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开题报告】
XXX公司物流配送系统优化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XXX公司物流配送系统优化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物流工程指导教师:2012年4月15日1. 文献综述:1.1 研究背景及意义近些年来,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物流不断地涉足于各个行业,使得物流成为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同时它也联结社会生产各个部分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马克思曾对此有过这样一段论述:“交换没有造成生产领域之间的差别,而是使不同的生产领域发生关系;并把它们变成社会总生产的多少互相依赖的部门”。
“商流”和“物流”一起,把各个生产部门变成社会总生产中互相依赖的部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它们之间相互供应其产品用于对方的生产性消费和人们的生活消费,它们互相依赖而又互相竞争,形成极其错综复杂的关系。
物流就是维系这些复杂关系的纽带和血管。
物流被誉为继降低资源消耗和人力资源开发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
任何一个社会(或国家)的经济都越来越关注自身物流行业的发展。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的背景与意义》一文中提出: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特别是在2009年把物流业列为十大振兴产业规划之举,足见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之重。
加快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企业快速发展,转变中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由于当前我国的物流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理论尚不成熟,实践经验匮乏,所以物流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然而随着人们的需求不断向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物流业越来越趋向于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发展。
这就使得企业越来越关注配送,并想通过配送采取的"计划配送"、"共同配送"等形式,来消除迂回运输、重复运输、交叉运输、空载运输等不合理运输,进而从总体上节省费用;此外采用集中配送有利于集中库存,维持合理的库存水平进而消除了分散库存造成的各种浪费;同时还能缩短物流周转时间,减少不必要的中转环节,减少商品的损耗。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及其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及其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物流配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配送中心成为现代物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是决定物流运作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对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及其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促进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计划通过搜集相关文献及调查问卷的方法,探究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选址方法和策略,以及选址后的应用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分析和实施方案。
三、研究意义
1.能够深入了解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减少选址预期失误;
2.对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和策略进行研究,为行业提供决策依据;
3.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分析和实施方案,为物流企业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四、研究方法
1.从学术论文、实践案例、统计数据等方面进行资料搜集;
2.通过问卷或访谈等方式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
3.结合实际情况,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
五、研究进度安排
1.实施资料搜集和分析,初步确定研究方向和重点,预计时间为两周;
2.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预计时间为两周;
3.分析数据,提出可行性分析和实施方案,并起草论文草稿,预计时间为四周;
4.根据论文草稿,修改完善至最终稿并进行答辩,预计时间为两周。
六、预期成果
经过本研究的开展,预期能够深入了解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选址方法和策略,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分析和实施方案。
最终论文提出的建议能够为物流企业的选址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不确定环境下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的开题报告
不确定环境下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中心的选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物流配送的效率和成本。
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如何确定物流配送中心的最佳选址方案,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已有一些关于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研究成果,但大多数都是基于确定性环境下的模型建立,无法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作出合理的决策。
因此,本研究计划根据不确定环境下的实际情况,考虑各种因素对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建立一种可行的模型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适用于不确定环境下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通过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制定可行的选址方案,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成本。
三、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通过检索相关的文献、专业书籍、研究报告等,系统了解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数据收集:通过实地调查和网络调研,收集与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相关的各种数据,包括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人口分布、市场需求、社会环境等,为模型的建立和验证提供数据支持。
3、模型建立: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文献调研的结果,建立一种适用于不确定环境下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考虑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4、模型验证:通过实际案例的应用,验证所建立的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不同情况下的决策结果及其影响,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建立了一种适用于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模型,为实际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物流企业的选址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提高了决策的可靠性和效率。
2、为物流配送中心的管理和运营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提高了物流配送中心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3、对物流行业的发展和物流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提高国家物流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亚邦集团扬州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及布局规划的开题报告
亚邦集团扬州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及布局规划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配送中心成为了物流企业的战略性选择之一。
而选址及布局规划对于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企业物流成本、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等多方面问题。
因此,在物流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如何选址和规划物流配送中心,以最优的方式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亚邦集团作为国内知名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其扬州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和布局规划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亚邦集团扬州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及布局规划的研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为亚邦集团未来的物流中心建设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依据。
二、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深入研究亚邦集团扬州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及布局规划,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和方案,以优化中心的运营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和降低物流成本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力。
主要内容包括:1. 对亚邦集团扬州物流配送中心的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包括物流网络、客户需求和供应链状况等方面。
2. 对扬州市的地理环境、交通配套和市场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以确定最佳的选址方案。
3. 对中心的布局设计进行规划和优化,包括仓库布局、货物流程、人员分配和设备配置等方面。
4. 制定中心的运营策略,包括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等方面的策略,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5. 提出对中心后续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包括进一步优化运营模式,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提升客户服务质量等方面。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文献和论文等,来了解和分析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及布局规划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2. 实地调研法:通过对亚邦集团扬州物流配送中心的实地访问和调研,了解中心的运营状况和实际问题,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3. 统计分析法: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来评估不同选址及布局方案的成本效益和运营效率等。
物流配送路径优化开题报告
物流配送路径优化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物流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物流配送作为连接供应商和消费者的关键环节,其效率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成本控制。
传统的物流配送路径规划往往依赖经验,缺乏科学性,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配送延误。
因此,采用数学模型和算法对配送路径进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优化物流配送路径,达到减少配送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的。
从宏观角度看,此研究有助于提升物流行业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1. 研究现有物流配送路径规划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 分析和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进行配送路径优化。
3. 开发和测试基于选定模型的路径优化算法。
4. 以实际物流配送案例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收集和分析国内外在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方面的研究成果。
2. 模型建立:基于问题特性,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如车辆路径问题(VRP)模型等。
3. 算法设计:设计高效的算法进行路径优化,可能包括遗传算法、蚁群算法、混合算法等。
4. 实证分析:收集实际数据,应用建立的模型和算法进行仿真测试。
五、预期成果1. 形成一套完整的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理论体系。
2. 开发出适用于不同场景的配送路径优化算法。
3. 提供一种或多种实际物流配送案例的优化解决方案。
六、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1. 第一阶段(第1-2月):进行文献综述和现状分析。
2. 第二阶段(第3-4月):完成模型的建立和算法的初步设计。
3. 第三阶段(第5-6月):进行算法测试和模型仿真。
4. 第四阶段(第7-8月):以实际案例进行验证和调整。
5. 第五阶段(第9-10月):完成论文撰写和成果整理。
七、指导教师意见(此处留给指导教师填写意见)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日期:_______。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开题报告】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物流管理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国内外研究动态1.国外研究动态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WTO的延伸,市场竞争已越来越激烈,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世界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是节约物流成本,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现代物流作为第三种利润和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国外对物流选址问题的研究己经有60余年的历史,在应用离散型模型配送中心选址的研究方面,代表性的方法有整数规划法、鲍姆尔一沃尔夫法、库恩一汉姆布格尔法、反盯氏法、逐次逼近模型法等。
AikenS给出了线性规划、O一1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等九种基本形式的选址模型。
Taniugchi 采用双层规划求解了高速公路交叉口附近运输网络中公共物流转运站点的选址问题。
HomlbergK考虑了非线性运输费用的选址问题,并用分枝定界法进行了求解。
Francisoc B等用混合整数规划建立了仓库选址模型,除考虑选址的固定费用、运输费用外,还考虑了库存费用。
2.国内研究动态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配送中心的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WTO 的加入,市场竞争已越来越激烈,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的10年时间里,物流管理、配送中心选址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国内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有关物流与企业发展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的研究成果开始出现,然而对具体到微观的企业物流成本研究的论述较少,涉及到配送中心选址的少之又少。
朱超才,在2009年8月发表的《供应链中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的研究》一文中,详细论述了双层规划选址模型,针对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不确定环境,通过对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进一步的研究,在串通的双层目标的基础上,讲竞争问题加入到配送中心的选址中来,建立一种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配送中心选址方法。
周德玲,国际贸易学硕士,在2010年7月发表了《连锁零售企业配送中心选址研究》,期中论述了连锁零售企业配送中心选址原则、配送中心选址考虑因素及其不同类型连锁零售企业配送中心选址的发放和要求等。
关于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研究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1]
8、2010.3.3-2010.4.19:与指导老师联系确定论文定稿事宜,完成论文定稿并进行规范化审核;
9、2010.4.20-2010.4.30:将完成的论文按要求整理装订成册,和有关的参考资料、宿舍笔记、实验数据原始记录等超过材料交给指导教师,并提出答辩,指导教师对论文形式及内容进行审核。合格的论文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报到系论文工作(答辩)委员会,送交主审教师初审,不合格的在一周内完成修改。
2.关于物流配送中心的整数规划模型的改进研究
对于整数规划选址模型的改进研究,本课题拟以配送中心选址的总成本费用为目标函数,以一个需求点仅由一个配送中心供应为约束条件来建立理论模型。并采用分派问题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及可行性。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本课题的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围绕上述两个目标展开,现在分述如下:
3、关于物流配送中心的整数规划模型的实证研究
本课题拟对某家制造企业进行实地调查,首先将该企业在某省的12个城市(即需求点)中选择3个作为物流配送中心的地点,两个工厂均可向这三个物流配送中心提供货物。在取得12个城市之间以及工厂到城市之间的距离、在各个城市设置配送中心的月固定成本以及各城市对货物的月需求量、运费率等数据资料后,分别采用0-1整数规划和分派问题从理论上进行计算,求出三个配送中心的位置.先对这两种方法进行目标函数值的对比,找出理论上最优的选址方法.然后进行实际调查,取得三个配送中心的位置和总成本资料,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这里比较麻烦的是该三个配送中心的总成本资料的计算与搜集.
还有些学者采用混合整数规划与遗传算法相结合来建立选址模型,如王战权和杨东援(2001)对物流中心选址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蒋忠中和汪定伟(2005)认为混合0-1规划模型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选址-分配模型,具有NP性质。他采用了一种嵌入表上作业法的遗传算法来对模型求解。
供应商物流中心选址与配送一体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供应商物流中心选址与配送一体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电商的兴起和消费升级,物流行业的发展迅速壮大。
多数企业已意识到,物流中心的选址和配送的一体化是构建高效物流体系的两大基础。
此外,物流配送中心还涉及到运输、储存等多个环节,如何将各环节协调起来,提高配送效率,也成为物流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选址和配送的一体化对于物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选址合理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配送效率,保证企业的运营质量,优化分配企业的供货结构,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同时,配送的一体化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忠诚度。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选址的关键因素。
选址的关键因素包括交通便利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周边设施配套完善程度、土地价格和政策和法规等。
2. 研究配送一体化的实现方式。
通过研究物流企业的不同业务模式,探讨如何实现配送一体化。
并对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配送一体化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各自的优劣。
3. 建立优化模型。
基于实际情况,建立可行的优化模型,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供应链运作效果。
四、预期研究成果1. 研究供应商物流中心选址与配送一体化的关键因素和模型,为物流企业优化供应链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 提出一种有效的路由规划和调度方案,能够在充分考虑节约物流成本和提高效率等多个因素的前提下,保证物流服务质量。
3. 优化物流运营模式,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巩固物流企业的市场地位。
五、研究难点1. 选址研究难点在于,如何同时考虑多个选址因素,综合评估物流中心的可行性和优劣。
2. 配送一体化研究难点在于如何在业务量大、商品品种多、送货地点广泛的情况下,保证配送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
六、报告结构1. 前言:简述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对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配送一体化、优化模型等相关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空间。
郑州市城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及系统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郑州市城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及系统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产品产销模式逐渐从“散、小、乱”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转变,农产品物流配送成为保障农产品产销的重要环节。
同时,城市人口增加,对优质、安全、便捷的农产品需求也日益增长,而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和配送网络并没有完全匹配。
因此,建设城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是促进城乡间农产品流通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农产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目前,全国各地城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建设不断推进,但选址过程往往只考虑了单一指标,缺少综合多因素分析。
此外,现有选址模型和方法适用性有限,无法针对不同区域的特殊情况进行优化。
为此,本研究旨在构建一种城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系统优化,提高选址效率和决策准确度。
二、研究内容1. 研究城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相关指标,包括经济指标、交通指标、环境指标、社会指标等。
2. 构建城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的方法,参考已有研究结果并针对本研究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3. 对选址过程中的各指标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并利用所构建的模型进行选址分析和评价。
4. 进行系统优化,采用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优化算法,寻找权重值最优的解,提高模型效率和选址决策的准确度。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数据收集和处理、优化算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形成层次结构模型,以此为基础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将层次分析法得到的定量分析结果转化为模糊评价矩阵,以此计算出各方案的综合评价值。
数据收集和处理包括文献调研、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以获取有关城市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相关信息和数据。
优化算法包括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以寻找最优解,提高模型效率和选址决策准确度。
物流中心及在区域范围内选址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物流中心及在区域范围内选址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日益加深,物流中心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物流中心不仅是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直接影响到物流成本和效率,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
而物流中心的选址,则直接关系到物流中心的规模、分布以及运作效率。
在区域范围内,如何选址建立物流中心,是一个长期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透过常规方法来选址,例如考虑人力资源、交通、水电费用等因素,已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求。
因此,需要通过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找出更为合理的选址方法,并提高物流中心的效益和运作效率。
二、研究内容和思路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区域范围内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解决物流中心选址过程中的问题。
具体内容如下:1. 通过对物流中心的定义、分类、作用、功能等方面进行练习和研究,深入了解物流中心的运作机制和所处的背景环境,为后续分析和研究打下基础。
2. 探讨不同的选址方法以及指标,如经济、地理位置、人力资源和交通等因素,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从而确立比较合理的选址指南。
3. 选择实际区域范围内的不同地点进行比较分析。
结合统计方法、GIS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考虑多变量因素的影响,通过模型评价方法,评估不同选址方案。
4. 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可行方案,针对不同需求,为物流中心的建设和选址提供依据和参考。
三、研究目标1. 确定物流中心选址的合理性通过研究物流中心的优缺点及作用,探讨不同选址方法和指标,实现选择合理的选址方案。
2. 增强物流中心的运营效率在根据不同选址方案的评估,确定综合评价来选择最佳方案,从而提高物流中心的运营效率。
3. 推动物流业的发展和创新研究出合理的物流中心选址模型,为其他企业带来参考和创新。
推动物流产业的发展,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四、研究计划1.文献综述(2周)研究发展历程、物流中心定义、分类、作用、功能以及不同物流中心对选址问题问题的认知。
基于HGA的配送中心选址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HGA的配送中心选址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物流行业成为电子商务配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配送中心作为物流行业的核心,其选址是影响配送效率和成本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配送中心选址方法主要基于对交通、地理、市场等因素的分析,缺乏对用户需求和配送车辆规划等方面的考虑,难以真实反映实际运输情况。
而协调配送车辆和用户需求的混合遗传算法(Hybrid Genetic Algorithm,HGA)作为一种优化算法,在解决配送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和优越性能。
二、选题目的本文旨在通过HGA优化配送中心选址,提高配送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具体目的包括:1. 找到最优的配送中心选址方案,从而降低用户等待时间和距离成本。
2. 采用HGA解决配送车辆规划问题,使得配送路线更加合理和节约成本。
三、选题任务1. 综述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进展和HGA算法的基本理论。
2. 基于大数据分析和用户需求调研,确定选址因素和目标函数。
3. 建立HGA模型,通过优化算法找到最优选址方案。
4.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HGA算法在配送中心选址问题上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能。
五、预期结果在实验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预期达到以下研究成果:1. 提出一种结合HGA算法的配送中心选址方案,使得配送效率得到提高,运营成本得到降低。
2. 验证HGA算法在解决配送问题上的优越性能和可行性,为进一步应用HGA算法进行物流优化提供参考。
3. 为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方法,丰富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
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1. 文献综述法,对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和HGA算法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了解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大数据和用户需求调研法,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和用户需求,确定选址因素和目标函数,为模型的构建提供基础数据。
3. HGA算法模型构建法,建立基于HGA优化算法的配送中心选址模型,优化求解最优解。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
同时,电子商务的兴起也促进了物流行业的繁荣发展,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也成为电
子商务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一直被业界和
学术界所关注,尤其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如何合理选址,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
效率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二、选题意义
合理选择物流配送中心的位置可以大幅度缩短物流配送时间,拉近用户与商品的距离,提高电商企业的竞争优势。
同时,合理选址还可以缩短物流费用,提高物流效率,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是电商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
要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首先,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其次,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评价指标系统;接着,
利用 GIS 技术对选址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最佳选址方案;最后,对比不同选址方案的
优缺点,从中选择出最有利的方案。
四、研究预期成果
本研究预期能够建立一个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评价指标体系,选出最佳物流配送中心位置,并开发出相应的评价软件,为电子商务企业选址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同时,本研究的成果还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意义,可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
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物流配送的优化模型的开题报告
物流配送的优化模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物流配送对于企业的成本和效率影响至关重要。
如何优化物流配送模型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和经济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在当前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物流成本和效率的提高已经成为企业优化管理的重要方向。
因此,研究物流配送优化模型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目的及内容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探究现代物流配送优化模型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分析物流配送中的瓶颈和问题,提出完善的物流配送优化模型,以实现物流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究物流配送优化模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包括线性规划、动态规划、遗传算法等;2. 分析物流配送中的瓶颈和问题,包括运输路线、车辆调度、货物配送等方面的优化问题;3. 基于运输网络和需求量,提出合理的运输路线设计方法,探究优化运输路线的算法;4. 基于货物量、配送地点、路线距离等要素,研究车辆调度优化模型,并探究车辆调度的算法;5. 建立完整的物流配送优化模型,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和模拟分析,验证模型的优化效果。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本课题采用综合研究法,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系统的探讨物流配送优化模型,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验证所提出的优化模型的有效性。
本研究的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研究现代物流配送优化模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包括线性规划、动态规划、遗传算法等。
2. 分析物流配送中的瓶颈和问题,收集处理运输路线、车辆调度、货物配送等方面的优化问题。
3. 根据运输网络和需求量,提出合理的运输路线设计方法,采用优化算法对运输路线进行优化。
4. 基于货物量、配送地点、路线距离等要素,研究车辆调度优化模型,并探究车辆调度的算法。
5. 建立物流配送优化模型,采用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模型的优化效果。
四、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结果有以下两个方面:1. 对物流配送优化模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全面的研究,探究适用的优化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规划研究开题报告
齐鲁工业大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规划研究姓名:学号:专业:研究方向:导师: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规划研究文献综述1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1.1选题来源目前,现代物流己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热点,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物流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生产中,提高设备本身生产能力和效益是极其有限的,但是,在物流系统中却蕴藏着巨大的潜在经济效益。
为此,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在发达国家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物流中心在现代商品流通中的作用极大,它通过对商品的运输、保管、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订单处理和信息处理等上作的统一管理,可以提高库存周转率,加速商品流通,降低成本、实现以上功能,其位置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正是这篇论文写作的初衷。
1。
2研究意义在物流网络中,配送中心连接着供货点和需求点,是两者之间的桥梁,在物流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搞好配送中心的选址将对物流系统作用的发挥乃至物流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重要的影响.烟草行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因素,即生产烟草的各项因素,包括产品配方、机械设备等;另一个是物流因素,即烟草成品的仓储保管、产品包装、产品分拣、运输配送等。
市场化竞争日趋激烈,技术配方和原料优势及技术设备等技术因素已经很难成为烟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及未来,物流因素在烟草行业的竞争中必然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哪个企业占据和拥有良好的物流资源,将会取得行业竞争的战略优势。
配送是烟草物流的重要环节。
烟草行业的产品配送具有以下特点:1。
产品外观的规则标准性。
这种产品易于分拣和包装,便于分拣设备的设计和物流包装,因此,烟草产品多成为物流课题研究的首选。
2.零售网络广泛性。
烟草产品相对价值量大,多频次配送需求强的产品.研究烟草配送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烟草产品配送问题优化研究关系到企业的物流成本降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也关系到零售客户对物流环节的满意度,进而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大问题。
物流选址开题报告目的
物流选址开题报告目的我将开始写关于物流选址开题报告的内容。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和物流业的蓬勃发展,物流选址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良好的物流选址可以提高物流运营的效率和效益,降低成本,并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深入研究物流选址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的目标是探究物流选址的决策过程和影响因素,以期为实际物流选址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 分析物流市场的需求,并确定物流选址的目标和关键指标;2. 研究物流选址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如地理位置、交通状况、资源禀赋等;3. 建立物流选址的评价模型,以确保选址方案的科学合理性;4. 提出优化物流选址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物流运营的效率和效益。
三、研究方法和流程本研究将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调研、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数学建模等。
具体的研究流程如下:1. 收集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了解物流选址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 进行实地调查,获取真实的物流选址案例和数据;3. 分析物流市场的需求和选址的目标,并确定关键指标;4. 分析物流选址的影响因素,并建立评价模型;5. 进行数学建模和优化,得出最佳的物流选址方案;6. 验证模型和方案的可行性,并进行结果分析和讨论。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 建立一套适用于物流选址的评价模型,可以指导实际物流选址决策;2. 提出一些优化物流选址的方法和策略,可提高物流运营的效率和效益;3. 为学术界和实践界提供关于物流选址的最新研究成果;4. 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五、论文结构安排本论文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引言:介绍物流选址的背景和意义,阐述研究的目标和内容;2. 文献综述:回顾和分析已有的物流选址研究成果;3. 理论框架:提出物流选址的理论框架,包括影响因素、评价模型等;4. 研究方法:详细介绍研究的方法和流程;5. 研究结果:介绍研究的结果和分析;6. 讨论与展望: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7. 结论:总结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物流企业配送系统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物流企业配送系统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电商行业的发展,物流企业的配送系统也不断提升和优化。
如今,物流企业配送系统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索和优化物流企业配送系统,提高企业的配送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物流企业配送系统的优化研究,较全面地分析现有配送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优化措施并进行实证研究。
同时,结合现有技术和流程优化,探究如何实现配送过程的智能化、数字化和个性化,以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水平。
三、研究内容1、理论探讨。
介绍物流企业配送系统的价值、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现有的优化方法。
2、问题分析。
采用实证分析和数据分析方法,对存在的问题和瓶颈进行梳理和分析,包括配送流程优化、配送路线优化、配送车辆调度优化、配送数据分析优化等。
3、优化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包括采用现有技术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优化配送路线、修正配送计划,精细化调度等。
4、实证研究。
构建优化实验,运用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对优化结果进行评估和验证。
四、研究意义通过对物流企业配送系统的优化研究,可以提高企业的配送效率、缩短配送时间,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企业的信誉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优化物流企业配送系统还可以推动物流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的方法,配合现有技术和流程优化方法进行探索和优化。
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运用计算机模拟和实验研究等方法,对优化措施进行验证和评估。
六、预期成果本研究将产生以下预期成果:1、对物流企业配送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2、对配送流程、路线、车辆调度、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优化。
3、实证验证优化措施的实际效果和价值。
4、推动物流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
配送中心选址开题报告
配送中心选址开题报告配送中心选址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个合理的配送中心选址可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
本文旨在探讨配送中心选址的重要性,并提出一种基于综合评价的选址方法。
二、选址的重要性1. 提高物流效率:配送中心选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物流的效率。
选址合理的配送中心可以缩短配送距离,减少运输时间,提高配送效率。
2. 降低成本:选址合理的配送中心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和人力成本。
合理的选址可以减少运输距离,降低燃料消耗;同时,选址合理的配送中心可以方便人力调配,提高工作效率。
3. 提升客户满意度:选址合理的配送中心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供更快捷、准确的配送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三、选址方法在配送中心选址过程中,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因素:1. 地理位置:选址应考虑地理位置,包括交通便利程度、道路状况等。
地理位置应尽量靠近主要客户群体,减少运输距离。
2. 人口密度:选址时应考虑周边人口密度,人口密度高的地区通常有更大的市场需求。
3. 市场需求:选址时应考虑市场需求,尽量选择市场需求量大的地区,以确保配送中心的运营稳定。
4. 竞争情况:选址时应考虑竞争情况,避免与竞争对手过于接近,以免造成市场份额的争夺。
5. 成本因素:选址时应考虑成本因素,包括土地价格、租金、劳动力成本等。
选址应尽量选择成本较低的地区,以降低运营成本。
四、选址案例分析以某电商公司为例,该公司计划在某地区建设一个新的配送中心。
我们根据以上选址方法进行了分析。
1. 地理位置:该地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周边道路状况良好。
2. 人口密度:该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市场潜力大。
3. 市场需求:该地区市场需求量大,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4. 竞争情况:该地区竞争情况相对较低,市场份额争夺不激烈。
5. 成本因素:该地区土地价格适中,租金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们建议该电商公司在该地区建设配送中心。
选址问题开题报告
(三)配送及配送管理
配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策略之一,供应链上的流通配送环节是 指产品制造完成之后,从制造商、批发商、经销商、零售商直至送到最终 客户手中的一系列环节。
配送流程
(四)配送中心
2001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给出的配送 中心的概念为:“配送中心是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 合下列要求: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配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 辐射范围小;多品种、小批量;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 从配送中心的定义来看,配送中心有仓储、加工、流通等功能,而每 个配送中心都会有所侧重,根据各配送中心所强调功能的不同,将配送中 心分为储存型配送中心、流通型配送中心和加工型配送中心。 本文研究配送中心,更多地关注其对节约物流运作成本所起到的作用, 并不考虑配送中心的库存情况以及配送中心对产品的增值情况,因此本文 研究的配送中心属于流通型配送中心。
判断矩阵标度及含义
(三)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层次分析法
3、层次单排序与检验 对于专家填写后的判断矩阵,利用和积法进行层次排序。和积法的原理 是,对于一致性判断矩阵,每一列归一化后就是相应的权重。对于非一致性 判断矩阵,每一列归一化后近似其相应的权重,在对这 n 个列向量求取算术 平均值作为最后的权重。 需要注意的是,在层次排序中,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只有通 过检验,才能说明判断矩阵在逻辑上是合理的,才能继续对结果进行分析。 计算一致性比例CR,当CR<0.10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 当CR>0.10时,认为判断矩阵不符合一致性要求,需要对该判断矩阵进行重新 修正。
供应商散点图
(二)重心法确定配送中心地址
根据一汽轿车供应商数据,本文仅讨论华东地区配送中心选址,建立物流节点。作为采购 集货地,具体地址采用重心法分析确定。 重心选址法也称网格选址法或精确重心法,它利用物理学中二维封闭图形求解重心的原理 来解决选址的问题,对单个选址问题是很有效的。所以采用重心法确定配送中心,应用运输总 成本最小的原则建立目标函数如下: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开题报告
西安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基于抗震救灾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以四川省为例)题目类型难度工作量综合训练程度是否隶属科研项目是否具有创新性一、选题依据1.1研究背景四川作为我国地震常发地,时常会有地震发生。
我国四川省的地震带大多位于在东经104度以西地区,2008.5 .12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 8 级大地震,发生地震的汶川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已造成死亡 69197 人,受伤 374176 人,失踪 18340 人(截止 7 月 20 日统计的数据)。
[1]当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政府和全国人民均拨付大量的救援款物到受影响地区,社会公众也万众一心,捐赠大量的救援款物,为救援和重建工作出一份力。
短期内数量巨大的救援资金和物资募集到灾区,如何保证这些款物用到实处,是政府进行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任务。
此时,救援物资如何快速准确的运送到受灾地区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发生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不仅不可预见、影响重大,而且还具有公共性的特点。
因此救援物资的快速、准确运输就成当今一巨大难题。
每当地震发生后,救援中的救援物资合理供应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干扰。
比如不间断地余震会使灾区的交通道路受损,计划好的物资运输路线有可能被中断; [2]。
因此,此时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的四川省是地震灾害时常发生,地震会给中国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失。
在当地震发生后,物流应急配送中心要更快的速度最少的时间运送相应的应急物资,以达到救援灾区的目的。
在抗震救灾物资管理体系中,应急物资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其作为物质基础可满足地震灾区的基本生活生产需求,建立合理的应急物资管理体系可以更好地保证地震灾害的救援情况,因此只有我们必须充分地了解地震灾害的基本概念、特点,应急物流配送中心物资管理的基本理论,应急物资需求分析的内容,只有这样才可更好的研究应急物资的相关内容。
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当地震、泥石流、海啸、火山、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美国就会立即宣布国家进入联邦紧急状态,并且启动应急计划,所有防灾救灾事务的由联所有事物都有邦紧急事务处理部(FEMA)负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物流管理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外研究动态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WTO的延伸,市场竞争已越来越激烈,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世界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是节约物流成本,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现代物流作为第三种利润和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国外对物流选址问题的研究己经有60余年的历史,在应用离散型模型配送中心选址的研究方面,代表性的方法有整数规划法、鲍姆尔一沃尔夫法、库恩一汉姆布格尔法、反盯氏法、逐次逼近模型法等。
AikenS给出了线性规划、O一1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等九种基本形式的选址模型。
Taniugchi 采用双层规划求解了高速公路交叉口附近运输网络中公共物流转运站点的选址问题。
HomlbergK考虑了非线性运输费用的选址问题,并用分枝定界法进行了求解。
Francisoc B等用混合整数规划建立了仓库选址模型,除考虑选址的固定费用、运输费用外,还考虑了库存费用。
2.国内研究动态
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配送中心的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WTO的加入,市场竞争已越来越激烈,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的10年时间里,物流管理、配送中心选址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国内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有关物流与企业发展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的研究成果开始出现,然而对具体到微观的企业物流成本研究的论述较少,涉及到配送中心选址的少之又少。
朱超才,在2009年8月发表的《供应链中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的研究》一文中,详细论述了双层规划选址模型,针对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不确定环境,通过对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进一步的研究,在串通的双层目标的基础上,讲竞争问题加入到配送中心的选址中来,建立一种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配送中心选址方法。
周德玲,国际贸易学硕士,在2010年7月发表了《连锁零售企业配送中心选址研究》,期中论述了连锁零售企业配送中心选址原则、配送中心选址考虑因素及其不同类型连锁零售企业配送中心选址的发放和要求等。
沙丹,许建修,在2010年9月发表了《基于最小费用/可靠性比值路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
论述了在时变的环境下的物流配送中西选址问题,要求从配送中心到个配送中心的费用/可靠性比值之和达到最小,给出了具体的模型函数,并且给出了定义。
(二)选题依据
美国运输经济学教授R桑普森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研究表明当时美国的物流费用占产品总费用的30%。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表明,物流费用的比重己上升到占产品总成本的30%一40%。
现代物流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它将关系到商品的成本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而配送中心的选址将直接关系到物流成本。
因此,配送中心的选址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加入 WTO 后,许多大型国际物流公司进入中国,对于国内血多中小物流公司来说,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短周期、多品种、小批量、快速交货成为配送中心的显著趋势。
这一切都对配送中心的辐射范围、反映速度等要求都将不断提高。
(三)选题的意义
(1)建立了适应电子商务运营环境的配送中心选址模型,为企业建立应用电子商务技术的配送中心选址提供了参考。
(2)通过建立的配送中心选址模型,有效的确定配送中心建设方位,使得配送中心可以更快捷便利的满足顾客需求,有效地扩大服务群体,从而提高配送中心竞争力,提高配送中心经营利润。
(3)作为建设配送中心的首要问题,符合新环境下的配送中心选址为配送中心内部设施建设以及配送路径优化提供了前提保证。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内容
1.选址相关论述的概念。
2.选址遵循的原则。
3.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的各种模型。
4.具体案例
(二)拟解决主要问题
1.配送中心科学合理的地址是怎么样的?
2.配送中心选址优化的各种方法的分析。
3.配送中心选址在案例中的应用。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本研究论文初步计划从2009年10月开始至2010年6月初结束,历时6个月时间。
1.准备阶段(2009.9—2009.9): 召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等,明确研究的方向、对象和方法。
2.启动阶段(2009.10―2009.11):选题及收集相关资料并撰写开题报告,撰写文献综述,拟订论文研究提纲和研究方案。
3.实践研究阶段(2009.12―2010.5):进行实证研究。
依据论文大纲撰写论文并交老师指导,进行多个轮回的指导研究,完成了最终定稿。
4.答辩阶段(2010.5—2010.6): 准备并参加论文答辩,提交毕业论文和完整资料。
四、参考文献
[1]王非,徐渝.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J].物流技术,2006(6):35-37.
[2]李长江,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3]吴坚,史忠科.基于遗传算法的配送中心选址问题[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4(6):71-74.
[4]胡长英,刘国山.基于环境角度的双层选址优化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7(8):60-62.
[5] 杨波.多品种随即数学模型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J].中国管理科学,2003,11(2).
[6]王战权,杨东援,往超,配送中心选址的遗传算法研究[J].物流技术,2001,(3).
[7] 陈修齐,物流配送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8
[8]姜超雁.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7:1-6.
[9]Anderson.E&Cougulang,A.t.(1987) International market entry and expansion via indepengdent or
integrated channels of distribution.Journal of Market .51:71-82
[10] Lim.kim Y D .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Dynamic Plant Location and Capacity Planning .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1999,1512:120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