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实验

合集下载

植物生理学实验

植物生理学实验
3. 在实验中确定一个引起半数以上细胞原生质刚刚从细胞壁的角隅 上分离(初始质壁分离)的浓度和不引起质壁分离的最高浓度。
4. 用新的溶液和新鲜的材料重复实验观察几次,直到有确定的结果 为止。在此条件下,细胞的渗透势于上述两个极限溶液浓度之平 均值的渗透势相等的结果记录于下表:
返回
7
蔗糖浓度(1mol/L) 渗透势(MPa)
的渗透势就等于溶液的渗透势。
当用一系列梯度浓度溶液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时,细胞的等渗浓度将介 于刚刚引起初始质壁分离的浓度和尚不能引起质壁分离浓度之间的溶液浓 度,将等渗浓度代入公式可以计算出细胞的渗透势。
返回
6
二. 操作步骤
1. 溶液配制:
先配制1mol/L的蔗糖母液,再稀释成0.20、0.25、0.30、0.35、 0.40、0.45、0.50、0.55、0.60 mol/L溶液,备用。
质壁分离的相对浓度 (作图表示)
0.60
0.55
0.50
0.45
0.40
0.35
0.30
0.25
0.20 三. 结果计算
测出引起质壁分离刚开始的蔗糖溶液最低浓度和不能引起质壁分 离的最高浓度平均值(C)后,按实验1中的公式φS =iRCT计算 溶液的渗透势或植物组织的渗透势(或水势)。 四.实验作业 1. 试述细胞渗透作用的原理。
五. 结果结果
1.记录: 蔗糖溶液浓度(mol/L) 小液流移动方向 0.025 0.05 0.10 0.20 0.30
2.计算
根据公式计算溶液的渗透势表示植物组织的水势:
φw=-iRCT
φw--表示植物组织的水势,用Mpa表示
i---为溶液的等渗系数(NaCl等渗系数为1.8)

植物生理学实验测试

植物生理学实验测试

植物生理学实验测试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长和发育等生理过程的科学学科,通过实验测试可以揭示植物对外界环境因素的响应和适应机制。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测试方法,包括植物生长实验、叶绿素测定实验和逆境胁迫实验等。

一、植物生长实验植物生长实验是研究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反应的一种常见方法。

可以通过改变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来观察植物生长的变化。

在实验中,选取相同种子并进行处理,如将一组种子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另一组放置在低温环境中,然后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通过这种实验方法可以了解植物对温度的适应性以及不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二、叶绿素测定实验叶绿素是植物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色素,其含量可以反映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弱。

叶绿素测定实验可以通过测量植物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来评估光合作用的效率。

实验中,首先需要采集新鲜叶片样品,并将其研磨得到绿色叶汁,然后通过光度计等仪器测定叶绿素的吸光度值,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通过叶绿素测定实验可以评估植物对不同环境因素(如光照强度、养分浓度)的响应和适应能力。

三、逆境胁迫实验逆境胁迫实验是模拟植物在环境恶劣条件下的生理反应,如盐胁迫、干旱胁迫、冷热胁迫等。

通过逆境胁迫实验,可以研究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的生理适应和耐受机制。

实验中,可以使用不同浓度的盐水浇灌植物或让植物在干旱条件下生长,然后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生理指标的变化,并与正常生长的植物进行比较分析。

逆境胁迫实验可以揭示植物对逆境的敏感性和胁迫响应机制,为育种和改良耐逆植物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总结:植物生理学实验测试是研究植物生理过程的重要手段,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可以揭示植物对环境因素的响应和适应机制。

植物生长实验、叶绿素测定实验和逆境胁迫实验是常见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方法,分别用于研究植物生长、光合作用和逆境胁迫的情况。

通过这些实验测试的结果,可以进一步了解植物的适应性和耐受能力,为培育适应不同环境的优良植物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

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

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植物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生物学科,研究植物在生长、发育、代谢和适应环境等方面的生理过程。

为了深入理解植物生理学,我们需要进行各种实验研究,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份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帮助大家系统了解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实验一:光合作用实验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植物的氧气释放量和二氧化碳吸收量来评估光合作用效率。

实验步骤如下:1. 将一片绿叶片放入水中,并用环状金属片夹住叶片。

2. 将装有水的容器倒置在金属片上,并使叶片完全浸入水中。

3. 在光亮条件下放置数小时,测量水中溶氧量的变化,记录并计算光合速率。

4. 重复操作若干次,得出稳定的结果。

实验二:水分利用实验水是植物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缺乏或过多都会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植物根系吸水能力和细胞渗透压来评估植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

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两盆一模一样的植物,其中一盆为对照组,另一盆加盐水。

2. 分别测量两盆植物的根系吸水量和细胞渗透压,记录数据。

3. 将两盆植物进行比较,得出对盐水处理的植物的适应能力。

实验三:激素生理实验植物激素在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植物生长的速率和荷尔蒙水平来评估激素的作用。

实验步骤如下:1. 选择一些与生长相关的植物,如小麦或豌豆等。

2. 分别在一组处理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激素,另一组作为对照组。

3. 坚持一段时间,测量植物的生长速率和荷尔蒙水平,比较两组的差异。

以上是三个常见的植物生理学实验,希望这份实验指南能对学习植物生理学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以确保实验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植物生理学实验基本理论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植物生理学实验基本理论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植物生理学实验基本理论一、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理论1.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的生命过程和功能的学科,包括植物的营养、吸收与运输、呼吸、光合作用、生长发育等方面的研究。

2.实验的重要性: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揭示现象背后的机制,推动学科的发展。

3.实验设计的原则:实验设计应具有科学性、可重复性、控制性和操作性。

科学性是指实验要有明确的科学目的和科学问题;可重复性是指实验的方法和结果可以被其他人重复验证;控制性是指实验中要对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行控制;操作性是指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应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二、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实施步骤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确定实验的目的和科学问题,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实验的背景和已有研究成果。

2.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选择适当的实验仪器和试剂,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3.实验的操作步骤:按照实验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记录下关键的观察和测量数据。

4.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验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5.实验结论的总结: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的内容,总结出实验结论,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三、实验示例: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的关系实验1.实验目的:探究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之间的关系。

2.实验步骤:(1)实验器材准备:太阳光度计、荧光光度计、并联光电度数计、光源、植物叶片。

(2)实验操作:a.在不同的光强条件下,测量光合作用速率和光强的关系。

b.分析测量结果,绘制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的曲线图。

c.讨论实验结果,解释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之间的关系。

3.实验结果:(1)测量结果表明,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高光强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较高;低光强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较低。

4.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呈正相关关系,即光合作用速率随着光强的增加而增加。

通过以上实验示例,我们可以看到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理论和实验设计。

植物生理学实验

植物生理学实验

3.剪取样品
• 叶柄处理完毕后即可剪取样品,并开始记录时间, 进行光合作用的测定。
• 按编号次序剪下叶片对称的一半,并按顺序夹在 湿润的纱布中,放入培养皿中,用黑色不透光的 塑料袋包好带回室内存于暗处。4h后,再按原 来的顺序依次剪下叶片的另一半,按顺序夹在湿 润的纱布中带回。
4.称干重
• 取6个称量瓶分别标上绿叶光照1、2、3, 绿叶黑暗1、2、3,将各同号叶片照光与暗 中的两半叶叠在一起,用打孔器打取叶圆 片,分别放入相应编号的称量瓶中(光下 和暗中的叶圆片分开)。
1.材料:红色葡萄和青色葡萄; 2.仪器:(1) 721型分光光度计;(2) 打孔器;
(3) 剪子;(4) 10ml刻度试管;(5) 刀片。 3.药品:(1)1%盐酸;(2)5%乙醇溶液。
[方法]
1.样品的提取与测定 2.花青素含量结果计算
1.样品的提取与测定
用直径为0.9cm打孔器(准确测量计算面积), 在葡萄各个不同部位打4圆片,深度以破皮为适, 用刀片取下果肉,否则会延长花青素提取时间。
5.结果计算
光合速率(mgDW·m-2 h-1)= (W2-W1)/(A×t) • W2:照光半叶的叶圆片干重(mg); • W1:暗中半叶的叶圆片干重(mg); • A:叶圆片面积(m2); • t:照光时间(h)。
[实验记录]
1.实验材料: • 植物名称: • 试验处理: • 植物的生长状况: • 取样部位及数量: 2.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3.实验数据记录:
取出后待于室温平衡后用来测定外渗电导率。 剩余的15枚绿叶也分为3 组,即3 次重复,
保存在铺有湿纱布的瓷盘中,置于室温下,作 为对照。
4.外渗电导率测定:
(1)样品浸泡:取6个20ml试管,编号。 将处理和对照每个重复的5片叶叠放在一起 用0.5cm直径的洗净打孔器,打取20个小圆 片 (即打4下) ,分别放入不同的试管中。

植物生理学实验

植物生理学实验

实验一植物细胞渗透势的测定(质壁分离法)一、原理将植物组织放入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植物细胞与蔗糖溶液之间将达到平衡状态。

如果在某一溶液中细胞脱水达到平衡时刚好处于临界质壁分离状态,则细胞的压力势ψp将下降为零,此时细胞液的渗透势ψπ等于外液的渗透势ψπ′,即ψπ=ψπ′。

此溶液称为该组织的等渗溶液,其浓度称为该组织的等渗浓度,即可计算出细胞液的渗透势。

实际上临界质壁分离状态镜下很难看到,一般以初始质壁分离作为判断等渗浓度的标准。

(细胞水势=渗+压+衬,其中渗=外渗=-iCRT)(注:内外浓度差不一定质壁分离,因为外高内低才会分离)二、器材、试剂与材料1、器材:显微镜,小培养皿(60mm),载盖玻片,温度计,试剂瓶,吸水纸等。

2、试剂:1mol/L蔗糖溶液,蔗糖系列标准溶液。

3、材料:洋葱。

三、操作步骤1、取干燥、洁净培养皿9套,顺序编号,顺序加入蔗糖系列标准溶液,呈一薄层,盖好皿盖。

(为什么?)2、用镊子撕取材料内表皮(0.5cm见方即可),吸去表面水分,迅速浸入上述培养皿中,每皿4—5片。

3、经20~30min(为什么等这么长时间?因为达渗透平衡)记录室温,同时从高浓度开始依次取出材料放于载片上,滴一滴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盖上盖片,显微镜下观察。

若所有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则取相邻低浓度的材料观察,并记录质壁分离的相对程度。

若有50%左右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即原生质体刚从细胞壁的角隅处分离),则该浓度就是等渗浓度。

若两个相邻浓度的材料中,一个未发生质壁分离,另一个发生质壁分离数超过50%,则两浓度平均值即为等渗浓度。

4、由所得的等渗浓度和室温计算细胞液的渗透势:ψπ=ψπ′=-iCRT(MPa),其中:ψπ——细胞的渗透势,MPa;ψπ′——供试溶液的渗透势,MPa;C——供试溶液的浓度,moL/L;R——气体常数,0.008314·L·MPa/(moL·K);T——绝对温度,(273十t℃)K;i——等渗系数,蔗糖为1。

本科课件-植物生理学实验(完整)

本科课件-植物生理学实验(完整)
平衡。 3. 往乙组溶液(白色)中释
放蓝色液流时,不可震动小瓶。
12
根系活力的测定(TTC法)
植物生理生化教研室 曾汉来 2012.03.12
一、实验目的 • 理解植物根系活力的内涵 • 掌握TTC法测根系活力的原理与方法
提供合成所需能量; 合成氨基酸和植物激素 (ABA、CTK、GA等)
H2O 无机盐
硫酸,其他 操作相同。
加入1mol/L硫酸2ml
取出根吸 干水分
与3~4ml乙酸乙酯在研钵 内磨碎
查标准曲线, TTC还原量(mg)
空白试验作参比测 红色提取液移入试管且 485nm下吸光度 用乙酸乙酯定容到10ml
五、实验结果
TTC还原能力 (mg/g(根鲜重)/h)

四氮唑还原量(mg) [根重(g)×时间(h)]
(5)手持测糖仪4 分别测定蔗糖原液浓度(C )
四、结果计算 自由水的含量(%)=
植物组织中束缚水的含量(%) = 组织总含水量 - 组织中自由水含量
5
注意事项: 1. 清洗植物组织后应注意用
吸水纸擦干其表面的游离水分。 2. 植物组织与外部溶液之间
达到充分平衡。
6
实验01-2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小液流法)
根的生长情况和活力水平直接影响地上部的生长 测定根系活力,为植物生长状况、营养供应研究提供依据。
二、验原理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的标准氧化电位为80mV的氧化还 原物质,获得H的能力强。溶于水为无色溶液,还原后即生成 红色而不溶于水的三苯基甲腙 (TTF)。

生成的TTF比较稳定,不会被空气中的氧自动氧化,可用 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
实验01-1 植物组织中自由水和束缚水 含量的测定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张志良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张志良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引言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内部生物化学和物理活动的科学。

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植物的生理过程和生理功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适应环境等方面的机制。

本实验指导将介绍几个常见的植物生理学实验,并详细说明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一:光合作用的测定实验目的通过测定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和设备•高度光合作用活跃的绿叶片•蒸馏水•滤纸•光合色素提取液•盐酸•詹氏液•光合作用速率测定仪实验步骤1.准备一片新鲜的绿叶片,并使用滤纸将其表面的水分吸干。

2.将绿叶片放入提取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盖好瓶盖,放置在强光下静置30分钟。

3.将提取瓶中的绿叶片取出,并将其压碎,制成绿叶片提取液。

4.在一次容器中加入10ml绿叶片提取液,同时加入1ml盐酸,用詹氏液调节为酸性条件。

5.将调节好酸性的绿叶片提取液瞬时注入光合作用速率测定仪中。

6.根据测定仪的说明书进行操作,记录每个时间点下的光合作用速率值。

注意事项•实验中所使用的绿叶片应当是光合作用活跃的绿叶片,新鲜度较高。

•测定的过程中应注意光照的稳定性,以免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准确性。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避免盐酸和其他化学试剂的直接接触。

实验二:渗透压的测定实验目的通过测定植物细胞内外溶液的渗透压差,了解渗透压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和设备•草莓或马铃薯等含有较多汁液的植物组织•单质水•盐水•倒置显微镜•毛细管实验步骤1.取一片新鲜的含有较多汁液的植物组织,如草莓或马铃薯。

2.用刀将该组织剪碎,并将碎片放入一个玻璃杯中。

3.加入适量的单质水,使植物组织完全浸泡其中,静置12小时。

4.取一根毛细管,在一端封闭后,用吸管吸取约5cm 长的盐水,并保持液柱不断。

5.将封闭端的毛细管插入玻璃杯中,并用胶带固定在较深的位置。

6.进行倒置显微镜观察,记录质点的运动情况。

7.根据质点的运动情况,判断渗透压差的大小。

植物生理学 实验

植物生理学 实验

[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组织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细胞质壁分离的产生过程及其用于测定植物组织渗透势的方法。

[实验原理]:当植物组织细胞内的汁液与其周围某种溶液处于渗透平衡状态,植物细胞内的压力势为零时,细胞汁液的渗透势就等于该溶液的渗透势,这种渗透势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该溶液的浓度称为等渗浓度。

当用一系列梯度浓度溶液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细胞的等渗浓度将界于刚刚引起初始质壁分离的浓度和尚不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浓度之间的溶液浓度。

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其渗透势。

[器材与试剂]:实验仪器:显微镜,载玻片及盖玻片,镊子,刀片;实验试剂:100ml 浓度为1mol/L 蔗糖溶液:用蒸馏水配成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mol/L 的蔗糖溶液各50mL ;实验材料:洋葱鳞茎[实验步骤]:1.取带有色素的洋葱鳞茎,迅速投入各种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使其完全浸入,约5—10min 。

2.从0.50mol/L 开始依次取出表皮薄片放在滴有同样溶液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于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质壁分离的相对程度。

3.在实验中确定一个引起半数以上细胞原生质刚刚从细胞壁的角隅上分离的浓度,和不引起质壁分离的最高浓度。

4.在找到上述浓度极限时,用新的溶液和新鲜的叶片重复进行几次,直到有把握确定为止。

在此条件下,细胞的渗透势与两个极限溶液浓度之平均值的渗透势相等。

将结果记录于表中。

测出引起质壁分离刚开始的蔗糖溶液最低浓度和不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最高浓度平均值之后,可按下列各式计算在常压下该组织细胞质液的渗透势。

-Φs=RTiC1式中:-Φs 为细胞渗透势;R 为气体常数=0.083×105L ·Pa/mol ·K ;T 为热力学温度,单位K ;i 为解离常数,蔗糖为1;C 1为等渗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单位是mol/kg ;则-Φs==0.083×105×(273+t)×1×C由于实验用的蔗糖溶液浓度单位为mol/L ,因此需要按下式对其浓度进行修正。

植物生理学实验

植物生理学实验

植物生理学实验实验一植物组织中可溶性糖与淀粉的测定植物体内的碳素营养状况以及农产品的品质性状,常以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作为重要指标,本实验学习几种定量测定可溶性糖和淀粉的方法。

一、苯酚法测定可溶性糖【原理】植物体内的可溶性糖主要是指能溶于水及乙醇的单糖和寡聚糖。

苯酚法测定可溶性糖的原理是:糖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的糠醛或羟甲基糠醛能与苯酚缩合成一种橙红色化合物,在10~100Mg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且在485nM波长下有最大吸收峰,故可用比色法在此波长下测定。

苯酚法可用于甲基化的糖、戊糖和多聚糖的测定,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实验时基本不受蛋白质存在的影响,并且产生的颜色稳定时间在160Min以上。

【仪器与用具】分光光度计;电炉;铝锅;20Ml刻度试管;刻度吸管5Ml 1支,1Ml 2支;记号笔;吸水纸适量。

【试剂】90%苯酚溶液:称取90g苯酚(AR),加蒸馏水10Ml溶解,在室温下可保存数月;9%苯酚溶液:取3Ml 90%苯酚溶液,加蒸馏水至30Ml,现配现用;浓硫酸(比重1 84);1%蔗糖标准液:将分析纯蔗糖在80℃下烘至恒重,精确称取1 000g。

加少量水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0 5Ml浓硫酸,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100μg/L蔗糖标准液:精确吸取1%蔗糖标准液1Ml加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

【方法】1.标准曲线的制作取20Ml刻度试管11支,从0~10分别编号,按表1-1加入溶液和水,然后按顺序向试管内加入1Ml 9%苯酚溶液,摇匀,再从管液正面以5~20s时间加入5Ml浓硫酸,摇匀。

比色液总体积为8Ml,在恒温下放置30Min,显色。

然后以空白为对照,在485nM 波长下比色测定,以糖含量为横坐标,光密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标准直线方程。

表1-1各试管加入溶液和水的量管号01~23~45~67~89~10100ug/L蔗糖液(ml)00.20.40.60.81.0水(ml)2.01.81.61.41.21.0蔗糖量(μg)0204060801002 可溶性糖的提取取新鲜植物叶片,擦净表面污物,剪碎混匀,称取0 10~0 30g,共3份,分别放入3支刻度试管中,加入5~10Ml蒸馏水,塑料薄膜封口,于沸水中提取30Min(提取2次),提取液过滤入25Ml容量瓶中,反复冲洗试管及残渣,定容至刻度。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是我们周围不可或缺的重要生物,它们通过各种生理过程实现
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理特点,我们进
行了一系列植物生理学实验。

以下是我们的实验报告:
实验一: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收集了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数据。

结果显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呈现出增
加的趋势。

这表明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十分显著,光合作
用速率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实验二:水分蒸腾速率与相对湿度的关系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测量了不同相对湿度下植物的水分蒸腾速率。

结果显示,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植物的水分蒸腾速率逐渐降低。


表明植物的水分蒸腾速率受相对湿度的影响,相对湿度与水分蒸腾速
率呈负相关关系。

实验三:温度对植物呼吸速率的影响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调节了不同温度下植物的呼吸速率。

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植物的呼吸速率也随之增加。

这表明植物的呼吸速
率受温度影响,呼吸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水分蒸腾和呼吸等生理过
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实验为我们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及环境适
应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希望我们的实验结果能对今后的植物生理学研究有所启发和帮助。

《植物生理学实验》

《植物生理学实验》

植物生理学实验引言植物生理学实验是研究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生理过程的一种科学方法。

通过对植物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实验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生长调控机制等重要信息。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植物生理学实验,包括光合作用实验、呼吸作用实验和植物生长调控实验。

实验一:光合作用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光合作用在植物生理过程中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仪器•适用于实验的植物样本•光照箱•光合作用测定仪器(如光合速率测定仪)实验步骤1.准备植物样本,并将其放置于光照箱中。

2.分别设置不同光照强度(如低光、中光、高光)的条件,并记录光照强度。

3.使用光合速率测定仪器,测定每个条件下的光合速率。

4.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光照强度越高,光合作用速率越快,因为光合作用需要光能作为能量来源。

这个实验表明了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用于评估植物对不同光照条件下的适应能力。

实验二:呼吸作用实验实验目的研究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和机制。

实验材料和仪器•成活的植物样本•呼吸速率测定仪器实验步骤1.准备植物样本并放置于呼吸速率测定仪器中。

2.记录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呼吸速率,如不同温度、不同光照等。

3.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呼吸速率的测定,可以了解到不同条件下植物呼吸的强度和速率。

温度对植物呼吸速率的影响比较显著,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植物呼吸速率也会提高。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植物的能量代谢过程,为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重要信息。

实验三:植物生长调控实验实验目的研究不同条件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调控作用。

实验材料和仪器•可控环境设备(如生长箱)•不同生长因子的处理液(如植物激素)实验步骤1.准备植物样本,并将其种植在生长箱中。

2.设置不同生长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并记录相关参数。

3.分别加入不同处理液,如植物激素,观察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变化。

植物生理学实验

植物生理学实验
结果分析4
营养胁迫条件下生物量积累的减少可能与 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受限有关, 这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进程。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1
光照条件对植物叶绿素含量 具有显著影响,适当增加光 照强度可以提高植物的光合 作用效率。
实验结论2
水分胁迫条件下,植物会通 过降低蒸腾速率来维持水分 平衡,因此在干旱地区种植 作物时应注意合理灌溉。
改进方向
优化实验设计,缩短实验周期;采用更加智能的环境调控系统,提高实
验效率;改进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减少对植物组织的破坏,提高实验
的准确性。
05
CHAPTER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APA格式
主要用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参考文献引 用。
MLA格式
主要用于文学作品的参考文献引用。
Chicago格式
主要用于历史和传记作品的参考文献引用。
数据整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 归档,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实验结论,并撰写实验
报告。
数据记录
准确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应准确记录每个步骤 的操作和结果,包括使用的试剂、仪 器型号和规格、实验条件等。
及时记录
实验过程中应随时记录数据,避免遗 漏或错记,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 性。
水分、二氧化碳浓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输标02入题
植物适应性:植物通过调整自身生理生化过程,适应 不同的环境条件,如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类型等。
01
03
植物激素的作用:植物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 分裂素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控作用,影响植物
的形态建成和生理生化过程。
04

植物生理学实验

植物生理学实验

植物⽣理学实验实验⼀植物细胞渗透势的测定(质壁分离法)实验⼆钾离⼦对⽓孔开度的影响实验三希尔反应的观察实验四植物种⼦⽣命⼒的快速测定实验五单盐的毒害作⽤及离⼦间的对抗作⽤实验六⽔稻种⼦萌发对氧的需要实验七⽣长素对绿⾖苗发根的影响实验⼋光对植物⽣长的影响实验九脱落酸对植物叶柄的脱落效应实验(上⾯实验中选4个+1个学⽣⾃⼰设计的实验)实验⼀植物细胞渗透势的测定(质壁分离法)植物细胞的渗透势主要取决于液泡的溶质浓度,因此⼜称溶质势。

渗透势与植物⽔分代谢、⽣长及抗逆性等有密切关系。

已知在⼲旱、盐渍等条件下,⼀些植物常在细胞内主动积累溶质,以降低其渗透势,增加吸⽔能⼒,⽽在⼀定程度上维持细胞膨压,保障细胞的⽣长和⽓孔的开放,这种现象叫做渗透调节作⽤。

渗透调节能⼒的⼤⼩可以⽤逆境条件下细胞的渗透势的降低值来表⽰,在⽔分⽣理与抗逆性⽣理研究中经常需要测定。

⼀、原理将植物组织放⼊⼀系列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经过⼀段时间,植物细胞与蔗糖溶液间将达到渗透平衡状态。

如果在某⼀溶液中细胞脱⽔达到平衡时刚好处于临界质壁分离状态,则细胞的压⼒势(Ψ p )将下降为零。

此时细胞液的渗透势(Ψs )等于外液的渗透势Ψs 0 。

此溶液称为该组织的等渗溶液,其浓度称为该组织的等渗浓度,即可计算出细胞液的渗透势(Ψs )。

实际测定时,因为临界质壁分离状态难以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所以⼀般均以初始质壁分离作为判断等渗浓度的标准。

处于初始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体积,⽐吸⽔饱和时略⼩,故细胞液浓缩⽽渗透势略低于吸⽔饱和状态时的渗透势称基态渗透势。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实验材料洋葱鳞茎、紫鸭跖草、苔藓、红⽢蓝或⿊藻、丝状藻等。

(⼆)试剂1 . 1 mol/kg 蔗糖⽔溶液:称取预先在 60 ~ 80 ℃下烘⼲的蔗糖 34.2 g 溶于100 g 蒸馏⽔中,即为 1 质量摩尔浓度的蔗糖溶液。

2 .%中性红溶液。

3 .蔗糖系列标准液:取⼲燥洁净的⼩试剂瓶 9 ⽀编号,⽤ 1 mol/kg 蔗糖⽔溶液依据 C 1 V 1 =C 2 V 2 公式配制 mol/kg 、mol/kg 、 mol/kg 、 mol/kg 、mol/kg 、 mol/kg 、 mol/kg 、 mol/kg 、 mol/kg 等⼀系列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具体范围可根据材料不同⽽加以调整),贮于试剂瓶中,瓶⼝加塞以防蒸发浓缩。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全文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全文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植物生理学实验(Plant physiology experiments) 课程编号:1805102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教材名称:《植物生理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与指导学时学分: 学时 21 学分 1 实验学时 21应开实验学期:二~三 年级 四~五 学期先修课程:植物生理学适用专业:环境科学,生物技术一、课程性质及要求本课程为环境科学、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教育选修课,是《植物生理学》理论课教学的补充。

本课程教学要求: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入认识、巩固和扩充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重要生理代谢机制等理论知识,学习植物生理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内容简介《植物生理学》是植物学科方向的高级课程,《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是充实课堂理论知识,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辅助课程。

该课程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组成植物体各部分的组织学特征及根、茎、叶等器官的细胞学特征,以及掌握植物生理中水分代谢、光合作用、抗性生理、有机物质转化等基本概念和操作技能,更加熟悉植物生理学基础知识,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及日后参加生产、科研等工作打下基础。

三、主要仪器设备:普通显微镜,水浴锅,可见分光光度计,托盘天平四、教学方法与基本要求1.必须在所有化学,生物化学等课程完成后才能开设本课程;2. 一般是在理论课教授完成后才进行实验课程的教学;3. 教学方法主要是学生自己操作,授课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五、考核方法实验报告作为平时成绩记录六、实验项目设置序号实验名称内容提要实验学时每组人数实验属性实验要求1 淀粉粒,石细胞,厚角组织的观察观察植物不同组织的细胞形态及结构 2 1 验证2 根尖形态与结构观察 观察根尖的形态与结构 2 1 验证3 茎的初生与次生结构观察 观察单、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与次生结构 2 1 验证4 叶表皮细胞,气孔与结构观察观察植物叶表皮细胞及气孔形态与叶横切面结构2 1 验证5 植物细胞原生质流动和质壁分离现象的观察观察植物细胞原生质流动,质壁分离的现象2 1 综合6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利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的水势 3 4 综合7 植物叶绿素的提取、分离、性质及吸收光谱利用有机溶剂提取新鲜植物叶片的叶绿素,观察叶绿素的荧光现象,掌握吸收光谱测定方法3 4 综合8 过氧化物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掌握植物材料中过氧化物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原理与方法,比较各种植物材料中酶活性的变化2 4 综合9 油类种子萌发时脂肪酸含量的变化掌握油类种子里脂肪酸测定的方法,比较它们在萌发过程中含量的变化3 4 综合小计21。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理学实验报告植物⽣理学实验报告实验⼀、植物组织⽔势测定(⼩液流法)⼀、实验原理⽔总是从⽔势⾼的系统流向⽔势低的系统。

将植物叶⽚分别与⼀系列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接触,蔗糖溶液浓度从⼩到⼤,开始时,植物叶⽚⽔势低于蔗糖溶液,溶液中⽔分向叶⽚转移,蔗糖溶液浓缩,蔗糖溶液密度较原始浓度升⾼;蔗糖溶液⾼到⼀定浓度后,蔗糖溶液⽔势低于植物叶⽚,叶⽚⽔分向溶液中转移,蔗糖溶液稀释,密度较原始浓度降低。

如果植物组织的⽔势等于蔗糖溶液的⽔势,⽔分不发⽣净移动,外液浓度较原浓度不发⽣变化上述浸泡过植物组织、浓度发⽣改变的蔗糖溶液为⼄组。

原始浓度的蔗糖溶液为甲组。

将⼄组溶液染⾊后,取⼄组溶液⼀⼩滴(⼩液流),放⼊对应浓度的甲组溶液中,观察⼩液流因密度不同⽽下降、上升或不动的情况,记录与之相对应的甲组溶液的浓度。

⼆、材料与设备1.材料:植物叶⽚;2.仪器设备:试管、试管架、打孔器、尖头镊⼦、尖头针、移液管、⽑细滴管;3.试剂:1M蔗糖液、甲烯蓝粉。

三、实验步骤1.蔗糖溶液配制:l)取⼲燥洁净试管5⽀,贴标签标记,⽤1M蔗糖母液配制蔗糖溶液,浓度由⼩到⼤分别为0.1、0.25、0.5、0.75、1M,每个浓度均配8m1,放⼊对应标记的试管中,作为甲组(⼀定要混匀)2)另取⼲燥洁净的指形管5⽀,标明0.1、0.25、0.5、0.75、1M浓度的蔗糖溶液,分别从甲组取相应浓度蔗糖溶液1m1置于指形管,作为⼄组。

2.取样及测定1)选取⽣长⼀致的叶⽚,⽤打孔器钻取⼩圆⽚4-6⽚/管,将⼩圆⽚全部浸⼊⼄组指形管溶液中,摇动20分钟;2)⽤针尖蘸取少许甲烯蓝粉末,分别放⼊⼄组各指形管中,摇匀,可看见⼄组指形管中溶液颜⾊变蓝:3)⽤⽑细滴管吸取蓝⾊溶液,轻轻插⼊相应浓度的甲组溶液中部,⽤吸⽿球轻柔吹⽓,以帮助蓝⾊溶液从⽑细滴管中流出。

在流出的⼀瞬间观察并记录液滴的升降情况;4)若液滴下降,说明组织吸⽔使溶液变浓,⽐重变⼤;若液滴上升,说明组织失⽔使溶液变稀,⽐重变⼩;若液滴静置不动,说明此溶液的溶质势与叶圆⽚组织的⽔势相等,⽔分交换平衡,溶液⽐重不变,根据溶液的浓度可计算⽔势:若前⼀浓度溶液⼩液流下沉,⽽后⼀浓度溶液中上浮,则组织的⽔势值介于两蔗糖溶液⽔势之间,可取平均值计算。

植物生理学实验

植物生理学实验

植物⽣理学实验⼀.植物组织⽔势的测定(⼩液流法)【器材与试剂】1.实验仪器试管,移液管,长弯针头,直径0.5cm打孔器,镊⼦。

2.实验试剂 1.00mol/L蔗糖溶液(342.3g/L),10%甲烯蓝(⽤⽔配制)。

3.实验材料菠菜叶⽚【实验步骤】1.⽤1mol/L蔗糖母液配制⼀系列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0.2,0.3,0.4,0.5,0.8mol/L)各10mL,注⼊5⽀编号号的试管中,各管都加上塞⼦,按标号顺序在试管架上排成⼀列,作为对照组。

将原液稀释10倍配10mL吸原液 2 mL 3 mL 4 mL 5 mL 8 mL加⽔ 8 mL 7 mL 6 mL 5 mL 2 mL2.另取5⽀试管或青霉素⼩瓶,对应于对照组各管编号,作为试验组。

然后从对照组的各管中分别取4mL溶液移⼊相同编号的试验组试管或青霉素⼩瓶中,并都加上塞⼦。

3.菠菜洗净,⽤打孔器在叶⽚中部靠近主脉附近打取页原⽚,随机取样,向试验组的每⼀试管或青霉素⼩瓶中放⼊相等数⽬(10⽚)的叶圆⽚,加塞,放置30min,每⼗分钟摇动⼀次,每次30秒钟。

4.⽤点样针头蘸⼀下10%甲烯蓝溶液(如有条件的话,⽤微量移液器吸取1µL)加⼊每⼀试管或青霉素⼩瓶中,。

震荡,此时溶液呈蓝⾊。

5.⽤5⽀⾃制长弯针头,从试验组的各管中⼀次吸取着⾊的液体少许,吸取溶液量应相等,赶⾛溶液中⽓泡,如针头有液珠必须擦⼲,然后伸⼊对照组同样浓度溶液的中部,缓慢从针头尖端横向放出⼀滴蓝⾊溶液,轻轻取出滴管。

6.观察蓝⾊液滴的移动⽅向,如果蓝⾊液滴向上移动,说明⽐重⼩,原组织细胞失⽔,溶液从叶⽚细胞中吸出⽔分⽽被冲淡,密度⽐原来⼩了外液失⽔变浓,⽐重⼤;如果液滴向下移动,则说明叶⽚细胞从溶液中吸了⽔,溶液密度变⼤,外液失⽔变稀,⽐重⼩;如果液滴不动,则说明叶⽚与溶液的⽔分交换平衡,即叶⽚的⽔势与此种浓度的溶液的渗透式相等。

7.记录液温。

⾊滴不动的相应温度。

8.书写实验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器材与试剂】1.实验仪器试管,移液管,长弯针头,直径0.5cm打孔器,镊子。

2.实验试剂 1.00mol/L蔗糖溶液(342.3g/L),10%甲烯蓝(用水配制)。

3.实验材料菠菜叶片【实验步骤】1.用1mol/L蔗糖母液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0.2,0.3,0.4,0.5,0.8mol/L)各10mL,注入5支编号号的试管中,各管都加上塞子,按标号顺序在试管架上排成一列,作为对照组。

将原液稀释10倍配10mL吸原液 2 mL 3 mL 4 mL 5 mL 8 mL加水 8 mL 7 mL 6 mL 5 mL 2 mL2.另取5支试管或青霉素小瓶,对应于对照组各管编号,作为试验组。

然后从对照组的各管中分别取4mL溶液移入相同编号的试验组试管或青霉素小瓶中,并都加上塞子。

3.菠菜洗净,用打孔器在叶片中部靠近主脉附近打取页原片,随机取样,向试验组的每一试管或青霉素小瓶中放入相等数目(10片)的叶圆片,加塞,放置30min,每十分钟摇动一次,每次30秒钟。

4.用点样针头蘸一下10%甲烯蓝溶液(如有条件的话,用微量移液器吸取1μL)加入每一试管或青霉素小瓶中,。

震荡,此时溶液呈蓝色。

5.用5支自制长弯针头,从试验组的各管中一次吸取着色的液体少许,吸取溶液量应相等,赶走溶液中气泡,如针头有液珠必须擦干,然后伸入对照组同样浓度溶液的中部,缓慢从针头尖端横向放出一滴蓝色溶液,轻轻取出滴管。

6.观察蓝色液滴的移动方向,如果蓝色液滴向上移动,说明比重小,原组织细胞失水,溶液从叶片细胞中吸出水分而被冲淡,密度比原来小了外液失水变浓,比重大;如果液滴向下移动,则说明叶片细胞从溶液中吸了水,溶液密度变大,外液失水变稀,比重小;如果液滴不动,则说明叶片与溶液的水分交换平衡,即叶片的水势与此种浓度的溶液的渗透式相等。

7.记录液温。

色滴不动的相应温度。

8.书写实验报告。

1Pa=1牛顿·米-2(N·m-2)1MPa=106帕(Pa)=10巴(bar)1bar=105Pa1bar=0.987大气压1大气压=1.013 bar1MPa=9.87大气压(atm)1 bar=0.1 MPa1 MPa=103KPa衬质是Ψm是细胞的胶体物质、纤维素、毛细管溶质势Ψs或称渗透势(Ψπ)均为负值压力势Ψp细胞对原生质产生的压力一般为正P=iCRT(以bar表示) P为渗透压Ψs=-P Ψs=-iCRT R:表示气体常数0.083L·bar/M -Ψ:绝对温度 273℃+ti:解离常数(蔗糖为1)R=8.3144×107尔格(克分子·度)=0.8205大气压·升(克分子·度)=1.987卡(克分子·度)=8484克·米(千克分子·度)R=0.082大气压·升(克分子·度)P=iCRT=1×0.3×0.082×(273+19)=0.3×0.082×292=7.1832大气压1Pa=7.1832×1.013(bar)×105(Pa)=727658.161Mpa=0.727658167.1832÷9.87=0.7277811(MPa)P=-RtiC即:0.083 bar×(273℃+19℃)×1×0.3 =0.083×292×0.3=0.72708(bar)因为1 bar=105PaPa=1 bar/105=0.72708×105=72708MPa=106Pa=72708÷106=0.72708P=-0.72708MPa二.钾离子对气孔开度的影响【实验原理】保卫细胞的渗透系统可由钾离子所调节,无论是环式或非环式光合磷酸化,都可以形成ATP。

ATP不断供给保卫细胞原生质膜上的钾-氢离子交换泵做功,支持保卫细胞逆着离子浓度差而从周围表皮细胞吸收钾离子,降低保卫细胞透势从而使气孔张开。

钾离子泵学说认为:光照下由光合作用启动钾离子进入保卫细胞,保卫细胞的水势降低,便从邻近细胞吸水膨胀。

由于保卫细胞的特殊结构使气孔张开,黑暗中光合作用停止,钾离子从保卫细胞中渗出,保卫细胞的水势上升,水向外流,保卫细胞收缩,使气孔关闭,即钾离子进入或输出保卫细胞是气孔开放或关闭的原因。

气孔的分布:植物体上部叶的气孔较下部的多,叶尖端和中脉部分的气孔较叶基部和叶缘的多。

一般下表皮较多,旱金莲,苹果限于下表皮;莲,睡莲仅限于上表皮。

【器材与试剂】1.实验仪器人工气候箱,显微镜,目镜测微尺,烧杯,镊子,载玻片,盖玻片。

2.实验试剂 0.05mol/L KNO3(秤取5.06g KNO3,加蒸馏水溶解,稀释成1000mL),0.05mol/L NaNO3(秤取4.25g NaNO3,加蒸馏水溶解,稀释成1000mL),1×10-3mol/L ATP二钠盐母液(秤取27.6mg ATP,加蒸馏水溶解,稀释成50mL,用上述母液再配制1×10-10mol/L ATP二钠盐溶液),1×10-13mol/L ATP+0.05mol/L KNO3(秤取5.06g硝酸钾加水溶解后,加入1mL 1×10-10mol/L ATP二钠盐溶液,再稀释成1000mL),1×10-13mol/L ATP+0.05mol/L NaNO3(秤取4.25g NaNO3加水溶解后,加入1mL 1×10-10mol/L ATP二钠盐溶液,再稀释成1000mL)。

3.实验材料盆栽紫鸭趾草于室温暗培养48h后镜检,如绝大多数气孔处于关闭状态时,即可用于实验。

【实验步骤】1.取5个烧杯分别加蒸馏水、0.05mol/L KNO3、0.05mol/L NaNO3、1×10-13mol/L ATP+0.05mol/L KNO3、1×10-13mol/LATP+0.05mol/L NaNO3,加入量以能淹没叶片为宜。

2.取紫鸭趾草成熟叶片1片,剪成大小差不多的5片,分别放入上述5个烧杯中。

3.将烧杯放入人工气候箱中培养,培养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6000lx,持续培养4h。

4.将培养的叶片取出后,用尖头镊子撕取下表皮,40倍镜检,随机测量10个气孔的内径,取气孔内径平均值。

5.比较各处理间气孔的开度。

【注意事项】1.实验前盆栽紫鸭趾草需暗培养48h以上,以使绝大多数气孔关闭。

2.实验过程中,气孔会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有节律的张开、收缩,可能会影响实验的效果3.浸泡时间要求一致。

【实验作业】试比较何种溶液处理气孔的开度最大,何种溶液处理的气孔开度最小,为什么?三.单盐毒害及离子间颉颃作用【实验目的】通过简单试验说明培养时培养液中各种离子平衡(各种离子及其浓度)的重要性。

【实验原理】离子间颉颃现象的本质是复杂的,它可能反应不同离子对原生质亲水胶粒的稳定性、原生质膜的透性,以及对各类酶活性调节等方面的相互制约作用,从而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

【器材与试剂】1.实验仪器烧杯,纱布,石蜡。

(6.66g/L),2.实验试剂 0.12mol/L KCL(8.95g/L),0.06mol/L CaCl20.12mol/L NaCl(7.01g/L),所用药品均需用AR。

3.实验材料冬小麦苗【实验步骤】1.冬小麦苗培育两周,待根长1cm时可用作材料。

2.取4个小烧杯,一次分别倒入50mL下列盐溶液:(1)0.12mol/L KCL(2)0.06mol/L CaCl2(3)0.12mol/L NaCl1mL+0.12mol/L KCL 2.2mL (4)0.12mol/L NaCl 100mL+0.06mol/L CaCl2小烧杯用涂石蜡的纱布盖上。

挑选大小相等及根系发育一致的小麦幼苗9株,小心种植在纱布盖的孔眼里,使根系接触到溶液,液体部分用纸闭光,使根部遮光培养,叶基见光,在室温下培育2~3周后,即可看出在单盐溶液中,小麦幼苗生长受阻,特别是他们的根部出现畸形。

双盐的根系发达且颜色白,单盐的则根少发锈色。

观察内容:(1)根部:①根的条数及粗细情况②根毛情况③根尖生长状况④根细胞分裂情况⑤做简单统计(2)叶部①叶尖②叶脉③旗叶④最下叶3.每隔两天观察,2周后拿回。

【注意事项】培养期间注意补充水分,可更换一次培养液。

四.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实验目的】了解叶绿素提取分离的原理,以及它们的光学特性在光合作用中的意义。

【实验原理】提取原理:叶绿素在叶绿体内以其部水的部分(叶绿酸部分)与蛋白质结合,茉脂部分(叶绿醇部分)与拟脂结合。

纯粹的有机溶剂不能打破色素与蛋白质的联系,故此,必须用能与水混合的有机溶剂,即有少量水存在时才能将叶绿素提取出来,常用的溶剂是酒精、丙酮等。

1.不能见明火,防火。

2.有机溶剂 95%乙醇,丙酮,石油醚,环己烷,无色汽油,乙醚,苯,四氯化碳,无水硫酸钠等均为纸层析的流动相即推进剂。

3.蔗糖,Al2O3,MgO,CaCO3均为吸附剂(滤纸也是吸附剂)等对各种物质有不同的吸附力。

被吸附的物质由于其结构中极性基因的种类和数不同,吸附力也不同。

4.同一种吸附剂在不同的溶剂中吸附能力也不同5.加石英砂便于研细。

6.加热时,温热即可不必煮沸。

7.按分子量大小迁移,小分子在前(上端),大分子在后(下端)。

8.丙酮=95%乙醇四氯化碳=无色汽油无水硫酸钠=苯分离原理:根据吸附原理,以滤纸作为吸附剂,借助一种适当的溶剂携带色素在滤纸上扩散时,由于吸附剂对不同色素的吸附能力不同,便可将色素分离。

Chl是一双羧酸酯在碱的作用下发生皂化反应产生的盐能溶于水,由此将chl于类胡萝卜素分开。

【器材与试剂】1.实验仪器大试管或展层缸,托盘天平,分光镜,研钵,量筒,烧杯,漏斗,软木塞,新华滤纸,毛细滴管,剪刀,分液漏斗,移液管,分光计。

2.实验试剂丙酮,甲醇,醋酸铜,盐酸,KOH,石英砂,CaCO3,无水Na2SO4,四氯化碳,乙醚。

3.实验材料新鲜植物叶片。

【实验步骤】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1)秤取新鲜叶片4g,放入研钵中加丙酮5mL、少许CaCO3和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再加丙酮8mL,以漏斗过滤之,取出3mL这种最初过滤的较浓色素提取液用于做色素的纸层析和荧光分析。

再用20mL丙酮分2~3次冲洗研钵并过滤,得到的色素提取液放于暗处备用。

(2)把展层用的滤纸剪成2cm×20cm的纸条,将其一端剪去两侧,中间留一长约1.5cm,宽约0.5cm的窄条。

(3)用毛细滴管或牙签取叶绿素溶液划线于窄条的上方,注意一次划线溶液不可过多导致线条过粗,可等风干后重复划线几次,使展层后效果好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