焓变与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合集下载

焓变、热化学方程式

焓变、热化学方程式

焓变热化学方程式一、焓变1.焓变和反应热(1)反应热:化学反应中□0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焓变:生成物与反应物的内能差,ΔH=H(生成物)-H(反应物)。

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其符号为□02ΔH,单位是□03kJ·mol-或kJ/mol。

2.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从能量守恒的角度理解ΔH□08生成物的总能量-□09反应物的总能量。

(2)从化学键变化角度理解ΔH□12反应物的总键能-□13生成物的总键能。

(3)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①放热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14中和反应、金属与□15酸的反应、所有的燃烧反应。

②吸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盐的□16水解反应、Ba(OH)2·8H2O和NH4Cl 反应、C与H2O(g)反应、C与CO2反应。

二、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01物质的量和□02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03能量变化。

例如:H2(g)+12O2(g)===H2O(l)ΔH=-285.8 kJ·mol-1,表示在25 ℃和1.01×105 Pa下,1 mol氢气和0.5 mol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放出285.8 kJ的热量。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三、燃烧热与中和热能源1.燃烧热2.中和热(1)中和热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中和热的测定①装置②计算公式ΔH=-4.18m溶液(t2-t1)n水kJ·mol-1t1——起始温度,t2——终止温度。

(3)注意事项①泡沫塑料板和碎泡沫塑料(或纸条)的作用是□09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散失。

②为保证酸完全中和,采取的措施是□10使碱稍过量。

3.能源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指明错因。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错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反应。

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Q2>Q1
ΔH2
< ΔH1
思考2. 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 ΔH1 、 ΔH2的大小
B: S(g)+O2(g)=SO2(g)
ΔH1 = -Q1 kJ/mol
ΔH 2= -Q2 kJ/mol
S(S)+O2(g)=SO2(g)
ΔH2 > ΔH1
思考3. 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 ΔH1 、 ΔH2的大小 C: C(S)+1/2O2(g)=CO(g) ΔH1 = -Q1 kJ/mol C(S)+O2(g)=CO2(g) ΔH 2= -Q2 kJ/mol
思考 交流
与化学方程式相比,热化学方程
式有哪些不同?
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哪
几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应用
请看以下几个例子,再思考!
书写注意事项
(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200℃
H2(g)+I2(g)======2HI(g) 101kPa
△H=-14.9kJ/mol
想一想? 为什么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因为能量与体系的温度压强有关。
★kJ/mol的含义: 4、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参加反应的各 每mol反应的焓变 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为整数或分数。 5、根据焓的性质,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 阅读 普通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宏观上表示 P4 《资料卡片》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微观上表示原子分子数目, 系数加倍,则△ H的数值也加倍; 只能为整数,不能为分数。
注意:如在25℃ 101kPa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书写注意事项
(2)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s、l、g 等);
H2(g)+I2(g)======2HI(g)

热化学方程式与“焓”引入关系

热化学方程式与“焓”引入关系

关于热化学方程式与“焓”引入关系的探究1.新课程引入△h (焓)的重要性用热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在旧教材中热化学方程式是这样表示的:c(固) + o2(气) = co2(气) + 393.5 kj101 kpa和25 ℃的条件下,1 mol 固态碳和1 mol 氧气反应生成1 mol co2气体时放出393.5 kj的热量。

这种表示方法的优点是写法直观,容易为学生所理解。

但是因为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种表示方法把反应中原子结合的变化和热量的变化用加号连在一起是欠妥的。

因此,在gb 3102.4~93中规定,热量(q)“应当用适当的热力学函数的变化来表示,例如t△s,△s是熵的变化,或△h,焓的变化”。

在中学化学中,一般研究的是在一定压强下,在敞开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因此,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 = q+wqp =△u-w = (u2-u1) + (p2v2-p1v1)=(u2+p2v2)-(u1+p1v1)=h2-h1=△hqp =△hqp叫恒压热,是指封闭系统不做除体积功以外的其他功时,在恒压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上式表明,恒压热等于系统焓的变化。

所以,在中等化学所研究的反应范围之内,q=qp=△h,这就是新教材中引入△h的依据。

2.引入△h以后,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发生的变化h这个物理量以后,使得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发生了变化。

2.1 根据国标,在热力学中将内能u改称为热力学能u=q+w,式中q是传给系统的能量,w是对系统所作的功。

q、w都是以“系统”的能量增加为“+”来定义的。

而旧教材中,q是以“环境”的能量增加(或以“系统”的能量减少)为“+”来定义的,这样,旧教材中热化学方程式中的“+”、“-”所表示的意义正好与国标的规定相反。

因此,引入△h以后,当反应为放热反应时,△h为“-”或△h 0。

2.2 在旧教材中,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聚集状态用中文表示,如固、液、气等,根据国标,应当用英文字母表示。

热量与焓变的计算公式

热量与焓变的计算公式

热量与焓变的计算公式
1、从宏观角度:焓变(△H):ΔH=H生成物-H反应物(宏观),其中:
H生成物表示生成物的焓的总量;H反应物表示反应物的焓的总量;ΔH为“+”表示吸热反应,ΔH为“-”表示放热反应。

2、从微观角度:ΔH=E吸收-E放出 (微观),其中:E吸收表示反应物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E放出表示生成物成键时放出的总能量;ΔH为“+”表示吸热反应,ΔH为“-”表示放热反应。

常用计算方法:
(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焓变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焓计算: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依据反应物化学键断裂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计算:ΔH=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
(4)根据盖斯定律的计算;
(5)根据比热公式求算:Q=-c·m·ΔT。

扩展资料
(1)反应焓变的数值与各物质的系数成正比。

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改变时,其反应焓变的数值需同时做相同倍数的改变。

(2)正、逆反应的反应热焓变的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3)热化学方程式与数学上的方程式相似,可以移项同时改变正负号,各项的系数包括ΔH的数值可以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4)多个热化学方程式可以相加或相减,ΔH也进行相应的相加或相减,得到一个新的热化学方程式。

(5)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焓变是指反应按照所给形式进行完全时的反应焓变。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知识点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知识点

知识点: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考点一反应热和焓变1.反应热的概念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或的热量。

通常用符号表示。

2.产生原因3.表示方法当Q>0时,即E1>E2,反应吸热,当Q<0时,即E1<E2,反应放热。

4.焓用来描述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物理量。

符号:单位。

5.焓变(1)定义:反应的焓变是指之差。

⑵符号及单位:符号:,单位:⑶焓变与反应类型的关系考点二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的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H2(g)+O2(g)===H2O(l)ΔH(298K)=-285.8 kJ·mol-1表示在条件下,和反应生成时放热285.8 kJ。

ΔH单位中的mol-1表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式的系数相同。

3.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⑴.注意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焓变的数值和符号可能不同,因此必须在方程式中每种物质的化学式后面用括号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s、l、g),不用标“↑”或“↓”,水溶液则用aq表示。

⑵.注意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 焓变与温度有关,所以书写时必须在ΔH后指明反应的温度(298 K可不注明)。

⑶.注意明确系数的含义:系数只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或原子个数,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系数也可以是分数。

⑷.注意ΔH的单位及符号:ΔH的单位是kJ·mol-1,ΔH只能写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表示正向反应的焓变。

ΔH为“-”表示为放热反应;ΔH为“+”,则表示为吸热反应。

⑸.注意同一反应中系数与ΔH数值的对应关系:ΔH是指一个化学反应完全进行时的反应热,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

由于ΔH与反应完成时的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前面的系数必须与ΔH相对应,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加倍,则ΔH的数值也加倍;若反应逆向进行,则ΔH改变符号,但绝对值不变。

焓变、反应热

焓变、反应热

一、△H产生原因及计算 1.△H产生原因 宏观:H反应物 ≠ H产物
微观:E反应物断键吸 ≠ E产物成键放
吸热反应△H>0 放热反应△H<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H产生原因及计算 2.△H计算
△H=E反应物键能 —E产物键能=H产物 —H反应物 能量越低---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 计算时注意 键个数、物质系数
1. 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方程式的异同点 2. 说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①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
催化剂
②N2(g)+3H2(g) 5000C 302MNPaH3(g) ΔH= - 38.6kJ/mol
3.通过课本P4,分析热化学方程式ΔH与何有关
二、热化学方程式 1.书写 (1)注明T、P(250C 即298K,101kPa时不注明)
N2(g)+3H2(g)=2NH3(g) 习惯不注T、P (2)注明物质的状态(s、l、g、aq) (3)不标 ↑ ↓不写反应条件(如加热、点燃、催化剂) (4)化学计量数(整数、分数均可) 一般系数为最简整数比 或 根据题目要求
6.
以上两个反应分别为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两个反应的△H 0?(>、<)
吸热、放热
>、 <
二、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 ①2H2(g)+O2(g)=2H2O(l) △H= - 571.6kJ/mol
追问:此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g)和 3molH2(g),放出热量与 38.6kJ大小关系? 少于 38.6kJ
反应热、焓变、热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必然伴随能量的变化,化学能转 化为热能、电能、光能等等,主要以热能为主。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参数与焓变计算与热化学方程式解析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参数与焓变计算与热化学方程式解析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参数与焓变计算与热化学方程式解析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热现象的科学,它通过热化学方程式和热力学参数来描述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参数的计算以及如何解析热化学方程式。

一、热力学参数的计算1. 焓变(ΔH)焓变是一个化学反应中吸热或放热的能量变化,通常用ΔH表示。

ΔH的计算可以通过测量实验得到的反应前后体系的热量变化来实现。

例如,对于反应A + B → C,利用热量计可以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然后根据温度变化来计算ΔH。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ΔH = q / n,其中q为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单位:焦耳),n为反应物的摩尔数。

需要注意的是,ΔH的正负取决于反应放热还是吸热。

2. 熵变(ΔS)熵变是一个化学反应中系统的混乱程度(无序度)的变化,通常用ΔS表示。

ΔS可以通过计算反应前后的混乱度差来实现。

熵变的计算公式为:ΔS = ΣnS产物 - ΣnS反应物,其中n为各个物质的摩尔数,S为各个物质的摩尔熵。

需要注意的是,ΔS的正负取决于系统的混乱度变化,如果ΔS为正,说明反应过程中体系总的混乱度增加;如果ΔS为负,说明反应过程中体系总的混乱度减小。

3. 自由能变(ΔG)自由能变是一个化学反应中系统可做的非体积功的最大值的变化,通常用ΔG表示。

ΔG可以通过ΔH和ΔS的关系来计算。

自由能变的计算公式为:ΔG = ΔH - TΔS,其中T为反应温度(单位:开尔文)。

需要注意的是,ΔG的正负取决于ΔH和ΔS的大小关系,如果ΔG为负,说明反应是自发进行的,反之则需要外界提供能量。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解析热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中吸热或放热的能量变化。

在解析热化学方程式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方程式平衡首先要确保化学方程式是平衡的,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符合化学反应的比例。

平衡方程式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或利用化学平衡定律得到。

2. 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在方程式平衡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计算得到的热力学参数来解析热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考点三 燃烧热、中和热 1、燃烧热:
①定义: 101 kPa时,1mol纯物质 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 放出的热量。
②单位:kJ· mol-1 ③稳定氧化物:
常温常压下:C→CO2(g)、 H→H2O(l)、S→SO2(g)
2、中和热:
①定义:
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 生成1 mol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
2.反应A+B―→C(Δ H<0)分两步进行:①A+B―→ X (Δ H>0);②X―→C(Δ 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 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D )
3.已知:P4(g)+6Cl2(g)===4PCl3(g) Δ H=a kJ·mol-1, P4(g)+10Cl2(g)===4PCl5(g) Δ H=b kJ·mol-1,P4具有正 四面体结构,PCl5中P—Cl键的键能为c kJ·mol-1,PCl3中 P—Cl键的键能为1.2c 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P—P键的键能大于P—Cl键的键能 B.可求Cl2(g)+PCl3(g)===PCl5(s)的反应热Δ H C.Cl—Cl键的键能为(b-a+5.6c)/4 kJ·mol-1 D.P—P键的键能为(5a-3b+12c)/8 kJ·mol-1
【问题与探究】
1.装置中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及泡沫塑料板的作用是什么? 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
2.怎样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溶液,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 替的理由是什么? 实验时应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上下搅动;因为铜传热快,热 量损失大,所以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3.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太阳能是清洁能源( √ ) (2)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 能( √ ) (3)农村用沼气池产生的沼气作燃料属于生物质能的利用 ( √ )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关系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关系
A.2NO(g)+O2(g) 2NO2(g)的△H=△H1+△H2
B.2NO(g)+O2(g) 2NO2(g)的平衡常数K= K1/K2
C.反应①的速率大小决定2NO(g)+O2(g) 2NO2(g)的反应速率
D.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可用图a表示
7.根据下列物质变化,所得能量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物质变化
故选B。
8.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详解】
A.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A错误;
B.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体积,B错误;
C.气体转化为液体是一个放热过程,故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热量大于270ຫໍສະໝຸດ J,C正确;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反应I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②反应I和反应Ⅱ中,一个是快反应,会快速建立平衡状态,而另一个是慢反应。决定2NO(g)+O2(g) 2NO2(g)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填“反应I”或“反应Ⅱ”);对该反应体系升高温度,发现总反应速率反而变慢,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反应未使用催化剂)。
D.对反应2R(g) M (g) + N (g)使用催化剂没有意义
二、综合题
11.(1)已知金刚石中C—C键能小于C60中C—C键能,有同学据此认为C60的熔点高于金刚石,认为此说法是否正确__(填“正确”或“不正确”),并闸述理由__。
(2)格式试剂RMgX(R表示烃基、X表示卤素)遇水剧烈反应,生成可燃性烃RH和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化学反应热和焓变

化学反应热和焓变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第一讲反应热与焓变一、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和反应热1.放热反应: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的总能量时,反应释放能量,ΔH 0(填“>”或“<”)。

2.吸热反应: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的总能量时,反应吸收能量,ΔH 0(填“>”或“<”)。

二、化学反应的焓变1.焓(H)用于描述物质具有的能量的物理量。

2.焓变(ΔH)始、终状态焓的变化表示为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3.反应热的含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反应热随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变化而变化,反应热随反应前后物质的聚集状态变化而变化,一个“可逆的”化学反应,它的正反应和逆反应的焓变(ΔH)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4..化学反应热的计算Δ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ΔH=E(反应物的键能总和)—E(生成物的键能总和)例题:1. (07年全国II理综)已知:①1 mol 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 kJ的能量;②1 mol 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 kJ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 mol HCl分子时释放431 kJ 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H2(g)+Cl2(g) = 2HCl(g)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 183 kJ/mol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183 kJ/mol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1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183 kJ/mol解析:ΔH=E(反应物的键能总和)—E(生成物的键能总和)=436 kJ/mol+243 kJ/mol-2×431 kJ/mol= -183 kJ/mol变式练习1.(2011重庆) 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

化学反应热与化学反应焓的计算

化学反应热与化学反应焓的计算

焓变与反应方向
焓变:表示反应过 程中的能量变化
反应方向:焓变影 响反应进行的方向
焓变与反应速率: 焓变影响反应速率
焓变与平衡常数: 焓变影响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应速率密切相关。 焓变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反应所需时间越短。 焓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通过温度和压力等因素来调节。 了解焓变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控制化学反应过程。
计算方法
定义:化学反应焓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用符号ΔH 表示。
计算公式:ΔH=Σ(反应物焓)-Σ(产物焓),其中Σ表示物质焓的加和。
注意事项: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数以及焓值,以避免误差。
影响因素:化学反应焓受温度、压力、反应物和产物的性质等因素影响。
焓变是反应过程 中的能量变化, 与反应机理密切 相关。
过渡态是反应过 程中的中间状态, 具有较高的能量。
焓变的大小决定 了反应是否自发 进行,而过渡态 的稳定性决定了 反应速率。
通过了解焓变与 反应过渡态的关 系,可以更好地 理解反应机理和 反应条件。
焓变与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
焓变影响反应过 程中的能量变化, 进而影响反应速 率
焓变与熵变的关系
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增原理:在封闭系统中,自发反 应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揭示了热 力学过程的方向性和限度,解释了 为什么有些反应能够自发进行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焓变与熵变的关系:在等温、等压 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着焓减少、 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用于判断 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和限度,以及 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高中化学热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热化学方程式


ΔH=
成 键 释 放 能 量
反应进程
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包括物质的变化和能量的变化。 那么,有什么表达式能把这两种变化都表示出来?
H2 + I2 == 2HI 只表示物质变化
【例1】 在200℃、101kPa时,1 mol H2与碘蒸气作用生成 HI的反应,科学文献上表示为:
200℃
H2(g) + I2 (g)
思考3:温度计上的酸为何要用水冲洗干净?冲 洗后的溶液能否倒入小烧杯?为什么?
答:因为该温度计还要用来测碱液的温度,若不冲洗, 温度计上的酸会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而使热量散失,故要 冲洗干净;冲洗后的溶液不能倒入小烧杯,若倒入,会 使溶液的总质量增加,而导致实验结果误差。
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 NaOH 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 下表。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标条件(一般不写催化剂,点燃,加热也不写)
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但在 25℃ 101kPa时进行 的反应可不注明。(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温度和压 强。)
如H1H244不22((.19gg注.8k))++Jk明/JI12m2/条(mOgo2件)ol(1=2lg0,0=1)0k==℃P即=a=H指=2=:O22(Hg5)I℃(g△)1H△.=0H-1=×-105Pa;
===BaSO4↓+2H2O、CO23-+2H+===H2O+CO2↑、CH3COOH+OH-
===CH3COO-+H2O。
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g) + O2 (g) = 2H2O (l) ΔH= – 572 kJ /mol CH4(g) +2O2 (g) = CO2(g)+2H2O (l) ΔH= – 890 kJ/mol 由1mol 氢气和2mol甲烷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 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高中化学:1.1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焓变的计算

高中化学:1.1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焓变的计算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焓变的计算1.定义:在热化学中,将一个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和反应的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的问题(1)要在物质的化学式后面用括号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一般用英文小写字母g 、l 、s 分别表示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

水溶液中溶质则用aq 表示。

(2)在ΔH 后要注明反应温度,因为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同一反应,其反应焓变是不同的。

如果不标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298_K 、常压条件下的反应热。

(3)ΔH 的单位是J·mol -1或kJ·mol -1。

(4)同一化学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不同,ΔH 也不同。

根据焓的性质,若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加倍,则ΔH 的数值也加倍;若反应逆向进行,则ΔH 改变符号,但绝对值不变。

3.重要提示(1)同素异形体在反应中除标状态外,还要注明名称,如C(s ,石墨)。

(2)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用整数或简单分数表示。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SO 2+O 2=====500℃V 2O 52SO 3 ΔH =-196.6 kJ·mol -1 B .4H 2(g)+2O 2(g)===4H 2O(l) ΔH =-1 143.2 kJ·mol -1C .C(s)+O 2(g)===CO 2(g) ΔH =393.5 kJD .C(s)+O 2(g)===CO 2(g) ΔH =393.5 kJ·mol -11.盖斯定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都是一样的,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即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盖斯定律的应用若一个化学方程式可由另外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化学反应的焓变即为这几个化学反应焓变的代数和。

高中化学—焓变、热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焓变、热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焓变、热化学方程式一、焓变与反应热1.反应热:反应物和生成物相同温度,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其符号为ΔH,单位为kJ·mol-1或kJ/mol。

【注意】kJ·mol-1是指每摩尔化学反应,是将整个热化学方程式作为一个特定组合,并非指某一具体物质。

3.二者关系: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该反应的焓变,因此也用ΔH表示反应热。

二、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原因1.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宏观上:旧的物质转化为新物质;微观上:旧分子被破坏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化学键理论: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

3.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等。

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类的水解反应和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③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④碳和水蒸气、C和CO2的反应等。

4.根据物质的能量来计算: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根据化学键来计算: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三、理解反应历程与反应热的关系四、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如: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表示:2 mol氢气和1 mol氧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水时放出571.6 kJ的热量。

3.书写要求①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25 ℃、101 kPa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②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固态(s)、液态(l)、水溶液(aq)、气态(g);③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而不表示分子个数(或原子个数),因此可以写成分数;④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⑤由于ΔH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有关,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Δ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ΔH也要加倍。

2-3反应进度和热化学方程

2-3反应进度和热化学方程

A
B
G
D
即在表示反应进度时物质B和B可以不同,但用不同 物种表示的同一反应的不变。在反应进行到任意时刻,
可以用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所得
的值都是相同的。
例:用c(Cr2O72) = 0.02000molL1的K2Cr2O7溶液滴定25.00mL c(Fe2+) =0.1200molL1的酸性FeSO4溶液,其滴定反应式为 6Fe2+
+ Cr2O72 + 14H+ = 6Fe3+ + 2Cr3+ + 7H2O。滴定至终点共消耗 25.00mL K2Cr2O7溶液,求滴定至终点的0 c(Fe2+)V(Fe2+)
=00.1200molL125.00103L = 3.000103mol
反应进度和热化学方程
一.化学反应进度
化学反应的焓变H是状态函数的广度性质,具有加和 性。如化学反应:
2H2 (g) + O2 (g) = 2H2O (g)
生成2mol的H2O(g)与生成1mol的H2O(g)的H值是不一样 的,在同一状态下前者是后者的两倍。所以必须引入化学 反应进行程度的一个量的概念,即化学反应进度。
当 =1mol时,称单位反应进度,意即按计量方程式 进行了一次完整反应;如反应 N2 + 3H2 = 2NH3 若
=1mol,意指1mol N2与3molH2反应生成了2molNH3 。
对任一化学反应 aA + bB = gG + dD 有:
nA nB nG nD
(NH3) = 1 , (N2)= 1/2, (H2) = 3/2
(2)化学反应进度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焓变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焓变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物的键能总和 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所以:一个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取决于
所有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与所有形
成新键放出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一 、反应热 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或 1、定义:
转换成相应的热量)叫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在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 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
能量变化
电能
光能
思 考
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 反应?哪些是吸热反应?
①所有的燃烧反应 ②所有的中和反应 ③活泼金属与水、酸、碱的反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
①大多数分解反应如:CaCO3高温分解 ②强碱与铵盐Ba(OH)2.8H2O+NH4Cl ③水煤气的生成反应C+CO2 ④ 特殊的反应:H2+CuO, C+H2O ,
二、热化学方程式 1 H2(g)+ O2(g)==H2O(g) △H=-241.8kJ/mol 2 1 H2(g)+ O2(g)==H2O(l) △H=-285.8kJ/mol 2 3、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各物质的状态。 普化学方程式 1 H2(g)+ O2(g)==H2O(g) △H=-241.8kJ/mol 2 2H2(g)+O2(g)==2H2O(g) △H=-483.6kJ/mol
5、焓变的计算方法
ΔH = 反应物的键能总和 – 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ΔH = 生成物的总能量 – 反应物的总能量 ΔH =
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 化学键形成释放的总能量

例 2:拆开 1 mol H-H键、1 mol N-H键、1 mol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 kJ、391 kJ、946 kJ, 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2020化学鲁教选修:化学反应的焓变、热化学方程式含解析

2020化学鲁教选修:化学反应的焓变、热化学方程式含解析

H+(aq)+OH-(aq)===H2O(1) ΔH=-57.3 kJ·mol-1。

分别向1 L 0.5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ΔH1、ΔH2、ΔH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ΔH1>ΔH2>ΔH3B.ΔH1<ΔH2<ΔH3C.ΔH1<ΔH2=ΔH3D.ΔH1=ΔH2<ΔH3解析三者都是放热反应、ΔH均小于0、浓硫酸遇水放热、所以浓硫酸对应的反应放热最多、ΔH最小。

②和③的反应均为稀的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且反应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二者相等。

答案 C学习任务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问题思考】在化学反应中、既有物质的变化又有能量的变化、用一个什么样的化学用语来表示呢?提示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名师点拨】1.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基本步骤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氧族元素中含有18e-的两种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请你归纳: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与氢化物的生成热ΔH的关系: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硒化氢在热力学标准状况下、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答案(1)(2)非金属元素氢化物越稳定、ΔH越小(3)H2Se(g)===Se(s)+H2(g) ΔH=-81 kJ·mol-113.化学键的键能是原子间形成(或断裂)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以下是部分共价键键能的数据:H—S:364 kJ·moL-1、S—S:266 kJ·moL-1、S===O:522 kJ·moL-1、H—O:464 kJ·moL-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哪几点?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对于25℃、 101 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2)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各物质的状态。(s、l、g、aq)因为物 质的聚集状态不同所含的能量也不同。 (3)Δ H要有符号、数值和单位。
固态
C.若Δ H<0,则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
D.若Δ H>0,则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
4.298 K 时,1 mol C与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 CO
和1 mol H2,需吸收131.5 kJ的热量。写出此反应的热 化学方程式。 C(s)+H2O(g)====H2(g)+CO(g) Δ H (298 K)=+131.5 kJ·mol-1
2.已知在1×105 Pa,298 K条件下,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
放出484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A.H2O(g)====H2(g)+1/2O2(g) B.2H2(g)+O2(g)====2H2O(l) Δ H(298 K)=+242 kJ·mol-1 Δ H(298 K)=-484 kJ·mol-1
焓变、
Δ 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反应热 Δ 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化学反应与 能量的变化 热化学 方程式 概念
意义
书写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可以表示分子的个数 B.热化学方程式中只需标明生成物的状态
C.反应热指的是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D.化学反应不一定都伴随能量的变化
体系与环境
新化学键时释放的总能量Σ 相对大小 △ H= Σ
反应物-
被研究的物质
系统称为体系,体 系以外的其他部分
Σ
生成物
称为环境。
若△H 若△H
> 0 (△H为“+”),则为吸热反应; < 0 (△H为“-”),则为放热反应。
能 量 反应物
能 量
生成物
放热反应 Q<0
生成物
吸热反应 Q>0
反应物 反应过程(II) ΔH > 0
分析:H2 (g)+1/2O2(g)=H2O(l)
△H(298k) =-285.8kJ/mol
1.反应物的总焓高于生 成物的总焓
1.C( S,金刚石) +O2(g)=CO2(g) 2.生成物比反应物 更稳定 △H(298k) =-395.41kJ/mol 2.C( S,石墨) +O2(g)=CO2(g) △H(298k) =-393.51kJ/mol
吸热
吸热
液态
吸热
气态
(4)Δ H单位中的mol-1,对于任一反应X仅指每摩尔反应。 (5)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仅表示物质的量,所以热化学方程 式中前面的计量数可以是分数。计量数加倍时, Δ H 也 要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 其Δ H 与正反应的数值相
等,符号相反。
(1)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应生成2 mol气态HCl,
C.H2(g)+1/2O2(g)====H2O(g)
D.2H2(g)+O2(g)====2H2O(g)
Δ H(298 K)=+242 kJ·mol-1
Δ H(298 K)=+484 kJ·mol-1
3.相同温度时,下列两个反应的反应热分别用Δ H1、Δ H2 表示,其关系正确的是(
1 ①H2(g)+ O2(g)====H2O(g) 2
2.表示的意义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聚集状态
(2)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比和质量比
(3)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说一下下面热化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2H2(g)+O2(g)====2H2O(g) Δ H=-483.6 kJ/mol
表示在通常状况下,2 mol氢气和1 mol氧气反应生成 2 mol水蒸气放出的热量为483.6 kJ。
(2)符号: △H △H=H生成物-H反应物
(3)单位: kJ/mol 或 kJ·mol-1 说明: (1)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 应,由焓变(△H)决定。 (2)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 (3)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由实验直接测定。
2.焓变(Δ H): 用反应物总焓、产物总焓的差值表示的反应热。 单位:kJ·mol-1 因为 Q >0为吸热反应,Q <0为放热反应, 所以 当ΔH >0时,为吸热反应。 当ΔH <0时,为放热反应。
2.
3mol CH4燃烧时,生成液态水和CO2 同时放出2670.9KJ
常温下14克CO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141.3KJ热量,
的热。请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3.
写出该热化学方程式。 2. CH4(气)+2O2(气)=CO2(气)+2H2O(液); △H = - 890.3KJ /mol
3. CO(气)+ 1/2
能量
2H(g)+O(g)
a
1 H2(g)+ O2(g) 2
b c
H2O(g)
(2)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Δ H是大于0还是小于0?
H—H 键和0.5 mol O—O 键吸收的热量
b:2 mol气态H原子和1 mol气态O原子结合生成1 mol气态
H2O放出的热量 c:1 molH2(g)与0.5 molO2(g)反应生成1 mol气态H2O放 出的热量 (2)放热;小于0
O2(气)=CO2(气);
△H = - 282.6KJ /mol
4.已知:H2(g)+1/2O2(g)====H2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 如图。问: (1)a、b、c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出184.6 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Cl2(g)====2HCl(g) ∆H=-184.6 kJ/mol
(2)1molC(固态)与适量H2O(气态)反应,生成CO(气态)
和H2(气态),吸收131.3 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 学方程式。 C(s)+H2O(g)====CO(g)+H2(g) Δ H=+131.3 kJ/mol
D
) Δ H1= -Q1 kJ·mol-1
②2H2O(g)====2H2(g)+O2(g)
A.Q1>Q2 C.2Q1<Q2
Δ H2=+Q2 kJ·mol-1
B.Q1=Q2
1 D. Q2 =Q1 2
2.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 Δ H=+131.3 kJ/mol表示( C )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能量
B.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 kJ 热量 C.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 并吸热131.3 kJ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 kJ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 ) A.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 B.凡是吸热或放热过程中热量的变化均称为反应热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焓变与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能量 的 1.化学反应过程中,除有物质的变化以外还有________
热能 、________ 电能 、________ 光能 等形式 变化.这种变化常以______ 表现出来. 放热 反应和 2.当能量变化以热的形式表现时,我们把反应分为______ 吸热 反应。 _________
用英语表示 Energy, power
能量
请大家思考一下能量用化学 用语如何表示
二、焓与焓变 物质具有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 1.焓(H):是与体系的内能等有关的一种物理量。 焓的单位:kJ·mol-1
含义:物质具有焓的多少与物质的量的多少有关,与物质的状
态和温度联系密切。
2.焓变、反应热
(1)概念: 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
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所以 化学反应过程中有能量的变化。
键能: 破坏1 mol共价键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 mol共价键放出 的能量。键能恒取正值。
△H取决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
的总能量Σ
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形成 生成物的
200 ℃ H2(g)+I2(g) 2HI(g) 101 kPa
Δ H=-14.9 kJ/mol
该化学方程式与普通的方程式有什么不同? (1)指明了温度和压强; (2)注明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和能量的变化。
二、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 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过程(I) ΔH < 0 正吸负放
Δ H =生成物总焓–反应物总焓
放热反应 表现 形式 能量 变化 键能 变化
吸热反应
△H﹤0或△H为“-” △H﹥0或△H为“+” 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总键能大于 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总键能小于
反应物总键能
反应物总键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