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名词解释02292

合集下载

光纤通信概念

光纤通信概念

理决定:
CBlo2(g1SN) R (1.1.1)
式中,C为信道容量(单位为比特/秒,bps),B为信道带宽(单位为赫兹,Hz),
SNR是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称之为信噪比。由(1.1.1)式可见,增加信道带宽
可以有效地提高信道容量。
信道的带宽又取决于载波的频率,载波频率越高,信道的带宽就越大,系统
光纤通信概念
1.1.3 光纤通信的优势
光纤通信与其它通信手段的主要区别有两点,一是载波频率很高;二是 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信道带宽极宽,传输容量大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发展,人们对通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通信 系统运载信息能力的要求也日趋增强,有线通信从明线发展到电缆,无 线通信从短波发展到微波和毫米波,都是试图通过提高载波频率来提高 信道容量,而光纤中传输的光波是迄今为止使用频率最高的载波,其传 输容量无疑是最高的。 限于器件等技术因素的制约,目前光纤通信应有通信能力并没有完全发 挥出来。例如,理论上一个光纤可以同时传输近100亿路电话和1000万 路电视节目,而实用水平为每对光纤传输48万多路电话信号。
而光纤通信则是用光作为信息的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一种 通信方式。它首先要在发射端将需传送的电话、电报、图像和数据等信 号进行光电转换,即将电信号变成光信号,再经光纤传输到接收端,接 收端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最后还原成消息。图1.1.1为光纤 通信系统示意图。
光纤通信概念
电信号输入
光发射机
我们以模拟信号为例,说明信号携带的信息量与其所占的带宽有关。比如,话音信号
的带宽约为4kHz,电视图像信号的带宽为6MHz,显然电视图像的信息量比话音信号
大。所以信号占据的频带宽,意味着携带的信息量大,则传输该信号的信道带宽也要

光纤通信名词解释

光纤通信名词解释

光纤通信,是指将要传送的语音、图像和数据信号等调制在光载波上,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1.本征:是光纤的固有损耗,包括:瑞利散射,固有吸收等。

2.弯曲:光纤弯曲时部分光纤内的光会因散射而损失掉,造成的损耗。

3.挤压:光纤受到挤压时产生微小的弯曲而造成的损耗。

4.杂质:光纤内杂质吸收和散射在光纤中传播的光,造成的损失。

5.不均匀:光纤材料的折射率不均匀造成的损耗。

6.对接:光纤对接时产生的损耗,如:不同轴(单模光纤同轴度要求小于0.8μm),端面与轴心不垂直,端面不平,对接心径不匹配和熔接质量差等。

7.多模光纤:中心玻璃芯教粗(50或62.5μm),可传多种模式的光。

但其模间色散较大,这就限制了传输数字信号的频率,而且随距离的增加会更加严重。

例如:600MB/KM的光纤在2KM时则只有300MB的带宽了。

因此,多模光纤传输的距离就比较近,一般只有几公里。

8.单模光纤:中心玻璃芯教细(芯径一般为9或10μm),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

因此,其模间色散很小,适用于远程通讯,但其色度色散起主要作用,这样单模光纤对光源的谱宽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即谱宽要窄,稳定性要好9.常规型光纤:光纤生产长家将光纤传输频率最佳化在单一波长的光上,如1300μm。

10.色散位移型光纤:光纤生产长家将光纤传输频率最佳化在两个波长的光上,如:1300μm和1550μm。

11.突变型光纤:光纤中心芯到玻璃包层的折射率是突变的。

其成本低,模间色散高。

适用于短途低速通讯,如:工控。

但单模光纤由于模间色散很小,所以单模光纤都采用突变型。

12.渐变型光纤:光纤中心芯到玻璃包层的折射率是逐渐变小,可使高模光按正弦形式传播,这能减少模间色散,提高光纤带宽,增加传输距离,但成本较高,现在的多模光纤多为渐变型光纤。

13.电发射端机主要任务是PCM编码和信号的多路复用。

多路复用是指将多路信号组合在一条物理信道上进行传输,到接收端再用专门的设备将各路信号分离出来,多路复用可以极大地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

1、什么是通信:信息的传送,由发送、传输、接受组成。

2、什么是光纤通信:利用激光作为信息的载波信号,并通过光纤来传送信息的通信系统。

3、光通信的三要素:光源;传输介质;光检测;4、光纤通信技术的主要优缺点:1.传输频带宽;2.损耗低;3.不受电磁干扰,抗干扰性好;4.保密性好;5.质量轻;6.资源丰富。

1.接口昂贵2.抗拉强度低3.光纤连接困难4.分路、藕合比较麻烦。

5、光纤可以传输数字信号,也可以传输模拟信号。

6、最基本的光纤通信系统由数据源、光发送端、光学信道和光接收端组成。

7、光发射端机由:光源、驱动器和调制器组成。

8、光接收端机由:光探测器(核心)、放大器和相关电路组成。

9、光探测器通过直接检测或相干检测的方式实现光电转换。

10、光接收机灵敏度: 其中Pmin 指在给定误比特率的条件下,接收机能接收的最小平均光功率。

11、光纤的基本特性参数:损耗(dB/km )和色散(ps/nm.km )【这两个家伙越小越好】。

12、中继器:修复传输信号产生的失真,和补充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13、“全光网络”是指信号以光的形式通过整个网络,直接在光域内进行信号的传输、再生和交换/选路,中间不经过任何光电转换,以达到全光透明性,实现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传送任何格式信号的一种理想目标网络。

14、光纤通信系统中所用的光纤都存在损耗和色散,当信号强度较高时还存在非线性效应。

15、光纤数值孔径NA (最大入射角)=2221n n -(n1为芯;n2为包。

) 16、对于阶跃型光纤,数值孔径为常数。

17、光纤刀光的原理:光纤利用纤芯的折射率高于包层的折射率的特点,使落于数值孔径的光能收集到光纤中,并在光纤的纤芯与包层之间发生全反射, 从而将光约束在光纤中传播。

18、光线通过长为L 的直线光线的最大时延为: 19、光线在光纤中传播时的时延现象称为色散。

20、保证光线中只存在一个模式:归一化频率 V 截止 波长 λ 纤芯 半径 αV<=2.405。

光纤通信名词解释

光纤通信名词解释

光纤通信名词解释
光纤通信,也称为光纤通讯,是一种利用光与光纤传递资讯的方式,属于有线通信的一种。

光经过调变(modulation)后便能携带资讯,然后通过光纤传送至目的地。

光纤通信因其传输频带宽、容量大、损耗低、不受电磁干扰等优点而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在现代电信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光纤即为光导纤维的简称,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

从原理上看,构成光纤通信的基本物质要素是光纤、光源和光检测器。

光纤除了按制造工艺、材料组成以及光学特性进行分类外,在应用中,光纤常按用途进行分类,可分为通信用光纤和传感用光纤。

传输介质光纤又分为通用与专用两种,而功能器件光纤则指用于完成光波的放大、整形、分频、倍频、调制以及光振荡等功能的光纤,并常以某种功能器件的形式出现。

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现代通信网的三大支柱是光纤通信、卫星通信和无线电通信,而其中光纤通信是主体。

一、光纤通信基本概念1、物质要素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

从原理上看,构成光纤通信的基本物质要素是光纤、光源和光检测器。

光纤可以按工作波长、折射率分布、传输模式、原材料和制造方法等多种方式分类。

光信号经过光纤传输到达接收端后,在接收端有一个接收光信号的元件。

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然后再由电子线路进行放大的过程,最后再还原成原来的信号。

这一接收转换元件称作光检测器,或者光电检测器,简称检测器,又叫光电检波器或者光电二极管。

常见的光检测器包括:PN光电二极管、PIN光电二极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

2、光纤通信的原理光纤通信的原理是:在发送端首先要把传送的信息(如话音)变成电信号,然后调制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上,使光的强度随电信号的幅度(频率)变化而变化,并通过光纤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二、光纤通信优缺点1、优点(1)通信容量大,没有其他通信手段在容量上可以和光纤通信媲美。

(2中继距离长,由于光纤损耗较低,在放大器的帮助下,可以无电中继传输4000km以上。

(3 抗干扰、不受各种电磁干扰、信号串扰小。

4 保密性能好无辐射,基本没有光泄露的可能难于窃听。

;5 光纤尺寸小、重量轻,便于敷设和运输;(5)材料来源丰富,环境保护好,有利于节约有色金属铜。

(7)光缆适应性强,寿命长。

2、缺点质地脆,机械强度差,需要较高级的焊接技术和接续技术分路、耦合不灵活。

光纤光缆的弯曲半径不能过小(>20cm)有供电困难问题。

三、光纤通信的发展一阶段1 1880年,美国人贝尔(Bell)发明了用光波作载波传送话音的“光电话”,传输213米。

贝尔光电话是现代光通信的雏型。

2 1960年7月7日成功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给光通信带来了新的希望。

光纤通信 维基百科

光纤通信 维基百科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光纤通信(Fiber-optic communication)也作光纤通信,是指一种利用光与光纤(optical fiber)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属于有线通信的一种。

光经过调制(modulation)后便能携带信息。

自1980年代起,光纤通信系统对于电信工业产生了革命性的作用,同时也在数字时代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光纤通信具有传输容量大、保密性好等许多优点。

光纤通信现在已经成为当今最主要的有线通信方式。

将需传送的信息在发送端输入到发送机中,将信息叠加或调制到作为信息信号载体的载波上,然后将已调制的载波通过传输媒质传送到远处的接收端,由接收机解调出原来的信息。

根据信号调制方式的不同,光纤通信可以分为数字光纤通信、模拟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的产业包括了光纤电缆、光器件、光设备、光通信仪表、光通信集成电路等多个领域。

利用光纤做为通信之用通常需经过下列几个步骤:∙以发射器(transmitter)产生光信号。

∙以光纤传递信号,同时必须确保光信号在光纤中不会衰减或严重变形。

∙以接收器(receiver)接收光信号,并且转换成电信号。

(Moore's Law)所预期集成电路芯片中晶体管增加的速率。

而自互联网泡沫破灭至2006年为止,光纤通信产业通过企业整并壮大规模,以及委外生产的方式降低成本来延续生命。

现在的发展前沿就是全光网络了,使光通信完全的代替电信号通讯系统,当然,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demultiplexer),最常用于波分复用系统的组件是数组波导光栅(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s, AWG)。

而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商用的波分复用器/解多任务器,最多可将光纤通信系统划分成80个信道,也使得数据传输的速率一下子就突破Tb/s的等级。

带宽距离乘积[编辑]由于传输距离越远,光纤内的色散现象就越严重,影响信号质量。

因此常用于评估光纤通信系统的一项指针就是带宽-距离乘积,单位是百万赫兹×公里(MHz×km)。

光纤通信名词解释

光纤通信名词解释

光纤通信,是指将要传送的语音、图像和数据信号等调制在光载波上,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1.本征:是光纤的固有损耗,包括:瑞利散射,固有吸收等。

2.弯曲:光纤弯曲时部分光纤内的光会因散射而损失掉,造成的损耗。

3.挤压:光纤受到挤压时产生微小的弯曲而造成的损耗。

4.杂质:光纤内杂质吸收和散射在光纤中传播的光,造成的损失。

5.不均匀:光纤材料的折射率不均匀造成的损耗。

6.对接:光纤对接时产生的损耗,如:不同轴(单模光纤同轴度要求小于0.8μm),端面与轴心不垂直,端面不平,对接心径不匹配和熔接质量差等。

7.多模光纤:中心玻璃芯教粗(50或62.5μm),可传多种模式的光。

但其模间色散较大,这就限制了传输数字信号的频率,而且随距离的增加会更加严重。

例如:600MB/KM的光纤在2KM时则只有300MB的带宽了。

因此,多模光纤传输的距离就比较近,一般只有几公里。

8.单模光纤:中心玻璃芯教细(芯径一般为9或10μm),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

因此,其模间色散很小,适用于远程通讯,但其色度色散起主要作用,这样单模光纤对光源的谱宽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即谱宽要窄,稳定性要好9.常规型光纤:光纤生产长家将光纤传输频率最佳化在单一波长的光上,如1300μm。

10.色散位移型光纤:光纤生产长家将光纤传输频率最佳化在两个波长的光上,如:1300μm和1550μm。

11.突变型光纤:光纤中心芯到玻璃包层的折射率是突变的。

其成本低,模间色散高。

适用于短途低速通讯,如:工控。

但单模光纤由于模间色散很小,所以单模光纤都采用突变型。

12.渐变型光纤:光纤中心芯到玻璃包层的折射率是逐渐变小,可使高模光按正弦形式传播,这能减少模间色散,提高光纤带宽,增加传输距离,但成本较高,现在的多模光纤多为渐变型光纤。

13.电发射端机主要任务是PCM编码和信号的多路复用。

多路复用是指将多路信号组合在一条物理信道上进行传输,到接收端再用专门的设备将各路信号分离出来,多路复用可以极大地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简介:光纤即为光导纤维的简称。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

从原理上看,构成光纤通信的基本物质要素是光纤、光源和光检测器。

光纤除了按制造工艺、材料组成以及光学特性进行分类外,在应用中,光纤常按用途进行分类,可分为通信用光纤和传感用光纤。

光纤通信特点:(1)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一根光纤的潜在带宽可达20THz。

采用这样的带宽,只需一秒钟左右,即可将人类古今中外全部文字资料传送完毕。

目前400Gbit/s系统已经投入商业使用。

光纤的损耗极低,在光波长为1.55μm附近,石英光纤损耗可低于0.2dB/km,这比目前任何传输媒质的损耗都低。

因此,无中继传输距离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公里。

(2)信号干扰小、保密性能好;(3)抗电磁干扰、传输质量佳,电通信不能解决各种电磁干扰问题,唯有光纤通信不受各种电磁干扰。

(4)光纤尺寸小、重量轻,便于铺设和运输;(5)材料来源丰富,环境保护好,有利于节约有色金属铜。

(6)无辐射,难于窃听,因为光纤传输的光波不能跑出光纤以外。

(7)光缆适应性强,寿命长。

光纤通信的原理是:光纤的基本概念光纤基本结构光纤是由纤芯、包层、涂覆层和护套构成的一种同心圆柱体结构纤芯和包层由透明介质材料构成,其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

为了使纤芯能够远距离传光,构成光纤的必要条件是n1>n2。

光纤传光原理光的射线理论(1)直线传播定律光线在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其传播速度为v = c/nc是真空中光速,n是均匀介质折射率。

(2)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光线经过两种不同介质的交界面时,会发生偏折。

(3)全反射定律光线从光密介质n1射向光疏介质n2时,若入射角θ1满足以下关系:θ1≥ θc arcsin(n2/n1)则只有反射光,而无折射光。

θc称为全反射临界角。

光纤通信原理在发送端首先要把传送的信息(如话音)变成电信号,然后调制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上,使光的强度随电信号的幅度(频率)变化而变化,并通过光纤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

光纤通信基础知识

光纤通信基础知识

光纤通信基础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信号载体,以光导玻璃纤维为传输媒质的一种通信方式,在现代通信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光纤与以往的铜导线相比,具有损耗低、频带宽、无电磁感应等传输特点,因此,人们希望将光纤作为灵活性强且经济的优质传输介质,广泛地应用于数字传输方式和图像通信方式中。

这两种通信方式在今后电话业务的发展中是不可缺少的。

光纤和以往的铜导线相比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在传输理论、制造技术、连接方法、测试方法等方面,基本上都不能采用铜质电缆的理论和方法。

光纤通信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特性,因此,光纤通信技术在80年代初投入商用以来发展速度之快,应用面之广是通信史上罕见的。

可以说这种新兴技术,是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又是未来信息社会中各种信息网的主要传输工具。

第一节现代通信网络一、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通信的基本形式是在信源与信宿之间建立一个传输转移信息的通道信道 ,实现信息的传输。

通信系统可以概括为一个统一的模型,如图 1-1 所示。

这一模型包括有:信源、变换器、信道、噪声源、反变换器和信宿6个部分。

模型中各部分的功能如下:1 信源:是指发出信息的信息源,或者说是信息的发出者。

2 变换器:变换器的功能是把信源发出的信息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

3 信道:信道是信号传输媒介的总称。

4 反变换器:反变换器是变换器的逆变换。

5 信宿:是指信息传送的终点,也就是信息接收者。

6 噪声源:噪声源并不是一个人为实现的实体,但在实际通信系统中又是客观存在的。

以上所述的通信系统只能实现两个用户间的单向通信,要实现双向通信还需要另外一个通信系统完成相反方向的信息传递工作。

而要实现多个用户间的通信,则需要将多个通信系统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使它们能协同工作,即形成通信网。

图 1-1 通信系统基本构成模型二、通信系统的一般结构实际通信系统的一般结构如图 1-2。

图中的话机、移动台等是用户终端设备。

它的作用是将话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或者进行反变换。

光纤通信名词解释

光纤通信名词解释

DDF (Digital Distribution Frame)数字配线架数字配线架又称髙频配线架,在数字通信中越来越有优越性,它能使数字通信设备的数字码流的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从速率2 Mb/s〜155 Mb/s信号的输入、输出都可终接在DDF架上,这为配线、调线、转接、扩容都带来很大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数字配线架是数字复用设备之间,数字复用设备与程控交换设备或数据业务设备等其他专业设备之间的配线连接设备。

ODF (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光纤配线架光纤配线架(ODF)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局端主干光缆的成端和分配,可方便地实现光纤线路的连接、分配和调度。

随着网络集成程度越来越高,岀现了集ODF、DDF、电源分配单元于一体的光数混合配线架,适用于光纤到小区、光纤到大楼、远端模块局及无线基站的中小型配线系统。

MDF (Main Distribution Frame)总配线架总配线架适用于与大容量电话交换设备配套使用,用以接续内、外线路。

一般还具有配线、测试和保护局内设备及人身安全的作用。

MDF在网络中也称为主配线间,又称综合配线架或用户配线架,用于放巻企业服务器。

ODM 光配线架连接模块Optic Distribution ModuleSTM: Synchronous Transfer Module 同步传输模块SDH的基本速率是155.52Mb/s称为第1级同步传输模块,即STM-1 o STM-4, STM-16, STM-32,E1欧洲的30路脉码调制PCM简称E1,速率是2.048Mbit/sE1的一个时分复用帧(其长度T=125us)共划分为32相等的时隙,时隙的编号为CH0~CH31。

其中时隙CH0用作帧同步用,时隙CH16用来传送信令,剩下C H1-CH15和CH17~CH31共30个时隙用作30个话路。

每个时隙传送8bit,因此共用256bit°每秒传送8000个帧,因此PCM 一次群E1的数据率就是2.048Mbi"s。

光纤通信基础知识

光纤通信基础知识
A1 D1
时间片
A2 D2
1
2
3
4
时隙
MUX
A3 D3
D1 D2 D3
复用后数据 原始信号 数字化信号
TDM适用于数字信号
传输
异步时分复用-ATM
(2)异步时分复用:将一条共享传输路线上的时隙动态,按 需分配给设备的一种时分复用技术。 t1 t2 t3 A
带宽浪费
同步 TDM A1 B1 C1 D1 A2 B2 C2 D2
周期1 周期2
B
C D
待发数据
可用带宽
异步T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M A1 B1
周期1
B2
周期2
C2
ATM是一项数据传输技术。ATM是以信元为基础的一种分组交换和复用技术,它是一种 为了多种业务设计的通用的面向连接的传输模式。 ATM的传送单元是固定长度53byte的CELL(信元) ATM适配层(AAL)是把一特定的数据源转换成ATM通讯量的特定类型的服务,也就是说 它 处理建立用户所要求的服务质量的机制。有四个被定义的类: A 级 - 固定比特率(CBR)业务:ATM适配层1(AAL1),支持面向连接的业务,其比特率固 定,常见业务为64Kbit/s话音业务,固定码率非压缩的视频通信及专用数据网的租用电 路。 B 级 - 可变比特率(VBR)业务:ATM适配层2(AAL2)。支持面向连接的 业务, 其 比特率是可变的。常见业务为压缩的分组语音通信 和压缩的视频传输。该业务具有传递介面延迟物性, 其原因是 接收器需要重新组装原来的非压缩语音和视频信息。 C 级 - 面向连接的数据服务:AAL3/4。该业务为面向连接的业务,适 用于文件传递和数据网业务,其连接是在数据被传送以前建立 的。它是可变比特率的,但是没是介面传递延迟。 D 级 - 无连接数据业务:常见业务为数据报业务和数据网业务。 在 传递数据前, 其连接不会建立。AAL3/4或AAL5均支持此业务。

光纤通信名词解释

光纤通信名词解释

光纤通信,是指将要传送的语音、图像和数据信号等调制在光载波上,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1.本征:是光纤的固有损耗,包括:瑞利散射,固有吸收等。

2.弯曲:光纤弯曲时部分光纤内的光会因散射而损失掉,造成的损耗。

3.挤压:光纤受到挤压时产生微小的弯曲而造成的损耗。

4.杂质:光纤内杂质吸收和散射在光纤中传播的光,造成的损失。

5.不均匀:光纤材料的折射率不均匀造成的损耗。

6.对接:光纤对接时产生的损耗,如:不同轴(单模光纤同轴度要求小于0.8μm),端面与轴心不垂直,端面不平,对接心径不匹配和熔接质量差等。

7.多模光纤:中心玻璃芯教粗(50或62.5μm),可传多种模式的光。

但其模间色散较大,这就限制了传输数字信号的频率,而且随距离的增加会更加严重。

例如:600MB/KM的光纤在2KM时则只有300MB的带宽了。

因此,多模光纤传输的距离就比较近,一般只有几公里。

8.单模光纤:中心玻璃芯教细(芯径一般为9或10μm),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

因此,其模间色散很小,适用于远程通讯,但其色度色散起主要作用,这样单模光纤对光源的谱宽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即谱宽要窄,稳定性要好9.常规型光纤:光纤生产长家将光纤传输频率最佳化在单一波长的光上,如1300μm。

10.色散位移型光纤:光纤生产长家将光纤传输频率最佳化在两个波长的光上,如:1300μm和1550μm。

11.突变型光纤:光纤中心芯到玻璃包层的折射率是突变的。

其成本低,模间色散高。

适用于短途低速通讯,如:工控。

但单模光纤由于模间色散很小,所以单模光纤都采用突变型。

12.渐变型光纤:光纤中心芯到玻璃包层的折射率是逐渐变小,可使高模光按正弦形式传播,这能减少模间色散,提高光纤带宽,增加传输距离,但成本较高,现在的多模光纤多为渐变型光纤。

13.电发射端机主要任务是PCM编码和信号的多路复用。

多路复用是指将多路信号组合在一条物理信道上进行传输,到接收端再用专门的设备将各路信号分离出来,多路复用可以极大地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光纤通信简介

光纤通信简介

光纤通信简介1、什么是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技术是通过光学纤维传输信息的通信技术。

在发信端,信息被转换和处理成便于传输的电信号,电信号控制—光源,使发出的光信号具有所要传输的信号的特点,从而实现信号的电一光转换。

发信端发出的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出到远方的收信端,经光电二极管等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实现信号的光一电转换。

2、光纤通信的发展简史1880年,A·G贝尔发明了利用太阳光作为光源的通话装置,光波在大气中传输,通话距离达213米。

后来改用孤光灯作为光源,延长通信距离。

但光源在大气中传输受到雨、雾、烟和尘土的阻抗或减弱,通信很不稳定,应用上受到很大的限制。

1966年,高锟等人提示了实现低衰耗光导纤维的可能性。

1970年,美国研制出衰耗为20分贝/公里的石英光纤和体积很小的半导体激光器。

此后,光纤及激光器等部件的质量逐年迅速提高,因而以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以石英光纤作为光的传输媒介,以半导体光电二极管作为接收器件的光源通信系统迅速发展起来。

80年代,以短波长光源和多模光纤为标志的第一代光通信技术已很成熟,无中断通信距离约为10公里,通信路次约为1000路,已用作市话局之间的中继线,也用于城市间的通信系统,但中继站较多,站距较短。

以长波长光源和单模光纤为标志的第二代光纤通信技术也已成熟,无中继通信距离约为30公里,通信容量约为5000路,适用于长途干线通信。

全光化和光集成化的光纤通信技术正在研究之中。

全光化指的是在中继器中光信号直接被放大,省去了光—电转换和电—光转换过程。

全光化的光集成化功能大大减少中断器和光端机的体积,降低功耗和成本,提高可靠性。

3、光纤通信的特点信息传输容量大,质量高,速度快(带宽宽,容纳的信道多――10Gbit,40Gbit,)线路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寿命长可以在同一条通路上进行双向传输(光纤不仅可以在陆地上使用,而且已广泛用于海洋。

) 材料费用低,价格便宜(用光缆代替电缆,1千米可节约1吨铜的费用。

光纤--名词解释

光纤--名词解释

光纤通信,是指将要传送的语音、图像和数据信号等调制在光载波上,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1.本征:是光纤的固有损耗,包括:瑞利散射,固有吸收等。

2.弯曲:光纤弯曲时部分光纤内的光会因散射而损失掉,造成的损耗。

3.挤压:光纤受到挤压时产生微小的弯曲而造成的损耗。

4.杂质:光纤内杂质吸收和散射在光纤中传播的光,造成的损失。

5.不均匀:光纤材料的折射率不均匀造成的损耗。

6.对接:光纤对接时产生的损耗,如:不同轴(单模光纤同轴度要求小于0.8μm),端面与轴心不垂直,端面不平,对接心径不匹配和熔接质量差等。

7.多模光纤:中心玻璃芯教粗(50或62.5μm),可传多种模式的光。

但其模间色散较大,这就限制了传输数字信号的频率,而且随距离的增加会更加严重。

例如:600MB/KM的光纤在2KM时则只有300MB的带宽了。

因此,多模光纤传输的距离就比较近,一般只有几公里。

8.单模光纤:中心玻璃芯教细(芯径一般为9或10μm),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

因此,其模间色散很小,适用于远程通讯,但其色度色散起主要作用,这样单模光纤对光源的谱宽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即谱宽要窄,稳定性要好9.常规型光纤:光纤生产长家将光纤传输频率最佳化在单一波长的光上,如1300μm。

10.色散位移型光纤:光纤生产长家将光纤传输频率最佳化在两个波长的光上,如:1300μm 和1550μm11.突变型光纤:光纤中心芯到玻璃包层的折射率是突变的。

其成本低,模间色散高。

适用于短途低速通讯,如:工控。

但单模光纤由于模间色散很小,所以单模光纤都采用突变型。

12.渐变型光纤:光纤中心芯到玻璃包层的折射率是逐渐变小,可使高模光按正弦形式传播,这能减少模间色散,提高光纤带宽,增加传输距离,但成本较高,现在的多模光纤多为渐变型光纤。

13.电发射端机主要任务是PCM编码和信号的多路复用。

多路复用是指将多路信号组合在一条物理信道上进行传输,到接收端再用专门的设备将各路信号分离出来,多路复用可以极大地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

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

摘要光纤通信系统是以光为载波,利用纯度极高的玻璃拉制成极细的光导纤维作为传输媒介,通过光电变换,用光来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

随着国际互联网业务和通信业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

光纤通信作为信息化的主要技术支柱之一,必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战略性产业。

关键词:通信系统光导纤维Abstract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based on the carrier, the use of high purity glass drawn into very fine optical fiber as a transmission medium by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light to transmit inform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the Internet business and communications industr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the world's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has brought great promotio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s the main pillars of information, one will become the 21st century's most important strategic industry.Keywords: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目录一、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1、光纤通信技光纤通信基本光纤通信系统2、数字光纤通信系统二、光纤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应用1、光纤通信技术2、光纤通信技术的特点3、光纤通信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三、光纤通信的发展史四、光纤通信发展趋势1、向超高速系统的发展2、向超大容量WDM系统的演进3、实现光联网——战略大方向浅谈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一、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光纤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化的两大核心支柱,计算机负责把信息数字化,输入网络中去;光纤则是担负着信息传输的重任。

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电通信是以电作为信息载体实现的通信,而光通信则是以光作为信息载体而实现的通信。

所谓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纤来传输携带信息的光波以达到通信之目的。

光纤通信技术是通过光学纤维传输信息的通信技术。

在发信端,信息被转换和处理成便于传输的电信号,电信号控制—光源,使发出的光信号具有所要传输的信号的特点,从而实现信号的电一光转换。

发信端发出的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出到远方的收信端,经光电二极管等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实现信号的光一电转换。

光纤通信最主要的优点(1) 容量大。

光纤工作频率比目前电缆使用的工作频率高出8-9个数量级,故所开发的容量很大。

(2) 衰减小。

光纤每公里衰减比目前容量最大的通信同轴电缆的每公里衰减要低一个数量级以上。

(3) 体积小,重量轻。

同时有利于施工和运输。

(4) 防干扰性能好。

光纤不受强电干扰、电气化铁道干扰和雷电干扰,抗电磁脉冲能力也很强,保密性好。

(5) 节约有色金属。

一般通信电缆要耗用大量的铜、铝或铅等有色金属。

光纤本身是非金属,光纤通信的发展将为国家节约大量有色金属。

(6) 成本低。

目前市场上各种电缆金属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而光纤价格却有所下降。

这为光纤通信得到迅速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光纤通信的发展简史1880年,AG贝尔发明了利用太阳光作为光源的通话装置,光波在大气中传输,通话距离达213米。

1966年,高锟等人提示了实现低衰耗光导纤维的可能性。

1970年,美国研制出衰耗为20分贝/公里的石英光纤和体积很小的半导体激光器。

80年代,以短波长光源和多模光纤为标志的第一代光通信技术已很成熟,无中断通信距离约为10公里,通信路次约为1000路,已用作市话局之间的中继线,也用于城市间的通信系统,但中继站较多,站距较短。

以长波长光源和单模光纤为标志的第二代光纤通信技术也已成熟,无中继通信距离约为30公里,通信容量约为5000路,适用于长途干线通信。

全光化和光集成化的光纤通信技术正在研究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DF(Digital Distribution Frame)数字配线架数字配线架又称高频配线架,在数字通信中越来越有优越性,它能使数字通信设备的数字码流的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从速率2 Mb/s~155 Mb/s信号的输入、输出都可终接在DDF架上,这为配线、调线、转接、扩容都带来很大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数字配线架是数字复用设备之间,数字复用设备与程控交换设备或数据业务设备等其他专业设备之间的配线连接设备。

ODF(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光纤配线架光纤配线架(ODF)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局端主干光缆的成端和分配,可方便地实现光纤线路的连接、分配和调度。

随着网络集成程度越来越高,出现了集ODF、DDF、电源分配单元于一体的光数混合配线架,适用于光纤到小区、光纤到大楼、远端模块局及无线基站的中小型配线系统。

MDF (Main Distribution Frame)总配线架总配线架适用于与大容量电话交换设备配套使用,用以接续内、外线路。

一般还具有配线、测试和保护局内设备及人身安全的作用。

MDF在网络中也称为主配线间,又称综合配线架或用户配线架,用于放置企业服务器。

ODM 光配线架连接模块Optic Distribution ModuleSTM: Synchronous Transfer Module 同步传输模块SDH的基本速率是155.52Mb/s 称为第1级同步传输模块,即STM-1。

STM-4,STM-16,STM-32,E1欧洲的30路脉码调制PCM简称E1,速率是2.048Mbit/sE1的一个时分复用帧(其长度T=125us)共划分为32相等的时隙,时隙的编号为CH0~CH31。

其中时隙CH0用作帧同步用,时隙CH16用来传送信令,剩下C H1~CH15和CH17~CH31 共30个时隙用作30个话路。

每个时隙传送8bit,因此共用256bit。

每秒传送8000个帧,因此PCM一次群E1的数据率就是 2.048Mbit/s。

✧一条E1是2.048M的链路,用PCM编码。

✧一个E1的帧长为256个bit,分为32个时隙,一个时隙为8个bit。

✧每秒有8k个E1的帧通过接口,即8K*256=2048kbps。

✧每个时隙在E1帧中占8bit,8*8k=64k,即一条E1中含有32个64K。

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纤网络)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指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 work:光配线网)不含有任何电子器件及电子电源,ODN全部由光分路器(Splitter:分支器)等无源器件组成,不需要贵重的有源电子设备。

目前用于宽带接入的PON技术主要有:Ethernet PON和GPON。

EPON:ONU (Optical Network Unit) 光节点。

ONU分为有源光网络单元和无源光网络单元。

一般把装有包括光接收机、上行光发射机、多个桥接放大器网络监控的设备叫做光节点。

OLT: optical line terminal (光缆终端设备),用于连接光纤干线的终端设备。

✧向ONU以广播方式发送以太网数据;✧发起并控制测距过程,并记录测距信息;✧为ONU分配带宽;即控制ONU发送数据的起始时间和发送窗口大小.EPON无源光网络系统中的局端设备(OLT),是一个多业务提供平台,同时支持IP业务和传统的TDM业务。

放置在城域网边缘或社区接入网出口,收敛接入业务并分别传递到IP网。

EPON无源光网络系统组网灵活,下联半径20公里范围内处于业务接入点的多个终端,构成EPON系统网络。

该系统可支持多种业务模式,适应多种工作环境,为用户提供FT Tx系列解决方案。

OLT除了提供业务汇聚的功能外,还是集中网络管理平台。

在OLT上可以实现基于设备的网元管理和基于业务的安全管理和配置管理。

不仅可以监测、管理设备及端口,还可以进行业务开通和用户状态监测,而且还能够针对不同用户的QoS/SLA要求进行带宽分配。

MDU主要应用于网络主干交换机之间,以及网络汇聚层交换机接入到网络主干交换机(核心交换机)的连接。

协议转换器protocol converter简称协转也叫接口转换器,协议转换器也就是网关,它能使处于通信网上采用不同高层协议的主机仍然互相合作,完成各种分布式应用。

它工作在传输层或更高。

接口协议转换器一般用一个ASIC芯片就可以完成,成本低,体积小。

它可以将IEEE802.3协议的以太网或V.35数据接口同标准G.703协议的2M接口之间进行相互转换。

它将以太网信号或V.35信号转换为E1信号,以E1信号形式在同步/准同步数字网上进行长距离传输。

主要目的是为了延长以太网信号和V.35信号的传输距离,是一种网络接入设备。

我们现有的协议转换器主要分为E1/以太网系列和E1/V.35系列。

一句话,“协议转换器用于构架网络连接,将一种协议转换为另一种协议”。

别名:E1/以太网以太网转换器网关小交换机小交换机是小型程控电话交换机的简称,通信行业内部人士也简称为“小交”,也就是人们通常俗称的“电话总机”或“总机”,还有人称作“小总机”或“电话小总机”。

一般人把用户分机在64门以下的程控电话交换机习惯上称为小交换机。

但多数通信界业内人士通常把连接在用户终端的程电话控交换机统称为小交换机。

小交换机一般由用户自己购买交换设备,也有由电信运营商直接提供的,由电信运营商提供中继线,从而运用少量的外部链接线路,实现多数人通过分机的形式使用电话,一般用户内部通讯只要拨分机号码(小号)就可以了,且内部通话是免费的,拨打外线既可直拨,也可拨0或9出局。

您要确定您单位所需要的电话分机数量,电信运营商将根据相关的规定为您配备好中继和相关设备,做好布线及设备安装调试工程,办完成相关手续即可使用。

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基站收发台BTS主要分为:基带单元、载频单元和控制单元三部分;BTS受控于基站控制器,服务于某小区的无线收发信设备,实现BTS与移动台(MS)的空中接口功能。

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移动台、基站子系统和网络子系统组成。

基站收发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构成了基站子系统。

一个完整的BTS包括无线发射/接收设备、天线和所有无线接口特有的信号处理部分。

BTS可看作一个无线调制解调器,负责移动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处理。

一般情况下在某个区域内,多个子基站和收发台相互组成一个蜂窝状的网络,通过控制收发台与收发台之间的信号相互传送和接收,来达到移动通信信号的传送。

AP(Access Point)无线接入点它是用于无线网络的无线交换机,也是无线网络的核心。

无线AP是移动计算机用户进入有线网络的接入点,主要用于宽带家庭、大楼内部以及园区内部,典型距离覆盖几十米至上百米,目前主要技术为802.11系列。

大多数无线AP还带有接入点客户端模式(AP clie nt),可以和其它AP进行无线连接,延展网络的覆盖范围。

无线AP(AP,Access Point,无线访问节点、会话点或存取桥接器)是一个包含很广的名称,它不仅包含单纯性无线接入点(无线AP),也同样是无线路由器(含无线网关、无线网桥)等类设备的统称各种文章或厂家在面对无线AP时的称呼目前比较混乱,但随着无线路由器的普及,目前的情况下如没有特别的说明,我们一般还是只将所称呼的无线AP理解为单纯性无线AP,以示和无线路由器加以区分。

它主要是提供无线工作站对有线局域网和从有线局域网对无线工作站的访问,在访问接入点覆盖范围内的无线工作站可以通过它进行相互通信。

如果无线网卡可比作有线网络中的以太网卡,那么AP就是传统有线网络中的HUB,也是目前组建小型无线局域网时最常用的设备。

AP相当于一个连接有线网和无线网的桥梁,其主要作用是将各个无线网络客户端连接到一起,然后将无线网络接入以太网(这正是Acc ess Point名称的本义)。

目前大多数的无线AP都支持多用户接入、数据加密、多速率发送等功能,一些产品更提供了完善的无线网络管理功能。

对于家庭、办公室这样的小范围无线局域网而言,一般只需一台无线AP即可实现所有计算机的无线接入。

POE (Power Over Ethernet) 基于以太网的供电系统指的是在现有的以太网Cat.5布线基础架构不作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在为一些基于IP 的终端(如IP电话机、无线局域网接入点AP、网络摄像机等)传输数据信号的同时,还能为此类设备提供直流供电的技术。

POE技术能在确保现有结构化布线安全的同时保证现有网络的正常运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一个完整的POE系统包括供电端设备(PSE, Power Sourcing Equipment)和受电端设备(PD, Power Device)两部分。

PSE设备是为以太网客户端设备供电的设备,同时也是整个POE以太网供电过程的管理者。

而PD设备是接受供电的PSE负载,即POE系统的客户端设备,如IP电话、网络安全摄像机、AP及掌上电脑( PDA)或移动电话充电器等许多其他以太网设备(实际上,任何功率不超过13W的设备都可以从RJ45插座获取相应的电力)。

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

SSID技术可以将一个无线局域网分为几个需要不同身份验证的子网络,每一个子网络都需要独立的身份验证,只有通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才可以进入相应的子网络,防止未被授权的用户进入本网络,用来区分不同的网络,最多可以有32个字符,无线网卡设置了不同的SSID就可以进入不同网络,SSID通常由AP广播出来,通过X P自带的扫描功能可以查看当前区域内的SSID。

出于安全考虑可以不广播SSID,此时用户就要手工设置SSID才能进入相应的网络。

简单说,SSID就是一个局域网的名称,只有设置为名称相同SSID的值的电脑才能互相通信。

Base-T:Baseband 双绞线对。

Base-T是一种以bps速率工作的局域网(LAN)标准,它通常被称为快速以太网,并使用UTP(非屏蔽双绞线)铜质电缆。

快速以太网有三种基本的实现方式:B ase-FX、Base-T、和1Base-T4。

每一种规范除了接口电路外都是相同的,接口电路决定了它们使用哪种类型的电缆。

为了实现时钟/数据恢复(CDR)功能,Base-T 使用4B/5B曼彻斯特编码机制。

BRAS (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 5200f 5200g是面向宽带网络应用的新型接入网关,它位于骨干网的边缘层,可以完成用户带宽的IP/ATM网的数据接入(目前接入手段主要基于xDSL/Cable Modem/高速以太网技术(LAN)/无线宽带数据接入(WLAN)等),实现商业楼宇及小区住户的宽带上网、基于IPSec(IP Security Protocol)的IP VPN服务、构建企业内部Intranet、支持ISP向用户批发业务等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