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债务重组解决方案
![债务重组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445d5d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8.png)
债务重组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债务重组是指企业或个人在面临债务问题时,通过与债权人进行协商和谈判,重新安排债务的支付方式、利率、期限等,以达到减轻债务负担、恢复经营能力的目的。
本文将针对某企业的债务重组问题,提出一套解决方案。
二、债务分析该企业目前面临严重的债务问题,主要包括银行贷款、供应商欠款和债券等。
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和资产负债表,我们对债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1. 银行贷款:该企业目前欠银行的贷款总额为XXX万元,利率为XX%,期限为X年。
根据企业的还款能力和经营状况,我们建议与银行协商调整还款方式,如延长还款期限、降低利率等,以减轻企业的还款压力。
2. 供应商欠款:该企业欠供应商的款项总额为XXX万元,主要是由于经营困难导致采购款未能按时支付。
我们建议与供应商进行谈判,制定还款计划并争取适当的优惠,以确保供应链的正常运转。
3. 债券:该企业发行的债券总额为XXX万元,目前面临到期兑付的压力。
我们建议与债券持有人进行协商,延长债券的到期日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兑付,以避免对企业造成更大的财务压力。
三、解决方案基于对债务的分析和评估,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债务重组协议:与银行、供应商和债券持有人签订债务重组协议,明确债务的还款方式、利率、期限等。
协议应充分考虑企业的还款能力和经营状况,确保还款计划的可行性。
2. 资产处置:对企业的闲置资产或不必要的资产进行处置,以筹集还款资金。
可以通过拍卖、转让或租赁等方式将资产变现,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
3. 资金筹措:通过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包括向股东增资、引入战略投资者、申请银行贷款等。
这些资金可以用于偿还债务、改善经营状况,从而增加企业的还款能力。
4. 经营改善:通过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措施,改善企业的盈利能力。
这将有助于增加还款来源,提高企业的还款能力。
5. 债务峰值管理:制定科学的财务计划,合理安排还款计划,避免债务集中到期造成的还款压力。
企业债务重组中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债务重组中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f5033a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5.png)
企业债务重组中的问题与对策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企业债务重组。
想象一下,你家里的那台老旧洗衣机,已经有些年头了。
每次启动时,它发出一阵吱吱的声音,有时甚至直接罢工。
这时候,你就得考虑,是继续修修补补,还是干脆换个新的?企业债务重组也是类似的道理。
企业在面临债务压力的时候,如何决定是修修补补,还是彻底换个方案,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企业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别担心,我会尽量用最简单的语言和大家分享,希望你们能听得明白,也能有所收获。
2. 常见问题2.1 债务负担过重首先,咱们得谈谈企业在债务重组中最常遇到的一个大问题——债务负担过重。
就像你家里的那台洗衣机,如果长时间没有维护,坏的部件就会越来越多。
企业的情况也是一样。
如果企业长期负债累累,债务就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债务负担重到什么程度呢?就像是背上了十几斤的重包,走路都困难,更别提跑步了。
这时候,企业需要做的就是“减负”,就是减轻债务的压力,找到解决债务问题的办法。
2.2 企业现金流紧张除了债务负担重,另一个大问题就是企业的现金流紧张。
企业的钱进进出出,就像是流水一样。
可是当流动的水少了,企业的“水塘”也就干涸了。
现金流紧张就意味着企业没有足够的钱来应付日常开支,就像你钱包里只有几块钱,却还得面对一堆账单,这种情况简直让人抓狂。
这时候,企业就需要找到更多的资金来源,或者把开支控制得更严一些,才能撑过难关。
2.3 债权人不合作还有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债权人不合作。
想象一下,你和几个朋友一起合伙开了一个小店,结果其中一个朋友不愿意把他那份投资拿出来了,这时候你是不是觉得特别无奈?企业也面临类似的情况。
如果债权人不愿意配合,比如不愿意减免债务或者延长还款期限,企业就很难顺利进行重组。
这就需要企业与债权人进行谈判,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3. 对策建议3.1 增强财务透明度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企业需要采取一些对策。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f04929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b.png)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供给侧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一些国有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得不到改善,甚至出现了债务危机。
在我国经济体制中,国有资产所占比重一直很高,因此国有企业对债务重组问题越来越重视,债务重组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且也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
一、债务重组的定义国家财务部发布相关文件,对债务重组进行阐述,“在不改变交易对方的情况下,经债权人和债务人协定或法院裁定,就清偿债务的时间、金额或方式等重新达成协议的交易”。
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债务重组的范围。
二、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方式就现阶段而言,国有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使用以下四种方式。
(一)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和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国有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企业资产来进行债务偿还。
在对企业资产进行了解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现金、银行存款、价证券等货币资金或现金等价物。
另一个角度是存货、固定资产、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权等实物财产或财产权利。
利用现金来进行债务偿还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摆脱困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债务转为资本国有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债务转为资本的方式,即企业利用“债转股”的方式,来偿还债务。
当企业无法支付债务金额时,企业可以通过与债权人谈判,使债权人变成企业的股东。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缓解国有企业债务所带来的困境,但企业的领导者需要重视的是,在进行转换之前,对于已经被划分为能够转债的部分不属于债务重组的范畴。
(三)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国有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时,企业也可以通过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来进行。
即企业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对债务条件进行修改,以此来降低企业的还款利息,使用这种方式的前提是要求企业不存在破产风险。
(四)综合受偿方式国有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时,企业也可以通过综合受偿的方式来进行。
债务重组解决方案
![债务重组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2faf0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2.png)
债务重组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债务重组是指企业或者个人在面临债务问题时,通过与债权人进行商议,重新安排债务的支付方式、期限和利率等,以达到减轻债务负担、恢复经营活力的目的。
本文将针对某企业的债务问题,提出一份债务重组解决方案。
二、问题分析某企业是一家创造业公司,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经营不善等原因,导致企业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
债务问题主要集中在银行贷款、供应商欠款和员工工资等方面。
企业现有的资产无法覆盖全部债务,需要寻求债务重组解决方案。
三、债务重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企业的债务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方案:1. 债务清理首先,企业需要对债务进行清理。
通过与债权人进行沟通,了解债务的具体情况,包括债务金额、利率、期限等。
同时,与供应商和员工进行沟通,了解欠款和工资的具体数额。
在清理债务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准确无误地记录债务信息。
2. 债务商议在清理债务的基础上,企业需要与债权人进行债务商议。
通过与银行、供应商和员工代表进行谈判,商讨债务的还款方式、期限和利率等。
在债务商议过程中,企业需要充分展示自身的还款意愿和能力,并提出合理的还款方案。
3. 资产处置在债务商议的同时,企业还需要考虑通过资产处置来减轻债务负担。
企业可以将一些闲置或者不必要的资产出售,以筹集资金用于偿还债务。
同时,企业还可以考虑与合作火伴进行资产重组,以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4. 资金筹措除了资产处置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筹措资金。
例如,企业可以向投资机构申请贷款或者股权投资,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此外,企业还可以考虑与其他企业合作,共同开展项目或者业务,以增加收入来源。
5. 经营改善债务重组不仅仅是解决债务问题,还需要企业进行经营改善。
企业应该对自身的经营模式、管理体系和市场定位等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式,企业可以增加收入,改善盈利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债务问题。
四、预期效果通过以上债务重组解决方案的实施,我们估计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债务负担减轻:通过与债权人进行商议,重新安排债务的支付方式、期限和利率等,企业的债务负担将得到有效减轻,提升企业的还款能力。
债务重组解决方案
![债务重组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fb2b4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3.png)
债务重组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债务重组是指企业或个人在经济困难时,通过与债权人协商,调整债务的形式、期限、利率等,以达到减轻债务负担、恢复经营能力的目的。
本文将针对某企业的债务重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二、问题分析某企业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经营不善等原因,导致债务累积,无法按时偿还债务。
债权人对企业的债务逐渐失去信心,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债务重组方案,以解决企业的债务问题,并恢复经营活力。
三、解决方案1. 债务调整首先,我们建议对企业的债务进行调整。
与债权人进行积极沟通,争取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减少利息负担。
同时,可以考虑将一部分债务转换为股权,以减轻企业的债务压力。
2. 资产重组其次,建议进行资产重组。
通过出售或转让不必要的资产,筹集资金用于偿还债务。
同时,可以考虑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共享资源,提高经营效益。
3. 降低成本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我们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成本。
例如,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如取消不必要的会议和培训;寻求供应商的支持,争取更优惠的采购价格等。
4. 寻求外部支持除了与债权人进行协商外,企业还可以寻求外部支持。
例如,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偿还部分债务;寻求政府的支持,如获得税收减免或补贴等。
5. 经营战略调整最后,企业需要进行经营战略的调整。
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新的经营方向。
同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四、预期效果通过以上的债务重组解决方案,我们预计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
2. 恢复债权人对企业的信心,增加债权人的支持。
3. 通过资产重组和成本降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4. 寻求外部支持,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
5. 经营战略调整,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五、总结债务重组是解决企业债务问题的重要手段,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债权人的利益,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本文提出的债务重组解决方案包括债务调整、资产重组、降低成本、寻求外部支持和经营战略调整等方面的措施,旨在恢复企业的经营活力,实现债务的解决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债务重组解决方案
![债务重组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5fe3d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4.png)
债务重组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债务重组是指债务人通过与债权人协商,调整债务的还款方式、期限、利率等条件,以达到减轻债务负担、恢复企业经营活力的目的。
本文将提出一份债务重组解决方案,旨在帮助企业解决债务问题,恢复经营。
二、债务分析根据对企业债务状况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企业面临以下债务问题:1. 债务规模庞大:企业目前的债务总额达到X万元。
2. 债务期限紧迫:大部分债务将在未来X年内到期。
3. 债务利率较高:部分债务的利率超过市场平均水平,增加了企业的还款压力。
4. 债务违约风险:由于企业经营困难,存在债务违约的风险。
三、债务重组解决方案为解决企业的债务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债务重组解决方案:1. 债务减免:与债权人协商,争取对部分债务进行减免,减轻企业的还款压力。
2. 债务延期:与债权人协商,延长部分债务的还款期限,使企业有更多时间进行经营调整。
3. 利率优化:与债权人重新商定利率,降低债务的利息负担,减少企业的还款金额。
4. 债务重组协议:与债权人签订债务重组协议,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确保债务重组的顺利进行。
5. 资金支持:寻求政府、金融机构等渠道的资金支持,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四、债务重组计划为了有效实施债务重组解决方案,我们制定了以下债务重组计划:1. 债务减免计划:与债权人协商,争取对X万元债务进行减免,减轻企业负担。
2. 债务延期计划:与债权人协商,延长X万元债务的还款期限,提供更多时间进行经营调整。
3. 利率优化计划:与债权人重新商定X万元债务的利率,降低债务的利息负担。
4. 债务重组协议计划:与债权人签订债务重组协议,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确保债务重组的顺利进行。
5. 资金支持计划:寻求政府、金融机构等渠道的资金支持,为企业提供X万元流动资金,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五、风险控制措施为了降低债务重组过程中的风险,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风险评估:对债权人进行风险评估,确保其具备还款能力和意愿。
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
![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e18a6a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4.png)
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债务重组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企业债务重组是指在企业面临经营困难或者财务风险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调整和重组债务结构,以达到减轻债务负担,恢复经营活力和健康发展的目的。
债务重组不仅对企业本身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关系到金融机构、债权人以及整个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深入研究企业债务重组问题对于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债务重组的意义和影响1. 减轻企业负担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市场竞争和外部环境等原因,可能会出现经营困难或者财务风险。
这时,企业的债务负担就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
通过债务重组,企业可以通过降低债务成本、延长偿还期限、减少还款额度等方式,来减轻债务负担,从而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2. 保障金融机构及债权人利益债务重组不仅对企业有利,也对金融机构和债权人有利。
通过债务重组,企业可以更好的维护和保障金融机构及债权人的利益,减少不良资产的风险。
3. 促进市场稳定企业债务重组可以促进市场稳定,降低金融风险。
通过债务重组,可以避免因企业债务违约而引发的连锁反应,维护市场秩序和稳定,保护各方的利益。
1. 公平性问题企业债务重组中,如何保障各方利益的公平性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进行债务重组时,需要综合考虑企业、金融机构、债权人以及其他相关方的利益,确保各方在债务重组过程中都能获得公平的待遇。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方利益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公平性问题往往较难解决。
2. 法律和监管问题企业债务重组涉及到法律和监管的多方面问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和监管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存在一些法律漏洞和监管盲区,给债务重组带来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3. 信息不对称问题企业债务重组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往往会导致信息泄露和利益不对等的情况。
在进行债务重组时,企业可能会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受到不公平对待,这会影响债务重组的公平性和效果。
国有企业债务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债务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d33d43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a.png)
一、引言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许多国有企业面临着债 务困难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对企业的正常运营产生了影响,也对我国的经济发 展带来了挑战。因此,本次演示旨在探讨国有企业债务困难问题的现状、原因及 解决方案,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二、国有企业债务困难的现状
目前,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主要表现为负债率高、债务结构不合理、债务风 险加大等方面。部分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过了预警线,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 此外,一些国有企业的债务结构单一,短期债务比例过高,导致债务风险加大。
4、政府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国有企业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化解债务风险。具体来说, 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降低企业的财务负担。政 府可以设立专门的金融机构或担保机构,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帮助企业解 决融资难题。
总之,国有企业债务困难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企业自身、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综合施策、多管齐下,才 能有效化解国有企业的债务风险,推动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三、国有企业债务困难的原因
国有企业债务困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投资决策失误,盲目 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二是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不佳,难以偿还债务;三是 国家政策调整,使得部分国有企业失去了政策性支持,债务负担加重;四是金融 环境变化,信贷政策收紧,使得企业融资困难。
四、解决国有企业债务困难的对 策建议
国有企业债务困难问题及对策 建议
目录
01 一、国有企业债务困 难问题
02 二、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 用。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营环境的变化,一些国有企业陷入 了债务困难的境地。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 社会问题。因此,探讨国有企业债务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债务化解存在困难(3篇)
![债务化解存在困难(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532e5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a.png)
第1篇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各国政府和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对于我国而言,债务化解更是关乎经济稳定、金融安全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
然而,债务化解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债务化解的背景、困难、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大家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债务化解的背景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也伴随着债务风险的累积。
特别是在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部门,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逐渐凸显。
为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债务化解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力求降低债务风险,维护经济稳定。
1. 地方政府债务:地方政府债务主要包括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部分地方债务甚至超过了GDP总量。
这导致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公共服务等方面面临较大压力,债务风险不容忽视。
2. 企业债务:企业债务主要包括国有企业债务和非国有企业债务。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部分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债务负担加重,甚至出现债务违约风险。
3. 居民债务:居民债务主要包括房贷、车贷等消费性债务。
近年来,居民债务规模迅速增长,部分居民负债率较高,债务风险不容忽视。
二、债务化解的困难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化解债务风险,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难:1. 债务规模庞大:我国债务规模庞大,涉及多个领域和主体,化解债务风险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2. 债务结构复杂:债务结构复杂,包括银行贷款、债券、信托等,不同类型的债务化解方式不同,增加了化解难度。
3. 利益冲突:债务化解过程中,涉及多方利益,如债权人、债务人、政府等,各方利益难以协调一致,导致化解进程缓慢。
4. 政策效果有限: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部分政策效果有限,债务风险仍存在。
5. 经济下行压力: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债务违约风险上升,进一步增加了债务化解难度。
三、债务化解的对策针对上述困难,我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债务化解工作:1. 加强债务监管:完善债务监管体系,加强对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债务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化解债务风险。
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b278d765acfa1c7aa00cc76.png)
企业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企业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6abd77ba417866fb84a8e90.png)
编号: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企业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完成人:班级:2010-04学制: 4 年专业:财务管理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4-04-04目录摘要 (1)一、引言 (1)二、企业重组概述 (1)(一)企业重组的方式 (1)(二)企业重组的意义 (1)三、我国企业重组存在的问题 (2)(一)资产重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与资产重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2)2.关联交易监管力度不够,关联交易现象较为普遍 (2)3.资产重组的短期化行为,缺乏长期战略考虑 (3)(二)债务重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错误的认识债务重组的作用 (3)2.用公允价值计量不能真实反映债务重组 (3)3.与债务重组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4)(三)企业重组的其他相关问题 (4)1.对企业重组认识不足,没有正确的重组观念 (4)2.政府干预过多 (4)3.忽视重组后的整合 (4)四、完善我国企业重组的对策 (4)(一)完善企业资产重组的解决办法及配套措施 (5)1.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加强法律建设 (5)2.有效地规范企业资产重组中的关联交易 (5)3.企业要重视资产重组的长期化行为,正确确定资产重组的战略目标 (5)(二)完善企业债务重组的解决办法及配套措施 (6)1.合理确定债务重组对象和范围 (6)2.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合理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 (6)3.建立健全债务重组相关的法律法规 (6)(三)针对企业重组中其他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 (7)1.树立正确重组观念 (7)2.确定重组中企业主体地位 (7)3.重视重组后的整合工作 (7)五、总结 (8)参考文献 (8)Abstract (9)企业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企业要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生存的内外环境的变动趋于加快的严峻的环境中提高竞争优势,保持企业长久发展,就必须及时对竞争力要素进行重新再组合,而企业重组就是要素再组合的重要手段。
化解债务存在的问题(3篇)
![化解债务存在的问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95c02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b.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逐年攀升,债务风险日益凸显。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债务风险防控,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化解债务问题。
然而,在化解债务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从债务规模、债务结构、债务管理、债务风险等方面,分析化解债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化解债务存在的问题1. 债务规模过大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大,部分地区债务风险较高。
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投入较大,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部分地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债务风险难以有效化解。
2. 债务结构不合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短期债务占比过高。
短期债务到期压力大,容易引发流动性风险。
(2)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不规范。
部分地区专项债券投向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3)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
部分地方政府债务期限过长,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3. 债务管理不规范(1)信息披露不充分。
部分地区债务信息不透明,难以全面了解债务风险。
(2)债务偿还机制不健全。
部分地区债务偿还能力不足,容易引发债务违约。
(3)债务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
部分地区债务风险预警能力较弱,难以及时发现和化解债务风险。
4. 债务风险较高(1)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部分地区隐性债务规模较大,难以有效监管。
(2)债务违约风险。
部分地区债务违约风险较高,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3)债务风险传导。
债务风险可能通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渠道传导至实体经济,影响经济稳定。
三、对策建议1. 优化债务结构(1)降低短期债务占比。
合理调整债务期限结构,降低短期债务占比,减轻债务到期压力。
(2)规范专项债券发行。
加强对专项债券投向的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合理确定债务期限。
根据市场变化和项目需求,合理确定债务期限,降低债务风险。
2. 加强债务管理(1)完善债务信息披露制度。
提高债务信息透明度,便于社会各界了解债务风险。
债务重组解决方案
![债务重组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0c32c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4.png)
债务重组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债务重组是指债务人与债权人通过协商和谈判,对债务进行重新安排和调整的一种方式。
债务重组方案旨在解决债务人面临的经济困境,帮助其恢复财务稳定,同时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本文将针对某公司的债务重组问题,提出一份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问题分析某公司目前面临的债务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高额债务压力:公司的债务总额超过了其可承受的范围,导致现金流紧张,无法按时偿还债务。
2. 利息负担过重:公司的债务利息率较高,导致每年支付的利息支出占据了大部分的利润,限制了公司的发展空间。
3. 债务期限短缺:公司的债务期限较短,无法满足其资金需求,需要尽快寻找长期稳定的融资渠道。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债务重组解决方案:1. 债务优化重组:与债权人协商,将公司的债务进行优化和重组。
具体措施包括延长债务期限、降低利息率、减少债务本金等。
通过降低债务负担,提高公司的现金流水平,减少还款压力。
2. 资产处置与重组:对公司的非核心资产进行处置和重组,以获取更多的现金流。
通过出售或转让不必要的资产,筹集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减少债务负担。
3. 新融资渠道开拓:与金融机构洽谈,寻找新的融资渠道。
可以考虑发行债券、股权融资或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为公司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解决债务期限短缺的问题。
4. 财务管理优化: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
建立健全的财务预算和资金计划,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支出。
同时,加强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规性。
5. 经营策略调整:根据市场变化和公司的实际情况,调整经营策略,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
可以考虑开拓新的市场、推出新产品或服务,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增加现金流入。
6. 债权人协商与沟通:与债权人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协商,及时向其披露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争取债权人的支持和理解。
通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增加债务重组的成功率。
单位债务化解不力(3篇)
![单位债务化解不力(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d3517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6b.png)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单位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债务问题。
债务问题不仅影响了单位的正常运营,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因此,如何有效化解单位债务,成为我国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分析单位债务化解不力的成因、影响及对策,为我国单位债务化解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一、单位债务化解不力的成因1. 政策法规不完善我国目前尚缺乏一套完善的债务化解法律法规体系,导致债务化解工作缺乏法律依据。
一些单位在债务化解过程中,由于法律意识淡薄,难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进而导致债务化解不力。
2. 监管不到位部分监管部门在履行监管职责过程中,对单位债务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重视不够,监管力度不足,导致一些单位债务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
3. 单位内部管理不善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混乱,财务管理不规范,导致债务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此外,部分单位领导对债务风险认识不足,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也是导致债务化解不力的原因之一。
4. 市场环境复杂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竞争加剧,部分单位因经营不善而陷入债务困境。
同时,金融市场波动、融资渠道不畅等因素,也加剧了单位债务风险。
二、单位债务化解不力的影响1. 影响单位正常运营债务问题严重制约了单位的正常运营,导致资金链紧张,生产经营难以持续。
长此以往,将影响单位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2. 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单位债务问题可能导致员工失业、工资拖欠等问题,进而引发社会不稳定。
此外,债务问题还可能引发民间借贷、非法集资等金融风险。
3. 损害债权人利益债务化解不力可能导致债权人利益受损,引发诉讼、仲裁等法律纠纷,增加社会成本。
4. 影响金融体系稳定单位债务问题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三、单位债务化解对策1. 完善政策法规政府应加快建立健全债务化解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债务化解的原则、程序和责任,为债务化解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2. 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单位债务风险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防止债务问题扩大。
企业债务重组中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债务重组中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8ef298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1f.png)
企业债务重组中的问题与对策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大伙儿都感兴趣的话题:企业债务重组。
说实话,这个话题听起来可能有点枯燥,但别急,咱们用最简单的话来讲,弄明白了这玩意儿其实也没那么难。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企业的“自救行动”,当它们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时,怎么才能让它们重新站起来,迎接新的挑战。
那好,我们就从头开始,看看这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又该怎么解决。
2. 债务重组的常见问题2.1 债务过重,问题如山首先,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债务过重了。
企业就像一个背着大包的背包客,包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债务,这个包重得都快背不动了。
比如说,有些企业可能因为过度扩张,盲目投资,或者管理不善,导致债务积累得像小山一样高。
这时候,它们就得面对一个问题:怎么才能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减轻这些债务负担?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尤其是当企业的财务状况已经很糟糕的时候,问题就更复杂了。
2.2 债务结构复杂,像解谜题接下来,就是债务结构复杂的问题。
企业的债务就像是一盘复杂的麻辣烫,里面的各种配料和调料混在一起,让人眼花缭乱。
债务的种类很多,有短期债务、长期债务,还有各种利息、还款安排等。
如果这些债务混在一起,那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如何理清这些复杂的债务关系,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这就像是在玩一个复杂的解谜游戏,需要耐心和智慧。
3. 解决对策3.1 精细规划,不能盲目那要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首先,企业得进行精细的规划。
就像是修建一座大楼,必须要有一个详细的蓝图。
企业需要把所有的债务情况梳理清楚,制定出一套详尽的重组方案。
比如说,重新谈判债务条件,争取减免一些利息,或者延长还款期限。
总之,不能盲目行动,得有计划地一步步推进。
3.2 寻找专业帮助,别孤军奋战另外,寻求专业帮助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很多企业在面对债务重组的时候,往往会选择请专业的财务顾问或律师来帮助分析和解决问题。
毕竟,面对复杂的债务问题,专业人士的经验和知识是无可替代的。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09b4bd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3.p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69·文章编号:2095-6835(2016)16-0069-01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闫一晓(山西财经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摘 要:通过对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现状分析,指出企业债务重组主要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措施,以使国有企业债务重组能真正地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和效果,从而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债务重组;资产流失;财务报表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5913/ki.kjycx.2016.16.069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骨干与支柱,对GDP 的贡献率占到30%左右。
但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整体上却一直处于高负债经营运转状态。
正常的企业负债率大约为50%,国有企业的平均负债水平却基本上都在70%以上,高的甚至能达到100%.正是因为负债率过高,国有企业债务沉重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关键性因素。
相关部门公开的数据显示,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如果不交银行利息还有赢利,一旦交了利息之后,就成为亏损严重的企业了,而且全国国有企业的平均负债率还在上升,随时处在倒闭、破产的高危状态。
要使国有企业彻底摆脱高负债的生存困境,就必须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尽快实现债务重组。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沉重包袱,使企业轻装上阵,尽快融入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当中。
因此,研究、探讨国企债务重组极具现实意义,认清国有企业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1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财务困难的界定比较模糊截至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企业债务重组的法律法规,但还缺乏一套完整的规范企业重组行为的法律体系。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前提要求是,债务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财务问题,也就是债权人企业对债务人企业最终作出让步的债务重组业务实质。
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7f38703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4.png)
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债权⼈在看到债务⼈⽆⼒偿还债务的时候,可能会⽹开⼀⾯,进⾏债务重组给债务⼈的债务重新调整了下,让他们能够有机会还款,避免受到太⼤的损失。
那么,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店铺⼩编为你仔细讲解.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资产计量不可靠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正处于建设阶段,许多股权和⾮现⾦资产的公允价值⽆法切实有效获取,故⽽准则强调适度、谨慎地引⼊公允价值,否则如果不加限制地引⼊公允价值,就有可能会出现⼈为操纵利润的现象。
因此,中国投资性房地产、⽣物资产、⾮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准则规定,只有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获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能采⽤公允价值计量,但⼜由于⾮现⾦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真实计量,从⽽极易影响企业资产、损益计算的可靠性。
(⼆)货币时间价值的应⽤不充分新准则把“债务⼈发⽣财务困难”作为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把“让步”最为债务重组的必要条件,并要求采⽤现值计算来判断债权⼈是否做出了让步。
在修改条件的债务重组中,若选择延长偿债期限,就会使债务受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有可能出现重组债务的账⾯价值⼤于未来应付⾦额现值、或者⼩于未来应付⾦额现值的情况。
但是准则未考虑这⼀因素,⽽是直接把将来应付⾦额与债务重组时的债务账⾯价值进⾏⽐较。
⽽对于所得税的影响,则会导致债权⼈承担理应由债务⼈承担的税负,从⽽产⽣⼀种税收转移效应。
(三)收益确认和会计处理⽅法的不合理之处在实际操作中,将债务重组分解为两项业务进⾏处理更加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
以⾮现⾦资产清偿债务,相当于转让⾮现⾦资产,收回现⾦后再偿还债务,这部分收益应归属于经营性损益,只不过是通过债务重组的⽅式实现的,如果⼀次性计⼊当期损益,由于企业所得税、分红的存在可能导致收益的流失;如果全部计⼊资本公积也不符合经济业务的特征。
新准则规定,债务重组收益列作营业外收⼊,债务重组损失列作营业外⽀出。
这样做不仅不符合权责发⽣制和谨慎性原则,还诱导了企业对债务重组收益的盲⽬、⼀次确认,留下了利润操纵的空间,加剧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债务重组解决方案
![债务重组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465eb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9.png)
债务重组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和债务人通过协商、协定等方式对债务进行调整和重组的一种解决方案。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债务问题,债务重组则是一种常见的应对措施。
本文将针对某企业的债务问题,提出一套债务重组解决方案。
二、问题分析该企业面临的债务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债务规模庞大:该企业的债务规模较大,远超过其经营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
2. 债务结构复杂:债务来源多样,包括银行贷款、供应商欠款等,债务结构复杂,难以一一清偿。
3. 债权人利益分散:债权人众多,利益分散,导致协商难度加大。
4. 经营困难:由于债务问题的存在,企业经营困难,导致现金流紧张。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该企业的债务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债务重组解决方案:1. 债务清偿计划:制定详细的债务清偿计划,根据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现金流状况,合理安排债务偿还时间和金额。
债务清偿计划应充分考虑债权人的利益,保证其能够获得合理的回报。
2. 债权人委员会成立:成立债权人委员会,由代表债权人利益的代表组成,负责与企业进行债务重组协商。
债权人委员会的成立可以解决债权人利益分散的问题,提高协商的效率。
3. 资产处置和重组: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将无效或者低效的资产进行处置,以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
同时,可以考虑将某些资产进行重组,以提高资产的价值和利润能力。
4. 新融资渠道开拓:积极寻找新的融资渠道,如与金融机构合作,发行债券等,为企业提供新的资金来源,以缓解现金流压力。
同时,通过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可以为企业提供更有利的融资条件。
5. 企业经营改进:通过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债务问题。
可以采取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开拓新市场等措施,以增加企业的收入和盈利能力。
四、实施方案为了确保债务重组解决方案的有效实施,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项措施的具体步骤、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措施有序推进。
浅谈ST公司债务重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ST公司债务重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210c67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3.png)
浅谈ST公司债务重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ST公司是一家陷入债务困境的企业,债务重组是其解决债务问题的一种常见方式。
在进行债务重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ST公司债务重组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债务规模庞大。
由于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ST公司所面临的债务可能庞大且难以偿还。
这可能导致债权人要求更严苛的条件,例如更高的利息率或更短的偿还期限。
在这种情况下,ST公司需要与债权人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力求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债务重组方案,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
债务重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债权人利益的分歧问题。
不同债权人对债务重组方案可能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有些债权人可能更希望尽快收回自己的本息,而有些债权人则可能更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
ST公司可以尝试通过与债权人的直接对话或找到中介机构进行协调,努力寻找一个平衡各方利益的债务重组方案。
某些债权人可能会担心ST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还债能力,对债务重组方案持保留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ST公司需要提供充分的财务信息和未来发展计划,以证明其具备偿还债务的能力。
可以邀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审计,增加债权人对ST公司的信任。
ST公司可能还会面临政策法规的制约。
在一些国家或地区,政府可能会对债务重组进行限制,或对不同行业的债务重组方案进行不同的处理。
ST公司需要了解并遵守相关的政策法规,确保债务重组方案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ST公司在债务重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保护股东利益。
债务重组往往会涉及到股权变更或注资等操作,可能会影响到现有股东的利益。
ST公司需要与股东进行充分沟通,并寻找一种能够平衡所有利益相关方权益的解决方案。
ST公司在债务重组中需要注意债务规模、债权人利益分歧、还债能力证明、政策法规制约以及保护股东利益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ST公司可以与债权人进行沟通和协商,寻找一个能够平衡各方利益的债务重组方案。
ST公司还需要加强对政策法规的了解和遵守,保护股东的利益。
债务困境化解方案(3篇)
![债务困境化解方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a030e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7c.png)
第1篇一、引言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可能面临债务困境,这不仅影响了正常的经济活动,也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
因此,如何有效化解债务困境,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债务困境的成因、现状分析、化解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决策者、企业和个人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债务困境的成因1. 经济环境变化:随着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市场需求减弱,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部分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进而陷入债务困境。
2. 企业经营不善:部分企业管理层决策失误,导致投资失败、项目烂尾、产品质量问题等,使得企业债务不断累积。
3. 个人消费观念转变: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部分个人过度消费,导致负债累累。
4. 金融政策调整:金融政策调整可能导致部分企业和个人融资渠道受限,加剧债务困境。
三、债务困境的现状分析1. 企业债务困境:近年来,我国企业债务规模持续扩大,特别是中小企业债务风险较高。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债务总额已超过200万亿元,其中中小企业债务占比超过50%。
2. 个人债务困境:随着信用卡、消费贷款等金融产品的普及,个人债务问题日益突出。
据央行数据显示,我国信用卡逾期金额已超过800亿元,个人消费贷款逾期金额超过2000亿元。
3. 地方政府债务困境: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部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高。
据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额已超过30万亿元。
四、债务困境化解策略1. 企业债务困境化解策略(1)优化产业结构:企业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2)加强成本控制:企业应加强成本控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3)拓宽融资渠道:企业应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资金压力。
(4)债务重组:对于债务风险较高的企业,可通过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方式化解债务困境。
2. 个人债务困境化解策略(1)调整消费观念:个人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避免过度消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财经大学毕业论文企业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院 XXXXXXXXXXXXXX专业班级 XXXXXXXXXXXXXX学生姓名 XXXXXXXXXXXXXX学号XXXXXXXXXXXXXX指导教师 XXXXXXXXXXXXXX职称 XXXXXXXXXXXXXXX二○一一年三月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摘要债务重组是解决企业债务负担过重、资金周转困难的强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是各负债企业争相采取的措施。
但就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来看,一整套的规范企业债务重组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成,在许多方面还存在问题。
本文通过对企业债务重组现状的分析,指出企业债务重组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具体解决办法和配套措施,以使债务重组能真正地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和效果,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帮助企业摆脱困境,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债务重组;原因;问题;措施AbstractDebt restructur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s of various liabilities enterprise contends measures as the solution to enterprise debt burden and the capital turnover difficulties. But we can see from the existing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that a set of standard about enterprise debt restructuring behavior of the legal system have not yet built ,and the existing regulations system have many proble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terprise debt restructuring, the paper tries to point out the existing six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measures that would make debt restructuring really play its positive functions andeffects .Therefore it will ease burden, help enterprise keep from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Keywords:enterprise debt restructuring ;causes; questions; measures目录一、债务重组概述 (1)(一)债务重组的原因 (1)(二)债务重组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债务重组的方式 (1)(四)企业债务重组的现实意义 (2)1.解决不良资产,深化企业改革 (2)2.债务重组实现资本结构调整 (2)二、企业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 (2)(一)观念错误 (2)(二)不符合一致性原则 (3)(三)违背谨慎性原则 (3)(三)政策不完善,国有资产流失,企业借机逃税 (4)(四)债务重组中重组损益及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有欠妥善 (4)(五)社会化的保障体系尚未建立,“企业办社会”的负担重 (4)(六)重组资产入账价值的确认方面 (3)四、债务重组过程中相应的解决办法和配套措施 (5)(一)合理确定债务重组对象和范围 (5)(二)加快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债务重组配套政策 (6)1.行业管理体制改革 (6)2.健全法律环境保障体系 (6)3.社会环境保障体系 (6)(三)建立相应的中介机构,规范政府行为 (6)1.转换政府职能 (7)2.发挥中介机构作用 (7)3.积极发挥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作用 (7)(四)关于债务重组中重组损益的会计处理 (8)(五)合理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向社会提供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 (7)参考文献 (9)企业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债务重组概述(一)债务重组的原因债务重组,就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
企业能否经营好,一方面要看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方式,另一方面要看它能否经受住市场银行利率、经济、和政治形势等外在因素对企业经营的冲击影响。
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就会照成一些企业因为生产经营决策失误,管理水平落后,或是外部环境的变化,这些企业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财务困难,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灵,陷入无法按期还本付息的状况。
面对这样的情况,债权人出于保全其债权,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要求债务人破产来清偿其债务。
但是债务人在破产清算时,其资产价值往往会比持续经营时的资产价值相差很多,债权人可能会因此遭受重大损失。
因此债权人一般不会采取这种方式。
但是如果能有某些手段来减轻债务人的负担使其渡过难关,继续妥善的经营下去,而有偿还债务的能力,这样债权人的损失就可以减少很多。
债务重组就是作为这样的手段,以市场经济的产物应时出现了。
(二)债务重组的方式企业债务重组有不同的方式,比较常见的方式有:(1)债务转化为资本,即债务人将债务转化为资本,而债权人将这部分债权转化为股权。
但是以债务转为资本用于清偿债务时,法律法规对于股份制企业有一定限制。
(2)以非现金资产形式来清偿债务,即债务人通过转让非现金资产给债权人来清偿债务。
而债务人用于偿债的资产主要包括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
(3)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来清偿债务,这里的现金指的是货币资金,即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4)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即以现金、非现金资产、和债务方式转为资本以外的其他方式来进行债务重组,如债权人同意债务人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同意延长债务偿还期限但要加收利息,同意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并减少债务本金或债务利息。
(5)混合重组,就是指采用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手段来组合清偿债务的重组形式。
(三)企业债务重组的现实意义1.实现资本结构调整企业债务重组可以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带动力和影响力,推进国有资本向着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方向集中,加快形成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同时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尤其是加快国有大型企业的调整和重组,以促进企业德资源优化配置。
所以制定和实施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方案就要充分考虑国有资本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从而实现既解决企业债务问题,又完成国有资本结构调整的双重目的。
2.解决不良资产,深化企业改革目前我国企业之间相互拖欠的问题十分严重,许多企业的账面上都有大量长期收不回来的“应收款”和长期拖欠未付的“应付款”。
因此企业的债务重组问题已然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而这些企业的债务重组也在通过实践检验的过程中总结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二、企业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一)观念错误很多人都认为债务重组就可以“包治百病”,因而许多企业一哄而上都要求债务重组。
这些企业都认为通过债务重组,可以使债务人获得较大的利益,并摆脱债务负担,所以许多债务企业不视其企业的具体情况就提出债务重组。
其实债务重组也有其条件,所以并非所有企业的债务都可以进行重组。
在这当中有一部分是本该破产但悬而未决的企业,希望能通过债务重组东山再起;也有一部分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都很好,但也希望借此来减少债务。
这些企业就会结果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的情况,最终可能使债权人蒙受更大或不必要的损失。
所以企业债务问题因此演变得非常严重,这也有多方面的原因及多种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1)三角债。
这种债务是由企业之间相互拖欠款项而造成的。
近年来,国有企业之间的三角债愈演愈烈,难以理清,形成了跨省市、跨行业的债务连环套的局面。
(2)双边债。
此类债务既包括企业之间近期形成且尚未复杂化的债务,也包括企业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形成的债务。
(4)资不抵债。
即负债总额超过资产总额,这种情况多见于流通领域的中小型企业。
(3)“胡子工程债”。
我国生产领域的许多大中型企业常常在缺乏科学严密论证的情况下,就仓促进行大型技术改造,致使在建工程累积了大量资金,而固定资产交付率就会极低,造成大笔债务的状况。
(二)违背谨慎性原则债权人受让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由公允价值变为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而债权人债务重组的损失不能计入费用,而是计入资产价值,这样就容易虚增资产,因而违背谨慎性的原则。
这就不符合资产计价的规范,也不符合《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的定义。
特别是当受让的资产是无形资产时这种状况尤其严重,这些债务方利用债权方为避免坏账冲销而产生巨额损失就会接受债务方以无形资产偿还债务的心理,会以劣质的无形资产偿还债务,从而导致债权方资产的虚假记录,其账面上的无形资就不能如实的反映资产的价值。
因此在以无形资产来清偿债务时,债权方受让无形资产应以其债权的账面价值来入账。
(三)不符合一致性原则在进行债务重组的过程中,如果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或以债务转为资本来清偿债务时,债权人却会按照债权的账面价值来入账,而不能以债权的账面价值和非现金资产或股权实际价值的差额,来作为债务重组的损失;而如果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来清偿债务时,债权人是将债权的账面价值与收到的现金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这就形成了同一种会计业务,因为采用了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造成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即不符合一致性原则。
(四)重组资产入账价值的确认方面会计要素应当在符合定义、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四条标准以及符合成本效益和重要性原则的前提下加以确认。
而当债权人以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非现金资产和股权的入账价值时,这无论是从会计理论角度,还是从逻辑上都很难作出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