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发酵培养基(2013)
发酵学 第3章 培养基

3.粘度适中,具有适当的渗透压
4. 主产物合成达到最高速率,发酵后所形成的副产物尽可 能的少。
5.生产过程中既不影响通气与搅拌的效果,又不影响或少 影响产物的分离精制和废物处理。
6.大规模生产时要考虑材料的成本。
第二节
培养基的成分
碳源 氮源 无机离子 生长因子 前体 促进剂和抑制剂
水分
一、碳源
凡是用于构成微生物细胞和代谢产物中碳素的营养物 质均称为碳源。它既是构成菌体细胞和代谢产物的主要元 素,又是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动中所需能源的原料。
维生素B12 钴化物
青霉素V 苯氧乙酸
链霉素 金霉素色氨酸 Nhomakorabea吲哚、氨茴酸
2-羟基-4-甲基硫代丁 酸 D-苏氨酸
肌醇、精氨酸等 蛋氨酸 氯化物等 异亮氨酸
红霉素
丙酸、丙醇等
苏氨酸
高丝氨酸
灰黄霉素 氯化物
六、产物促进剂
所谓产物促进剂是指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 又非前体,但加入后却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
一些维生素生长因子及其生理功能
维生素 生理功能 维生素B1(硫胺素) 脱羧酶辅酶,与酮基转移有关 维生素B2(核黄素) 构成黄素单核苷酸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作为电子传递链中的递H体 维生素B3(泛酸) 维生素B5(烟酸) 辅酶A(CoA)的前体物质之一,递酰基体, 是细胞内多种酶的辅酶 又称尼克酸,是辅酶I,辅酶II的前体,参与 细胞内很多氧化还原反应
促进剂提高产量的机制:
有些促进剂本身是酶的诱导物; 有些促进剂是表面活性剂,可改善细胞的透性,改善 细胞与氧的接触从而促进酶的分泌与生产, 也有人认为表面活性剂对酶的表面失活有保护作用; 有些促进剂的作用是沉淀或螯合有害的重金属离子。
发酵工业培养基

油脂类: 各种动、植物油
能利用这类碳源的M一般都有比较活跃的脂肪酶。M利用这类碳源时所消耗的溶解氧会增加,当供氧不足时,大量的脂肪酸和有机酸中间体积累,会引起pH下降。 常用的油脂类有:豆油、菜籽油、棉籽油、鱼油、猪油等。
(3)有机酸
有机酸的利用常会引起发酵体系pH上升,尤其是有机酸盐氧化时,常伴随有碱性物质的产生,使pH进一步上升。 常用的有机酸有:乳酸、醋酸、柠檬酸等。
(4)烃和低碳醇类
正烷烃以用于有机酸、氨基酸、抗生素、维生素和酶制剂发酵中,甘油也常用作抗生素生产和甾体转化的碳源。
氮源:凡可构成M细胞和代谢产物中氮素 来源的物质。 常用的氮源分两大类: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 无机氮源 种类:氨盐、硝酸盐和氨水 特点:微生物对它们的吸收快,所以也称之谓速 效氮源。但无机氮源的迅速利用会引起pH 的变化 (NH4)2SO4 → 2NH3 + 2H2SO4 NaNO3 + 4H2 → NH3 + 2H2O + NaOH
发酵培养基
#2022
3.4 发酵培养基的设计与优化
3.4.1、发酵培养基的设计原理 一般来讲,培养基的设计首先是确定培养基的组成成分,然后再决定各组分之间的最佳配比。 菌体的同化能力 培养基对菌体代谢的阻遏与诱导的影响 合适的碳氮比 合适的pH
3.4.2、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方法 培养基设计与优化一般都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根据前人的经验和培养基成分确定时必须考虑的一些问题,初步确定可能的培养基成 分; 通过单因子实验确定最适的各培养基组分和最适浓度; 最后通过多因子实验,进一步优化培养基的各种成分及其浓度。
培养过程称为实验室种子制备阶段。
1、实验室阶段
生产车间阶段:种子培养在种子罐里面进 行,一般在工厂归为发酵车间管理,因此形 象地称这些培养过程为生产车间阶段。
发酵工程培养基

糖蜜使用的注意点:
除糖份外,含有较多的杂质,其中有些是有用的, 但是许多都会对发酵产生不利的影响,需要进行预 处理。
例:谷氨酸发酵
有害物资:胶体成分(起泡、结晶)、钙盐(结 晶)、生物素(发酵控制)。
预处理:澄清→脱钙→脱除生物素 例:柠檬酸发酵 有害物质:铁离子含量高(导致异柠檬酸的生成)。 预处理:→黄血盐
但过多的初始葡萄糖会抑制微生物生长,引 起葡萄糖效应,这主要是葡萄糖的分解代谢 阻遏造成。
另外过多葡萄糖会过分加速菌体呼吸,以致 溶解氧不能满足需要,使一些中间代谢物积 累,pH下降,影响微生物生长和产物合成。
2.糖蜜 又称糖浆,俗称糖稀。
生物发酵工业所用的糖蜜,主要是指制糖工 业上的废糖蜜,它是甘蔗糖厂或甜菜糖厂的 一种副产品。
又如肠膜状明串珠菌的生长需要补充10种维 生素、19种氨基酸、3种嘌呤及嘧啶等。
2.前体
能直接结合到产物中,而自身结构没有多大 变化,但是产物产量却有较大提高。
青霉素:分子量356
苯乙酸:分子量136
如青霉素生产中,加入玉米浆,产量增加, 原因是玉米浆含有苯乙酸,被优先结合到青 霉素分子中去。
速效氮源。
无机氮源的迅速利用会引起pH的变化。 生理酸性物质:硫酸铵。 生理碱性物质:硝酸钠。
正确使用生理酸碱性物质,对稳定和调节发 酵过程的pH有积极作用。
氨水:
在发酵中除可以调节pH外,它也是一种容易 被利用的氮源,在许多抗生素的生产中得到 普遍使用。
氨水因碱性较强,因此使用时要防止局部过 碱,加强搅拌,并少量多次地加入。
铁:
2022-2023 学年 苏教版 选择性必修三 发酵工程的培养基 教案

第一章发酵工程第一节发酵工程的培养基课程内容标准核心素养对接(1)概述培养基的成分及类型。
(2)掌握配制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方法。
(1)生命观念——通过对培养基的认识,理解微生物生存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环境。
(2)科学探究——通过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配制,学会培养基的配制。
知识点1培养基的类型和基础培养基1.培养基的概念和类型(1)概念主要是指为人工培养微生物等而制备的,适合微生物等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2)类型①按照成分的不同分类②按照物理性质的不同分类③按照用途的不同分类:基础培养基和特殊培养基。
2.基础培养基知识点2特殊培养基(1)概念以基础培养基为基础,可进一步配制具有特殊用途的培养基。
(2)种类知识点3配制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2)实验步骤(1)培养基中加入琼脂的目的是提供碳源。
(×)(2)所有微生物在培养时,培养基中都需加入氮源。
(×)(3)培养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成分完全一样。
(×)(4)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是选择培养基。
(√)(5)淀粉是一种能被所有微生物利用的碳源。
(×)(6)在选择培养基中滴加一定浓度的酚溶液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
(√)教材P7“旁栏思考题”1.自然界中有一些微生物是自养型微生物。
它们的碳源是哪些物质?提示自养型微生物利用无机碳源,如:CO2、CO2-3、HCO-3。
2.很多微生物不能直接利用尿素,而有些微生物能以尿素为氮源。
你能设计出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吗?提示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该选择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尿素、KH2PO4、NaH2PO4、MgSO4·7H2O以及琼脂。
教材P8“旁栏思考题”3.你能简要说明选择培养基与鉴别培养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吗?提示选择培养基根据某种或某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需求或加入某种化学物质,将所需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鉴别培养基则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药品,培养后微生物会发生某种变化,从而区别或分离不同类型的微生物。
发酵培养基及制备

同理,可以计算并确定B3、C3、D1分别为B、 C、D因素的优水平。四个因素的优水平组合 A2B3C3D1为本试验的最优水平组合,即酶法 液化生产山楂清汁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加水量 50mL/100g,加酶量7mL/100g,酶解 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1.5h。
• 根据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的不同要求选择 • 根据经济效益分析选择培养基
–价廉、来源Βιβλιοθήκη 富、运输方便、就地取材、无毒二、发酵培养基成分选择的原则
• 不同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成分是不同 的,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培养基,就需要了 解生产根据不同生产菌种的培养条件、生 物合成的代谢途径、代谢产物的化学性质 等确定培养基。
3
2
1
3
2
1
3
18
3
3
2
1
42
不考察交互作用的试验结果分析
(1) 确定试验因素的优水平和最优水平组合
分析A因素各水平对试验指标的影响。由表3可以看出,A1 的影响反映在第1、2、3号试验中,A2的影响反映在第4、5、 6号试验中,A3的影响反映在第7、8、9号试验中。
A因素的1水平所对应的试验指标之和为
度。Rj越大,说明该因素对试验指
标判的断影因响素越的大主。次根顺据 序。Rj大1小. ,计可算以
Kjm,kjm
极差分析法-R法
Rj 因素主次
2. 判断 优水平
优组合
试验号
1 2 3 4 5 6 7 8 9
因素
液化率
A
B
C
D
%
1
1
1
1
0
1
2
2
发酵工程2013-2014试卷A

发酵工程试题(A)适用班级:生物工程111-113、生物技术111-113注意事项:1.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
2.考试时间共100分钟。
一、选择(本题共15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30分)1、发酵工程的第一个重要工作是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获得纯种的方法不包括:()A. 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B. 根据微生物缺乏生长因子的种类,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生长因子C.利用高温高压消灭不需要的杂菌D. 根据微生物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抗生素2.一类单细胞有分枝的丝状微生物,以孢子繁殖,分布广泛,大多是腐生菌,少数是动植物寄生菌,是抗生素的主要产生菌,2/3以上抗生素由该类菌产生。
这类微生物是( ) A.细菌 B.霉菌 C.放线菌 D.酵母菌3.用液氮长期保藏菌种是因为液氮温度可达(),远远低于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停止的温度。
A.-1800C B.-1700C C.-1600C D.-1960C4.在微生物发酵工程中利用乳酸杆菌生产乳酸的发酵属于()。
A.好气性发酵 B.厌气性发酵 C.兼性发酵 D.好厌间歇发酵5.配料较粗,营养丰富,完全,C/N合适,原料来源充足,质优价廉,成本低,有利于大量积累产物。
这些是()的一般特点。
A.选择培养基 B.保藏培养基 C.种子培养基 D.发酵培养基6.( ) 是一类微生物维持正常生长不可缺少的,但自身不能合成的微量有机化合物。
A.生长因素 B.碳源 C.氮源 D.微量元素7.生物反应器间歇操作,在发酵过程中,不断进行通气,和为调节发酵液的pH而加入酸碱溶液外,与外界没有其它物料交换。
这种培养方式操作简单, 是一种最为广泛使用的方式, 称之为()。
A.连续发酵 B.半连续发酵 C.补料分批发酵 D.分批发酵8.下面关于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判断,正确的是()A.微生物群体生长繁殖速度最快的温度B.发酵的最适温度C.积累某一代谢产物的最适温度D.无法判断9.发酵法生产酵母菌时,正确的措施是()A、密闭隔绝空气B、用萃取、离子交换获得产品C、在稳定期获得菌种D、使菌体生长长期处于稳定期10.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
培养基的成分与合成。

例:铁离子 青霉素发酵中,铁离子的浓度要小于20μg/ml 发酵罐必须进行表面处理
B、使用时注意盐的形式(pH的变化) 例:黑曲酶NRRL-330,生产α-淀粉酶,P对酶活的影响
不加
加 K2HPO4 加 KH2PO4
pH 4.25 5.45 4.62
酶活 120分钟 30分钟 75分钟
五、生长因子、前体和产物促进剂
二、发酵生产中的培养基类型
工业发酵中培养基往往是依据生产流程和 作用分为: ?斜面培养基 ?种子培养基 ?发酵培养基 ?摇瓶培养基
?特点: 1.富含有机氮源,少含或不含糖分。有机氮有 利于菌体的生长繁殖,能获得更多的细胞。
2.对于放线菌或霉菌的产孢子培养基,则氮源 和碳源均不宜太丰富,否则容易长菌丝而较少 形成孢子。 3.斜面培养基中宜加少量无机盐类,供给必要 的生长因子和微量元素。
不用加工方法对甘蔗糖蜜的影响
糖蜜使用的注意点:
除糖份外,含有较多的杂质,其中有些是有用的,但是许 多都会对发酵产生不利的影响,需要进行预处理。
例:谷氨酸发酵 有害物资:胶体成分(起泡、结晶)、钙盐(结晶) 生物素(发酵控制) 预处理:澄清→脱钙→脱除生物素
例:柠檬酸发酵 有害物质:铁离子含量高(导致异柠檬酸的生成) 预处理:→黄血盐
斜面培养基
?作用:这是供微生物细胞生长繁殖用的,包 括细菌,酵母等的斜面培养基以及霉菌、放线 菌生孢子培养基或麸曲培养基等。这类培养基 主要作用是供给细胞生长繁殖所需的各类营养 物质。
作用:
固体培养基在菌种的分离、 保藏、菌落特征的观察、活 菌计数和鉴定菌种方面是不 可缺少的。
在制曲、酶制剂、柠檬酸 等生产中,用来培养霉菌等 的固体种子和发酵培养基是 由麸皮等农作物加无机元素 等制成的。
2013年发酵工程实验讲义

实验一正交实验设计法优化酵母菌的培养基一.实验目的:掌握微生物斜面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及发酵培养基确定方法,学会对已确定菌种确定实验室发酵工艺。
二.实验原理生物量的测定方法有比浊法和直接称重法等。
由于酵母在液体深层通气发酵过程中是以均一混浊液的状态存在的,所以可以采用直接比色法进行测定。
三.仪器与试剂1.仪器设备全恒温振荡培养箱,分光光度计、电热恒温水浴槽、天平、电磁炉。
2.试剂葡萄糖,蔗糖,酵母膏,KH2PO4四.实验方法(1)培养基的配制(见表1,2)表1 正交表试验设计因素水平葡萄糖蔗糖酵母膏KH2PO41 1.0 0.0 0.5 0.52 2.0 1.0 1.0 1.03 3.0 2.0 2.0 2.0表2 正交表实验方案编号葡萄糖(A) 蔗糖(B)酵母膏(C)KH2PO4(D)生物量(OD)1 (1) (1) (1) (1)2 (1) (2) (2) (2)3 (1) (3) (3) (3)4 (2) (1) (2) (3)5 (2) (2) (3) (1)6 (2) (3) (1) (2)7 (3) (1) (3) (2)8 (3) (2) (1) (3)9 (3) (3) (2) (1)(2)将上述培养基配制好以后,每250 ml三角瓶装入培养基100 ml,于121℃下灭菌30 min,冷却。
(3)冷却后接种(接种量为5%),置于28℃培养箱进行培养。
(4)测0D值:将接种24 hr后时间的菌悬液摇均匀后于560nm波长、1cm比色皿中测定0D值。
比色测定时,用以未接种的培养基作空白对照,并将0D值填入表2(5) 通过对正交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最终确定最佳培养基的组成。
五.思考题(1)比浊计数在生产实践中有何应用价值?(2)本实验为什么采用560nm波长测定酵母菌悬液的光密度?如果你在实验中需要测定大肠杆菌生长的0D值,你将如何选择波长?实验二淀粉酶的固态发酵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淀粉酶活力、还原糖和蛋白质浓度的时间变化曲线和测定方法。
第三章 发酵培养基

米糠
13 45 13 14 16 91 2.64 22 23.2 297 1250 0.5 0.1 0.9 0.2 0.4 0.6 0.5 0.4
酵母 膏
50 0 3 10 95 3.3 1.4 1.6 5.5 6.2 6.5 2.1
无机氮源和尿素、玉米浆等可被迅速利用,为速效氮;
蛋白质氮则需先水解成肽和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属迟效氮
二、氮源
有机氮源 豆饼(粕)粉、花生饼粉、鱼粉、蚕蛹粉、酵母粉、玉米 浆、尿素等
无机氮源 铵盐、硝酸盐等 (由于细胞内的含氮物质都以氨基或亚氨基的形式存在,故
铵态氮可以直接用于合成细胞物质;而硝态氮需还原成氨后 才能被利用)
成分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脂肪/% 纤维/% 灰分/% 干物/% 核黄素/(mg/kg) 硫胺素/(mg/kg) 泛酸/(mg/kg) 尼克酸/(mg/kg) 吡哆 醇/(mg/kg) 生物素/(mg/kg) 胆碱/(mg/kg) 精氨酸/% 胱氨酸/% 甘氨酸/% 异亮氨酸/% 亮氨酸/% 赖氨酸/% 甲硫氨酸/% 苯丙氨酸/%
糖蜜主要含有蔗糖,总糖可达50%-75%。
糖蜜分甘蔗糖蜜和甜菜糖蜜,二者在糖的含量和无机盐 的含量上有所不同,即使同一种糖蜜由于加工方法不同其成 分也存在差异,因此使用时要注意。
淀粉糊精 多糖,也是常用的碳源; 需经胞外酶水解成单糖后再被吸收利用; 使用淀粉可克服葡萄糖代谢过快的弊病,价格也比较低廉, 在发酵工业中被普遍使用。 常用的淀粉为玉米、甘薯、马铃薯、木薯淀粉。
5)其他 牛肉膏、蛋白胨、动物心、肝等组织浸液等都含 有丰富的生长因子
五、水
生理功能:
1)是微生物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进行代谢反应的介质 3)营养物、代谢物、氧气等必须溶解于水后才能通过细胞表 面进行正常的活动;
发酵工业培养基

例:柠檬酸发酵 有害物质:铁离子含量高(导致异柠檬酸的生成) 预处理:→黄血盐
③ 淀粉、糊精
使用条件:微生物必须能分泌水解淀粉、糊精的酶类
缺点:难利用、 发酵液比较稠、一般>2.0%时加入一定的α-淀粉酶 成分比较复杂,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等等。
培养基优化的基本方法
正交 实验
单因子 实验
响应面 分析
均匀 设计
成本 发酵单位
聚类 分析
神经
其他
网络
方法
方法 结果
原培养基:
▪ 初步确定可能的培养基成分(以碳源为例)
▪ 通过单因子实验确定适宜的培养基成分(以碳源为例)
考虑到成本:乙酸钠是较为合适的碳源 进一步:乙酸钠的浓度2%比较好
结果: 碳源:乙酸钠 0. 2% 氮源:氯化铵 0.2% 酵母膏0.03%
补加硫酸、前体等
摇瓶发酵培养基和罐的基础培养差别很大
摇瓶优化配方:菌种筛选,反应器研究的基础
发酵罐:反应器水平, 可以得出最 终优化的基 础配方
pH控制摇床:反应器水平上的摇瓶研究
主要内容
工业发酵培养基的组分 发酵培养基的选择和配制原则 培养基的设计和优化
培养基:广义上讲培养基是指一切可供微生物细胞生长 繁殖 所需的一组营养物质和原料。同时培养基也为微生 物培养提供除营养外的其它所必须的条件。
发酵培养基的作用: ➢ 满足菌体的生长 ➢ 促进产物的形成
发酵培养基的要求
① 培养基能够满足产物最经济的合成。
水源质量的主要考虑参数包括pH、溶解氧、可溶性固 体、污染程度以及矿物质组成和含量。
第三章第四节发酵培养基灭菌

一、灭菌的原理和方法
消毒与灭菌的区别?
消毒 杀死物体表面及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 病原菌的营养体,而对被消毒的物体基本 无害的措施,如对皮肤、水果、饮用水的 消毒,啤酒、牛奶、果汁等消毒。 灭菌 杀死任何物体内外的一切微生物的方法, 灭菌后的物体不再有可存活的微生物。
1、化学试剂灭菌法
化学试剂:甲醛、乙醇或新洁尔灭、高锰酸钾等 适用范围:环境空气、皮肤及器械的表面消毒 2、射线灭菌法
在实际生产中,也可能遇到所供蒸汽不足、温度不够高 的情况,这时可以适当延长灭菌时间。 生产上甚至有用100℃蒸煮而达到彻底灭菌的实例。
如要做固体曲而没有高温蒸汽时,可将原料用100蒸汽蒸
30min, 杀死其中的营养细胞, 但孢子与细菌的芽孢没 有被杀死。 将蒸过的原料置于室温下过夜, 未被杀死的
当培养基成分从T1上升到T2时,微生物的死亡速率与培养基的分解有如下 关系:
K2 ) K 1 E K `2 ln ( ) E ` K `1 ln (
通过实验测定可知: K2 ( ) 灭菌时杀死微生物的活化能大于培养基成分的破坏活化能值, ln K 1 E 因此: K2 K `2 K `2 E ` ln ( ) ln ( ) ln ( ) K1 K `1 K `1
电磁波、紫外线或放射性物质 适用范围:无菌室、接种箱
3、干热灭菌法
常用烘箱,灭菌条件为在160℃下保温1h 适用范围:金属或玻璃器皿
4、湿热灭菌法
利用饱和蒸汽进行灭菌、条件为:121℃,30’ 适用范围:广泛应用于生产设备及培养基的灭菌 例:高压灭菌锅
5、过滤除菌法
利用过滤方法阻留微生物 适用范围:制备无菌空气
由此可见,若要减少营养成分的破坏,可升 高温度灭菌。 结论2:在灭菌时选择较高的温度、较短的时 间,这样便既可达到需要的灭菌程度, 同时 又可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
2013.6发酵实验复习答案

2013年6月发酵工程实验考试复习提纲1.说明培养基配制的一般步骤。
答:1、称取药品;2、溶解;3、定容;4、调PH;5、分装;6、加塞;7、包扎;8、灭菌。
2.试述试管棉塞的详细制作步骤。
答:1、剪方形纱布;2、取方形棉花;3、对折棉花;4、紧卷棉花;5、纱布包紧;6、塞入试管并整理;7、扎线;8、去残角。
3.试述锥形瓶棉塞的详细制作步骤。
答:1、取适量棉花;2、对折;3、紧卷;4、取适当大小方形纱布;5、包紧;6、塞入锥形瓶并整理;7、将纱布对角,残角塞入纱布内。
4.试述发酵瓶棉塞的详细制作步骤。
答:1、取8层纱布(取一张对折三次);2、塞在瓶口内;3、整理纱布,使纱布与瓶壁接触处无折痕即可。
5.试述平板接种试管斜面的详细步骤。
答:1、工具的灭菌及手、试管斜面、平板和工作台等的消毒;2、点燃酒精灯,再把手消毒,在酒精灯旁打开平板和试管塞;3、用接种环在平板上取一环菌丝接种到斜面上,盖上平板,塞上试管塞;4、适宜条件培养。
6.试述摇瓶种子接种发酵瓶的详细步骤。
答:1、工具的灭菌及手、摇瓶种子、接种发酵瓶、工作台等的消毒;2、点燃酒精灯,再把手消毒,在酒精灯旁打开瓶塞;3、用移液管从种子瓶量取适量的菌液接种到发酵瓶中;4、盖上瓶塞;5、适宜条件培养。
7.试述斜面孢子接种摇瓶的详细步骤。
答:1、工具的灭菌及手、斜面、摇瓶、工作台等的消毒;2、点燃酒精灯,再把手消毒,在酒精灯旁打开无菌水试管塞和斜面试管塞;3、把无菌水加入斜面中,盖上塞子,震荡;4、在酒精灯旁,打开摇瓶塞和斜面塞;5、用移液管从斜面中吸取适量的孢子液,注入摇瓶中;6、盖上塞子——适宜条件培养。
8.说明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方法。
答:1、向灭菌锅内注水至三脚架上边缘;2、打开灭菌锅进行预热;3、放入内锅,再待灭菌物整齐排放在锅内;4、把排气管捋直,放入排气槽内,盖上盖子;5、螺栓对应拧紧,打开开关,加热;6、待压力达到0.05Mpa,进行排冷空气,压力归零时,在加热,反复两次后维持温度在指定的温度指定时间;7、自然降温或排气降温。
酵母发酵生产谷胱甘肽的培养基优化_卞芙蓉

酵母发酵生产谷胱甘肽的培养基优化卞芙蓉,劳兴珍,郑 珩,吴梧桐(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摘 要:目的应用Plackett -Burman 设计和球面对称设计实验,对酵母发酵生产谷胱甘肽的培养基进行优化。
方法首先通过Plackett -Burman 设计方法从10个因素中选择出对发酵产量影响较大的因素,即葡萄糖、酵母膏和半胱氨酸含量,然后用球面对称设计对这3个因素各取5个水平进行优化。
结果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3.64g /L ,酵母膏29.07g /L ,半胱氨酸1g /L ,(NH 4)2SO 42g /L ,蛋白胨5g /L ,KH 2PO 41g /L ,MgSO 41g /L ,NaCl 2g /L 。
在优化条件下,发酵液中谷胱甘肽积累量可达162.3mg /L ,比优化前产量提高约56.2%。
结论证明用Plackett -Burman 设计和球面对称设计寻求菌体积累谷胱甘肽的最佳培养基组分是可行的。
关键词:谷胱甘肽;Plackett -Burman 设计;球面对称设计 中图分类号:TQ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678(2009)03-0184-03Study on the optimal media of glutathione production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BIAN Fu -rong ,L AO Xing -zheng ,ZHE NG Heng ,WU Wu -tong(School of Life Scie nce and Tec hnology ,China Pharmaceutic 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China ) Abstract :Purpose To study the optimal media of glutathione pr oduction of Saccharomyces c erevisiae by Plackett -Burman design and spherical symmetric design .Methods Firstly ,the three factors were selected :glu -cose ,yeast extract and L -cysteine which can apparently influence the glutathione production from ten factors by Plackett -Bur man design ,and then three factors were optimized through spherical symmetric design .Results The optimal media suc h as 23.64g /L gluc ose ,29.07g /L yeast extract ,1g /L L -c ysteine ,2g /L (NH 4)2SO 4,5g /L peptone ,1g /L KH 2PO 4,1g /L MgSO 4,and 2g /L NaCl were applied .Under the optimal media ,the yield of glutathione in the fer mentation broth was 162.3mg /L ,which was 56.2%higher than before .C onclusion It is available to find the optimal media for glutathione pr oduction by Plackett -Burman design and spherical symmet -ric design .Key words :glutathione ;Plackett -Burman design ;spherical symmetric design 收稿日期:2008-12-16作者简介:卞芙蓉(1984-),女,江苏盐城人,在读硕士研究生;郑珩,通信作者,副教授,E -mail :z hengh18@hot mail .co m 。
【发酵工程】第三章 发酵培养基3

灭菌
在大规模发酵中应该尽可能的采取连续灭菌的操作, 而且保证灭菌条件的稳定是保证发酵稳定的前提 有时避免营养物质在加热的条件下,相互作用, 可以将营养物质分开消毒。 Na2HPO4+CaCO3→CaHPO4+Na2CO3 有些物质由于挥发和对热非常敏感,就不能采用湿 热的灭菌方法
第四节、重组产品培养基的介绍
13.在实验中我们所用到的淀粉水解培养基是一种( ) 培养基 A 基础培养基 B加富培养基 C选择培养基 D鉴别培养基
15.要从多种细菌中分离某种细菌,培养基要用( )
A.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 B.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
养基 C.固体培养基
D.液体培养基
C
16.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划分的发酵种类
是
(
)
第一节第一节发酵培养基的要求和种类发酵培养基的要求和种类第二节第二节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及来源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及来源第三节第三节发酵培养基的设计原理与优化发酵培养基的设计原理与优化第二节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及来源一碳源1作用2来源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二氮源1作用2来源三无机盐及微量元素糖类油脂有机酸烃和醇类四生长因子前体和产物促进剂从广义上讲凡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均称生长因子
pH控制摇床:反应器水平上的摇瓶研究
五、培养基设计时注意的一些相关问题
原料及设备的预处理 原材料的质量
发酵特性的影响
在抗生素发酵生产中往往喜欢所谓的“稀配方”,因 为它既降低成本、灭菌容易、且使氧传递容易而有利 于目的产物的生物合成。如果营养成分缺乏,则可通 过中间补料方法予以弥补。
单因子实验
多因子实验:均匀设计、
正交实验设计、 响应面分析等。
3-工业发酵培养基

如以醋酸盐为碳源时,反应如下: CH3COONa + 2O2 2CO2 + H2O + NaOH
4、烃和醇类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微生物工业的碳源也有所扩大。
正烷烃(一般指从石油裂解中得到的14-18碳的直链烷烃混 合物)已用于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抗生素和酶制剂的工 业发酵中。
代谢途径。一般5μg/L。
过量
不足
不产或少产 谷氨酸
产乳酸或琥 珀酸
长菌快, pH低,尿 素消耗多
菌体生长
生
不好
物
谷氨酸产
素
量低弱
发酵向乳 酸发酵转 换
2)维生素B1:对某些菌种发酵有促进作用。 3)天然原料:玉米浆, 0.4-0.8%
麸皮水解液, 1% 糖蜜, 0.1-0.4% 酵母
提供生长因子的农副产品原料
1)合成培养基
所用原料的化学成分明确、稳定 如葡萄糖、硫酸 2)天然铵培养基
原料适是于一研些究天菌然种动基、本植代物谢产和品过程如的花物生质饼粉变、化蛋等白科胨研等 工 作;在生产某些疫苗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异性蛋白质
来等源杂广质泛掺(入大,多也为常农用副合产成品培)养、基营;养丰富、价格低廉、 适于工营业养化单生一产、价格较高,不适于大规模生产
4) 酵母 酵母膏、酵母浸出液、酵母粉
5)其他 牛肉膏、蛋白胨、动物心、肝等组织浸液等都含 有丰富的生长因子
五.前体
❖ 某些化合物被加到培养基后,能够直接在生物合成过 程中结合到产物分子中去,而自身的结构并未发生太大的 变化,却能提高产品的产量。这类小分子物质称为前体。
六.促进剂和抑制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速览
1碳源
3.1培养基的 类型及功能 2氮源
3.2成分 及来源
3无机盐及 微量元素
3.3设计 和优化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5水
4生长因子 、前体等
5
§1 培养基的类型及功能
培养基按其组成物质的纯度、状态、用途可分为三大类型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18
5、有机酸
乳酸、醋酸、柠檬酸、延胡索酸或它们的盐 及醇。 甘油:抗生素、甾体转化 调节pH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19
6、其他
碳酸气、石油、正构石蜡、天然气、甲醇、 乙醇等 嗜甲烷棒杆菌:甲醇→SCP,转化率47% 乳糖发酵短杆菌:乙醇→谷氨酸。转化率31% 正烷烃(C14~18直链烃):有机酸、抗生素、 维生素、氨基酸、酶制剂、SCP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12
不同加工方法对甘蔗糖蜜的影响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13
糖蜜使用的注意点:
除糖份外,含有较多的杂质,其中有些是有用的,但 是许多都会对发酵产生不利的影响,需要进行预处理。
例:谷氨酸发酵 有害物质:胶体成分(起泡、结晶)、钙盐(结晶)、 生物素(发酵控制) 预处理:澄清→脱钙→脱除生物素 例:柠檬酸发酵 有害物质:铁离子含量高(导致异柠檬酸的生成) 预处理:预先加入黄血盐除铁
1、无机氮源 种类:铵盐、硝酸盐和氨水 特点:微生物对它们的吸收快,所以也称之谓迅速利 用的氮源(速效氮源)。但无机氮源的迅速利用常会 引起pH的变化如: (NH4)2SO4 → 2NH3 + 2 H2SO4 NaNO3 + 4H2 → NH3 + 2H2O + NaOH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29
例:黑曲酶NRRL-330,生产α-淀粉酶,pH对酶活的影响
不加 加 K2HPO4 加 KH2PO4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pH 4.25 5.45 4.62
酶活 120 30 75
40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返回
四、生长因子、前体和产物促进剂
1、生长因子P110
从广义上讲,凡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的有机 物质,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均称生长因子。 如以糖质原料为碳源的谷氨酸生产菌均为生物素缺陷 型,以生物素为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对发酵的调控起到重 要的作用 。 有机氮源是这些生长因子的重要来源,多数有机氮源 含有较多的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一些微生物生长不可 缺少的生长因子
① 葡萄糖(速效碳源)
几乎所有的微生物都能利用葡萄糖
抗生素、氨基酸、有机酸、多糖、甾体转化 但是过多会引起葡萄糖效应
分解代谢物阻遏 指细胞内同时有两种分解底物存 在时,利用快的那种底物会阻遏利用慢的底物的有 关酶合成的现象。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11
② 糖蜜
糖蜜是制糖生产时的结晶母液,它是制糖工业的副产物,是 发酵培养基价廉物美的碳源。 糖蜜主要含有蔗糖,总糖可达50%~75%。一般糖蜜分甘 蔗糖蜜和甜菜糖蜜。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3
发酵培养基的要求:
① 培养基能够满足产物最经济的合成; ② 发酵后所形成的副产物尽可能的少; ③ 培养基的原料应因地制宜,价格低廉,且性能稳定,资源 丰富,便于采购运输,适合大规模储藏,能保证生产上的 供应; ④ 所选用的培养基应能满足总体工艺的要求,如不应该影响 通气、提取、纯化及废物处理等。
1、作用:各种不一样 2、来源:C、N源,以盐的形式补充 3、用量:根据具体的产品,以实验决定 4、使用注意点 A. 对于其它渠道有可能带入的过多的某种无机离子和 微量元素在发酵过程中必须加以考虑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39
例:铁离子 青霉素发酵中,铁离子的浓度要小于30μg/ml 发酵罐一般都是铁制的,必须进行表面处理:内壁涂漆或耐 热环氧树脂 B、使用时注意盐的形式(pH的变化)
无机氮源被菌体作为氮源利用后,培养液中就留下了酸 性或碱性物质,这种经微生物生理作用(代谢)后能形成酸 性物质的无机氮源叫生理酸性物质,如硫酸铵;若菌体代谢 后能产生碱性物质的则此种无机氮源称为生理碱性物质,如 硝酸钠。 正确使用生理酸碱性物质,对稳定和调节发酵过程的 pH有积极作用。 所以选择合适的无机氮源有两层意义:
满足菌体生长 稳定和调节发酵过程中的pH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30
毛霉产蛋白酶的研究
陈涛,中国酿造,2004
无机氮源的影响: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钠>尿素
31
毛霉产蛋白酶的研究
陈涛,中国酿造,2004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32
毛霉产蛋白酶的研究
一、按组成物质的纯度
合成培养基 : 所用的原料其化学成分明确、稳定
◆适合于研究菌种基本代谢和过程的物质变化等科研工作; ◆培养基营养单一,价格较高,不适合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天然培养基: 采用天然原料 ,其成分不那么“纯” ◆发酵培养基普遍使用天然培养基; ◆原料来源丰富(大多为农副产品)、价格低廉、适合于工业 化生产; ◆由于其成分复杂,不易重复,如果对原料质量等方面不 加控制会影响生产稳定性。
②硫是许多含硫氨基酸的组成成分,是许多酶的辅酶活性基。
③铁是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氧化酶等组成成分,有氧氧化必不 可少的元素。 ④镁、锌、钴、铜、锰等是某些酶的辅酶或激活剂。 ⑤钾、钠、钙:维持细胞一定的渗透压和细胞透性,并且还是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许多酶的激活剂。 38
陈涛,中国酿造,2004
pH中性偏酸比较好,中性蛋白酶影响大
33
2、有机氮源
来源:工业上常用的有机氮源都是一些廉价原料,花生饼粉、 黄豆饼粉、棉子饼粉、玉米浆、玉米蛋白粉、蛋白胨、 酵母粉、鱼粉、蚕蛹粉、尿素、废菌丝体和酒糟。
成分复杂:除提供氮源外,有些有机氮源还提供大量的无机 盐及生长因子。 例 玉米浆(是用亚硫酸浸泡玉米而得的浸泡液的浓缩 物 ),是一种很容易被微生物利用的良好氮源: ①含丰富的氨基酸、生长因子(生物素、苯乙酸); ②较多的乳酸; ③丰富的硫、磷、微量元素等。
教学重点、难点:工业上常用的糖类及不同碳源对
发酵的影响及其选择;氮源的种类及对发酵的影响;无
机盐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前体使用的方法和用量;正
交法设计和优化发酵培养基。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2
培养基:广义上讲培养基是指一切可供微生物细胞生长 繁殖 所需的一组营养物质和原料。同时培养基也为微生 物培养提供除营养外的其它所必须的条件。 发酵培养基的作用: 促进产物的形成 满足菌体的生长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14
③ 淀粉 、糊精
使用条件:微生物必须能分泌水解淀粉、糊精的酶类,经 水解成单糖后再被吸收利用。
缺点:难利用; 发酵液比较稠、一般>2.0%时加入一定的α-淀粉酶; 成分比较复杂,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等等。 优点: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可以克服葡萄糖效应的弊端。 常用的淀粉为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和甘薯淀粉。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15
淀粉水解糖
☆工业上常用淀粉水解糖,但是糖液必须达到一定的质 量指标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16
不同的制糖工艺生产的糖液质量差别很大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17
4、脂类
常用:豆油、菜油、葵花籽油、猪油、棉子 油、玉米油、亚麻子油、橄榄油 微生物:具有比较活跃的脂肪酶 耗氧量增加,增加需氧量。否则导致有机酸 增加,pH下降。 消泡剂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8
三、按用途(从发酵生产应用考虑P90) 孢子(斜面)培养基:菌体迅速生长,产较多优质孢子,不 易引起菌种变异。要求:营养不太丰富、无机盐浓度适量、 合适pH和湿度。常用:麸皮培养基、小米、大米、玉米碎屑、 琼脂斜面培养基。 种子培养基:孢子发芽、生长和大量繁殖菌丝体。要求: 营养丰富完全、最后一级接近发酵培养基。 发酵培养基:供菌体生长、繁殖和合成产物。
2013年8月720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21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22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23
注:
Avicel:微晶纤维素; CMC:梭甲基纤维素; S. F:棉纤维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24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25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26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碳源对纤维素酶生产的影 响,发现不同碳源对其酶活的影响相差很大。可
溶性糖类作为碳源的酶活明显低于纤维性碳源的
酶活,可溶性糖类对纤维素酶的合成存在一定的 抑制作用。纤维性碳源中结晶度高的优于工业化 的粗纤维碳源。 纤维素酶是诱导酶,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9
返回
§2 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及来源
一、碳源
1、作用
提供微生物菌种的生长繁殖所需的能源和合成菌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