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城镇以及全国居民历年来的基尼系数

合集下载

中国基尼系数的发展情况

中国基尼系数的发展情况

中国基尼系数的发展情况(08级预防医学李琪学号:085504105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自2000年开始,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

1978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317,2006年则升至0.496。

这意味着,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突破了合理的限度,统计显示,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额仅为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

这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

2006年,城镇居民中20%最高收入组(25410.8元)是20%最低收入组(4567.1元)的5.6倍;农村居民中20%最高收入组(8474.8元)是20%最低收入组(1182.5元)的7.2倍。

长期以来,针对中国的基尼系数,研究者一直持不同观点。

一方面,乐观者认为,我国的基尼系数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但因城乡差距大是造成我国基尼系数较高的原因之一,因此不能照搬国际统计口径。

而且,我国经济处在发展上升阶段,从总体上看,贫困人口是逐步在下降和减少,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同时,由于我国居民分布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中,再加上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居民很难体会到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而无论是城镇内部还是农村内部的基尼系数都仍处于合理区间内。

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者认为,近几年我国基尼系数连续上升,并都在警戒线以上,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较之富裕地区和富裕群体差距较大,因此提醒说,若不采取相关措施,我国的贫富差距还有可能继续恶化。

“中国基尼系数最低的地方是浙江,最高的地方是贵州。

浙江的老百姓创业多,民营企业多,中等收入人群庞大,而贵州个体私营经济少。

贵州、甘肃、青海等地的基尼系数都高。

”周天勇对本刊记者表示,中国基尼系数居高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小企业发展不充分,中等收入人群太少;二是从产业结构上看,农业领域中很多的人分很少的“蛋糕”,平均收入太少,而第三产业中的服务行业发展也很不充分。

中国官方首次公布2003至2012年基尼系数

中国官方首次公布2003至2012年基尼系数

中国官方首次公布2003至2012年基尼系数中新网1月18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马建堂表示,中国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2012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74,2008年基尼系数曾达到0.491,此后逐步回落。

这说明我国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差距的紧迫性。

马建堂表示,全国居民的基尼系数的计算和发布需要城乡住户调查从城乡分开的、城乡收入概念不一致的调查制度,走向全国统一的城乡可比的住户调查制度。

也就是说,基尼系数是反映全国居民的收入差异情况,要计算它,就需要全国居民的收入是多少,分等份的收入是多少。

过去城乡分开的住户调查,大家也注意到了,只有分城乡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没有全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可比的同样指标的城乡居民的收入。

经过近两年的准备,统计局对原有的城乡分开的住户调查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从去年12月1日开始,全国40万户居民已经按照全国统一的城乡可比的统计标准、指标体系进行记帐。

根据这个新的全国统一城乡可比的统计标准分类口径,我们对历史的分城乡的老口径的住户基础资料,特别是收入资料,进行了整理、计算,然后得出2003年到2011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

马建堂介绍称,中国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2003年是0.479,2004年是0.473,2005年0.485,2006年0.487,2007年0.484,2008年0.491。

然后逐步回落,2009年0.490,2010年0.481,2011年0.477,2012年0.474。

据悉,马建堂分析称,第一,这些数据、这个曲线说明了我们国家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差距的紧迫性。

因为0.47到0.49之间的基尼系数不算低。

第二,说明了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随着我国各级政府采取了惠民生的若干强有力的措施,中国的基尼系数从2008年最高的0.491逐步地有所回落。

中国贫富差距和基尼系数

中国贫富差距和基尼系数

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
• 基尼系数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 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 可行方法。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 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 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 为高度不平均。据此,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警 戒线。今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还在攀升。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在过去的十几年里,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2007年 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 。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
我国贫富差距形成的原因
• • • •
(1)、经济发展的区域性不平衡。 (2)、公民自身原因。 (3)、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4)、再者工资外收入、垄断性收入和非 法收入也是一项重要的原因。
调节贫富差距的对策
• 要大力发展制造业,加快国有 要大力发展制造业, 企业的改革步伐, 企业的改革步伐,加快国有企 业分配制度创新, 业分配制度创新,保障国有大 中型企业职工的生活; 中型企业职工的生活;把大力 发展服务业与加快城市化进程 结合起来。 结合起来。在搞好现有农业的 基础上, 基础上,把农村富裕的劳动力 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其创造 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条件, 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条件, 让更多的农民从第一产业转移 到二、三产业就业, 到二、三产业就业,是实现这 个目标的关键所在; 个目标的关键所在;要重视教 加大教育事业的投入, 育,加大教育事业的投入,加 大知识分子的比例。 大知识分子的比例。 • 建立健全经济企业等一系列制 度大力扶持中小型企业, 度大力扶持中小型企业,增加 就业率,抵制大型、 就业率,抵制大型、超大型企 业的垄断统治,加大竞争力度, 业的垄断统治,加大竞争力度, 促使产品价格合理化, 促使产品价格合理化,经济有 序化。 序化。采取措施降低非垄断行 业的市场准入程度,为市场经 业的市场准入程度,为市场经 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消除或减轻行业之间的不公平 交易, 交易,缩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 行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 行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因 此,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 场经济体制, 要通过立法来限 减少市场垄断, 制、减少市场垄断,坚决反对 垄断价格行为, 垄断价格行为,打击不正当竞 消除腐败现象, 争。消除腐败现象,鼓励慈善 事业,我国普遍存在一些官员、 事业,我国普遍存在一些官员、 富人浪费现象严重, 富人浪费现象严重,加大对其 的管制力度。 的管制力度。

中国农村、城镇以及全国居民历年来的基尼系数

中国农村、城镇以及全国居民历年来的基尼系数

中国农村、城镇以及全国居民历年来的基尼系数农村居民1981-1999的基尼系数:0.246、0.2417、0.2416、0.2439、0.2267、0.3042、03045、0.3026、0.3099、0.3099、0.3072、0.3072、0.3134、0.3292、0.3210、0.3415、0.3210、0.3415、0.3299、0.3285、0.3369、0.3361城镇居民1981-1999的基尼系数:0.15、0.15、0.15、0.16、0.19、0.19、0.20、0.23、0.23、0.23、0.24、0.25、0.27、0.30、0.28、0.28、0.29、0.295、中国居民1981-1999的基尼系数:0.288、0.2496、0.2461、0.297、0.2656、0.2968、0.3052、0.382、0.349、0.343、0.324、0.376、0.33592、0.436、0.445、0.458、0.403、0.403、0.397差异:一,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在1981-1999年基本上是呈上升趋势的,基尼系数最大为0.458,表示收入差距较大;最小的为0.2496,表示比较平均,中国居民收入整体上来说相对合理。

二,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在1981-1999年基本上是呈上升趋势的饿,最小为0.15,最大为0.3,表示比较平均,说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是较高的。

三,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相对于前两者来说是较差的,由以上的数据可以得出。

各自反映的问题:一,中国居民收入整体上来说还是很乐观的,但贫富差距在扩大。

二,城镇居民收入整体上水平较高,但基尼系数在逐渐增大,这说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在扩大。

三,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相对较大,这说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

原因: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整体水平提高,所以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使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了。

二,城镇居民收入整体较高由于消费都集中在城镇,资金的集聚度高,然而由于居民从事的职业不同,差距自然也就大了。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官网获知的情况为:中国从2000年开始,就只公布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基尼系数是0.3897,按照国际上0.4为警戒线的共同认识,0.3897<0.4,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还算较为均衡。

②城镇居民收入不公布的原因:“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基尼系数没有发布,为什么没有发布?我们认真研究评估,感觉到靠我们现在的城镇居民调查而计算出的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偏低,原因主要是难以获得高收入阶层居民的真实收入信息。

”(摘自《201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2012.1.17)③根据网络上所得数据,不同计算方法,所得结论差距极大。

如南开大学陈宗胜教授于1999年得出的1995年中国国民基尼系数值为0.365,其与周云波教授于2002年再次测算1995年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892和0.4914。

北师大教授李实等给出的答案是0.445(以上内容摘自《网易财经》)④2000中国统计局最后一次公布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12,首次超过国际标准警戒线后,便不再公布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

根据SHMET于2012年1月15日消息:“从五项检测指标来看,2010年基尼系数略高于2000年的0.412,。

”(摘自国家统计局2011《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检测报告》消息中的“实现程度为79.8%”具体指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个人看法:①基尼系数本是用于计算居民收入的均衡程度的一个指标,现在国家统计局将本身收入水平差距较大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划分开来,单独计算,这种举动本来就是个皮屁,除了恶心大家以外,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几十统计出出高收入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不大或者差距很大,但对于了解中国总体情况没有任何的帮助。

统计局的公职人员们间接地那我们纳税人的钱打了水漂,还顺便留了个屁恶心我们一下···········②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问题。

中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2000-2009)

中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2000-2009)

社会民生改善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与民生状况息息相关的收入分配问题、特别是居民收入不均的问题正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

衡量居民收入不均水平的指标很多,其中基尼系数以其在世界各国的广泛应用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科学计算基尼系数有助于准确把握收入不均的总体程度,为收入分配改革等相关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尤其是在“二元经济”结构下,中国现行的统计数据又是城乡分割的,于是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准确计算更是引起很多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兴趣。

计算基尼系数的方法主要有几何图形法(面积法)、平均差(或相对平均差)法、协方差法、矩阵法等。

在计算中国总体基尼系数时使用较多的方法主要有:对居民收入分布函数的拟合(张金水、胡杨梅,2005)、直接对洛仑兹曲线进行拟合(王祖祥,2001;成邦文,2005)、基于组间和组内基尼系数进行分解和加权计算(董静、李子奈,2004;李虎,2005;程永宏,2007;洪兴建,2008、2009)等。

应用不同的算法,得到的总体基尼系数也不尽相同。

一些算法或多或少存在分组较粗使组内收入差距体现不充分、组间存在较多重叠,以及函数拟合(包括对收入分布函数和洛仑兹曲线的拟合)优度不高等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本文尝试以2000~2009年相关公开数据(主要是《中国统计年鉴》等资中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基于2000~2009年数据的全国人口细分算法尹虹潘刘姝伶料)为基础,按照现实中影响全国居民收入不均的地区、城乡、贫富①“三大差距”对全国人口进行尽可能的细分,以便更好地计算全国总体基尼系数并分析其变化趋势。

一、对全国人口进行分组的要求计算基尼系数的重要基础是科学地进行全国居民分组,并获取不同居民组的人口和收入水平等一些核心指标。

本文的基本思路是人口细分,细分本身就可以体现出更多的细节,包括绘制洛仑兹曲线及计算基尼系数都将会更加细腻和准确。

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

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

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庞大城乡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城乡收入差距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大小,经济学家提出了基尼系数这一指标。

本文将介绍基尼系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应用。

基尼系数的概念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个人或家庭收入在总体收入中所占比例与其累积人口所占比例之间的关系。

基尼系数范围在0到1之间,值越大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基尼系数需要先获得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数据,并按照从低到高进行排序。

然后,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基尼系数:G=∑(2i−n−1) ni=1x i n⋅∑x ini=1其中,x i表示第 i 个人或家庭的累积收入,n 表示总人口或家庭数量。

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可以通过比较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收入数据来计算。

一般来说,城市地区的收入普遍较高,而农村地区的收入相对较低。

因此,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往往较大。

为了更好地理解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我们可以以中国为例进行分析。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约为3.5:1。

这意味着城市居民平均每月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3.5倍。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相对较大。

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原因:1.教育水平:城市地区拥有更多高等教育资源和机会,而农村地区则相对匮乏。

由于教育水平与就业机会和薪资密切相关,这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2.就业机会:城市地区的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提供了更多高薪工作机会。

相比之下,农村地区主要以农业为主,就业机会相对较少且薪资较低。

3.社会保障体系:城市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保障。

而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薄弱,这导致了农村居民在面临风险时更容易陷入贫困。

4.城乡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原因和政策导向,中国的城市发展相对迅速,而农村地区的发展滞后。

我国城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

我国城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

《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
公众参与措施; 公开公示措施; 专家论证措施; 社会听证措施; 效果评估措施。
五、《2006年深圳市改革计划》
突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着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政府职能调整和行政资源整合; 完善行政管理决策机制;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建立完善公开、公平、透明的干 部选拔任用和考核机制 。
突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主战略
改革科技创新体制和政府创新资金配置 方式;
完善人才管理体制 。
突出了“基层基础年”活动
推进基层党组织管理体制; 街道办事处行政管理体制; 以及社区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
突出了“城市管理年”活动
城市公用事业监管体制; 大型公益性公共设施运营和监管体
制; 道路交通(公路)管理体制 。
6.意大利(1.67兆) 7.中国(1.65,1.90兆) 8.西班牙(0.99兆) 9.加拿大(0.98兆) 10.印度(0.69兆)
中国将形成全球最大的 家计消费市场
2006年中国家计支出将超越意大利, 占全球家计支出的3.8% ;
2007年将凌驾法国; 2014年将超过日本; 未来8年中国消费额度将增至3万7000
美国《时代》周刊文章
“一个社会创造力大小与人 员及思想的流动速度成正比。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这 样允许思想不受阻碍、不受约 束地自由流动。”
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力
“资产阶级在它 的不到一百年的 阶级统治中所创 造的生产力,比 过去一切世代创 造的全部生产力 还要多,还要 大。”
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
米尔顿.弗里德曼 (Milton Friedman)
古典自由主义学派
市场经济可以 在不引入政府的 干预下,通过完 全自由竞争,实 现充分就业,不 会生产过剩。

中国的基尼系数

中国的基尼系数

中国的基尼系数如何呢?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7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317,自2000年开始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2004年超过了0.465。

此后,国家统计局竟然不再公布国内的基尼系数。

此后的基尼系数大都是经济学者的估计。

中国社科院一份报告称,2006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96。

2010年,新华社两位研究员更判断我国的基尼系数实际上已中国的“基尼系数”在1994年就翻过了“警戒水位”,达到了0.434,1998年达到了0.456,1999年达到了0.457,2000年达到了0.458,2001年达到了0.459,每年以0.1%的速度在递增。

按中国现阶段城乡二元经济的情况来分析,可以先算出两个基尼系数:一个是城市的基尼系数,另一个是农村的基尼系数。

然后再用加权平均方法算出一个基尼基数。

据测算,我国城市和农村两个基尼系数在0.32-0.35之间,加权平均之后,也大致在这个水平上。

一条来自亚洲开发银行的信息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由1993年的0.407上升到2006年的0.47,属于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国家。

超过了0.5。

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欧洲与日本的基尼系数也不过在0.24-0.36之间。

中国各省区基尼系数1、广东0.652、北京0.613、上海0.574、浙江0.545、福建0.536、湖南0.527、海南0.498、广西0.499、新疆0.49 10、江西0.47 11、山西0.47 12、辽宁0.46 13、重庆0.46 14、四川0.45 15、湖北0.45 16、内蒙古0.44 17、河南0.44 18、云南0.44 19、江苏0.43 20、黑龙江0.41 21、安徽0.4 22、河北0.38 23、天津0.36 24、山东0.35 25、吉林0.35 26、贵州0.34 27、陕西0.34 28、甘肃0.33 29、宁夏0.33 30、青海0.3 31、西藏0.28 32、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无相关数据1995年0.389,1996年0.375,1997年0.379,1998年0.386,1999年0.397;其中,改革开放以来,从1978年到1999年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2124,0.2407,0.2406,0.2417,0.2416,0.2439,0.2267,0.3042,0.3045,0.3026,0.3099,0.3099,0.3072,0.3134,0.3292,0.3210,0.3415,0.3229,0.3285,0.3369,0.3361;同期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为:0.16,0.16,0.15,0.15,0.15,0.16,0.19,0.19,0.20,0.23,0.23,0.23,0.24,0.25,0.27,0.30,0.28,0.28,0.29,0.30,0.295。

基尼系数基本介绍

基尼系数基本介绍

基本介绍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为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Gini,1884-1965)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

图1:图中绿线代表绝对平均状态下,低收入人群所占人口百分比和总收入百分比之间的关系,红线代表实际情况,蓝线代表绝对不平均(即所有收入被唯一一个人占有)的情况。

图中红线和绿线中间的面积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

1详细含义经济含义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

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

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

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目前,国际上用来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和指标很多。

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

区段划分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低于0.2 收入绝对平均0.2-0.3 收入比较平均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

这个指数在零和一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

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根据黄金分割律,其准确值应为0.382。

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

中国大陆基尼系数2010年超过0.5,已跨入收入差距悬殊行列,财富分配非常不均。

此外洛伦茨曲线讲的是市场总发货值的百分比与市场中由小到大厂商的累积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

重大意义国际上常用基尼系数定量测定社会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

中国基尼系数计算及其变动趋势分析

中国基尼系数计算及其变动趋势分析

龙源期刊网
中国基尼系数计算及其变动趋势分析
作者:田卫民
来源:《人文杂志》2012年第02期
内容提要本文以统计年鉴中居民收入分组数据为基础,运用基尼系数计算公式完整地计算了1980-2010年城镇、农村和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

计算结果表明,1980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和全国居民收入差距全方位扩大,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自1993突破国际警戒线后,除1996—1999年外,均高于国际警戒线并不断扩大。

因此决策者应该高度重视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采取措施缩小城乡差距,让经济增长成果更多地为低收入劳动者分享。

关键词
收入分配基尼系数收入分组。

基尼系数概念和中国各年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概念和中国各年基尼系数

中国基尼系数什么是基尼系数,或译坚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

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

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

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

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目前,国际上用来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和指标很多。

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

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

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

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

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

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另外,可以参看帕累托指数(是指对收入分布不均衡的程度的度量)。

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对基尼系数的具体计算方法作了探索,提出了十多个不同的计算公式。

山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张建华先生提出了一个简便易用的公式:假定一定数量的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顺序排队,分为人数相等的n组,从第1组到第i组人口累计收入占全部人口总收入的比重为wi,则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关于我国的基尼系数及其统计

关于我国的基尼系数及其统计

关于我国的基尼系数及其统计《南方周末》一项对中国富豪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人认为金钱给自己带来了“不安全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唐钧表示,提请注意中国越来越严重的贫富差距,不仅不是危言耸听,反而是一个明智的、理性的“里程碑式”的忠告。

就贫富差距和仇富心态的问题,《北京日报》刊登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研究所所长毛寿龙的评论文章指出,中国当前所谓的仇富其实并非真的仇富,而是仇恨社会不公,不少穷人往往是不公的牺牲品,是被动的。

评论还指出,不少富人则往往是不公的受益者,是主动的。

前些日子,网上对于袁隆平买车的新闻炒得沸沸扬扬,网民们都说,仇富也不仇恨袁隆平!其实,那是网民们借题发挥谴责那些“权力致富”的富人,社会不公的受益者。

资料A: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计学家(或说奥地利统计学家)M.O.洛伦兹(Max Otto Lorenz,1903- )1907年(或说1905年)提出的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

它先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

将这样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用以比较和分析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的财富不平等,该曲线作为一个总结收入和财富分配信息的便利的图形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图中横轴OH表示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分组)的累积百分比,纵轴OM表示收入的累积百分比,弧线OL为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讲,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

特别是,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获时,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另一方面,若任一人口百分比均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从而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度线OL。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既不是完全不平等,也不是完全平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

基尼系数概念和中国各年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概念和中国各年基尼系数

中国基尼系数什么是基尼系数,或译坚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

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

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

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

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目前,国际上用来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和指标很多。

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

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

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

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

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

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另外,可以参看帕累托指数(是指对收入分布不均衡的程度的度量)。

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对基尼系数的具体计算方法作了探索,提出了十多个不同的计算公式。

山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张建华先生提出了一个简便易用的公式:假定一定数量的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顺序排队,分为人数相等的n组,从第1组到第i组人口累计收入占全部人口总收入的比重为wi,则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各年基尼系数

各年基尼系数

题目:查找中国历年来的基尼系数(年份尽可能的长)、农村的基尼系数、城镇的基尼系数,比较这三者的差异,分析各自反映的问题及存在差异的原因。

答案:年份全国居民基尼系数19970.370619980.378419990.389220000.408920010.403120020.432620030.438620040.438720050.4720060.49620070.520080.469年份农村基尼系数城镇基尼系数1978 0.2124 0.161979 0.2407 0.161980 0.2406 0.151981 0.2417 0.151982 0.2416 0.151982 0.2439 0.161983 0.2267 0.191984 0.3042 0.191985 0.3045 0.201986 0.3026 0.231987 0.3099 0.231988 0.3099 0.231989 0.3072 0.241990 0.3134 0.251991 0.3292 0.271992 0.3210 0.301993 0.3415 0.281994 0.3329 0.281995 0.3285 0.291996 0.3369 0.301997 0.3361 0.2952000 0.362 0.33642001 0.365 0.3582002 0.3701 0.36242003 0.3763 0.37322004 0.3692 0.34892005 0.3751 0.352006 0.378 0.3562007200820092010 0.60 0.562011 0.3897 0.33(东部:0.59 中部0.57 西部0.55)三者差异,反应问题及存在差异原因近几年,基尼系数持续升高,学界认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急剧恶化,影响和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建构。

与此同时,有专家认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并非如此耸人听闻,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放大了贫富分化程度。

农村的基尼系数、城镇的基尼系数

农村的基尼系数、城镇的基尼系数

题目:查找中国历年来的基尼系数(年份尽可能的长)、农村的基尼系数、城镇的基尼系数,比较这三者的差异,分析各自反映的问题及存在差异的原因。

答案:年份全国居民基尼系数19970.370619980.378419990.389220000.408920010.403120020.432620030.438620040.438720050.4720060.49620070.520080.469年份农村基尼系数城镇基尼系数1978 0.2124 0.161979 0.2407 0.161980 0.2406 0.151981 0.2417 0.151982 0.2416 0.151982 0.2439 0.161983 0.2267 0.191984 0.3042 0.191985 0.3045 0.201986 0.3026 0.231987 0.3099 0.231988 0.3099 0.231989 0.3072 0.241990 0.3134 0.251991 0.3292 0.271992 0.3210 0.301993 0.3415 0.281994 0.3329 0.281995 0.3285 0.291996 0.3369 0.301997 0.3361 0.2952000 0.362 0.33642001 0.365 0.3582002 0.3701 0.36242003 0.3763 0.37322004 0.3692 0.34892005 0.3751 0.352006 0.378 0.356三者差异,反应问题及存在差异原因近几年,基尼系数持续升高,学界认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急剧恶化,影响和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建构。

与此同时,有专家认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并非如此耸人听闻,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放大了贫富分化程度。

笔者认为,基尼系数是一个问题,但不是问题的全部。

对我国基尼系数的认识,应当透过数字表象,从历史的、国情的角度出发,放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框架、经济社会体制快速转型的大背景下考察其背后的内在逻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城镇以及全国居民历年来的基尼系数
农村居民1981-1999的基尼系数:0.246、0.2417、0.2416、0.2439、0.2267、0.3042、03045、0.3026、0.3099、0.3099、0.3072、0.3072、0.3134、0.3292、0.3210、0.3415、0.3210、0.3415、0.3299、0.3285、0.3369、0.3361
城镇居民1981-1999的基尼系数:0.15、0.15、0.15、0.16、0.19、0.19、0.20、0.23、0.23、0.23、0.24、0.25、0.27、0.30、0.28、0.28、0.29、0.295、
中国居民1981-1999的基尼系数:0.288、0.2496、0.2461、0.297、0.2656、0.2968、0.3052、0.382、0.349、0.343、0.324、0.376、0.33592、0.436、0.445、0.458、0.403、0.403、0.397
差异:一,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在1981-1999年基本上是呈上升趋势的,基尼系数最大为0.458,表示收入差距较大;最小的为0.2496,表示比较平均,中国居民收入整体上来说相对合理。

二,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在1981-1999年基本上是呈上升趋势的饿,最小为0.15,最大为0.3,表示比较平均,说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是较高的。

三,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相对于前两者来说是较差的,由以上的数据可以得出。

各自反映的问题:一,中国居民收入整体上来说还是很乐观的,但贫富差距在扩大。

二,城镇居民收入整体上水平较高,但基尼系数在逐
渐增大,这说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在扩大。

三,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相对较大,这说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

原因: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整体水平提高,所以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使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了。

二,城镇居民收入整体较高由于消费都集中在城镇,资金的集聚度高,然而由于居民从事的职业不同,差距自然也就大了。

三,农村人均收入在不断增加,但速度明显放缓,难度加大,在农村,人均土地面积很小,交通落后,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发展更加困难,于是,农村和城镇的差距也就扩大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