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描述
岩性描述
![岩性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87f20de5f90f76c661371a38.png)
1、板岩:黄褐色,矿物成分为绢云母、石英、方解石、炭质等,结晶程度差,尚保留较多泥质成分,具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多呈薄层状,质地较坚硬,锤击声较清脆;锈染较严重,强风化;2、千枚岩:银灰色,矿物成分为绢云母、绿泥石和石英,含少量长石及碳质、铁质等物质,细粒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在片理面上有小皱纹构造,呈薄层至中厚层状,质地较硬,节理裂隙较发育,中等风化;3、砂岩:棕、黄色,矿物成分主要是石英、长石、及粘土矿物等,砂状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胶结物为硅质,质地较坚硬,锤击声较清脆,弱风化;4、灰岩:灰色、灰白色,主要由碳酸盐矿物组成,其它矿物成分有粘土矿物、石英粉砂、铁质微粒等,碎屑结构(晶粒结构),薄层~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可见方解石脉;弱风化,锤击声脆,岩质较硬,未见有溶蚀现象;5、片岩:灰白-灰-灰黑色,矿物成分主要有绿泥石、石英、方解石、白云母等,鳞片变晶结构、纤状变晶结构和斑状变晶结构,薄层状(层厚3-50mm)构造,岩石蚀变较弱,局部见脉状和不规则脉状碳酸盐化和硅化;质地较硬,弱风化;6、白云岩:灰白色,主要由白云石组成,常混入石英、长石、方解石和粘土矿物,细粒或中粒结构,块状、角砾状、砾状结构,性脆,硬度小,用铁器可划出擦痕,岩石表面可见刀砍状痕迹,节理裂隙发育,锈染较严重,弱风化;7、辉绿岩:深灰、灰黑、灰绿色,由辉石、基性长石组成,辉绿结构或次辉绿结构,粒度较小,节理裂隙发育,有石英岩脉填充,呈碎块状,弱风化;8、花岗岩:黄色带粉红、灰白色,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和云母,半自形粒状结构或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质地坚硬致密,节理裂隙较发育,弱风化9、泥岩:棕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如水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等组成,其次为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质地松软,固结程度较页岩弱,重结晶不明显;结构极细粒,肉眼无法辨认颗粒,层理不如页岩发育,节理裂隙发育10、砾岩:红褐色,30%以上由直径大于2mm的颗粒碎屑组成,碎屑组分主要为岩屑,有少量矿物碎屑,填隙物为砂、粉砂、粘土物质等,粒径2~10mm,泥钙质胶结,圆棱-浑圆状,磨圆度较差11、凝灰岩:颜色以灰白色为主,凝灰结构,块状构造。
地质勘测报告地层分析和岩性描述
![地质勘测报告地层分析和岩性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1d5895a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0.png)
地质勘测报告地层分析和岩性描述地质勘测报告地层分析和岩性描述1. 引言地质勘测报告是对勘测区域地质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的关键文件。
本报告将重点介绍地质勘测中的地层分析和岩性描述。
2. 地层分析地层分析是指对地层的划分和分类,以及地层的时代和岩性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过程。
2.1 地层划分根据勘测区域的岩层特征,将地质剖面绘制成区分明确的地层单元。
地层单元的划分依据包括岩性、颜色、化石组合以及地球物理特征等因素。
2.2 地层分类根据地层的岩性、形成环境、年代等特点,将地层划分为不同的地层群、地层系、地层组和地层段,以更好地理解地层演化的过程。
3. 岩性描述岩性描述是对勘测区域中不同地层的岩石特征进行详细说明和分类的过程。
3.1 岩性分类根据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性质,将不同的岩石划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主要类别。
每个类别下还包括不同的亚类和具体的岩石类型。
3.2 岩性特征描述针对每个岩石类型,描述其颜色、质地、结构、矿物组成等特征,并结合有关的图例和剖面图进行详细说明。
同时,还应描述岩石的风化特征、断裂和节理等地质构造特征。
4. 结论通过地层分析和岩性描述,我们对地质勘测区域的地质情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可以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地质灾害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5. 参考文献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以下文献资料:1) 张三, 李四. 地质勘测与矿产地质学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2) 王五, 赵六. 地质学导论[M]. 科学出版社, 2015.3)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Report on Geotechnical Survey[M]. China Geological Press, 2018.感谢您阅读本报告,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进一步了解,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岩性描述
![岩性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5fb29fdbcc22bcd126ff0ca9.png)
1.岩石描述的顺序:名称、颜色、矿物成分、胶结物成分、结构、构造、风化程度、破碎程度(或裂隙发育程度及产状要素)。
对各类岩土描述颜色时,应将复色次色放在前,主色放后。
2.岩浆岩:a、按结晶程度: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b、按组成岩石的结晶颗粒的相对大小:等粒、斑状c、按组成岩石的结晶颗粒的绝对大小:粗粒(粒径大于5mm)、中粒(粒径2~5mm)、细粒(0.2~2mm)、微粒(粒径小于0.2mm)主要构造由:块状、带状、流纹状、气孔状、杏仁状及流面线等。
3.变质岩:d、结构:变晶结构、压碎结构、变余结构e、构造:片状、片麻状、带状、斑点、块状对岩石的裂隙一般应描述其性质、张闭、充填及其连塑性,岩石裂隙根据地质力学属性可分为:压性、张性、扭性、压扭性、张扭性。
根据裂隙宽度可分为:小裂隙(小于1mm)、中裂隙(介于1~5mm)、大裂隙(大于5mm)。
对岩层、断层及裂隙产状的记录内容应当包括:倾角、倾向、密度等。
4.碎石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的土。
描述内容及顺序为:名称、主要成份、成因类型、形状、颗粒级配、充填物成份性质及其百分比数、风化程度(坚固性)、密实度,对碎石土的成份的描述应指出碎块的岩石名称。
充填物为砂土时,应描述其密度、充填物为粘土时应描述其状态,并按其重量估计含量的百分比;无充填物:则研究其空隙大小,颗粒间的接触受否稳定。
密实度鉴别:a、密实:骨架颗粒含量大于总量70%,交错排列,连续接触,井壁稳定,铁镐挖掘困难。
b、中密:骨架颗粒含量介于60%~70%,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铁镐可挖掘,井壁有掉块现象,取出大颗粒处能保持凹痕面形状。
c、稍密:骨架颗粒含量小于总量的60%,排列混乱,大部分不接触,井壁坍塌,铁锹可挖掘。
5.砂土:f、砾砂:粒径大于2mm占全重的25%~50%,四分之一以上的颗粒比麦和高粱粒大。
g、粗砂:粒径大于0.5mm超全重的50%,二分之一以上的颗粒比米粒小。
常见岩性描述及图片说明
![常见岩性描述及图片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2aa88024bd64783e09122b12.png)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1.细砾岩岩石名称:细砾岩英文名称:Fine conglomerate颜色:暗灰褐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细砾结构主要成分:长石、石英、隐晶质岩石砾石,钙泥质胶结物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产地:河北唐山2.鲕粒灰岩岩石名称:鲕粒灰岩英文名称:Oolitic limestone颜色:深灰构造:块状构造结构:鲕粒结构主要成分:方解石质鲕粒,方解石胶结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产地:湖北宜昌3.页岩岩石名称:页岩英文名称:Shale颜色:灰构造:页理构造(页理面上有完整的鱼化石)结构:泥状结构主要成分:粘土矿物所属岩类:沉积岩\泥质岩产地:湖北4.油页岩岩石名称:油页岩英文名称:Oil shale颜色:浅灰褐构造:页理构造结构:泥状结构主要成分:粘土矿物,沥青质所属岩类:沉积岩\泥质岩产地:广东茂名5.紫色泥岩岩石名称:紫色泥岩英文名称:Purple mudstone 颜色:暗紫红构造:块状构造结构:泥状结构主要成分:粘土矿物所属岩类:沉积岩\泥质岩产地:河北唐山6.石灰岩岩石名称:石灰岩英文名称:Limestone颜色:淡灰褐构造:块状构造结构:微晶结构主要成分:方解石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产地:南京英文名称:Sandy conglomerate颜色:深灰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砂质细砾结构主要成分:石英、长石、隐晶质岩石砾石和砂粒,泥质胶结物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产地:河北蓟县英文名称:Quartzose sandstone 颜色:淡褐灰构造:块状构造结构:中砂结构主要成分:石英砂粒,石英胶结物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英文名称:Arkose颜色:褐红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粗砂结构主要成分:长石砂粒,长石胶结物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产地:河北唐山10.粘土岩石名称:粘土英文名称:Clay颜色:灰白构造:块状构造结构:泥状结构主要成分:高岭石所属岩类:沉积岩\泥质岩产地:北京门头沟11.粉砂岩(黄土)岩石名称:粉砂岩(黄土)英文名称:Siltstone(Loess)颜色:浅灰黄构造:块状构造结构:泥质粉砂结构主要成分:石英、长石粉砂粒,粘土矿物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产地:河南12.页岩岩石名称:页岩英文名称:Shale颜色:黑灰构造:页理构造结构:泥状结构主要成分:粘土矿物所属岩类:沉积岩\泥质岩产地:湖南新晃中寨13.铝土矿岩石名称:铝土矿英文名称:Bauxite颜色:淡灰绿构造:块状构造结构:胶状结构主要成分:非晶质氧化铝矿物所属岩类:沉积岩\铝质岩产地:福州湾中寨14.鲕状灰岩岩石名称:鲕状灰岩英文名称:Oolitic limestone颜色:暗紫红构造:块状构造结构:渗滤粉砂鲕粒结构主要成分:方解石质鲕粒,方解石质渗滤粉砂,方解石胶结物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15.生物碎屑灰岩岩石名称:生物碎屑灰岩英文名称:Bioclastic limestone颜色:灰黑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生物碎屑结构主要成分:方解石质生物碎屑,方解石微晶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产地:广东韶关凡口16.碳质页岩岩石名称:碳质页岩英文名称:Carbonaceous shale 颜色:黑灰构造:页理构造结构:泥状结构主要成分:粘土矿物,有机碳所属岩类:沉积岩\泥质岩产地:北京西山门头沟:Shale颜色:黑灰构造:页理构造结构:泥状结构主要成分:粘土矿物所属岩类:沉积岩\泥质岩产地:湖南新晃中寨石名称:页岩英文名称:Shale颜色:黑灰构造:页理构造结构:泥状结构主要成分:粘土矿物所属岩类:沉积岩\泥质岩产地:湖南新晃中寨新晃17.锰质岩(菱锰矿)岩石名称:锰质岩(菱锰矿)英文名称:Manganesite(manganspath) 颜色:深灰,风化面浅黄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结晶结构主要成分:菱锰矿所属岩类:沉积岩\锰质岩18.铁质岩岩石名称:铁质岩英文名称:Ironstone颜色:暗红褐构造:块状构造结构:鲕粒结构主要成分:赤铁矿质鲕粒,赤铁矿微晶填隙物所属岩类:沉积岩\铁质岩产地:河北宣化庞家堡19.珊瑚礁灰岩岩石名称:珊瑚礁灰岩英文名称:Coral-reef limestone颜色:浅灰黄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生物骨架结构主要成分:原地群体珊瑚,方解石微晶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20.砾屑灰岩岩石名称:砾屑灰岩英文名称:Calcirudite颜色:浅灰黄构造:块状构造结构:微晶砾屑结构主要成分:方解石质砾屑(断面呈蠕虫状),方解石微晶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产地:南京21.砂质灰岩岩石名称:砂质灰岩英文名称:Sandy limestone颜色:淡褐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砂质微晶结构主要成分:方解石微晶,石英砂粒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产地:玉门22.深灰色微晶灰岩岩石名称:深灰色微晶灰岩英文名称:Dark-gray micritic limestone 颜色:深灰构造:块状构造结构:泥状结构主要成分:方解石微晶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产地:贵州遵义23.菱镁岩岩石名称:菱镁岩英文名称:Magnesite rock颜色:灰白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粗粒变晶结构主要成分:菱镁矿所属岩类:变质岩\气液交代变质岩24.角砾状灰岩岩石名称:角砾状灰岩英文名称:Brecciated limestone颜色:浅褐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细角砾状结构主要成分:灰岩角砾,方解石质填隙物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产地:山东莱芜县苗山公社25.油页岩岩石名称:油页岩英文名称:Oil shale颜色:暗灰褐构造:页理构造结构:泥状结构主要成分:粘土矿物,沥青所属岩类:沉积岩\泥质岩产地:辽宁抚顺26.紫色泥质页岩(贺兰石)岩石名称:紫色泥质页岩(贺兰石)英文名称:Purple mud-shale(Helanstone) 颜色:暗灰紫,含灰绿斑块构造:页理构造结构:泥状结构主要成分:粘土矿物所属岩类:沉积岩\泥质岩产地:宁夏贺兰山27.泥岩(含植物化石)岩石名称:泥岩(含植物化石)英文名称:Mudrock(having phytolites) 颜色:灰构造:块状构造结构:泥状结构主要成分:粘土矿物,有机碳所属岩类:沉积岩\泥质岩28.蒙脱石粘土岩石名称:蒙脱石粘土英文名称:Montmorillonitic clay 颜色:淡粉红构造:块状构造结构:泥状结构主要成分:蒙脱石所属岩类:沉积岩\泥质岩产地:湖北咸宁29.花岗岩风化的高岭土岩石名称:花岗岩风化的高岭土英文名称:Kaoline from granite-weathering 颜色:浅玫瑰红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粉砂泥状结构主要成分:高岭石,残积石英粉砂所属岩类:沉积岩\残积泥质岩产地:华石山30.红色薄层细粉砂岩岩石名称:红色薄层细粉砂岩英文名称:Red thin-bedded fine-siltstone 颜色:浅红构造:水平层理构造结构:泥质粉砂结构主要成分:石英细粉砂、粘土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31.钙质砾岩岩石名称:钙质砾岩英文名称:calcareous conglomerate颜色:灰构造:块状构造结构:中细砾结构主要成分:隐晶质岩石砾石,钙质胶结物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产地:河北宣化水泉第四沟32.黄土中结核名称:黄土中结核英文名:Concretion in loess所属岩石:沉积岩\碳酸盐岩特点:整个结核呈不规则“生姜状”(俗称砂姜),较疏松多孔成因:黄土沉积物中溶解碳酸钙的再沉淀产物33.水平层理及冲刷面名称:水平层理及冲刷面英文名:Horrizontal bedding and scour所属岩石:中-细砂岩特点:纹层相互平行且平行层面;浅灰细砂与上覆深灰中砂之间界线起伏不平成因:速度较小的定向水流沉积水平层理,流速突然增加使沉积物表面受到冲蚀同时被新的沉积物覆盖34.板状交错层理岩石名称:板状交错层理英文名:Tabular cross-bedding所属岩石: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特点:纹层倾斜成交错层,层系上下边界为两平行平面,层系呈等厚板状成因:较高速水流对松散沉积物表层的持续作用产物,纹层倾斜方向指示水流方向产地:山东淄博35.原生色名称:原生色英文名:Primary color所属岩石:伊利石粘土岩特点:颜色分布稳定、均匀成因:在沉积、成岩过程中获得并由原生矿物显现出来产地:湖北武汉采集者:地质系36.次生色名称:次生色英文名:Secondary color所属岩石:石英杂砂岩特点:褐红色分布不均匀、不稳定,呈扩散的同心园状成因:因氧化从矿物中析出的高铁离子以氢氧化铁胶体的形式呈周期性扩散沉淀产地:河北唐山采集者:地质系37.虫孔名称:虫孔英文名:Worm boring所属岩石:泥灰岩特点:垂直岩层表面的直或弯曲的管状物,粗细均匀,表面光滑,内部充填物与周围沉积物相同成因:蠕虫类因觅食或居住需要,在松软沉积物内部钻孔而留下的遗迹产地:南京38.缝合线名称:缝合线英文名:Stylolite所属岩石:石灰岩特点:在岩层断面上有波状起伏的细缝,缝内多充填难溶杂质(如粘土、铁质)成因:已固结岩石在高压下内部局部溶解而成产地:河北39.叠层石岩石名称:叠层石英文名称:Stromatolite颜色:灰构造:叠层构造结构:粘结-结晶结构主要成分:方解石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产地:河北庞家堡采集者:中国地质大学教工采集时间:1982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2165-0-3Y3526as-2岩石名称:叠层石英文名称:Stromatolite颜色:灰构造:叠层构造结构:粘结-结晶结构主要成分:方解石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40.介壳灰岩岩石名称:介壳灰岩英文名称:Shell limestone颜色:黑灰构造:带状构造结构:生物碎屑结构-微晶结构主要成分:贝壳、微晶方解石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产地:广西隆林41.浪成交错层理名称:浪成交错层理英文名:Wave-built cross-bedding所属岩石:中细粒泥质长石石英砂岩特点:交错层层系波状起伏并切割下伏层系,纹层平行或大致平行层系界面成因:较深水松散沉积物受波浪扰动-改造而成产地:河南42.安山岩角砾岩岩石名称:安山岩角砾岩英文名称:Andesite breccia颜色:暗褐绿构造:块状构造结构:角砾状结构主要成分:角砾为绿泥石化安山岩,胶结物为泥质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产地:湖北黄石。
300种岩性描述
![300种岩性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c1084653bb68a98270fefa4b.png)
安山玄武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紫黑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或流动构造。
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宽板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辉石斑晶,粒状,大小1-5mm,含量%,颜色为色。
,橄榄石,粒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还可见少量角闪石斑晶,大小1-3mm,含量%。
基质主要为斜长石微晶和玻璃质组成,呈玻基交织结构或隐晶质结构。
安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绿色、紫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或流动构造。
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宽板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角闪石,长柱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还可见少量辉石斑晶,大小1-5mm,含量%,颜色为色。
基质主要为斜长石微晶和玻璃质组成,呈玻基交织结构或隐晶质结构。
安山质火山角砾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绿色,火山角砾结构,斑杂构造或块状构造。
火山角砾成分为安山岩,多棱角状、次棱角状,碎屑粒度变化大,在2-64mm之间,分选性差,含量>50%;填隙物为小于角砾的凝灰质,其中岩屑约占%,晶屑约占%,玻屑及火山灰等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
安山质集块熔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绿色,集块熔岩结构,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
火山碎屑以集块及少量角砾为主,总计含量10-75%。
集块成分及角砾为安山岩,多次棱角状,其中集块大小在64-mm,含量%,角砾含量%;胶结物为安山质熔岩,隐晶质结构(或斑状结构),流纹或块状构造,总计占25-90%。
安山质集块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绿色,火山集块结构,块状构造或斑杂构造。
火山碎屑物主要为安山质岩屑,多棱角状-次棱角状,大小在64-mm,含量>50%;填隙物为较集块小的岩屑、玻屑、晶屑及火山灰等,其中角砾级碎屑约占%,凝灰级碎屑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
安山质角砾熔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绿色,角砾熔岩结构,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
火山碎屑以角砾及少量凝灰质为主,总计含量10-75%。
角砾成分为安山岩,多次棱角状,大小在2-64mm,含量%,凝灰质以岩屑及晶屑等为主,约占%;胶结物为安山质熔岩,隐晶质结构(或斑状结构),流纹构造,总计占25-90%。
岩性描述
![岩性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16f4af680b1c59eef8c7b4e1.png)
风化面呈棕褐色,新鲜面红棕色。
水平层理发育,单层厚0.2—0.6m;因颜色和粒度变化显示厚度不一的细层,一般细层厚0.8—2.5cm。
粉砂结构,碎屑粒度(0.06-0.004)mm。
大小均一,砂粒分选性好,磨圆度高。
手标本触之具有微小颗粒砂感。
块状构造。
矿物碎屑主要为:石英(75-80)%,白云母(10-12)%,长石(5-6%)。
石英呈灰白色,呈微小颗粒状,常因胶结物浸染及搬运过程中的磨蚀,使表面光泽暗淡,或因受氧化铁浸染而略显灰黄色;碎屑中白云母呈片状、鳞片状,黑色、深褐色,含量较高,在阳光下呈鳞片状反光极为明显;长石放大镜下可见呈微小颗粒状,呈肉红色者为钾长石,玻璃光泽,多风化成高岭土,颗粒表面变得不光洁,略带浅土黄色,硬度也降低,见少量斜长石,白色,玻璃光泽,表面少见污染,较光洁,常被绢云母、碳酸盐矿物交代,而略带浅灰色或浅灰黄色,透明度降低。
长石分选中等,磨圆度较好,多呈次圆—次棱角状。
另见有少量绿泥石,呈灰绿色土状集合体产出。
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滴稀盐酸轻微起泡),含量约(2-3)%。
基质多为粘土物质,主要为高岭石,含量约(5-10)%粉砂质泥岩风化面呈红棕色,新鲜面呈红褐色。
泥质-粉砂结构,手触之有轻微粗糙感。
粘土质质点占90%以上。
以刀切之则呈平滑切面,断口呈贝壳状。
主要为块状构造。
风化后见有页理构造,沿层理面能剥成薄片状。
泥质岩的物质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是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
碎屑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碎屑,均呈粉砂混入其中。
石英、长石均呈显微颗粒状,因受氧化铁浸染而略显灰黄色;云母碎屑呈鳞片状,黑色、深褐色,在阳光下呈鳞片状反光极为明显。
见有其它非粘土、非碎屑物质,包括石膏。
其中,石膏呈白色粒状,呈薄层状产出,层厚1-3cm。
砾岩砾岩:灰绿-紫红色,中-粗-细砾状结构,粗砾256-64mm占30%,中砾64-4mm占40%,细砾4-2mm占30%,分选性较差,磨圆度次圆-次棱角状。
岩性描述
![岩性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52acf33667ec102de2bd89f1.png)
卵石土:杂色:稍密,潮湿~饱和,卵石母岩主要矿物成份为微风化的石英砂岩、石灰岩、花岗岩等,主要填充物为中粗砂及少量粉质黏土,卵石含量约20~30%,粒径约20~120mm,磨圆较好,呈圆形、亚圆形,分布均匀,级配较好,为冲洪积成因。
砂岩:灰白~浅灰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少量云母碎片,钙泥质胶结,局部含泥质较重,其中:27.45~28.00m,岩心破碎,呈短柱状、碎块状,岩质较软,为强风化带;28.00~28.50m岩心较完整,呈长~短柱状,岩质较硬,为中等风化带。
泥岩: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其中:30.10~33.80m,岩心破碎,呈短柱状、碎块状,岩质较软,为强风化带;33.80~39.20m岩心较完整,呈长~短柱状,岩质较硬,为中等风化带。
杂填土:杂色,主要由建筑碎石,砂泥岩碎石及粘土组成,结构松散,稍湿,碎石粒径约20-120mm,含量25%-40%,为人工堆填而成,堆积时间约半年以上。
粉质粘土:紫红色,呈可塑状,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表层富含植物根系,为残坡积成因。
岩性描述
![岩性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5a8d9ec458f5f61fb736666f.png)
局部见灰色泥质斑块。较致密,加HC1+, 岩屑呈团粒状。 37、浅灰色灰质砂岩 (S2): 成份分主要为石英,少量长石及暗色矿物。砂粒以细砂为主,含少量粉砂。
岩性描述
![岩性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1e1e722a2af90242a895e51d.png)
岩性描述P2CP1第一段:由河床相,湖沼地层交替组成。
岩性以泥质岩、砂质岩为主,粉砂岩次之。
底部河床相砂岩,中细粒结构。
P1T3-4 第三段第四带:由过渡相为主的沉积旋廻所组成。
岩性以泥质岩、砂质岩为主。
含煤7—14层,其中较稳定可采一层(1号煤层),较稳定至不稳定可采一层(2号煤层),不稳定可采一层(0号煤层)。
含动物化石3层,主要有舌形贝、戟贝、长身贝等,此为海百合茎及炭蚌、海螺等。
植物化石较少,常见有:大羽羊齿、细羊齿等。
P1T3-3 第三段第三带:纯陆相含煤旋廻。
中上部以泥岩为主,下部以砂质岩为主,但变化较大。
含煤14-19层,多为煤线且不稳定,仅局部可采。
本带以不含动物化石为特征,含植物化石丰富,常见的有大羽羊齿、细羊齿。
其次为瓣轮木、带羊齿、古乌毛厥、脉羊齿等。
P1T3-2 第三段第二带:由浅海相、过渡相、湖沼相地层交替组成。
岩性以泥质岩为主,次为粉砂岩和砂质岩。
化石以正常浅海相的线戟贝和泻湖相的舌形贝组合为主,共见14个动物化石层,垂直分带较明显。
舌形贝主要分布于本带上部,线戟贝多分布于下部。
主要化石有:腕足类:舌形贝、线戟贝、小戟贝、线纹长身贝。
瓣鳃类:炭蚌粟蛤、燕海扇、裂齿蛤。
腹足类:海螺。
海百合茎:次园海百合茎。
植物化石多富集于本带上部,以大羽羊齿、细羊齿、古乌毛厥为主。
含煤12-19层。
其中较稳定可采2层(8、9号煤层),较稳定至不稳定可采一层(10号煤层),不稳定可采三层(6、6+1、7号煤层)。
P1T3-1 第一段第一带:以浅海相为主,夹过渡相,湖沼相地层交替组成。
岩性以泥质岩为主。
动物化石由下往上种属和数量均有增加,上部尤为丰富,特别是海百合茎和长身贝类最为常见。
其次瓣鳃类、腕足类、戟贝、舌形贝等也常见。
偶见大羽羊齿、细羊齿、带羊齿等。
含煤7—13层,除11、12号煤层为较稳定至不稳定可采、不稳定可采煤层外,其他均为煤线。
P1T2 第二段:正常浅海相地层组成。
岩性以泥质岩、粉砂岩为主,夹砂质岩,未见含煤。
岩性描述
![岩性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6e4647f3ba0d4a7302763aa8.png)
浅红色中粒似斑状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岩石风化面为灰红色,新鲜面为灰白、浅红色,似斑状结构,基质为中粒等粒结构,块状构造。
斑晶为钾长石浅肉红色,自形板状,大小约10-50mm,解理面宽平,玻璃光泽,分布不均匀,平均含量约10-15%;基质主要由长石、石英和暗色矿物黑云母等组成,斜长石灰白色,板状或粒状,大小3-5mm为主,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约15-20%;钾长石浅肉红色,板状,大小约3-4mm,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60%左右;石英无色透明、粒状,大小多1mm左右,颗粒较大者形成斑晶,无解理,油脂光泽,有时聚集呈团,含量约20-30%;黑云母褐色,一组极完全解理,片状,大小1-3mm 左右,珍珠光泽,含量约5-8%。
浅红色细粒含黑云母正长花岗岩:风化面浅灰色,新鲜面浅红色,细粒等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和黑云母构成。
钾长石:浅肉红色,半自形宽板状或板柱状,玻璃光泽,具有卡氏双晶,大小0.5-2mm为主,少量(1-3%)在2-4mm之间,含量约50-55%;石英无色,它形粒状,油脂光泽,大小以0.5-2mm为主,少量(2-5%)在2-4mm之间,含量约20-30%;斜长石为灰白色,解理发育,玻璃光泽,粒状,含量15-20%;黑云母黑色或暗褐色,片状,集合体大小1-3mm,绿泥石化,含量约5%左右。
岩石具绿泥石化,节理细密发育。
浅红色中细粒正长花岗岩浅红色中粒正长花岗岩浅红色粗中粒正长花岗岩:风化面浅灰色,新鲜面浅红色,粗中粒不等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构成。
钾长石:浅肉红色,半自形宽板状或板柱状,玻璃光泽,具有卡氏双晶,大小2-5mm为主,少量(3-5%)在5-7mm之间,含量约50-55%;石英无色或烟灰色,它形粒状,油脂光泽,大小以2-4mm为主,含量约25-30%;斜长石为灰白色,解理发育,玻璃光泽,粒状,含量15-20%;黑云母黑色或暗褐色,片状,集合体大小1-3mm,绿泥石化,含量约1-3%左右。
地质勘察中的地下岩层岩性描述
![地质勘察中的地下岩层岩性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6c4ef45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e.png)
地质勘察中的地下岩层岩性描述地质勘察是研究地球表面和地下的岩石、矿物、地壳运动等地质现象的科学方法。
在进行地质勘察时,地下岩层岩性描述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质勘察中地下岩层岩性描述的意义、方法和技巧。
一、地下岩层岩性描述的意义岩性描述是地质勘察中对地下岩石的实质性特征进行记录和描述的过程。
准确地描述地下岩层的岩性对于进行地质勘察、工程建设和资源勘探都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岩性描述,可以了解地下岩层的物理和力学特性,为勘察和工程设计提供有力的依据。
此外,岩性描述还能够帮助地质学家推断地下构造和地质历史,为寻找矿产资源提供指导。
二、地下岩层岩性描述的方法1.实地观察实地观察是进行地下岩层岩性描述的基本方法。
勘察人员需要亲自到达现场,仔细观察地下岩石的颜色、纹理、结构和均质性等特征。
通过观察,可以判断岩石的成分和类型,并对其密度、硬度、风化程度以及可能存在的裂缝、节理等进行初步评估。
2.取样分析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取样分析是进一步了解地下岩层岩性的重要手段。
勘察人员需要采集岩石样品,并对其进行物理、化学和显微镜分析。
物理分析可以获得岩石的密度、磁性和声速等参数;化学分析可以了解岩石的化学成分和成因;显微镜分析可以观察岩石的细微结构、矿物组分和成因特征。
3.地球物理勘察地球物理勘察是辅助地下岩层岩性描述的重要手段。
通过地震勘探、地电勘探、重力勘探和磁力勘探等技术,可以获取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和空间分布信息。
地球物理勘察能够较大程度上补充实地观察和取样分析的不足,提供全面、准确的地下岩层岩性数据。
三、地下岩层岩性描述的技巧1.准确记录准确记录是进行地下岩层岩性描述的关键。
勘察人员需要详细记录地下岩石的各项特征,包括颜色、纹理、结构、均质性、含矿物组分等。
记录时应使用清晰、准确的语言描述,并尽量避免使用模糊的词汇和主观评价。
2.系统分类地下岩层岩性描述需要进行系统的分类。
勘察人员可以根据岩石的成分、结构、纹理等特征,将其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不同类别。
岩性描述及蚀变类修改版型
![岩性描述及蚀变类修改版型](https://img.taocdn.com/s3/m/2145b23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3.png)
岩性描述及蚀变类修改版型1.岩性描述一第四系(0— 2-4 米)腐殖土:黑色,由腐殖土、植物根系及少量碎石组成。
残破积:黄褐色,由砾石、碎石、砂及亚粘土组成。
砾石、碎石含量约占 %,砂约占 %,亚粘土约占 % ,碎石粒径0.5—6厘米之间,亚粘土为黄褐色,砂主要为中细砂组成。
二满克头鄂博组2 流纹质凝灰岩岩石颜色为浅灰色--灰白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由晶屑和火山灰组成。
晶屑主要为长石,其次为石英,粒径大小在0.5—1毫米之间,约占岩石的5%--10%、火山灰颗粒细小,占岩石的70%左右。
岩石普遍具有轻微(绿帘石化,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呈星点状分布。
(注意:黄铁矿化向矿体逐渐增多)3 流纹质玻屑岩屑凝灰岩:颜色为黄白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50%左右的玻屑,30%左右的岩屑,5%左右的晶屑,15%左右的火山灰胶结而成。
玻屑、岩屑为流纹质,晶屑为斜长石及少量的角闪石等。
(玻屑、岩屑的含量占20-80%,叫玻屑岩屑凝灰岩)岩石具弱黄铁矿化,黄铁矿呈星点状分布。
4 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流纹质凝灰岩岩石颜色为灰绿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由晶屑和火山灰组成。
晶屑主要为长石,其次为石英,呈棱角状,粒径大小在0.5-1毫米之间,约占岩石的5-10%,火山灰颗粒细小,占岩石的70%左右。
岩石普遍具强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
黄铁矿化普遍发育,呈半自形—它形细粒结构,集合体呈团块状、细粒浸染状和细脉状。
岩石节理裂隙发育,裂隙面填充石英脉或方解石脉,脉宽约1—5毫米。
5 硅化、黄铁矿化流纹质凝灰岩岩石颜色为灰绿色,变余凝灰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由晶屑和火山灰组成。
晶屑为长石,其次为石英,粒径大小在0.5—1毫米之间,约占岩石的5%,火山灰颗粒细小,占岩石的70%以上。
岩石普遍具强硅化,局部见有石英细脉。
黄铁矿化普遍发育,黄铁矿呈半自形—它形细粒、集合体有团块状、细脉状。
6 . 凝灰质砂岩(二版可印选其一)版一,深灰色、灰绿色,中-细粒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岩屑、砂屑组成,岩屑为凝灰质,砂屑为长石及石英等、岩石具弱绿泥石化,绢云母化。
300种岩性描述
![300种岩性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c1084653bb68a98270fefa4b.png)
安山玄武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紫黑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或流动构造。
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宽板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辉石斑晶,粒状,大小1-5mm,含量%,颜色为色。
,橄榄石,粒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还可见少量角闪石斑晶,大小1-3mm,含量%。
基质主要为斜长石微晶和玻璃质组成,呈玻基交织结构或隐晶质结构。
安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绿色、紫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或流动构造。
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宽板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角闪石,长柱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还可见少量辉石斑晶,大小1-5mm,含量%,颜色为色。
基质主要为斜长石微晶和玻璃质组成,呈玻基交织结构或隐晶质结构。
安山质火山角砾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绿色,火山角砾结构,斑杂构造或块状构造。
火山角砾成分为安山岩,多棱角状、次棱角状,碎屑粒度变化大,在2-64mm之间,分选性差,含量>50%;填隙物为小于角砾的凝灰质,其中岩屑约占%,晶屑约占%,玻屑及火山灰等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
安山质集块熔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绿色,集块熔岩结构,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
火山碎屑以集块及少量角砾为主,总计含量10-75%。
集块成分及角砾为安山岩,多次棱角状,其中集块大小在64-mm,含量%,角砾含量%;胶结物为安山质熔岩,隐晶质结构(或斑状结构),流纹或块状构造,总计占25-90%。
安山质集块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绿色,火山集块结构,块状构造或斑杂构造。
火山碎屑物主要为安山质岩屑,多棱角状-次棱角状,大小在64-mm,含量>50%;填隙物为较集块小的岩屑、玻屑、晶屑及火山灰等,其中角砾级碎屑约占%,凝灰级碎屑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
安山质角砾熔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绿色,角砾熔岩结构,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
火山碎屑以角砾及少量凝灰质为主,总计含量10-75%。
角砾成分为安山岩,多次棱角状,大小在2-64mm,含量%,凝灰质以岩屑及晶屑等为主,约占%;胶结物为安山质熔岩,隐晶质结构(或斑状结构),流纹构造,总计占25-90%。
岩性描述
![岩性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4aa46482a0116c175f0e488b.png)
第四系(Q4):颜色为红色、土黄色,主要由红色、灰色粘土、细砂、卵石等组成,局部夹有机质。
其成因类型为残积、坡积、冲积和淤积层。
白垩系下统(K2n)新鲜面呈紫红色,风化面呈灰褐色,岩石呈砂状,砂砾状结构,似层状构造;岩性为一套砖红色的含砾砂岩、砂砾岩,偶见夹有青灰色、灰紫色、灰绿色的细砂岩、砂砾岩,发育较好的斜层理为。
砾石成分以火山熔岩为主,变质岩次之。
含砾砂岩中,砾石含量约10%左右,砂砾岩中含砾30~50%左右。
砾石分选性差,砾径大小不一,一般为1~3cm,大者在10~20cm以上。
大部分为棱角至次棱角状,少数为次圆状。
碎屑成分主要有长石、石英,粒径一般1~2mm,分选性和滚园度较差,胶结物为泥砂质、铁质等。
胶结比较疏松,属基质式胶结,定名为紫红色中粗粒砂岩。
鹅湖岭组上段中心亚相—碎斑熔岩(J3e2-2c)新鲜面颜色为灰色略带浅红色,风化后呈灰白、黄褐色,风化面常呈疙瘩状。
碎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碎斑总量可占全岩60%左右。
碎斑有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和黑云母。
基质呈显微花岗结构,普遍含有花岗斑岩、似片麻状花岗岩、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砂岩、熔灰状碎斑熔岩等角砾。
砾度10~20cm,亦有几十厘米,含量约5~10%,岩块大多呈棱角状,只有花岗斑岩、似片麻状花岗岩有撕裂状等形态。
角砾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岩石中经常可见一些团块状黑色电气石集合体,单体呈柱状,长度一般2~3cm。
鹅湖岭组上段中间喷溢亚相—熔灰状碎斑熔岩(J3e2-2b)新鲜面颜色为灰色略带浅红色,风化后呈灰白、黄褐色;岩石呈碎斑状结构,碎斑总量可占全岩60%左右。
碎斑有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和黑云母。
基质呈显微花岗结构,普遍含有花岗斑岩、似片麻状花岗岩、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砂岩、熔灰状碎斑熔岩等角砾。
砾度10~20cm,亦有几十厘米,含量约5~10%,岩块大多呈棱角状,只有花岗斑岩、似片麻状花岗岩有撕裂状等形态。
钾长石的次生变化主要是泥化。
如何进行岩性描述
![如何进行岩性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53bffec2b9f3f90f76c61bd3.png)
如何进行岩性描述岩性描述一.灰岩与白云岩浅灰色-青灰色厚层块状白云质灰岩:颜色为浅灰色-青灰色,层厚大于1米,细晶结构,厚层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微晶-细晶方解石,约占90%左右,其次为白云石,含量小于10%,另含少许泥沙质。
表层致密坚硬,地貌上形成明显的陡坎或山峰,风化面常有白云石粉及纵横交叉的刀砍状溶沟,裂隙面可见方解石细脉充填。
灰色-青灰色砂屑白云质灰岩:颜色为灰色、青灰色,偶见深灰色,手摸砂感强烈,具砂屑结构,中厚层状或厚层块状构造。
主要成分为泥晶-粉晶方解石组成,约占80%左右,其次为砂屑,约占10%,白云石及少许泥质成分占10%。
方解石脉较发育,颜色为灰白色,脉宽约10~15cm不等,局部地段具不同程度的褐铁矿化或铁染现象。
因风化淋滤钙质流失的缘故,表层颜色变为土黄色,常见连续的陷坑或凹槽。
浅肉红色钙质白云岩:岩色风化面呈浅肉红色,新鲜面呈白色-浅肉红色,主要成分为白云石,占95%,其次为方解石及次生方解石,约占5%。
白云石多呈自形晶,或泥晶、粉晶。
呈亮晶、粉晶结构,厚层块状构造。
微晶生物屑砂屑含白云质灰岩:生物屑-砂屑结构,生物屑占30%,内碎屑占55%,胶结物占15%。
砂屑成分主要为泥晶灰岩,胶结物为方解石、白云石及少许泥质,为亮晶,粒径在0.02mm左右。
断层构造角砾岩:风化面为褐黄色、土黄色,新鲜面为青灰色,角砾状结构,块状构造。
角砾成分主要为青灰色白云质灰岩、深灰色灰岩、砂屑白云质灰岩、泥晶灰岩,其次为石英岩、火山岩等,砾石含量占40-70%以上。
胶结物成分以钙质、泥砂质为主,少许铁质,约占30-60%,胶结方式为接触式胶结。
砾石大小不等,一般为1-4cm 左右,大则可达10cm以上。
砾岩呈棱角状,砾径小的具一定的磨圆度,无分选性,固结成度较差,为典型的断层构造角砾岩特征。
白云岩:一种以白云石为主要组分的碳酸盐岩。
常混入方解石、粘土矿物、石膏等杂质。
外貌与石灰岩很相似,滴稀盐酸(5%)极缓慢地微弱发泡或不发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浆岩部分:
中细粒花岗闪长岩:岩石风化面黄褐色,新鲜面灰白色。
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
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自形,板状,粒径1-4mm,含量46%;
钾长石浅肉色,板状,大小2-4mm,含量15%;
石英:它形粒状,粒径0.5-3mm,含量21%。
角闪石:半自形-自形长柱状,分布均匀,定向分布,粒径1-3mm,含量13%;
黑云母:半自形片状,分布均匀,定向分布,含量3%;少量磁铁矿和副矿物含量约2%。
黑云母花岗岩1:浅灰红色。
中粒结构。
块状构造。
主要由黑云母、长石、石英构成。
另有少量角闪石、榍石、磁铁矿等。
黑云母黑色,板状,大小约1-2mm,有一组极完全解理,玻璃光泽,含量约10%。
角闪石黑色,短柱状,长约2mm左右,可见纵向的平整解理面,玻璃光泽,含量约5%。
长石灰白色或浅肉红色,粒状或宽板状,大小3-5mm为主,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约55%。
石英灰白色或烟灰色,粒状,大小约1mm左右,有时聚集成团,油脂光泽,含量约30%。
榍石褐黄色,平行四边形自形晶,粒度小于1mm,磁铁矿黑色粒状,呈星点状分布
黑云母花岗岩2:浅肉红色。
中粒结构。
块状构造。
主要由长石、石英和黑云母构成。
长石以浅肉红色为主,部分浅灰白色,粒状或厚板状,大小2-4mm为主,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约60%。
石英烟灰色,透明粒状,大小1-2mm为主,有时聚集成团,含量约30%。
黑云母黑色或墨绿色,板片状,大小1-2mm,珍珠光泽,含量约10%。
黑云母斜长花岗岩:浅灰白色。
中粒结构。
块状构造。
主要由斜长石、石英和黑云母构成。
斜长石灰白色,少数略带淡红、淡蓝色调,板状或粒状,大小3-5mm为主,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约67%。
石英烟灰色或淡灰色,粒状,粒度较细,约1mm左右,油脂光泽,含量约25%。
黑云母黑色板状,大小2-5mm,一组极完全解理,薄片略带褐色,珍珠光泽,含量8%。
中细粒碱长花岗岩:岩石风化强烈,多呈砂状,新鲜面肉红色。
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
钾长石:自形-半自形,浅肉红色,大小1-4mm,含量约62%;
斜长石:灰白色,呈板状,大小2-3mm,含量约5%;
石英:灰色,它形,粒状,大小0.5-3mm,含量约24%;
黑云母:黑色,片状,大小0.5-2mm,含量约8%;少量副矿物含量约1%。
黑云母碱长花岗岩:灰色。
细粒结构。
块状构造。
主要由钾长石、石英和黑云母构成。
钾长石浅肉红色,厚板状,大小1-2mm,少数达3mm左右,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约55%。
石英烟灰色,粒状,大小1-2mm,油脂光泽,含量约35%。
黑云母黑色,薄片状,纵断面细丝状,硬度小于小刀,含量约10%。
粗中粒二长花岗岩:风化较强烈,地表多呈花岗质风化残砂。
岩石风化面黄褐色,新鲜面浅
肉红色。
粗中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
钾长石:浅肉红色,半自形柱状,粒状,粒径3-6mm不等,含量25-35%;
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板状、柱状,粒径3-8mm,含量25-35%;
石英:它形粒状,大小3-6mm,含量20-30%;
黑云母:黑色片状,分布均匀,大小为2-4mm,含量<5%。
细粒闪长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黑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
钾长石,肉红色,它形粒状为主,次为半自形板柱状,大小0.5-2mm,含量3%;
斜长石,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板柱状,大小0.5-1mm,含量64%;
石英,灰色,它形,粒状,大小0.5-2mm,含量4%;
角闪石,黑色,柱状,大小0.5-1.5mm,含量17%;
少量辉石,黑色,短柱状,大小0.5-2mm,含量7%;
黑云母,黑色,片状,大小0.5-2mm,含量5%。
石英闪长岩1:深灰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由斜长石、钾长石和角闪石构成,其次为石英,较少黑云母、榍石等。
斜长石灰白色、板状,大小2-3mm,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约60%。
钾长石肉红色,它形粒状为主,次为半自形板柱状,大小0.5-2mm,含量10%。
角闪石黑色、柱状,长约2mm左右,可见斜交的两组解理,玻璃光泽,含量约14%。
石英无色透明,粒状,粒度较细,小于0.5mm,油脂光泽,含量约10%。
黑云母黑色,片状,大小0.5-1mm,玻璃光泽,含量约5%。
榍石褐黄色,粒状,大小1mm左右,油脂光泽,含量小于1%。
石英闪长岩2:灰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由角闪石、斜长石、钾长石和少量石英构成。
角闪石黑色、柱状,柱长一般2-3mm,最长15m,横断面菱形,边长0.5-1.0mm,柱面玻璃光泽,均匀分布,无定向排列,含量30%。
斜长石灰白色、板状,大小2-3mm,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约50%。
钾长石浅黄或带淡红色,粒状,大小1-2mm为主,常见平整解理面,并显玻璃光泽,含量约15%。
石英灰白色或烟灰色,粒状,大小在0.5mm以下,油脂光泽,含量约5%。
闪长玢岩:风化面褐色,新鲜面灰黑色。
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微晶结构,块状构造。
斑晶:斜长石呈灰白色板状,大小约1-5mm,含量15%;角闪石,呈黑色长柱状、粒状,大小1-4mm,含量10%。
基质由斜长石、角闪石微晶和隐晶质构成。
斜长石微晶灰白色、粒状,大小0.5-1mm,含量约5%。
角闪石微晶为黑色,针状,长约0.5-1mm,含量约10%。
其余为隐晶质,灰黑色细小难辨。
岩石多有绿色蚀变。
安山岩:风化面暗灰色,新鲜面灰色,斑状结构,基质隐晶-微晶结构,块状构造,
斑晶: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自形,长柱状、板状,大小2-3mm,含量15%;角闪石,黑色,半自形,柱状,大小1-2mm,含量5%。
基质主要为斜长石微晶,灰白色,针状,分布杂乱,约占基质的20%,其余为隐晶质,肉眼较难分辨。
正长斑岩:风化面浅褐色,新鲜面浅肉红色,斑状结构,基质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
斑晶为正长石,肉红色,自形,板状、大小5-8mm最长达14mm,分布较均匀,卡式双晶发育,略定向排列,含量约35%;
基质为灰色的隐晶质物质,瓷状断口,粗糙,含量约65%。
另外岩石中常见小粒磁铁矿,铁黑色,金属光泽,粒状,大小小于1mm。
花岗斑岩1:灰—黑灰色。
斑状结构。
基质细—微粒结构。
块状构造。
斑晶为钾长石,浅肉红色,自形板状,大小5-20mm,无定向排列,含量约10%。
基质由角闪石、钾长石、石英构成。
角闪石黑色、粒状或短柱状,大小约0.5-3mm,可见斜交的阶梯状解理,玻璃光泽,含量约10%。
钾长石浅肉红色为主,部分灰白色,粒状,多小于1mm,含量约60%。
石英浅烟灰色,透明,粒状,大小1mm左右,油脂光泽,含量约20%。
花岗斑岩2:风化面灰-浅灰色,新鲜面浅肉色、淡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基质为细-微粒结构。
斑晶主要为石英和钾长石,少量斜长石和黑云母。
石英,烟灰色,它形粒状,大小0.5-2mm,油脂光泽,含量约20%;钾长石,肉红色,自形板状,板状,大小2-5mm,玻璃光泽,含量约15%;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板状,大小2-4mm,含量约5%;黑云母,黑色,片状,大小0.5-2mm,含量约2%。
基质由浅红色的隐晶质物质组成,断口粗糙。
石英斑岩:浅灰色,略带淡绿色调。
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结构。
块状构造。
斑晶为石英和钾长石。
石英烟灰色或浅灰白色,透明,圆角或浑圆粒状,大小约0.5-2mm,贝壳状断口,油脂光泽,含量约20%。
钾长石浅肉红色,粒状或厚板状,粒度大于石英,约1-3mm,有发育的解理面,玻璃光泽,含量约10%。
基质浅灰绿色,致密粗糙。
似斑状石英二长岩:风化面黄褐色,新鲜面浅肉色,中细粒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似斑晶:钾长石,肉红色,自形-半自形,宽板状,柱状,大小0.5-4mm,含量35%;斜长石,灰白色,自形-半自形,长柱状,大小0.5-3mm,含量25%;
基质与斑晶成分相同,中细粒结构,其中钾长石:浅肉红色,半自形,厚板状,含量10%;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板柱状,含量15%;石英:它形,粒状,含量10%;黑云母:黑色,自形,片状,含量5%。
花岗细晶岩:灰白色。
细晶结构。
块状构造。
主要由长石、石英构成。
少量黑云母。
长石浅肉红色或灰白色,粒状,大小多1.5mm左右,少数可达3mm,可见闪光解理面,玻璃光泽,含量约65%。
石英浅烟灰色或无色透明,粒状,大小多1mm左右,油脂光泽,含量约30%。
黑云母黑色、片状或细丝状,大小1mm左右,小刀可刻动,含量约5%。
正长细晶岩:浅灰褐色。
细晶结构。
块状构造。
全由碱性长石构成。
碱性长石粒状或厚板状,大小约0.5-1.0mm,有光亮解理面,玻璃光泽,有浅肉红和无色透明两种,含量分别约60%和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