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织物物理性能测试方案

合集下载

纺织品物性检测

纺织品物性检测

纺织品物性检测涉及物理性能测试项目:密度、纱支、克重、纱线捻度、纱线强力、织物结构、织物厚度、线圈长度、织物覆盖系数、织物皱缩或织缩率、曲斜变形、拉伸强力、撕裂强力、接缝滑移、接缝强力、粘合强力、单纱强力、纱线的单位线密度强力、防钩丝、折痕回复角测试、硬挺度测试、拒水性测试、防漏性、弹性及回复力、透气性、透水汽性能、一般成衣燃烧性、儿童晚服燃烧性、胀破强力、耐磨性测试、抗起毛起球性等物理性能检测相关的依据检测标准GB 18401-2003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DIN 德国标准学会AATCC 美国纺织品染化师协会AS 澳大利亚标准协会ASTM 美国测试材料协会JIS 日本工业协会US CPSC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FZ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IWS 国际羊毛局BS 英国标准协会IDFB 国际羽绒羽毛局CAN 加拿大标准委员会物理性能的分类物理性能:密度(体密度、面密度、线密度)、粘度(粘度系数)、粒度、熔点、沸点、凝固点、燃点、闪点、热传导性能(比热、热导率、线胀系数)、电传导性能(电阻率、电导率、电阻温度系数)、磁性能(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矫顽力、铁损). 铸钢的物理性能一般与锻钢相似。

弹性模量成分和结构的变化,对在室温下确定的碳钢和低合金钢的弹性常数只有很小的影响。

弹性模量E是207千兆帕,泊松比是0.3,刚性模量是77.2千兆帕。

温度升高对弹性模量和刚性模量有显着的影响。

在高温状况下,弹性模量的情况是:200℃时,193千兆帕;360℃时,179千兆帕;445℃时,165千兆帕;490℃时,152千兆帕。

在480℃以上时,弹性模量值下降很快。

密度铸钢的密度对于成分、结构和温度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

中碳钢的密度范围是7.825-7.830克/厘米。

铸钢件的重量时90磅/英尺或0.283磅/英寸。

铸钢的密度也多少受断面尺寸或质量的影响。

(图8)容积变化从固相线至室温的固态收缩率在6.9-7.4之间变化,其变化为含碳量的函数。

纺织品物理及功能性能测试方法及评价

纺织品物理及功能性能测试方法及评价

纺织品物理及功能性能测试方法及评价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日常测试中,纺织品物理性测试以及功能性测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关键词:纺织品;物理性;功能性;测试1引言在日常生活中, 服装在服用和洗涤过程由于不断经受摩擦, 织物表面会出现起毛起球或开裂现象,从而影响服饰的美观, 有些直接接触皮肤的面料若起球状况严重, 还会影响舒适度。

此外,机织物在服用过程中经常发生织物局部因被夹持受拉而被撕开的情形,使织物受到破坏[1]。

本文主要分析了织物起毛起球、撕裂的原因及一些织物功能性测试分析。

2物理性能测试方法及评价2.1起毛起球性能测试起毛起球严重影响织物的美观,现国内对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方法的标准主要有三种:圆轨迹法、改型马丁代尔法和起球箱法。

圆轨迹法是织物在标准装样条件下, 经尼龙刷摩擦规定次数后, 在一定光照下与标准样照对比评级。

马丁代尔法是织物在标准装样条件下,用磨料织物按李沙茹曲线摩擦规定次数后, 与标准实物样品或其照片对比评级。

起球箱法在可旋转、内壁粗糙的滚箱内, 织物装样于特殊的橡胶管上, 在箱中翻滚一定次数后, 与标准实物样品或其照片对比评级。

前两种测试方法同时适用于针织物和机织物的测试,而滚箱法主要是针对针织毛衫类的用品测试。

了解织物起毛起球的形成、标准乃至方法的比对,目的是为了有效控制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

要控制好产品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应针对不同的产品、用途,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制定合理的技术指标。

某一种检测方法并不能完全反映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有时有必要采用几种检测方法,不同的试验参数,综合判定以确定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好坏。

2.2断裂强力性能测试织物的拉伸性能测试是一项常见的测试,实验室空气温湿度会影响到纤维的温湿度和回潮率,纤维内部大分子结构状态,从而影响到织物的强力性能。

实验中的参数设置主要为拉伸速度、预加张力、隔距长度。

试验人员的操作属于习惯问题,不良的试验习惯是使检测结果产生系统误差的关键因素,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都应严格按照检测标准规范操作,应尽量避免织物受到外力作用和回潮率的影响。

夏季涤纶长丝织物的性能测试与评价

夏季涤纶长丝织物的性能测试与评价

夏季涤纶长丝织物的性能测试与评价作者:吴正勇来源:《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06期[摘要] 为了解当今夏季用涤纶面料的性能状况,本文作者对四十块面料进行服用性和热湿舒适性的测试与评价,以期对化纤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 夏季涤纶面料性能测试评价1、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1.1实验材料所用实验材料主要以轻量、中等厚度面料为主,纯涤纶与交织或混纺(29#涤/棉、36#富强-69%、聚酯-31%、39#富强-70%、聚酯-30%、40#涤纶-46%、粘胶-54%)兼顾。

重量范围在(1OO~300)g/m2之间;厚度范围在0.2mm~0.5mm之间;织物组织以平纹为主,纱线以长丝为主。

所选择的样品规格均处于中等水平,为以下的实验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同时选择了18#、19#、20#三块纯真丝织物、11#人造丝织物等作为参照对比材料。

1.2实验方法针对40块样品设计了两大类实验,即服用性能和热湿舒适性能实验。

服用性能实验包括:悬垂性实验、刚柔性实验、折皱回复性实验、抗起毛起球实验和抗钩丝性实验。

实验中省去了织物强度、耐磨性、色牢度等涤纶织物占绝对优势的性能测试,而专门设计了对涤纶长丝织物来说尤为重要的抗起毛起球、悬垂性、抗钩丝等性能进行以上五个常规服用性能的测试。

热湿舒适性能包括吸水性、透湿性、透气性等实验,用以评价涤纶长丝面料在夏季热湿舒适性能上的优劣。

1.2.1服用性能测试1.2.1.1悬垂性实验:采用YC.,811悬垂性织物测定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标准FJ539-84(织物悬垂性实验方法》。

1.2.1.2刚柔性实验:采用莱州电子仪器厂生产的电子硬挺度仪,测试出试样滑出长度同时计算出抗弯长度c(cm)。

1.2.1.3折皱回复性实验:采用LFY-1织物折痕回复性测试仪,依据国标GB3819-83《纺织织物一以回复角表示折叠式样折痕恢复性的测定》。

1.2.1.4抗起毛起球实验:采用YG502织物起毛起球仪,根据GB4802.1-84(织物起毛起球实验方法圆轨迹起球仪法》,先在尼龙刷上50转,后在磨料织物上50转,织物压力为600g。

纺织品检测之物理性能详解

纺织品检测之物理性能详解

纺织品检测之物理性能详解一、介绍不同面料其性能表现各不一样,带来服装应用范围和最终用途也会大相径庭。

因此,认识和掌握面料的各种性能,对正确地选用材料,合理地设计服装,满意地穿着服装会大有帮助,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面料的性能包括物理机械性能、化学性能、外观性能以及卫生保健性能和缝纫加工性能等服用性能。

二、定义:织物在外力作用下引起的应力与变形间的关系所反映的性能叫做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

它包含强度、伸长、弹性及耐磨性等方面的性能。

织物在服用过程中,受到较大的拉伸力作用时,会产生拉伸断裂。

将织物受力断裂破坏时的拉伸力称为断裂强度;在拉伸断裂时所产生的变形与原长的百分率,称为断裂伸长率。

⑴纤维的性质:纤维的性质是织物拉伸断裂性能的决定因素。

纤维的断裂强度是指单位细度的纤维能承受的最大拉伸力,单位:CN/dtex。

在天然纤维中,麻纤维的断裂强度最高,其次是蚕丝和棉,羊毛最差。

化纤中,锦纶的强度最高,并且居所有纤维之首,其次是涤纶、丙纶、维纶、腈纶、氯纶、富强纤维和粘胶纤维。

其中,粘胶纤维强度虽低,但略高于羊毛,在湿态下,其强力下降很多,几乎湿强仅为干强的40~50%。

除粘胶纤维外,羊毛、蚕丝、维纶、富强纤维的湿强也有所下降,但棉、麻纤维例外,其湿强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高。

涤纶、丙纶、氯纶、锦纶、腈纶等则因吸湿小,而使其干、湿态强度相差无几。

至于断裂伸长率,则属麻纤维最小,只有2%左右,其次为棉,只有3~7%,蚕丝15~25%,而羊毛属天然纤维之首,可达25~35%。

化纤中,以维纶和粘胶纤维的断裂伸长率最低,在25%左右,其它合纤均在40%以上。

⑵纱线结构:一般情况下,纱线越粗,其拉伸性能越好;捻度增加,有利于拉伸性能提高;捻向的配置一致时,织物强度有所增加;股线织物的强度高于单纱织物。

⑶织物的组织结构: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一定长度内纱线的交错次数越多,浮长越短,织物的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越大。

因此,三原组织中以平纹的拉伸性能为最好,斜纹次之,缎纹织物最差。

(完整word版)织物性能测试

(完整word版)织物性能测试

织物及其分类织物:由纺织纤维和纱线制成的、柔软而具有一定力学性质和厚度的制品,即纺织品。

机织物:由相互垂直的一组经纱和纬纱在织机上按照一定规律纵横交错织成的制品。

针织物:由一组或者多组纱线在针织机上弯曲成圈并按一定规律彼此相互串套成圈连接而成的织物。

簇绒:在基布上‘载’上圈状纱线或绒状纤维的织物。

非织造布:由纤维、纱线或者长丝,用机械、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使之粘结或结合而成的薄片状或毡状的结构物。

编结物: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条状物,相互错位、卡位交织、串套、扭辫、打结在一起的编织物。

纯纺织物:由单一纤维原料纯纺纱线所构成的织物。

混纺织物:以单一混纺纱线织成的织物。

交织织物:经纱或纬纱采用不同纤维原料的纱线织成的机织物,或是以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原料的纱线并和(或间隔)制织而成的针织物。

纱织物:完全采用单纱织成的机织物或针织物或编结物。

线织物:完全采用股线织成的机织物、针织物或编结物。

半纱线织物:经纬向分别采用股线和单纱织成的机织物或单纱和股线并和或间隔制织而成的针织物。

花式线织物:采用各种花式线制织而成的织物。

长丝织物:采用天然丝或化纤丝织成的织物。

织物的紧度:纱线投影面积占织物面积的百分比,本质是纱线的覆盖率或覆盖系数。

经向紧度Et,纬向紧度Ew,总紧度Ez。

为经,纬纱线的直径(mm),a,b为两根相邻经纬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织造缩率:织造时所用纱线长度与所织成织物长(宽)度l的差值与织造时所用纱线长度的比值,以a表示织物的分类:(1)按成形方法分为: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和编结物。

(2)按原料构成分1按纤维原料分为纯纺、混纺、交织织物。

2按纱线的类别分为纱线、半线、花式线和长丝织物。

(3)按织物的规格分为1按织物的幅宽分为带织物(幅宽为0.3-30cm的纺织品)小幅织物(40cm左右)窄幅织物(90cm以下)宽幅织物(大于90cm)双幅织物(150cm左右)2按织物的厚度(织物在一定压力下的稳定厚度)分为轻薄型、中厚型和厚重型织物。

服装材料物理性能测试

服装材料物理性能测试

一、定义织物在外力作用下引起的应力与变形间的关系所反映的性能叫做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

它包含强度、伸长、弹性及耐磨性等方面的性能。

二、强度性能1.织物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织物在服用过程中,受到较大的拉伸力作用时,会产生拉伸断裂。

将织物受力断裂破坏时的拉伸力称为断裂强度;在拉伸断裂时所产生的变形与原长的百分率,称为断裂伸长率。

织物的拉伸断裂性能决定于纤维的性质、纱线的结构、织物的组织以及染整后加工等因素。

⑴纤维的性质:纤维的性质是织物拉伸断裂性能的决定因素。

纤维的断裂强度是指单位细度的纤维能承受的最大拉伸力,单位:CN/dtex。

在天然纤维中,麻纤维的断裂强度最高,其次是蚕丝和棉,羊毛最差。

化纤中,锦纶的强度最高,并且居所有纤维之首,其次是涤纶、丙纶、维纶、腈纶、氯纶、富强纤维和粘胶纤维。

其中,粘胶纤维强度虽低,但略高于羊毛,在湿态下,其强力下降很多,几乎湿强仅为干强的40~50%。

除粘胶纤维外,羊毛、蚕丝、维纶、富强纤维的湿强也有所下降,但棉、麻纤维例外,其湿强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高。

涤纶、丙纶、氯纶、锦纶、腈纶等则因吸湿小,而使其干、湿态强度相差无几。

至于断裂伸长率,则属麻纤维最小,只有2%左右,其次为棉,只有3~7%,蚕丝15~25%,而羊毛属天然纤维之首,可达25~35%。

化纤中,以维纶和粘胶纤维的断裂伸长率最低,在25%左右,其它合纤均在40%以上。

因此,各类纺织纤维的拉伸性能是不同的:棉麻类属高强低伸型,羊毛属低强高伸型,而锦纶、涤纶、腈纶等属高强高伸型,此外,还有维纶和蚕丝属中强中伸型。

一般细而长的纤维织成的织物比粗而短的纤维织物拉伸性能好。

⑵纱线结构:一般情况下,纱线越粗,其拉伸性能越好;捻度增加,有利于拉伸性能提高;捻向的配置一致时,织物强度有所增加;股线织物的强度高于单纱织物。

⑶织物的组织结构: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一定长度内纱线的交错次数越多,浮长越短,织物的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越大。

服装材料物理性能测试

服装材料物理性能测试

一、定义织物在外力作用下引起的应力与变形间的关系所反映的性能叫做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

它包含强度、伸长、弹性及耐磨性等方面的性能。

二、强度性能1.织物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织物在服用过程中,受到较大的拉伸力作用时,会产生拉伸断裂。

将织物受力断裂破坏时的拉伸力称为断裂强度;在拉伸断裂时所产生的变形与原长的百分率,称为断裂伸长率。

织物的拉伸断裂性能决定于纤维的性质、纱线的结构、织物的组织以及染整后加工等因素。

⑴纤维的性质:纤维的性质是织物拉伸断裂性能的决定因素。

纤维的断裂强度是指单位细度的纤维能承受的最大拉伸力,单位:CN/dtex。

在天然纤维中,麻纤维的断裂强度最高,其次是蚕丝和棉,羊毛最差。

化纤中,锦纶的强度最高,并且居所有纤维之首,其次是涤纶、丙纶、维纶、腈纶、氯纶、富强纤维和粘胶纤维。

其中,粘胶纤维强度虽低,但略高于羊毛,在湿态下,其强力下降很多,几乎湿强仅为干强的40~50%。

除粘胶纤维外,羊毛、蚕丝、维纶、富强纤维的湿强也有所下降,但棉、麻纤维例外,其湿强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高。

涤纶、丙纶、氯纶、锦纶、腈纶等则因吸湿小,而使其干、湿态强度相差无几。

至于断裂伸长率,则属麻纤维最小,只有2%左右,其次为棉,只有3~7%,蚕丝15~25%,而羊毛属天然纤维之首,可达25~35%。

化纤中,以维纶和粘胶纤维的断裂伸长率最低,在25%左右,其它合纤均在40%以上。

因此,各类纺织纤维的拉伸性能是不同的:棉麻类属高强低伸型,羊毛属低强高伸型,而锦纶、涤纶、腈纶等属高强高伸型,此外,还有维纶和蚕丝属中强中伸型。

一般细而长的纤维织成的织物比粗而短的纤维织物拉伸性能好。

⑵纱线结构:一般情况下,纱线越粗,其拉伸性能越好;捻度增加,有利于拉伸性能提高;捻向的配置一致时,织物强度有所增加;股线织物的强度高于单纱织物。

⑶织物的组织结构: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一定长度内纱线的交错次数越多,浮长越短,织物的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越大。

织物物理性能检测—织物缝线强力测试(条样法)

织物物理性能检测—织物缝线强力测试(条样法)
一、织物缝线强力测试的相关概念
1.条样试验 试验整个宽度被夹钳夹持的一种织物拉伸试验。 2.接缝强力 在规定条件下,对含有一接缝的试样施以与接缝垂直方
向的拉伸,直至接缝破坏所记录的最大的力。
二、条样法简介
采用的标准是GB/T 13773.1-2008 《纺织品 织物及其制 品的接缝拉伸性能 第1部分:条样法接缝强力的测定》。
如果a、b引起的试样破坏,应将这些结果剔除,并重新 取样继续进行试验,至保证得到5个接缝破坏的结果。
如果所有的破坏均是织物断裂或织物在钳口处断裂,则 报告单个结果,不报告变异系数或置信区间。在试验报 告中注明试验结果为织物断裂或织物在钳口处断裂。
6.结果计算
对接缝破坏符合c、d的试样,分别计算每个方向的接缝 强力的平均值,以牛顿表示。
5.试验步骤
5.1夹持试样。将试样夹持在上夹钳中,使试样长度方向 的中心线与夹钳的中心线重合,且与试样的接缝垂直, 使接缝位于两夹钳距离的中间位置上。加紧上夹钳,试 样在自身重力下悬垂,使其平直置于下夹钳中,加紧下 夹钳。
5.2 启动试验仪直至试样破坏,记录最大力,以牛顿(N )表示,并记录接缝试样破坏的原因(a织物断裂、b织物 在钳口处断裂、c织物在接缝处断裂、d缝纫线断裂、e纱 线滑移、f上述项的任意组合)。
在距缝迹10mm处剪切掉试样的4个角。其宽度为25mm,得到 有效的试样宽度为50mm。在距缝迹10mm的区域内,整个宽度 为100mm,用于试验的接缝试样形状如图2和图3.
1-剪切线 2-接缝 3-缝制前的长度 图1 接缝样品和试样示意图
图2 接缝试样预备样示意图
图3 试验用接缝试样示意图
3.试验参数选择
设定拉伸实验仪的隔距长度为200mm±1mm。设定拉伸 速度为100mm/min。

织物的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织物的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织物的物理性能测试方法织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被广泛应用于衣物、家居用品等各个领域。

然而,织物的质量和性能如何能够被客观地评估呢?这就需要运用一系列科学的测试方法来检测织物的物理性能。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织物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首先,我们来探讨织物的拉伸性能测试。

拉伸性能是评估织物抗拉强度和伸长性的关键指标之一。

一种常见的测试方法是使用拉伸试验机,将织物的两端固定在夹具上,然后通过施加不同的拉力来测量织物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此外,还可以使用纰缦波纹试验方法来评估织物的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强度,通过测量松弛织物的纰缦波纹的最大振幅和频率来计算织物的力学性能。

除了拉伸性能测试,织物的撕裂性能测试也是非常重要的。

织物在受到外力撕裂时,其抗撕裂性能将直接决定其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针对织物的撕裂性能测试,有两种常见的方法:悬挂梅尔试验和剪刀撕裂试验。

悬挂梅尔试验是将织物悬挂在夹具上,然后在横向方向上施加拉力,通过测量织物被撕裂的力来评估其撕裂强度。

剪刀撕裂试验则是将织物夹紧在两个夹具之间,然后使用剪刀在织物上进行小幅度剪切,观察撕裂的发生和扩展,进而评估织物的抗撕裂性能。

此外,织物的织密度和织物的纺织结构也是需要测试和评估的重要方面。

织物的织密度影响着织物的透气性、舒适性和耐久性。

常用的方法包括计数法、纤维间距法和光学法等。

计数法是通过计算单位面积内织物中纱线的本数,来评估织物的织密度。

纤维间距法则是通过在织物上随机选择一些纤维,然后测量它们之间的间距,从而间接推测织物的织密度。

光学法则是利用光学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织物的表面,通过计算单位长度内的纱线数来测量织物的织密度。

另外,织物的纺织结构指的是纱线在织物的排布方式,包括平纹、斜纹和缎纹等。

通过观察织物纹理和纱线排布来判断织物的纺织结构,以便进一步了解织物的特性和用途。

最后,我们来讨论织物的染色牢度测试。

染色牢度是评估织物颜色牢度的指标之一,包括湿染色牢度、干摩擦染色牢度、水洗染色牢度等。

织物的力学性能测试

织物的力学性能测试

织物的力学性能测试(拉伸性能、撕裂性能、顶破性能、耐磨性能)织物的力学性能是指织物在各种机械外力作用下所呈现的性能。

它是织物的基本性能。

织物抵抗因外力引起损坏的性质称为织物的耐久性或坚牢度,大多是通过测试织物的拉伸断裂、顶裂、撕裂以及耐磨性等来反映这一性能的。

织物在小负荷作用下呈现的性质近年来备受人们的关注,如织物手感、视觉风格、起毛起球、勾丝等。

这里主要介绍织物的坚牢度试验。

织物的拉伸断裂试验织物拉伸断裂试验目前主要采用单向(受力)拉伸,即测试织物试条的经(纵) 向强力、纬(横)向强力,或与经纬向呈某一角度的强力。

它适用于机械性能具有各向异性、拉伸变形能力较小的制品。

对于容易产生变形的针织物(特别是易卷边的单面针织物)、编织物以及非织造布一般采用顶破试验为宜。

一、试验原理将一定尺寸的试样,按等速伸长方式拉伸至断裂,测其承受的最大力——断裂强力及产生对应的长度增量——断裂伸长。

必要时,还可画出织物的强力——伸长曲线,算出多种拉伸指标。

二、试验参数选择1、试样形状根据织物的品种不同,试样的形状有以下3种形式,见图。

图织物拉伸断裂试验的试条形状和夹持方法(1)拆边纱法条样:用于一般机织物试样。

裁剪的试样宽度应比规定的有效试验宽度宽5mm或lOmm(按织物紧密程度而定),然后通过拆边纱法从试样宽度两侧拆去数量大致相等的纱线,直至试样宽度符合规定要求,以确保试验过程中纱线不会从毛边中脱出。

(2)剪切法条样:适用于针织物、涂层织物、非织造布和不易拆边纱的机织物试样。

(3)抓样法条样:试样宽度大于夹持宽度。

适用于机织物,特别是经过重浆整理的,不易抽边纱的和高密度的织物。

比较3种形态试样的试验结果,拆边法的强力不匀较小,而强力值略低于抓样法。

2、试验参数织物拉伸断裂的试验参数见表。

注:拆边纱法条样应先裁剪成6 mm 宽或7 mm 宽(疏松织物),然后两边抽去等量边纱,使试样的有效宽度为5 mm 。

为便于施加张力,试样长度宜放长30~50 mm 。

纺织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与分析

纺织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与分析

纺织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与分析在纺织领域,了解和掌握纺织材料的物理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这不仅关系到纺织品的质量和性能,还直接影响到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消费者的满意度。

纺织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与分析涵盖了众多方面,包括但不限于纤维的长度、细度、强度,纱线的捻度、均匀度,织物的密度、厚度、拉伸性能、撕破性能、耐磨性能等等。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这些关键的物理性能测试方法及其结果分析。

纤维长度和细度的测试对于评估纤维的质量和可纺性具有重要意义。

纤维长度的测试方法主要有手扯法、罗拉式长度分析仪法和梳片式长度分析仪法等。

手扯法虽然简单直观,但精度较低,适用于初步估计。

罗拉式长度分析仪法则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纤维的长度分布。

而对于纤维细度的测量,常用的方法有中段切断称重法和气流法。

中段切断称重法是通过测量一定长度纤维的中段重量来计算细度,结果较为准确,但操作相对繁琐。

气流法则是利用纤维在气流中的阻力来间接测量细度,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

纤维强度的测试是评估纤维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测试方法有拉伸断裂法,通过专门的强力试验机对纤维进行拉伸,直至断裂,从而得到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强度高的纤维在纺织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不易断裂,能够保证纺织品的耐用性。

纱线的捻度和均匀度也是关键的物理性能。

捻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纱线的强度、手感和外观。

捻度的测试通常使用捻度测试仪,通过测量一定长度纱线的捻回数来确定捻度。

纱线均匀度的测试方法包括目光检测法和电容式均匀度测试仪法。

目光检测主要依靠经验丰富的检测人员进行主观判断,而电容式均匀度测试仪则能够更加精确地测量纱线的粗细变化,提供定量的数据。

织物的密度和厚度对于其外观、手感和保暖性能等有着重要影响。

织物密度的测量可以通过直接计数法或借助织物密度镜来完成。

厚度的测量则使用织物厚度仪,在一定的压力下测量织物的厚度。

拉伸性能是织物的一项重要物理性能,直接关系到织物的耐用性和穿着舒适度。

纺织品物理特性检测技术

纺织品物理特性检测技术
2. 毛边的宽度应保证在试验过程中纱线不从毛边处脱出 3. 不易拆边纱的机织物,长度方向应平行于织物的纵横向 4. 当采用预加张力时,产生的伸长应≤ 2%,否则采用无张力夹持。
≤200g/m2 :2N; 200~500g/m2的:5N; >500g/m2 :10N 5. 钳口断裂,小于最小正常值,应舍弃,重新取样,所有试验都是钳口
≥300/200
物理特性指标----拉伸断裂强力
国家(行业)标准规定强力要求(N):
床上用品
GB/T22797等
毛巾
GB/T22864
牛仔服装
FZ/T81006
≥250
≥180
339g/m2 以上 ≥320/200 339g/m2 以下 ≥ 300/150 245g/m2以下 ≥ 150
注:1、牛仔服装的断裂强力检验方法为GB/T3923.2,抓样法
GB/T17253 GB/T16605 GB/T15551 GB/T19817 FZ/T13007
≥200
≥200
≥200
≥350 ≥250 ≥150(起绒)
物理特性指标----拉伸断裂强力
国家(行业)标准规定质量要求(N):
色织涤棉布 GB/T20039
色织氨纶布 涤粘印染布 FZ/T13019 FZ/T14005
纺织品的物理特性测试技术
国家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 楼才英
物理特性指标
力学性能:拉伸断裂强力,撕破强力、顶(胀)破强力、 按缝强力(缝口脱口程度)等;
色牢度:耐洗、耐水、耐汗渍、耐摩擦、耐唾液、耐过 氧化漂白色牢度、耐干洗、耐熨烫、耐光色牢度,光汗 复合色牢度等;
尺寸稳定性: 水洗、干洗、汽蒸等; 耐用性能:耐磨性能、抗起毛起球性能等; 织物风格:厚度、悬垂性、弹性等。

涤纶短纤维物检方案

涤纶短纤维物检方案

一、涤纶短纤维产品规格直纺短纤维规格备注:生产线上规定设有生产切割长度为22、28、25、32、38、51、55、66、72、76、80、90mm的丝束和纤维;*- 该指标值可根据与该类型纤维设备及工艺供货商的谈判结果进行修正。

二、成品检测方法根据ISO 5079-1996 EN ISO 5079-1996 纺织品.纤维.纺织纤维最大拉伸强力和最大拉伸强力延伸的测定 (Textiles - Fibres - Determination of breaking force and elongation at break of individual fibres)、ISO 2060-1995 纺织品.筒子纱.线密度(单(1998位长度的质量)的测定.绞纱法等以上ISO标准,BISFA《涤纶短纤维试验方法》版)等标准,涤纶短纤维产品检测方法如下:(一)、短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本方法参考国际人造纤维标准化局标准BISFA 1998《涤纶短纤维试验方法》、BISFA 2000《腈纶短纤维试验方法》和BISFA 2004《粘胶、莫代尔、莱塞尔、醋酸短纤维及丝束试验方法》中的线密度测试部分。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聚酯(涤纶)等化学短纤维的线密度的测定。

2. 试验通则2.1 预调湿,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2.1.1 回潮率在公定回潮率以下的实验室样品,可不必进行预调湿。

2.1.2 回潮率在公定回潮率以上的实验室样品的预调湿规定——温度不超过50℃;——相对湿度5%~25%;——时间大于30min;2.1.3 实验样品的试验用标准大气按标准规定执行。

涤纶纤维试样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温度(20±2)℃;——相对湿度(65±5)%;——调湿时间4h;双方约定的试样调湿时间可参见附录A。

2.2 试样及其制备2.2.1 按标准规定抽取试样。

不要在货批中抽取有损的、在运输中意外受潮或已被打开过迹象的任何包装件。

纺织品织物物理性能检验规范

纺织品织物物理性能检验规范

纺织品织物物理性能检验规范随着纺织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上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纺织品产品。

为了确保消费者的权益,保障纺织品的质量和安全,各行业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检验规范、规程和标准。

本文将围绕纺织品织物物理性能检验规范展开论述。

1. 引言纺织品织物物理性能检验规范是指对纺织品织物进行物理性能测试的一系列规程和标准,旨在确保纺织品的强度、弹性、手感等性能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并且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2. 织物强度测试2.1 试样准备为了进行织物强度测试,首先需要从产品中抽取试样,试样的大小和形状需要根据不同的测试要求来确定。

试样应具有代表性,并且避免存在破损或缺陷。

2.2 强度测试方法织物强度测试的常用方法包括拉伸测试、撕裂测试等。

拉伸测试通常通过将试样固定在拉力试验机上,在规定的速度下施加拉力,测量试样的最大拉伸力和断裂伸长率来评估织物的强度。

撕裂测试则是通过施加垂直于试样的撕裂力进行测试,评估织物的抗撕裂性能。

2.3 分类标准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织物强度按照等级进行分类,给出对应等级的强度要求。

不同等级的强度要求通常根据织物的用途和材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3. 织物弹性测试3.1 试样准备进行织物弹性测试时,同样需要抽取代表性试样进行测试。

试样的大小和形状需要根据不同的测试方法来确定。

3.2 弹性测试方法织物弹性测试的常用方法包括弯曲试验、拉伸试验等。

弯曲试验通常通过施加一定弯曲力矩,测量试样的弯曲变形来评估织物的弹性。

拉伸试验则是通过在拉伸试验机上施加一定拉力,测量试样的变形来评估织物的弹性。

3.3 分类标准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织物弹性按照等级进行分类,给出对应等级的弹性要求。

不同等级的弹性要求通常根据织物的用途和材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4. 织物手感测试4.1 试样准备进行织物手感测试时,同样需要抽取代表性试样进行测试。

试样的大小和形状需要根据不同的测试方法来确定。

4.2 手感测试方法织物手感测试通常通过人工触摸的方式进行。

涤纶织物物理性能测试方案

涤纶织物物理性能测试方案

涤纶织物物理性能测试⽅案⽅案涤纶织物物理性能测试班级:09纺检⼆班组别:第七组⼀、根据任务中织物类别采样涤纶:化纤物(机织物)⼆、分析织物⽤途服装三、根据⽤途确定性能及指标四、根据测试仪器选择⼯具及其他五、设置参数六、试样规格及数量1、断裂强⼒:规格:抽取样品数量10块,每段长度⾄少1m ,全幅,每组试样是五经五纬长度≥200mm 宽达50mm ;数量:10段。

?2、单位重量:规格:0.01㎡圆形或矩形;数量:5块。

?3、撕破强⼒:规格:如下图;数量:四块。

4、顶破强⼒:规格:直径为60mm 试样;数量三块。

?5、悬垂性:规格:240mm 直径圆;数量20块。

?6、平挺性:规格320mm ×380mm ;数量:2块。

7、耐摩擦⾊牢度:规格:200mm ×50mm ;数量:经向纬向各两块。

七、设计检查仪器和操作内容 1、涤纶撕裂强⼒测试加持试样,将上夹钳锁紧,准备好的试样⼀端由上夹钳下⽅插如已开启的夹持⼝内,试样与钳⼝平齐,将试样夹紧,松开上夹钳,将试样另⼀端从松开的下夹钳钳⼝穿过,夹住已穿过下夹钳⼝的试样下端。

使之伸直,夹紧试样,取下张⼒压。

2、理论单位⾯积重量测试先将⼩样品在试验⽤标准⼤⽓中调湿,然后裁取尺⼨0.1m ×0.1m 圆形或矩形试样,称重计算单位⾯积重量。

100mm75mm50mm43mm3、涤纶撕破强⼒先将扇形锤沿顺时针⽅向转动,抬⾼到试样开始的位置,将指针拨⾄销针挡板处。

此时,定头与扇形锤上动夹头的两个⼯作平⾯正好对齐。

然后讲试样左右两半边分别夹⼊两夹头内,并在长边正中⽤仪器上的开剪器画出⼀条规定长度的切⼝,松掉扇形挡板,动夹头即随同扇形锤迅速沿逆时针⽅向摆落,与定夹头分离,使试样对撕,直⾄全部撕破,由拨针在强⼒读数标尺上独处撕破强⼒。

4、涤纶顶破强⼒测试讲试样装⼊圆环夹钳中,试样平整⽆张⼒,缝边朝向弹⼦⽅向,并通过夹钳孔圆⼼,夹紧试样,圆环夹钳放在⽀架中。

织物物理性能检测—织物抗纱线滑移测试(定滑移量法)

织物物理性能检测—织物抗纱线滑移测试(定滑移量法)
(5)重复以上操作,直至完成规定的试样数。
注:使用图纸获得结果的方法:记录图纸与仪器的速度不低于5:1 。假如为5:1.如图4,量取两曲线在拉力为5N处的伸长差x,修约至 最接近的0.5mm,作为对试样初始松弛伸长的补偿。将表2中给出的 滑移量的测量值加上x得到所需的滑移量x’。在曲线上寻找这一点, 时两曲线平行于伸长轴的距离等于x’,读取这一点对应的力值。修约 至最接近的1N.
X—伸长,mm;Y—拉伸力,N;a—不含接缝试样;b—接缝试样;c—滑 移量为5mm时的拉伸力;d—滑移量为3mm时的拉伸力。 图4 从记录纸上计算滑移量的示例
5.结果计算
由测试结果分别计算出试样的经纱平均滑移阻力和纬纱平均滑移阻 力,修约至最接近的1 N。
6.注意事项
如果拉伸力在200N或小于终止负荷200N时,试样未产生规定的滑移 量,则记录结果为“>200 N”。
一、基本知识
1.技术依据
GBT 13772.1-2008 纺织品 机织物接缝处纱线抗滑移的测定 第1部分:定滑移量法
2.基本概念
纱线滑移:由于拉伸作用,机织物中纬(经)纱在经(纬)纱 上产生的移动。
滑移量:织物中纱线滑移后形成的缝隙的最大宽度。
3.基本原理
是测定试样中纱线产生规定滑移量所需要的负荷。测试时,用 夹持器夹持试样,在拉伸试验仪上分别拉伸同一试样的缝合及 未缝合部分,在同一横坐标的同一起点上记录缝合及未缝合试 样的力—伸长曲线。找出两曲线平行于伸长轴的距离等于规定 滑移量的点,读取该点对应的力值为滑移阻力。
1-缝迹线(距折痕20mm) 2-剪切线(距缝迹线12mm) 3-折痕线 4-标记线(距布边38mm) a-裁样方向 图3 试样准备图
4.试验步骤
(1)调整仪器夹距为100mm±1mm,速度为50mm±5mm/min。

涤纶沸水收缩率测试方法

涤纶沸水收缩率测试方法

涤纶沸水收缩率测试方法一、引言涤纶是一种合成纤维,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纺织行业中,涤纶纱线的沸水收缩率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能指标,用于评估纱线的稳定性和缩水性能。

本文将介绍涤纶沸水收缩率的测试方法。

二、试验设备和材料1. 设备:恒温水槽、电子天平、试验绳2. 材料:涤纶纱线样品三、测试步骤1. 样品准备:将涤纶纱线样品剪成适当长度,保证样品之间没有交叉或缠绕。

2. 样品称重:使用电子天平将每个样品的质量精确称重,并记录下来。

3. 样品固定:将每个样品固定在试验绳上,确保样品的重力不会影响测试结果。

4. 恒温水槽设置:根据测试要求,将恒温水槽的温度设定为100℃。

5. 样品浸泡:将固定好的样品放入恒温水槽中,浸泡一定时间使其达到平衡状态。

6. 取出样品:根据测试要求,将样品从恒温水槽中取出,用纸巾轻轻擦干表面水分。

7. 样品再称重:使用电子天平再次称重每个样品,并记录下来。

8. 计算收缩率: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涤纶纱线的沸水收缩率:沸水收缩率(%) = (初始长度 - 收缩后长度) / 初始长度× 100%四、注意事项1. 样品准备时要注意避免样品之间的交叉或缠绕,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2. 样品浸泡时间要足够,使其达到平衡状态。

3. 取出样品后要尽快擦干表面水分,以免水分蒸发引起误差。

4. 计算收缩率时要确保初始长度和收缩后长度的单位一致。

五、结果分析通过上述测试方法,可以获得涤纶纱线的沸水收缩率。

收缩率的大小反映了涤纶纱线在高温下的收缩程度,是评估纱线稳定性和缩水性能的重要指标。

较低的收缩率意味着纱线在高温下的稳定性较好,不易发生缩水现象,适用于需要保持尺寸稳定的织物制品。

六、总结本文介绍了涤纶沸水收缩率的测试方法,通过恒温水槽浸泡和称重的步骤,可以准确获得涤纶纱线的收缩率。

该测试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纺织行业对涤纶纱线的质量控制和产品评估。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对不同纱线样品进行沸水收缩率测试,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缩水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案
涤纶织物物理性能测试班级:09纺检二班组别:第七组
一、根据任务中织物类别采样
涤纶:化纤物(机织物)
二、分析织物用途
服装
三、根据用途确定性能及指标
四、根据测试仪器选择工具及其他
五、设置参数
六、试样规格及数量
• 1、断裂强力:规格:抽取样品数量10块,每段长度至少1m ,全幅,每组试样是五经五纬 长度≥200mm 宽达50mm ;数量:10段。

• 2、单位重量:规格:0.01㎡圆形或矩形;数量:5块。

• 3、撕破强力:规格: 如下图;数量:四块。


• 4、顶破强力:规格:直径为60mm 试样;数量三块。

• 5、悬垂性:规格:240mm 直径圆;数量20块。

• 6、平挺性:规格320mm ×380mm ;数量:2块。

• 7、耐摩擦色牢度:规格:200mm ×50mm ;数量:经向纬向各两块。

七、设计检查仪器和操作内容 1、涤纶撕裂强力测试
加持试样,将上夹钳锁紧,准备好的试样一端由上夹钳下方插如已开启的夹持口内,试样与钳口平齐,将试样夹紧,松开上夹钳,将试样另一端从松开的下夹钳钳口穿过,夹住已穿过下夹钳口的试样下端。

使之伸直,夹紧试样,取下张力压。

2、理论单位面积重量测试
先将小样品在试验用标准大气中调湿,然后裁取尺寸0.1m ×0.1m 圆形或矩形试样,称重计算单位面积重量。

100m
m
75mm
50mm
43mm
3、涤纶撕破强力
先将扇形锤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抬高到试样开始的位置,将指针拨至销针挡板处。

此时,定头与扇形锤上动夹头的两个工作平面正好对齐。

然后讲试样左右两半边分别夹入两夹头内,并在长边正中用仪器上的开剪器画出一条规定长度的切口,松掉扇形挡板,动夹头即随同扇形锤迅速沿逆时针方向摆落,与定夹头分离,使试样对撕,直至全部撕破,由拨针在强力读数标尺上独处撕破强力。

4、涤纶顶破强力测试
讲试样装入圆环夹钳中,试样平整无张力,缝边朝向弹子方向,并通过夹钳孔圆心,夹紧试样,圆环夹钳放在支架中。

启动仪器,直至涤纶破裂活缝纫线断裂而使接缝处裂开,试验终止,记录最长接缝强力值和顶破扩张度。

记录试样最终破裂原因:织物破裂、缝纫线断裂:其他破裂情况。

5、涤纶悬垂性测试
将试样(如图)放在夹持盘上,使OA 线与一支架吻合,加上盖,轻轻向下按三次,禁止3min ,在夹持盘下方装有抛物反光镜,反光镜的焦点上有一光源,由反光镜射出一束平行光线,照射在试样上,未被遮挡的光线被位于上方的另一抛物面反光镜反射,在该反光镜的焦点上装有一光敏原件,把反射聚焦光线的强弱变成电流的大小,仪器显示熟为悬垂系数,经调零后,依次测出OB 、OC 、OD 三个读数。

6、涤纶硬挺度测试
选择一种洗涤和干燥的方法,将每块试样进行洗涤和干燥共循环操作五次,以长度方向为垂直方向,将试样无折叠的悬挂起来,以避免其变形,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将试样调湿2H
,将试样夹在支架上,固定在双侧板上,以长度方向为垂
A
C
直方向,把立体塑料标样放在试样两边,室内其他所有灯均应关掉,悬挂的落光灯应是双侧板的唯一光源,侧墙气成黑色或在双侧板两侧装口黑布,以清除反射干扰。

观测者站在试样的正前方,距离观测板1.20m,观测者的观测高度在视线1.50m上下,由三名观测者个子独立的对处理的每块试样进行评级。

将每组三块试样测得的九个结果除以平均,作为评定结果,平均值应精确到半级。

7、涤纶耐摩擦坚牢度
讲摩擦色牢度仪的往复杆抬起,右手讲捏手顺时针方向旋转,把往复扁铁撑起,将试验台两侧半圈夹持器上半圈向上,试样正面向上平铺在试验台上。

两端分别穿过左右两夹持器,并将右夹持器逆时针旋转将试样端压紧。

左夹持器顺时针旋转将试样另一端夹紧。

耐摩擦测试把白色干磨擦布放上套圈。

设置摩擦次数10次,打开电源,启动摩擦,停机后,取下干磨擦布,用毛刷刷去留在摩擦布上的纤维。

对照沾色灰色样尺分别评定干、湿擦布的经纬向沾色,以沾色较重的摩擦布做最终级别。

八、原始数据处理方法
•1、经纱断裂强力: (T1+T2+T3+T4+T5)÷5
纬纱断裂强力:(W1+W2+W3+W4+W5 )÷5
•2、单位面积重量:Mua+M×100 M---试样质量
•3、撕破强力:( N1+N2+N3+N4)÷4
•4、顶破强力:( N1+N2+N3)÷3
•5、悬垂性:F=(G2-G3)/(G1-G3)×100%(F—悬垂系数G1---与试样相同大小的纸重G2---与试样投影圆相同大小的纸重G3---与小圆盘相同大小纸重单位:mg)
•6、平挺性:一~五级,一级最差,五级最好
• 7、耐摩擦坚牢度:一~五级,一级最差,五级最好 九、分工
• 张颖、林丽莎:整理方案 • 刘青青、梅春祥:记录数据 • 张宗仁:整理数据 • 金亚雯:制作PPT 、word • 整组共同制定方案、以及配合实验
十、结论
根据织物中类别采样本小组选择的是涤纶织物做品质检验。

通过各个性质的检验得到结果。

根据计算可得出:该织物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且重量损失率小,耐磨性强,悬垂性、折痕恢复性较差。

所以:它适宜普通服装面料,但不可做高档西服、裙子等。

原始数据
一、 拉伸断裂强度
重量:0.723g
结论:不变
结论:一级
一级严重起球
2级
高度:72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