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10.2阿基米德教材解析清单(新版)新人教版
阿基米德原理
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解析者
时间 4.12 课题阿基米德原理
计划
学时
1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概
括、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
程。
做到会操作、会记录、会分析、会认证。
2.能复述阿基米德原理并书写数学表达式。
3.能应用公式F浮=G排=ρ水gV排计算简单的浮力问题。
教学问题1.阿基米德是怎么解决王冠的体积问题的?
2.阿基米德给我们什么启示?
3.在探究实验中,怎么测物体所受到的浮力?
4.怎么测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5.正确的实验步骤是什么?
疑难解析1.阿基米德要测王冠密度,就需要测体积,而王冠体型不规则,怎么测体积----排水法
2.阿基米德的启示:
用“排开液体的体积”代替“浸在液体中物体的体积”来陈述上节的结论,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它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而由m=ρV,G=mg,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密切相关。
3.怎么测物体所受到的浮力?
先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再读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两者之差就是浮力的大小
4.怎么测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先测出小桶实验前的重力,当水溢到小桶内时再次测总重力,两者之差是就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2 阿基米德原理 新人教版
ρ ∵ G排= m排g m排= 液V排 ρ ∴ F浮=G排 = 液V排g
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浸没
1、物体“浸在液体里”包括“全 部浸入(即浸没)”和“部分浸入” 两种情况。
不论物体是浸没还是部分浸入在液体 里都受到浮力。对于同一物体而言, 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大,部分浸入时受 到的浮力小,而且浸入的体积越小, 所受的浮力也越小。
在水中游泳的人要上岸从深水处向浅水处行
走的过程中( C )
A. 人所受的重力逐渐变小
.
B. 人所受的重力逐渐变大
C. 人所受到的浮力减小
D. 人所受到的浮力增大
能力提升
某物体重0.5N,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 为0.3N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为( D )
A.一定为0.3N. B.可能为0.2N. C.一定为0.5N. D.可能为0.4N.
阿基米德日思夜想。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慢慢坐进澡堂时, 水从盆边溢了出来,他望着溢出来的水,突然大叫一声:“我知道了!” 竟然一丝不挂地跑回家中。原来他想出办法了。
阿基米德把金王冠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缸中,一些水溢出来了。他取 了王冠,把水装满,再将一块同王冠一样重的金子放进水里,又有一些 水溢出来。他把两次的水加以比较,发现第一次溢出的水多于第二次。 于是他断定金冠中掺了银了。经过一翻试验,他算出银子的重量。当他 宣布他的发现时,金匠目瞪口呆。
0.7
物体所受 空桶
浮力F浮 重
/N
G1/N
0.5 0.6
排出水 物体排开 和桶总 水重量G排 重G2/N /N
1.1 0.5
2 2.0 1.5 0.5 0.6 1.0 0.5
3 2.4 1.7 0.7 0.6 1.3 0.7
八年级物理下册10.2阿基米德原理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版本
教材新知精讲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例2 (2016湖南株洲中考)(多选)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大小跟 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和F4,则( )
A.F浮=F3-F1 C.F浮=F2-F3
中考考点展示
考点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例题 (2016四川自贡中考)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装满水的一 溢水杯,水深为20 cm。弹簧测力计挂着重为10 N的物块。现将物 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为0.4 kg(g取10 N/kg)。求: (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物体的密度。
答案:(1)4 N (2)2.5×103 kg/m3
解析:(1)已知物块排开水的质量,可以得到物块受到的浮力;已知 物块的重力、受到的浮力,两者之差就是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物块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g=0.4 kg×10 N/kg=4 N,
弹簧测力计读数F=G-F浮=10 N-4 N=6 N。
考点
教材新知精讲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拓展归纳 对公式F浮=G排=ρ液gV排的说明 1.公式中各符号的物理意义及其单位:
符号 F浮 G排 ρ液 V排
物理量 物体受到的浮力 排开液体所受的3
m3
2.根据F浮=G排=ρ液gV排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有关,而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 形状、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
答案:BC
教材新知精讲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例3 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铜块浸没在水中(ρ铁<ρ铜),它们的 体积为V铁和V铜,受到的浮力为F铁和F铜,则(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1. 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 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 所示;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物体的体积是500 cm3 B. 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 N C. 物体的密度是2.25×103 kg/m3 D. 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 N
(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____1_.4___N。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___A__D__(填字母代 号)两个步骤测出。 (3)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 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 于_____排__开__液__体__的__重__力__________。
(2)由称重法知:F浮=G-F示=3.8N-2.4N=1.4N; 液体与桶的总重力与桶的重力之差是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由图中AD两个步 骤测出。
(4)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下列继续进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 是____A____。
A.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实验 C.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 (5)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C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在 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____能_____(选填“能”或“不 能”)得到与(3)相同的结论。
例2体积相同的铝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 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的是( D ) A.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C.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1. 把一个小球放入盛满某种液体的溢水杯中,小球浸没在杯
底,从杯中溢出100g液体。则小球所受浮力(g=10N/kg) ( C )
初中物理力学基础笔记—阿基米德原理(重难点)
初中物理力学基础笔记—阿基米德原理(重难点)
阿基米德原理这一章节,必须要掌握两个知识点,一个是浮力计算公式,另一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阿基米德原理的推理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公式中,要掌握清楚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在审题时要区分清楚完全浸没和部分浸没。
浮力的四种计算方法一定要全部掌握好,在浮力计算时要全方位思考,四种方法可以相互协助,相互求解。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 知识清单
第十章知识清单1.浮力(1)浮力的概念: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2)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2.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2)表达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物体的浮沉条件:对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而言,若浮力大于重力,物体将上浮,最终漂浮在液面上;若浮力等于重力,则物体可以浸没在液体中的任一深度处,处于悬浮状态;若浮力小于重力,则物体下沉.(2)浮沉条件的应用:轮船采用空心的方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或下沉的;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上浮的.1.计算浮力的常用方法压力差法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液体对它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F浮=F向上-F向下称重法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示数G物和物体浸入液体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两者之差即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F浮=G物-F示公式法F浮=G排=ρ液gV排.这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出的,适用于所有浮力问题,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平衡法F浮=G物.只适用于漂浮或悬浮.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漂浮和悬浮时,F浮都等于G物,但是物体在漂浮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小于物体的体积,即V排<V物;而悬浮的物体V排=V物2.判断物体浮沉的方法浮沉F浮与Gρ物与ρ液浮沉情况悬浮F浮=Gρ物=ρ液下沉F浮<Gρ物>ρ液上浮F浮>Gρ物<ρ液实验一: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实验设计:如图所示将圆柱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圆柱体所受的重力;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同时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直到完全浸没,记录所看到的现象和圆柱体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圆柱体浸没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圆柱体浸没在盐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所看到的现象和数据.(2)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跟浸没在液体里的深度无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3)交流讨论:控制变量法在该实验中的应用,①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浸入同种液体中,改变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②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分别浸没于不同的液体中;③探究浮力与浸没深度的关系,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它分别浸没于同种液体的不同深度.实验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1)实验设计:如图所示.(2)实验过程:①测出空杯的重力;②测出物体的重力;③将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用空杯接排开的水,读出测力计示数;④测出杯子和排开的水的总重力.(3)实验结论:浸入液体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人能漂浮在死海上 (玉林中考)如图所示,人漂浮在死海上看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A .海水的密度小于人体的密度B .人所受的重力小于人所受的浮力C .人所受的重力与人所受的浮力是一对平衡力D .人所受的重力与人所受的浮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浮力的大小 如图所示,将一个空易拉罐底部朝下慢慢浸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在感受到浮力的同时,也会观察到水溢出.该实验操作主要说明(A)A .物体排开液体越多,所受浮力越大B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越深,所受浮力越大C .物体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D .向下按的力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潜水艇如图所示,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重来实现的;潜水艇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之前,所受的浮力将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例1】 某物体的体积为100 cm 3,密度为0.8×103 kg/m 3.把它浸没在水中后放手,它将上浮(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它最终静止时所受到的浮力为0.8N.(水的密度为1.0×103 kg/m 3,g 取10 N/kg)【解析】 物体的质量:m =ρV =0.8×103 kg/m 3×100×10-6 m 3=0.08 kg ,物体的重力:G =mg =0.08kg ×10 N/kg =0.8 N ;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 浮=ρ水gV =1×103 kg/m 3×10 N/kg ×100×10-6 m 3=1 N ,由于F 浮>G ,则放手后物体上浮;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F 浮′=G =0.8 N.【例2】 (钦州中考)农民用盐水选种,要把盐水的密度从1.05×103 kg/m 3配成1.1×103 kg/m 3,应向盐水中加盐(填“盐”或“水”),将谷种放入配制好的盐水中,密度小于1.1×103 kg/m 3的将漂浮在液面上.【解析】 已知1.05×103 kg/m 3小于1.1×103 kg/m 3,因此要把盐水的密度从1.05×103 kg/m 3配成1.1×103 kg/m 3,应向盐水中加盐;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ρ物<ρ液时物体上浮,将谷种放入配制好的盐水中,密度小于1.1×103 kg/m 3的将上浮,最后漂浮在液面上.【例3】 (陕西中考)小明清洗甜瓜时发现它漂浮在水面,此时甜瓜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小明想知道甜瓜的密度,于是将甜瓜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溢出水410 mL ,再使甜瓜向下浸没在水中,又溢出水25 mL ,此时甜瓜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增大了0.25N ,甜瓜的密度为0.943g/cm 3(g 取10 N/kg).【解析】 小明清洗甜瓜时发现它漂浮在水面,此时甜瓜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将甜瓜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溢出水410 mL ,再使甜瓜向下浸没在水中,又溢出水25 mL ,此时甜瓜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增大了:ΔF 浮=ΔG 排=ρ液g ΔV 排=1 000 kg/m 3×10 N/kg ×25×10-6 m 3×=0.25 N ;将甜瓜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溢出水410 mL ,即此时所受的浮力是:F 浮=G 排=ρ液gV 排=1 000 kg/m 3×410×10-6 m 3×10 N/kg =4.1 N ;由于漂浮,所以F 浮=G ;故据G =mg 可得:m =G g =4.1 N 10 N/kg=0.41 kg ,故甜瓜的密度是:ρ=m V =0.41 kg 435×10-6 m3≈943 kg/m 3=0.943 g/cm 3.。
《阿基米德原理》 知识清单
《阿基米德原理》知识清单一、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是一个充满智慧和灵感的故事。
相传,叙拉古的国王希伦二世让工匠打造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是他怀疑工匠在制作过程中掺入了其他金属。
于是,国王请阿基米德来鉴定这顶王冠是否是纯金的。
阿基米德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一直没有头绪。
直到有一天,他在洗澡时,当身体进入浴缸,水溢出来的那一瞬间,他突然想到了测量王冠体积的方法。
他兴奋地跳出浴缸,连衣服都没穿就跑出去大喊:“我找到了!我找到了!”通过这个灵感,阿基米德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最终发现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二、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用公式表示为:F 浮= G 排=ρ 液 gV 排其中,F 浮表示浮力,单位为牛顿(N);G 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ρ 液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g是重力加速度,通常取 98N/kg 或 10N/kg;V 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³)。
三、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1、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无论物体在液体中处于何种位置,浮力的方向始终不变。
2、“浸在液体中”的含义“浸在液体中”包括“浸没”和“部分浸入”两种情况。
“浸没”指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中,此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
“部分浸入”指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此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物体的体积。
3、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等因素无关。
例如,将一个铁球分别浸没在水和酒精中,由于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铁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
再比如,同一艘轮船从河流驶入大海,轮船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其重力不变,浮力也不变。
但是由于海水的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小于排开河水的体积。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笔记(最全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笔记(最全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册物理笔记一册在手,打牢基础十年经验,倾心整理目录第七章力21、力22、弹力33.重力3第八章运动和力51.牛顿第一定律52、二力平衡63、摩擦力:7第九章压强91.压强92.液体的压强103.大气压强11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2第十章浮力131.浮力132、阿基米德原理14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4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161.功162、功率(P)163.动能和势能174、机械能及其转化18第十二章简单机械191.杠杆192.滑轮203、机械效率η22第七章力1、力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发生作用的两个力,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
力的作用效果: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表示方法: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模型法)具体的画法是:(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支持力和压力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或者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弹力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做塑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阿基米德原理知识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阿基米德原理知识总结
10.2阿基米德原理
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1,小桶所受的重力G2;
②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1-F1)并且收集物体所
排开的液体;
③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3,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G排=G3-G2。
2.内容: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4.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大小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
1 / 1。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认识阿基米德原理
布置作业
马场中学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教学反思
马场中学
首先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 开液体受到的重力之间的关系,然后用实验 得出结论F浮=G排,进一步推导出阿基米德原 理和表达式F浮=ρ液gV排。通过提出假设,进 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加深了学生 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这样学生不仅学到 了知识,还学会了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体 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马场中学
大量实验数据表明:浸在液体中的 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 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就是著名 的阿基米德原理。 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 gV排。
气体和液体都适用
马场中学
马场中学
知识点二 阿基米德原理的简单计算 例题 有一个重7N的铁球,当它浸没在水 中时受到多大的浮力?g取10N/kg。
(g取10 N/kg)
教学板书
马场中学
课堂小结
马场中学
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V物=V排
浮力的大小=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F浮=G排=ρ液 gV排
马场中学
在一只薄塑料袋中装水过半(未满),用细 线扎紧袋口,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其所受的重力为 9N;再将这个装水的塑料袋浸入烧杯内的水中, 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N时,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 水面相比(不计塑料袋和细线的重量)( A )。 A.比烧杯中的水面高 B.比烧杯中的水面低 F浮=9-6=3N C.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 F浮<G,水袋漂浮 D.无法判断高低
马场中学
2.弹簧测力计下挂一物体浸没在水中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物体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
示数的1/3,这个物体的密度是( D)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知识点总结(全)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知识点总结(全)基础知识梳理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2、声音的传播方式有机械波和电磁波两种,声音属于机械波,需要通过介质传播;3、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有关,空气中声速约为340m/s,水中声速约为1500m/s,固体中声速更高;4、声音传播的路径可以是直线传播或反射传播,反射传播可以产生回声和共鸣现象。
三、声音的特性1、声音有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2、音调是声音高低的主要特征,与声波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3、响度是声音强弱的主要特征,与声波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4、音色是声音的质感特征,不同乐器、人声和环境产生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
四、声音的利用1、声音在通讯、广播、音乐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2、声学技术可以用于测量、检测、控制和处理声音;3、声音的利用还包括声波消声、噪声控制等方面。
控制噪声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第二种是在传播过程中采取措施,例如植树和建造隔音墙,第三种是在人耳处采用耳塞。
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我们通常用高温来形容物体热,用低温来形容物体冷。
但是,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摄氏度是温度的常用单位,用符号“℃”表示。
摄氏温度的规定是:在一个大气压下,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将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将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读取温度时,“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温度计主要用于测量液体温度。
在使用温度计之前,我们需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估测液体温度,以避免超出温度计的量程。
在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壁和底部。
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10.2解读阿基米德原理新版新人教版【word版】.doc
解读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述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表达式是:排液液排液浮gV G F ρ==。
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应注意以下六点:1.“浸在”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部分浸入”,指物体有一部分浸入液体中的状态,如图1(甲)所示;二是“浸没”,即把物体放入液体中,并且使它全部没入液体中的情形,如图1(乙)所示。
无论部分浸入还是完全浸没,物体都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作用。
2.排液G 是指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排开”是指物体浸入液体中,占据了一定空间,这部分空间的液体就是“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如图2所示。
公式排液浮G F =表示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3.排液V 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即物体在液体中占据的那部分体积。
排液V 跟物V 是两回事,排液V 不一定等于物V ,只有当物体完全浸没时,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如图3(甲)图 1所示;而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时,物体的体积大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此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如图3(乙)所示;。
在具体问题中,同学们应该清楚地区分这两个体积。
4.由排液液浮gV F ρ=可知,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在液体中的深度、在液体是否运动、液体的多少等因素均无关。
5.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排液V 一定时,由公式排液液浮gV F ρ=可知,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液体密度越小,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小。
同种液体中,即液ρ一定,由公式排液液浮gV F ρ=知,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6.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浸在气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所受的重力,用公式表示为排气浮gV F ρ=。
初二物理下册阿基米德原理
二、 知识点归纳阿基米德原理重要知识点归纳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数学表达式:F 浮=ρ液 g V 排 ( F 浮=G 排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液体的密度 (2)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探究浮力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的基本结论: (1) 在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其浸没的深度无关. (2) 在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3) 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 液体密度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计算浮力的基本方法: (1) 用漂浮或悬浮条件求浮力: F 浮=G 物 (2) 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F 浮=F 向上-F 向下 (3)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方法求浮力:F 浮=G 物-F(4) 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F 浮=ρ液g V 排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状态三、典型例题精炼一、选择题1.将挂在弹簧秤下的物体放入酒精中,弹簧秤的示数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B.物体受到的重力减去它受到的浮力C.物体受到的浮力 D.物体受到的浮力减去它受到的重力2.把一个密度为10.2×103kg/m3的实心合金块投入水银中,这时合金块浸入水银中的体积和总体积之比为() (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m3)3.一木块浮在水面上时,总体积的1/5露出水面,把它放在另一种液体中,总体积的1/3露出液面,则水与这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A.5∶6 B.15∶8 C.6∶5 D.3∶54.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球,它们的密度之比是3∶2,甲球浸没在水中,乙球浸没在酒精中,则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是()A.6∶5 B.5∶6 C.5∶4 D.2∶35.浮在水面上的一正方体木块,若木块的水上部分是a,水下部分是b,则木块的密度为()6.下面有关浮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和g的乘积B.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C.正在上浮的物体,在露出水面之前,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D.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浮力小于重力,物体就下沉二、填空题1.体积是100 的石块浸没在煤油中,它排开煤油的体积是_ _ ,它排开的煤油重_0.784_N,它受到的浮力是_ _N.2.如图所示,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A、B、C放在水中保持静止状态,则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_ _ __ ,它们排开水的体积__ __ _ .(填“>”、”=“或“<”).3.将重是2.5N的物体A放进水中,它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在A上面再放一个体积与A相同的物体B,恰好A、B两物体全部浸入水中,且B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如图乙,求B物体的物重是多少_ __N.4.要打捞沉在水底的一个铁件,当铁件未露出水面时,起重机在匀速起吊的过程中,吊绳上承受的拉力是N.当铁件吊出水面后,匀速起吊时吊绳上承受的拉力是__ __N。
八年级下册物理物理复习指导: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
师院附中李忠海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素材积累】
1、黄鹂方才唱罢,摘村庄的上空,摘树林子里,摘人家的土场上,一群花喜鹊便穿戴着黑白相间的朴素裙裾而闪亮登场,然后,便一天喜气的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叫起来。
2、摘湖的周围有些像薄荷的小草,浓郁时,竟发出泥土的气息!仔细看几朵小花衬着绿绿的小草显得格外美丽。
夏天,大大的荷叶保护着那一朵朵娇粉的荷花。
摘整个湖泊中格外显眼。
如果你用手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来捧一捧这里的水,那可真是凉爽它会让你瞬间感到非常凉爽、清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阿基米德原理》备课讲义
第十章浮力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知识点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是否存在等量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小桶、水、细线实验原理:F浮=G-F。
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的重力G1,如图1甲;(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的重力G2,如图乙;(3)将小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同时用小桶收集石块排开的水,如图丙;(4)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和排开的水所受的总重力G3,如图丁;(5)换用大小不同的其他物体重复上述步骤。
图1分析论证由步骤(2)、(3)可知:小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G2-F;由步骤(1)、(4)可知:小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G3-G1。
实验结论: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误差分析实验中浮力和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往往存在微小的差距,原因如下:(1)溢出的水没有全部流入小桶;(2)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没有读准确。
实验点拨 1.为保证排开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应将溢水杯盛满水,否则排入小桶中水的重力变小,无法得出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2.不能先测小桶和水的重力,再测倒出水后空桶的重力。
【例】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步骤: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石块重为 N。
(2)排开的水重为 N。
(3)为了使实验结论更为可信,将石块换成钩码等其他物体再进行几次实验,其主要目的是 (填序号)。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偶然误差B.多次测量找规律,排除偶然性C.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4)实验是通过比较物体的重力与的重力,得出结论。
答案:(1)1.4 (2)1.4 (3)B (4)排开液体点拨:(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 N,小石块的重力为G=1.4 N,空桶的重力G桶=1.2 N,桶和溢出水的重力G总=2.6 N;(2)排开的水重为:G排=G总-G桶=2.6 N-1.2 N=1.4 N;(3)本实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多次测量找规律,排除偶然性;(4)因为F浮=G排,所以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阿基米德原理(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3.能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体积、密度。
【要点梳理】
要点一、浮力的大小【《浮力》三、浮力的方向】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实验器材:溢水杯、弹簧测力计、金属块、水、小桶
(2)实验步骤:
①如图甲所示,用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
②如图乙所示,把被测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
同时,用小桶收集物体排开的水;
③如图丙所示,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总重力;
④如图丁所示,测量出小桶所受的重力。
⑤把测量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次数物体所受
的重力/N 物体在水中时测
力计的读数/N
浮力/N 小桶和排开的水所
受的总重力/N
小桶所受的
重力/N
排开水所受的
重力/N
1
2
3
…
(3)结论:金属块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相等。
要点二、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F G m g gV ρ===浮排排液排 要点诠释:
①“浸在”包含两种情况:一是物体有一部分浸在液体中,此时;二是物体全部没入液
体中,此时。
②“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这里要注意浮力本身是力,只能和力相等,很多同学常把这句话说成“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力和体积不是同一物理量,不具有可比性;这里所受的重力,不是物体所受的重力,而是被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③由
,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两个因素有关,而跟
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与在液体中是否运动,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
④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气体所受的重力。
即。
【典型例题】
类型一、浮力的大小
1.质量相同的实心铁球、铝球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 )
A.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C.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思路点拨】已知三球的质量相同,根据公式m
V ρ
=可知,密度越大体积越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
受到水的浮力大小关系。
【答案】C 【解析】∵m V ρ=
, ∴m
V ρ
=
,
∵实心铁球、铝球和木块的质量相同,ρρρ>>铝铁木, ∴V V V <<铝铁木,
由图知,三物体浸没水中,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最大,
∵F gV ρ=浮水排,
∴木块受到水的浮力最大。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关键是三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大小的判断。
举一反三: 【变式1】(2015•武冈市校级模拟)夏天人们游泳时,从岸边走向水深处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 )
A .浮力增大
B .浮力不变
C .浮力减小
D .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A
【变式2】【《浮力》例1】物块重20N ,体积为4⨯10-4
m3,将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排出的水重为G ,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为F ,比较它们的大小可知( )
A. G = F
B. G > F
C. G < F
D. 无法判断 【答案】A
类型二、综合应用
2.(2015•龙沙区模拟)有一个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2N ;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N 。
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A .5 N
B .7 N
C .12 N
D .14N 【答案】C
【解析】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N , 浮力F 浮=G-F=12N-5N=7N ;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液=ρ水gV 排可知,物体全部浸没水中时浮力 F ′浮 =2F 浮=2×7N=14N ;
浮力F 浮大于物体的重力G ,故物体上浮,直至漂浮, 物体此时受到的浮力:F ′浮 =G=12N 。
故选C 。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浮力的计算方法(阿基米德原理),涉及到用称重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知识点多,要能熟练解答。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将一边长为10cm 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
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0.6㎏。
(g 取10N/㎏) 求:(1)木块所受的浮力F 浮; (2)木块排开水的体积V 排;
(3)木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P 。
【答案】6N ;6×10-4m 3
;600Pa
3.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8牛的实心金属块,挂在测力计下并浸入煤油中(测力计未画出),当金属块体积的三分之一浸入煤油中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为6牛。
若把金属块全部浸入煤油中且未碰到容器底部时,则测力计的示数将变为( )
A .2牛
B .4牛
C .6牛
D .8牛
【思路点拨】(1)金属块所受浮力等于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减去在煤油中弹簧秤的拉力(称重法测浮力); (2)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 V g ρ=浮液排求出金属块排开煤油的体积(金属块的体积),再利用F 浮=ρgV 排求出金属块全部浸入煤油中时受到的浮力;再利用称重法求得测力计的示数。
【答案】A
【解析】(1)由图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862F G F N N N =--=示浮,
(2)∵金属块体积的三分之一浸入煤油中静止:F V g ρ=浮煤油排, ∴金属块的体积:33
12=
=
3
0.810/10/F N
V V g
kg m N kg
ρ=⨯⨯浮
排煤油, 解得:4
3
7.510V m -=⨯,
当金属块全部浸入煤油中且未碰到容器底部时,
所受浮力为:3
3
4
3
0.810/10/7.5106F Vg kg m N kg m N ρ--==⨯⨯⨯⨯=煤油, 则测力计的示数:=862F G F N N N =--=拉。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考查了称重法测浮力,关键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物体的体积,这是本题的难点。
举一反三:
【变式】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 。
把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G/3,则此物体的密度是 kg/m 3。
【答案】1.5×10
3
类型三、实验探究
4.在探究有关浮力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小明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在水桶中装多半桶水,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体会饮料罐所受浮力及其变化,同时观察水面高度的变化。
依据这个小实验,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你做出的猜想是 。
(2)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 。
(3)如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通过图中两个步骤测出了浮力(选填代号即可)。
(4)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
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与乙图不同,这个步骤是(选填代号即可)
【答案】(1)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2)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3)B和C;(4)C
【解析】(1)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手就会感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越往下按,浮力越大;空饮料罐向下按入的过程中,水面会升高,空饮料罐排开水的体积比较大;由此得出猜想: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要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就要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3)先测出物体的重力,然后将物体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会减小,减小的示数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根据B和C两个步骤就可以测出浮力;
(4)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只有部分浸入水中,我们要测量漂浮在木块上的浮力,就要让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而不是浸没。
【总结升华】这是一道实验探究题,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探究是这节的重点内容,需要学生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