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1.4原始资料: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1.2原始资料:官营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处工就官府。
──《国语·齐语》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国语·晋语》商工皂隶,不知迁业。
──《左传·襄公九年》今夫工群萃而州处……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事,旦夕从事于此,以此教其子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
夫是,故工之子常为工。
──《管子·小匡》阖闾……请干将铸作名剑二枚。
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莫邪,干将之妻也。
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而金铁之精,不销沦流,于是干将不知其由……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
──《吴越春秋》卷4《阖闾内传》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
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
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厩马食粟将万匹。
臣禹尝从之东宫,见赐杯案,尽文画金银饰,非当所以赐食臣下也。
──《汉书·贡禹传》近造神剑斫十五芒,观其铁色青激,光采有异……顷来有作者十余人,皆不及此。
作刚朴是上虞谢平,凿镂装治是右尚方师黄文庆,并是中国绝手。
以齐建武元年甲戌岁八月十九日辛酉建于茅山造。
至梁天监四年乙酉岁,勅令造刀剑形供御用,穷极精功,奇丽绝世。
别有横法刚,公家自作百炼。
黄文庆因此得免隶役,为山馆道士也。
──《太平御览》卷665《道部》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此乃伪钢耳,暂假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
然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
余出使,至磁州锻坊,观炼铁,方识真钢。
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
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与常铁迥异。
浅析汉武帝时期的官营经济
浅析汉武帝时期的官营经济摘要: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家对各种手工业和商业的涉足出现较早。
本文以汉武帝时期的官营经济为背景,着重对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现象进行考查。
主要浅析了盐铁专卖的实施原因,实施方法,以及实施后的效果。
关键词:汉武帝时期;官营经济;盐铁从中国古代史学习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官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过程。
例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工商食官,虽然我们还不能完全称其为官营经济,但是官营经济在汉武帝时期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实施发展。
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占据着官营经济的主导地位,所以笔者在此主要以盐铁为中心来探讨汉武帝时期的官营经济。
一、汉武帝时期国家积极致力于官营经济的发展首先,国家采取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
在中国古代抑商政策并非抑制商业,而是国家从私商那里争夺商利。
①盐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社会需求量很大。
《管子·海王篇》说:“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
《汉书·赵充国传》在谈到当时军队的粮食用补问题时说:“士兵万二百八十六人,用谷月两万七千三百六十三,盐三百”根据以上记载,黄今言先生又结合《居延汉简》得出结论:大概每人每月盐量为三升左右。
②由此可以看出,煮盐业所蕴含的丰厚利润。
而铁在国家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就毋庸置疑,从一般老百姓生产生活到国家行军打仗,都离不开的。
由此可以看出盐、铁的销售生产拥有着丰厚利润,所以国家希望通过一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把这些利润抓到自己“手中”,以达到“争夺商利”。
其次,当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促使了国家对这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文景之治后国家实力有了很大发展“汉兴七十余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
③但是武帝时期所面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使得国家财政出现了危机。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时的财政危机呢?首先,汉武帝本人在古代历史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外事四夷,内兴功利。
高中历史课前五分钟基础讲解5:盐铁官营、均输平准
经管运营方式
民制、官收、官运、官销。 由盐官招募贫困百姓煮盐,即募民煮盐,“官府 供给主要生产工具——煮盐用的铁锅,称为 ‘盆’。煮成盐后,由官府按盆给予一定的工价 (‘牢’。按盆给工价,故云‘官与牢盆’), 以抵偿费用,并使之保持合理的利益,盐全部收 归官有”,再由各地盐官或地方官府负责运销各 地。
谢谢!
盐铁官营
汉武帝实行的财经政策。西汉初年对 盐铁业采取自由经营政策。汉武帝时, 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 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 政机构具体管理。
社会背景
汉初是实行盐铁私营的。在亡秦的残垣断壁上建立的西汉 王朝国家残破民生凋敝社会经济急需恢复和发展故当时统治者 推崇黄老道家“无为”思想国家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时 “纵民得冶铁煮盐”。在这种宽松政策之下大盐铁主垄断了盐 铁的生产和流通。出现了许多腰缠万贯的富商大贾曹邴氏“以 铁冶起富至巨万”任何一种政策总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经 济基础的反映。历史条件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必然引起上层建筑 的相应变化。汉初“无为”的管理体制和方针在它获得巨大经 济效益的同时已孕育着新的社会矛盾。即汉政权与地方诸侯势 力的矛盾封建地主经济与商人资本之间的矛盾汉与匈奴的关系 更趋紧张。
平准法背景
桑弘羊创设平准制度的经济原因:①在朝廷实行告缗令和 上林三官(皇室的财务机构)统一铸钱以后,国库充盈,曾一 度发给封建中央各部门一定数量的现金让其自由支配,这些官 僚机构就利用手中现金在市场上竞相争购,致使曾经下跌的物 价重又上涨。为了平抑物价,故设置平准机构。②大力推行均 输法后,在各郡国收购的物资,仍有大量要运京师出售。为了 防止富商大贾操纵市场,矣取利,也有必要设立平准机构。
铁的官营官府控制更紧,包括直接组织开矿 冶炼,铸造器物及销售,即控制了生产和流 通的全部过程,不像盐的民制官收。民私自 煮盐和铸铁在受釱左趾的刑罚,工具有产品 没收入官。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二)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二)我的观点是高一、高二阶段,不必苛求知识的深度,但要注重追求知识的广度。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牛耕在春秋末年兴起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目前发现最早的铁犁具是战国时期的。
汉代已在全国范围普遍推广牛耕(二牛抬杠→一牛挽犁),而且耕犁基本定型。
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②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发展过程: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瓦解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③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成:战国时期,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三、小农经济的含义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它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一直延续到中国近代。
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3、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
4、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五、官营手工业(“工官”制度)1.“工官”制度始于夏商周,直到明朝前期为止,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主导地位。
汉武帝盐铁官营政策解读
现代市场经济: 政府与市场的 关系
政府干预与市 场调节的平衡: 既要保证政府 的宏观调控, 又要发挥市场 的调节作用
现代启示:在制 定经济政策时, 要充分考虑政府 与市场的关系, 实现经济稳定和 发展。
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利弊权衡
政策执行:注重执行力度和效 果,避免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 差和失误
利弊权衡:在制定和执行政策 时,要充分考虑政策的利弊,
经济贡献:盐铁官营政策促 进了汉朝经济的发展,提高
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垄断经营:盐铁官营政策 使得汉朝政府对盐铁等重 要物资进行垄断经营,提 高了国家的控制力和影响
力。
税收制度:盐铁官营政策还 涉及到税收制度的改革,提
高了国家的税收收入。
4
汉武帝盐铁官营政策的评价
盐铁官营政策的积极作用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控制盐铁资源,保障国家安全 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盐铁官营政策的负面影响
限制了民间商业的发展, 阻碍了市场经济的繁荣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但可能导致政府过度干
预经济
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的 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
可能引发贪污腐败等问 题,损害政府形象和公
信力
盐铁官营政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汉武帝时期实 行盐铁官营政 策,加强了中 央集权,提高 了国家财政收
抑制豪强:通过盐铁官营政策,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促进经济发展:盐铁官营政策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国家整体经济实力
汉武帝盐铁官营政策的实施过程
汉武帝时期,国家财 政紧张,需要增加收 入
盐铁官营政策的提出: 由桑弘羊等人提出, 建议将盐铁收归国有, 实行专卖制度
政策实施:在全国范 围内设立盐铁官营机 构,负责盐铁的生产 、销售和税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朝“海禁”: 倭寇 (1)原因:由于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______,危及
海禁 统治,明太祖下令实行“________”。 (2)表现: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______,对外贸易只能 互市
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代闭关锁国: (1)原因: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原始积累 (2)危害: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____________, 资本主义萌芽 阻碍了______________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 于世界潮流。
2.(2011 年广东惠阳中学高一段考)下列关于土地兼并的评 述,正确的是( ) ②土地兼并
①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是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严重影响了政府的收入
③土地兼并的加剧使自耕农纷纷破
产,两极分化激烈,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禁止土地兼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④历代统治者都严格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 A。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及明代 皇帝带头兼并土地,故④项说法错误。
【针对练习】 的土地政策。”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 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土地兼并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 B.宋代统治者通过不抑土地兼并政策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 的不景气状况 )
1.“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不立田制’、‘不抑兼并’
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
一、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认识 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井田制开始实行于夏、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 废除于战国,它是一种形式上的土地国有制,其主要内容是: 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井田制瓦解的主要原因是铁农具和牛 耕的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知识点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起源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
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马上点标题下“高中历史”关注可获得更多知识干货,每天更新哟!)2、表现河姆渡氏族公社遗址发现稻谷神农氏被尊奉为中国农业的始祖3、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4、概况(1)原始农业主要生产工具:石刀石斧石犁耒耜主要耕作方法:刀耕火种作物种类:水稻和粟生活方式: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
(2)商周农业主要生产工具:出现了青铜农具,但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
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耕作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作物种类: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5、农业发展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铁犁牛耕的发展(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2)汉朝: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要用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
后来又出现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
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
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
2、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1)耕作方法:①垄作法(春秋战国)②代田法(西汉)(2)耕作技术:①西汉发明播种用的耧车②魏晋南北朝采用耕耙耱技术(北方旱地)和耕耙技术(南方水田)(3)耕作制度:①两汉的耕作制度是以一年一熟为主。
②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3)水利灌溉的发展:①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时期);漕渠、白渠、龙首渠(汉朝)②灌溉工具:翻车(曹魏时期)、筒车(唐朝)、水力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商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和集体劳动:分封制与井田制2、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1)生产力: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2)生产关系: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如鲁国的初税亩、商鞅变法等2、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1)生产方式: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2)生产目的: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小农经济下的农民(1)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导学案完美版
古代的经济政策》导学案知识点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西周时期:井田制(1)一切土地属于,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2)国王层层分封土地,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并向国王交纳 贡赋。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1)税制改革:公元前 594 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 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2)法律确认:秦国,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此后 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4.土地兼并问题 (1)出现原因: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大量兼并农民土地,造成社会两极 分化。
(2)抑制兼并:北魏到唐前期,政府实行;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人丁和 田亩多寡收税。
(3)影响: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轻巧识记中国古代的土地兼并问题主干梳理知识点二: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1)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
(2)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3)表现①战国时期:首倡“重农抑商” 。
②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③明清时期: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的政策,实行,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
(4)影响: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知识点三:“海禁”与“闭关锁国”(1)明朝的“海禁”①原因:担心海上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②表现:明太祖开始实行“海禁” ,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代继续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①原因: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②表现: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不许人民片板下海。
③危害: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史4 古代的经济政策人教版巩固辅导二十五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史4 古代的经济政策人教版巩固辅导二十五第1题【单选题】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规定:成年男女每人每年纳税一算,称“算赋”,计120钱,商人及奴隶加倍。
这一规定( )A、体现了轻徭薄赋的税收原则B、有利于促进人口的增长C、不利于商人的发展D、从政治、经济地位上打压商业【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中国古代历朝政府在经济政策上将诸多商品收归官营,在社会意识中努力形成一种以商为贱的风气。
在客观上( )A、推动了官营企业生产关系的变化B、导致商品经济长期落后于西方C、导致中国传统社会发展很缓慢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顺利发展【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强调重视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古代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实行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
对“重农”政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其根本原因是适应了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要求B、根本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C、其作用是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和巩固封建统治D、重农的结果是促进了中国古代历朝经济的发展【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汉武帝时设置盐铁官专职管理盐、铁生产销售征税事宜。
宋行引法,商人向政府购引(即取得贩运销售盐专利的凭证)后,即可凭引支盐运往指定区域,独占区内食盐销售。
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
对这一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A、封建政府与民争利的出发点没有改变B、不放弃专营是为了抑制富商大贾势力C、政策虽有变化但是指导思想仍为法家的集权思想D、从长远来看会增加成本,不利于商品的自由流通【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从我国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到工商皆本思想的出现,反映的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专制皇权的衰落C、自然经济的解体D、封建制度的解体【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中分析不恰当的是( ) 甲:“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1.3课文注释: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制度
课文注释: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制度
西汉初年,煮盐、冶炼及铸铁等手工业,除官营外,还允许民间私营。
吴王刘濞擅国内之盐铁生产,邓通可以任意铸造。
对此,当时也有不同意见。
贾谊就主张取消“纵民鼓铸”的政策。
汉武帝时期,由于政治、军事及财政上的需要,开始实施煮盐、冶铁及铸钱等手工业的全部官营和禁止私营的政策,实行盐铁专卖制度。
武帝死后,官营盐铁政策,立即引起了争论。
昭帝始元六年(前81)召开的盐铁会议,围绕是否罢去盐铁官和取消其官营政策,开展了激烈的争论。
会议由桓宽作记录,整理成书,这就是现存的《盐铁论》。
会议的结果是盐铁官营并未取消,仅仅废除了酒的官营,因而盐铁官营“历宣、元、成、哀、平五世亡所改变”。
其中,元帝时,虽然“尝罢盐铁官”,但仅仅三年就恢复了盐铁官营。
汉末王莽时,进一步推行了盐、铁、铸钱等业的官营政策,公开宣布盐、酒、铁、名山大泽、五均赊贷、钱币铜冶“六者,非编户齐民所能家作”,必须由官府经营。
东汉时期煮盐、冶铁等手工业,允许民间私营,郡县虽设有盐铁官,但其职事在于收盐铁之税,同西汉的官营盐铁官制度有一定差别。
官商为什么要垄断盐和铁的售卖 盐和铁的售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官商为什么要垄断盐和铁的售卖盐和铁的售卖是从
什么时候开始的
本文导读:
说起来,不允许私自贩卖盐还是从汉武帝时候兴起的。
在汉武帝时期,一直休养生息的汉朝终于张开了血盆大口,开始对付周边的匈奴。
但是常年的战争对汉朝的国力也是一种考验,国库入不敷出。
最终汉武帝为了增加财政收入,采取了桑弘羊的商业策略,开始实行“盐铁官营”,从那个时候开始,官商就垄断了盐和铁的售卖。
在古代的时候,控制了盐基本就是控制了人力。
汉武帝之前,当时的盐价还是很低的,盐有官商以及私营两种方式,两种方式的价格都是差不多的,所以人们在吃盐方面还是没有什么困难的。
但是自从这汉武帝整了个盐铁官营的事情之后,百姓就十分尴尬了。
不仅每天干着重活,现在还落到连盐都吃不起的地步,怎一个惨字了得。
铁的话就更加好理解了,早在秦始皇时期,就有将天下兵器收归咸阳的做法。
铁在当时可是个重要的东西,不只是兵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也应用的十分广泛,当时铁犁牛耕技术已经十分普遍,而许多的农具也都是用铁打制的,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实行了盐铁官营之后,便是直接控制了所有的百姓。
试想,连普通的一顿饭都少不了要和官府挂钩,若是百姓有任何异动,只要官府一把控,这事情岂不是圆满的解决了。
再说铁,若是将铁控制之后,官府对于每一笔铁的流向都会了如指掌,那就大大的减少了有人谋反的可能,毕竟在冷兵器时代,铁制兵器应该是人们最常见的东西了。
若是没了兵器,这造反还如何进行。
总而言之,官府所实行的政策无非就是两方面原因,赚钱以及巩固统治。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导学案:第0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1)积极:保护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进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封建地主阶级统治。
(2)消极: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妨碍商业资本发展和向手工业资本转化,严重地阻碍了的滋长。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清圣祖实录》
材料四“内地贱菲无足轻重之物,载至番境皆同珍贝,是以沿海居民造作小巧技艺……,皆于洋船行销,岁收诸岛银钱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如广东澄海县,地僻人众,其地不足养年。“自展复(展界开海)以来,……扬帆捆载而来者,不下千百,高牙错处,民物滋丰,握算持操,居奇囤积,为海隅一大都会。”又如,作为海上贸易港口城市的宁波,“自海禁既弛,鱼盐蜃蛤之利,遍被他郡,入尤过于力田。所谓刑罚罕用,衣食滋殖,正其时也。”
材料一顺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敕谕浙江、福建、广东、江南、山东、天津各省督抚提镇曰:“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贸易者,……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物入官,本犯家产尽给告发之人。”——《清世祖实录》卷一百二
材料二“福建、浙江、广东、南京四省近海处各移内地三十里,令下即日,挈妻负子载道路,处其居室,放火焚烧,片石不留。民死过半,枕藉道涂。即一二能至内地者俱无儋食之粮,饿殍已在眼前。如福清二十八里,只剩八里。长乐二十四都,只剩四都。”——《榕城纪闻》
1.原因:
(1)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2)直接原因:
①明朝初期东南沿海倭患猖獗。
②清初要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③清政府甚至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
2.表现:
(1)明朝:明太祖实行“海禁”,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讲义资料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讲义资料###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讲义资料####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其政治制度以世袭制为主,君主拥有绝对权力。
商朝继承了夏朝的政治制度,但增加了宗法制度,强化了家族的纽带。
周朝则进一步发展了宗法制度,创立了分封制,将国家分为诸侯国,诸侯对天子有义务,但拥有相对独立的权力。
二、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同时,秦朝还推行了统一度量衡、文字和法律,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
三、汉朝的政治制度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但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即郡县制和诸侯国并存。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权力。
同时,汉朝还发展了科举制度,选拔官员更加注重才能。
#### 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一、农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农业以小农经济为主,农民使用铁器和牛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如都江堰、灵渠等,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以官营为主,民间手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
商业方面,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推动了商业的繁荣。
三、经济政策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为主,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限制商业的发展。
同时,实行均田制,保证农民的土地权益。
####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法家思想法家思想强调法律的权威,主张以法治国,对秦朝的法制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佛教和道教佛教和道教是中国古代的两大宗教,对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艺术一、科技成就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举世瞩目,如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中历史】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1单元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学习目标:1.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2.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1.重点:掌握“重农抑商”政策的含义及其产生的根源。
2.重点:理解我国古代主要土地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3.难点: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背景。
教材整理1土地制度的演变1.概况(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西周时期:井田制,一切土地属于国家。
(3)春秋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
公元前594年,鲁国进行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4)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2.抑制土地兼并(1)原因: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两极分化。
(2)措施:北魏到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收税。
[易错提醒]准确辨析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包括地主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主要形式。
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
国有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包括均田制等。
农民土地所有制广泛而分散地存在,但由于农民经济力量薄弱,土地往往被兼并。
教材整理2“重农抑商”1.含义: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2.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
3.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税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4.首倡:战国时期的商鞅。
5.发展(1)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经济政策。
(2)明清时期: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7“学思之窗”,思考:结合史实思考,这些重农抑商的具体措施,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请你谈谈对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看法。
盐铁官营
盐铁专卖制度专卖制度,即由国家对某项产品的生产、买卖进行垄断的制度,在中国古代,专卖往往被称为“禁榷”。
禁榷制度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国家控制工商业的最主要的法律工具。
利用这一法律制度,国家得以垄断一些日常工商用品的生产、销售,利用垄断价格获取高额利润。
其中盐、铁是中国古代专卖立法的最主要对象。
【出于我的认知,专卖物品,作为生活必需品,其中的高额林润自不必说,与此同时,倘若转手他人,不仅官家收益减少,经济分散,不利于中央集权。
而且在灾祸之时,怕是见机抬价,有伤国本。
】盐铁专卖制度的源起盐铁专卖制度是汉武帝时期推行的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
不过据学术界有多种说法。
一种观点认为盐铁专卖这种制度始于西周末年,周厉王是推行这一制度的鼻祖。
当时为了抑制庶家经济的增长,从生产到流通领域全面垄断了盐、铁等山泽之利;另一种观点认为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推行的“官山海”,才是古代盐铁专卖制度的最初形式;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盐铁专卖制度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制度【当时历史老师和我们说到盐铁制度,也提到其在汉武帝时期的作用,所以在这里就直接介绍当时的盐铁专卖制度】秦灭六国,为四海作统一之制,全然是为汉朝开路。
而汉承秦业,其官制法律亦袭用前朝。
而中国之体制与治国理念,基本于汉代定型,所谓“百代皆行秦政事”,汉亦是多有创获,汉武帝时候更是基本开创中国第一大封建帝国之盛况。
武帝好大喜功,后人褒贬不一,而对于其内政外交,皆赖帝国财政之倾力支援,其中之功,则首推理财家桑弘羊推行之盐铁政策,所谓盐铁政策主要就是把本来属于民间的盐铁业收归国有,由国家专营,同时兼有均输平准改革币制等经济措施,国库由此获利良多。
【优点之一可见,充盈国库,同时也保证了边防军饷内需】《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驰山泽之禁”,对山林川泽实行开放式的管理,“不与民争利”。
汉高祖刘邦之时,已将冶铁、采矿、煮盐等山泽之源下放给私人经营,听民自由开采。
高一历史必修2_课文注释:两汉时期的手工业
两汉时期的手工业
两汉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个专门为官府及宫廷所需制作各种器物、军械、衣服、金银器物及煮盐、冶铁、采矿、铸造、铸币等的手工业网,构成了官营手工业的庞大体系。
官营手工业所需原材料的来源,则依据手工业门类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来源。
以漆器手工业来说,其所需漆,主要依赖于官府漆园的种植;以煮盐、采矿等手工业来说,主要依赖于山林川泽之利不许私有的国有土地制度;还有一些原料,非国有土地的所有权所能提供者,必须仰赖于各郡国的土贡方物;值得注意的是,官府手工业的原料,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官府用钱向民间购买。
官营手工业的劳动力主要是:官府奴婢、刑徒、更卒(官府征发服役者)、工匠及工师(教新工学手艺的技工教师)。
无偿劳役制是官营手工业劳动形式的最大特征。
官营手工业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市场价格、发展农业生产、打击割据势力和富商大贾、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物质基础的有力措施。
但与此同时,它所带来的弊端和消极作用,也同样不容忽视。
在官营手工业发展的同时,两汉时期的民营手工业也得到了发展,其表现形式通常有三:一为独立的民营手工业者所经营的手工业。
这些城市中独立的手工业者大都拥有自己的手工作坊。
二为大手工业主经营的手工业。
大手工业主拥有大量奴隶或手工业劳动者,以经营采矿、冶炼和铸造器物等行业为主。
三为耕织结合的小农家庭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在采矿、煮盐、纺织、造纸、造船等行业。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