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学课程讲义

合集下载

地缘政治学缘起&地缘政治格局

地缘政治学缘起&地缘政治格局

随着人类对地缘认识的加深和研究的深 入,产生了地缘政治学。
三 地缘政治概述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地缘政治是“关于国际政治中地理位臵对各国政治相互关 系如何发生影响的分析研究。地缘政治指出某些因素对决 定国家政策的重要性,诸如在获得国家利用,控制海上交 通线,据有战略要地等” 《中国大百科全书》
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的一个部分,它根据各种地理要 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地区范围的战 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地缘政治学把地缘因素视 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
荷兰
• 16世纪晚期通过尼德兰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 家. • 17世纪荷兰通过殖民争霸和扩张占领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 通过海外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荷兰人被称为”海上马车 夫” . • 17世纪的荷兰成为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庞大 的商业帝国. • 衰落的原因: 17世纪中后期,在三次英荷战争中,商业资本占主导地位的 荷兰被工业资本占主导地位的英国打败后逐步走向衰落.
契伦:把国家解释为“领土、国土、版图 或者最具有特征的领域的具体地域”,空 间被看做是国家成功的关键。
豪斯霍弗:坚信国家的位置和领土特性是 决定国家命运的主要条件。
早期地缘政治理论的共同点
研究范围 以国家为研究 对象,主要从 国家层面来研 究政治与地理 二者之间的关 系。
核心内容 强调地理要素 对国家发展有 极大的限制作 用,特别强调 国家领土及区 位特点作用
2
核心内容
3
研究方法
小结
早期和发展时期 的地缘政治研究 具有明显的服务 于国家的特性, 助长强国的霸权 争夺,随着两 次世界大战的影 响,地缘政治研 究开始发生转变

地缘政治理论PPT课件

地缘政治理论PPT课件

荣。
2021/3/9
授课:XXX
11
※二、近现代地缘政治理论的成熟与发展
(三)地缘战略理论流派 1.[美]阿尔弗德雷·马汉的“海权论” 2.[英]哈尔福德·麦金德的“陆权论” 3.[德]卡尔·豪斯浩弗的“生存空间论” 4.[美]斯派克曼的“边缘地带说”
2021/3/9
授课:XXX
12
※二、近现代地缘政治理论的成熟与发展 (三)地缘战略理论流派
哪一学术领域?
2021/3/9
授课:XXX
19
谢谢大家!
2021/3/9
授课:XXX
20
刚才的发言,如 有不当之处请多指
正。谢谢大家!
2021/3/9
21
(一)[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朴素的地缘政治思想 1.临近海洋地区有利于商业和贸易活动:商贸发
达,实力雄厚。 2.温和的气候有利于国家特性、人类活力和智慧
的发展。
[古罗马]斯特里波→“欧洲中心论”
2021/3/9
授课:XXX
8
一、地缘政治思想的理论渊薮
(二)[法]让·布丹的地理环境论 1.山岳地区的国民:向往自由、民主。 2.沿海地区的国民:长于商贸。 3.生活在土地肥沃的平原地区的国民:因幸福
来得容易,往往耽于安逸,不思进取。 4.贫瘠地区的国民:辛勤劳作,有忧患意识,
能高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弥补自然 资源的不足。
2021/3/9
授课:XXX
9
※二、近现代地缘政治理论的成熟与发展
(一)[德]弗里德里克·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论
《国家领土成长规律》
国家有机体论
《政治地理学》
1.内部和谐
2.生存空间理论
2、王家福 著:《国际战略学》,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

地缘政治学

地缘政治学
2.制空权的获得是取胜的关键。“掌握制空权,能阻止敌人飞行,同时保持自己飞行”。夺取制空权一般通 过两个途径:①在空中与敌方空军交战而取胜;②摧毁敌方地面空军及其基地。
3.空战中进攻作战是最重要的。空中进攻的目标包括工商业设施、重要公私建筑、运输干线和交通枢纽以及 某些特定的居民区。
总的看来,杜黑的论点主要是围绕“制空权”这个中心主题展开的。事实证明,制空权的确是战争中一个非 常有力的手段,特别是在太空武器飞速发展的今天,杜黑的理论与核时代的战略在很多方面不谋而合。
亨廷顿还认为,冷战后将出现一个多极和多文化的国际体系,西方仅为其中之一。西方的文化价值不具普适 性,其影响力已呈下降趋势,因此西方文化缺乏同化、整合其他文化的力量。同时,非西方社会也将越来越伸张 自己的文化价值,拒绝西方强加给它们的文化价值。如果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硬要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价值观, 其结果将适得其反,将会激化矛盾,引起文明冲突。当然,亨氏宣扬他的观点,绝非反对西方文明的统治,他只 是善意地提醒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决策者们,不要被冷战的胜利冲昏头脑,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以免把 战线拉得过长,树敌过多,陷入被动境地。显然,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并没有摆脱冷战的思维方式,在冷战后西 方国家内部凝聚力下降的情况下,他企图树立起非西方文明作假想敌,以维护西方的内部团结和美国的霸权地位。 《文明的冲突》面世以来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不断恶化的巴以冲突、9.11事件、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特别 是9.11事件)似乎验证了亨氏理论,也使得亨廷顿“文明冲突论”再次引起广泛注意。
从以上介绍的几个定义中不难看出,地缘政治学实际上是地理和政治的结合体,故又称地理政治学。它把地 理因素(如地理位置、国土面积、人口、民族、资源、经济实力及战略军备等)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对外政治决 策的一个基本因素;并依据这些地理因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成,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及有关国 家的政治行为。

地缘政治学-PPT课件

地缘政治学-PPT课件

至于著名的诸葛亮《隆中对》,实际已经是古 代中国的地缘战略角度设计政治发展的一篇杰 作。司马迁在《史记》中,总结秦汉重大战役 时,从战略上讨论了秦地“山河百二”可以 “一丸”于函谷关堵塞封闭之。他认为中原则 是四战之地,故为兵家所必争。又总结历史提 出了在中国作事(取天下)往往始于东南,而 收功于西北的地缘战略思想(20世纪中国革命 战争再次印证这一观点)。这些观点,均显示 了司马迁具有把地理形势与历史、政治形势相 结合,作通盘思考审度的深刻地缘战略眼光。
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实行和调整改 革、开放政策的过程中,应当如何判断和把握 自身最大、最现实的政治、经济战略利益?如 何粉碎敌对外部力量围困、孤立、阻滞和通过 和平演变瓦解中国的阴谋?对这些具有战略意 义的问题的思考,需要密切考虑地理与政治、 经济力量的组合,也需要深刻了解、研究敌对 外部势力措以构思其战略和政策的理论基础。
现代的地线战略理论,其创立者,公认是英国新地理学 家哈· 麦金德。美国学者唐斯在其名著《改变近代历史的 16本书》中,认为麦金德的《历史的地理枢纽》与达尔 文的进化论、亚当·斯密的自由经济理论、马克思的资 本主义经济制度批评等16种著名学说类似,都是深刻影 响和改变了近、现代世界形势的重要思想理论。唐斯说: “麦金德的这篇论文……引发了一系列新的观念,使得 全世界的军事、政治家以及经济、地理和历史学家们的 思路为之一新,产生了强大的震撼。” 最近,我购到了这本世界名著的中译本(商务1985 版)。披读一过,精义珠多。深感的确值得向国人,特 别是关心中国在当代及未来世界中所处战略形势的人, 做一推荐。
由此一心脏地带出发,东进可以控制中国、日本;南 下可到伊朗、印度和中南半岛(东南亚);进而越过 阿拉伯半岛可以进入非洲大陆;西向可以控制西欧山 地;从北或西面越大洋,即可进入美洲。因此,如果 从世界整体的战略眼光看,这块地域的战略地位,恰 恰相当于在中国历代兵家所必争的中原——中央平原 地区。实际上,麦金德所谓“地理中枢”,也正是把 这块地域,看作世界的“中原”。由这种地理战略眼 光出发,他提出了三句影响深远的名言:

地缘政治学

地缘政治学

第一章时代的术语:政治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保尔·克拉维尔在199e4年写道:“地缘政治学是时髦的术语”,而意识形态则变为了“过时的术语”。

现在风向已变:二战以来在精神生活中经历数十年的实际禁锢后,地缘政治学复活了。

克拉维尔认为这一命运的转变缘于世界态势的变迁,因为冷战已趋于终结,国际舞台的新轮廓开始成型。

克拉维尔断言,伴随超级大国对抗的结束,东欧集团的崩溃已滋生了一种氛围,其中“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问题的反映显得更为重要”。

“地缘政治学”这一术语源于19世纪后期,一开始就引发了极大的争论。

原因就在于它主张介人国家政策的现实事务,因而导致了学界的特别关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地缘政治学在德国深深卷人了国家政策的制定之中,因而不可避免地涉足其领土扩展政策的合理化和计划的制定,以及使纳粹在欧洲居于统治地位的宣传合法化。

基于此,二战后的德国地缘政治学说,连同纳粹主义意识形态武库中的其他内容统统遭到唾弃:这必然会对这一主题的其他方面产生负面影响,此种境况殃及了整整一代人。

地缘政治学的复活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新地缘政治学”发端于美国和法国。

就前者而言,特别是与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密不可分,他将地缘政治学说引进其有关外交政策的论述中。

正是由于基辛格的认可,地缘政治学,连同其形容词“地缘政治的”,很快进人了美国已确立的政治和国际关系词汇中;在法国,大约也是在同一时期,地缘政治学由拉考斯特领导的一支新的政治地理学派予以了重新介绍,这集中反映在《希罗多德杂志》中,而也正是当地缘政治学重新获得其学术资格后,才在法国进人了一般的政治词汇中。

地缘政治学在这一特定时期复活的缘由可追溯为政治语义学和国际关系粘合过程中的某种不经意的创举。

从语义学上而言,它是一个表述了政治行为和这种行为产生的地球环境间的某种特殊关系的术语。

我们或许可以像伏尔泰对上帝进行臆断一样作出这种推断,如若20世纪70年代没有地缘政治学,似乎有必要发明一个或找到一个与之极为类似的东西。

地缘政治学课程讲义

地缘政治学课程讲义

地缘政治学课程讲义绪论教学⽬标:了解与地缘政治学相关的术语,掌握地缘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问题,理解地缘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法。

重点问题:与地缘政治学有关的概念和术语地缘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问题地缘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法创建中国特⾊的地缘政治学理论教学⽅式:讲授教学时数:2课时。

每节0.5课时。

第⼀节有关概念的阐释研究地缘政治学⾸先遇到的难题就是它所涉及的⼀些基本概念与术语。

作为⼀门交叉学科,它涵盖的范围包括政治学、地理学、经济学、军事战略学、历史学等,因⽽在学习过程中,有关的各种概念和术语必须加以辨析。

⼀、地缘地缘?⼀词的基本解释是?地球的、⼟地的?。

国内的学者在研究地缘政治学、国家安全地理或地缘战略时的界定有:(1)?‘地缘’实质是指地理环境关系的简称?;(2)?‘地缘’⼀般是指因居住在同⼀地区⽽发⽣的社会关系。

国家间的地缘关系,指的是以地理位臵、综合国⼒和距离等地缘要素为基础所产⽣的国家之间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军事、地缘⽂化等关系,主要表现为国家间的相互作⽤。

?综合来看,我们主要从下列⼏个层次理解?地缘?的内涵:⼀是地理的现实。

⼆是地理环境和⼈类事务之间的联系,即⼈—境关系,这是从⼈类对⾃然的反作⽤⽽⾔的。

由此可见,?地缘?包含了地理的内涵和地理的延伸内涵。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然科学研究和⼈类事务研究之间的桥梁⼀旦建⽴起来,对⼈—境关系的研究似乎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地理环境中国家之间的关系成了地缘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

因⽽,当?地缘?成为⼀个⼝头禅时,它强调了当今时代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对⼈与⾃然和谐的认识,作为?政治学?的前缀,则要求政治⾏为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地缘战略战略泛指对全局性、⾼层次的重⼤问题的筹划和指导。

战略本⾝有其发展的历史,我们所⾔的战略是?⼤战略?,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科技、⽂化等领域,与?地缘?连接在⼀起,简要⽽⾔就是指战略考虑与地缘政治考虑的结合。

地缘政治学

地缘政治学

地缘政治学
一、德国地缘政治学派
(一)拉策尔(地缘政治的鼻祖)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斯宾塞——社会达尔文主义
人文地理学的分支——政治地理学)
拉策尔的主要观点:
国家观同西方传统的“契约”国家观不同,与土地相联系——一群人+土地=国家。

一群人是“集合体”,土地是国家的“属性”
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看,国家有机体理论——运动规律——土地为人提供能量——生存空间(拉策尔未明确提出)——边疆能动——强权、现实主义、丛林法则
拉策尔国家生存的7条法则——空间、位置
人口、商业、交通、弱小势力、边界(国家实力的衡量)
完全的地理决定论
(二)契伦(《作为有机体的国家》)
地缘政治学概念的提出与独立学科研究体系的创建
国家空间属性发展规律的研究
国家有机体说:自然属性:空间、位置
政权属性:法律、文化
实现有机统一,是对拉策尔理论的发展
国家行为体分析体系,“地缘”贯穿其中。

地理环境、人口(民族精神)、政府、社会(均衡发展)、经济(自给自足)。

地缘政治学主要流派课件

地缘政治学主要流派课件

经济实力对国家的地缘政治影 响力至关重要。经济发展水平 与国际影响力之间存在紧密联 系。
能源、矿产资源、战略物资等 资源的争夺成为地缘经济的重 要内容,影响着国家利益和安 全。
3 3. 经济合作与区域一体 4 4. 新兴经济体与地缘经


经济合作和区域一体化是推动 地缘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促 进国家间的经济融合和共同繁 荣。
国家行为的驱动因素
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国家决策,国家之间互动受地理位置、资源、 安全等影响。国家战略、外交政策和军事部署均受地缘政治因素 驱动。
国际合作与冲突
地缘政治影响国家之间合作和冲突,共同利益可能促进合作,而 利益冲突则可能引发矛盾。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国家间关系的稳定 性。
地缘政治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马汉提出海权论,强调海洋力 量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海权 是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 3. 陆权论
麦克因德尔提出陆权论,认为陆地力量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陆权是 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关键。
空间决定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
空间决定论强调地理环境对国家 发展的影响,认为地理环境决定 了国家的命运。
自然资源
丰富的自然资源,例如矿产资源 、土地资源、水资源等,为国家 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地理位置
优越的地理位置,例如交通枢纽 、战略要地等,有利于国家与其 他国家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
气候条件
适宜的气候条件,例如温和的气 候、充足的降水量等,有利于农 业发展和人口增长。
海权论
海洋控制
认为控制海洋是获取资源、发展经济的关 键。
海上力量
强调发展强大的海军力量,维护海上贸易 和安全。
岛屿战略
地缘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新的理论和方法层出不穷。未来,地缘政 治学的研究需要更加关注科技发展、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并将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为解决全球性挑战贡献力量。

第8章 地缘政治学各家学说

第8章  地缘政治学各家学说

第八章地缘政治学各家学说政治地理学所研究的空间政治现象分三个尺度,即国家的内部的区域或地方的政治格局与关系,国家的政治地理特点以及国家之间的政治格局与相互关系。

在第二章至第六章,我们分别从国家的起源、民族的形成、国家的空间特征和综合国力与国家内部的政治制度、政党、选举地理来阐述国家级与国家以下的区域级的基本特征与空间结构。

第六章是介绍各家的关于国家的政治地理理论。

以下四章则是阐述国家级以上的国家间的政治地理。

地缘政治学是其特征的规律性阐述与理论概括。

由于国际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并随着政治、经济、社会和军事等实力与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其空间的格局亦有所不同,故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地缘政治论说。

有时,由于角度与侧重点的不同,同一时期,有不同的地缘政治论说。

另外,地缘政治学虽然是根据客观实际进行理论概括,但是由于人的思想现点、哲学思维、阶级立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的不同,地缘政治学的论说亦受其影响。

因此,各家论说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甚至,有的走上邪路,滑到为本国的侵略扩张服务的道路上去。

为了先掌握些有关国际关系的背景知识,故本章放在第七章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之后。

对第九、十两章来说,则是先学些规律性概述,为深入了解这两章打下基础。

一、地缘政治学概念及其复兴地缘政治学(Geopolitik)一词是在德国哥德堡大学政治学教授基伦(Rudolf Kjellen,瑞典)在其所著的《生存形态的国家》(1916年)一书中提出的。

他吸收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和“生存空间”的理论,并进一步发挥,建立了用地理环境来说明政治现象与事件的地缘政治学。

当时,这一术语并未引起学术界与社会的注意。

后来,德国地缘政治学家豪斯浩弗于1924年在《地缘政治学杂志》发表大量的地缘政治文章,并为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扩张制造理论依据和提供宣传工具。

这不仅使地缘政治学突然之间为世人所知,同时也使作为一门新的学科的地缘政治学受到玷污,不仅其本身受到学术界的非议、社会的指责,几致身败名裂万劫不复的地步,而且亦使政治地理学受到牵连,较长时期遭受冷遇。

第十一章 地缘政治

第十一章  地缘政治

克莱因综合国力公式 : PN=(C+E+M) ×(S+W) 即国际力量= 【(人口+领土)+经 济能力+军事能力】× (战略意图+贯彻国家 的战略意志)
3.邻国:
(1)邻国的 数量:邻国 越多,地缘 政治环境越 复杂,边境 ,民族等问 题相对较多 。 (2)邻国的次 序:直接接壤 的是第一序列 邻国,与第一 序列接壤的国 家为第二序列 ,可形成缓冲 带。
狭义:专指地 缘政治的现实 ,包括客观存 在的地缘政治 关系,地缘政 治过程等。
4.共性
1.行为主体
主要是主权国家 ,其次是非国家 行为体等各种国 际政治力量,地 缘政治关注的是 它们(国家或国 家集团)之间的 互动关系。
2.物质基础
3.多维性
4.层次性
包含各种 地里要素 的地理空 间。
源于地理空间 的多维性和对 同类地理要素 的分析工具的 多维性。
2.美苏对抗的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体现
• (1)美苏在自己认为地缘战略价值至关 重要的一些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 美国:在欧洲主要的安全体系是北大西洋公 约组织;在亚太地区则有美日、美菲、美澳 同盟,以及朝鲜战争后的美韩同盟和美台共 同防御协定。 • 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则是东欧,其 维持机制是华沙条约组织和经济互助委员会 ,在远东则是与中国签订了同盟条约。
某国与地球上的 陆、海、山、河 等自然物的空间 位置关系,尤其 是海陆关系。
2. 国土幅员
指按面积单位计算的国土 范围,它是构成一国综合实 力的基本物质条件。一般来 说,面积大的国家资源丰富 ,有利于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并使该国具有成为大国的 战略潜力。它会使一个国家 具有战略纵深,可以分散并 承担较大的战略压力,而且 在时间上提供各类危机甚至 战争的预警时间。

地缘政治-详解

地缘政治-详解

地缘政治-详解(重定向自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Geopolitics)又称为“地理政治学”、“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说中的一种理论。

它主要是根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

目录• 1 什么是地缘政治[1]• 2 地缘政治的源起• 3 地缘政治的涵义• 4 地缘政治斗争的内容• 5 地缘政治的主要理论[1]o 5.1 传统地缘政治理论▪ 5.1.1 海权论▪ 5.1.2 陆权论▪ 5.1.3 空权论▪ 5.1.4 德国地缘政治o 5.2 现代地缘政治理论• 6 地缘政治的主要影响•7 参考文献什么是地缘政治[1]地缘政治在地缘政治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有关地缘政治的若干解释。

在英文中,“geopolitics ”一词既可指地缘政治理论,亦可指地缘政治现实,其涵义具有多重性。

在中文文献中,相关的词主要有地缘政治学和地缘政治两个,前者的涵义相对单一,而后者则是个复合概念。

前苏联学者拉祖瓦耶夫提出地缘政治学三种含义:第一,地缘政治学突出了地理和政治之间的关系,侧重于地理对政治的影响;第二,把地缘政治学推广到列强争夺世界或地区优势和权力的斗争上,最一般的是,人们称国家间竞争,特别是全球性竞争的典型情况为地缘政治。

第三,认为地缘政治学首先反映了国际舞台上争取权力的斗争同地理的联系,地缘政治学被看作外交政策的工具,它从地理决定论原则出发规定外交政策的可能性和优先权。

美国学者奥图赛尔(Gearoid O. Tuathail)认为地缘政治学这一术语有多个含义,他归纳如下:第一,用作描述对特定地区或问题的概览,以便把握被认定为外部事实的明显特征。

在这种用法下,地缘政治学就是对某一问题进行考察的分析工具。

如,关于 X 的地缘政治,X 可以指石油、资源、能源、信息、中东、中美洲、欧洲等。

第二,地缘政治几乎是现实政治的同义语。

地缘政治学讲义 第一讲

地缘政治学讲义 第一讲

地缘政治学讲义第一章绪论一、国家的地理宿命二、何为地缘政治和地缘政治学三、地缘政治格局约束下的国家战略选择四、现代地缘政治学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二章地缘政治结构与理论一、结构二、民族国家的扩散三、地缘政治学与一般体系四、均衡、动荡与世界秩序第一章:绪论一、国家的地理宿命及其抗争1、来自中国历史的故事2、来自全球大国的故事3、世界不是平的——从地理的角度重新理解世界地理视角下的政治与外交、地理视角下的全球产业布局全球化并未导致地理的终结,而是产生了一个更加复杂多变的地缘政治体系要问有关未来的问题,最好的立足点其实就是大地。

文化与地理的力量,可能在某个时刻战胜一切,而一个人为的边界是不符合自然的,所以也特别脆弱。

二、地缘政治学定义1、各种定义鲁道夫·契伦:将国家作为地理有机体或空间现象的理论,1899年卡尔·豪斯霍夫:是新的关乎本国利益的国家科学……,关于空间决定一切政治过程的学说,它以地理作用广泛的基础,尤其是政治地理。

其他学者。

其一,一种人文地理与应用政治学相结合的研究;其二,从空间或地理视角出发的国际关系研究。

科恩:对在以地理环境与视角为一端和以政治过程为另一端的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分析。

2、现代地缘政治学的几个阶段其一,争夺帝国霸权。

拉采尔1844-1904:认为国家的生命来自于人类与土地的联系,他对空间与位置的地理法则的思考,对边疆的扩张等进行了分析。

麦金德1861-1947:基于陆上交通的改进提出了”枢纽区域”或”心脏地带”的概念,强调陆权,特别是对世界最大陆地心脏的统治将成为世界统治的基础。

提出:谁统治了东欧就统治了心脏地带,谁统治了心脏地带就统治了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统治了世界。

马汉1849-1914:仍然以亚欧大陆为世界中心,分析了陆权国家的局限性(特别是俄罗斯),从海洋运动的便利性强调了海权的重要性。

对马汉来说,那些凭经巴拿马运河及苏伊士运河航道可到达的广泛地区,是世界权力的关键所在。

地缘政治学主要流派PPT课件

地缘政治学主要流派PPT课件
地缘政治学的主要流派
3
G 第一讲 eopolitik & analyse of intanational issue
地缘政治学的主要流派
4
本讲要点
• [德]弗里德里希·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论” • [瑞典]鲁道夫·契伦与地缘政治学 • [美]阿尔弗雷德·马汉的“海权论” • [英]哈尔福德·麦金德的“陆权论” • [意]吉里奥·杜黑的“空权论” • [德]豪斯霍弗尔的“生存空间论”
Rudolf kjellea
[瑞典]鲁道夫·契伦的扩张理论
14
• 作为德国的崇拜者,他号召德国人创造全球秩序 的新的权力中心,从而维护欧洲中心的稳定。
• 他发现一个大国所必备的广博、内聚力和易于对 外结盟特点,德国一无所具。为此,他强调指出, 如果德国要作为一个大国生存就必须向外征服, 必须建立一个以敦刻尔克、里加、汉堡和巴格达 为基石的广泛的中欧帝国,这一帝国将置于德国 的领导之下,柏林—巴格达铁路是其中枢。
5
Friedrich.Ratzel (1844~1904)
• 他第一次系统研究了政治区域,是第一个在对 国家的比较研究中系统研究了空间和位置影响 的人。正是因为这一点,他被认为是现代政治 地理学的创建人。
[德]弗里德里希·拉采尔
6
1859年,《物种起源》发表,达尔文的进化论似乎提供了殖民政策的理论依据。
• 国家的疆界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经常会出现移动或变更 的现象。国家存在自然的增长趋势,和生物进化过程中所 遵循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样,国家为了生存和强 大必然要扩展其领土,如果没有强大的邻国给予有效的反 对,它就会越过边界。世界性强国必须占有足够数量的土 地,尤其是战略要地。
8
[德]弗里德里希·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论”

第七章 地缘政治学各家学说

第七章 地缘政治学各家学说

杰弗里·帕克 英国 杰弗里 帕克
“从空间的或地理中心论的观点对国际局势背景 进行研究,整体的认识。 这是全球的地缘战略学。 进行研究,整体的认识。”这是全球的地缘战略学。
英国的著名政治地理学家泰勒指出, 英国的著名政治地理学家泰勒指出,地缘政治学 在西方的复兴有三种显著的表现: 在西方的复兴有三种显著的表现:
针对这种形势,麦金德的结论是: 针对这种形势,麦金德的结论是:“枢纽国家向欧 亚大陆边缘地区的扩张,使力量对比而对它有利, 亚大陆边缘地区的扩张,使力量对比而对它有利,这将 使它能够利用巨大的大陆资源来建立舰队, 使它能够利用巨大的大陆资源来建立舰队,那时这个世 界帝国也就在望了。如果德国与俄国结盟, 界帝国也就在望了。如果德国与俄国结盟,这种情况就 可能发生。” 可能发生。 面对这一可能出现的形势, 面对这一可能出现的形势,海上强国的英国如何采 取对策呢?这样一种事态的威胁, 取对策呢?这样一种事态的威胁,必将推动法国与海上 强国联盟。 强国联盟。 在学术上麦金德地缘政治学作品贡献在于, 在学术上麦金德地缘政治学作品贡献在于,以全球 战略观念, 战略观念,将时空结合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世界形势的 第一人, 第一人,把地理学变成国际政策与战略的重要辅佐的开 创者。陆权战胜海权的观点,在海权全盛时期为之一震。 创者。陆权战胜海权的观点,在海权全盛时期为之一震。 该文中的两个主要战略观点至今仍有影响。 该文中的两个主要战略观点至今仍有影响。一是把世界 当作一个整体; 当作一个整体;一是认为俄国的扩张与收缩对世界有极 重要关系。 重要关系。
在欧洲, 在欧洲,东欧与枢纽地区 相毗邻的是平坦的地区, 相毗邻的是平坦的地区,有两 条道路可由东进入欧洲中部。 条道路可由东进入欧洲中部。 是喀尔巴阡山北面的波兰平原 与南面的多瑙河谷地。 与南面的多瑙河谷地。 草原民族出征的原因在于利用了马与骆驼所带来 的机动性的优势。在欧洲形成了俄罗斯人、日耳曼人、 的机动性的优势。在欧洲形成了俄罗斯人、日耳曼人、 法兰西人,意大利人和拜占庭希腊人——的历史, ——的历史 法兰西人,意大利人和拜占庭希腊人——的历史,才 实现欧洲的文明。麦金德在该文中提出: 实现欧洲的文明。麦金德在该文中提出:“我请求你 们暂时地把欧洲和欧洲的历史看作隶属亚洲和亚洲人 的历史,因为在非常真实的意义上说, 的历史,因为在非常真实的意义上说,欧洲文明是反 对亚洲人入侵的长期斗争的成果。 对亚洲人入侵的长期斗争的成果。”这是哥伦布以前 时代的情况。 时代的情况。

地缘政治学-PPT课件

地缘政治学-PPT课件

麦金德书中最重要的概念,是他从全球一体观 念出发’,提出的“地理政治枢纽”的概念。 他认为,全球可以分成若干个大岛。联于一体 的欧、亚、非三大洲是其中一块最大的陆岛。其次 为南北美洲大陆,再其次为澳洲大陆。所以他称欧、 亚、非大陆为“世界岛”。他认为,在这块世界岛 上居于顶端部分的欧亚大陆,是决定世界发展的地 理中枢或 “枢纽”,因此他称之为全球的“心脏地 带”。
由此一心脏地带出发,东进可以控制中国、日本;南 下可到伊朗、印度和中南半岛(东南亚);进而越过 阿拉伯半岛可以进入非洲大陆;西向可以控制西欧山 地;从北或西面越大洋,即可进入美洲。因此,如果 从世界整体的战略眼光看,这块地域的战略地位,恰 恰相当于在中国历代兵家所必争的中原——中央平原 地区。实际上,麦金德所谓“地理中枢”,也正是把 这块地域,看作世界的“中原”。由这种地理战略眼 光出发,他提出了三句影响深远的名言:
麦金德首先注意到世界地地理环境与人类的利益体系 具有深刻、密切的联系。他认为 “把自然地理和政 治地理结合起来”作统一性研究很有必要。他指出, 研究地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是为了本民族的利 益,为了实现国家的政治、经济上的战略性目标。这 样,他就把鲜明、强烈的主体意识带入了地理学,开 创了政治地理和人文地理学的一系列新概念,从而使 传统的自然地理学观念受到了革命性的震撼。
1904年1月25日,根据设于伦敦的英国皇家地理学 会的邀请,麦金德在会中宣读了《历史的地理枢纽》 这篇论文,由此宣告了这种具有重大世界战略意义 的新地理理论的正式诞生。麦金德的地理政治思想 对英国后来的世界战略观念和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我们知道,地理学是人类对其生存、活动所依赖的 地球空间的知识体系。 根据其学说与人类关系的密切程度,地理学可以区 分为静态、直观、描述性的与动态、渗透主体目的 性、利益性的两大类型。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目前 的地理学科理论一般仅仅停留在这种静态描述的地 理学的层次上。地理理论的这种滞后,深刻影响我 们的世界战略眼光。而西方的地缘战略学却常爱讲 这样一个警句:“由于对地理战略的无知,给国家 利益造成的代价是难以估算的。”

地缘政治学导论第二章 地缘政治格局及其演变的基本规律

地缘政治学导论第二章 地缘政治格局及其演变的基本规律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地缘政治格局的构成
定义: 单极地缘政治格局,是指在特定的地缘政治空间 结构中,存在一个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或国家 集团。 该大国或国家集团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 方面的实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能强行推行其国家 意志和地缘战略。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地缘政治格局的构成
三、民族问题始终相随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第三节 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基本规律
探索地缘政治格局的规律 一是通过研究古今中外国家与国家间地缘关系发展 变化的历史分析,找出其演变的基本法则; 二是研究地缘关系所确定的相互依存的必然联系, 特别是各行为体在处理国际事务过程中提出的地缘 政治思想或地缘政治的实际概括。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第三节 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基本规律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地缘政治学导论
刘从德 主编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第二章 地缘政治格局 及其演变的基本规律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重点问题
地缘政治的分析规模 地缘政治格局的构成
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规律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第一节
地缘政治的分析规模
一、微观上的力量中心 从微观的区域看,战略地位重要的地域更容易被重 视,占据它的国家或集团也容易成为主角。 力量中心是指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人口素质、 技术等具有优势的大国或国家集团。 力量中心的形成源于各种力量以不同形式的聚合。
第二节
地缘政治格局的构成
表现出的特征在于: (1)三个以上力量中心复杂互动; (2)较为稳定的三角、四边或五极“均势”; (3)边缘—外围地带力量的行为取决于其利益偏好; (4)多重力量的相互牵制使国际局势总体安全,但 局部麻烦不断; (5)地缘文化和地缘经济因素的作用凸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教学目标:了解与地缘政治学相关的术语,掌握地缘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问题,理解地缘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重点问题:与地缘政治学有关的概念和术语地缘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问题地缘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创建中国特色的地缘政治学理论教学方式:讲授教学时数:2课时。

每节0.5课时。

第一节有关概念的阐释研究地缘政治学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它所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与术语。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涵盖的范围包括政治学、地理学、经济学、军事战略学、历史学等,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有关的各种概念和术语必须加以辨析。

一、地缘“地缘”一词的基本解释是“地球的、土地的”。

国内的学者在研究地缘政治学、国家安全地理或地缘战略时的界定有:(1)“‘地缘’实质是指地理环境关系的简称”;(2)“‘地缘’一般是指因居住在同一地区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国家间的地缘关系,指的是以地理位置、综合国力和距离等地缘要素为基础所产生的国家之间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军事、地缘文化等关系,主要表现为国家间的相互作用。

”综合来看,我们主要从下列几个层次理解“地缘”的内涵:一是地理的现实。

二是地理环境和人类事务之间的联系,即人—境关系,这是从人类对自然的反作用而言的。

由此可见,“地缘”包含了地理的内涵和地理的延伸内涵。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自然科学研究和人类事务研究之间的桥梁一旦建立起来,对人—境关系的研究似乎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地理环境中国家之间的关系成了地缘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而,当“地缘”成为一个口头禅时,它强调了当今时代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认识,作为“政治学”的前缀,则要求政治行为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二、地缘战略战略泛指对全局性、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筹划和指导。

战略本身有其发展的历史,我们所言的战略是“大战略”,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与“地缘”连接在一起,简要而言就是指战略考虑与地缘政治考虑的结合。

近些年来,“地缘战略”一词受到国际关系学、政治地理学、军事战略学、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青睐,典型的界定有下列几种:(1)“地缘战略理论是由地缘政治学发展而来的一种理论。

它以地缘政治学为基础,着重研究地理环境对战略的影响以及战略的地理特征。

”(2)“地缘战略就是利用国家间的地缘关系获取国家利益的谋划。

”(3)“地缘战略就是利用地缘关系及其作用法则谋取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方略。

”可见,地缘战略包括的要素有:(1)国际关系行为体: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2)地缘结构:地理位置、自然结构、领土范围、人口数量等;(3)互动:行为体之间的联系方式与相互作用方式;(4)科技进步: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和武器技术的改进;(5)思维理念与行为方式的确定:不同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对国际关系行为体的对内和对外行为的剖析要以这些要素为基础。

马汉开创地缘战略理论的研究,提出“海权论”,就是基于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从“制海权”的一般原理的高度出发进行阐述。

此后的理论也都大致如此。

三、地缘政策地缘政策指利用地理知识为实现国家的利益服务,是一些学者们对地缘政治学的贬称。

他们认为,在20世纪上半叶,地缘政治学就如大多西方地理学家所理解的那样包含着为国家目的而运用地理学知识的内容。

因此,地缘政治学受制于国家的操纵,并使国家试图实施的那些特殊政策合法化。

正是由于被理解为与政策制定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哈罗德·斯普劳特将之贬为实质上的“地缘政策”。

也可以说,拿破仑断定国家政策取决于其地理的名言得到了广泛认可。

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和法国的新地缘政治学和20世纪30年代存在于德国的地缘政治学如出一辙,只不过其意图不同而已。

问题不在于运用于政治目的本身,而在于运用于政治目的的价值。

这一点和法国的新地缘政治学的根本差别在于,他们已将人类看成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只考虑某个特殊国家的利益。

这些是根本的道德问题,而且,在现代地缘政治观点中,他们无论被标以“好”或“坏”的标签,都必须取决于其对人类整体而非某个小部分的影响的评估。

然而,尽管道德问题十分重要,但它们似乎也得置身于一门“纯”学科之外。

四、政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空间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着重分析政治区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政治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政治地理学主要研究国家的领土疆界、首都、行政区划等政治现象和国际政治关系的格局及其发展变化,为国家的政治决策、国际事务等工作提供依据。

具体而言,政治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1)国家和政治区域的面积、形状、功能、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领土特征,疆界的进退变动,以及社会性质、政治体制、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构成、资源的开发、产业结构及其地理布局、公民的生活水平情况;(2)首都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建立及其作用;(3)国际政治关系的地理背景,根据对于领土(包括领海、领空)主权和国界划分的理论研究以及有关国界变动的史实考证,确定在本国与邻国以及其他国家之间关于边界问题的争端中的立场和依据,探讨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协作,其中包括军事冲突、外交斗争、国际移民、贸易关系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分析比较世界各个国家集团的组合和演变,以及公海问题等。

五、地缘政治学要想对这一概念进行单一界定十分困难。

在此,我们首先简要列出目前国内外的一些较为权威的解释:(1)《美国百科全书》:“地缘政治学被看做是对影响国家战略潜力的地理、历史、政治及其他相互作用因素进行统一研究和分析的学科。

”(2)《新不列颠百科全书》:“地缘政治学是对国际政治中的力量关系具有影响的地理因素进行分析的学科。

地缘政治学理论家特别重视边界、出海通道等因素,重视在制定国家政策时对领土的战略控制。

”(3)《德国大百科全书》:“地缘政治学是国家学、历史学和地理学知识交叉的学科,它源于政治地理学,但又不同于政治地理学。

在当代英美文献中,地缘政治学的概念几乎等同于政治地理学的概念。

”(4)《政治学百科辞典》(俄):“地缘政治学是国际关系理论的基础概念之一,描述国家或国家集团位置的领土—空间特点对局部、地区、大洲和全球国际进程的具体和历史的影响形式。

”(5)《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的—个部分,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地缘政治学把地缘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这种观点为国际关系理论所吸收,对国家的政治决定有相当的影响。

”其次,我们再列举一些学者的基本厘定:(1)莫斯科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拉祖瓦耶夫归结了三类基本观点:地理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大国争夺世界或地区优势和权力的斗争;国际舞台上争夺权力的斗争同地理的联系,从地理决定论原则出发规定外交政策的可能性和优先权。

(2)美国学者奥图泰尔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对地缘政治学的三种主要用法:地缘政治学就是对某一问题进行考察的分析工具,如,关于X的地缘政治,X可以指石油、资源、能源、信息、中东、中美洲、欧洲等;地缘政治几乎是现实政治的同义语,也几乎全部来自基辛格的遗产,基辛格用“地缘政治”一词来描述他力求在世界政治中维持“有利的均衡”的努力;作为大战略的同义语,这一视角关注地理在国际关系中的中心作用,该视角把永久的地理因素视为国家行为的驱动力,地理成为政策和战略制定的重要依据,地缘政治学成为大战略制定的一种方法。

(3)英国学者斯隆通过评价地理同国际关系之间关系的性质,实际上也给出了他对地缘政治学概念的三种理解:当国家行使对领土的控制时,其领土的任何一部分都成为其同他国冲突的根源,从这一前提出发,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成功保卫其不受外部世界的攻击,对国家政治权威地理范围的关注是国际关系学者对地理最通常的看法,地理是国际政治的基础之一,就像象棋的棋盘;关于环境的观点,这一视角集中研究环境对人和社会给予的影响、制约和机遇,这一视角既是自然的,又是历史的,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最持久和最稳定的,所以,这就为通过地理来研究人和社会提供了方法和手段;把地理作为军事行动或政策决策的舞台,这种理解更加抽象化、简单化和模式化,军事战略家或指挥官只会解读那些同军事目标相关的地理特征,政治决策者在决定战略政策的优先次序时也是如此。

(4)我国学者沈伟烈认为:“地缘政治学即称政治地理学,是从全球的视角,运用历史和地理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地缘环境与政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国际地缘战略力量在国际关系中特别是大国关系中的实力对比及其演变规律,为确定国家的安全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思考的一种学说。

”由此,学者们对地缘政治学进行了基本的分类:一是三个层次之分:微观层次的地缘政治学,指一个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地缘关系,这也是运用最广的一个界定;中等层次的区域主义或地区主义的地缘政治学,主要指比一个国家的周边范围更广泛的地区;世界范围内的地缘政治学,把世界当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行研究,运用这一层次的地缘政治学的多是大国尤其是那些具有世界战略意图的国家,地缘政治学在这一层次上多半涉及大国之间的关系。

二是四种类型之分:领导人和外交官僚机构的应用地缘政治学,它研究的是通常的地理理解和外交政策决策中的观念;战略研究层次上的正式的地缘政治学,它通常是指“地缘政治思想”或“地缘政治传统”;作为跨国大众文化载体的大众的地缘政治学,由受各种媒体影响的大众文化所创造,其核心是对边界以外地方、民众的理解及认识的社会建构和模式;结构性的地缘政治学是对那些制约所有国家外交政策实施的结构性进程和趋势的研究。

第二节地缘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问题源于地缘政治学含义的多元解释及其本身的发展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对它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进行概括时必须考量多重因素。

就研究对象而言,其总体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国际上各种力量的地理分布结构及地缘战略实力对比;二是地缘政治格局中各元素的互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地缘政治学面临新的问题、新的抉择,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研究领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即:研究层次越来越丰富和深入,并主要集中于这样一些问题的探讨上:第一,关于权力的含义。

第二,关于收缩的地缘政治世界和全球相互依赖。

第三,意识形态因素与地缘政治学。

第四,战争和防御战略。

第五,地缘政治学与现实外交政策。

第六,国家的未来地位。

第三节地缘政治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地缘政治学的分析一般被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是对基本空间客体自身特征的考察;其次是探视空间客体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空间模式,这包括对不同地理空间区域中相互作用模式的差异性的观察;最后是将地缘政治空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确立对其全部特征的判断。

地缘政治学领域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系统分析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