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论:
(1)坚持全面的观点。
(3)抓住事物中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3.把握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二)世界的运动(发展:事物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上升性、前进行的运动变化)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
(1)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2)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2.决定因素: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实物发展的辩证本性。
(1)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2)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3)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
3.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一个限难曲折的过程。(三)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VS形而上学
1.表现:
(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2)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3)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2.焦点: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唯物辩证法:
(1)定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联系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2)内容:
A.对立统一规律(实质、核心,宇宙的根本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a.提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b.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c.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
法。
d.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
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
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
歧。
B.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
的状态和形式。
C.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
展的趋势和道路。
D.其他范畴: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
展的基本环节。
二、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矛盾)规律:任
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
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
化发展。
矛盾(对立统一):A.事物内部两方
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
又相互联系的关系。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基本属
性):
(1)定义:
A.矛盾的同一性:
A-1.定义: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
互吸引的性质。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情形)。
b-1.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或相互包
含。
b-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
化的趋势。
A-2.表现: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
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提供必要的前提。
b.矛盾双方相互从对方吸取有利于
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c.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B.矛盾的斗争性:
B-1.定义: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
互对立的性质。
B-2.表现:
a.量变过程。
b.质变过程。
(2)关系:相互区别、相互联结
(3)方法论: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定义:
A.内因:事物的内部矛盾。
B.外因:事物的外部矛盾。一事物
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2)关系:
A.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
第一位的原因。
B.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
第二位的原因。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应用: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
理论基础。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
个性=一般和个别
(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
发展过程中及始终。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反对“一
点论”。
(2)矛盾的特殊性:
A.形式:
a.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b.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
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c.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
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
位和作用。
B.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
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a.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b.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C.重要表现: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情形)
1
C-1.主要矛盾(处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和次要矛盾(处服从地位)的不平衡。
a.关系:
a-1.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a-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方法论:坚持“两手抓”。
C-2.矛盾的主要方面(处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和次要方面(处被支配地位)的不平衡。
a.关系:
a-1.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a-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关系:辩证统一
A.互相联结。
B.互相区别。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4)应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1)质: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2)量: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
(3)度(质和量的统一):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
意义:
A.认识上,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
B.实践上,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2.量变、质变
(1)定义:
A.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B.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2)区别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否超
出度的范围。
(3)关系:辩证统一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
量变为前提和基础。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量
(1)肯定: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
面。
(2)否定: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
面。
(3)关系:辩证统一(相互依存、
渗透)
(4)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集中体
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革命
的本质
①内容
A.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事物通过其实现自身运动、自我发
展。
B.特点:
a.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b.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C.扬弃(既克服又保留)是作为发
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
定。
②方法论
A.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要
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反对
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B.对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
继承的态度。
2.基本内容: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
辩证的否定(肯定阶段→否定阶段
→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
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
进的过程。
3.现实意义:
(1)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
曲折性的统一。
(2)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
进的、上升的。
(3)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
曲折的。
4.错误观点:循环论、直线论
5.方法论:
(1)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
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
业充满必胜的信心。
(2)要有走曲折的路和克服各种困
难的精神准备。
三、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原因和结果
1.显著特点:原因在先,结果在后。
2.关系:
(1)对立
(2)统一
A.相互依存。
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相互作用。
(3)客观的、普遍的(类型):一
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
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3.意义:
(1)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
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
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很好
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
今后的行动。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1.定义:
(1)必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
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2)偶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
中不确定的趋势。
2.关系:
(1)对立统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