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件世界近现代历史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模板

——岳麓版 历史必修二
报刊业的发展有利于传播知识,传播信息,开启民智,成为传播文 明知识的载体;
爷爷说“报纸改变了我的一生,它给了我观看世界的眼 睛”,为何爷爷有此体会?
新民主主义革 《共产党》《红色中华》 同国民党控制的报刊斗争,
命时期
《新华日报》《解放日报》 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
繁 荣
改革开放后
《人民日报》《红旗》 《光明日报》《文汇报》
出现欣欣向荣景象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 普遍扩大信息含量,拓宽报道 领域。
一、报刊业的繁荣
为何爷爷有此体会?
【材料一】革命派从开始革命活动时起就十分注意办报。通过这些报 刊,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动员群众起来革命,对民主革命形势的发 展,起了很大的激励和推动作用。
——人民版 历史必修二
报刊业的发展有利于各个不同团体、党派通过报纸宣传进 步思想;
爷爷说“报纸改变了我的一生,它给了我观看世界的眼 睛”,为何爷爷有此体会?
【材料三】“改革开放后报纸宣传重点转移到对经济建设的 报道中来…必须发挥报纸的舆论监督作用。”
——邓小平
报刊业加强了舆论监督作用,有利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影响
报刊业的发展有利于各个不同团体、党派通过报纸宣传进步思 想;
报刊业的发展有利于传播知识,传播信息,开启民智,成为传 播文明知识的载体;
“报纸的故 乡在中国”
“邸报”是世界上
伏尔泰 最早的报纸
阶 段
时间
代表刊物
高中世界近现代史纲要

高中世界近现史一、世界史分期①世界古代史(距今230万年~1640年)②世界近代史(1640年~1917年)③世界现代史(1917年~20世纪90年代)④世界当代史(20世纪90年代~至今)二、世界近代史概论㈠世界近代史的含义、时限及特点: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并终于形成世界体系的历史。
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机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三个阶段。
㈡关于近代化⒈近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本质区别①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②公民取代臣民;③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
⒉近代化的含义近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它包括三个方面:①经济上:工业化、机器化②政治上:民主化、法制化③文教上:科学化、理性化它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主要标志,引起了经济政治制度生活思维方式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是我国经济、军事、教育、外交近代化的标志,百日维新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初步尝试。
㈢世界近代史的分期⒈以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划分,大致分为四个时期:⑴.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迅速发展时期:(14~16世纪)⑵.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7~18世纪)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时期:(19世纪上半期~19世纪中期)⑷.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⒉以资本主义发展划分,大致分为⑴.早期资本主义:14~18世纪上半期⑵.自由资本主义: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⑶.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⒊以生产力的发展划分,大致分为三个时期(阶段特征)⑴简单协作时期资本主义(14-16世纪):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西欧诸国先后出现。
②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课件: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 考点一 物理学的发展
成就
内容
影响
量子论
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宣告量子论诞生。人 得类 革对命微性观的世进界步的;认量识子取论 和相对论的创立构成了现
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解释了光电效应。 代物理学的基础。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 考点一 物理学的发展
(一) 蒸汽时代的到来——工业革命
条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使 应用机器成为可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生产提供了许多发明和发现。
进程
标志:瓦特改良蒸汽机,作为动力应用于各工业部门。 推广: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北美被广泛应用。
促使机器工厂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出现;形成许多工业城
运动的实质。
力学为启蒙思想家探求人类社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二 在一片“牛顿被推翻了”的叫喊声 中,爱因斯坦说:“可是人们不要以为,牛 顿的伟大工作能被这一理论或者任何别的理 论代替。”
的法则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史料二说明了牛顿力学体系是整 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物 理概念将长期指导着我们的物理 学思想。
影响
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垄断组织形成;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使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
考点三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三) 信息技术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时间 二十世纪中期(二战)至今。
信息技术: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69年美国
概况 建立起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
【学海导航】2012届高中历史第1轮总复习 第49讲 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课件

解析
二、经典力学、进化论和相对论诞 经典力学、 生的意义 (1)经典力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 )经典力学: 史上对自然规律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总 结;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 义;在物理学领域完全否定了封建神学创 世说。 世说。
(2)进化论:①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 )进化论: 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在生物界中地位 的看法, 的看法,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物世界 使人们不再认为动物与植物之间、 ,使人们不再认为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 和人之间的区别是绝对和神圣的, 和人之间的区别是绝对和神圣的,有力地 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因此被人们称为 “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②成为资产阶级反 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封建特权的思想武器; 封建特权的思想武器;③影响了被压迫民 族的斗争。 族的斗争。
近代自然科学推动了第二次工业 革命的开展 意义 科学反作用于生产, 科学反作用于生产,为社会创造 出大量物质财富 科学在反对封建迷信的斗争中, 科学在反对封建迷信的斗争中, 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 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原因 一定的技术和物质前提, 一定的技术和物质前提,二战期间 和战后各国对高科技的迫切追求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____________变化:三大产业 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变化: 变化 比重变化 促进生活结构变化: 促进生活结构变化:日常生活诸多 影响 变化 推动____________的调整 的调整( 推动 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科技竞 争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越来越重要, 争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越来越重要, 科技水平的差距拉大经济的差距) 科技水平的差距拉大经济的差距)
特别提示
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具有两大特点: 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具有两大特点: 一是可以用实验验证, 一是可以用实验验证,二是可以用数学 表达。 表达。而中国古代的传统科学技术的特 点是:强调实用性, 点是:强调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并为统 治者所用;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治者所用;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忽视抽 象和理论概括, 象和理论概括,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 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接描述。可见, 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接描述。可见, 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与中国古代传统的 科学技术截然不同。 科学技术截然不同。
高中历史《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知识结构课件 大纲人教

参考答案
变化:政治制度——确立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民主制度 生产方式——采用机器生产,普遍确立工厂制度 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处于对立阶段 思想意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自由主义思想盛行
世界意义: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广泛确立,近代社会发展
起来;同时欧洲列强加紧在全球扩张,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革命
机器大生产
早期资本主义
自由资主义
思
文艺复兴
启蒙运
自由主义
早期资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政
宗教改革
英法美
资
治
革命与改革
19c后—20c初 二次工业革命 机器大生产 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制度完善
社会 民族 国际
空想社
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美 拉美
亚革命风暴
亚洲、非、拉
新航路开辟和早 西欧国家殖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
美国、德国、意大利、俄国、日本
社会主义 民族主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
亚洲革命风暴: 中国、印度、伊朗、 爪哇、阿富汗
国际关系 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
四章知识结构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生产力水平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
资 经济 生产组织形式 机器大生产(垄断组织
体系初步形成。
14c 17c初 18c后期 19c后—20c初
经 资本 济
思
政 治
社会
民族
国际
新航路开 西欧国 资本主义世 资本主义世界
辟和早期 家殖民 界体系初步 体系最终形成
殖民扩张 扩张 形成
第一次大战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共87张PPT)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中山装是以孙中山的名 字命名的一种服装。很多 著名人物如蒋介石、毛泽 东、周恩来、邓小平都常 穿着中山装。由于中(Mao Suit),但中国却 从未有如此称呼。
在封建社会、服饰紧密联系着 每个人的身份与社会等级。服 饰的式样、颜色、质地必须符 合穿用者身份的高低贵贱
等级森严、礼治规范
从清代官服的差异中,你对 我国古代服饰有何感触?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9世纪,帝国主义的炮舰强 行打开了清朝国门。为了“变 法图强”大批中国青年留学欧 美,从此,近代西方思想与科 学技术大量传入中国,作为一 种社会思潮的直接表现,在中 国的社会上层和占风气之先的 学界首先出现了服饰改革运动。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人们穿西服的状况(态度)发
生了什么变化?
从不接受西装到接受西装;
2、为何西服会在民国初期流行?
思想解放;民国的剪发易服政策;西服本身的魅力 3、西服传入对我国服饰变化有何影响?
促使中国服饰的改革,出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2、现代服饰变化(新中国) (1)概况:
材料一:中国最早赴美留学幼童,因为辫子,受到美国孩 子的嘲笑,纷纷剪辫易服。1881年下令撤回中国,穿西服 成为一大罪状。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 材料二: 西装由于具有适体、潇洒、便于配领带等饰件 的特点,自民国初年便开始在社会上日益流行,并且大有一 发不可收之势。
思考: —— 新华文摘 《五四以来中国服饰的演变 》
现在的婚纱照更上一层 楼,在追求个性与独特的 今天,新人不再满意于商 场出售的成品婚纱,开始 迈向订制的个性年代。化 妆技术的进步也让新人更 加愿意面对镜头露出自信 的笑容,留下美好的回忆。
高中历史:世界近现代史大事件解析

高中历史:世界近现代史大事件解析一、工业革命的影响与意义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期,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并迅速扩散到欧洲以及其他地区。
这一时期的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工业化带来了机器化生产和大规模制造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工业革命导致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市场经济取代封建主义经济体系,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工人阶级形成并开始争取自己权益的运动,从而催生了社会主义和工会运动。
二、法国大革命与民主思想传播法国大革命是近现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其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传播并强化了民主思想。
•法国大革命反对了封建制度和绝对君主制度,提倡平等、自由、民主等价值观念。
•法国大革命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广泛的效仿与影响。
•科学、理性和人权的观念蔓延至其他国家,并促使相应的改革运动。
三、美国独立战争与独立思潮美国独立战争是18世纪末美洲殖民地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武装斗争,它对近现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确保了美洲殖民地摆脱了英国统治,开始建立自己的独立政府。
•启发了其他殖民地,激起了全球范围内反对殖民主义和追求独立自由的浪潮。
•美国独立战争中涌现出众多杰出领导者(如乔治·华盛顿)以及先进思想(如《独立宣言》),这些成就对全球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秩序重塑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军事冲突之一,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多极秩序,促成了国际关系中的权力重塑与纷争。
•《凡尔赛条约》重新划定了欧洲边界,引发了二战前不稳定的政治局势。
•这场战争也激发了后来对军备控制和国际合作的呼声,并最终导致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成立。
五、冷战与超级大国对抗二战后,苏联和美国成为两个强大而敌对的超级大国。
这种全球性的对抗状况即为冷战。
•冷战期间存在着核武器竞赛、间谍活动、意识形态斗争等多个方面的角力与博弈。
高中历史上册 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 第四节 红军的长征 》优秀教案

云南省芒市中学高中历史上册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第四节红军的长征》优秀教案本节主要学习红军的长征。
内容包括: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2、解析(1)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不抵抗政策的继续,其实质是对日妥协,集中力量“围剿”红军,压制国内抗日力量,这是由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本质决定的;(2)红军长征是本节内容的核心,是教材的中心环节。
红军被迫长征是王明“左”倾错误,特别是军事指挥方针上的错误在革命根据地全面贯彻的恶果,是我党在成长中经受的一次重大考验。
长征的胜利,不但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而且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完成新的历史任务,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险阻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在困难、挫折面前坚持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3)遵义会议是重点。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在教学中,不但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是通过自身的不断斗争实现的,而且要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掌握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王明的“左”倾错误和中央苏区红军的第四次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2、解析(1)能够分析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的实质。
(2)能够分析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原因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
(3)能够归纳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意义。
(4)能够归纳红军长征的历程和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高中历史《世界近现代史(上)》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世界近现代史(上)》知识点归纳一、原因(根源) 因素关键1.之所以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最主要的因为: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2.英国白耕农消失的主要原因:圈地运动。
3.英国新贵族与资产阶级结盟的根本原因:双方有共同的经济利益。
4. 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5.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丧失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最主要原因:资本输出多而工业投资少.6.促成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根本原因:资产阶级、新贵族害怕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于是同阴谋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妥协.7.从英属13个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18世纪末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这一转变的原因: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形成.8. 美利坚民族形成的根本原因:经济发展与交流.9. 美国独立战争的根本原因: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阻碍其发展的英国殖民统治问矛盾激化。
10. 萨拉托加大捷被称为美围独立战争转折点的主要原凼:美国国际地位提高并增强信心.11.法、荷支持美国独立战争的直接原冈:打击英国海上霸权。
12.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美国人民为正义事业而战。
13.美国西进运动过程中促进西部振兴的根本因素:资本和劳动力资源。
14.美国南方种植园主阶级和北方资产阶级进行内战的根本原因:经济利益冲突。
15.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两种阶级制度的尖锐矛盾。
16. 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爆发的共同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17.英国议会军和美国北方军队在各自内战初期失利的共同原因:领导者政策有所失误。
18.19世纪晚期.美国垄断组织形成的直接原因: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19. 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的要求.20.发源于西欧的启蒙运动能迅速波及欧洲大多数国冢的主要原因:它适应了发展中的资本主义的需要.21. 法国大革命成为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和推动.22.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达到高潮的直接原因: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雅各宾派的革命措施.23.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既是成功的措施,又是直接导致失败的原因:革命恐怖政策。
高中历史人教版近现代史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近现代史课件近现代史是高中历史课程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为了更好地教授这门课程,教师可以使用课件来辅助教学。
以下是一份适用于高中历史人教版近现代史课程的课件。
1. 引言在课件的开头,可以简要介绍近现代史的范围和重要性。
可以提及近现代史的起止时间、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2. 时代背景课件接下来可以介绍近现代史的时代背景。
可以分别罗列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
例如,可以提到近代西方列强的崛起和中国的社会变革等。
3. 政治变革这一部分可以介绍近现代中国政治的变革和重要事件。
可以侧重于清末的改革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
在讲解这些事件时,可以使用图表、图片和视频来丰富课件。
4. 经济发展这部分可以讲解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变革。
可以介绍清末的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新文化运动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还可以提及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农民问题。
5. 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近现代史的重要方面。
可以介绍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农民起义和工人运动等。
此外,可以探讨城市化的变迁和妇女地位的转变等社会问题。
6. 文化传承近现代中国的文化也发生了重要的变革。
可以讲解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文化思潮的兴起。
可以介绍文化名人和他们的影响,如鲁迅、蔡元培等。
7. 国际关系探讨近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也是课件的重要内容。
可以介绍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和租界问题,以及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外交斗争。
8. 结束语在课件的结尾,可以总结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和影响。
可以强调中国在近现代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份课件是针对高中历史人教版近现代史课程设计的一个简单示例。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适当添加或删除内容。
通过使用课件,教师可以更生动、直观地呈现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近现代史的理解和认知。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世界历史变迁》电子课本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世界历史变迁》电子课本第一章:人类的起源与古代文明第一节:人类的起源- 内容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以及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
- 重点内容:1.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从猿到人的演变,以及人类与现代猿类的相似之处。
2. 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狩猎、采集、使用工具等。
- 学习目标:1. 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2. 掌握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古代文明的发展- 内容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古代文明的发展,包括古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文明。
- 重点内容:1. 古埃及文明:金字塔、法老、象形文字等。
2. 两河流域文明:汉摩拉比法典、宗教信仰等。
3. 印度河流域文明:城市规划、农业发展等。
4. 黄河流域文明:夏朝、商朝、周朝等。
- 学习目标:1. 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
2. 掌握各大文明的特点和成就。
第二章:中世纪的历史第三节: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内容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其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 重点内容:1. 封建社会的形成:土地制度、封建等级制度等。
2. 封建社会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进步。
3. 封建社会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政治权力、土地所有权、文艺复兴等。
- 学习目标:1. 了解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2. 掌握封建社会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第四节: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 内容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对中世纪历史的冲击和影响。
- 重点内容:1.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加尔文等改革家的思想。
2.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艺术、科学等方面的突破。
- 学习目标:1. 了解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影响。
2. 掌握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人物。
第三章:近现代史第五节:大航海时代与新大陆的发现- 内容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以及新大陆的发现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高中历史人教版近现代史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近现代史课件近现代史课件近现代史是高中历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近现代史对于了解社会发展、认识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近现代史,我们特别准备了人教版近现代史课件,希望能够带给大家更深入的历史学习体验。
课件一:近现代史概述本课件主要介绍了近现代史的概述,包括时代背景、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通过学习本课件,同学们可以对近现代史的整体发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件二:中国近代史本课件聚焦于中国近代史,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要事件。
通过学习本课件,同学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在近代史上的转变与发展,认识到近代中国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课件三:世界近代史本课件以世界为视角,介绍了近代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包括世界大战、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等重要事件。
通过学习本课件,同学们可以对世界近代史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拓宽历史的视野。
课件四:近现代史名人传记本课件通过介绍近现代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如毛泽东、孙中山、恩格斯等,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思想和影响。
通过学习本课件,同学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近现代史巨变过程中个人的作用和影响。
课件五:近现代史思考题本课件提供了一些思考题,旨在让同学们对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有更深入的思考与理解。
通过学习本课件,同学们可以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并能够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获得更多的启示与感悟。
通过使用人教版近现代史课件,同学们可以在课堂外拓宽历史知识,巩固课堂内学习内容。
同时,课件提供了多种学习方式,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等,丰富了学习的形式,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近现代史的过程中,能够利用好这些课件,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学习近现代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的发展,以史为鉴,为未来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规划和决策。
相信通过努力学习,同学们一定能够在近现代史中有所收获,取得优异的成绩!以上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高中历史人教版近现代史课件,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本电子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本电子版近现代史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的重点内容之一,该课程涵盖了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
这些历史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今天仍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影响。
以下是近现代史的一些重要事件,包括了中外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中国近代史1.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之一。
在这场战争中,由于中国政府的落后和苦难,英国获得了香港的割让权和其它特权。
2.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大规模改革运动,旨在改革政治体系和社会制度。
然而,它遭到了保守派和帝王主义者的挫败,最终导致了八国联军的入侵和辛亥革命的爆发。
3.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革命运动,旨在推翻清朝的满族统治。
在这场革命中,孙中山成为了革命领袖,并通过他的行动和政治努力,推翻了清政府。
4.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文化界和知识界中的一系列变革和创新的运动,旨在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在这场运动中,鲁迅成为了文化思想的灵魂人物。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一个新时代。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转型,包括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等。
二、世界近代史1.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欧洲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事件之一。
在这场革命中,人们宣扬了自由、平等和博爱等理念,并建立了法国的现代国家。
2.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人类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也是现代工业化的开端。
在这个时期,人类发明了蒸汽机、纺织机等一系列重要的工业化技术,从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在20世纪初的人类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场战争中,欧洲各国为争夺地盘和资源而相互对抗,并给全球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4. 俄国十月革命俄罗斯十月革命是20世纪最重要的革命之一,旨在推翻沙皇政府和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
高中历史世界近现代史及国别史重大历史事件

世界近代史【14世纪---17世纪】文艺复兴(意大利)【17世纪---18世纪】启蒙运动(法国)【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16世纪---18世纪】欧洲早期殖民扩张【16世纪】宗教改革【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192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33---1939】罗斯福新政【1939---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当代史【1945---1991】两极格局【1991---至今】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1947】《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2001年中国加入)【194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成立【1993】欧盟成立国别史英国史【1640---168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9】《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1721】确认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16】实行金本位制【1832】议会制改革【1870】确立文官制度美国史【1775---1783】美国独立战争【1776】《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1783年英承认美独立【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和联邦制原则【1861---1865】美国内战(南方种植园经济和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矛盾)【1883】美国确立了文官制度法国史【178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人权宣言》【1804】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法国民法典》【1870】普法战争,法国战败【1871】巴黎公社【1875】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国史【1864---1871】普鲁士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1871年宪法】确立德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1939】德国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意大利史【1861】建立意大利王国,实行君主立宪制【1870】意大利实现统一俄国史【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1917】十月革命【1922】苏联成立【1991】苏联解体【1918---1920】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1928】新经济政策【1929---1991】斯大林模式【1953---1964】赫鲁晓夫改革【1964---1982】勃列日涅夫改革【1985---1991】戈尔巴乔夫改革日本史【646】大化改新,模仿唐朝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国家【193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6】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1937】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高中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点归纳1.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军备竞赛和同盟体系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和奥斯曼帝国的解体-斯拉夫民族问题和巴尔干战争-精英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无产阶级革命风潮和俄国革命2.世界大战后的调整-凡尔赛体系和《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国际连盟的创建和美国的退盟-德国经济危机和法国的占领-苏联的兴起和共产主义国际的组建-国共合作和中国的政治动荡3.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格局-纳粹德国的崛起和与法西斯意大利、日本的同盟-日本侵华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盟军登陆诺曼底,盟军东进的战略转变-亚洲解放战争和华工在海外的抗战-二战后的冷战和美苏对立形成4.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美国和苏联冷战的影响及国内外的对冷战态度的形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和华约的建立-能源危机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和欧共体的建立-非殖民化和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5.第三世界的抗争与发展-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与抗争-第三世界国家的新兴工业化和独立自主经济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的兴起-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形成-世界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体系的调整6.冷战后的世界-苏联解体和社会主义国家体制的崩溃-胡佛主义和开放的全球化-中东地区冲突与伊斯兰极端主义崛起-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和安全问题-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以上只是对《世界近现代史(下)》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概括和归纳,该教材还包括了大量的细节和具体事件的讲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还需要通过阅读教材的内容、参考其他资料以及进行相关的讨论和研究。
高中历史精品课件ppt课件ppt课件

01
学生应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概念,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02
理解历史意义
学生应理解历史事件对当时社会和后世的影响,探究历史的深层意义。
03
分析历史因果关系
学生应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学生应通过记忆和理解重要史实,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注重记忆与理解
总结词
这一时期,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推动了社会的多元化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隋唐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隋唐时期的繁荣
中国近现代史
总结词
晚清时期,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危机,社会矛盾激化,经济落后,政治腐败。然而,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变革和进步的力量,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高中历史精品课件
历史课程简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人物与事件分析
历史课程简介
01
培养人文素养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培养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02
传承文化价值观
历史课程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03
提高思维能力
历史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华民国的建立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总结词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艰苦的时期之一。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抵抗和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建立了新中国。
2023高中历史选修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件

2023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一章:晚清时期1.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的起因和影响- 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局势-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早期政治发展2. 遭受列强侵略的近代中国- 鸦片战争及其后果-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北京条约- 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原因和特点第二章: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知识分子的觉醒和提出的新思潮- 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2. 北洋政府与国共合作的形成- 北洋政府的建立与政治动荡- 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与国共合作- 工农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逐渐崛起第三章: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1.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中国抗战的胜利- 九一八事变与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 八年抗战的艰苦与牺牲- 中国抗战胜利的意义和影响2. 国共内战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国共内战的起因和发展- 解放战争与人民解放军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宣告与早期建设第四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1. 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和内容- 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和成就- 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 现代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和影响力结语: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在近代历史中所经历的磨难和发展的道路。
以晚清时期国家的衰败,到民主革命的崛起,再到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带来的巨大变革,最终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中国历史的进程令人瞩目。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新角色和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族特权。第三,公民取代臣民。( Nhomakorabea的变化)
三、主要线索:
1、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 2、对外: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3、思想:文艺复兴运动 4、政治:宗教改革运动
西
新
欧
兴
资
资
本
产
新航路开辟 早期殖民掠夺
资 本 主
主
阶
义
义
级
文艺复兴
的
萌
形
发
芽
成
宗教改革
展
( 16世纪——19世纪初)
第一部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16世纪——17世纪初)
第二部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1640年——19世纪初)
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6世纪—17世纪初) 引言分析: 一、何为“中世纪”?西欧“中世纪”有什么特点? 经济: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盛行一时; 政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政治统治; 文化:教会神学对文化的绝对控制。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并战胜封建主义,形成世界体系。 2、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3、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侵略或反殖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4、国际关系。
四、三个阶段:
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手工工场 时代,蒸汽机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手工工场时代——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1640-1917年) 一、时限及特点: :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前,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 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二、近代主要矛盾:
1、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矛盾;(占主导地位) 2、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3、资本主义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4、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三、四条线索:
二、把握近代社会到来的主要特征:
16世纪前后,世界进入由古代到近代的转型期,即由封 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应在掌握这一时期重大 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第一,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经济基础)
第二,法治取代人治。
(上层建筑)
即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利取代以出身血统为依据的贵
( 16世纪——19世纪初) 第二阶段:蒸汽机时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 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
第三阶段:电气化时代------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第一单元:手工工场时代——资本主义在欧洲 的兴起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