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复习题答案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资源学》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第一章

1.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是土地资源这一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资源的“二重性”是指土地资源的自然特性和社会经

济特性。

3.土地: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

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

4.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

利用的土地。

5.土地与土地资源的联系:土地包括了一切类型的土地,土

地资源则是从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的角度来阐述其具体含义,他的分类一般要经过对土地的资源价值和利用功能的评价以后,才能确定其是什么样的土地资源;从概念的外延上讲,土地的范畴比土地资源范围大;从概念的内涵上来看,土地资源的内容比土地更具体。

6.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

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参照书本、展开论述)7.土地资源的生产性:土地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土地生产力

系指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它是土地的最本质的特性之一。据估算,人类食物的88%由耕地供应, 10%由草地提供,即人类食物的98%由土地的“生产性”所决定。

8.土地的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

产特性。

9.土地的商品特性是指土地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一

种特殊商品,可以进入流通。

10.土地的产权主要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

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等。

11.土地的增值性取决于土地的稀缺性和人类社会对土地

的不断改造利用。

12.土地的四大功能:生产功能、环境功能、承载功能、

空间功能。

13.土地资源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

资源,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14.土地资源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15.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有:系统分析方法、景观生态

分析方法、现代技术应用方法、社会经济分析方法。16.3S技术是指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

定位系统GPS)。

第二章

1.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

温(热量)、水(降水)。

2.太阳辐射是由太阳发射的电磁短波辐射,它是地球表面土

地系统中一切过程的能量基础。

3.在一天之内,夜间的总辐射为零,正午最高;一年之中,

夏季的总辐射最高,冬季最低。

4.目前我国光照强度一般多以日照时数来表示。

5.一般情况下,强光照有利于植物的生殖生长,弱光照有利

于植物的营养生长。

6.地球表面的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

7.地表和土地资源利用的一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均由温

度来控制。

8.农业生产上常用的积温指标是≥10℃的积温。积温的高低

决定着作物一年的熟制。

9.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10.地球上的水资源可分为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其

中降水是影响土地资源利用与生产力的关键因素。

11.降水的时空分布

①空间分布:由于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降水量大致自东南

向西北递减

②时空分布:由于受太平洋季风和印度洋季风的影响,我国

降水年际和年内变化比较大。

12.海拔高度是划分地貌形态如平原、高原、丘陵与山地

的重要指标。平原的海拔大多数低于200M,高原的海拔

高度在1000M以上,丘陵一般不到500M,山地则是在500M 以上,500~1000M称为低山。

13.海拔高度对土地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热条件再分

布方面;对其他各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人类活动的制约方面。

14.与土地资源特性关系最密切的地貌因素:海拔高度、

地面坡度、地貌类型等几个方面。

15.地面坡度对土地特性及其利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

侵蚀、农田基本建设、交通运输、灌溉和机耕条件以及建筑工程投资等方面。

16.地貌类型按地貌形态可粗略分为平原、丘岭、山地、

高原和盆地等五大类。

17.平原可分为山前平原、冲积平原、湖积平原、滨海平

原等。

18.我国著名的冲积平原有:松嫩平原、松辽平原、黄淮

海平原、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滨海平原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河现代三角洲等。

19.地表水系是指存在于河流、湖泊、冰川和沼泽等水体

的水分。

20.地下水的类型:包气带水(土壤水、上层滞水)、潜水

和层间水

21.土壤类型分布:海洋性土壤群系、大陆性土壤群系和

垂直地带性。

22.土壤地域分布规律:

①土壤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②土壤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③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④不同区域的土壤地域性分布规律

23.土壤是陆地上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在生物、气

候、地形、母质、时间等五大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历史自然体。

24.一般而言,农作物最佳的耕层厚度为>20~25cm。

对多数多年生作物而言,最佳的土层厚度一般为>100cm,临界厚度一般为>50cm。

25.通常认为壤土是农业生产较为理想的土壤质地类型。

26.多数农作物最适宜的土壤酸碱性为弱酸性至弱碱性。

27.土壤的综合性状通常用土壤肥力、土壤的水分状况、

土壤的适宜性来评价。

28.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开放性、动态性、自我调节性、

演化性。

29.植被包括森林、草地及农田栽培作物。

30.植被对土地系统的生态调节功能表现在: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护环境;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固结土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参考书本、展开论述)

31.影响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属性的因素主要有:

①社会因素:人口、社会需求、土地制度、土地政策与法规、

资源与环境政策

②经济因素:生产力水平、市场状况、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

区域条件、投入水平

③技术因素:科技发展水平、生产管理水平、技术培训与维

护、物质技术条件。

32.土地的所有制和使用制度是土地资源最重要的社会属

性。

33.土地所有制: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

形式。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关系的基础。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制体现形式。

34.土地使用制度: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

定,是土地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5.土地区位是自然要素区位、经济区位和交通区位在空

间地域上有机组合的具体表现。

36.土地经济生产力:相对于土地自然生产潜力而言的。

土地自然生产潜力是指充分考虑气候、土壤、地形、水文地质等全部自然要素对植物产量影响后得到的土地生产潜力。

37.影响土地经济生产潜力的人工控制因素主要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