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盐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 常见的盐 (课时二 复分解反应)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1常见的盐(课时二复分解反应)
作者:杏红女
学习目标:1、掌握发生复反应的条件。
2、能根据方程式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一、自主学习:仔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1——2小题
1、复分解反应(定义):。
2.复分解应的条件;、、。
三者只需具备个反应就能发生。
二、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复分解应的条件
三、对下下列问题进行探究学习(交流展示:
判断下列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能反应的请写出反应方程式:(可以结合109页表);不能反应的请说出理由。
(1) H
2SO
4
+ Ba(NO
3
)
2
=
(2) K
2CO
3
+ Ba(NO
3
)
2
=
(3) NaOH + Ba(NO
3)
2
=
(4) NaOH + K
2CO
3
=
(5) NaOH + H
2SO
4
=
(6) H
2SO
4
+ K
2
CO
3
=
(7) H
2SO
4
+Fe
2
O
3
=
(8) NaCl + AgNO
3
=
四、对学案进行整理。
用心爱心专心 1。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盐的化学性质复习教案设计
九年级化学《盐的化学性质》复习教学设计
坛城中学任莉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盐的化学性质,能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并能够描述现象。
学会使用盐的性质解释一些现象;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并会判断。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主总结盐的化学性质,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通过盐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总结复分解反应概念,利用中考题学会判断复分解反应。
关于物质溶解性,请学生背诵溶解性口诀,为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进行判
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间穿插中考题进行考点讲解,让学生对此类这种考试题有初步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难点: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在中考题中的应用。
一、盐的化学性质
二、复分解反应。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复分解反应》适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复分解反应》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盐的定义和分类;2.掌握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名称、化学式和用途;3.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机理;4.能够运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解释和预测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1.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名称、化学式和用途;2.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机理。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实验试剂和器材;2.学生准备:化学实验报告本、化学试验器材和材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让学生观察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盐,并让他们回忆盐的定义和分类;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物质被称为盐?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第二步:学习盐的分类和常见的盐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盐的分类和常见的盐的名称、化学式和用途;2.学生跟随课件内容进行学习,并在化学实验报告本中记录所学内容。
第三步: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机理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机理;2.引导学生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原理,并给出生活中的一些例子。
第四步:实验演示1.教师进行一项与复分解反应相关的实验,例如:银氯化物的复分解反应;2.学生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现象以及所使用的试剂和器材。
第五步:讨论和总结1.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实验观察和记录的结果;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和应用,并与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联系起来。
五、教学延伸1.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并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解释其原理;2.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六、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观察;2.实验报告完成度:学生是否完成了实验报告,并准确记录了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3.自主研究成果展示:学生是否能够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解释所选择的化学现象。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盐的定义和分类,并掌握盐的常见名称、化学式和用途。
同时,学生也能够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机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预测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盐化肥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复分解反应》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盐化肥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复分解反应》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盐化肥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复分解反应》主要介绍了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特点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掌握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并能运用复分解反应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盐的概念、分类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盐。
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进一步了解复分解反应,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了解,发现部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尚有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并能运用复分解反应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复分解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运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复分解反应的过程。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复分解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4.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和仪器,如试管、试剂等。
2.收集生活中的复分解反应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常见的盐,如食盐、纯碱等,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复分解反应。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实验或课件,呈现复分解反应的实例,如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引导学生观察反应过程,并提出问题:“这个反应有什么特点?”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复分解反应的过程。
人教版初三化学盐的性质 教案
初三化学盐的性质一. 本周教学内容:盐的性质1. 盐的化学性质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3.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4. 化学肥料二. 重点和难点1. 盐的化学性质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三. 教学过程1. 盐的化学性质⑴盐与金属起置换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反应条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反应物中的盐一般溶于水。
例Cu + 2AgNO3 ==== Cu(NO3)2 + 2AgFe + CuSO4 ==== FeSO4 + Cu注意:①单质铁与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总是生成二价亚铁盐。
②K、Na、Ca 是很活泼的金属,投入盐溶液中不置换金属,而是与水起置换反应生成氢气。
⑵盐与酸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
例HCl + AgNO3 ==== AgCl↓+ HNO3⑶盐与碱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
例CuSO4 + 2NaOH ==== Cu(OH)2↓+ Na2SO4⑷盐与盐反应,生成另外两种盐。
例NaCl + AgNO3 ==== AgCl↓+ NaNO3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析出,有气体放出,有水生成,三种情况只要有一种情况存在就可以发生。
对于碱和盐、盐和盐的反应还要求反应物都必须是可溶的。
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经常要联系酸、碱、盐的溶解性。
通常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易溶,AgCl、BaSO4、CaCO3、BaCO3、Mg(OH)2是白色沉淀,其中AgCl、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Cu(OH)2是蓝色沉淀,Fe(OH)3是红褐色沉淀。
3. 化学肥料钾肥、氮肥、磷肥、复合肥、微量元素肥料。
【典型例题】例1. X、Y、Z三种金属,将Y、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Z不溶解;将Z放入X的盐溶液中,Z表面有X析出。
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XYZB. YZXC. ZYXD. XZY分析:此题是根据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起置换反应的规律来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1.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复分解反应)优秀教学案例
1.学生总结: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操作和思考过程进行总结,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
2.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思考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思考题,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1.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复分解反应)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1节“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的热点。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单质、化合物、化学反应等基础知识,但对于复分解反应的理解和应用还需加强。
3.能够运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让学生体验复分解反应的发生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类比和推理的方法,探讨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和条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通过提出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讨论,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条件。
4.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相互启发和补充,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机。
2.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积极态度,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探索。
九年级《复分解反应》教案、教学设计
2.结合生活实际,教师展示一些与复分解反应相关的现象,如酸碱中和、盐的溶解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3.教师提出问题:“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什么化学反应原理?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来揭示这些现象背后的秘密。”
2.引导学生运用类比、归纳等方法,从化学反应中总结复分解反应的一般规律;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2.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创设生活情境,将复分解反应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1)针对重点内容,通过以下教学策略进行强化:
a.采用类比法,将复分解反应与其他反应类型进行对比,突出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b.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复分解反应知识解题,巩固所学知识;
c.组织课堂小结,让学生自主总结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特点、分类等,加深记忆。
九年级《复分解反应》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2.学会使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复分解反应;
3.了解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并能解释反应发生的原因;
4.能够运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复分解反应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盐的性质与复分解反应综合复习》教学设计
-复分解反应的原理和条件是什么?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来描述盐的性质和复分解反应?
3.各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梯度性的练习题,涵盖盐的性质、复分解反应及化学方程式书写等方面,以巩固学生对新知的掌握。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复分解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3.教学策略:
-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盐的性质和复分解反应。
-实施差异化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持。
-创设互动、合作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效果。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盐的性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强调盐的性质和复分解反应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盐的定义,掌握盐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2.掌握盐的化学性质,如酸碱中和反应、盐与金属的反应、盐与酸的反应等。
3.学习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原理和条件,能运用到实际反应中。
4.学会使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盐的性质和复分解反应过程,提高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能力。
4.教学评价:
-设计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采用课堂提问、实验操作、作业批改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提升。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3课时 盐的化学性质(教案与反思)
第3课时盐的化学性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2)归纳盐的相似化学性质。
(3)根据不同标准将物质分类。
2.过程与方法(1)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
(2)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通过讨论、归纳整理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2)进一步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1. 盐的相似化学性质。
2. 物质的分类。
【教学难点】盐的化学性质。
【教具准备】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碳酸钠、碳酸氢钠、试管(若干)、澄清石灰水、带橡皮塞的导管、多媒体课件等。
【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盐及C032-(或gC12+Zn——⑤BaC12+g(0gS04=Na2S04+Mg(0H)2↓(白色沉淀)4. 盐+盐=新盐+新盐(两者都要可溶)AgN03+NaC1=AgC1↓+NaN03(检验C1-)BaC12+Na2S04=BaS04↓+2NaC1(检验S042-)二、物质的分类此节课理论性比较强,涉及的知识在整个初中化学中比较重要,教师应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同时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形成爱化学,爱探究的良好情感态度。
【素材积累】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
”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
”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
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盐的性质教案1 新人教版
盐的性质知识与技能:1.了解盐的化学性质.2.会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金属能不能跟盐溶液发生置换应。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布置学生课前查找“警察破案可以根据指纹”的相关资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好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教学难点:复分解反应教学方法: 自学指导法、演示法、讲述法、归纳法教后反思: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11.1生活中常见的盐复分解反应复习课教学设计
5.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复分解反应的相关知识。
作业要求:
1.实验方案需明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等,字数不限。
2.分析问题要条理清晰,语言简洁。
3.手抄报要求内容丰富,设计美观,体现出小组成员的智慧与创意。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提出讨论话题:“请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复分解反应现象,并分析其反应条件。”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共同总结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和条件。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500字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回顾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并通过生动的实例,讲解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特点。
2.结合课本,详细解释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如反应物的溶解性、生成物的沉淀或气体等。
4.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复分解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酸雨的形成、水垢的去除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其实际应用产生疑问。因此,教师应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构建知识框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表达与沟通方面有待加强,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生活中常见的盐类物质的化学性质,了解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条件和特点。
6.总结反馈,巩固知识: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2019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生活中常见的盐..复分解反应和盐的化学性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第2课时复分解反应和盐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复分解反应,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2)归纳盐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1)学会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2)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分析整理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
(2)通过比较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学习概括、分类、演绎等科学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归纳盐的化学性质。
难点:归纳复分解反应及条件。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学媒体】多媒体实验仪器【教具准备】仪器: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酒精灯、试管、带导管的塞子、药匙、滴管、火柴、鸡蛋皮药品:硫酸、碳酸钾、碳酸氢钠、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硝酸钡、氢氧化钠、酚酞。
【授课教案】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投影侯德榜的图片引出碳酸钠的用途图片;学生总结碳酸钠的用途。
投影某县天然地下画廊的相关图片引出碳酸钙的用途,学生总结碳酸钙的用途。
投影面包和泡打粉的图片引出碳酸氢钠的用途,学生总结回答。
思考回答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复习旧知盐与碱的反应【教师引入】要想验证一种物质中是否含有C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
【学生总结】C的检验方法:取少量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
【实验验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鸡蛋壳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的实验。
【成果展示】鸡蛋壳中含碳酸根离子,猜想其成分可能是碳酸钙。
【教师点拨】以上共同探讨了盐与酸的反应,那么盐能否与碱反应呢?【探究实验】学生分组进行以下两个实验①向碳酸钠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并填写下表。
展示实验成果小组合作,观察现象【成果展示】1、实验现象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教学。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四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复分解反应) 教案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思路:一、课题分析复分解反应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
应用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及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但教材却单单只从生成物的角度讲解了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从而给学生在判断该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上带来了不便。
故而在此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作进一步的讲解。
二、设计思路有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在教学中首先通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复习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再由有关复分解反应的练习以及复分解反应发生过程的多媒体动画展示推导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实质。
教学目标:1、从生成物的角度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基本条件。
(基础要求)2、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角度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完整条件。
(提高要求)3、从离子的角度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
(最高要求)4、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教学重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实质。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近几年来,随着化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很多有用的物质,为人类的物质生活提供了极大方便,因此有人说“是化学创造了第二个物质世界”。
但是,随着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烦恼”。
例如,江河污染日趋严重。
而我们又能够采取怎样有效的措施去防范与治理江河污染呢?那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对该问题有所了解。
[多媒体投影]简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提出课题]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一(提问)什么叫做复分解反应。
(学生回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AB+CD=AD+CB)(讲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原理完成课堂练习的第二大题。
其中,奇数题为基础题,偶数题为提高题,大家选择性完成。
课堂练习题:二、下列复分解反应都能发生,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它们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十一单元盐的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1.情境创设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案例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如烹饪、医疗等,让学生感受盐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情境创设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问题导向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本案例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盐的性质和变化规律。问题导向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盐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小组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及沟通协调技巧;
4.结合小组合作,进行互动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策略: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盐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其次,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小组任务,如实验操作、问题解决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及沟通协调技巧。最后,结合小组合作,进行互动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我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将知识点分为五个部分:盐的定义与分类、盐的溶解与溶解性、盐的化学性质、盐的制备方法以及盐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讨论、探究等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盐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了精美的课件,直观地展示盐的性质和变化过程,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同时,我还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舞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第2课时 复分解反应和盐的化学性质 教案
第2课时复分解反应和盐的化学性质【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初步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复分解反应的梳理,学习归纳方法;感悟对比、推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酸、碱、盐及氧化物之间发生反应,要依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来判断。
【学习重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判断。
【学习难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具体应用。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导入:什么叫复分解反应?化合物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吗?2.出示学习目标,由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解读。
二、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复分解反应的基本形式1.快速写出碳酸钠与盐酸,碳酸钙与盐酸、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方程式。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
2.思考:你能总结一下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吗?如果化合反应可以表示为:A+B===AB;分解反应可以表示为:AB===A+B;置换反应可以表示为:A+BC===AC+B;你认为复分解反应应该怎样表示呢?小结:复分解反应表达形式:AB+CD===AC+BD(或AD+BC)。
知识模块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复分解反应(定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阅读教科书P75实验11-3实验方案,小组合作完成实验11-3反应物CuSO4溶液+NaOH溶液CuSO4溶液+BaCl2溶液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2NaOH+CuSO4===Cu(OH)2↓+Na2SO4CuSO4+BaCl2===BaSO4↓+CuCl2思考:P75“讨论”并归纳总结:(1)上述两个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点: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四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复分解反应 教案
复分解反应教学设计
②氢氧化钠与CO2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小结:酸碱盐之间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要用反应条件认真
判断,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五.本课小结
请对照目标检验学习结果。
学会的……
没学会的……
当堂检测:
1.(2013.庆阳市)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的是()
....且形成无色溶液
A.NaCl BaCl2Na2CO3B.KNO3HCl CaCl2
C.H2SO4 FeCl3NaNO3D.NaOH HNO3NH4NO3
2. (201
3.娄底市)小红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A.HCl、NaOH、NaCl B.KNO3、NaCl、FeCl3
C.NaOH、Na2CO3、NaCl D.CuSO4、H2SO4、NaCl
3.(2013.达州市)下列离子能在pH=1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NO3-、Na+、OH-
B. CO32-、K+、Cl-、Ca2+
C. H+、Ba2+、Cl-、SO42-
D.K+、OH-、SO42-、Cu2+
4. (2013•长沙)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KNO3、NaCl、HCl B.FeCl3、Na2SO4、KCl
C.CuSO4、H2SO4、NaCl D.FeCl2、KCl、NaOH
课后反思:。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11.1生活中常见的盐——复分解反应
变。
此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难电离的水。
由此看来,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实质上就是离子间互换的反应。
两种离子之间如果能够结合生成难溶性的碱或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沉淀。
不稳定的酸和碱还会分解放出气体和水。
反应生成沉淀、气体和水的时候,我们就认为复分解反应是能发生的。
反之,我们就认为反应是不能发生的。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我们来看一个例题,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哪个?我们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个选项当中的离子,我们先看一下B选项,B选项当中的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相遇的时候,两者会反应生成水,C选项当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相遇时,将会反应生成不稳定的碳酸,进而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D选项当中的银离子和氯离子相遇时,将会反应生成一个稳定的沉淀,氯化银。
A选项当中的这4个离子,当阴阳离子结合时,并不能生成一些沉淀、气体或水。
所以这个A选项中的两个物质不能发生反应。
今天的讲解到此结束,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再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常见的盐
盐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
一、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性质
(1)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1.酸、碱、盐三类物质之间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有气体
(1)熟记相互反应的物质或相互结合的离子:
碳酸盐能与酸性溶液反应生成CO2和H2O;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2)记住常见的难溶物:
AgCl、BaSO4是白色沉淀,不溶于酸;
CaCO3、BaCO3是白色沉淀,能溶于酸;
Cu(OH)2是蓝色沉淀,能溶于酸。
【例题】(2011·广东湛江中考)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NaNO3NaCl H2SO4 B.CaCO3NaOH Na2SO4
C.BaCl2NaNO3CuSO4 D.AgNO3Na2SO4NaCl
解析:A中各种物质间没有构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无沉淀生成,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B中CaCO3为白色沉淀;C中BaCl2和CuSO4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且溶液为蓝色;D中AgNO3和NaCl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
答案:A
1.制作馒头时,需加入面碱(主要含碳酸钠),如果面碱放多了,蒸出的馒头会发黄,且口感不好。
为除去过多的面碱,做馒头时可加入适量的( )。
A.食醋B.食盐C.料酒D.味精
答案:A
2.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易溶于水的是( )。
A.NaOH、Mg(OH)2、Cu(OH)2 B.K2CO3、Na2CO3、CaCO3
C.CuSO4、Fe2(SO4)3、BaSO4 D.AgNO3、(NH4)2SO4、K2CO3
答案:D
3.检验碳酸盐的正确方法是( )。
A.滴加盐酸,产生使木条火焰熄灭的气体
B.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加热,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滴加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答案:D
4.下列试剂中,能把KOH溶液、稀硫酸、C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 )。
A.KCl溶液B.K2CO3溶液
C.NaNO3溶液D.稀盐酸
答案:B
5.(2012·吉林中考)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2NaOH+CuSO4===Cu(OH)2↓+Na2SO4,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若上述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除水之外,还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
(3)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______________。
答案:(1)复分解反应(2)Na2SO4(或硫酸钠均可)
(3)少(小、减小、减少、变小、降低均可)
6.(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向氯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的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此可见,酸、碱、盐在溶液中交换成分,如果有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生成,即可以发生____________(填写一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反应。
答案:(1)①BaCl2+Na2SO4===BaSO4↓+2NaCl
②CaCO3+2HCl===CaCl2+H2O+CO2↑③NaOH+HCl===NaCl+H2O
(2)生成白色沉淀放出气体无明显现象(有水生成)
(3)沉淀气体水复分解
7.(2011·黑龙江哈尔滨模拟)现有生活中的下列物质,请回答有关问题:
(1)纯碱属________类(填“酸”“碱”或“盐”),其水溶液的pH_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上述物质中含碳酸钙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
(4)上述四种物质(或其中的主要成分)共同的化学性质是都能跟________反应。
(5)工业上可利用上述物质中的________溶液(填溶质化学名称)与石灰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钠,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盐大于(2)③④
(3)NaHCO3(4)酸
(5)碳酸钠Na2CO3+Ca(OH)2===CaCO3↓+2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