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实验资料——电测法

合集下载

材料力学电测实验部分

材料力学电测实验部分

将减小,可见电阻值随变形而发生变化。由实验可知,
当变形在一定范内,线应变与电阻变化率之间存在线性
关系。即:
Rl Rl
KK片
4.应变仪电桥的工作原理
目前的应变仪均采用惠斯通电桥电路测量应变片的阻值变化。 四臂电桥如图所示:
UBD = E4K(1234)
式中: 1、2、3、4 分别代表 R1、R2、R3、R4四个应变片所感 受的应变值,我们称此式为电桥的 加减特性。
型号、精度、量程等,并画出实验装置简图; •实验原理简述; •实验内容及步骤; •原始实验数据:包括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如:
材料名称及牌号、弹性模量E。机、仪器的量 程,加载速度、应变仪的灵敏系数、电阻片的 灵敏系数、试样的几何尺寸等; •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数据应列表和以曲线形式给 出,注明测量单位,给出最终实验结果。对结 果应定性分析实验误差,分析主要误差来源;
h/4 h/2 实验曲线
思考题
1、用梁上表面1,2两枚电阻片组成半桥测量会 得到什么结果,为什么?
2、用1,9两枚电阻片组成对臂测量时测量结果 如何,为什么?
3、如果载荷P与矩形梁的中性轴不垂直时,对 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组桥方法来 消除这种影响。
参考数据表格
组测 桥量 方点 式号
1
2
3 单 臂4 测 量5
单臂(¼ 桥)测量
在AB桥臂上接入工作片,BC桥臂上接入补偿片,温度影响将 互相抵消。
UBD = E4K(124)
1= T


2

T
3=4=0
UBD=
EK 4

半桥测量
在AB,BC两个臂上分别接上工作片,温度影响将互相抵消。
UBD = E4K(1234)

材料弹性常数E、μ的测定——电测法测定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

材料弹性常数E、μ的测定——电测法测定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力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材料弹性常数E 、μ的测定——电测法测定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学号姓名实验时间:2010年11月17日 试件编号试验机编号 计算机编号 应变仪编号百分表编号成绩实验地点:主楼南翼116室12 11 11 11 11教师年 月 日一、实验目的1. 测量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2. 验证单向受力虎克定律;3. 学习电测法的基本原理和电阻应变仪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1. 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2. 电阻应变仪;3. 游标卡尺。

三、试件中碳钢矩形截面试件,名义尺寸为b ⨯t = (30⨯7.5)mm 2。

材料的屈服极限MPa s 360=σ。

四、实验原理和方法1、实验原理材料在比例极限内服从虎克定律,在单向受力状态下,应力与应变成正比:εσE = (1)上式中的比例系数E 称为材料的弹性模量。

由以上关系,可以得到:PE A σεε== (2)材料在比例极限内,横向应变ε'与纵向应变ε之比的绝对值为一常数:εεμ'=(3) 上式中的常数μ称为材料的横向变形系数或泊松比。

本实验采用增量法,即逐级加载,分别测量在各相同载荷增量∆P 作用下,产生的应变增量∆εi 。

于是式(2)和式(3)分别写为:ii A PE ε∆∆=0 (4) ii i εεμ∆'∆= (5)根据每级载荷得到的E i 和μi ,求平均值:n E E ni i∑==1(6)nni i∑==1μμ (7)以上即为实验所得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上式中n 为加载级数。

2、实验方法2.1电测法电测法基本原理:电测法是以电阻应变片为传感器,通过测量应变片电阻的改变量来确定构件应变,并进一步利用胡克定律或广义胡克定律确定相应的应力的实验方法。

试验时,将应变片粘贴在构件表面需测应变的部位,并使应变片的纵向沿需测应变的方向。

当构件该处沿应变片纵向发生正应变时,应变片也产生同样的变形。

材料力学-电测实验

材料力学-电测实验
欢迎各位莅临听课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力学实验中心
电测实验
电测法就是将物理量、力学量、机械量等非电量,通
过敏感元件感受下来并转换成电量,然后通过专门的应变测量设备 进行测量的一种实验方法。
应变信号
传感器 电信号

电容传感器 电感传感器 电阻传感器 显示系统
测量系统
应变信号
电测实验
二、工作原理
固定端 扇形加力架
450 应变花
450 应变花
材料力学组合实验台
弯扭结构组件
电测实验
三、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如下图所示:
l1
A
B


A
l2
P
弯扭组件及应力状态图
组桥方式
电测实验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试件准备:游标卡尺测量加力架的长度 l 2 、应变片到加力架的距 离
l1 。
试验机准备:1、预载,钢丝绳松弛状态下,将测力仪初始读数调成
B 和厚度 t
,计算试件
,根据测点情况选择合适的桥路;3、调零,在测量仪显示读数为零
时,将应变仪各测点的读数调为零;4、加载;顺时针缓慢转动手轮
加载,力每增加 1KN ,记一个应变值,最终载荷为 4 KN ;5、数据 处理 ;6、卸载 。
E
电测实验
五、实验结果处理
1、由载荷增量 P 计算应力增量
1
电阻应变片工作原理 机械量 电阻丝 电量 设一根金属电阻丝
L D
L R ln R ln ln l ln A A dR d dL dA dA dD dL 2 2 2 R L A A D L
dR d dL dA d (1 2 ) R L A

1电测法简介

1电测法简介

变片。
(1)半桥接线法
若在测量电桥中的AB和BC
臂上接应变片,而另外两臂CD 和DA接应变仪内部的固定电阻 R,则称为半桥接线法,如图 所示。由于CD和DA桥臂间接
固定电阻,不感受应变,即应变为零。由公式
εds =ε1-ε2+ε3-ε4
可得到应变仪的读数应变为
εds =ε1-ε2
(2)全桥接线法 在测量电桥的四个桥臂上 全部都接感受应变的工作片, 称为全桥接线法,如图所示。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把应变片牢固地粘贴 于试件上,使应变片与试件同步变形,金属丝电阻 值就发生变化。
2、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通过应变片的介绍而知, 应变片是由特殊金属电阻丝 所组成,由物理学可知,金 属丝的电阻R与其长度L成正比,与其截面积A成反比。并与电 阻率ρ 有关,它们的关系式为
L R A
的理想敏感元件。
此外,还有很多专用应变片,如剪切应变片,多轴应变 片(应变花)、高温应变片、残余应力应变片等。
三、电测法的工作原理: 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被测构件表面的被测点上, 当构件受外力作用产生变形时,应变片将随之产生 相应的变形,应变片的阻值发生变化,通过电阻应
变仪中的电桥将此电阻值变化转化为电压或电流的
此法既能提高灵敏度,实现
温度补偿(互补),又可消
除导线过长的影响、同时还降低接触电阻的影响。此时应
变仪的读数应变由公式(1)即可得出 εds =ε1-ε2+ε3-ε4
电桥的四个桥臂上都接感受应变的工作片,且 R1=R2=R3=R4,此时,温度应变可以互相补偿。若在构件 的受拉区粘贴R1、R3产生拉应变,在受压区粘贴R2、R4产 生压应变,即负值。由上式可得到 εds =ε1-(-ε2)+ε3-(-ε4 )=4 ε测

第三节电测法原理哈工程材料力学实验

第三节电测法原理哈工程材料力学实验

应变计及其转换原理
二、电阻应变计的分类
金属丝式 根据敏感栅 制作方法 金属电阻 应变计 根据敏 感栅所 用材料 单轴应变计 根据敏感栅 结构形式 应变花(多轴应变计) 半导体应变计 丝绕式 短接式
应变计
金属箔式应变计
应变计及其转换原理
三、电阻应变计的转换原理
• 试验时,用专用胶水将应变片粘贴在构件表面需要测定 应变的部位,并使应变片的纵向沿需测定应变的方向。 这样,当该处沿此方向产生应变时,应变片也产生同样 的应变,敏感栅的电阻就由初始值R变为R+R。
电测法基本原理
电测法基本原理
• 应变计电测技术—— 是一种确定构件表面应力
状态的实验应力分析方法。
被测构件 应变片 测量电路 放大线路
电阻应变片量测过程示意

显示记录器
测量原理—— 测量过程中,将应变计(或称应变片)
粘贴在构件的被测点上,构件受力变形时,应变计随构件一 起变形,于是电阻值产生相应的变化,但这一阻值的变化是 及其微小的,需要通过电子测量线路进行电量变换并放大, 由指示或记录仪表进行量测记录;或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 理,从而得到所需要的应变或应力值。
电测法基本原理
• 应变计电测技术主要优点
1 应变计尺寸小、重量轻。一般对构件的工作状态和应力分布影响很小。 2 测量灵敏度高、精度高、量程大。应变最小分辨率可达1微应变(με), 一般应变片的测量范围可达±20000 με。
3 应用范围广。目前已成为水利、土建、机械、石油、船舶、宇航等各部门进 行实验研究的重要手段。
B
R1 A R3 D UAC R4 R2 C
UBD
半桥测量——电桥的两个桥臂AB 和BC上均接工作应变计。

材料力学实验教学3电测法测定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实验报告

材料力学实验教学3电测法测定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实验报告
电测法测定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
实验日期:室温:小组成员: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记录
表3-1测定E和μ实验试件原始尺寸
试件材料
高度h(mm)
宽度b
(mm)
横截面积
A0(mm2)
长度
L
(mm)
低碳钢
表3-2电测法测定E和μ实验数据记录
载荷(KN)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P
△P
εd(με)
ε'd(με)
(2)电阻应变片的作用是什么?
(3)写出电阻应变仪的读数应变表达式εd?
(4)温度补偿片的作用是什么?
(5)应变片在电桥中的接线方法有哪两种?
(6)根据逐级加载时载荷和变形的读数记录,作图验证虎克定律。
成绩
教师签字
日期
εd(με)
ε'd(με)
εd(με)
ε'd(με)
εd
△εd
ε'd
△ε'd
εd
△εd
ε'd
△ε'd
εd
△εd
ε'd
△ε'd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P=
△εd=
△ε'd=
△εd=
△ε'd=
△εd=
△ε'd=
(四)结果处理
弹性模量:
泊松比:
(五)问题讨论
(1)电测法测定材料的E和μ值时应测何值?

材料力学实验资料——电测法

材料力学实验资料——电测法

实验三 扭转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低碳钢扭转时的强度性能指标:扭转屈服应力s τ和抗扭强度b τ。

2.测定灰铸铁扭转时的强度性能指标:抗扭强度b τ。

3.绘制低碳钢和灰铸铁的扭转图,比较低碳钢和灰铸铁的扭转破坏形式。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1.扭转试验机2.游标卡尺三、实验试样按冶金部标准采用圆形截面试件,两端成扁圆形。

如图1所示。

ldr图1 扭转试件图圆形截面试样的直径mm 10=d ,标距d l 5=或d l 10=,平行部分的长度为mm 20+l 。

若采用其它直径的试样,其平行部分的长度应为标距加上两倍直径。

试样头部的形状和尺寸应适合扭转试验机的夹头夹持。

由于扭转试验时,试样表面的切应力最大,试样表面的缺陷将敏感地影响试验结果,所以,对扭转试样的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要比拉伸试样的高。

对扭转试样的加工技术要求参见国家标准GB10128—88。

四、实验原理与方法1.测定低碳钢扭转时的强度性能指标试样在外力偶矩的作用下,其上任意一点处于纯剪切应力状态。

随着外力偶矩的增加,测矩盘上的指针会出现停顿,这时指针所指示的外力偶矩的数值即为屈服力偶矩es M ,低碳钢的扭转屈服应力为1lpess 43W M =τ (1)式中:16/3p d W π=为试样在标距内的抗扭截面系数。

在测出屈服扭矩s T 后,改用电动加载,直到试样被扭断为止。

测矩盘上的从动指针所指示的外力偶矩数值即为最大力偶矩eb M ,低碳钢的抗扭强度为pebb 43W M =τ (2) 对上述两公式的来源说明如下:低碳钢试样在扭转变形过程中,利用扭转试验机上的自动绘图装置绘出的ϕ-e M 图如图12所示。

当达到图中A 点时,e M 与ϕ成正比的关系开始破坏,这时,试样表面处的切应力达到了材料的扭转屈服应力s τ,如能测得此时相应的外力偶矩ep M ,如图13a 所示,则扭转屈服应力为pep s W M =τ (3)经过A 点后,横截面上出现了一个环状的塑性区,如图2b 所示。

材料力学实验电测实验20132014年

材料力学实验电测实验20132014年
将R1贴在构件受力处,R2 贴在附近不受力处,环境温度的变化对相同应变片R1、R2 所引起的电阻值变化同为△RT
R1 工作片
A
B
R2
温度补偿片
固定电阻
C
R4
R3
D
U
当温度变化时 F
R1
UBD=U 4(△R1R+1△RT
-△RT R2
)
=4Uκ ( ε 1+ε T-ε T) =4Uκ ε 1
其中(Ri L)
σ 实测应力 实
(MPa)
σ 理论应力 理
(MPa)
1 (με)
应变值 增量
σ理-σ实 σ理 ×100%
2 (με)
应变值 增量
3 (με)
应变值 增量
4 (με)
应变值 增量
5 (με)
应变值 增量
十三、实验报告要求:
1、书写端正、整洁; 2、图表规范、可自行设计; 3、标注正确、全面; 4、实验原理既要有文字叙述,又要有图示; 5、仪器设备既要有文字叙述,又要有系统框图; 6、既要有结论,又要有误差分析; 7、根据实验结果绘出应变沿梁高度的态电阻应变仪的相邻桥臂上; 3、依照静态电阻应变仪的操作规程对应变仪进行检验并调整每点的电桥平衡; 4、启动CMT5105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按加载方案逐级加载,每加一级载荷,
相应测读一次各点的应变值直至加到预计的最终载荷为止,然后全部卸载; 5、实验结束,卸载;关闭试验机、应变仪,清理现场。
五、电测法基本原理:
十、应变沿梁高度的分布图:
F/2 F/2 5
h 5
4
h
3
2
1
L
4
3
ε
2
1

14电测法简介

14电测法简介

主方向为 45
1 3 max
1 3
1 1 T
3
4
0
2
3
T
1
T
R
1
2
3
4
21
1
1
E
1
1
E
max
max
E
2 1
R
T
T
T
R2 45
T
R1
45
R1
R2
max
R3
R4
二、电子测量仪器及其原理 1. 电子测量仪器 电阻应变仪(简称应变仪), 用来测量电阻应变片应变的专用电 子仪器,其基本测试电路为惠斯登电桥(简称电桥)。
U
2. 惠斯登电桥的工作原理
电桥四个桥臂的电阻分别为R1、R2、R3 与 R4;A 与 C 为电桥的输入端,接电源,输 入电压为U ;B 与 D 为电桥的输出端,接 仪表,其输出电压则为
4
由于 KU / 4 为常数,故可以将电阻应变
U
仪的输出按照应变来标定,从而直接得
到应变仪的读数应变:
R
4U KU
1 2
3 4
R
4U KU
1 2
3 4
3. 惠斯登电桥的基本特性
1)应变仪的读数应变等于电桥四个桥 臂上应变片实际感受应变的线性叠加,
其中,相邻桥臂的应变异号,相对桥臂
U
的应变同号,即
R 1 2 3 4 2M
M
EWz 2
R
R1
R4
[例2] 用电测法测定图示纯弯曲梁所受弯矩 M。试确定测试方案,
并给出弯矩 M 与应变仪读数应变 R 之间的关系。已知材料的弹性
模量为E ;梁的抗弯截面系数为Wz 。

材料力学电测法实验指导

材料力学电测法实验指导

材料力学电测法开放实验指导实验设备:与所选实验内容相应的实验设备一套、YD–88(或YE2536)型便携式超级应变仪1台。

实验用品:20W电烙铁、烙铁架、玻璃片、小螺刀、钢板尺、导线等。

消耗材料:焊丝、松香、电阻应变片、胶带纸、应变胶、酒精等。

电测法测应变的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焊接。

1.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电阻应变片的阻值,以阻值之间不超过0.5 为宜。

2. 接通20W烙铁电源,使其预热。

3. 取1米长导线若干,编好备用。

4. 用棉纱蘸取少许工业酒精清理试件上及补偿块上需粘贴应变片的表面。

5. 用小螺刀在玻璃片上调少量J–39快固胶,粘贴测试片及补偿片。

6. 用烙铁涂松香于应变片引线端及导线线端,以去除氧化层,然后焊接。

7. 用绝缘胶带使焊点与试件、焊点与补偿块绝缘;并将焊接点固定。

8. 如果测试点较多,则应将各电阻片编号。

二、以半桥为例,将测试片接于应变仪某一桥路的AB上,温度补偿片接于该桥路的BC上(YD-88型便携式式超级应变仪后板面有公共补偿端子);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还可有其它接桥方法。

三、应变仪调试平衡1. 接通应变仪电源。

2. 调节灵敏系数档使其与应变片的灵敏系数相符。

3. 根据接桥方法选择半桥或全桥。

4. 根据接桥位置进行通道选择,有LED显示。

如数显闪动,则表明外桥接法有问题或输入超过2000微应变;如数显不稳,则表明贴片有问题。

5. 数显稳定后,用小螺刀旋动指示灯下方多圈精密电位器,直到数显为零。

四、加载、待载荷稳定后读出应变值(正值表示拉应变、负值表示压应变)。

五、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六、实验完毕,关闭所有仪器,切断电源。

整理实验用品,如焊丝、松香、烙铁、烙铁架、玻璃片、胶带纸、小螺刀、钢板尺等,清理实验台。

电测法的基本原理

电测法的基本原理

电测法的基本原理一. 原理简介电测应力、应变实验方法(简称电测法),不仅用于验证材料力学的理论、测定材料的机械性能,而且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手段为解决工程问题及从事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实验基础。

电测法就是将物理量、力学量、机械量等非电量,通过敏感元件感受下来并转换成电量,然后通过专门的应变测量设备(如电阻应变仪)进行测量的一种实验方法。

二.应变片原理敏感元件的种类很多,其中以电阻应变片(简称电阻片或应变片)最简单、应用最广泛。

1.电阻片的应变-电性能(图1、图2)电阻片分丝式和箔式两大类。

丝绕式电阻片是用0.003mm-0.01mm的合金丝绕成栅状制成的;箔式应变片则是用0.003mm-0.01mm厚的箔材经化学腐蚀制成栅状的,其主体敏感栅实际上是一个电阻。

金属丝的电阻随机械变形而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应变-电性能。

电阻片在感受构件的应变时(称做工作片),其电阻同时发生变化。

实验表明,构件被测量部位的应变Δl/l与电阻变化率ΔR/R成正比关系,即:比例系数Ks称为电阻片的灵敏系数。

由于电阻片的敏感栅不是一根直丝,所以Ks不能直接计算,需要在标准应变梁上通过抽样标定来确定。

Ks的数值一般约在2.0 左右。

2.温度补偿片温度改变时,金属丝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电阻的变化。

因此在温度环境下进行测量,应变片的电阻变化由两部分组成即:ΔR = ΔRε+ΔRTΔRε-由构件机械变形引起的电阻变化。

ΔRT-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电阻变化。

要准确地测量构件因变形引起的应变,就要排除温度对电阻变化的影响。

方法之一是,采用温度能够自己补偿的专用电阻片;另一种方法是,把普通应变片,贴在材质与构件相同、但不参与机械变形的一材料上,然后和工作片在同一温度条件下组桥。

电阻变化只与温度有关的电阻片称做温度补偿片。

利用电桥原理,让补偿片和工作片一起合理组桥,就可以消除温度给应力测量带来的影响。

3.应变花(图3)为同时测定一点几个方向的应变,常把几个不同方向的敏感栅固定在同一个基底上,这种应变片称做应变花。

材料力学电测法G桥电路-文档资料

材料力学电测法G桥电路-文档资料

全 1 2 3 4 读
°« ¡ È Ç Å ¡ ± R4 D R3
4 p (读数扩大四倍 ) max 4 E 全 E 读 max 4
例2.操纵连杆,已知A,E,且有一定的初曲度, 要测拉力 P,试确定布片和接线方案,并建立相应的计算公式.
R1 P R4
实验应力分析基础
一. 概述:
实验应力分析: 通过实验对构件或其模型进行 应力、应变和位移分析的方法。
实验应力分析的方法:电测法、光测法。
光测法:光弹性法、全息法、云纹法、散斑法等
电测法与光测法的优缺点: (1)电测法
电测法以电阻应变片为传感器, 将受力构件或其 模型的某点处应变转换为应变片的电阻变化, 通过测量 应变片的电阻改变量, 从而确定构件或模型在该点处的 应变。 优点:灵敏度高,精确度高,可以实测、遥测。高温、 高压、动态等特殊工作条件都可使用。 缺点:不能测出构件内部的应变,也不能准确地反映应 变分布的急剧变化等。
4.P
3
t
R3
P 2N 2 AE 全 AE 读
2
讨论与思考:ⅰ).还有其他的测试方案吗?
B R1
ⅱ).若要测出所测处对P力作用线的偏心
例如 : 把 R , R 组成半桥邻壁 . 2 1 2 1 4 M 读
度e.将如何组桥及建立计算公式? 组桥时,把R3和R4对换 A °« ¡ È Ç Å ¡ ± C 全 1 2 3 4 读 R4 2 M R3 M Pe E D1 N M t M M W W Z Z 2 t E W M Z 3 t e ( P 已测出 ) P 4 N M t 全 E读 W Z e ⅲ).还有测e的其他方案吗? 2P

材力力学实验—应变片粘贴与电测法

材力力学实验—应变片粘贴与电测法

动态应变仪
电测法(应变仪)的工作原理3
应变仪的接桥方式:
• ¼ 桥(单臂桥)
桥路中R1 为应变片, R2 为温度补偿片(阻值,型号完全一样, 并贴在相同测试材料上的应变片. 用以抵消温度影响) 其余为固定电阻
• ½ 桥(半桥)
桥路中R1, R2 均为应变片, 其余为固定电阻
• 全桥
桥路中R1~ R4 均为应变片
材力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占《材料力学》课程考试总成绩的20分。 其中:平时的实验及报告10分, 期末的实验考试占10分。
2、实验完成后,试验机要卸载, 仪器要断电, 整理器 材,保持实验桌面清洁整齐。
3、实验数据需经老师签字方为有效,且须与实验报告 同时上交(课后一周内由课代表收齐交到作业柜中或
任课老师处(主南106)。
应变片粘贴与电测法
• 变形体
应变的概念
l1
l2
(变形体沿L1方向的) 平均正应变: av =(l2l1)/l1
• 变形微体
(变形体在某点沿L1方向的) 正应变: =(dl2-dl1)/dl1
应变片的功能与结构
• 功能:
测量物体表面某一点,沿某个方向的正应变
• 结构:
敏感栅: 具有高电阻率的细金属丝/箔 如:康铜,镍铬等
基底和覆盖层; 胶膜(有机合成物) 固定和保护敏感栅
粘结剂: 将敏感栅固定在基底-覆盖层间
应变片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局限性
• 工作原理:
应变片牢固地贴在试件表面上并随试件一同变形, 导致R = K
K –---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
• 应变片在电测法中的角色:
传感器: 将物体变形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 对桥
桥路中R1, R3 为应变片, R2, R4为温度补偿片

材料范文之北航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材料范文之北航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北航材料力学实验报告【篇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力学实验二~实验四参考材料】——电测法测定弹性模量预习要求:1、预习电测法的基本原理;2、设计本实验的组桥方案;3、拟定本实验的加载方案;4、设计本实验所需数据记录表格。

一、实验目的3. 学习电测法的基本原理和电阻应变仪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1. 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2. 电阻应变仪;3. 游标卡尺。

三、试件中碳钢矩形截面试件,名义尺寸为b?t = (30?7.5)mm2。

图一试件示意图图二实验装置图四、实验原理和方法1、实验原理材料在比例极限内服从虎克定律,在单向受力状态下,应力与应变成正比:上式中的比例系数e称为材料的弹性模量。

由以上关系,可以得到:e==(2)(3)ei=(4)(5)n∑eie=i=1i=1n(6)n(7)以上即为实验所得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上式中n为加载级数。

2、增量法利用增量法,还可以判断实验过程是否正确。

若各次测出的应变不按线性规律变化,则说明实验过程存在问题,应进行检查。

采用增量法拟定加载方案时,通常要考虑以下情况:(1)初载荷可按所用测力计满量程的10%或稍大于此标准来选定;(本次实验试验机采用50kn的量程) (2)最大载荷的选取应保证试件最大应力值不能大于比例极限,但也不能小于它的一半,一般取屈服载荷的70%~80%,故通常取最大载荷pmax=0.8ps;(3)至少有4-6级加载,每级加载后要使应变读数有明显的变化。

ppp p图三增量法示意图五、实验步骤1. 设计实验所需各类数据表格;2. 测量试件尺寸;分别在试件标距两端及中间处测量厚度和宽度,将三处测得横截面面积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原始横截面积。

3. 拟定加载方案;4. 试验机准备、试件安装和仪器调整;5. 确定组桥方式、接线和设置应变仪参数; 6. 检查及试车:检查以上步骤完成情况,然后预加载荷至最大值,再卸载至初载荷以下,以检查试验机及应变仪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电测实验报告

电测实验报告

电测实验报告电测实验报告电测实验报告电测法就是将物理量、力学量、机械量等非电量通过敏感元件转换成电量来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是实验应力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

电测法以测量精度高、传感元件小和测量范围广等优点,在民用建筑,医学,道路,桥梁等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测法的基本原理;2.熟悉悬臂梁的结构及应变特性;3.学会用电测法测量。

4.制作一电子秤,并确定其量程,计算线性度和灵敏度。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等强度悬臂梁实验仪,精密数字测量仪,砝码,砝码盘,数据线,游标卡尺,钢板尺。

三、实验原理1.主要仪器介绍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杆件称为梁。

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的梁为悬臂梁。

为了使悬臂梁各个截面的弯曲应力相同,随着弯矩的大小相应地改变截面尺寸,以保持相同强度,这样的悬臂梁称为等强度悬臂梁。

等强度悬臂梁实验仪由已粘贴好电阻应变片的等强度梁、支座、水平仪、调节螺钉和加载砝码等组成,如图1所示。

本实验用电测法测量等强度悬臂梁的应力、应变。

电阻应变片是能将被测试件的应变转换成电阻变化的敏感元件。

它由敏感栅、基片、覆盖层、引线四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其中,敏感栅是用金属丝制成的应变转换元件,是构成电阻应变片的主要部分;引线作为测量敏感栅电阻值时与外部导线连接之用;基底的作用是保持敏感栅的几何形状和相对位置;覆盖层是用来护敏感栅的;粘贴剂用来将敏感栅固结在覆盖层和基底之间。

精密数字测量仪是常用的应变传感器测量仪。

当电阻应变片将电阻值的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后,经过精密数字测量仪放大器的放大处理,最后换算成输出与应变成正比的模拟电信号。

再经放大处理,经A/D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

2.电测法基本原理电测法基本原理,是将金属丝等制成的电阻应变片贴在构件待测应变处,当构件受力变形时,金属丝亦随之伸缩,因而其电阻也随之改变。

电阻改变量与金属丝的线应变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通过电阻应变仪将电阻改变量测出,进而可得到构件所测部位的应变。

材料力学实验电测实验部分

材料力学实验电测实验部分

数据采集与处理
物 理 参 量
力 学 参 量
机 械 参 量
生 物 参 量
电 压
电 流
桥路与弯曲应力实验
•实验目的; •电测法基本原理; •实验装置及仪器设备; •实验内容及要求; •实验原始数据; •实验报告要求。
一.实验目的
1. 测定矩形梁在横弯条件下指定截面的应力 分布规律,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2. 利用已有布片方案进行各种组桥,并比较 不同组桥方式的测量结果,学习提高测量 灵敏度的方法,并计算出各种组桥方式下 的桥臂系数B; 3. 初步掌握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及电子拉 力机的操作。
R l s
我们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受载构件上,当受到拉伸时金 属丝将被伸长电阻值随之增加,同理受到压缩时电阻值 将减小,可见电阻值随变形而发生变化。由实验可知, 当变形在一定范内,线应变与电阻变化率之间存在线性 关系。即: R l K K 片 R l
4.应变仪电桥的工作原理
•目前的应变仪均采用惠斯通电桥电路测量应变片的阻 值变化。 四臂电桥如图所示:
1. 测量矩形截面梁指定截面的应力分布。通过接线箱对 梁上7枚电阻片逐片进行单臂测量,要求每枚电阻片不少 于2遍有效差值。所谓差值就是用末读数减去初读数,即

末- 初

K



=K 片




= 片
K K
仪 片
2. 根据仪器显示的数值经过修正得到实际应变值:
σ = E ε片
将修正后的 片带入下式计算出应力值。
图示分布规律
l/2 x Pl/4 M
M-x弯距图
2 3 4 1
-σ σ
应力状态
5

实验一、电测法测定材料弹性模量E、μ

实验一、电测法测定材料弹性模量E、μ

实验一、电测法测定材料弹性模量E、μ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测方法。

2.电测法测定材料的弹性模量E、μ。

二、实验仪器设备1.弯曲梁实验装置。

2.数字式电阻应变仪。

三、实验装置与实验原理图 1 图 2 1.实验装置见图1和图2,拔下销子3,卸下加载横梁8,卸下传感器9,从传感器上旋下加载压头7,然后将万向接头旋到加载系统5上,再将传感器旋到万向接头上,传感器下端与上夹头连接,下夹头安装在试验机架底座的孔内(注意:螺母不要旋紧,留有一定的活动距离,使其起到万向接头的作用;另外保护试件,以免试件被压弯),接着调整好上、下夹头之间的距离,将E、μ试件放入上、下夹头内,对准孔,插入销子,就可进行试验了。

图 3 图 42.实验原理试件上沿着试件轴向和横向各粘贴两片应变片,补偿块上粘贴四片应变片见图3,按图4接两个测量桥,对试件加载,记录载荷P ,并分别记录测得的轴向应变εP 和横向应变εP /,由公式P A P E ε= 计算出弹性模量E ,由公式 pp εεμ/=计算出泊松比μ。

实验一 电测法测定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实验日期:: 室温 小组成员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仪器(三)实验记录表1 测定E 和μ实验试件原始尺寸(四)结果处理弹性模量: 泊松比:(五)问题讨论1.电测法测定材料的E 和μ值时应测何值?2.电阻应变片的作用是什么?3.写出电阻应变仪的读数应变表达式εd ?4.温度补偿片的作用是什么?5.应变片在电桥中的接线方法有哪两种?6.根据逐级加载时载荷和变形的读数记录,作图验证虎克定律。

P E=εο∆A ∆=εεμ∆∆ O ε实验二、纯弯曲梁正应力电测实验一、实验目的1.电测法测定纯弯曲梁正应力分布规律。

2.验证纯弯曲梁正应力计算公式。

二、实验装置与仪器1.纯弯曲梁实验装置。

2.数字式电阻应变仪。

三、实验装置与实验原理1.实验装置弯曲梁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

它有弯曲梁1,定位板2,支座3,试验机架4,加载系统5,两端带万向接头的加载杆6,加载压头(包括φ16钢珠)7,加载横梁8,载荷传感器9和测力仪10等组成。

§4电测法测定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实验

§4电测法测定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实验

§4电测法测定材料的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实验1、概述弹性模量E (也称杨氏模量)是表征材料力学性能中弹性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泊松比μ反映了材料在弹性范围内,由纵向变形引起的横向变形的大小。

在对构件进行刚度稳定和振动计算、研究构件的应力和变形时,要经常用到E 和μ这两个弹性常数。

而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只能通过实验来测定。

2、实验目的1、测定低碳钢的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2、验证胡克定律;3、了解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及贴片方式;4、了解应变测试的接线方式。

3、实验原理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是反映材料弹性阶段力学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在弹性阶段,给一个确定截面形状的试件施加轴向拉力,在截面上便产生了轴向拉应力σ,试件轴向伸长,单位长度的伸长量称之为应变ε,同样,当施加轴向压力时,试件轴向缩短。

在弹性阶段,拉伸时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等于压缩时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且为一定值,称之为弹性模量E ,εσ///0=∆=LL S F E 。

在试件轴向拉伸伸长的同时,其横向会缩短,同样,在试件受压轴向缩短的同时,其横向会伸长,在弹性阶段,确定材质的试件拉伸时的横向应变与试件的纵向应变的比值等于压缩时横向应变与试件的纵向应变的比值,且同样为一定值,称之为泊松比μ,纵横纵横εεμ=∆∆=00//L L L L 。

这样,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的测量就转化为拉、压力和纵、横向应变的测量,拉、压力的测量原理同拉、压实验,应变的测量采用电阻应变片电测法原理。

电阻应变片可形象地理解为按一定规律排列有一定长度的电阻丝,实验前通过胶粘的方式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试件的表面,试件受力变形时,电阻应变片中的电阻丝的长度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应变片的阻值也就发生了变化。

实验中我们采用的应变片是由两个单向应变片组成的十字形应变花,所谓单向应变片,就是应变片的电阻值对沿某一个方向的变形最为敏感,称此方向为应变片的纵向,而对垂直于该方向的变形阻值变化可忽略,称此方向为应变片的横向。

1电测法简介

1电测法简介

(4)
R
L
式中, 1 2 m1 2 为常数,令其为K0,
则上式可写成
dR R

K0
dL L
(5)
而dL/L是电阻丝的长度变化率,即它的应变ε,则
dR R

K 0
(6)
上式说明,电阻丝的电阻变化率与其应变成正比,比例系 数K0称为电阻丝的灵敏系数。
应变片的栅状电阻丝同样有这种关系:
(2) 金属箔式应变片 这种应变片的敏感栅是用厚度为0.002~0.008mm的铜镍合 金或镍铬合金的金属箔,采用刻制、制版、光刻及腐蚀等工 艺过程而制成,简称箔式应变片,由于制造工艺自动化,可 大量生产,从而降低了成本,而且还能把敏感栅制成为各种 形状和尺寸的应变片,尤其可以制造栅长很小的应变片,以 适应不同测试的需要。箔式应变片还具有以下诸多优点,制 造过程中敏感栅的横向部分能够做成较宽的栅条,减小了横 向效应;由于栅箔薄而宽,因而粘贴牢固,整体散热性能好、 疲劳寿命长,并能较好地反映构件表面的变形,使其测量精 度高,同一批量应变片性能比较稳定可靠。因此,在工程上 得到广泛的使用。
电测法主要由电阻应变片和电阻应变仪组成。 将非电 量通过敏感元件转换成电量的转换元件,称为电阻应变计 (简称电阻片或应变片)。实际应用时,将电阻片粘贴在 被测构件上,当构件变形时,应变片的电阻值将发生相应 的变化,利用电阻应变仪(简称应变仪)将该电阻的变化 测定出来,换算成应变值输出,就可获得所测定的应力或 应变值。
U BD

U AC 4

R1 R1

R2 R2

R3 R3

R4 R4

将 R K R
代入式(6),则有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3-21 扭角仪的安装

(1)测量试件尺寸,方法如前所述。
(2)调整试验机夹头位置,装夹试件,转动夹头暂不夹紧,试件不受扭矩作用。
(3)进行计算机设置,选择扭矩、转角、量程和加载速度、输入文件名等,然后将 、 的初始读数置零。根据国标GB10128-88规定,试件屈服前扭转速度为 (o)/min,屈服后不大于 (o)/min。
实验六 压杆稳定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两端铰支压杆的临界载荷 ,验证欧拉公式。
2.观察两端铰支压杆的失稳现象。
图1
二、实验原理
两端铰支的细长压杆,临界载荷 用欧拉公式计算:
式中E是材料弹性模量,I为压杆横截面的最小惯性矩,L为杆长。这公式是在小变形和理想直杆的条件下推导出来的。当载荷小于 时,压杆保持直线形状的平衡,即使有横向干扰力使压杆微小弯曲,在撤除干扰力以后仍能回复直线形状,是稳定平衡。当载荷等于 时,压杆处于临界状态,可在微弯情况下保持平衡。把载荷F作为纵坐标,把压杆中点挠度δ作横坐标,按小变形理论绘制的F-δ曲线为图1中的OAB折线。但实际的杆总不可能理想地直,载荷作用线也不可能理想地与杆重合,材料也不可能理想地均匀。因此,在载荷远小于 时就有微小挠度,随着载荷的增大,挠度缓慢的增加,当载荷接近 时,挠度急速增加。其F-δ曲线如图1中OCD所示。工程上的压杆都在小挠度下工作,过大的挠度会产生塑性变形或断裂。只有比例极限很高的材料制成的细长杆才能承受很大的挠度使载荷稍高于 (如图1中虚线DE所示)。
(3)游标卡尺、钢尺各1把。
图1电阻应变片布置
在矩形截面梁上粘贴上如图1所示的2组电阻应变片,应变片1-5分别贴在横力弯曲区,6-10贴在纯弯曲区,同一组应变片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
测试原理与方法
测试原理见图2,在载荷 的作用下,梁的中段为纯弯区,弯矩为:
(1)
在左右两段为横力弯曲,贴片处的弯矩为:
(1),μ= (2)
图1

1.打开应变仪电源,预热。
2.试验台换上拉伸夹具,将力传感器上下位置调整合适,安装试样。
3.接线
将力传感器的红、蓝、白、绿四线依次接在测力专用通道(0通道)的A、B、C和D端。按多点1/4桥公共补偿法对各测量片接线,即将试样上的应变片分别接在所选通道的A、B端。所选通道B、B’间的连接片均应连上。将补偿片接在补偿1(或2)的接线端子上。

(1)材料力学组合实验台。
(2)应变仪(YJ-31、YE2538A或其他型号)。
(3)游标卡尺、钢尺各1把。

应变测量采用多点1/4桥公共补偿法。为减少误差,也为了验证胡克定律,采用等量增载法,加载五次。即Fi=F0+iΔF(i=1,2,……5),末级载荷F5不应使应力超出材料的比例极限。初载荷F0时将各电桥调平衡,每次加载后记录各点应变值。计算两纵向应变平均值 和两横向应变平均值 ,按最小二乘法计算E和μ。
图1 低碳钢的扭转图
(a) (b) (c)
图2低碳钢圆柱形试样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布
(a) ;(b) ;(c)
由于 ,因此,由上式可以得到
(4)
无论从测矩盘上指针前进的情况,还是从自动绘图装置所绘出的曲线来看, 点的位置不易精确判定,而 点的位置则较为明显。因此,一般均根据由 点测定的 来求扭转切应力 。当然这种计算方法也有缺陷,只有当实际的应力分布与图2c完全相符合时才是正确的,对塑性较小的材料差异是比较大的。从图1可以看出,当外力偶矩超过 后,扭转角 增加很快,而外力偶矩 增加很小, 近似所示,只是切应力值比 大。根据测定的试样在断裂时的外力偶矩 ,可求得抗扭强度为
(5)
2.测定灰铸铁扭转时的强度性能指标
对于灰铸铁试样,只需测出其承受的最大外力偶矩 (方法同2),抗扭强度为
(6)
由上述扭转破坏的试样可以看出:低碳钢试样的断口与轴线垂直,表明破坏是由切应力引起的;而灰铸铁试样的断口则沿螺旋线方向与轴线约成 角,表明破坏是由拉应力引起的。
铸铁属脆性材料,扭转变形很小时就被扭断,其 曲线见图3-22,由于 曲线近乎一直线,所以 可按线弹性公式计算,即式(3-36)。
(3)
(4)
式中的脚标 为测试的数据的组号, ≥8,其中
(5)
(6)
(7)
(8)
如果测试的记录为 和 曲线,见图2,则取两曲线中的直线段,求出斜率,然后按式(9)、(10)计算出 、 值。
图2 、 试验记录曲线示意
(9)
(10)
六、
(1)拉伸 值测试时,为什么要在试样上对称贴片?
(2)根据测出的 、 值,计算 值,然后和网上查询到(或《设计手册》上)的硬铝材料给出的 、 和 值相比较,相差多少?
(4)加初始载荷 。
(5)调试应变仪,并尽可能使初读数为零。如无法调零,则记下初读数,将加载时应变仪的读数减去初读数便得出对应于载荷变化的应变值。
(6)加载试验,每级增量为 。
(7)重复试验3次,取3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
记录表格
(1)有关的参数记录
应变片 , ,敏感栅尺寸:
梁截面 ,
力臂 ,横力弯曲贴片位置
(4)夹紧试件。
(5)点击“正转”,开始加载试验。对于低碳钢试件,首先做 值测试。然后记录 曲线,注意 、 及总扭角 的值。对于铸铁试件,记录 曲线,注意 及总扭角 的值。
(6)试件被扭断,试验机自动停机,计算机打印试验结果( 等)及 曲线。
五、记录表格
试件直径量测记录( )
材料
截面1
截面2
截面3
3处截面的平均直径
6.测量
按[MEAS]键,再缓慢加载,力显示屏数字从0开始不断增加。每增加300N,就暂停加载,依次按各(应变通道对应的)数字键,右屏上就依次显示各点应变值,记录之。共加载五级,然后卸载。重复5,6两步骤,共测量三次。数据以表格形式记录。

将三组数据分别按表1-1作初步处理,从而找出线性关系最好的一组。再用这组数据按公式(1)和(2)计算E、μ,计算步骤列表示出(参考表1)
贴片位置
0
(2)应变测试数据记录( )
载 荷
(N)
测点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讨论问题
(1)在同一荷载下,应变沿梁的高度的变化如何?以实测结果的图线表示。
(2)由小到大,逐级施加载荷,梁上的应变分布规律怎样?用图表示实测的结果。
(3)比较梁弯曲正应力的实测结果和计算结果,画图表示。
(4)对横力弯曲,仍采用纯弯曲的正应力计算公式(1)计算正应力,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图1 扭转试件图
圆形截面试样的直径 ,标距 或 ,平行部分的长度为 。若采用其它直径的试样,其平行部分的长度应为标距加上两倍直径。试样头部的形状和尺寸应适合扭转试验机的夹头夹持。
由于扭转试验时,试样表面的切应力最大,试样表面的缺陷将敏感地影响试验结果,所以,对扭转试样的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要比拉伸试样的高。对扭转试样的加工技术要求参见国家标准GB10128—88。
试验采用增量法,可施加的最大载荷为:
≤ (4)
然后选取适当的初始载荷 ,分5级加载,每级载荷增量为:
(5)
试验步骤
(1)测量测试件尺寸 、 及图2中的 、 长度。
(2)把各测点应变片接入各电桥的AB桥臂上,把补偿片接入BC桥臂,并把各桥的C接线柱短接起来(公共补偿)。
(3)调节应变仪灵敏系数,使K仪=K片。
4.设置参数
根据接线的方式设置应变仪的参数,包括力传感器的校正系数,各通道的组桥方式、应变片的灵敏系数和阻值等。载荷限值设置为1600N。
5.平衡各通道电桥
使试样处于完全不受载状态。按[ ]、[BAL]键,再依次按各通道(包括0通道)对应的数字键。仪器依次显示各通道的初始不平衡量,并将该值存贮在仪器内。
(3-30)
记录每级扭矩 及对应的扭角 ,读取每对数据对的时间以不超过 为宜。计算出平均每级扭角增量:
(3-31)
代入式(3-29),得
(3-32)
在测出各组 、 值后,也可用最小二乘法求出 ,做法与求 、 的方法相同,不再重复。
以上是用测量扭角 的方法来确定 ,除此之外,也可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方法测出 值(沿与轴向成 方向贴片),有兴趣的同学可自行推导其测试原理。
实验三 扭转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扭转时的强度性能指标:扭转屈服应力 和抗扭强度 。
2.测定灰铸铁扭转时的强度性能指标:抗扭强度 。
3.绘制低碳钢和灰铸铁的扭转图,比较低碳钢和灰铸铁的扭转破坏形式。
1.扭转试验机
2.游标卡尺
三、实验试样
按冶金部标准采用圆形截面试件,两端成扁圆形。如图1所示。
梁在工程结构上的应用十分广泛,房屋、大堂、桥梁中的各种各样大梁、小梁是构成整座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梁在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及大小,是进行梁设计的最基本知识。
试验目的
(1)测定梁在纯弯曲和横力弯曲下的弯曲正应力。
(2)掌握多点应变测量的方法。
仪器设备与工具
(1)材料力学组合实验台。
(2)应变仪(YJ-31、YE2538A或其他型号)。
图3-22 铸铁扭转试验曲线图3-23 碳钢(左)、铸铁(右)扭转断口
3.切变模量 测定
根据国家标准, 的测定可用图解法,即根据记录的 曲线,读取直线段上相应的扭矩和扭角增量,然后代入下式计算 值。
(3-29)
式中 为安装扭角仪的标距。
除图解法外,还可用逐级加载法测定 。试验时,对试样施加预扭矩,预扭矩一般不超过预计的规定非比例扭矩 的10%。安装上扭角仪,见图3-21,并调整读数,或记下此时的 角初读数 ,它与预加扭矩 相对应。在弹性直线段范围内,取 为最大试验扭矩,将欲加之扭矩分为 等分, ≥5,即每级扭矩增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