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

合集下载

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范文

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范文

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范文了解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标准,掌握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方法是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范文篇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及评估方法》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教基一【2012】15号)明确规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为: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依据教育部的心理教育目标要求,结合心理学专业知识和评价规范,以下心理健康标准及评估方法,仅供各类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工作的参考。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一)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条件,良好的智力水平是一切社会人学业成功、事业有成的心理基础。

(二)情绪稳定。

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

情绪稳定,而且还得心情愉快才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且情绪的变化应由适当的原因引起,还要与情绪反应的程度相适宜。

(三)意志力强:是指人自觉地确定活动目标,支配自己行动,克服重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志是成功做任何事情的阶梯,如果做事过于优柔寡断、徘徊不前、思前想后,或不计后果、草率等都是意志不健康的表现。

(四)社会适应良好:较好的社会适应性主要包括①具有较好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②能建立积极而和谐的人际关系,能适应周围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既治病也致病,所以,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身心健康之必须;③处理和应付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如作出决定、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情绪控制、心理换位、人际沟通等能力。

(五)“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基本相符。

研究证明,不能有效地面对现实、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

所以要面对现实、把握现实,主动适应现实。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篇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教育行政部门日益关注的问题。

《21世纪中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

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这篇论文中,我将分享我个人三十八年的教育经验,探讨如何认识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如何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深入学生的研究和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以下现象:老师对考试成绩差的学生进行指责,让学生感到自卑和无助;老师对反驳自己的学生进行呵斥,让学生感到委屈和不被尊重;老师对未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惩罚,让学生感到恐惧和逃避;老师对学生家长的要求过于严厉,让学生感到被父母和老师双重压力下的无助和焦虑。

这些现象共同点是教师不讲究科学,不尊重学生,以致学生的心理受到了伤害和障碍。

因此,我们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注重科学的教育方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耐心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同时,家长也应该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出健康、自信、积极向上的新一代。

对学生进行体罚、讽刺以及家长式的“霸权主义”作风会让学生感到缺乏尊重、理解、信任和宽容,从而导致心理上的羞愧、自卑、不思进取、委屈、失望、说谎、失落、对老师疏远和逆反心理等问题。

这些我们经常忽略的“小事情”实际上造成了我们看不见的心理伤害,破坏了学生的心理状态。

为了探究心理伤害产生的原因,我们需要共同进行调研。

其次,许多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与自己关系不大,与教育教学关系不大,不是自己应该研究和能够研究的事情,而是专家学者的事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领导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并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

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具有稳定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多种心理特点、智力正常、意志力发展好、自控力较强和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最新3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最新3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最新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最新3篇)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共8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共8篇)

第1篇:我国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一、前言中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关键阶段,是教育发挥影响和作用最大的阶段,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国民素质的提高、国家对基础教育认识的深化发展,基础教育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被广泛关注的问题,逐渐从接受、认识走向探索、发展。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更科学地认识、更系统地探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状况,笔者在中国知网期刊论文电子杂志全文数据总库中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关键词,浏览了48篇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教育问题的文章,拣选其中32篇研究成果显著论点鲜明见解独到有力的文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归纳整理后,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体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展望。

总体看来,1999年至2005年左右,学者们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索相对集中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现状、成因,以及初步的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至今,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提升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专业化模式的探索,也有更多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资料,提供更为专业的论点。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概述(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首先涉及心理健康的标准,从1999年起教育部逐渐颁布一系列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研究者们首先定睛于如何界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以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如美国奥尔波特六个标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十条标准为依托,从不同侧重点具体把握从不同需要把握如何划定心理健康的标准。

如杨建飞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5]中提出应系统综合地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有研究者提出应结合我国传统价值观和正确的主导社会价值观来本土化心理健康的标准[1]。

笔者认为,处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或者适用不同教育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把握基本标准下有所侧重有所添加,才能使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更好地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最新5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最新5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最新5篇)网络时代互联网对中小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必须对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探究网络时代学校如何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阶段,学校应该从专业课程、老师素质、提高学生自身素养等几个方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心理素质优良的全面人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已经全面进入网络时代。

随着网络在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不断深入,不仅给成年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也接触到网络,并且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影响。

由于中小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心理和思想都处于一个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他们大多数渴望接触新鲜的事物,探究周围的世界。

同样,他们大多数也一样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往往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诱惑,对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中小学生接触网络、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社交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我们不应该把网络视作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洪水猛兽。

要想让孩子在网络时代能够全面健康地成长,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懂得合理地利用网络。

一、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校的心里健康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形成巨大挑战的网络时代,学校的心里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应该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1.要对学校的所有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不断地正确地认识自我、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增加他们的承受心理压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2.善于发现学生在成长中产生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并且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及时摆脱心里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校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设置固定的心理辅导课程,聘用专业的心理教育老师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学教育,通过有规律的、合理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共计10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共计10篇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五府山小学周荣花摘要:随着社会的重视,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

这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员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为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准备。

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一、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几种类型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激烈竟争,生活日新月异,小学生身边的一切也急剧地变化,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比他们的父辈多,势必影响一代人的心理,甚至会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

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优秀心理品质,已是关乎国家、社会未来的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社会的稳定、个人的未来、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及以往的研究经验都充分说明:学校开展心理素质养成教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综观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就其主要表现,可归纳为这样几种类型:生活挤压型:在家长"望子成龙",老师"盼生成名"的高期望下,学生心理负担加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面对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挤压,学生的自信心很容易受到挫伤、学习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也就使他们有了在生活的夹层中活着的感觉、思想封闭型:现代生活观念的变革引发了人生价值取向的重新定位、然而,许多家长的世界观却停留在曾经的人生经验里,沉重的生活压力,剥夺了他们与子女交流的时间、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学生不能很好地度过人生的"第二断乳期",思想倾向消极,以致郁久成疾。

情感自卑型:花季的烦恼,家境的贫寒,学习的成绩的低下,阅历的浅薄等等,总要在举手投足间表现出来,于是许多事往往不尽人意,结果经常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指责,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二、对心理问题形成现状的分析物质逐渐丰裕。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小学生比较容易满足,考试取得一个好成绩,只要有一粒糖的奖励也会欣喜若狂,比较重视老师和家长的表扬。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共5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共5篇)

第1篇:论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对策据中国的心理学会对全国22个省的调查表明:约13%的中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其中包括情绪因素及人际关系因素,同时16%的中学生表现为焦虑、强迫、抑郁等,全国有3000万中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他们的这些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害人害己,对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第一,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生树立全面健康观的要求。

健康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和要求,与物质生产、科学技术、社会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

”这一概念改变了以往健康仅指无生理功能异常,免于疾病的单一概念,明确概括地指出人生命活动过程中生物、心理、社会活动等方面的要求,并在1978年初级卫生保健(PHC)大会所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中加以重申。

所以全面的健康观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

出现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这三方面的任何障碍都是不健康的。

心理健康是中学生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让中学生树立全面的健康观念。

第二,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心理素质在整个素质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谓心理素质是指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发展水平,它所反映的是人在某一时期内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发展水平,是人进一步发展和从事各种活动的心理条件和心理保证。

心理素质与遗传素质同属于基础素质,遗传素质是指人生来就有的某些解剖生理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

遗传素质是各种素质形成和发展的生理基础,心理素质是各种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基础。

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

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

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篇一《论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摘要:本文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探讨了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意义方法与途径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1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是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我国现阶段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理论基础,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

但是长期以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却偏离了这一思想,损害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此,党和国家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的重大决定,将片面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素质教育,这与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人的素质是完全一致的。

学生的整体素质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文化知识、道德品质与操作技能等都属于心理素质的范畴。

我们强调的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生活技能的训练,唱歌、跳舞、画画活动的丰富,更重要的是个体心理素质的提高。

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重要因素,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全体中小学生的素质,使他们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劳动,而身心健康是基本要求。

个体的自我观念、求知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念等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个体在工作、事业中的成功取决于个体的心理素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被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关注。

目前制定的《21世纪中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即进一步提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

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被纳入学校的日常工作中来,被看做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与突破口。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怎样认识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下面就我个人历经三十八个春秋的教育生涯,在工作中的体会,谈点粗浅的看法,仅与大家共勉。

我认为教师只要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以下现象:1、老师对考试成绩差的学生说:“老师经常关照你,你的成绩始终提不高,怎么这么笨!真是没救了!全班的成绩都被你一个人拉下了!”这个学生低着头,忍受着教师的指责和全班同学投来的抱怨的目光。

2、老师对反驳自己的学生说:“你这是什么态度?竟敢和老师顶嘴?你还想不想念书了?!”在老师的呵斥中,学生满腹委屈但不敢讲话。

3、老师对学生说:“今天晚上的家庭作业谁要完不成,明天早晨你就别进教室了!”第二天早晨,果真有的学生被拒之门外,有的明知“进不了门”,干脆呆在家里不来或逃学了。

4、老师规定:“作业错一次,罚做20或50遍,再错,罚做100遍,依次翻番。

”结果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因一错再错而老师又不给他“指点迷津”,被罚做1000遍!这样一个近乎天文数字的庞大作业量,使这名学生再也不敢上学了!5、学生家长对老师说: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不听话你就打!没问题!而老师也感到这样的家长“真是通情达理,对老师信任,跟老师配合”。

6、一位学生因作业没完成,被老师用小棍打左手心,导致学生的左手发肿,家长要找老师论理,学生还极力阻拦不让家长去学校。

这是为什么呢?值得我们去深思。

二、认真分析现象,找出现象的共同点以上六种现象是对小学生心理上的惩罚和心灵上的伤害,这些现象的特点是:第一、教师不讲究科学,使学生的心理产生障碍。

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优秀5篇)

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优秀5篇)

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优秀5篇)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篇一据一些心理调查的资料显示,近三分之一的中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问题,比如冷漠、任性、自私、偏激、嫉妒、孤独等等。

而随着这种不健康心理的发展,导致中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的行为上和习惯上都出现了明显的失误或者错误,甚至严重的会出现犯罪的倾向,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

一、导致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中学生的心理出现不健康的发展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的,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

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对于导致心理不健康发展的原因了解清楚,才能够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1、家庭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而家长是学生的启蒙教师。

家长的受教育程度、素质品德、家庭背景以及教育孩子的方法等等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都有着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

家庭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并不是由于家庭经济的好坏决定的,比如有的'学生在家里经常会受到家长的斥责,学生对于家长就会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无法和家长形成有效的情感沟通和交流;有的家庭因为双亲的情感问题导致家庭破裂,使得学生从小缺乏安全感,影响到心理的健康发展;更有甚者,家长本身的素质品德就比较低下,可想而知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多么的不利和危害。

因此,家庭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学校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受到各种各样的原因的影响,学校在对于学生的教育上存在着比较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教育,忽视了其在课余时间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对于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较为重视;课堂教学千篇一律,使得学生产生无趣、乏味甚至是厌学的情绪;在面对学生错误的时候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得学生产生自卑和孤独的心理。

3、社会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伴随一些消极的或者是颓废的事物的发展。

网络,影视等各种传播媒体不断发展,中学生所接受的事物也是日新月异,而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又恰恰是一个“危险时期”。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共计10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共计10篇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一、气氛和谐,方法灵活。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小,感知、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识经验都非常有限。

故而,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做到深浅适度,精讲巧练,符合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已有的经验。

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容忍、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偏执,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热爱、尊重、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以表扬鼓励为主,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适时地选择一个既合本意,又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达,打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得课堂成为平等、和谐、围炉夜话般的温馨境地,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让学生想说就说,敢于表述不同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上来看,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还不能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感知,不善于对物体进行综合分析,目的性不明确,无意性和情绪性明显;在注意上,小学生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刺激所吸引,此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也在发展,但还达不到完善的程度。

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精心设置,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交替出现,教学中可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学具,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多媒体电脑等,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

我们还可以推出课本剧,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加工并演出,合适的篇目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从而全方位地投入到了语文实践中.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了知识.二、树立榜样,陶冶性情.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

同时也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有为保卫祖国,忠贞不屈,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钢铁战士;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勤恳恳的农民;有热爱学习,人小志大的红领巾;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总理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通用5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通用5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通用5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通用5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

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近年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方面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数量增多,孩子受到父母过分的溺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另一方面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小学生处于瞬息万变的大环境下,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心理问题。

小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还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因此,小学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依据“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教学,不断推进素质教育,逐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同时,小学教师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经验,通过分析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一)缺少专业人员,部分教师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许多小学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没有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都是由政教处主任、团委书记、德育副校长、班主任等监管,谁有时间谁抓,但是他们基本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教育培训,在工作中难以运用心理学知识引导小学生健康成长,难以帮助小学生改变性格上的缺陷,造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表面上看是齐抓共管,统筹兼顾,实际上都是表面文章,没有发挥实际作用。

一些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个人素质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往往都是带领小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或者电子课件等,不能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

(二)在辅导上偏重学校,忽视家庭和社会的配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0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0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0篇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有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信心和抗挫能力。

内容包括情感管理、人际交往、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有效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采取多种策略,包括课堂教育、家庭辅导以及校园心理服务中心的建设等。

4. 儿童焦虑症的预防与干预焦虑症是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本文将介绍焦虑症的表现、原因以及预防和干预措施。

5. 小学生抑郁症的识别与干预抑郁症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本文将探讨抑郁症的症状、原因,以及如何及早识别和干预。

6.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家庭教育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7. 亲子沟通在小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亲子沟通是培养良好家庭关系和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介绍亲子沟通的重要性和技巧。

8. 处理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策略在处理小学生心理问题时,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包括倾听、沟通、引导等方法。

9.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与反馴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不断改进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10.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未来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在不断发展,未来的教育应更加注重心理健康,使每个小学生都能获得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优秀3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优秀3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优秀3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一一、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1.社会转型期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转型,逐步迈入“中等收入陷阱”阶段,这一阶段往往是矛盾集中爆发的时期。

中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高速变化期,与社会发展的转型发生共振,使他们处于内在生理、心理发展的困惑与外在社会群体心理矛盾冲突的焦点上,更加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网络信息时代的影响。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这一影响表现在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上就是: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在虚拟世界中他们扮演着种各样的角色,而这些角色又有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他们分不清现实与虚拟。

在虚拟世界中他们可能是呼风唤雨的侠客,他们能够协调与各种角色的关系,但现实中他们沉默寡言,不愿跟人交流,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甚至出现了人格分裂。

我们观察到很多问题学生都特别依赖网络,很多心理问题往往伴随着网瘾的影子。

3.畸型教育的必然结果。

这里包括两方面: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二是学校教育的片面发展。

(1)家庭教育缺失是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

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许多家长对心理健康几乎一无所知,有些家长其自身的心理甚至也是病态的。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发现,许多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

许多家长简单地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他们不愿意花时间或者没时间陪孩子,他们能够给予孩子丰厚的物质,却没能给孩子安全、归属、爱和尊重、需要的满足。

(2)社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观认识不到位。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极不科学、极不严肃的态度对待我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他们无限扩大学生中心理不健康的数据。

他们的思维逻辑是,之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因为许多学生心理不健康,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最大误区。

”在这种心理健康教育观的影响下,有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预防和治疗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针对的仅仅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论文

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论文

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论文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但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知识传递”的价值趋向,导致了学校忽视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论文篇一《新课程改革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摘要:本文主要探究新课程改革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心理健康;挫折教育;逆反教育;孤独自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

我们的新课程教育改革缺少“心理健康教育”是不行的。

蔡元培说:“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

一、挫折教育现价段,我们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就是家里的“小太阳”,姥爷姥姥、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都围着这一个孩子转。

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孩子生活能力低下,没有一点受挫能力,根本无法担任以后的生活重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必须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磨出老茧分不开的。

这样,他们长大后就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挫折耐力。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尽管身为亿万富翁,但却要求子女自己去擦皮鞋,打工挣钱;印度也规定了小孩的“饥饿日”以饿其体肤,苦其心志等等。

这些国家的做法,无疑拓宽了我们的视野,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为此,我们可以在“吃苦活动”中自讨苦吃。

以提高我们的生存能力、自理能力,作好迎接逆境,向挫折挑战的预备。

针对这种情况,对老师父母提出几点要求:1、告诉孩子,接受现实,集中精力,学习总结教训,把自己变得更好!2、没有人能保护孩子不受挫折的伤害。

一个父母也不需要去这样做。

你无条件爱孩子的原因就是因为外面的世界,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你的孩子。

这就是生活。

3、用自信取代自卑。

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0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0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优秀10篇】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篇一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做为一名教育工,每次看到一些有关学生因品行障碍或人格障碍做出违法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便很沉重。

为何有那么多的学生,会无所顾忌地去违法犯罪,为患社会,我想这除了少数客观的原因以外,更多的还在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康。

下面我来谈谈开展适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体会。

(一)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是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1、校园主环境建设。

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环境建设,主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

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

要把各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池塘、名花异草、茂林修竹、绿色草坪也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

2、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3、学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四风”建设。

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良好的校风校貌也能为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4、学校还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

学校可以联合居委会等社区基层组织,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

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

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

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

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

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中小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还包括心理方面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篇一《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摘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已由以个别心理咨询为主的方式逐步向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心理咨询为辅的方式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步入了普及化、持久化、系统化和专业化的轨道。

为适应这一新的变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开展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关注单亲和留守儿童的群体心理、开展同辈团体心理咨询、建立健康网络文化、开展性安全教育、建立心理危机干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工作,以收到更好的成效。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校心理咨询室”有名无实近年来,有无心理咨询室已成为检查各中小学是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硬性指标。

为此,有些不管学校条件如何,纷纷在校团委办公室或大队部、教导主任办公室挂上了“学校心理咨询室”的牌匾,也有的学校腾出资料室或小仓库当做心理咨询室,并安排没有接受过心理咨询培训的教师做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

有些农村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除上级来检查的时候外,平时,一次也没有接待过来访学生。

有学生说:“要找咨询老师作咨询本来就很难为情的,一看咨询室里还有其他老师就更不敢进去咨询了。

”学校心理咨询室成了有名无实的存在。

2.心理健康课被其他课挤占目前,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课时没有统一规定,各学校根据本校的情况自主安排,一般安排在校本课程时间或团队活动课时间。

各学校安排心理健康课的起始学年和课时数也各有不同。

全校各学年每周都上一次课的学校为数不多,大部分学校都是部分学年两周上一次课。

在访谈中,心理健康课教师反映,即使这点时间也难以保证,常被其他主课排挤。

值得一提的是,学习压力最大、升学负担最重、出现问题最多的初三和高三年级,几乎所有学校都不安排心理健康课,大多以搞几次讲座的形式敷衍了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经专家验证,当前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大多形成于中小学时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关系到当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对于大学甚至之后的心理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很多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厌学、焦虑、自私等现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心理健康状况是可变的、可逆的和发展的,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

1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1.1学校未能重视心理活动课:中小学校未能够重视心理活动课的重要性,在课程的安排上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很多中小学校的课程量比较少,课程时间比较短,教学方式单一,而且还经常存在心理活动课被其他课程随意取代的现象。

其次,教学资源配置不足。

教学资源配置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硬件设施不健全,很多学校教学设施不健全,心理咨询室及相关心理咨询辅导用具不健全;二是缺乏具备专业知识及丰富实践经验的心理学老师。

很多中小学校的心理学老师都是兼职老师,甚至是一些思想道德修养老师,并不是心理学专业的职业老师。

1.2存在片面化教育现象:当前我国很多中小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都存在片面化教育现象,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咨询问题、忽视中小学生心理辅导问题,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矫正性心理咨询、忽视对中小学生进行发展性心理辅导。

同时在进行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时,很多教师存在仅就问题谈论问题的现象,而未能够进一步探索对该学生心理产生影响的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

1.3存在学科化倾向:中小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其培养健全人格。

然而,当前很多中小学校未能明确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目的,仅仅将它当做一门学科来进行,并未能深入学生生活运用心理活动课来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而只是进行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灌输,甚至还不科学地布置课程任务、组织考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篇一《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摘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依赖于健康、有序的校园环境氛围。

师生良好、积极、健康的心理是校园环境创建的活的灵魂。

健康与心理健康具有二个层面的要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成人心理健康相比具有特殊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包括:学习,人际,自我,社会适应几个具体的方面。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一般标准现代社会中,人们都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

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关于健康观念的逐步更新,绝大多数人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同生物生理的因素一样,与人的健康,疾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与之相应,现代的健康概念早已超越了传统医学模式,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概念和现代人类健康观中的必然而重要的组成部分。

“身心和谐”已成为人类现代健康观的主要核心内容。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其内涵世界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从社会适应能力角度,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

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含义:心理健康一方面不仅是指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各项功能正常良好,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心理健康二是指能长期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能够有效地富有建设地完善个人生活,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发生。

对心理健康狭义的认识是指预防心理疾病和行为问题。

广义认识是指促进心理调节,发展心理效能。

对中小学生来讲,心理健康应是指广义的心理健康。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由于个体在不同生活环境与生活阶段,也在不同的生活,工作活动中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与心理体验。

因此,心理健康的衡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

对于学校特定情境中的学生来说,这一阶段的主要活动是学习,人际关系以及和自我认识有关的活动、社会适应。

本文认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应从以下方面来分别进行评测:1.学习方面(1)智力发展正常。

正常的智力使中小学生能正确对待周围的各种事物,使他们在认识环境、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时保持客观的态度,是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

智力的正常从测量学角度来讲是指与同阶段同性别学生智商的测定值保持较小差别。

智商测定值大幅高于同样本测定值也可视为正常。

大幅偏低时需认真观察被评测者其它方面的表现。

(2)体脑协调。

中小学生的体脑协调性表现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

在学校班级教学情境下,能自觉将不同学科的学习交替进行,注意体脑活动和睡眠的关系,善于利用记忆的规律来主动进行有效的学习。

(3)自我满足。

中小学生应该有适度的成就动机,从学习中获得自我成就感,自我满足感,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

从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并促使其继续开展学习活动。

(4)学习情绪调适能力。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可避免会遇到问题,问题顺利解决时可获得成功体验,并产生积极情绪,问题无法自行解决时,会产生不愉快的负面情绪体验。

心理健康的学生应能够明智地接受事实,并努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如求助他人,来摆脱这些消极负面情绪对自身的影响。

2.人际交往方面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与父母形成的亲子关系,与老师形成的师生关系,与同学朋友形成的同伴关系。

(1)尊重。

心理健康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别人。

对待父母,师长,同学应具有敬畏之心,礼待他人。

(2)乐群。

心理健康的学生的乐群性体现在乐于参加集体活动,愿意与同学交往,与同伴合作,乐于与家长,教师沟通。

对于和别人交流的活动保持一定兴趣。

(3)交际技巧。

学生的交际技巧处于较低阶段,但应表现为能客观了解他人,关心他人的需要,有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有效的人际沟通活动。

(4)独立人格。

能在人际交往方面初步体现出人格的独立与完整性。

对于低阶段的小学生不做要求,但应表现为对独自活动有较好的适应。

初中,高中阶段的学生应逐渐开始建立独立的人格,并保持相对稳定性。

3.自我方面中小学生的自我认识发展程度较低,在自我认识方面较为初步。

但从程度来讲,中小学生应随年龄阶段逐渐表现出自我意识的发展变化。

(1)自知:中小学生应具有自知力,表现为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区别,低阶段应能够正常使用物主称谓。

高阶段开始应逐渐对自身及自我意识有较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能够在与别人比较后进行反省,除了通过与别人比较来了解自己以外,还经常与某些理想的标准相比较。

(2)悦已:中小学生应悦纳自己,对自身的优点与缺定有一定了解,并能容忍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努力谋求自己的最佳发展。

4.社会适应方面(1)了解现实,正视现实。

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面对现实,他们能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做出客观评价,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他们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

(2)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

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之中的,其行为总是与环境相协调、相一致。

任何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在一般情况下,都愿意努力实现一定社会所认同的行为,遵守社会规范,在学校生活中表现为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等。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中小学校发展与进步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依赖于健康、有序的校园环境氛围。

师生良好、积极、健康的心理是校园环境创建的活的灵魂。

在中小学校中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需求。

利用心理健康标准正确、准确地评价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对于我们校园心理健康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重要的工作,只有找到全面,可具操作性的评价标准才能使学生心理评价工作落到实处,使评测结果具有可使用的意义。

本文仅作初探。

参考文献:[1]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2]迈克尔・W.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篇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摘要:本文阐述了心理概念,心理健康的标准,重点讲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当前中小学生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为此学校应该怎样进行心理辅导,应遵循哪些原则。

关键词:心理;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辅导原则中小学生是国家栋梁,,面对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驾驭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而且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和环境。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一、心理健康的概念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在认知、情感、行为之间的协调,心理内容与客观世界的统一,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适应,精力的旺盛和情绪的愉快,人格的健全和发展。

心理健康的基础层次是没有心理疾病,高级层次指向高于常态的健康人格发展。

二、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根据一般的心理健康标准,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我们把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自我认识、人际关系、情绪情感和社会适应等四个方面:1、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2、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尊重友谊。

3、心情开朗,乐观向上,情绪基本稳定。

4、珍惜学习,热爱集体,能与学校、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如果说中学生和小学生侧重点有些不同的话,心理健康的中学生更能有效的控制和改变消极的逆反心理与行为,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过强的逆反状态。

心理健康的小学生通常觉得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对于学习内容往往抱有浓厚的兴趣,乐于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习效率高;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一般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外部刺激的行为反应适中,不过度敏感,也不迟钝。

三、当前存在的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是轻度的心理异常,与其他心理异常相比较,它的特征是:首先,情景性和暂时性。

其次,功能损害轻微。

再者,能调节。

中小学生一般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1、学习上容易发生的心理问题学习上容易发生的心理问题有学习困难、学习懈怠、考试焦虑、恐学症等,在学业不良和学习优秀的学生身上都有可能发生。

让我们重点了解一下考试焦虑。

2、成长与发展中的问题学生时期是人的身体、行为、性格和智力都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尤其是小学末或初中开始的青春期在这一阶段,很容易产生适应性的心理问题,如性心理问题。

3、不良性格倾向学生在性格倾向和情绪上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抑郁、焦虑倾向等。

四、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原则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心理问题的特征,对于增强与维护教师自己以及自己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我们可以此为依据,进行心理健康的诊断。

发现心理状况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运用心理学知识加强心理调节,如果发现严重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及时地寻求社会支持系统,主动寻找心理咨询的专业指导。

在了解常见心理问题和表现后,教师所要开展的就是心理辅导工作了。

但是心理辅导工作有着相对严格的一些基本原则。

所谓基本原则就是指在心理辅导的全部过程中,对求助学生所必须严格遵守的职业道德准则和一般要求,它对心理辅导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结合学者们的看法和实际情况,我们先提出以下四大具体原则,即:保密原则、来访主动原则、辅导中立原则和限制原则,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两个面向全体学生的总原则。

1、保密原则保密原则是心理辅导的生命线,是获得学生信任的基本保障。

它要求心理辅导老师要有较强的保密意识,要为来辅导的学生保守秘密,维护学生名誉和隐私。

2、自愿主动原则心理辅导的基本功能是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而成长与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自觉的和主动的过程。

第二,心理辅导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过程。

“助人”只是手段,让学生“自助”才是目的。

第三,针对中学生,青春期是自我意识、独立倾向快速发展的时期。

3、辅导中立原则心理辅导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尊重每个学生存在的权利,承认他是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立的个体,承认他与教师、与其他人在人格上具有平等的地位。

尊重也是尊重学生的选择,承认每个学生是自主的,具有抉择的能力和做决定的权利,具有选择目标的自由。

4、限制原则心理辅导员的责任并不是无限的,如果一个家长带孩子来辅导,要求辅导员对矫治不良行为负全责是不能被接纳的。

5、发展原则整体学校心理辅导可被分为三个层次:矫治、预防和发展。

矫治,是矫治学生不适应的行为,帮助学生排除或化解持续的心理紧张或各种情感冲突。

预防,则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学会人际交往;学习自主地应付由挫折、冲突、压力、紧张等带来的种种心理困扰,减轻痛苦、不适的体验,保持正常的生活秩序与学习效率。

发展,是指导学生树立有价值的学习与生活目标,认清自身的潜力和可利用的资源,承担生活责任,发挥个人潜能,使生活过得健康、充实、有意义。

这三个层次,就整体而言,预防、发展比矫治更具有积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