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科技活动教案
初中科技节活动游戏教案
初中科技节活动游戏教案年级学科:初中科学课时:1课时教材:《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技节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
2.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研究热情。
教学内容:1. 科技节活动介绍2. 游戏活动设计3. 游戏活动实施4. 活动总结与反思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科技节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2. 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节活动。
二、游戏活动设计(10分钟)1. 设计一个与科学知识相关的游戏活动,如科学知识竞赛、科学实验秀等。
2. 游戏活动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3. 确保游戏活动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三、游戏活动实施(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组内的活动。
2. 向学生详细讲解游戏活动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活动,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4. 监督学生的活动过程,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活动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3. 总结科技节活动的成果,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表现。
2. 学生创新能力:评估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学生收获:通过学生的总结和反思,了解学生在科技节活动中的收获和成长。
教学资源:1. 科技节活动宣传资料2. 游戏活动道具和器材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学生在科技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支持。
七年级科技制作教案(全册)
七年级科技制作教案(全册)第一章:科技制作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科技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科技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科技制作的定义和意义。
2. 科技制作的基本步骤:选题、收集资料、设计方案、制作和测试、改进和完善。
3. 科技制作的基本技巧:切割、拼接、焊接、调试等。
教学活动:1. 引入科技制作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科技制作的重要性。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科技制作的理解和经验。
3. 讲解科技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示例演示。
4. 学生动手实践,进行简单的科技制作项目。
评估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小组讨论表现。
2. 学生科技制作项目的完成情况。
第二章:简单机器和机构教学目标:1. 了解简单机器和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 掌握使用简单机器和机构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简单机器和机构的概念和分类。
2. 常见简单机器和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 使用简单机器和机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入简单机器和机构的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2. 讲解常见简单机器和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示例演示。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简单机器和机构的理解和应用。
4. 学生动手实践,使用简单机器和机构解决实际问题。
评估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小组讨论表现。
2. 学生使用简单机器和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电子元件和电路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元件和电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电子元件和电路的连接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的概念和分类。
2.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3. 电子元件和电路的连接和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入电子元件的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2. 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示例演示。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电子元件和电路的理解和应用。
初中科技活动课教案
初中科技活动课教案初中科技活动课教案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初中科技活动课教案应该怎么设计?初中科技活动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道自然界的物质由100多种元素组成,从组成物质元素角度出发理解物质初步分类思想。
2、知道组成人体、地球的主要元素。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难点:区别单质、化合物、混合物教学预设【引入】讲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历史【新授】一、元素的种类1、110多种,包括人造元素。
元素分类: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在自然界含量极少,性质非常稳定)2、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氧气、金属铁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二氧化碳、水等。
【注意】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及分类依据【阅读】元素名称的由来:进一步来了解元素的分类二、元素的分布1、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
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
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
2、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氢;【阅读】人体种元素的作用3、在海水中除了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以外,含量较高的是氯元素和钠元素(氧85.5%,氢10.7%,氯2.0%,钠、镁等1.5%),还有贵重的金属等--海洋是资源宝库,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课外探究】海水中氕、氘、氚的利用4、生物所含的大量的有机化合物如血糖、植物纤维主要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5、人造元素通过核反应制得的,其中一部分人造元素核天然元素具有放射性。
有利有弊:对人体有害;利用放射性可以治疗一些疾病。
初中科技活动课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从而认识自然界中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2、了解大气压中臭气层的作用及其保护。
3、了解温室效应的成因和温室效应的利弊。
重点难点分析:自然界的氧、碳循环教学预设:一、自然界中氧元素的循环:【知识小结】氧是构成生命的物质(蛋白质和核酸)的元素之一。
初一科技活动教案
科技课教案第二课时:神奇的风帆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风帆的知识。
2、知道风帆可以使船走得更快。
3、懂得如何投稿。
教学重、难点:风帆知识的收集。
教具:幻灯图片、风帆模型、信封教学过程:一、导课出示“征稿启事”二、寻觅风帆宝库1、哪里会有关于风帆的知识?(1)出示一些有用的网址,让学生去查找资料。
(2)找一些有关风帆知识的书。
三、整理收获1、风帆百态2、风帆助行3、出示风帆的图片,让学生知道风帆助行的原理。
四、构思稿件1、怎么投稿?2、投稿的内容是什么?3、准备从几个方面来写。
五、如何修改稿件同学互相交流。
第三课时:让小电珠亮起来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风力发电机的工作方式。
2、让学生学会连接电路。
3、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动手实验教具:小电珠电线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风力发电机的工作特点。
二、设计风力发电模型要注意:1、风力发电模型示意图2、风力发电说明3、风的来源及风力大小4、操作场地和时间三、演示并介绍开关的功能和使用方法1、功能:用来控制电流的通断。
当开关合上,电流可以从开关上流过;当开关断开,电流不能从开关上流过。
2、学生分组实验。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在一个电路中,要分别控制电路中两个小电珠的亮、灭,其方法是把两只开关并列地连接在电路里。
第四课时:家乡河流生态探察教学目的:1、了解河流的生态环境。
2、对保护家乡的河流提意见。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具:幻灯教学重难点:设计探察方案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确定探察方案1、导课引出课题。
2、幻灯出示探察方案。
3、了解探察目的、时间、内容。
准备不同的记录卡。
二、探察大行动在探察活动中一定要几个人一起行动互相帮助,注意安全!拍摄小河环境照片,小组合作观察记录。
三、总结发现对探察记录和照片资料进行总结。
小河的水小河里的植物小河里的动物四、保护小河的建议:我们从长辈那里得知:十多年前,这条小河的环境情况是:我们认为,可能是人们的这些行为破坏了小河里的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呼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科技活动教案初中
科技活动教案初中一、活动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初中生了解太阳能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特设计本科技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3. 提高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太阳能相关资料、太阳能模型、实验器材等;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好奇心。
四、活动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太阳能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太阳能,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太阳能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为学生实践操作打下理论基础。
3. 动手实践(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太阳能模型的发电过程,记录实验数据。
4. 讨论与分享(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讨论太阳能的优缺点。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太阳能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6. 拓展活动(5分钟)学生自由发挥,设计太阳能应用的创意作品,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
五、活动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2. 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分享的质量;3. 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深度;4. 学生拓展活动的创意程度。
六、活动建议1. 注重学生安全,确保实验过程中无危险发生;2. 教师在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4. 活动结束后,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通过本次科技活动,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的基本知识,体验新能源的魅力,培养他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为我国新能源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中生科技制作空间站教案
初中生科技制作空间站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空间站的定义和作用,掌握空间站的构造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空间站的定义和作用2. 空间站的构造和原理3. 科技制作空间站的过程4. 空间站制作的评价与反思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空间站的概念和实际应用,引发学生对空间站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空间站的了解和疑问。
二、讲解空间站的定义和作用(10分钟)1. 教师讲解空间站的定义,即在太空中的人造卫星,可以用于科学实验、观测地球、太空探索等。
2. 教师讲解空间站的作用,如提供宇航员生活和工作环境,进行太空实验等。
三、讲解空间站的构造和原理(10分钟)1. 教师讲解空间站的构造,包括生活区、实验室、太阳能板等部分。
2. 教师讲解空间站的工作原理,如太阳能供电、氧气循环、食物供应等。
四、科技制作空间站的过程(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或设计一个空间站模型。
2. 学生根据空间站的构造和原理,制作空间站模型。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建议和帮助。
五、空间站制作的评价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空间站模型,介绍制作过程和设计理念。
2. 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 教师对学生的空间站制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4. 学生反思自己的制作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意义,强调科技制作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达对未来科技制作的期待。
3.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如进一步改进空间站模型,参加科技比赛等。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空间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科技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资源:1. 空间站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制作空间站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初中语文科技教案
教案名称:《恐龙灭绝之谜》教学目标:1. 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包括恐龙的分类、生活习性等。
2. 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 恐龙的基本知识。
2. 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1. 恐龙灭绝的原因。
2. 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恐龙灭绝之谜》。
2. 相关恐龙知识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探究活动所需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对恐龙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展示恐龙的图片,让学生对恐龙有直观的认识。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课文《恐龙灭绝之谜》,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恐龙的分类、生活习性等基本知识。
2. 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如举例、引用等。
四、探究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
2. 各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复述恐龙的基本知识。
2. 强调文章的论证方法及其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结合课文,总结恐龙灭绝的原因。
2. 选择一种恐龙,写一篇介绍性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谈论对恐龙的了解,展示恐龙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自主学习环节,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
课堂讲解环节,讲解恐龙的分类、生活习性等基本知识,并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探究活动环节,学生分组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
课堂小结环节,让学生复述恐龙的基本知识,强调文章的论证方法及其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环节,让学生结合课文,总结恐龙灭绝的原因,并选择一种恐龙,写一篇介绍性的短文。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课堂讲解环节,注意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举例说明,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初一科技教案
初一科技教案教案名称:初一科技教案教案内容概述:本教案旨在为初一学生设计一节有趣生动的科技课程,通过实践与探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课程将涵盖科技的基础知识、实验操作以及科技应用领域的案例研究,以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与探索精神。
教学目标:1. 了解科技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科技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4. 通过案例研究,了解科技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教学内容与方法:一、引入与概念讲解(约10分钟)1. 利用多媒体素材和实物示范的方式引入科技的概念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
二、科技实验操作(约40分钟)1. 实验一:电路实验- 学生学习电路基本知识,了解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通过搭建简单电路,测量电流和电压,加深对电路的理解。
2. 实验二:光学实验- 学生学习光的基本性质和反射定律;- 利用镜子和光线追踪仪等工具,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
3. 实验三:机械实验- 学生学习简单机械原理,如力的作用、杠杆原理等;- 利用简单机械装置进行实验,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力的作用和机械原理。
三、案例研究与应用探究(约30分钟)1. 案例一:科技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科技在交通方式、交通信号控制等方面的应用,提出改进建议。
2. 案例二:科技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科技在医疗设备、医学影像等方面的应用,探讨科技对医疗行业的影响。
四、总结与展望(约10分钟)1.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所获得的科技知识和实践技能;2. 展望科技的未来发展,鼓励学生对科技的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教学评价与反馈:1. 教师实时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情况,记录学生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2.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观察数据和结论等内容;3.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时,教师评价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提出的见解。
教学资源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实验用具:电路实验板、电流表、电压表、镜子、光线追踪仪、简易机械装置等3. 案例研究材料:科技在交通和医疗领域的案例资料教学延伸: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扩展教学内容如下:1. 科技创新讲座:邀请科技领域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讲座,分享科技创新实践和经验。
初中有趣科技小发明教案
初中有趣科技小发明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技小发明的概念和意义;2.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3. 提高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1. 科技小发明的概念和意义;2. 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2.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小发明的制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科技小发明的案例和资料;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科技小发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或见过的科技小发明。
二、科技小发明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1. 教师介绍科技小发明的定义和特点;2. 学生了解科技小发明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三、创新思维的培养(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鼓励学生提出独特的想法;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和借鉴,形成创新思路。
四、科技小发明的制作(10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小发明的制作,解答学生的疑问;2. 学生动手制作,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五、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科技小发明,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2. 教师和学生对每个科技小发明进行评价,给出意见和建议。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收获;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提出改进和提高的建议。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科技小发明,了解更多相关知识;2.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更复杂的科技小发明,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科技小发明的概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鼓励学生提出独特的想法,同时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小发明的制作,解答学生的疑问。
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提高自己的制作水平。
总之,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技素养,为学生未来的科技发展打下基础。
科技创新活动教案
科技创新活动教案第一章:科技创新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科技创新的定义和发展趋势。
理解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科技创新的定义和内涵。
科技创新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贡献和挑战。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展示科技创新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思考。
讲授知识:介绍科技创新的定义和发展趋势。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科技创新对社会的影响,分享自己的观点。
1.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科技创新定义和趋势的理解。
第二章:科技创新的驱动力2.1 教学目标:了解科技创新的驱动力。
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2 教学内容:科技创新的驱动力:市场需求、技术进步、政策支持等。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生活质量、解决社会问题。
创新思维的培养:勇于尝试、善于观察、开放思维。
2.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展示科技创新的成功案例,引发学生对科技创新驱动力的好奇心。
讲授知识:介绍科技创新的驱动力和重要性。
创新思维训练: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科技创新驱动力和重要性的理解。
第三章:科技创新的障碍与挑战3.1 教学目标:了解科技创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与挑战。
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科技创新的障碍与挑战:技术难题、资金短缺、市场竞争等。
解决问题的策略:团队合作、持续学习、灵活调整。
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展示科技创新中的失败案例,引发学生对科技创新障碍与挑战的思考。
讲授知识:介绍科技创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与挑战。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科技创新障碍与挑战的解决方案。
3.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初中科普活动 教案
初中科普活动教案二、活动对象:初中生三、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如恒星、行星、星系等。
2. 使学生掌握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3. 培养学生对科普知识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四、活动时间:1课时(45分钟)五、活动准备:1. 科普讲座PPT2. 宇宙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3. 科普书籍推荐六、活动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宇宙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播放月球表面的视频,让学生领略宇宙的壮丽。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本次科普活动的主题和内容。
2. 讲座(20分钟)教师利用科普讲座PPT,为学生讲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恒星、行星、星系等。
同时,介绍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如大爆炸理论、恒星的形成与死亡等。
在讲解过程中,注意举例说明,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3.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问。
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阅读(5分钟)为学生推荐一些科普书籍,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进一步了解宇宙的奥秘。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科普网站和公众号,获取更多的科普信息。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简要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科普知识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以及对宇宙的认识。
最后,教师提出要求,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积累科普知识,提高自身科学素养。
七、活动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讲座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科普知识的喜爱程度。
2. 学生提问和解答:评价学生在互动环节的提问和解答能力,考查他们对宇宙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阅读:关注学生是否按照推荐阅读科普书籍,以及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通过本次科普活动,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掌握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培养他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科普知识积累,助力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公民。
初中科技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初中科技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二、课时:1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技教育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认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科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趋势,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1. 科技教育的定义和重要性2. 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我国科技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4.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科技产品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1) 科技教育的定义和重要性解释科技教育的概念,让学生明白科技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科技方法和科技精神的教育。
强调科技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性。
(2) 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互联网、智能手机、人工智能等,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3) 我国科技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介绍我国科技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教育的发展情况。
(4)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讲解如何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如开展科技活动、实验课程、创新竞赛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3.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科技的认识和看法,以及如何运用科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科技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科技知识,培养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
5.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科技应用的短文,培养他们的科技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科技教育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以及他们的创新意识。
初中科技活动教案
初中科技活动教案(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初中科技活动教案一、指导思想为了活跃校园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倡导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在校园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在师生中形成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思想,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的魅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按“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的要求,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青少年科技教育力度,努力在青少年中宣传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科学世界观,科学发展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从学校实际出发,本着坚持学校科技教育特色,并有所突破的原则,立足课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设计开展科学普及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成长,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热爱科学、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组织开展学校科技活动。
二、工作目标1、继续保持过去科技制作活动中获得的荣誉,并努力有所突破。
2、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市以上各级科技活动中获得好成绩。
三、主要工作1、自主创新,形成学校师生共同的理念。
在新的一年里,中学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将科技活动纳入学校工作计划。
2、完善制度,活动经常化。
学校为了推动科技活动,要求各班成立科技兴趣小组。
今年,九年级的80班科技活动做到经常化。
学校科技活动中心的成立,从制度上保障活动的经常开展,能使我校开展科技活动有了较好的氛围。
3、增强意识,师生教学相长。
今年,我校的科技活动继续与综合活动课程结合起来,加强新课程的改革。
我校教师认真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在“以人为本”的.新的质量观、人才观的思想指导下,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开展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学习一般的劳动技术。
七年级科技制作教案(全册)
《函数图象的变换》教学设计2018.6.14一、教材分析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教材从引进函数的概念开始就比较注重函数的不同表示方法:解析法和图象法,注重在信息环境技术下,如何使函数在数与形两方面的结合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使学生通过函数的学习更好地体会数形结合这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研究函数时,图形是直观的,函数的所有特征和性质都可以从图象中表现出来,图象对于函数性质的探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如何正确作出函数的图象是函数学习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具备了一定的作图能力。
这为学习函数图象的变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但是,图象的变换毕竟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如何将抽象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进而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是教师的教学艺术。
信息技术手段为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几何画板软件可以快速作出函数的图象,进而使学生探究思考为什么是这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精神。
科学合理地使用教学软件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枯燥的概念趣味化。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函数图象的9种变换2.会利用已知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变换出函数的图象。
3.能够画出函数图象的重要特征。
4.能够根据画出的图象指出函数的性质,单调区间、最值、奇偶性、定义域、值域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类比及化归思想情感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函数图象的9种变换,通过变换作函数的图象。
教学难点:翻折变换,由y=f(x)的图象作y=f(x)和y=f(x)图象。
五、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类比法、探究法、讲练结合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与学案相结合,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科技活动教学设计教案
科技活动教学设计教案科技活动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科技活动的实践,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科技概念介绍2. 科技实践活动设计3. 科技实践活动实施三、教学步骤1. 科技概念介绍(20分钟)在课堂上,通过PPT或黑板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科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发表自己对于科技的理解和认识。
2. 科技实践活动设计(30分钟)在介绍完科技概念后,老师可以组织全班或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于科技的认识和理解,设计一个符合自己想法的科技实践活动。
在设计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考虑以下问题:- 活动目标:你想要通过这个活动达到什么目标?- 活动内容:你准备做什么?需要哪些材料或工具?- 活动过程:你需要怎样进行这个活动?需要哪些步骤?- 活动成果:你期望得到什么样的成果?3. 科技实践活动实施(60分钟)在设计好科技实践活动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开始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老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让学生互相了解彼此的活动内容和成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于科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是否正确?2. 学生是否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出一个符合要求的科技实践活动?3. 学生在实施科技实践活动时是否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4. 学生在交流分享中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科技活动教学设计,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科技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并且他们也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出一个符合要求的科技实践活动。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学生还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活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会更加注重对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支持。
七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七年级科技活动教案七年级科技活动教案(一)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激发学生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根据浦东新区**年青少年科技节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展科技活动。
二、活动主题科技给我力量创新伴我成长三、活动时间:5月1日―――5月31日四、活动内容(一)、学校科普活动1、营造科普宣传氛围:(1)、组织一次“科技给我力量”的升旗仪式。
(2)、组织一次以科普为主题的红领巾广播。
(3)、各中队组织一次“科技给我力量,创新伴我成长“为主题的十分钟队会。
(4)、各班出一期科普主题的黑板报。
2、开展各项活动:(1)、读书活动每位同学上学校图书馆或上学校电子图书馆阅读一本科普方面的图书,并撰写一篇读后感。
(2)组织三――五年级的电脑PPT制作比赛。
主题:我眼中的民族精神(3)组织全校学生科普画比赛主题:“垃圾不落地,浦东更美丽”环保宣传要求:绘画形式不限,可以是水粉画、蜡笔画、水彩画、素描、漫画、油画、铅笔画、粘贴画、中国画、电脑画等绘画种类和风格,可以使用不同材料表现(但不包含非画类其他美术品和工艺品)(4)、组织全校学生科普实践活动。
利用自然课、生活与劳动课、兴趣小组、社团活动、校班会课等时间,每周进行一个主题活动。
5月8日――5月12日:探雷活动5月15日――5月19日:无线电测向活动5月22――5月26日:天文“智力七巧板”活动5月29日――6月2日:车模、航模、空模活动(5)、专家进校园活动5月18日,邀请少科站专家来校做“天文“智力七巧板””的辅导报告。
(6)、组织一次参观活动:利用学校和基地、协会签约的有利条件,组织学生参观上海科技馆。
(7)、配合信息组,组织好计算机等级考试工作。
(二)、参加新区的各项科普活动。
初中科技创新课程教案设计
初中科技创新课程教案设计课程名称:初中科技创新课程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科技领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学生运用科技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科技创新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科技创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科技创新的实际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科技创新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师简要介绍科技创新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第二环节:讲解科技创新的基本方法(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讲解科技创新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提问、假设、实验、验证等。
2. 教师通过举例或讲解一些科技创新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三环节:小组讨论和分享(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围绕一个科技创新的主题进行讨论。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科技创新的案例进行分析,并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见解。
第四环节:实践活动(20分钟)1.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科技创新的课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科技创新方法进行实践。
2. 学生可以利用课内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实验、制作等,解决问题并创造新的产品或解决方案。
第五环节: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科技创新方法和实践活动中的体验。
2. 学生分享他们的创新成果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反思科技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的情况。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创新成果。
3. 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和反思。
教学资源:1. 科技创新的图片或视频。
2. 科技创新的案例分析材料。
3. 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领域的发展和变化,激发他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
3. 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初中科技社团教案
初中科技社团教案一、教学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激发初中生对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成立了科技社团。
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科技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技的魅力,提高科技素养。
二、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对科技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科技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前沿,关注国家科技发展。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 科技常识:介绍科技发展的历程,让学生了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科技创新:介绍科技创新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创新的发展。
3. 科技实验:进行简单的科技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科技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
5. 科技讲座:邀请专家进行科技讲座,拓宽学生的科技视野。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科技常识、科技创新等内容,让学生掌握科技的基本知识。
2. 实践法:进行科技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实践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科技话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4. 竞赛法:组织科技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教学步骤1. 第一步:引入科技常识,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历程,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2. 第二步:介绍科技创新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创新的发展。
3. 第三步:进行科技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实践能力。
4. 第四步: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5. 第五步:邀请专家进行科技讲座,拓宽学生的科技视野。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实践能力:通过科技实验,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学生创新能力:通过科技竞赛,了解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学生学习效果:通过课后调查,了解学生对科技知识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科技活动教案第一课时:几个叶片的电风扇使用效果好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电风扇的使用原理。
2、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布条开始飘动时所需的时间的记录实验分析教具:小电风扇、布条、直尺、记时器教学过程:一、小调查询问同学们调查使用效果好的电风扇的标准:1、启动要快。
2、风量要大。
3、噪音应该很小。
二、设计实验方案1、告诉学生实验的注意事项。
2、小组开始实验2人操作,1人记录,1人观察,再轮流3、分析实验数据让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风叶数12345小布条飘动时间(s)实验结论小结:用1个和3个叶片时,布条开始飘动时所需的时间最短。
4、评价自己的实验把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写在书上。
第二课时:神奇的风帆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风帆的知识。
2、知道风帆可以使船走得更快。
3、懂得如何投稿。
教学重、难点:风帆知识的收集。
教具:幻灯图片、风帆模型、信封教学过程:一、导课出示“征稿启事”二、寻觅风帆宝库1、哪里会有关于风帆的知识?(1)出示一些有用的网址,让学生去查找资料。
(2)找一些有关风帆知识的书。
三、整理收获1、风帆百态2、风帆助行3、出示风帆的图片,让学生知道风帆助行的原理。
四、构思稿件1、怎么投稿?2、投稿的内容是什么?3、准备从几个方面来写。
五、如何修改稿件同学互相交流。
第三课时:让小电珠亮起来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风力发电机的工作方式。
2、让学生学会连接电路。
3、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动手实验教具:小电珠电线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风力发电机的工作特点。
二、设计风力发电模型要注意:1、风力发电模型示意图2、风力发电说明3、风的来源及风力大小4、操作场地和时间三、演示并介绍开关的功能和使用方法1、功能:用来控制电流的通断。
当开关合上,电流可以从开关上流过;当开关断开,电流不能从开关上流过。
2、学生分组实验。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在一个电路中,要分别控制电路中两个小电珠的亮、灭,其方法是把两只开关并列地连接在电路里。
第四课时:家乡河流生态探察教学目的:1、了解河流的生态环境。
2、对保护家乡的河流提意见。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具:幻灯教学重难点:设计探察方案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确定探察方案1、导课引出课题。
2、幻灯出示探察方案。
3、了解探察目的、时间、内容。
准备不同的记录卡。
二、探察大行动在探察活动中一定要几个人一起行动互相帮助,注意安全!拍摄小河环境照片,小组合作观察记录。
三、总结发现对探察记录和照片资料进行总结。
小河的水小河里的植物小河里的动物四、保护小河的建议:我们从长辈那里得知:多年前,这条小河的环境情况是:我们认为,可能是人们的这些行为破坏了小河里的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呼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课时:科学施肥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农村农田施肥的现状,了解化肥和有机肥的合理施用比例;2、使学生明确长期滥施化肥会对环境造成什么严重后果;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如何科学、合理地施肥,既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又不破坏土壤的肥力。
教学重难点:总结科学施肥的要点,了解滥施肥的危害。
教具准备:幻灯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引出课题。
二、师生交流,总结科学施肥的要点1、观看幻灯(课件出示:乡村农田的施肥现状)2、师生交流课前所查找的图书资料。
3、师生共同总结出科学、合理施肥的要点。
三、了解滥施肥的危害结合所查找的资料自由论谈。
四、调查农田用肥现状1、开展实际走访活动。
2、师生交流,小结我国农田的用肥现状3、了解农户的一些困难和希望。
五、编写广播稿根据对科学施肥的学习收获和农田用肥的现状,确定广播稿中要写的内容。
六、思考:农户对目前农田用肥的收效是否满意?村里农田用肥的现状对农业生态环境是否有不利的影响?第六课时:我是环保特使教学内容:我是环保特使教学目标:通过开展“我是环保特使”的活动,使学生了解村里生活垃圾堆放的现状,拟定并提出改变现状,改善环境卫生的措施,最后能详细列出利用基金改善环境的大致预算。
教学重、难点:针对村民随意丢垃圾的现状,分析并制定出现实的解决措施。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录象教学过程:一、观看录象,了解垃圾堆放、处理的现状发现垃圾的地点垃圾的主要成分1、通过看录象,记录村里生活垃圾的堆放情况:2、了解村民目前处理垃圾的方式:(1)剩饭菜用来喂猪,有的直接丢到路边;(2)烧掉麦秆和稻壳。
二、针对目前的现状,谈谈自己的想法要改变村民随意丢弃垃圾的现状,可以采取这些措施:1、每户设一个大的垃圾桶;2、把已有的垃圾集中填埋,让地面变干净。
三、走访村委会分析措施:1、不现实的措施:建立垃圾填埋场需要非常大的投入,在村里建造不大可能,可考虑改建垃圾中转站。
2、可以进一步考虑的措施:为每户配备一个垃圾桶,鼓励村民定点投放垃圾。
四、做预算将可行的措施综合起来,做一个预算。
垃圾桶:单价元,本村农户总数:户,总费用:元。
清运垃圾山:人工费:元,运输费元。
建造垃圾中转站:元宣传费用:元总计:元五、填写申请书(略)教师指导写申请书:把村里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和你的改善措施、预算都写进申请书!六、课后思考:1、如何使基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做更多的事?有没有节约的余地?2、哪些措施相对更重要、更迫切?第七课时:认识塑料教学内容:认识塑料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塑料,了解什么是塑料、塑料从哪里来、塑料有哪些特点、有哪些种类……教学重、难点:了解塑料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学用具:幻灯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调查(找找家里的塑料)二、说说的塑料的优点和缺点1、将塑料和木头、金属、玻璃等材料相比,有什么优点?不容易碎;更轻便;色彩丰富、造型多样、方便携带;2、有什么缺点?有的塑料有毒;塑料的应用范围不广;不够结实。
三、进一步认识塑料1、塑料的定义:2、塑料的种类:3、针对塑料的缺点,科学工作者正在尝试作一些改进:四、展示交流1、观看幻灯,展示生活中的塑料2、宣传和交流:(1)把有关塑料的知识作成网页,供大家浏览;(2)出一期以塑料为主题的板报,供大家观看。
五、全课小结:填写学习单第八课时:自制泡沫盆景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2、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动手制作泡沫盆景教具准备:视频展示台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本节课活动主题二、绘制盆景草图学生讨论、交流1、山水、陆地、岛屿怎么摆放在盆景里最好看?2、用哪种颜料上色?3、陆地和岛屿分别用什么颜色?三、绘制盆景1、制作材料:泡沫塑料、颜料、深底的盘子、胶水2、所需要的工具:美工刀、画笔3、主要制作步骤:(1)用美工刀刻出大小不等的几座山,并削平山的底部;(2)制作房屋;(3)划分山水、陆地、岛屿的比例;(4)确定摆放位置(5)固定并用颜料上色。
四、美化盆景五、展示、欣赏成果六、全课小结,思考:1、不同景物的大小比例安排的是否合适?2、屋顶用什么材料制作效果比较好?第九课时:“限塑令”有效吗?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
2、通过提倡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帮助人们提高环保意识,自觉履行环保义务。
教学重难点:制定措施,使顾客愿意购买和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活动。
教学准备:幻灯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提出活动要求二、开展活动1、向顾客调查,了解顾客对这项环保措施反应冷淡的原因。
2、针对原因,列出解决措施:(1)不了解可降解塑料袋的措施:把本月定为超市的科普节;在超市里广播有关知识;购物送知识宣传图册。
(2)不知道超市在卖这种塑料袋的措施:加大宣传力度。
3、整体策划:经过谈论交流,确定措施。
4、填写活动策划书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形式:详细说明:经费预算:四、活动小结(略)第课时农民的好帮手农具教学目标:通过开展调查、采访、交流介绍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农具、了解农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教学重难点:认识农具,了解农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教具准备:幻灯教学过程:一、引言导入你们见过农民是如何翻田地、播种子、收谷物、晒谷物的吗?他们会使用各种各样的农具帮忙完成这些工作,也许你们对农具还比较陌生,现在就分组到村里开展采访活动,认识各种农具,然后在班上作一次介绍交流。
二、确定要采访的问题三、走访农户采访记录单采访目的:采访对象:采访时间:采访地点:采访内容:四、补充收集信息整理获得的信息,补充收集信息。
五、汇总与交流经验介绍交流会六、活动小结第一课时:农事谚语知多少教学目标:1、了解二四节气的含义及季节、天气的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2、搜集了解农事谚语,理解含义,并按谚语的不同作用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重难点:搜集农事谚语,理解其具体含义并按作用分类、归总。
教学准备:日历、视频展示台教学过程:一、引言导入二、认识二四节气1、请教科学老师,对二四节气的由来、含义、作用有一定的了解,并完成表格:阴历月份节气阳历日期节气含义三、搜集农事谚语用哪些办法可以搜集到谚语呢?1、可以上网查。
2、可以问一问有经验的老农。
3、还可以从节气、植物的变化和动物的活动等掌握农谚。
四、整理归类介绍交流各自找到的农事谚语及其具体的含义,然后按谚语的不同作用进行归总。
1、预告天气类的:2、预告农事类的:五、“实战”体验现在恰巧处于()节气,我们决定到田地里去看看如谚语所说的饿农民们辛勤忙碌的场景。
第二课时:了解农田好卫士青蛙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认识青蛙,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制定观蛙计划;2、通过活动,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为拯救可爱的绿色的小青蛙开展一些宣传保护活动,向社会发出倡议书。
3、通过活动树立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制订出观蛙计划,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发出保护青蛙的倡议。
教具准备:录象教学过程:一、引言导课青蛙有“庄稼卫士”的美名,你也许书上、电视里看到过不少有关青蛙的介绍,可是却未必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过青蛙吧?不如趁着青蛙活动比较活跃的时节,开展一次野外观蛙活动,走进小青蛙的生活世界吧!二、想一想1、在哪里容易找到青蛙?什么时候观察青蛙比较合适?进行野外观察要注意什么?2、观看录象3、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三、制定观察计划1、要全面认识青蛙,应该观察青蛙的哪些方面?2、制定观蛙计划:观察目的:观察地点:观察时间:观察方法及装备:观察内容:组员分工:安全准则:四、观蛙去视频:观看关于野外观蛙活动视频,并填写观察记录地点:日期和时间:天气情况:参加人员:观察到的情况:五、观蛙归来回顾、整理好观察的情况后,在小组交流后,谈收获和感受。
六、思考1、从可行性、方便性等角度,选择观察哪些内容比较合适?2、小组中每位成员都清楚自己的分工和需要做的准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