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测试题--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法律具有强制性,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下列事件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A.国家公职人员参加宪法宣誓仪式B.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民法典》C.马某因醉驾肇事逃逸被刑事拘留D.动物防疫部门号召市民文明养犬2.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
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这体现了()A.法律的保护作用B.法律的教育作用C.法律的规范作用D.法律的指引作3. 2022年3月1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再次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提出,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防沉迷制度,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
材料主要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网络保护B.社会保护C.政府保护D.司法保护4.民法典中关于高空抛物有明确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
这一规定()A.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B.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C.能有效杜绝高空抛物行为发生D.证明了高空抛物是犯罪行为5.某景区内一名14周岁男孩在划船游玩时,从一条船跳至另一条船时发生意外落水身亡。
此事件告诉我们()A.景区游玩时不能划船行驶B.船上游玩时要有安全意识C.不能在有水有船的景区玩D.此事件全部责任推给景区6. 2022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指出,法院对一些父母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怠于履行抚养监护义务、为孩子订“娃娃亲”等行为进行训诫,发出家庭教育令,对虐待儿童的剥夺监护权,让“依法带娃”成为家长必修课。
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B.政府保护C.司法保护D.学校保护7.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
该法明确了家庭教育要合理运用亲子陪伴、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等主要方式,还对家庭教育主要内容作了引导性的规定。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

②杜绝了家庭暴力,很好地保护了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
③这是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④有利于维护家庭成员的幸福生活和社会的和谐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12.广东省湛江农垦南华中学一名七年级学生,因课间休息时间到对面大楼的八年级教室指责一名学生用镜子反射太阳光影响上课,遭到该校青年教师欧海洋在大庭广众之下拳打脚踢。下列对欧海洋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1)法院对李某某的审理说明了法律的哪些特征和作用?
(2)“(村支书)在参加检察机关组织的职务犯罪警示教育活动后,先后走进杭锦旗人民检察院投案自首,表示愿意为自己的行为接受法律制裁”,这体现了法律的哪一作用?
29.视频监控设施在校园重点场所、公共区域24小时无空缺,建立校园安全网上巡查机制;设置并公布学生欺凌治理举报电话;构建专业研究与评估机制,逐步建立学生欺凌数据监测、评估体系。日前,合肥市出台了《合肥市加强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教育局、公安局、检察院等11个部门将分工合作,为校园安全护航。
3.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以下属于法律基本特征是
A.法律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
B.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
C.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随着共享单车走进人们的生活,各种破坏、损毁的现象层出不穷。让共享单车真正发挥作用仅靠法律的强制性是不够的,还必须将道德建设作为一项紧迫工程来抓。这是因为( )
司法保护
③
人民法院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
社会保护
④
我市各学校开展“抵制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普法宣传活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我们在学校上学有义务教育法保护,我们的父母上班有劳动法保护,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都必须遵守交通法规,盜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这说明()A.法律只与我们学习有点联系 B.法律指导着我们未来的生活C.法律只对违法的人有约束力D.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2.作为一名中学生,下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有( )①未成年人保护法②义务教育法③居民身份证法④劳动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温馨家庭,其乐融融,家庭成员各负其责;优美校园,书声琅琅,教学秩序井然;红灯停,绿灯行,人人文明出行……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这是因为( )①法律只为人们当前的生活服务②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加以调整③法律赋予每个人相伴一生的权利和义务④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我国要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 )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实现中国梦,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5.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下列案例中,能够体现法治这一要求的有( )①刘某因为涉嫌在网上散布谣言而被公安机关逮捕②王女士在得知自己购买的是假冒伪劣产品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获得了商家的相应赔偿③刘晓利用自己的工资购买演唱会的门票④某造纸厂因为排放污水严重超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被环保部门处以巨额罚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下列做法中,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 )A.居委会组织文艺晚会迎接国庆节。
2023-2024学年初中政治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政治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1小题每题3分共计33分)1.我们在学校上学不用交学费这是依据《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我们的父母是社会的劳动者有《劳动法》等法律法规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都必须遵守交通法规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这说明()A.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B. 法律指导着我们未来的生活C. 法律只对违法的人有约束力D. 法律与我们的一生相依相伴【答案】A【解析】题干说明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也约束公民的行为即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A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B、D说法正确但题干未体现C说法错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普遍约束力故选A2.201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与教育部等8部委共同建立了未成年人被侵害强制报告制度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民政部等部门出台了加强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护的意见这说明()①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②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③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④未成年人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201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与教育部等8部委共同建立了未成年人被侵害强制报告制度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民政部等部门出台了加强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护的意见这说明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未成年人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故选B3.________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________是人们行为的底线()A. 法律不违法B. 道德不违法C. 道德道德4.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此我们需要做到()①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②自觉遵守法律学会依法办事、依法维权③严格执法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④树立法律信仰尊崇、信赖法律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B【解析】公民为法治建设做贡献就要树立法律信仰尊崇信赖法律自觉遵守法律学会依法办事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和利益的同时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①②④符合题意③观点错误公民没有执法的权利故选B5.新修订的民法典继承编在现行继承法的基础上完善代位继承制度将被继承人的侄、甥也纳入代位继承人的范围从法律层面鼓励弘扬孝老爱亲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体现了()①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完善②我国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③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④道德对法治文化的决定作用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B【解析】新修订的民法典继承编在现行继承法的基础上完善代位继承制度将被继承人的侄、甥也纳入代位继承人的范围从法律层面鼓励弘扬孝老爱亲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体现了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错误道德对法治文化不起决定作用故选B6.2017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全国各地举行禁毒宣传活动这表明()①我国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②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③毒品只危害未成年人④我们要珍惜生命健康远离毒品危害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不良诱惑不良诱惑伤害我们的身体损坏我们的心灵有损我们的身心健康消磨人的意志使人不思进取使人无视法律的尊严损害他人和社会使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开展禁毒宣传活动表明我国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启示我们要珍惜生命健康远离毒品危害①②④是正确的选项③选项“只”一字太绝对不符合实际排除7.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这启示我们青少年要()A. 树立法律信仰自己不违法就行了B. 严守道德准则对违反者予以严惩C. 增强法治意识共同制裁侵权行为D. 注重德法兼修提升自己综合素养【答案】D【解析】题干中的描述体现了我国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启示青少年既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又要增强法治观念注重德法兼修提升自己综合素养 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要树立法治观念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B说法错误违反道德受道德谴责不能严惩C说法错误青少年不是执法者不能制裁侵权行为故选D8.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这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A. 树立法律信仰自觉依法办事B. 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惩罚力度C. 拒绝“黄、赌、毒” 拒绝网络D. 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答案】A【解析】青少年要学习法律知识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青少年预防违法犯罪就要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所以A是正确的选项 B选项不是青少年角度的内容 C选项拒绝网络忽略了网络的积极影响 D选项公民要自觉履行法律义务排除9.今年以来“霸座男”和“霸座女”等现象不断曝光他们的行为受到了公众的一致谴责但是要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除了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舆论谴责之外也需要法律提供支持因为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其特殊性体现在()①法律是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③法律对霸座行为具有威慑作用④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B10.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有()A.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B. 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D.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答案】A【解析】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为此我国专门制定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以A符合题意道路交通安全法属于交通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BCD与题干不符、排除11.近年来“家庭作业”变“家长作业”的情况相当普遍屡屡成为家长的烦心事以下相关观点应点赞的是()A.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无条件服从学校的安排B. 孩子教育需要老师和家长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心协力C. 学校是教育学生的最重要场所让家长配合工作实属不该D. 家校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完全是为了孩子能够考试高分【答案】B【解析】A错误父母“应无条件服从学校的安排”的说法太片面B正确孩子教育需要老师和家长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心协力C错误学校的教育工作离不开家长配合D错误家校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完全是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而不是考试高分故选B二、简答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12.(1)民法典为什么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12.(2)做为未成年人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方面应该怎么做?【答案】(1)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他们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解析】(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原因的认识根据所学从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他们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等方面回答即可【答案】(2)①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②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用合法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同时尊重维护他人或集体的权益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③树立法治意识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④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增强守法自觉性【解析】(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未成年人怎样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认识根据所学从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依法办事树立法律信仰等方面回答即可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5分共计75分)13.(活动设计)(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个主题13.(2)上图是我国法制宣传日的标志法制宣传日的设立说明我国在落实哪一治国基本方略?该方略的总目标是什么?该方略的要求是什么?【答案】(1)弘扬法治精神人人有责【解析】(1)言之有理即可【答案】(2)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要求是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解析】(2)根据所学作答14.(1)材料中妞妞妈妈的行为违反了对未成年人的哪方面保护?我们为什么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14.(2)为保护童模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可以采取哪些行动?【答案】(1)家庭保护原因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③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解析】(1)首先要回答出材料中妞妞妈妈的行为违反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其次【答案】(2)①国家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②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等③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保证未成年人全面发展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④家庭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教育方法教育未成年人⑤未成年人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远离不良诱惑等等【解析】(2)本题要求回答为保护童模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可以采取哪些行动属于措施类题目可以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多角度提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相应举措15.(1)请列举两部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15.(2)法律有哪些特征?15.(3)法律的作用是什么?【答案】(1)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解析】(1)该题考查与我们关系密切的法律我们家庭生活——婚姻法学校生活——义务教育法社会生活——环保法【答案】(2)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解析】(2)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据此作答【答案】(3)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具有保护作用【解析】(3)简答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学生简要回答不需要展开分析说明难度值容易根据所学知识法律的作用有很多主要归结有保护规范和评价作用16.(1)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16.(2)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请你从不同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社会保护【解析】(1)本题为分析类主观题问题指向是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具体解答本题学生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从社会保护角度进行回答【答案】(2)①国家加大对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完善相应的法律保护举措②社会加大社会宣传强化综合治理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③家庭积极履行家庭保护的职责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教养、教育方式保护子女安全④学校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力量加大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力度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⑤未成年人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按照法律程序依法维权【解析】(2)本题为建议类主观题问题指向是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请你从不同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具体解答本题学生可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自我保护等角度进行回答17.(1)请你写出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17.(3)请你谈谈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应加强哪些保护【答案】(1)①未成年人保护法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或《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解析】(1)依据课本内容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答案】(2)①留守儿童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不法侵害②留守儿童的生存和发展事关国家的未来保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体现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意思相近即可)【解析】(2)从未成年人自身和国家的发展两个角度作答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犯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据此解答即可【答案】(3)①家庭保护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法对留守儿童进行保护②学校保护学校等教育机构要尊重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③社会保护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④司法保护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解析】(3)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各方面的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所以国家对留守儿童合法权益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法律保障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等以此作答即可。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自测题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

走进法治天地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如果社会是一列急速行驶的火车,法律就是让火车正常行驶的轨道。
"这句话告诉我们( )A.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B.法律是规范社会生活的唯一准则C.要自觉学法、守法,成为执法者D.法律仅是用来打击犯罪的2.“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鲁炜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审查”,这也是党的十九大后首次公布中管干部纪律审查消息.此信息公布后,立即引发社会舆论强烈震动。
一网友表示,十九大后的“打虎第一枪”平地惊雷,这就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启示我们()①法律规范我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②依法治国就是依法治党③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④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2018年2月12日,河北省某法院开庭审理一起“特殊”案件:朱某追赶交通肇事逃逸者张某,致其被火车撞击身亡,随后遭其家属索赔60余万元.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原告张某家属的所有诉求,认定朱某的追赶行为与死者撞火车不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朱某的行为不具有违法性,而是属于见义勇为行为。
对此,以下说法合理的是()A.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相互促进B.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C.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劝导力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D.法律是道德的基础,道德是法律的保障4.法治完善推动政治文明。
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由此开启我国民法典时代。
这说明( )A.我国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我国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实施C.法律具有保护和规范两个作用D.我国法律代表公民意志和利益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燃放烟花爆竹是新春佳节的传统习俗。
家住育才中学附近的七年级学生小悠也想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但我市《关于加强主城区燃放烟花爆竹管理的通告》规定不得在学校等公共区域燃放。
下列可以说服小悠放弃打算的理由有( )①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我们坚决不做ﻬ②燃放烟花爆竹是严重的违法行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④青少年要学会自我保护,公共区域燃放烟花爆竹危害生命财产安全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 .①③④9.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寒假期间,某社区邀请陈警官为辖区内中小学生做《认识毒品,远离危害》的讲座。
此项活动的开展() A. 拓宽了学校保护的途径 B. 反映出中小学生法律意识淡薄C. 保障了学生的人身自由D. 体现社区对学生的社会保护2. 近年来,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各地依法摧毁一批涉黑犯罪组织和恶势力犯罪集团,“黑恶势力”人人喊打舆论氛围加速形成,和谐法治的社会风气更加清朗。
这充分体现我国法律①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有力保障②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③依靠社会舆论力量保证实施④为我们创造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3. 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是()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靠社会舆论来维护④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4. “恭喜你中大奖了!”看到这则信息,小王立即与对方联系并根据要求寄出1万余元,结果却没有等到兑奖消息。
知道被骗后,小王应该() A. 自认倒霉,忍气吞声 B. 及时报警,依法维权C. 蒙骗他人,挽回损失D. 骚扰对方,出口恶气5. 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可以通过___ _来协调和调整()①道德②亲情③友情④法律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6. 法律由统治阶级制定,必然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秩序,其制定、颁布、实行经国家机器来完成,本质上为统治阶级服务。
这说明() ①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②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③有了法律人类就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④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7. 近年来,初中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
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有效做法有( )①同学间理解和宽容②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③父母尽到监护责任④执法部门公开审理施暴者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8. 我国有关交通法规规定:红灯停,绿灯行。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评试卷附参考答案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请你选择(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3分,共30分)1.法律体现的是( )A.少数人的意志和利益B.剥削阶级的意志和利益C.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D.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2.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A.未成年人与法律没有什么密切联系B.只要不违法犯罪,就不用与法律打交道C.只要自己奉公守法,就与法律没有关系D.生活中处处有法律,公民生活离不开法律3.下列对于法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②法治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③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建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启动为期一周的阳光执法行动,一天之中传唤了12人,强制传唤10人,执行案款数额达30多万元,3人因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被司法拘留。
这体现了我国法律( )A.由国家制定和认可B.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靠人民法院保证实施D.只对违法犯罪分子具有约束力5.下列属于侵犯公民合法权利的行为有( )①警方发布通缉令,使用了犯罪嫌疑人的照片②小立长的矮胖,有人给他起了个“武大郎”的外号③未经小张同意,小军就将小张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信息公布在网络上④牛正收养8岁的张扬为养子,将其名字改为牛顺,并到派出所作了姓名的变更登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的专门法律主要有( )①未成年人保护法②刑法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④宪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7.贵州金沙县11岁女童小丽饱受虐待长达5年之久,调查得知,施暴者竟然是她的亲生父亲杨某。
小丽父亲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8.某校严格遵照有关规定,校园内禁止吸烟。
此举( )①能杜绝未成年人沾染不良行为②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家庭环境③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④有利于引导未成年人分辨是非,作出正确选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民政部在全国20个地区启动对流浪未成年人保护的试点工作,力求建立监测、预防、报告、转借、处置“五位一体”的新型保护制度。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综合测试题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2.下列属于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是:①宪法②未成年人保护法③义务教育法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的:①信赖法律②尊崇法律③遵守法律④捍卫法律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4.下列对法治认识正确的有:①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②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③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志。
④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5.青少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①受益者②参与者③推动者④制定者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6. 社会会生活中形成的各种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来调整。
①法律②道德③亲情④友情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7.年满()周岁的公民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16B、17C、18D、198.法律是:①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②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③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④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9.我国现行的宪法是:A、1954年颁布实施的宪法B、1975年年颁布实施的宪法C、1978年颁布实施的宪法D、1982年颁布实施的宪法10. 一般情况下,年满()周岁,才能就业。
A、16B、17C、18D、1911.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部成文法典是:A、“禹刑”B、《汉谟拉比法典》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12.道德、纪律规章等其他行为规范,主要是依靠()等力量来保证实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近年来,我国修改了食品安全法,我国政府加强对网络诈骗的监管,打击网络诈骗行为,纠正多起重大冤假错案,这是我国在加强() A.法治建设B.文化建设C.道德建设D.政治建设2.漫画《特权》违背了()A.权力至上的原则B.权大于法的原则C.法律的强制性原则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3.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5部法律,修改37部法律和出台1个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这体现出我国法律是()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D.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制定的4.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家长有保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
这些规定分别体现了法律的()A.保护作用和规范作用B.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C.保护作用和教育作用D.规范作用和成长作用5.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这一法律特征的是()A.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刑事诉讼法》修正案B.中央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C.12月4日为法制宣传日D.著名演员成龙之子房祖名因吸毒被判刑6.有些同学拿别人的东西,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没有足够的证据污蔑别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正当防卫过当等都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这说明() A.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B.法律惩罚犯错误的行为C.只要不违法,法律就离我们很远D.法律离不开生活7.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生活的是()A.道德B.纪律C.法律D.规则8.漫画《禁止开除问题学生》是在保护青少年的()A.义务B.权利C.健康D.生活9.李克强在当选国家总理时说:“我将自觉按照法律的要求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的这句话说明()A.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B.国家总理享有法律之上的特权C.李克强享有为人民服务的权利。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检测题

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综合卷一、选择题1.“如果社会是一条船,法律就是让船得以一路向前的舵;如果社会是一列疾速行驶的火车,法律就是让火车正常行驶的轨道。
”这表明()A.法律是解决社会纠纷的唯一准则B.只要不违法就可以不受法律约束C.社会生活需要由法律保障和规范D.法律一直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下面漫画《法律——妙手解千结》说明了()A.法律是万能的B.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C.法律能够调解人们之间的纠纷D.法律的作用突出表现为打击犯罪3.法律约束着每个公民的思想和行为,上至宪法下至各种条文历律规章制度都是如此,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国家安宁、百姓安居。
这表明()①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②在我国,法律最为重要②法律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②生活只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障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这表明()A.法律就在我们身边B.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C.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D.法律保障我们的权利5.法律由统治阶级制定,必然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秩序,其制定、颁布、施行经国家机器来完成,本质上为统治阶级服务。
这说明()①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②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②有了法律,人类就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②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唯一标尺A.①③B.②④C.①④D.①②6.卡尔·马克思说:“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关于对卡尔·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①国王的话就是法律②所有法律都是由国王制定的②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②在实行专制的国家,国王的意志可以上升为法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7.现代国家用法治替代了绵延千年的人治。
下列对法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法治要求遵守法律,依法办事B.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C.法治要求国家的所有问题都必须靠法律来解决D.法治就是要确立法律的权威,形成人人守法护法的风尚8.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的答案选1.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民法总则明确了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利用、加工、传输个人信息,不得非法提供、公开或出售个人信息。
这说明了①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②法律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③法律只指导着人们的当前生活④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A.①②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③④2.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上学不用交学费、杂费,这是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我们的父母有劳动法等法律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都必须遵守交通法规;盗窃、抢劫等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这说明A.矛盾和纠纷可以靠道德来协调B.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C.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D.闯红灯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3.如右图漫画,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①服从法律②遵守法律③实行人治④依法办事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4.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A. 亲情B.道德C. 法治D.友情5.如右图所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①约束人们的行为②调整社会关系③维护社会秩序④实现社会公平A.①②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③④6.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的认识正确的是A.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B.法律和道德都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C.法律和道德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D.法律和道德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7.随着共享单车走进人们的生活,各种破坏、损毁等现象层出不穷。
让共享单车真正的发挥共享的作用仅靠法律的强制性是不够的,还必须将道德建设作为一项紧迫工程来抓。
这是因为A.道德比法律更有约束力,因为道德的适用范围更广B.道德更适用于小事情,而法律适用于大事情C.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D.法律是道德建设的保障,道德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8.我国刑法修正案(九)将组织作弊、买卖作弊设备、买卖考题、替考等作弊以及帮助作弊行为纳入刑法范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有()①《刑法》②《教育法》③《未成年人保护法》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2.柏拉图说:“法律的一部分是为善良的人制定的,以指导他们友好相处;一部分则是为拒不接受指导的人而制定的,因为他们造孽作恶。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法律只对善良的人们有约束力B.法律只对作恶的人们有约束力C.法律有指引教育和制裁作用D.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3.2021年4月6日,沈丘县公安局原局长顾家德因犯贪污罪、受贿罪、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人民法院一审判处顾家德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
这体现了法律()①规范我们的所有行为②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③能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④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4.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实施,此次修订的一大亮点是增加了“网络保护”专章。
设置“网络保护”专章的重要意义在于()①让未成年人远离网络,避免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②构筑起对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合法权益的保护防线③有利于发挥互联网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④互联网内容良莠不齐,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普遍偏低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
据此,请你回答下列小题。
5.该法律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该法属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哪道防线()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6.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该法体现了法律的特征是()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7.垃圾分类是新时尚,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测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提升卷一、选择题1. 今天,现代国家用法治替代了绵延千年的人治。
这说明()①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②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③法治是实现民心稳定、社会公平、政治清明的必然选择④加强法治建设,人人受益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 法律是①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②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③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④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未成年人有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有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消费者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说明A.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B.政治生活需要法律C.法律能够解决所有问题 D.法律只保护特殊群体4. 我们应该这样看待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①有了这种保护,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②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低,需要这种特殊保护③这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定的外部条件④有了这种保护,我们未成年人就一切安全了A .②③④B .②③C .①④D .①②④5.法律保障功能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我们应( )①思考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②依法办事,遵守法律③学会通过法治方式解决问题④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法国大革命先驱卢梭的观点启示我们(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C.法律和道德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D.公民要自觉树立法律信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7. 对下面漫画所反映的现象,认识正确都是()A .他们自觉遵守“先来后到”的公共规则B .他们没有履行扶弱助残的道德义务C .我们已形成了学习型社会D .手机信息化降低了人们的道德水平8.如下图,在正遭受侵害的情况下,中间少年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是()A.不要害怕,勇敢地与两位歹徒搏斗B.破财消灾,求他们不要再打扰自己C.暂时妥协,等歹徒离开后立刻报警D.大声斥责,警告他们将会受到严惩)9.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有()①宪法②未成年人保护法③义务教育法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②③④10.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基本方略之一B、基本国策之一C、基本方针之一D、基本权利之一11.孩子1周岁以内,根据婚姻法,父亲不能随便提出离婚;年满6周岁的儿童,根据义务教育法,其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年满16周岁,根据刑法,犯任何罪行,均应当负担刑事责任;年满18周岁,法律上成为成年人,根据选举法,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女性年满20周岁,男性年满22周岁,根据婚姻法,拥有结婚权利;年满60周岁,适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年满70周岁,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不执行行政拘留;年满80周岁,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可以开始享用低收入老年人津贴制度;等等。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检测题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检测题新人教版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一、多项选择题1.有些同学拿别人的东西,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没有足够的证据乱污蔑别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正当防卫过当等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惩罚,这说明a.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b.法律惩罚犯错误的行为c.只要不违法,法律就离我们很远d.法律离不开生活2.根据中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父母有义务保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否则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这些规定分别体现了法律的a.保护和规范作用B.规范和保护作用C.保护和教育作用D.规范和增长作用3.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
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
下列对法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法治就是依据法律的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②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依法办事③ 法治是人们普遍的生活方式。
④ 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A.① ② ③ B② ⑨ ④ C① ③ ④ D① ② ③ ④ 4.“特权”这幅画违反了a.权力至上的原则B.权力高于法律的原则C.法律的强制性原则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5.法治完善推动政治文明。
2021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由此开启我国民法典时代。
这说明a、中国的法律由国家制定或承认。
B.中国的法律依赖于国家强制力。
C.法律有保护和监管两种功能。
D.中国的法律代表公民的意志和利益。
6以下是该法最重要的特点a.依靠社会舆论保证实施b.规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c.只对部分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d.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7.漫画《穷追不舍》,体现出a、法律规范社会所有成员的行为b.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和方向c.法律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d.法律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具有保护作用8.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是因为①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②未成年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③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④未成年人没有经济实力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9.《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公安机关在办理监护人侵害案件需要询问未成年人时,应当考虑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采取和缓的方式进行,防止造成进一步伤害。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2019最新修订)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本试题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班级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以下各题中最吻合题意的一个选项,填写在答题表相应空格内。
每小题 3 分。
共3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1、下面是一位中学生的与法律相关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是()A.我现在年龄还小,属于未成年人,法律与我没相关系B.我不犯错,更不会与人打官司,法律与我没关C.法律陪同每个公民度过一世,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D.我一不违纪、二不犯罪,法律管不着我2、近来几年来,闲散、流动未成年人和单亲、留守未成年人犯罪比率较高。
一个重要原因是单亲、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无暇管教自己的孩子,长远缺乏关爱,极易形成不良行为习惯。
对此,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未成年人比较简单犯罪B.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从家庭做起C.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别需要保护D.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3、七( 1)班强强同学手机里突然收到一条信息:“恭贺你,您的手机号码被好运抽中一等奖,奖品为笔录本电脑一台,请登陆网址世纪教育网****.com领取。
“你认为强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A. 点开网址链接,进入领取奖品B. 按要求发送相关信息到网站C.向相关部门证明后,再采用相应措施D. 遵照别人的煽动,自己应该没损失4、某校严格依据相关规定,禁止在校园内吸烟。
这种做法()①能杜绝未成年人沾染不良行为②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建了优异的家庭环境③表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④有利于引导未成年人分辨是非,做出正确选择A. ①②B. ②③C.②④D. ③④5、小林升入中学后,爸爸为他购买了一辆价值近千元的自行车。
一天放学后,小林发现停放在学校大门外的自行车被盗。
对此,你认为小林的正确做法是()A.自认倒霉,让父亲母亲再给自己买一辆自行车B.找学校理论,要修业校赔偿一辆新车C.及时拨打“ 110”电话报警,追求法律帮助D.为挽回经济损失,偷偷骑走一辆价值相同的自行车6、2017 年 3 月 28 日,是全国第22 此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围绕“强化安全意识 ,提高避险能力”的主题,广泛睁开安全教育宣讲和应急演练等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请你选择(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3分,共30分)1.法律体现的是()A.少数人的意志和利益B.剥削阶级的意志和利益C.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D.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2.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A.未成年人与法律没有什么密切联系B.只要不违法犯罪,就不用与法律打交道C.只要自己奉公守法,就与法律没有关系D.生活中处处有法律,公民生活离不开法律3.下列对于法治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②法治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③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建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启动为期一周的阳光执法行动,一天之中传唤了12人,强制传唤10人,执行案款数额达30多万元,3人因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被司法拘留。
这体现了我国法律()A.由国家制定和认可B.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靠人民法院保证实施D.只对违法犯罪分子具有约束力5.下列属于侵犯公民合法权利的行为有()①警方发布通缉令,使用了犯罪嫌疑人的照片②小立长的矮胖,有人给他起了个“武大郎”的外号③未经小张同意,小军就将小张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信息公布在网络上④牛正收养8岁的张扬为养子,将其名字改为牛顺,并到派出所作了姓名的变更登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的专门法律主要有()①未成年人保护法②刑法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④宪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7.贵州金沙县11岁女童小丽饱受虐待长达5年之久,调查得知,施暴者竟然是她的亲生父亲杨某。
小丽父亲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8.某校严格遵照有关规定,校园内禁止吸烟。
此举()①能杜绝未成年人沾染不良行为②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家庭环境③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④有利于引导未成年人分辨是非,作出正确选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民政部在全国20个地区启动对流浪未成年人保护的试点工作,力求建立监测、预防、报告、转借、处置“五位一体”的新型保护制度。
这体现了对流浪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B.社会保护C.学校保护D.司法保护10.关于道德或法律的认识,正确的是()A.道德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规范人们的行为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C.法律只指导人们未来的生活D.法治时代不需要道德二、情境分析(共50分)11.从直播周永康、令计划等高官的庭审,再到发出跨国通缉令缉拿逃犯,党和政府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崇尚和坚持司法公平公正,这些举措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点赞。
请你回答: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12分)12.情境一李某因生活拮据,利用职务便利将仓库中价值1000元的电子器材私带出去转卖获利500元,被同事王某发现后报警。
情境二陈某因被拖欠450万巨款讨债无门,铤而走险在海珠桥上演“跳桥秀”;某制衣厂几名工人因与厂方发生劳务纠纷,也相约到海珠桥上演“跳桥秀”。
他们的行为,堵塞了交通,扰乱了社会秩序。
对此,有专家建议将“恶意跳桥”列入刑法,加大惩罚力度。
结合情境一、情境二,评析法律的作用。
(14分)13.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
其核心议题就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强调: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制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生活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指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重要性。
(6分)材料二为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我市各中学积极推进“法律进中学”的主题教育活动,促进了法律进班级、法律进课堂,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
(2)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你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的青少年,应该具备哪些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8分)14.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两幅图片分别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是什么保护?(4分)图片一:图片二:(2)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说说未成年人参加此类活动对自身的积极作用。
(6分)三、生活实践(共20分)15.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案件呈现多发态势。
据统计,我国大约有24.7%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涉及家庭暴力的故意杀人案件,占到全部故意杀人案件的近10%,足见家庭暴力之严重。
材料二2015年3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对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提出了指导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全面反家庭暴力刑事司法指导性文件。
有些家庭暴力案件严重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此某校开展了“勇敢对家暴说‘不’!”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一起参加吧。
【现场采访】在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围绕日常生活中了解到的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家庭暴力现象,各抒己见。
(1)在互动环节,假如让你以校园小记者的身份就同学身边的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家庭暴力现象及看法进行现场采访调查。
请列出你的采访提纲。
(至少三条,6分)【知识梳理】通过现场事例分析,同学们对于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2)请你整理归纳,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8分) 【积极呼吁】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围绕“如何制止和解决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家庭暴力现象”这一问题达成了许多共识。
(3)班会结束,请在你班级的论坛里发布几条建议,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切实预防侵害儿童和青少年的家庭暴力事件的发生。
(至少三条,6分)第四单元测评一、请你选择1.C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C项正确。
2.D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A、B、C三项说法都是不正确的,D项符合题意。
3.A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说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任重而道远,④说法错误。
故选A项。
4.B5.C①是为了抓捕罪犯的需要,是正确的;②别人给小立起侮辱性外号,侵犯了小立的名誉权;③错误,小军侵犯了小张的隐私权;④正确,未成年人的姓名权由监护人代为行使。
故选C项。
6.C我国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①③正确。
故选C项。
7.A8.D某校禁止在校园内吸烟,是对未成年学生的学校保护,②错误;①说法太绝对;③④正确。
故选D项。
9.B10.A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B项错误;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C项错误;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D项错误。
故选A项。
二、情境分析11.答案:说明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2.答案:(1)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2)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3)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4)情境一中法律通过制裁李某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厂方的合法利益,说明法律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卫士,体现了法律的保护作用。
情境二中有专家建议将“跳桥秀”列入刑法,加大惩罚力度,就是为规范人们的维权行为提供的一种模式、标准和方向。
13.答案:(1)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②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应该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③青少年对自身行为的分辨、控制能力较弱,法律意识淡薄,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社会危害性日益严重。
④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等。
(符合题意的任意三点即可)(2)①尊重法律,追求公正;②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③我们与法同行,树立法治观念;④掌握法律武器,自觉地遵守和维护法律,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⑤敢于并善于同违反法律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行为作斗争。
(符合题意的任意四点即可得满分)14.答案:(1)图片一反映的是学校保护;图片二反映的是社会保护。
(2)图片一示例:对未成年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劳动观念,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自强自立的精神;培养他们高雅的情趣,增强社会责任感。
图片二示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防火的方法与技能,免受火灾伤害;体会生命的可贵,学会珍爱生命等。
三、生活实践15.答案:(1)提纲示例:①你在家庭中是否遇到过家庭暴力?②你认为引起家庭暴力的原因一般有哪些?③你对待家庭暴力的态度是怎样的?④你认为家庭暴力的危害有哪些?⑤你认为应如何制止家庭暴力事件的发生?(答出3条即可。
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2)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保护。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①国家立法机关应加快制定反家庭暴力法。
②政府部门要严格执法,做好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
③司法机关要运用法律手段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④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⑤未成年人要学会与父母沟通,增强法律观念,学会依法维权等。
(答出3条即可。
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