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世纪上半叶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探索及挫折

合集下载

对1919-1949年中国现代化问题争论的思考

对1919-1949年中国现代化问题争论的思考

对1919-1949年中国现代化问题争论的思考何为“现代化”?何为“中国现代化”?怎样发展中国的现代化?这些问题是研究中国现代化概念的人所要面对的。

而20世纪上半叶即有很多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之路进行多次探讨,虽然他们的很多争论现在看来未免有些“幼稚”或“过时”,但他们的讨论所涉及的很多问题在现代看来仍值得思考。

作为21世纪的当代人,对于现代中国的兴起所表现出的具体成就和积极成果可以通过具体的史料来了解,譬如陈向阳学者的《现代中国的兴起——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

而本文的关注点是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问题争论的思考,即中国现代化应该怎么走?1919-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的争论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关于中西文化的论战;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关于中国应以农业立国还是以工业立国的论战。

今天争论的许多问题其实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都已经提出来了。

1919-1949年对于中西文化的论战主要是“西化”与中国“本土化”的争论,在中国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西方文化对中国造成猛烈冲击。

两次鸦片战争后的洋务运动便是一例,当时社会提出全盘西化的口号。

当然有学者对此给予批评。

持“中化”论的知识分子代表有梁启超和梁漱溟等,主张按照中国的传统和国情来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将中国文明与现代化结合起来,使现代化带有中国的特点,梁启超更在《欧游心影录》提出中国人要对世界文明负起责任。

“西化”论的代表人物有胡适、陈序经和林语堂等,“西化”论者认为现代化即西方化,认为“西化”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唯一正确的目标模式。

而不论是中国本土化还是西化,20 世纪20 年代末中国知识界都认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必须在吸收中外文明中的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形成适合中国特点的现代化模式。

到了29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中西文化大论战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在此之前,文化论战主要是关于中国本土化还是西化展开,到了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在讨论中西文化道路的同时,提出中国“现代化”概念。

困境与冲突_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探析_周鑫

困境与冲突_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探析_周鑫

2004年第5期(总第166期)学术论坛A CADEM IC FOR UMNO.5,2004(Cumulatively NO.166)困境与冲突: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探析周 鑫(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系,江苏南京210093)[摘 要]政治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课题。

考察晚清十余年间(1898~1911)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西方政治制度移植和建构是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基本的路径选择,而国家权力与社会自治、国家权威与民主诉求两方面的矛盾使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处于缓慢发展和困境之中。

[关键词]清王朝;政治现代化;制度移植;困境[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4)05-0146-04作为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起点的晚清变法及新政时期的政治、行政改革(1898~1911)的研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在面临日益严重的政权合法性危机的背景下,通过制度移植的变革实现政治现代化是晚清重建政权合法性基础基本的路径选择。

然而综观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制度变革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始终贯穿于整个现代化过程之中,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何在?考察晚清十余年间(1898~1911)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政治发展进程中国家权力与社会自治、国家权威与民主诉求这两方面矛盾成为理解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困境和冲突的关键。

一、晚清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危机(一)现代政治理念的传入与晚清政权合法性危机合法性的获得可基于内化在国民观念中对政治体系的信仰与忠诚,只有存在相对固化的积累式忠诚才会产生稳固的合法性。

李普塞特认为,合法性是指:政治系统使人们产生和坚持现存政治制度是社会的最适宜制度之信仰的能力。

当近代中国被迫纳入世界秩序时,近代政治理念对中国传统政治精神形成了极大的挑战。

作为典型的传统型政治形态的清政权,其政权的合法性的内在信仰在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的冲击下日益衰微。

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宪政、现代革命等近代政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政治精神发生了巨大的冲撞,这些主张从根本上破除了神学政治观的神话,开创了理性政治的新时代。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及其曲折经历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及其曲折经历

【考点】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新中国 教育事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准确分析问 题的能力。材料列举的相关的史实有“开设公共必 修课”“举办了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结合“新 中国成立之初”这一背景予以判断,可知这些活动 的目的着眼于构建与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相适应的 新型的意识形态。故A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为 对材料的表面理解。 【答案】A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1)1953年 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 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 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 统购统销(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考点】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实践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农村经济恢复是在1949— 195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 可知,新中国成立时,国内政权已稳固,而1953 年的三大改造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经济领域的变革, 故B项错误;计划体制的特征与“计划收购”“由 国家严格控制”相符,故C项正确;提供劳动力资 源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关键词五:1956—1966年正确的探索、探索的失误及其启示
拓展升华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不同及影响 ⒈不同点:“大跃进”运动片面扩大生产规模,追 求生产的高速度,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泛滥,违背 了客观经济规律,属于生产力领域。人民公社化运动片 面追求“一大二公”,不顾生产力实际水平,盲目地变 革生产关系,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 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属于生产关系领域。 ⒉影响:“大跃进”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 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 了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二者是造成1959—1961年 严重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中国近现代史(13.2)--民主政治的进步与挫折:民主政治及其结局

中国近现代史(13.2)--民主政治的进步与挫折:民主政治及其结局

第十三讲 民主政治的进步与挫折:民初政争及其结局教学目标:民初政治受到各种社会力量的角逐和影响,掌握民初的三种主要力量及其所代表的政治势力。

通过民初第一次国会的召开情况,二次革命的失败,理解民初民主政治的进步与挫折。

能从民初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认识到民主政治建设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在中国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

教学重点:1、民初的三种政治力量及所代表的势力。

2、二次革命及其失败。

教学难点:1、民初的三种政治力量是如何抗衡、纷争的。

2、民初民主政治为什么出现顿挫。

教学内容:1、民初的三种政治力量1、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官僚。

2、清末形成的立宪派。

3、宋教仁为代表的革命党。

二、民主政治的进步与困境1、第一届国会的召开。

2、国会选举的纷争。

三、二次革命及其失败1、二次革命的爆发2、二次革命的失败中华民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共和时代。

随着共和制度的确立,诸如总统制、责任内阁制、议会制度、政党制度纷纷建立;但是,由于政权转移到了袁世凯手中,但他则一心谋求个人的专制统治,并用强权破坏了民主共和制度,使民初移植西式民主制度的试验昙花一现。

四、民国初年移植西方民主制度失败的原因。

一、民初的三种政治力量1912年2月,梁启超曾说:“今国中出没于政界人士,可略分三派:一曰旧官僚派,二曰旧立宪派,三曰旧革命派。

”(《致袁世凯书》)就是说,民初实际存在着三种政治力量,之所以出现如此局面,原因就是在武昌七个和各省独立的过程中,立宪派和一批官僚倒向共和,最加上最后袁世凯的倒戈,使得新成立的共和政权成为新旧势力妥协的产物。

中华民国成立后,三种势力都力图在政治舞台上一显身手,影响着民初政局的走向。

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官僚势力。

武昌起义的爆发和各省的纷纷响应,清王朝岌岌可危,在大势所趋的情况下,袁世凯审时度势,不得不承认共和优于君主政体。

1912年3月10日,袁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在宣誓誓词中信誓旦旦地说:“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

1900--1949年中国政治变革和启示

1900--1949年中国政治变革和启示

孙 中 山关 于政 治 体 制 “ 三 民主 义 , 五权宪法” 的构 务 的关 系说 得 很 明 白 : 前 者是 后 者 的 “ 前提 ” , 也 就 是
想, 没有完全照搬欧美 的政治制度 , 而是在借鉴欧美各 说 , 只有先 实 现 了前一 个 目标 , 扫清 了障 碍 , 才 有 可 能 国政 治 的优 点 ,并保 留 中国 的某 些 优 秀 的政 治 制度 的 真正实现后一个 目标 ; 把它称为“ 必要的前提” , 也就是 基础上设计出来的。他说 , “ 我们现在要集中中外的精 说这个前提是绕不开的, 是无法 回避的 , 必须先这样做
CANGSANG
1 9 0 0 -1 9 4 9 年I 中 国 跋 %壹萆 和 名矛
余海 岗 回顾上世纪前半叶中国的政治变革和启示, 对于我们认真总结 历 史经验 , 坚持 中国特 色社 会主义 政 治制度 , 实现 “ 两个 一百年 奋斗 目标” , 具 有 重要意义 。
华, 防止 一切 的流 弊 , 便要 采 用 国 的行 政 权 、 立法 权 、 司 而无法用其他做法来实现 自己的 目 标。 法权 加 入 中 国 的考 试 权 和 监 察权 ” , “ 造 成 一 个 五 权 分
尽管革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 但它在一个短时间
立 的政府 ” 。 在 他所 设计 的政 治体 制 中既有 美 国式 的分 内对 阻碍 社会 发展 的 旧事物 所起 的扫荡 作用 ,是 平 时
关 键词 二十世 纪上半 叶 政 治 变革
院、 监察 院组成 , 国民政 府 主席 兼任 陆海 空军总 司令 。


1 9 0 o _ . 1 9 4 9年中国的四次政治变革
第 四次政治变革 : 1 9 2 1 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以来 , 中国人 民在党的领导下 , 经过 2 8 年艰苦卓绝的不懈奋

廿世纪上半叶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探索及挫折

廿世纪上半叶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探索及挫折

廿世纪上半叶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探索及挫折胡晓地池蕾(本文为《政治文明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子课题,全文共四万二千余字。

)(母课题之章目如下:)一、政治文明的内涵二、中国传统专制主义的产生三、中国传统专制主义的影响四、英国政治文明的演进五、苏联在政治文明建设上的试错六、清末拖延政治体制改革及后果七、民国时期中国政治文明演进的挫折八、延安整风与1949年后中国政治体制的关系九、中共在延安对现代政治文明的呼唤十、近六十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回顾十一、英国政治文明在香港的实践十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宪政社会主义十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时间表与路线图十四、深圳在未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作用上篇清末延误政治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后果第一节清末君主立宪的预备一、预备立宪的提出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的失败让国人反省中国现行政治体制。

这年郑观应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成为在中国提倡君主立宪的第一人。

1举国上下要求变革的呼声激发了光绪皇帝在1898(戊戌)年进行政治改革的决心,但“百日维新”以慈禧太后的政变而告终。

对于慈禧的训政,国人多有异议,1899年9月上海有报纸发表社论,敦促“老佛爷”还政于光绪,而慈禧却于当年(己亥)腊月廿四令光绪诏立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承嗣同治,为下步光绪禅位作准备,史称“己亥建储”。

这引发全国更大的反对声浪,各国公使拒绝入贺。

为此载漪等唆使慈禧“抚(义和)团灭洋”,引来“八国联军”,闯下大祸,只得以签订创赔款新高的《辛丑条约》来了结。

签约之前,西逃中的慈禧愧于自己的鲁莽给国家带来劫难,2发出变法的谕旨,要改弦更张,学“西学之本源”。

3但她的新政并没有超出“百日维新”的范围,只是把后者要做的事延后数年才做,4而庚子赔款后国家元气大伤,改革的物质基础已大不如前。

这正好应了那句古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让慈禧难堪的是,“百日维新”中的康、梁,这次又冲在了前头。

1901年6月梁启超发表“立宪法议”一文,首次详尽阐述了君主立宪的具体主张,指出“立宪政体者,永绝乱萌之政体也”,而“君主立宪者,政体之最良者也”,文章以日本为例,阐明立宪的具体步骤,成为后来清政府预备立宪的重要指导文献。

中国崛起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崛起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由衰到兴的历史,可以概括为三个百年:1、百年衰落,是在18世纪中叶,康乾盛世到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

2、百年奋战,是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

3、百年复兴,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50年左右。

这百年复兴,我又把它分为三个30年,这是一个大略的思维。

30年打基础,1949-1978年;30年崛起,1979-2009年;3.30年复兴,2010-2040年。

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的四大发展趋势在这么一个可预测的背景下,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的的发展,有四大趋势:第一是由初级发达的现代化到高度发达的现代化。

第二,中国的整个文明形态将由工业文明走向后工业文明。

第三,中国由发展中的大国走向发达的强国。

第四,中国的人口结构将由低端的人口结构(金字塔型)转向以中产阶级为主的人口结构(纺锤型)。

我估计中国在未来50年里面,将跨越两次现代化:以工业化为标志的第一次现代化和以信息化、知识化为标志的第二次现代化将会基本上实现,可能还会延续和进入第三次现代化。

中国崛起的四大机遇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的复兴和崛起,在21世纪有千载难逢的四大机遇。

第一,中国的崛起,刚好处在人类由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跨越这个文明变革期,这种文明变革期有可能使中国不需要像发达国家一样,一步一个台阶地走,实行跨越式的发展,为中国的跨越式的崛起提供了历史机遇。

实际上,这种发展已经发生了,我们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也在对接第二次现代化、信息化、知识化。

第二,全球化大趋势和亚太的崛起,为中国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世界舞台。

如果没有全球化这种格局的出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难度会更大。

我们回望欧美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也不能局限在自己的国家范围内发生。

西方国家是用什么手段打开世界的大门,让世界为它们的现代化服务呢?用强权、用侵略、用殖民主义。

它用大炮,用军队打开它想要进入的国家的大门。

任何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它都要依赖世界,西方国家先行的工业化是用大炮、用暴力、用殖民主义向世界拓展。

侵华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侵华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侵华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侵华战争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最为严重的一场灾难之一。

由于日本对中国的疯狂侵略,中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包括数百万人的死亡、经济崩溃和社会动荡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是深远的,并且仍然可以感受到。

一、政治方面侵华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之一是政治方面的。

作为一个古老的国家,中国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经历了几次政治革命,并试图在政治上现代化。

但是,在日本入侵之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受到了严重的干扰。

侵华战争让中国政治上的优势地位完全丧失,日本占领了中国的大部分领土,并在那里开展了各种残酷的活动。

这迫使中国走向了战争年代的政治现代化,大规模动员和汽车道路网络的建设,农村和城市生产的大幅提高以及战时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

二、社会方面侵华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之二是社会方面的。

战争期间,大量的中国人被杀害或者变得无家可归。

中国经济遭受重创,并失去了大量的基础设施。

此外,在战争中,中国社会也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影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例如,战争中的难民潮、疾病爆发和饥荒带来了许多危机,但同时也为中国人打下了一个更严格和透明的社会基础。

三、经济方面侵华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之三是经济方面的。

战争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特别是基础设施和工业部门。

但是,中国在战争中学会了很多东西,并通过这场战争来推动这个国家的现代化。

这是因为战争迫使中国发展军事工业,并以此为基础发展民用工业。

这推动了中国工业的现代化,并成为中国现代化之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通过军事工业的开发,中国把它的经济重心从传统的农业转向了工业化,并建立了一个现代的工业体系,这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文化方面侵华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之四是文化方面的。

侵华战争为中国文化格局注入了新鲜的元素,并强调了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这也让中国人重新审视了它们的国家和自身的价值观。

1.近现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实践、成果及问题反思

1.近现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实践、成果及问题反思

1.近现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实践、成果及问题反思近现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现代化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中国的现代化探索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文明传入。

中国开始了与西方国家的接触和学习,借鉴了西方的科学技术、管理制度和教育体系,推进了现代化进程。

例如,中国在近代实施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工业技术和军事战略,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军事现代化。

此外,中国在20世纪初至1949年的民主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也进行了一系列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萌芽了一些现代工业、农业和城市化,实施了一些现代的教育和医疗制度,强调了科学、普通话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性。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代,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

中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推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了一系列大型重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提高了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

中国也成立了一系列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然而,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战乱和内外因素的影响,进展不平衡。

其次,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也面临了一些结构性的问题,如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异、收入分配不均、环境污染等。

此外,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也面临了一些制度性的问题,如公共管理体系不完善、社会治理模式需要改进等。

总体而言,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现代化探索实践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中国需要继续深化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现代化进程。

近现代以来,中国在现代化探索实践中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其中,经济建设是中国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引入市场机制,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逐渐成为重要的全球制造业中心和科技创新引擎。

中国近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探索

中国近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探索

中国近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探索姓名:张彬班级:会计13—01学号:541306050248中国近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探索【摘要】: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一些代表人物即开始了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艰辛历程,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提倡“经世致用”,为“向西方学习”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太平天国领袖洪仁歼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则是中国人最早把对近代化的探索付之于实践。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则在不同层面上把对近代化的探索从经济上升到了政治,新文化运动中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激进派更是鲜明地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率领中国人民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从而为在中国实现近代化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历经曲折,终于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关键词】:新思想中国近代化中国近现代史探索历程封建制度洋务运动思想基础启示向西方学习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罗荣渠认为:“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的大趋势;具体来说,这是以现代化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使工业文明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和社会行为深刻变化的过程"。

一般认为。

现代化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等。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中世纪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会主义,苏俄(联)进行了曲折的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
经济政策再到斯大林体制,建立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二战后,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再到戈尔巴乔夫都对斯大林体制进行 了改革,但最终都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1991年苏联解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市场机制是只“看不见的 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 应对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扩大需 内 动;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 求。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 容 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 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挥其重 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 要作用,成为“看得见的手”。 的角色就足够。
五.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成功原因: ①时代要求②经济基础③政治保障④理论依据⑤外来因素⑥个
人因素 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启示: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及时调整经
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适时调整生产关系,确保经济的持续发 展。②扩大需求的政策要高度重视保民生、保就业,优先支持有利 于改善民生、创造就业的项目。加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力度,大 幅度提高社会基本保障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④加强政府对市 场的监管职能。
2.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发展历程 由空想到科学。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
提出了一系列美妙的设想。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 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由理论到实践。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 伟大尝试。
由理想到现实。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 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如何建设社

我国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困境以及解决路径

我国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困境以及解决路径
政 法 论 坛
我国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
所遇 到 的困境 以及解 决路 径
王 昊
( 郑州 大学 公共 管理 学院 ,河 南 郑 州 4 5 0 0 0 1 ) 中图分 类号 :D 0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 编号 :1 0 0 3 — 2 7 3 8( 2 0 1 3 )0 2 — 0 2 1 3 — 0 2 摘要 :从 鸦 片 战争开 始 我国 开始 了现 代 化的历 程 。经 过一 百多 年 的艰难 发展 ,我 们现 在 正处 于政 治现 代 化的 关键 时期 ,面 临着 政治 参与 不 足的一 系 列 困境 。结 合 欧美 国家 政治 现代 化过 程 ,我们 能从 中 吸取经 验 与教训 ,找 出进 一步 推进 国家 政 治现代 化进 程 以及应 对 此过程 中 的问题 解决 之 道。 关键 词 :政 治现代 化 ;权威 的 合理 化 ;扩大政 治 参 与
在一个传统深厚的国家推行现代化的过程中进行集中权力权威的合理化机构专门化是必须的没有稳定的足够的政治权威势必不能推行对传统的政法论坛214时代报告2013年2月下一龙泉寨概况龙泉寨位于贵州省中南部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断杉镇以前叫龙泉村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进行村级行政区划改革改为八大村龙泉小组全寨有土著居民80多户约400余人除两家姓罗一家姓班外其余皆姓陈全寨居民除少数外族外其余皆为布依族是一个典型的布衣族山寨

现代化 是传统 国家 向现代 国家转 变的一 个必 经的转型 过程 。现代 化是一个 多层面 的进程 ,它几乎涉及 人类思想和 行为所有领 域里的变 革。我们 中国的现代化 的历程是从 1 8 4 0 年鸦 片战争外 国列强叩 国门而 入开始 的,他 们给我们 带来深重 的灾 难的 同时,也打破 了我们 数百年 封闭 自守的局面 ,带进 来了先进 的技 术、思想 、文化 以及政 治制度 。 我们中 国人 才开始开眼 看世界 ,中华 民族开始与 世界接轨 ,传 统国家 向现代 国家艰难 的转型,同时也开启了政治现 代化的进程。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近代中国的困境与挣扎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近代中国的困境与挣扎

近代中国的困境与挣扎进入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困境与挣扎。

在外部环境的压力下,包括列强侵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战争的频繁发生等等。

而在内部,国家政治体制、经济结构、社会问题等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通过对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的分析,来了解近代中国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政治上的困境与挣扎在政治方面,中国由于历史传统的问题以及西方列强的压迫,导致政治体制的软弱无力。

按照教材中的表述,中国的国家主权长期受到侵犯,尤其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八国联军的入侵。

这些战争的结果,导致了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较多领土的割让,重税,以及对中国人民的歧视。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其中最具有标志性的重大变革是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开创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国家政治体制从封建制向现代国家转型。

新文化运动也在思想上呼吁"实事求是"、"民主"、"科学"等,是中国新文化的开端。

但是,中国新政治秩序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

中国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不稳定、统一战线战略方针、政治和军事威胁、外部政策和内部经济结构等问题。

这些问题中,前期的政治不稳定和统一战线战略方针影响深远,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事业都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二、经济困境和挣扎在近代中国的经济体制中,传统的农业生产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工业化进程迟缓,外部贸易以及赋税重压让中国人民和社会陷入了一系列的经济困境和挣扎。

在经济方面,中国当时的困局主要有两种:一是贸易不平衡;二是国内经济结构单一。

贸易不平衡导致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输得很惨。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面临的经济困局只能靠自力更生,赋予国内的经济创新更广阔的空间,而这需要政治、文化等多个层面上的改革。

中国经济的单一结构带来的困境也很大。

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实践成功与挑战

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实践成功与挑战

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实践成功与挑战在二十世纪,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理念和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在这个时期,一些国家实施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然而,社会主义也面临了许多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就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实践的成功与挑战展开论述。

I. 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1. 俄国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在1917年的俄国革命中,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取得了胜利,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现了废除私有制、实行计划经济、普及教育和医疗等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革。

2. 中国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始于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党领导下,中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重工业化等一系列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的社会主义取得了许多成就,如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设,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

II. 社会主义的面临的挑战1. 经济困境与资源分配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之一是经济困境。

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的分配容易受到政治干预或者错误决策的影响,造成资源浪费和分配不公平。

此外,社会主义国家还面临着缺乏市场机制、缺乏竞争力等问题,导致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2. 政治体制与个人自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常常集中权力,导致个人自由受到限制。

党的领导地位过于集中和强化,使得个人表达和选择受到限制,这与民主政治的原则相背离。

这种政治体制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可能带来负面效应。

3. 全球环境与生态挑战社会主义国家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全球环境与生态挑战。

为了实现快速发展,许多社会主义国家过度利用资源,导致环境破坏和生态危机。

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III. 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向1. 经济改革与市场化社会主义国家需要进行经济改革,注重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发挥,提倡民营经济的发展,建立健全的市场体系。

中国近代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探索

中国近代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探索

中国近代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探索鸦片战争后,在严重的民族危机、急迫的救国救民历史任务的促逼下,中国人仓促地以采借西方文明的形式发起了近代化运动。

从只根据于直觉、完全出于防御目的的被动姿态开始, 经历了价值观裂变、人文主义思潮兴起、政治变革、社会全面革新、制度层次近代化、“人” 的近代化等阶段。

整个过程曲曲弯弯、峰回路转,迅速快捷但又浮皮潦草。

它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为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作了准备,但终究没能使中国“化”向近代社会。

要找出中国近代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就必须先明确现代化的含义。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是18 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过程。

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变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西方世界的近代化又称资本主义化。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具有明显特色。

近代中国前80 年近代化可称为资本主义化;后30年又增加新的内涵,即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近代化,亦称中国早期现代化或现代化,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

1、从过程上看: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2、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

高中政治教案: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及其问题探析

高中政治教案: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及其问题探析

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及其问题探析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中国现代化的追求也日益增强。

然而,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不仅取得了很多成就,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本文将围绕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及其问题展开论述。

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此期间,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以解决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种种困境。

不过,在那个时候,由于受到外部条件的限制、内部意识形态的斗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后来,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人们不断地探索、尝试,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前进。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以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198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进行的改革开放,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同时,中国逐渐地开放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使中国有机会获得外来技术、知识和资源,这对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中国还逐渐地扩大了自由市场的范围,以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资,积极地与国际市场融为一体。

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还体现在科技领域。

为了追赶世界科技的先进水平,中国科学家不断创新,集中精力解决能源、环境、交通、通讯等一系列领域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国的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开始拥有了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机会。

二、中国现代化所遇到的问题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虽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环境、社会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1.环境问题中国现代化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环境问题。

中国仍存在许多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地污染等等。

许多城市都面临着空气质量差、噪音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等问题。

这些环境问题除了危害中国居民的健康,也威胁着中国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

2.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问题也变得更为复杂。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与探索历程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与探索历程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与探索历程作者:李小柱来源:《兵团党校学报》2024年第02期[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是党带领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的建立。

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历程包括“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与“两步走”的战略构想、“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目标与“两个阶段、两个15年”的战略安排。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原创性,其根本是人的现代化,凸显人民主体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价值诉求,以人民需求作为根本价值尺度,以能否持续推进作为历史尺度,追求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人民主体性;百年历程[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4)02—0049—0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提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1]“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要论述的提出内涵丰富、深刻,是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现代化百年探索和实践创新的总结概括。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最根本的社会条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成立。

从理论上梳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历程,凝炼中国现代化探索的经验,可以为我国和世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根本政治前提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客观现象,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必然趋势,反映了人类社会向更高文明层次发生的转变。

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开展现代化建设,直接或者间接地把现代化作为发展目标。

中国亦如此。

但中国却是在“东方从属于西方”历史境遇中,在一种外力作用下被动地走上近现代化的道路。

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是漫长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政治前提和逻辑起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建立新中国。

基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看晚清政治现代化的失败

基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看晚清政治现代化的失败

基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看晚清政治现代化的失败晚清政治现代化的失败可以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直接导致了晚清政治现代化的失败。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呈现出分化和割裂的特点。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社会分化,农村和城市之间、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

城市的发展给大量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而农村地区则陷入贫困和落后。

社会阶层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平等,富裕阶层和贫穷阶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种分化和割裂的社会性质使得政治现代化面临更大的困难,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和需求难以统一,政治改革的推进受到了阻碍。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还表现出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特征。

晚清时期,中国依然存在着封建的社会结构和官僚主义的政治体制。

封建主义导致社会阶层固化,剥削和压迫的现象普遍存在。

而官僚主义则导致政府的腐败和效率低下,政治现代化的推进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这种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社会性质使得政治改革难以顺利进行,晚清政权无法有效地提供公正、高效的治理。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还表现出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列强的干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遭受了英法联军侵略、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等一系列外国势力的侵略和干涉。

这些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列强的干涉削弱了晚清政府的权威和国家的主权,使得政治现代化的推进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中国社会陷入了危机和动荡的局面,政府无法稳定地推行政治变革。

晚清政治现代化的失败可以归结为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问题。

分化和割裂、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列强的干涉等特点使得政治现代化难以有效推进。

这些问题充分暴露了晚清政治的腐败和不合理,为后来中国革命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只有通过彻底的社会变革和政治改革,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政治走向及其原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政治走向及其原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政治走向及其原因作者:迟云飞周经纬来源:《历史教学·中学版》2017年第03期[关键词]帝制消亡,军阀政治,党治,重建国家[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7)05—0003—06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是个“天崩地解”然后又重新“天下一统”的时代。

既然“天崩地解”,说明传统政治模式已无法维持。

而回归“天下一统”,说明中国内部蕴含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使中国不会瓦解或一直四分五裂,也不会被各列强肢解或被某一列强独占。

但是,以什么模式或方式重建“天下一统”,却是历经徘徊曲折。

所以,在这短短几十年里,多种政治模式曾被拿来一试。

另一方面,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政治变动,也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历史文化传统、现实各种政治力量、国际格局,都会对中国政治模式的选择产生复杂的影响,而更强有力的模式会在现实竞争中胜出。

重建“天下一统”类似中国传统的兴衰分和演变,中国历史经历了多次这样的演变,而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则主要是中国应对“变局”的产物。

本文主要就20世纪上半叶中国政治发展、政治走向及其原因作一初步解析,以图深入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

一、传统帝制的弱点及其覆亡1911年以前的国家体制,仍是傳统君主制,不是现代国家体制。

中国传统的专制君主制,如果从秦始皇开始算起,已经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这种政治模式以君主为核心,以官僚机构为辅佐,并有三纲五常等理论为支撑。

漫长的中古时代,朝代虽多次更迭,但此种政治模式大体不变,足见其在中国有相当强的适应能力。

换一个角度看,在传统社会里,君主制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国经济文化的繁荣、大一统的局面,以及庞大的疆域,应与专制君主制有密切关系。

但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运转却失灵了,在列强的冲击下,中国反应迟钝,一再被动挨打,割地赔款,主权丧失,甚至面临被瓜分的境地。

这些又都和传统君主制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廿世纪上半叶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探索及挫折胡晓地池蕾(本文为《政治文明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子课题,全文共四万二千余字。

)(母课题之章目如下:)一、政治文明的内涵二、中国传统专制主义的产生三、中国传统专制主义的影响四、英国政治文明的演进五、苏联在政治文明建设上的试错六、清末拖延政治体制改革及后果七、民国时期中国政治文明演进的挫折八、延安整风与1949年后中国政治体制的关系九、中共在延安对现代政治文明的呼唤十、近六十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回顾十一、英国政治文明在香港的实践十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宪政社会主义十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时间表与路线图十四、深圳在未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作用上篇清末延误政治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后果第一节清末君主立宪的预备一、预备立宪的提出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的失败让国人反省中国现行政治体制。

这年郑观应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成为在中国提倡君主立宪的第一人。

1举国上下要求变革的呼声激发了光绪皇帝在1898(戊戌)年进行政治改革的决心,但“百日维新”以慈禧太后的政变而告终。

对于慈禧的训政,国人多有异议,1899年9月上海有报纸发表社论,敦促“老佛爷”还政于光绪,而慈禧却于当年(己亥)腊月廿四令光绪诏立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承嗣同治,为下步光绪禅位作准备,史称“己亥建储”。

这引发全国更大的反对声浪,各国公使拒绝入贺。

为此载漪等唆使慈禧“抚(义和)团灭洋”,引来“八国联军”,闯下大祸,只得以签订创赔款新高的《辛丑条约》来了结。

签约之前,西逃中的慈禧愧于自己的鲁莽给国家带来劫难,2发出变法的谕旨,要改弦更张,学“西学之本源”。

3但她的新政并没有超出“百日维新”的范围,只是把后者要做的事延后数年才做,4而庚子赔款后国家元气大伤,改革的物质基础已大不如前。

这正好应了那句古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让慈禧难堪的是,“百日维新”中的康、梁,这次又冲在了前头。

1901年6月梁启超发表“立宪法议”一文,首次详尽阐述了君主立宪的具体主张,指出“立宪政体者,永绝乱萌之政体也”,而“君主立宪者,政体之最良者也”,文章以日本为例,阐明立宪的具体步骤,成为后来清政府预备立宪的重要指导文献。

5次年康有为以数百万华侨的名义上书慈禧,“伏乞下诏立定宪法,以垂后世,立与民权以保国祚”,6这一举动也开创了中国民间要求立宪的先河。

1905年日俄战争,专制的俄国败给立宪的日本。

受此刺激,中国的立宪运动走向高潮,也让慈禧明白局限于既有体制中的“新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尝试作政治体制本身的改革。

是年7月16日清廷发布谕旨,要派人“分赴东西各国,考求一切政治,以期择善而从”。

7这标志着中国政治体制从封闭走向开放,成为中国迈向政治现代化的重要起点。

与此同时,政府令奉天和直隶试办地方自治,为预备立宪作准备。

出洋作政治考察的五位大臣,花了六、七个月的时间,分两路看了十四个国家,最后倾向于仿照日本开明专制的方法进行预备立宪。

8五大臣之一的皇族成员载泽向慈禧宣称立宪可使“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打消了她的疑虑。

1906年9月1日清廷发布上谕,决定以“仿行宪政,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作为立宪的指导思想,9中国从此进入预备立宪时期。

二、预备立宪事务的实施清廷首先做的是官制改革。

改革从分权定限、分职专任入手,逐步确立起权力的分立与制衡。

这一改革使中国的行政体制向三权分立过渡,行政管理向科层化和职能专业化转变,行政人员的1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第6页。

2张海鹏:“革命,共和,是推动辛亥革命发生的动力”,《南方周末》2011年10月6日第11版。

3【清】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12月版,第4601页。

4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205页。

5《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7月版,第405-408页。

6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版,第23页。

7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年7月版,第1页。

8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225-230页。

9《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4页。

周叶中、江国华:《博弈与妥协:晚清预备立宪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第32页。

整体知识结构开始趋向现代化,而行政与司法分离,是首次在中国实现司法独立的前提。

1908年8月27日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和《九年预备立宪逐年筹备事宜清单》。

有学者评论《钦定宪法大纲》虽然只是“皇权的宪法式表达”,但皇帝的权力从此要由宪法加以确认,权力来源从过去的“奉天承运”变成“依法而治”。

10“宪纲”的历史意义犹如规定了“王在法下”的英国《大宪章》,它让皇帝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不能以命令改废法律,也不能以诏令更改案件的审判。

该“宪纲”有关民权部分的认定,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对民权给予有限度的、有条件的确认。

清室自诩《钦定宪法大纲》“兼采列邦之良规,无违中国之礼教”,符合“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的立宪宗旨。

11宪法的至高无上性开始为各级官员所接受。

首席军机大臣奕劻就宣称:“宪法一立,全国之人,皆受治于法,无有差别”,12这在一个讲了几千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国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从理论上讲,不再承认君主独享立法权,改变了过去集立法、行政和司法权于皇帝一身的情况,其实质是使君权从“神授”变为“人授”。

13从《九年预备立宪逐年筹备事宜清单》来看,清廷对有关立宪各项事务的完成时间有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关系到自己核心权力的尽量放到最后,而对那些不会危及权力中枢的事务就要求很急。

比如对省咨议局的设立,要求“各督抚迅速举办实力奉行,……限一年内一律办齐”。

再比如,教育改革要使“人民识字义者”在1914年达到1/100,1915年达到1/50,1916年更高达1/20。

14速度之快,恐怕超过了五十年后的“大跃进”。

立宪预备期所做的一件重要工作是推行地方代议制。

到1909年10月14日,新疆以外的各省均如期成立了咨议局。

各省咨议局议员数按该省所取学额的5%确定。

选举分初选和复选两轮,先由30岁以上男性有产者选出候选人,再由候选人互选出议员。

前者为直接选举,后者为间接选举。

咨议局的成立削弱了地方官员的专制权力,打破了专制时代政治决策的神秘性,国民从此开始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来,中国政治民主化迈出了最具历史意义的第一步。

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里循对他所看到的省咨议局运作给予高度肯定。

15清政府在实施地方代议制同时推进地方自治的发展。

1909年初,清廷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和《城镇乡地方自治选举章程》,列出了属于地方自治范围内的八项事务。

16地方事务与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人们可以在关注自己切身利益的同时,培养参政兴趣,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有助于中国从传统的封闭社会转向开放的市民社会。

原规划到1914年建立各级自治,1911年初清政府要求提前二年完成。

如果按照“清单”规划来衡量清政府预备立宪的进程,清廷也是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并不存在故意拖延的问题。

只是国内外的形势不容许它这么一步步按规划蓝图行事;另一方面,预备立宪的过程也是政府逐步还权于民的过程,这与实施立宪准备所需要的政府牢牢掌握全局是矛盾的。

由于清政府不能有效地掌握全局,再加上自己犯了致命的错误,而沦为这场改革的殉葬者。

三、围绕立宪预备期长短的斗争1907年7月6日,光复会的徐锡麟在安庆行刺巡抚恩铭,这与二年前的革命党人吴樾以自杀式炸弹阻挠五大臣出洋考察的目的一样,都是要反对君主立宪而代之以推翻清廷。

在这种情势下,加速立宪就成为清廷摆脱革命党人威胁的唯一出路。

清室中的“铁帽子王”之一,也是民政10王人博等:《中国近代宪政史上的关键词》,法律出版社2009年8月版,第124-125页。

11《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67页。

12《东方杂志》临时增刊之《宪政初纲》:“庆邸先言:今读泽公及戴端两大臣折,历陈各国宪政之善,力言宪法一立,全国之人,皆受治于法,无有差别,既同享权利,即各尽义务。

”/a/history/200705/1471.html。

13《博弈与妥协:晚清预备立宪评论》,第390页。

14《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61-67、684、66-67页。

15莫里循:《清末民初政情内幕》,知识出版社(沪版),1986年11月版,第641-643页。

16《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728-729页。

部尚书的善耆就说:“革命思想之兴起,是由于政治不良基因所致,……如果一国的政治得到民众的信任,则欲革命也无人呼应。

由此如欲根绝革命运动唯有良政,别无他法”。

17另一方面,随着1905年同盟会的建立,中国可以说已经进入了“预备立宪”与“预备革命”赛跑的阶段。

18为争取更大的民意支持,“徐刺恩案”发生两天后,清廷的谕令明示“立宪之道,全在上下同心”,普通民众也可贡献自己的意见,间接地承认了国民有表达自己政治见解的权利。

随后,各种立宪团体更加活跃,而民族资产阶级的加入强化了立宪运动的阶级基础和物质保证。

落实人民参政权的最重要举措便是召开国会。

按杨度的理解,召开国会与制宪、建立责任内阁,是君主立宪的核心内容,而国会又是重中之重,有国会才能定出好宪法,才能监督政府,让其负责。

因此,召开国会是唯一的救国方法。

杨度批驳了那种认为人民程度不够不宜开国会的论点,指出人民要在立宪中慢慢提高自己的程度,增长参政议政的能力,不开国会而指望人民能够提高便是本末颠倒。

到了1907年下半年,连稳健的梁启超也有立即召开立宪国会的想法。

针对那种认为民智不开,不可即开国会的说法,梁指出中国人的程度虽低于西方人,但中国政府的程度也同样低于西方政府,那么以低下的人民去监督低下的政府也是可以的。

19杨度所在的宪政讲习会于1907年9月25日上京和平请愿要求召开国会,湖南各界也在杨的带领下于11月和次年3月发动了两次国会请愿。

此后各地上书络绎不绝,要求尽快召开国会。

梁启超的政闻社就致电宪政编译馆(当时的“体改办”):“国会一事,天下观瞻所系,即中国存亡所关,非宣布最近年限,无以消弭祸乱,维系人心”。

20最后,清廷于1908年8月27日批准仿照日本九年(明治十四到廿二)立宪的计划,即从发布诏令到召开国会,前后为期九年。

设定九年立宪,既有正当理由,也不是全然没有延宕的意思。

就后者而言,慈禧此时将近73周岁,她预估自己是活不到九年后的了,求得眼下的太平可能正是她此时的心态。

21果然,78天后,11月14、15日,光绪和慈禧先后崩殂,强人政治随之终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