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润物细无声——谈乡土地理渗透地理大课堂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雨润物细无声——谈乡土地理渗透地理大课堂策略【摘要】脱离社会生活的地理学习,知识不能走进社会实践中,人们就会感到学习地理无用,地理内容就给人空洞、单调、乏味的感觉。到生活中学习地理,或者说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是一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方式,是全新的、科学的、高效的学习方式。学习生活地理的重要平台可以借助乡土地理去搭建。教师将乡土地理有机、适时、巧妙渗透到地理课堂,非集中介入课堂不仅是教师自身能力提升、拓展的重要表现,而且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根本保证。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将地理知识本土化、通俗化,教导学生既能走进生活,也能走进课本,实现地理大教材与乡土地理的无缝对接,相互融合。
【关键词】乡土地理;有用地理;生活地理;渗透策略
美国大教育家杜威强调指出:学校的最大浪费是学生在校接受了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如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又不能应用在学校学习的东西。那就是学校的隔离现象,就是学校与生活的隔离”。浪费型教育很难使学生步入社会,走向生活。一旦他们步入社会,就有如青蛙进入铁锅,这种温水效应极其残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悲剧?是因为学生很难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面对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他们束手无策,无从适应。他们自然会反思十几年的学校学习到底学到了什么。笔者认为,最应当反思的应是教育体制和教师。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将课堂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最大限度的直接或间接联系生活,或许这样的温
水效应就不会出现,悲剧就可以避免。让生活与地理联姻,地理走进生活,联系生活,地理教学才会结出累累硕果。有利于生活的才是有用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才是有用的,这两个有利于应当成为教师的至高追求。乡土地理恰恰与学生生活最接近,最贴身,最富生活气息。乡土的地理现象能够、也应当诠释、佐证地理大课堂所学的内容,学好乡土地理,就是对地理大课堂的进一步生活化、有用化。因此,乡土地理应当渗透到地理大课堂,实现与地理大课堂的无缝对接。只有这样,地理才能为学生发展服务,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1.乡土地理学习与生活结合是课程标准推行的基本理念
《地理课程标准》是一部指导地理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标准》前言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地理学科应当实行的六大基本理念,其中“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转变地理学习方式”更是核心内容。《标准》还指出了“(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的重要作用。《标准》中的这些理念反映了学习方式与乡土地理的密切关系。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必将改变以往地理课程与生活背离的现象,必将改变课程与实际生活两张皮、互不联系的现象,它对于指导构建“生活地理”与“科学地理”互为统一的地理课程具有重大意义。其次,这一理念也为课程内容的科学编制、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课
程学习的有序组织指明了方向。美国《生活化的地理学:国家地理标准1994》正式出版,其第一章第一句是“从一种说法:终生的、维持生存的、改善生活的各种意义来看,地理是面向生活的。”说明了学习有用地理是当今全球的普遍教学理念。
“转变地理学习方式”是课改十年来的主流理念,也是广大教师的不懈追求。教师在课改的实践中,“改变学习方式,主要依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在地理学习中历练生活才能真正得以体现和落实。乡土是他们生活的土壤,是他们生活的空间,乡土和他们关系最密切。乡土地理无疑承载着联系他们生活的使命,它正是使学生学习走进生活的助推器,而联系学生生活正是崭新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在地理大课堂要积极渗透乡土地理教学。之所以说是渗透教学,就是说不必要单独占用课时,实行大教材教学与使用乡土教材同步进行,也就是教学地理大教材非集中渗透乡土地理教材。当然要郑重说明一点,不是每一节地理大课堂都有相关的乡土地理内容可以渗透进入的,教师不必生硬渗透那些相关不大的内容,一定要做好乡土地理与大教材的比对工作,做好乡土教材内容的遴选工作。
2.开发乡土地理教材是搭建学生地理学习的理想平台
在地理课堂渗透乡土地理内容,为了做到未雨绸缪,就要积极加强乡土地理教材开发建设,包括校本乡土教材的开发。乡土地理教材
切近学生生活实际,相关内容学生听得见,看得着,它们对其有兴趣,有亲近感,开发乡土教材真正做到了教材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只有这样做,地理才真正走进学生,走进他们生活,走进他们的学习实践。
2.1 编写乡土地理教材应当注重人地协调发展教育。编写乡土地理教材要十分关注身边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的现状,正确认识发展成就和存在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环境安全问题主要有四类:一是资源稀缺造成的冲突与不稳定;二是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而引发“环境难民”;三是跨界污染和危害转移引起的国际纠纷和冲突;四是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间货物与人员流动带来的生物、基因威胁。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到乡土层面上来,因此乡土地理教材对其要有所作为、有所反映,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和谐发展观、环境资源观等。我国乡土教材的乡土空间范围曾有几多争议,现在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指县一级区域的地理教材,教材涉及区域半径不大,学生较熟悉一些常见的地理现象。他们一旦将科学的地理知识与身边事物联系起来就兴趣倍增。日本心理学家大桥正夫研究表明“利用外加动机的作用虽然证明是有效地,但是从今日的教育或是社会的一般趋势来看这个手段未必应当提倡。……而与此相反的内发动机引起的特殊效应却正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乡土地理教材最能唤醒学生地理学习的内在动机。
2.2 编写乡土地理教材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整与转变。乡土地理教材要求的实施过程,可有效地改变以往的教条化、单一化、
静态化的陈旧教学模式,建立以探究为主导,合作式、体验式、问题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学习方式作为一个组合概念,是行为参与、情感参与或认知参与方式及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其中学生的行为方式是载体,认知和情感因素表达了学习方式的实质内涵。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意味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品质。”因此,乡土地理教材的认定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中国南北方的界河是淮河,淮河南北在气候、植被、水文等自然环境方面有着显著不同,人文环境也有迥异特征。在教学人教版地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时,生活在淮河南北两侧的学生会对南稻北麦、南蔗北甜,南船北马等地理差异提出质疑,这时教师就可以抓出这一有利时机,适时解释淮河这一地理界线两侧所显现出的不同自然、人文环境的差异是过渡性的,不管苏南还是苏北都兼有中国南北方的自然、人文的特征。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大教材知识的掌握,也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我们从学生的质疑中看到了学生独立探究的欲望,对于这个欲望教师要悉心呵护。在这种情形下,合作探究、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就能够形成。
2.3 应用乡土教材要注重对地理知识的迁移能力培养。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很难是现成的,也不容易做到全面、及时地写在书本上。学生们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发现、探索,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对大教材所反映的地理现象、成因及规律的应用能力。用我所学,提高自己社会实践能力,这是一个科学生成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