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合集下载

孔子简介——精选推荐

孔子简介——精选推荐

孔⼦简介孔⼦简介 孔⼦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

全中国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当代作家华轩居⼠在多篇作品中颂扬孔丘。

下⾯是⼩编给⼤家整理的孔⼦简介的内容,欢迎⼤家查看。

孔⼦(公元前551年9⽉28⽇~公元前479年4⽉11⽇,即农历⼋⽉廿七~农历⼆⽉⼗⼀),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今⼭东曲⾩市南⾟镇)⼈,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县)贵族。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孔⼦集华夏上古⽂化之⼤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圣、⾄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化名⼈”之⾸。

孔⼦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

全中国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当代作家华轩居⼠在多篇作品中颂扬孔丘。

早年好学 孔⼦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

叔梁纥死后,颜征在失去庇佑,为叔梁纥正妻施⽒所逐,于是带孔⼦庶兄孟⽪与孔⼦⾄曲埠阙⾥,过着清贫的⽣活。

孔⼦长⼤后,亦不得不为⽣活做许多粗活。

孔⼦后来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 虽然家庭贫困,但孔⼦仍然勤奋好学。

幼年的孔⼦常将祭祀⽤的礼器(俎⾖)摆设起来,练习⾏礼演礼,作为⼀种游戏。

孔⼦长成后,⾝⾼九尺有六⼨,因此乡⼈称其为“长⼈”。

季⽒曾飨⼠,孔⼦也前去,但为季⽒家⾂阳虎所绌,于是孔⼦返回。

孔⼦⾏礼 传说,孔⼦年少⽽好礼,有⼀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嗖嗖,落叶从树上纷纷飘下来,随风翻飞。

这时,年少的孔丘正聚精会神的在窗下读书,由于天⽓太冷,他⼜穿着单薄的⾐服,不时地搓着⼿。

坐在⼀旁的母亲⼼痛地说:“孩⼦。

歇⼀会⼉吧!” “好啊!”孔⼦答应着站起⾝,拿起放在桌旁的俎⾖(当时⾏礼⽤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

母亲忙说:“孩⼦,外⾯风⼤,天⼜这么冷,眼看就要下⾬了,你不要到院⼦⾥去玩了吧。

” 孔丘⼀脸正⾊地回答:“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礼呢!” “你⾏⼤礼⼲什么呢?”母亲问他。

孔子知识要点总结

孔子知识要点总结

孔子知识要点总结一、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字仲尼,名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孔子的核心思想孔子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仁”,也就是高尚人情德行的最高境界。

他认为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仁的境界。

孔子主张人们应该尊敬父母、尊重长者、关心他人,并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

三、修身篇1. 修身的重要性孔子认为修身是一切修行的基础,只有通过修身才能达到治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修身首先要求一个人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努力成为一个君子。

2. 儒家的道德规范儒家倡导“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其中,“仁”是重中之重,指的是以爱人为本的伦理道德。

孔子认为仁是人类道德的最高境界,通过追求仁识,可以达到人格的完善。

3. 学习的重要性孔子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他主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人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追求道德的完善。

四、齐家篇1. 家庭伦理孔子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和谐的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他主张尊敬父母,孝顺长辈,并通过教育子女,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行。

2. 家庭教育孔子提出了“三纲五常”的家庭教育原则。

其中,“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孔子认为通过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出品德高尚、道德完善的子女,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五、治国篇1. 君子的素质孔子认为一个合格的君子应该具备高尚的品行和道德,他主张君子应该以身作则,以德治国。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治理应该建立在道德和仁爱之上,而不是权力和暴力之上。

2. 君子的职责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宽容、谦恭、正直,并且关注人民的生活状况。

君子应该懂得尊重和倾听人民的声音,为人民谋福祉。

六、平天下篇1. 国际关系孔子提出了“天下大同”的理念,他认为各国应该和谐相处,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建立互利共赢的国际关系。

关于孔子的生平简介

关于孔子的生平简介

关于孔子的生平简介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孔子的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用!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人物生平贵族出身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

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

六世祖得孔氏,称孔父嘉。

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

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圣人降世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不满意。

于是叔梁纥请求颜氏让她三个女儿之中的一个立为妾,颜氏念叔梁年老且性情急躁,于是征求三个女儿的意见。

长女和次女都不同意,只有小女儿颜征在(颜徵在)愿嫁叔梁纥。

孔子简介

孔子简介

附件二:
孔子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尼山镇)人,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生平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孔子生于陬邑昌平乡。

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叔梁纥病逝,母亲颜征在带孔子至曲埠阙里。

公元前532年,孔子步入仕途,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后改作乘田,管理畜牧。

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孔子离开鲁国,到了齐国。

公元前504年,孔子退隐而修著《诗》、《书》、《礼》、《乐》。

公元前496年,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众多弟子跟着孔子走遍各国,跟随他学习。

公元前483年,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

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守墓六年。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下面,让我们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向至圣先师孔子三鞠躬。

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礼毕!。

孔子简历

孔子简历

个人简历--孔子一、基本信息个人概况姓名孔子,名丘,字仲尼国籍中国(春秋时期鲁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曲阜尼山(今山东济宁曲阜)出生日期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逝世日期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个人背景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思想家其他信息信仰儒学祖籍宋国(今河南商丘)主要著作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性格特点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2.安贫乐道;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直道而行;5.与人为善;弟子子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曾参、子夏、子张……二、经历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

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

30岁时,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

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

(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

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

”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

欲起用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

)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

(鲁、齐夹谷之会,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

)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

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抑三桓(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

55岁时,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

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

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

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

孔 子 简 介

孔 子 简 介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

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

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

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

孔子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

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姜广辉认为,“面对春秋时期诸侯争战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现实,孔子不是象宗教家那样,创造出一个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过天启和神谕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是回首历史,到上古“圣王”那里去寻找智慧。

孔子自谓“述而不作”,实际是以“述”为“作”,通过对历史传统作当代诠释,来实现价值的叠加和转换。

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

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

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孔子的故事。

孔子在旅行,经过一个村庄,他看到一个老人,一个很老的老人,他从井里面打水来浇地。

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阳又那么大。

孔子以为这个人可能没有听说过现在有机械装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牛或者马代替人打水,这样比较容易——所以孔子就过去对老人说:“你听说过现在有机器吗?用它们从井里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个小时的工作,它们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就完成。

孔子简介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先世系宋国贵族。

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居鲁国陬邑。

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之一。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

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

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

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I襄。

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

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

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

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

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

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

”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

欲起用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

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

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

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II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

孔子简介

孔子简介

三、哲学上的贡献。
• 《易》是大道之源,也是中国哲学之源。《汉书 艺文志》记《易》之由来,“人更三圣,世历三 古”,认为在《易》之早期发展史上,有三个至 关重要的阶段:伏羲始作八卦是第一阶段,周文 王由八卦演为六十四卦是第二阶段,孔子作《易 传》是第三阶段。《史记孔子世家》记“孔子晚 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孔子好 《易》,是“观其德义”。孔子以其非凡的慧觉 注意到《易》的“德义”层面,发现了蕴含于 《易》之中的丰富哲理,于是作《 易传》十篇予 以系统阐发。可以说,是孔子使《易》转向哲学, 从而引发了易学革命的第一人。
因膰去鲁
灵公郊迎
匡人解围
丑次同车
灵公问阵
五十六岁 公元前496年(周敬 王二十四年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回 到卫国,卫灵公与夫人南子让孔子 为次乘招摇过市,孔子耻之,曾去 卫而又返。
五十九岁 公元前493年(周敬王 二十七年 鲁哀公二年)卫灵公问阵 于孔子,孔子提倡礼乐,不言军事, 说:"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俎豆礼容
六岁 公元前546年 (周灵王二十 六年鲁襄公二十七年)孔子在母亲颜征 在的教育下,自幼好礼,"为儿嬉戏, 常陈俎豆,设礼容",演习礼仪。
孔子父母合葬墓
十七岁 公元前535年(周景王十 年鲁昭公七年)孔母颜征在卒,与孔 父合葬。此后不久,季氏宴请士一级 贵族,孔子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 之门外。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 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
孔子在中华文明的进步史上,至少 有五大贡献。
一、文献学上的贡献。
• 我国传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 诗经》,是由孔子整 理成书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时有诗3000余篇, 孔子选取其“可施于礼义”的 305 篇,按风、雅、颂分 类,形成《诗经》文本,并作了解说。《尚书》又称 《书》、《书经》,中国古代最早的历史文献,相传为孔 子编定。

孔子资料

孔子资料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人物关系政治思想核心:“礼”与“仁”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而所谓“礼治”,即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君臣、父子、贵贱、尊卑都有严格的区别。

创立儒家学说派儒家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开创全新教育理念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主张无分贵贱不分国界,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开创了教育普及的先河。

本名:孔丘别称:孔子,尼父,孔夫子字号:仲尼所处时代:东周春秋末期民族族群:华夏族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出生时间: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去世时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主要作品:《六经》,《春秋》主要成就:开创儒学,编纂《春秋》,修订《六经》,创办私学祖籍:宋国栗邑(今商丘市夏邑县)父亲:叔梁纥母亲:颜徵在妻子:亓官氏尊称:孔圣人,大成圣至先师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信仰:儒家思想倡导:仁义礼智信。

孔子的资料 -资料

孔子的资料 -资料

孔子的资料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字仲尼,鲁国(今山东省南部)人,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立者。

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倡导“仁爱”、“中庸”、“礼治”,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理法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平资料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今曲阜市北部),其父名为丘,母名不详。

孔子的父亲早逝,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

孔子自幼聪颖,善于学习。

17岁的时候,孔子开始担任“师保”(负责管理学生生活的职位)。

孔子25岁开始为各类人士辅导私人的门生,传授他的思想和知识。

他在35岁时,被鲁国任命为州牧,但由于他对政治世界的执着态度和忠诚使他面临着许多令人险恶的政治斗争,最终不得不离开了鲁国。

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崇敬,成为各类人士的师傅和导师。

他在公元前479年去世,享年73岁。

孔子思想的著作孔子传播他的思想和理念的方式是通过对“老子”、“子书”和“春秋”等著作的研究和注解。

他的弟子们根据孔子的讲解和批注的内容整理了一系列的经典著作。

这些著作后来成为了儒家经典,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等。

《论语》被认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它是由孔子的学生和后人在四百多年里收集并记录孔子的言行举止所组成的。

这些言论和语录被记录在《论语》中,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代表。

孔子的影响孔子的影响一直存在于中国历史和文化中,他的思想与传统中国的“人伦”道德观和政治观相结合,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哲学和政治。

孔子所倡导的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也是中国的“儒家文化”和“儒家传统”的原型。

儒家思想对中国接近两千年的社会和政治变革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在封建时代还是社会主义时代,都对中国的整体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本人也成为了中国文化和传统的重要象征之一,被广泛尊崇和崇拜。

在中国,有许多关于孔子和他的思想的故事和传说被广泛流传,他被称为“伦理家之圣”、“文化的祖师”等。

孔子简介资料大全

孔子简介资料大全

孔子简介资料大全孔子(约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化名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并且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出生在一个小君主的家庭,父亲早逝,家境贫寒。

然而,孔子自幼聪慧好学,勤奋好问,对于礼、乐、道德等方面的问题有着很高的领悟力。

他曾经历过辛苦的求学之路,但是始终不忘初心,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和道德的完美。

孔子的思想主张强调人伦之道,认为人应该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宽恕他人、诚实守信,提倡“仁”、“义”、“礼”、“智”、“信”等美德。

他主张“治国有道,治家有教,治学有规”,提出了许多关于政治、教育、礼仪、道德等方面的理论。

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他开创了私学教育制度,提倡以“诗、礼、乐”为基础的教育内容,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品德修养。

他还提倡“求学不倦,有教无类”,主张教育应该普及,不分贵贱贫富,为后世教育事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在政治方面,孔子主张“仁政”,即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

他提出了“君子之道,立政以德,行民以德”、“民无德不立,君无德不治”的政治理念,强调君臣之间应该相互尊重、互相信任,以道德来治理国家。

孔子的学说被后世奉为经典,成为了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并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社会风气、教育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也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被誉为“东方文化的先知”。

总的来说,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思想和成就不仅在中国古代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现代社会也有着深远的启示。

他的思想强调人伦之道,注重道德修养和教育事业,提倡仁政和仁爱之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因此,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和传承孔子的思想,将其融入到现代社会生活中,为建设美好的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

孔子简介

孔子简介

孔子简介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孔子行礼传说,孔子年少而好礼,有一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嗖嗖,落叶从树上纷纷飘下来,随风翻飞。

这时,年少的孔丘正聚精会神的在窗下读书,由于天气太冷,他又穿着单薄的衣服,不时地搓着手。

坐在一旁的母亲心痛地说:"孩子。

歇一会儿吧!""好啊!"孔子答应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

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孔丘一脸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行大礼呢!""你行大礼干什么呢?"母亲问他。

"如果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母亲听了孔丘的话,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6万,但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

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

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

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

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着名的七十二贤士。

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

这"七十二贤士"中,又数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弟子。

孔子之死鲁哀公十二年冬,孔鲤先孔子而死。

鲁哀公十四年,颜回先他而去。

孔子有所感慨:"昔从我於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恳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孔子又向季孙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

孔子简介

孔子简介

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华夏族,孔氏,名丘,字仲尼。

祖籍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

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孔子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

修订《诗》、《书》、《礼》、《乐》,序《周易》,撰写《春秋》。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论语》。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世界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

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李学勤先生指出:孔子不仅开创了儒学,也开创了易学。

儒学的经典包括诗、书、礼、乐、春秋。

马王堆帛书易《要》篇说“得一《易》以群毕。

”是说六经中,其他五经的精华都囊括在易经的损益之道里了,《易经》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贵族出身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

[1] 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贵族微子启于宋国,死后葬于宋国故地(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建有微子祠。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这就是其十五世祖——宋国第二任国君微仲。

六世祖得孔氏,称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孔父嘉子木金父避灾逃到鲁国的邹邑定居。

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

叔梁纥居于鲁昌平乡邹邑,为邹邑大夫。

圣人降世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但孟皮的脚有残疾,不能延续香火,于是叔梁纥请求颜氏让她三个女儿之中的一个立为妾,颜氏念叔梁年老且性情急躁,于是征求三个女儿的意见。

孔子PPT课件

孔子PPT课件
孔子PPT课件
汇报人:
2024-01-03
目录
• 孔子的生平 • 孔子的思想 • 孔子的影响 • 孔子的作品 • 孔子与当代社会
01
孔子的生平
孔子的出生与成长
总结词
孔子出生在鲁国,自幼聪颖好学,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详细描述
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其父叔梁纥为当地贵族,母 亲颜氏则出身贫寒。孔子幼年时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他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对各种知识充满好奇。
一些国际组织和企业在管理哲学 、社会责任等方面借鉴孔子的思 想,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益
事业。
当代社会如何借鉴孔子思想
01
02
03
个人修养
借鉴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思想,提高个人道 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人际关系
借鉴孔子的仁爱思想,促 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文化传承
传承和弘扬孔子文化,推 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 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企业文化
孔子的管理思想对于现代企业管理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强调以人为 本、忠诚守信和团队合作。
04
孔子的作品
《论语》
总结词:孔子的主要思想
பைடு நூலகம்
其中的名句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和而不同”等,对后世影响深 远。
《论语》强调仁爱、礼制和中庸之道, 主张以德治国、以德育人。
详细描述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 包含了孔子的政治、伦理、哲学思想,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孔子的教育经历
总结词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培养了大批优秀弟子。
详细描述
孔子在30岁时开始创办私学,开启了中国私人讲学的先河。他倡导“有教无类”,认为教育不 应受身份、地位的限制,应广泛普及。孔子致力于教育事业,培养了众多优秀弟子,其中最著 名的有颜回、子贡、子路等。

孔子简介

孔子简介

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 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 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 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 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 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 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 家学派延续了辉煌。这“七十二贤士”中,又数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弟子。
公元前525年(鲁昭公十七年)郯[tán]子朝鲁, 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 校,当在此前后。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 非常关注,经常思考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也常 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 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孔子治理中都(今汶 上县)一年,有点政绩,被升为小司空,公元前 499年(鲁定公十一年)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 鲁国大治。 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十二年),开始了周游列国 的旅程。
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 破,点头准了他的假。颜回临行前,去跟孔子告别。孔子要他办完事即返回,并嘱 咐他两句话:「千年古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 颜回应声「记住了」,便动身往家走。路上,突然风起云涌,雷鸣电闪,眼看 要下大雨。颜回钻进路边一棵大树的空树干里,想避避雨。他猛然记起孔子「千年 古树莫存身」的话,心想,师徒一场,再听他一次话吧,又从空树干中走了出来。 他刚离开不远,一个炸雷,把那棵古树劈个粉碎。颜回大吃一惊:老师的第一句话 应验啦!难道我还会杀人吗? 颜回赶到家,已是深夜。他不想惊动家人,就用随身佩带的宝剑,拨开了妻子 住室的门栓。颜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南头睡个人,北头睡个人!他怒从心头起, 举剑正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话「杀人不明勿动手」。他点灯一看,床上一头 睡的是妻子,一头睡的是妹妹。

孔子资料

孔子资料

孔子简介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先世系宋国贵族。

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避鲁国陬邑。

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

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

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

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

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

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

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

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

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

”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

欲起用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

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

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

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

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

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抑三桓(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

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

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

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

孔子简介

孔子简介

2012-5-7
孔子简介 11
退修诗书
四十七岁 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 年 鲁定公五年)鲁国季氏家臣阳虎 专鲁政。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口 专鲁政。阳虎劝孔子出仕, 头答应,但终不仕。退而修《诗》 头答应,但终不仕。退而修《 、《书》、《礼》、《乐》,以教弟 子。
2012-5-7
12
孔子简介
五十一岁 公元前501年(周敬王十 九年 鲁定公九年)孔子在鲁。 孔子 孔子在鲁。 任中都(今山东省汶上县西)宰, 任中都(今山东省汶上县西) 卓有政绩,治理一年,四方则之。 卓有政绩,治理一年,四方则之。
2012-5-7
孔子简介 18

子西沮封
楚昭王欲重用孔子,使使奉币来 楚昭王欲重用孔子, 聘,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由于楚 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 令尹子西的阻拦,此议遂止。 令尹子西的阻拦,此议遂止。
2012-5-7
孔子简介 19
■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 “国老”,但仍不得重用。 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 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 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 身通六艺(礼、乐、射、御、 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 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 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 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 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 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 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 “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 为后人所称道。他先后删 《诗》、《书》,订《礼》、 《乐》,修《春秋》,对中 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 老而喜《易》,曾达到“韦 编三绝”的程度。
夹谷(今山东莱芜西) 夹谷(今山东莱芜西)
夹谷会齐
2012-5-7 归田谢过
孔子简介 14
五十五岁 公元前497年(周敬王 二十三年 鲁定公十三年),鲁君怠 于政事,多日不听朝政,也不按礼 于政事,多日不听朝政, 制送膰肉(当时郊祭用的猪肉)于 制送膰肉(当时郊祭用的猪肉) 孔子,孔子失望,弃官去鲁。 孔子,孔子失望,弃官去鲁。 孔子到卫国,灵公亲自到郊区 孔子到卫国, 迎接,并按照他在鲁国的待遇给予 迎接, 俸禄。后卫灵公听信馋言,监视孔 俸禄。后卫灵公听信馋言, 子,遂于十月去卫适陈。 遂于十月去卫适陈。 在过匡地(今河南省长垣县 在过匡地( 境)时,匡人误认孔子为阳虎(因 匡人误认孔子为阳虎( 阳虎曾欺压匡人,匡人恨之),围 阳虎曾欺压匡人,匡人恨之),围 ), 困了他。后经蒲地(亦在长垣县 困了他。后经蒲地( 境),又被围困。遂返卫。 ),又被围困。遂返卫。 又被围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通过孔子的言行,你悟出了什么?
第二个故事:
为什么孔子口渴的厉害,却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2、第三个故事
1)你怎么理解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可结合生活实际谈。
2)孔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实在不容易啊?
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这是一位怎样的圣人?
引导学生感悟: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穷困不要紧,重要的是有节操,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重要地位。
板书设计:
21、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
孔子不喝盗泉水安守节操
君子与小人识人不易
晚年读《周易》学而不厌
课题
21、孔子 第二课时
课型
讲读课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信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信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信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教学
重点
理解课文,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重要地位。
指名读课文,思考。
(1)、与子贡谈“己所不欲,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2、小组间交流。
3、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盗,即盗窃,由此可看出孔子对偷盗行为的厌恶,认为“盗”不是君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反感,不喝盗泉里的水。
3、第四个小故事:抓住故事中的重点词,试用一些成语或词语,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
这篇课文以几个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品味感悟二千多年前孔子这位圣人的思想,能否结合你学习生活中,谈几点感受。
简单的真理穿越千古,深入人心,让我们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也让我们的心灵被唤醒,我们今天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孔子的思想博大深厚,让我们试着沉下来潜心读读关于孔子的书,试着读读《论语》。
君子由于有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小人心中无德,穷困时自然不择手段,获取利益
眼见不一定为实,内心的想法太主观,要从多种角度,不同方面,全面地去了解一个人。
肯于反思,肯于自省,才能不断拥有智慧
想像着孔子当时的心情,读读他对弟子们说的话,再指名读,带着理解。
写读后感。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信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教学
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重要地位。
教学
用具
小黑板
教学
方法
引探教学法、讲读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整体入手,回顾全文
二、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三、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四、总结:
五、作业:
1、文中讲述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故事?
教学叙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