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合集下载

幼儿园心理安全教育提醒(3篇)

幼儿园心理安全教育提醒(3篇)

第1篇尊敬的家长:您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孩子们的生活环境日益复杂,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也日益增多。

为了保障孩子们在幼儿园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心理安全意识,我们特此向您发出以下心理安全教育提醒,请您务必认真阅读并积极配合。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1.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2.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困难和挫折,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3. 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感恩,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学会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4.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避免因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心理疾病。

二、提高心理安全意识1. 教育孩子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维护幼儿园的安全秩序。

2.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不乱扔垃圾、不随意触摸电源等,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3. 教育孩子学会识别危险,遇到危险时能迅速做出反应,寻求帮助。

4.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他们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沉迷于网络游戏,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三、加强家校沟通1. 家长要主动与幼儿园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2. 家长要关心孩子的社交情况,引导他们与同学、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避免因人际关系问题导致心理压力。

3.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4. 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幼儿园老师沟通,共同解决。

四、关注特殊儿童1. 家长要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融入集体生活。

2. 家长要与幼儿园老师保持密切沟通,了解特殊儿童在园的表现,共同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3. 家长要鼓励特殊儿童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五、心理安全教育措施1. 幼儿园要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孩子们的心理安全意识。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不例外。

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行为异常或者学习困难时,许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然而,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需要谨慎考虑。

首先,我们要明确心理咨询并不是解决孩子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

有些家长可能过于依赖心理咨询,认为只要带孩子去见了心理咨询师,孩子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但实际上,心理咨询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它不能替代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和陪伴。

如果孩子的问题仅仅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家庭环境或者教育方式导致的,那么通过家长自身的调整和改变,可能会比心理咨询更有效。

其次,孩子的心理状态是非常敏感和脆弱的。

在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认知和心理准备时,过早地接触心理咨询可能会给他们带来额外的压力和负担。

比如,孩子可能会认为自己是“有病”的,从而产生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

而且,如果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可能会对心理咨询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影响到他们今后对寻求帮助的态度。

另外,心理咨询师的水平和职业道德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虽然大多数心理咨询师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和认证的,但行业内仍然存在着一些良莠不齐的情况。

如果遇到不专业或者不负责的心理咨询师,不仅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还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比如,心理咨询师可能会过度解读孩子的行为和言语,给出错误的诊断和建议,或者在咨询过程中泄露孩子的隐私,这些都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呢?一般来说,如果孩子的问题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并且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社交,比如出现严重的抑郁、焦虑、强迫等症状,或者有自杀、自残等危险行为,那么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是必要的。

此外,如果孩子经历了重大的创伤事件,如亲人离世、自然灾害、校园欺凌等,也需要及时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但是,即使决定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家长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心理辅导保密性原则违法

心理辅导保密性原则违法

心理辅导保密性原则违法保护个人隐私是心理辅导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则。

心理咨询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性原则,确保客户在接受心理辅导时的隐私和秘密得到合法、恰当的保护。

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心理咨询师可能会面临着违反保密性原则的困境。

本文将探讨心理辅导保密性原则违法问题,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建议。

一、了解心理辅导保密性原则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心理辅导中的保密性原则。

在心理服务过程中,咨询师与客户之间形成一种信任关系,并承诺对客户的私人信息进行绝对保密。

这意味着除非客户给予明确同意或者存在法律要求,否则咨询师不能向第三方透露任何有关客户的信息。

二、潜在的违法行为尽管心理咨询师应该坚守保密性原则,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面临触及到法律范畴的困境。

以下是一些潜在引发违法行为的例子:1. 威胁他人的生命安全:当客户表达了对自己或他人的直接威胁时,心理咨询师可能面临保密性原则与道德责任之间的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咨询师有责任采取必要的行动来阻止潜在危害。

2. 涉及到未成年人的虐待:如果咨询师得知有关未成年人受到虐待或遭受伤害的信息,尽管保密性原则是重要的,但其法律义务必须优先考虑。

国家法律普遍规定,一旦涉及到未成年人的安全问题,专业人士需要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

3. 当被授权者请求透露信息:在某些情况下,客户可以明确请求心理咨询师将特定信息透露给第三方。

这样的情况下,咨询师应该平衡保密性原则和客户利益,并确认是否有充足的法律依据满足此类要求。

三、解决违法问题基于上述情况以及心理辅导工作中常见的违背保密性原则但合法可行之做法,我们提出以下解决违法问题的建议:1. 建立内部规章制度:心理咨询机构应该建立明确的保密政策,全员培训并定期更新。

该政策应覆盖可能触及到违反保密性原则情况下的处理方式,帮助咨询师在违法困境出现时做出正确的抉择。

2. 引领职业道德准则:国际上有多个专业组织对于心理辅导工作中的保密性原则提供了准则和指导。

孩子做心理咨询时父母该怎样做

孩子做心理咨询时父母该怎样做

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问题会陪孩子来做心理咨询,由于孩子在做个体咨询的过程中,整个咨询的过程是保证私密性的,家长可能会觉得不知道咨询师在做什么样的工作,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

晓然心理专家建议父母可以这样陪孩子做咨询:
1、心理咨询需要精力与时间,一般咨询师为了保证咨询的有效性,预约是有时间
限制的。

所以,如果你来晚了,会影响后面的咨询;如果不来,则会造成咨询资源的浪费。

所以请按照事先约定,准时做心理咨询。

最好孩子能够主动与咨询师协
定咨询时间和频次,并且如约进行心理咨询,家长可以辅助起到督促的作用,但是不要强迫孩子,这样会适得其反。

在系统的咨询中,孩子可能由于阻抗的原因不想来咨询,这时候家长一方面要尊重孩子的感觉,一方面也要鼓励孩子把内心面临的冲突及时表达给咨询师,坚持咨询。

2、当孩子出现心理困扰的时候,父母往往很想了解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然而这
个时候孩子也许正由于内在与父母感情的冲突,不想直接与父母沟通自己的情绪和现状。

所以家长会很着急,也希望在心理咨询师那里了解到孩子的具体情况。

但是,为了保证咨询的效果,心理咨询师须遵循保密原则,即在孩子同意的情况下,才可以适当的告知您孩子的状况。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在当今社会,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的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然而,当涉及到孩子时,我们需要谨慎对待带他们去做心理咨询这件事。

首先,孩子的心理发展具有其独特性和阶段性。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们会经历各种情绪波动和行为变化,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

例如,孩子在某个阶段可能会表现出害羞、胆小或者偶尔的情绪低落,这可能只是他们在适应新环境、学习新知识或者处理人际关系时的正常反应。

如果家长过于敏感,轻易地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可能会给孩子贴上“有问题”的标签,从而影响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其次,心理咨询并非对所有孩子都适用。

心理咨询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以便能够与咨询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对于年龄较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的孩子来说,心理咨询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可能让孩子感到困惑和不安。

再者,心理咨询的过程和环境也可能对孩子造成潜在的影响。

心理咨询室的陌生环境、与咨询师的初次接触以及可能涉及到的一些敏感话题的讨论,都可能让孩子感到紧张和焦虑。

如果孩子在咨询过程中体验到了不良的情绪,可能会对心理咨询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对解决问题本身产生恐惧。

此外,选择心理咨询师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市场上的心理咨询师水平参差不齐,如果家长没有做好充分的了解和选择,可能会遇到不专业或者不适合孩子的咨询师。

这样不仅无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还可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困扰。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谨慎考虑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呢?当孩子的问题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例如长期的失眠、食欲不振、成绩急剧下降、社交退缩等,这时可能需要专业的帮助。

或者孩子出现了明显的情绪障碍,如过度焦虑、抑郁、恐惧等,且这些情绪无法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得到缓解,也可以考虑心理咨询。

但在决定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之前,家长可以先尝试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帮助孩子。

比如,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心理咨询这一服务也越来越普及。

当孩子出现一些情绪、行为或者心理上的问题时,许多家长可能会第一时间想到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然而,我想说的是,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前提,心理咨询并不是一种万能的解决方案。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这是正常的发展过程。

有时候,一些看似严重的问题可能只是暂时的阶段性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孩子自身的成长,会自然得到改善。

如果家长过于急切地将孩子带到心理咨询室,可能会给孩子传递一种错误的信息,让他们觉得自己“有病”或者“不正常”,从而对自己的心理状态产生过度的担忧和焦虑。

其次,心理咨询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一种陌生且具有压力的体验。

想象一下,一个年幼的孩子被带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一个陌生的人,被要求谈论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想法。

这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和不安的事情。

有些孩子可能会因为紧张而无法真实地表达自己,或者干脆拒绝配合咨询。

这样一来,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咨询效果,还可能让孩子对心理咨询产生抵触情绪,为今后的心理帮助设置了障碍。

另外,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和经验也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因素。

虽然大多数心理咨询师都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认证,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的能力和风格可能存在差异。

如果遇到不专业或者不适合孩子的心理咨询师,不仅无法解决孩子的问题,还有可能对孩子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比如,一些咨询师可能会采用不恰当的咨询方法,导致孩子感到被指责、被误解,从而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而且,心理咨询往往需要孩子有一定的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还没有发展出足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来清晰地描述自己的感受和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强行进行心理咨询可能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和无助,甚至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那么,是不是说就完全不能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呢?当然不是。

儿童心理咨询帮助孩子解决心理困扰与问题

儿童心理咨询帮助孩子解决心理困扰与问题

儿童心理咨询帮助孩子解决心理困扰与问题在当今社会,随着家庭结构和教育环境的变化,许多孩子面临着各种心理困扰与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压力、学习困难、行为问题、适应困难以及情绪障碍等。

针对这些心理困扰,更多的家长和教育专家开始意识到儿童心理咨询的重要性。

儿童心理咨询旨在通过专业的帮助和支持,帮助孩子克服内心的困惑和焦虑,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1. 儿童心理困扰的表现孩子在面对心理困扰时,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情绪反应。

有些孩子可能表现出明显的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愤怒等;有些孩子可能出现学习障碍,如集中注意力困难、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等;还有一些孩子可能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社交困难或逃避社交等行为问题。

了解孩子心理困扰的表现,对于及早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心理咨询帮助至关重要。

2. 儿童心理咨询的目的儿童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理解和处理自己内心的情绪和思维方式,以及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扰。

通过心理咨询,孩子能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技能,提高自信心,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儿童心理咨询还可以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

3. 儿童心理咨询的方法(1)儿童心理评估:在进行儿童心理咨询之前,专业心理咨询师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评估工作。

通过面谈、观察和心理测试等手段,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特点、困扰以及心理特征等。

这样可以为咨询师设计个性化的咨询方案提供基础。

(2)个体咨询:个体咨询是儿童心理咨询中最常见和有效的形式之一。

在个体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与孩子建立起信任和支持的关系,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和感受,帮助他们面对和解决心理困扰。

个体咨询通常采用游戏、绘画、角色扮演等方式,以儿童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形式进行。

(3)家长参与:在儿童心理咨询过程中,家长的参与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可以与心理咨询师合作,了解孩子的心理困扰,并获取相关的指导和建议。

通过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孩子能够更好地应对和解决心理问题。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心理咨询这一服务也越来越普及。

当孩子出现一些情绪、行为或心理上的问题时,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然而,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真的是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解决办法吗?答案可能并非如此,我们需要谨慎对待。

首先,心理咨询并非适用于所有孩子和所有情况。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各种阶段和挑战,有些情绪波动和行为问题可能只是暂时的,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比如,孩子在进入新的学校环境、面临考试压力或者与朋友发生小摩擦时,可能会表现出焦虑、烦躁或者短暂的情绪低落。

这些情况往往可以通过家长的关心、理解和适当的引导,以及孩子自身的调整来解决。

如果家长过于急切地将孩子带到心理咨询室,可能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问题被过度放大,从而产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其次,心理咨询的过程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一种压力。

心理咨询往往需要孩子敞开心扉,谈论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想法。

对于一些性格内向或者较为敏感的孩子,这可能是一件非常困难和痛苦的事情。

他们可能会感到害怕、不安,甚至对心理咨询产生抵触情绪。

而且,如果心理咨询师的方法不当或者与孩子的沟通不畅,可能会导致孩子对心理咨询失去信任,进一步影响他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再者,心理咨询的效果也并非立竿见影。

心理咨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

有些家长可能抱着“一次咨询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过高期望,当看到短期内没有明显效果时,就会感到失望和焦虑。

这种情绪可能会传递给孩子,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加重他们的心理压力。

另外,心理咨询市场目前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

并非所有的心理咨询师都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和经验。

如果家长选择了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不仅可能无法解决孩子的问题,还可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比如,不恰当的诊断、错误的治疗方法或者不恰当的建议,都可能让孩子的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谨慎考虑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呢?当孩子的问题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和社交,且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努力无法改善时;或者孩子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创伤、自残行为、自杀倾向等紧急情况时,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是必要的。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心理咨询逐渐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

然而,当涉及到孩子时,我们需要格外谨慎地考虑是否带他们去做心理咨询。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动态且敏感的过程。

他们的认知和情感能力尚在成长阶段,对于心理咨询这种较为严肃和深入的交流方式,可能并不完全理解或适应。

过早地将孩子带入心理咨询的环境中,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困惑。

心理咨询并非是一种适用于所有情况的“万能钥匙”。

有时候,孩子表现出的一些情绪或行为问题,可能只是成长过程中的暂时阶段,通过家庭内部的关爱、引导和适当的教育方式就能得到改善。

比如,孩子在学校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这可能只是一时的挫折反应,家长的耐心倾听和鼓励或许就能让孩子重新振作起来。

如果过于急切地将孩子带去做心理咨询,反而可能让孩子觉得自己的问题非常严重,从而加重心理负担。

此外,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和咨询方式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虽然大多数心理咨询师都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认证,但难免会存在个体差异。

如果遇到不恰当的咨询方式或不够专业的咨询师,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比如,一些咨询师可能过于急切地想要挖掘孩子内心深处的问题,而忽略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导致孩子在咨询过程中感到恐惧或不安。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是,孩子可能会对心理咨询产生依赖心理。

一旦他们习惯了通过外部的专业帮助来解决内心的困扰,可能会逐渐失去自己应对问题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这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和独立发展是不利的。

另外,社会环境和周围人的看法也可能对孩子产生影响。

在一些相对保守的环境中,孩子被带去做心理咨询可能会被误解为“有精神病”,从而遭到同伴的歧视或排斥。

这种外界的负面评价可能会给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带来极大的伤害。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谨慎考虑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呢?当孩子的问题持续存在且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例如长期的失眠、焦虑、抑郁,或者出现明显的自残、自杀倾向等,这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是必要的。

【儿童心理】父母要如何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儿童心理】父母要如何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儿童心理】父母要如何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儿童心理】父母要如何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1、守时:心理咨询需要精力与时间,一般咨询师为了保证咨询的有效性,预约是有限制的,每天接待咨询者的人数屈指可数。

所以,如果你来晚了,会影响后面的咨询;如果不来,则会造成咨询资源的浪费。

2、给孩子骂人的权利:不管你在咨询室以外的地方(例如家里)怎样与孩子相处,一旦步入咨询室,你与孩子的地位就是公平的,不要寄希望于咨询师只听到你说道,而不给孩子机会抒发。

其实,在儿童心理咨询中,真的中心必须就是儿童。

因此,如果咨询师恳请你们暂时正视,千万不要大惊小怪。

3、用好嘴巴:心理咨询师与孩子的接触是极其有限的,要让咨询师比较全面地了解孩子及其存在的问题,除了事先准备一些材料外,更重要的是靠父母讲述孩子成长中的一些故事。

请父母们一定注意以下两点:牢骚话只对咨询师说咨询时,大多数父母都是带着一肚子气来的,所以,发牢骚是咨询的真正开始,听牢骚也是咨询师的必要工作。

只是要记住:牢骚话讲给咨询员听就是了,而应该让孩子到别的房间或地方去。

4、不“歪曲”事实:牢骚到手后,就要抓紧时间谈中心问题了,尽可能非政府不好语言,确切、实事求是地叙述事件经过,不要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而使孩子锒铛入狱。

5、用好耳朵:当你用嘴的时候,咨询师在全身心投入地听。

然后,他必然要给你提出有关的反馈意见与建议,这时,请用心倾听,尤其是对于那些你平日里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如果你怕忘记,还可以把重要的话记录下来。

6、用不好眼睛:当咨询师恳请你与孩子趴在一起的时候,不要丧失自学的机会,看看咨询师怎样获得孩子的心,怎样使在你面前沉默寡言的孩子显得活跃出来,看看咨询师如何用恰当的方法训练孩子。

7、记住咨询作业:每一次咨询完毕,咨询师都可能把一些适当的任务交给孩子和你。

这些任务可能是一些积极的训练方法,可能是改善孩子与你关系的有效途径,还可能就是下一次咨询的重要依据,所以,一定要用心记住。

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基础知识

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基础知识

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基础知识1.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是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对个人的生长发育有重大影响,同时也影响社会的发展。

2.未成年人的行为是情绪表达的一种方式:未成年人的行为可以反映他们的情绪状态,如兴奋、沮丧、愤怒等。

3.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巨大: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之一,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有直接的影响。

4.未成年人的沟通方式不同于成年人:未成年人的沟通方式可能较为简单,但也有其个性化的特点,并需要特别的注意。

5.学校老师和辅导员是未成年人心理支持的重要方面:学校老师和辅导员是未成年人精神健康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可以提供支持性的帮助和建议。

6.沟通和倾听是支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沟通和倾听是支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两个基本技能,可以帮助他们表达情感,发现问题,从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

7.孩子的自尊心需要受到重视:未成年人的自尊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和家庭成员应当帮助孩子维护自尊心的健康。

8.消极情绪对孩子有害: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等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有害,特别是长期存在这些情绪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9.多数儿童都有朋友需要:朋友是未成年人敞开心扉和分享生活的方式之一,许多儿童都有交朋友的需要,需要得到支持。

10.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社交媒体的使用数量增加对未成年人的心理有着不良影响,导致攀比、孤独等情绪上的困扰。

11.父母期望对孩子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父母对孩子行为的期望通常是孩子的行为模式的核心,父母应该对其期望谨慎斟酌,倾听和理解孩子的意愿。

12.儿童需要感受到被关爱:父母应该给孩子表达出被爱的感受,以保证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13.支持和鼓励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支持和鼓励可以帮助孩子增加自信心,对其行为和表现都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14.治疗早期发现问题是有效的:对于心理问题的改善,及早发现并积极介入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经常焦虑,需要心理咨询吗?

孩子经常焦虑,需要心理咨询吗?

孩子经常焦虑,需要心理咨询吗?哎,说真的,现在的小朋友压力真的挺大的!前两天,我朋友的小孩,一个八岁的小姑娘,就因为考试成绩没考好,哭了一晚上,还说自己要“退学”。

我当时就懵了,这孩子才八岁,怎么就那么焦虑?我脑海里瞬间闪现出一幕:一年前,我侄子也是因为参加了学校的合唱比赛,结果临场发挥失误,回到家就闷闷不乐,饭也不吃,一整天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他爸妈都急坏了,到处找专家,最后花了不少钱请了一个心理咨询师来做疏导。

你说,孩子经常焦虑,是不是就真的需要心理咨询呢?其实,孩子焦虑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就像我们大人一样,也会有压力。

比如,我的朋友,她那个八岁的小姑娘,成绩一向不错,这次考试没考好,可能是害怕父母失望,也可能是担心自己会跟不上其他同学。

你看,她的焦虑是来自于“比较”和“害怕”。

当然,除了外部压力,孩子本身也会有焦虑。

我侄子,从小就比较敏感,他对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都很敏感,这也导致了他的焦虑。

你看,他的焦虑是来自于“敏感”和“多虑”。

那我们到底要不要带孩子去看心理咨询呢?我个人觉得,这要看具体情况。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症状,就需要考虑去看心理咨询了:1. 焦虑情绪持续时间较长,且影响到日常生活。

比如,我朋友的小姑娘,如果她一直沉浸在考试没考好的焦虑中,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影响到她的睡眠和食欲,那么就需要去看心理咨询了。

2. 焦虑情绪严重到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比如,我侄子,如果他因为焦虑出现了一些生理反应,比如心跳加速、呼吸困难、食欲不振、失眠等,那就要及时去看心理咨询了。

3. 孩子出现一些不正常的行为。

比如,我朋友的小姑娘,如果她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不愿意和人交流、甚至出现攻击行为,那就要及时去看心理咨询了。

4. 孩子出现了一些自残行为。

比如,我侄子,如果他开始出现一些自残行为,比如抓挠、撞墙、咬手指等,那就要立刻去看心理咨询了。

总而言之,孩子焦虑可能是普遍现象,但如果焦虑情绪严重到影响到孩子的生活和身心健康,那么就需要去看心理咨询了。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亲爱的家长们,你们好!今天我们要聊一聊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我知道,这个话题听起来有点让人紧张,但是请相信我,这是为了孩子们的好。

那么,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吧。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心理咨询是什么。

简单来说,心理咨询就是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呢?因为孩子们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理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发展。

所以,我们作为家长,有责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心理咨询呢?这里有几个小建议:1. 情绪波动较大。

如果孩子经常无缘无故地发脾气,或者突然变得很沉默寡言,这可能是他们心理问题的表现。

2. 学习成绩下滑。

如果孩子最近的学习成绩突然下滑,而且没有什么明显的原因,这也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心理问题影响了学习。

3. 人际关系紧张。

如果孩子在与同学或老师的交往中出现问题,比如经常与人发生争执,或者被同学排挤,这也可能是他们心理问题的表现。

4. 睡眠质量下降。

如果孩子最近总是失眠,或者晚上睡觉时做噩梦,这也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心理问题影响了睡眠质量。

5. 自信心下降。

如果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或者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也可能是他们心理问题的表现。

以上只是一些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的迹象,并不能完全确定孩子是否需要心理咨询。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那么,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去接受心理咨询呢?这里也有几个小建议:1. 保持沟通。

我们需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当发现孩子有心理问题时,不要立刻责怪他们,而是要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给予关爱和支持。

2. 鼓励开放心扉。

我们需要鼓励孩子敞开心扉,勇于面对自己的问题。

可以告诉他们,心理咨询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而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需求。

3. 选择合适的心理咨询师。

我们需要为孩子选择一位专业、负责任的心理咨询师。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心理咨询服务也日益普及。

然而,当涉及到孩子时,带他们去做心理咨询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做出的决定。

这其中存在着许多需要谨慎考虑的因素。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的心理发展具有其独特性。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还在不断形成中。

过早地将孩子置于心理咨询的环境中,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比如,孩子可能会误以为自己有严重的心理问题,从而产生自我怀疑和焦虑。

心理咨询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一种陌生且有些恐惧的经历。

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咨询师,以及需要深入探讨内心感受的要求,都可能让孩子感到不安和抵触。

如果孩子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这种经历可能会对他们的信任和安全感造成负面影响。

另外,心理咨询的效果并非立竿见影。

有时候,家长可能带着过高的期望带孩子去咨询,希望能迅速解决孩子的问题。

但实际上,心理咨询往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和孩子的积极配合。

如果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效果,家长可能会感到失望和焦虑,这种情绪又会传递给孩子,进一步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而且,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虽然大多数心理咨询师都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认证,但行业内的水平参差不齐。

如果遇到不专业或者不负责的咨询师,可能会给孩子带来错误的引导或者伤害。

比如,有些咨询师可能会过度解读孩子的言行,给出不恰当的诊断和建议。

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

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并非仅仅源于自身,而是与家庭的氛围、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是单纯地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而不反思和改善家庭环境,那么问题可能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此外,社会舆论和周围人的看法也可能对孩子产生影响。

如果孩子知道自己去做了心理咨询,可能会担心被同学、朋友误解或歧视,从而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交生活。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应该完全避免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呢?当然不是。

孩子主动提出要看心理医生

孩子主动提出要看心理医生

孩子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背后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影响着成年人,也波及到了儿童和青少年群体。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会面临各种压力和困扰,而有些孩子会表现出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迹象,甚至提出要看心理医生。

这种情况背后可能隐藏着什么样的问题和需求呢?孩子主动提出要看心理医生的原因1. 内在困扰孩子提出要看心理医生可能意味着他们内心存在着困扰和矛盾,无法独自应对。

这些困扰可能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家庭矛盾、自我认同等方面的困扰。

孩子希望通过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来解决内心的困扰,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法。

2. 沟通需求有些孩子提出要看心理医生可能是因为他们缺乏与家长或老师等成年人的有效沟通方式。

孩子希望通过谈话和倾诉来缓解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进而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3. 心理成熟度一些孩子可能在心理上比同龄人更为成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问题并主动寻求帮助。

这些孩子可能更容易接受心理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家长和社会应该如何应对孩子主动提出要看心理医生的行为1. 尊重孩子的选择首先,家长和社会应该尊重孩子提出要看心理医生的选择。

不应该轻视孩子的需求,而应该认真对待孩子内心的呼唤,并寻找合适的方式和渠道去支持孩子。

2. 积极支持和陪同在孩子决定看心理医生后,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和理解,积极陪同参与孩子的心理咨询过程。

家长的支持和陪伴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安全感,也有助于儿童专业心理医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况。

3. 家庭和学校合作家长和学校之间应该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学校在发现孩子心理问题时应及时告知家长,家长与学校应该紧密合作,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帮助孩子尽快走出心理困境。

结语孩子主动提出要看心理医生可能是一个警钟,提示我们应该更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健康。

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健康、更幸福的成长环境。

怎样才能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心理咨询?

怎样才能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心理咨询?

怎样才能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心理咨询?怎么才能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心理咨询?作为一名教育专家,我偶尔会被家长咨询关于孩子心理健康的问题。

许多家长不确定自己的孩子是否需要心理咨询,以下是一些可以判断孩子是否需要专业帮助的参考指标:一、行为表现方面:1. 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此时成绩较优秀的孩子突然之间成绩出现下滑,学习无愉快感,无法集中注意力,对学习外在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

2. 行为举止异常:直接出现焦虑、易怒暴躁、过度依赖、畏惧被动、自我封闭、不合群、殴打人、损毁物品等行为,且持续时间较长,很难自身努力改善。

3. 情绪波动较大:情绪起伏不定,容易哭泣、发火,对任何一点事都提不起兴致,缺乏活力,外在表现出明显的消极情绪。

4. 睡眠障碍:难入睡、过度梦魇、早醒,睡眠质量明显下降,会造成白天精神状态不佳,影响学习和生活。

5. 饮食习惯变动:食欲差、暴食,食欲降低或暴食等饮食习惯改变,且持续时间较长。

6. 出现躯体症状:头晕、腹痛腹胀、作呕、呕吐现象等躯体症状,却难以找到器质性疾病,可能是心理问题导致的躯体化症状。

7. 社交障碍:胆怯、少交谈,极度缺乏朋友,难以融入集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激动、焦虑或回避行为。

8. 自卑心理:对自身能力和价值缺乏信心,过度在意他人评价,容易受到批评打击,自我价值感低。

9. 出现幻觉或妄想:出现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如被害妄想症、妄想性思维,或感知到一些不存在的事物。

二、认知方面:1. 思维模式固化:思维僵化、缺乏弹性,不易接受新事物和改变,坚持己见,无法接受他人的建议。

2. 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被外界事物分散注意力,集中不了注意力学习或完成任务,可能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3. 记忆力减退:记忆力减退,容易忘记事情,难以记得新信息。

4. 自我评价过低:对自身能力和价值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认。

5. 对未来缺少兴趣:对未来没有目标和规划,对生活极度缺乏热情,态度表现出明显的悲观消极和无助绝望情绪。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1. 引言心理咨询,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让人有点儿望而生畏。

其实,它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心理医生”,帮助我们解决心理问题,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但是,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2. 为什么要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有时候,孩子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说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情绪波动等等。

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所以,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就是为了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让他们的心理更加健康。

3. 选择合适的心理咨询师在选择心理咨询师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因为不同的心理咨询师有不同的风格和方法,适合孩子的也不尽相同。

所以,我们要根据孩子的性格、问题类型等因素,选择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

4. 与孩子沟通在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们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

要让孩子知道,心理咨询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没有什么可害怕的。

我们也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支持和关爱。

5. 了解心理咨询的过程在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之前,我们要了解一下心理咨询的过程。

一般来说,心理咨询分为三个阶段:咨询准备、咨询过程和咨询结束。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会通过不同的方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6. 注意事项在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比如说,要遵守咨询室的规定,不要随意打扰别人;要尊重心理咨询师的意见,不要盲目跟从自己的想法;要及时反馈孩子的情况,让心理咨询师了解治疗效果。

7. 结语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只有解决了孩子的心理问题,他们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所以,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服务规范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服务规范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服务规范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服务的程序,规定了服务原则、基本要求、服务流程的要求,以及服务内容与要求、安全管理和监督与改进的操作指不。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的诊疗服务、心理评估和心理治疗服务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10001.6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6部分:医疗保健符号GB/T10001.9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GB13495.1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GB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30446.1心理咨询服务第1部分:基本术语3术语和定义GB/T30446.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服务原则4.1诊断原则在疾病诊断与评估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项诊断基本原则:——结合儿童青少年身心发育各阶段的特点;——应综合考虑家庭、学校、社会因素的影响;--- 排除器质性疾病;--- 先考虑常见病、多发病;——遵循梯级诊断、考虑共患病;——多轴评价:a)轴1:临床障碍,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他情况;b)轴2: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缓;c)轴3:一般医学情况;d)轴4:心理社会及环境问题;e)轴5:功能的全面评定。

4.2治疗原则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靶症状治疗;——以家庭为整体;--- 个性化治疗;——综合治疗;——保密原则(见附录A);——知情同意原则。

5基本要求5.1服务环境要求5.1.1各诊室宜配备安全监控设备,设置暗门、安全警铃,配备安全防护装备。

中小学心理辅导过程中必须严格

中小学心理辅导过程中必须严格

中小学心理辅导过程中必须严格中小学心理辅导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的原则引言:在中小学教育环境中,学生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心理辅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时,我们必须遵循一些严格的原则,以确保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小学心理辅导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的原则。

一、尊重隐私和保密性1.1 保护个人信息在进行心理咨询时,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是首要任务。

教师或心理辅导员应当妥善处理并保管学生的个人信息,不得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员。

1.2 关注秘密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确保尊重并不背离他们对话内容要求秘密处理。

这有助于建立信任,并使学生感到安全。

二、倾听与共情2.1 倾听需求当孩子向教师寻求帮助时,我们应该充分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困扰,并对其表达出的情感给予重视。

尊重学生的感受,并提供理解和支持,是实施心理辅导的核心。

2.2 建立真正关系通过建立师生之间积极、负责任的关系,学生才能感到被接纳和被理解。

这样的连接有助于促进有效沟通,帮助他们更好地调节情绪和应对挑战。

三、专业知识与技能3.1 精通心理原理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心理原理知识并持续更新。

这将使他们能够针对个别学生制定合适的干预措施,并提供准确的指导。

3.2 掌握辅导技巧在进行心理辅导时,仅仅具备知识是不够的。

教师还需要熟悉和掌握各种心理辅导技巧,例如积极倾听、积极展示非言语性反馈等技巧,以便更有效地与学生互动。

四、切勿评判或道德化4.1 避免偏见当面对学生所描述的问题时,我们应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不做评判或道德化的评论。

尊重学生的价值观和信仰是进行有效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

4.2 避免立场强加教师在提供心理支持时应当避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身上。

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自己内心的感受,并根据他们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建议。

五、安全与保护5.1 识别风险与危机在进行心理辅导时,我们要警惕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危机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导语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会伴随不少心理或者情绪问题,很多家长在这个时候都会很着急,并且急于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但是在找心理咨询之前,切记要了解孩子文的根本所在,而不要盲目进行心理辅导,很有可能会导致情况愈演愈烈。

男孩小A,二年级,在校表现:经常不能正常听课,老师布置课堂练习不完成,听不得老师批评的话。

只要偏激情绪上来,完全无视课堂纪律,会呈现歇斯底里状。

如多次用手拍桌子,踢凳子,喊叫,导致老师无法上课。

家长被叫去学校后,要求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家长带孩子去心理咨询机构后,咨询师对小A进行了多项检查,并没有异常,便告知家长,孩子这种情况属于缺乏心理安全感表现,需要少刺激孩子,尽可能安抚孩子情绪。

当家长问具体如何做时,咨询师讲了一番大道理,家长最后也不知道该如何配合去做。

每周末,家长带孩子去咨询师处,交由其负责对孩子进行治疗,家长并未参与其中。

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丝毫没有变化,相反在学校里问题更加严重,家长非常焦虑,因为老师已经明确要求孩子转学。

女孩小B,一年级,家长发现女儿有一段时间行为怪异后,带孩子去做检查,临床诊断为抽动秽语征。

办理完相关手续后,家长陪伴女儿治疗。

治疗一段时间后,并未见明显好转,家长很无奈,只好转入另一家机构。

第二家机构诊断结论虽然和第一家相似,但是要求小B父母也做心理诊断,目的是为优先解决和排除由家长心理问题对孩子造成的病因结果,才能够正常对孩子进行治疗。

小B父母通配合做检查后,发现妈妈心理比较突出,通过咨询师的诊断和分析,查找到了孩子症状的本源,以及形成过程,并给出了具体诊疗方案。

1、家长在选择心理咨询机构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否则很容易上当受骗。

从两个案例情况来看,家长基本上对心理问题相关知识缺乏了解,更无从对孩子的治疗程序做到心中有数,只能盲目带孩子去做诊断治疗。

从治疗结果来看,小A几乎没有得到专业的治疗,说明该机构从业人员并不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

小B去的第一家机构也和小A遇到情况类似,幸运的是到第二家机构后遇到
了专业人员,能够按照正常的程序对家长和孩子分别进行诊断,并给出结论,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孩子心理问题本源在家庭,父母是罪魁。

像上述两个案例中,经了解,妈妈都属脾气暴躁,性格强势,经常指责打骂孩子,同时与丈夫也经常矛盾不断。

所以,请家长们注意,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的时候,一定要看其是否要求父母做心理诊断,如果忽视这个环节,单纯要求孩子做配合治疗,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因为对于儿童来讲,只要回归家庭和学校,问题仍照旧,伤害仍会继续。

3、3、要慎重看诊断过程中的各项测试。

儿童心理测试各项数据和成年人会有很大的差异性,因为认知和分辨,自控与专注能力相对较弱。

如果家长忽略对这些差异性的关注,可能用给成人测试的手段和方法应用在孩子身上时,会出现数据与结论上的偏差。

经过和上述两案例家长的了解来看,咨询师并未给家长做明确说明,完全走流水线式的做完测试检查,自然白花钱不说,还耽误孩子的诊治。

4、要把诊断结论交给学校和老师,请老师给予配合和关心孩子。

通过对上述两个案例家长的了解,发现她们只是把诊断报告拿给校方看,并没有请老师给予配合,更不说把问题成因详细说明,而老师仍然象往常一样照样给两个孩子留课外作业,课堂上仍然象对待正常孩子一样严格要求。

特别是小A的情况更为糟糕,已经发展到老师非但不对这个孩子给予特别的关心和爱护,相反以厌恶的态度要求家长给孩子转学。

而小B妈妈同样在老师的要求之下,要求孩子必须要完成大量的作业,完全不管孩子是否能做到,仍给孩子很大的精神压力。

1、家长需要注意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心理安全感。

我经常接触大量的孩子,即便心理表现正常的孩子,常因父母不懂家庭教育,忽略家庭教育,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管教孩子,导致孩子们缺乏足够的心理安全感。

为了解决类似的现象,希望家长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业,切莫只盯着学习而不顾孩子的心理感受,一味用强迫和打压的方式带孩子学习。

2、家长需要适当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对于儿童来说,玩儿是正常需求,家长要结合课外学习,适当安排孩子玩耍,让孩子在玩耍过程中保持心理的放松,确保心情的愉悦。

再通过培养孩子时间意识,主动引导孩子学会管理时间。

让孩子有学有玩儿,动静结合。

对于孩子无理的要求,家长不妨合理满足,结合好孩子意识,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孩子在合理范围内得到个人意愿的满足。

3、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避免孩子心理压抑。

从我接触的大量家长来看,都普遍存在亲子关系不好的现象。

家长常常嫌弃孩子这做不好那做不好,根本不会反思自己怎样说,孩子才会愿意听。

也没有足够的耐心做亲子游戏,亲子陪伴,亲子阅读,给孩子提升足够的信任,并加以合理的引导,让孩子在相对宽松和民主的家庭氛围中生活和学习。

只要家里家外经常能听到孩子的欢声笑语,说明孩子内心是快乐的,才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成长。

4、培养好孩子好习惯好品质。

很多家长自己尚且不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养成,往往看问题偏激,过于自我,非黑既白,非对既错,很难理性看问题,自然就很难培养孩子正确的认知和分辨,更不要说内心充满正能量,以积极乐观豁达的心态去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和好品质。

请家长一定切记,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必须要尽可能做到,否则,孩子没有榜样可以参考,更没有办法去模仿,空口说教起不到教育之目的。

不要等到象上述两个案例中的孩子出现很棘手的心理问题时,再去亡羊补牢,那时你悔之晚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