;四到十节为第二次,诬为疯子;十一到十三节,接回小序中的“治愈”,自题“狂人日记”。

到第三次,被打破的完全是内心的平衡。

2、六个行动位的模型:主体和客体、发者和受者、对手和帮手。

格雷马斯在《结构语义学》里提出包括六个行动位的模型,其中前两组对立是最基本的语义结构,它们之间的相互对立和联系,可以形成故事叙述的基本结构模式。

在一个简单的故事里,一个角色可以既是主体,也是发者;另一个角色既是客体,也是受者。

但在相对复杂的故事里,这两组对立可以有不同的角儿分担。

第三组对立关系在叙事中起到帮助或阻挠希望和目的的实现的作用。

在《狂》里,“我”是主体,“月光”是发者或者赋予者,大哥是受者,也是客体,即主体试图改变者。

群众是对手。

那么,这就是一个失败的寓言:我试图启蒙者,是我的对手和压制者,出现启蒙与反噬的模式;赋予者与接受者对接不畅,出现启蒙的不合国情的问题;我与群众之间的对抗关系,构成“看客”、看与被看的模式。

3、以上两种勾勒出的结构型在鲁迅小说中的普遍性
2、对比《断章》、《远和近》。

共时结构与历时结构:因此意义的联想空间不同;
矩阵分析: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远和近》:
我、你、云构成稳定封闭的三角模式:我和你分居两角,共同指向(看)云时接近;互相对视时存在张力和排斥。

因此它的意义是单纯的。

《断章》:
1、两个三角,但都存在未定性:你看风景,看风景人看你,但看风景人和风景之间缺少确
定性的联系,因为此风景非彼风景;明月装饰你,你装饰别人,但在明月和别人的梦之间怎么连接?于是要完型,就有了意义联想的空间。

尤其是后一个三角。

2、可以借助原有的关系来进一步解读:第一个三角是看与被看,你看也被看,看风景人看
也被看,被谁看?这是个问题。

既然是看也被看,所以人是主体也是客体(风景),风景是客体也是主体(其中有人在看),这种双重性是怎么被发现的?于是可以引入方位:楼高于桥。

联系第二个三角,明月显然又高于桥,第四行跨到心理的层面了,无形之物又高于有形之物,这样延伸下去,就牵出一个隐形的在场者:高高在上的“我”甚至上帝。

在俯瞰而万能者的洞悉一切的注视下,一切都是在链条中,在关系中的,因此无所谓身份,只是现形为不同关系对待中的可变的功能:看也被看,装饰也被装饰着。

3、再从句法上看:
1)两段句式相似,语音模式上也都是每行四顿(“看风景人”意义上为一个四字顿,但四字顿我们习惯上会读为两个二字顿)。

这就类似于格律诗中的对仗。

这就把诗中的词语作为一个共时的结构中的关系项来考察,在两两相对的关系里来甄别其意义功能。

每段中顶针辞格的运用也把相邻两行连缀为一句。

对仗的作用有二:或是正反对,扩充意义空间;或是相似对,使意义更丰富细腻。

《断章》表面属于相似对,其实是相反对。

为什么?
2)相似性:两段中的“你”都发生了一次位置的变动。

但是,第一段“你”从主语、施动者滑向宾语、受动者;第二段“你”从受动者滑向施动者。

这在方向上就是相反的。

而且。

在动词上,“看”是主动的,是占有对象,;“装饰”是依附性的,以对象的存在为先决条件,所以朱自清从“装饰”入手读出了一首悲哀的诗。

两两相反,又在视点的持续上移中构成新的意义,即万物皆互为对待,互为主客。

这不是一种具体的意义,而是一种抽象的意义结构,因为“我”的态度是不明的,他只是指出了具体的表象和内在的相对性的关系。

至于这种意义结构会在读者出引发怎样的具体情感或经验,就是见仁见智了。

全诗前三行都为诵调的叙述,只在第四行转为吟调,也在语音形式上从客观的叙事引向收束处的情绪生发,可谓“篇终接混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