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生殖系统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女性生殖系统

第一页亮考帮

第二页思维导图

第三页详细笔记

1.原始卵泡之间以及与初级卵母细胞之间有较多的缝隙连接,

请问这里的连接发挥了什么作用

2.黄体分月经黄体和妊娠黄体,而且都将退化为白体,请说出

月经黄体,妊娠黄体的来源,结构和功能上的不同月经黄体黄体

1.月经周期分为月经期,增生期和分泌期,请比较这三个时期

的子宫腺,基质细胞,螺旋动脉的变化

2.纤毛细胞在漏斗部和壶腹部最多,峡部和子宫部则逐渐减

少,而肌层在峡部最厚,漏斗部最薄,这决定了壶腹部和峡部的什么功能呢

1.ZP3为精子受体,那么ZP1和ZP2发挥了什么作用

2.雄激素通过基膜在颗粒层细胞内转化为雌激素,此过程的机

理是什么万一雄激素未能成功转化为雌激素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危害

卵泡:一个卵母细胞和包绕在周围的多个卵泡细胞组成

初级卵母细胞

结构特点:初级卵母细胞停滞于初级卵母细胞前期,为圆型,直径约40微米,胞质是酸性,核大而圆,染色浅,核仁大而明显。电镜下,胞质内细胞器丰富。滑面内质网板层状排列,称环层板。

功能:环层板结构可能和核与胞质间的物质传递有关。

卵泡细胞

一层扁平的细胞,胞体较小,与结缔组织间有基膜。

功能:卵泡细胞具有支持和营养卵母细胞的作用。

初级卵泡

卵泡细胞由扁平变成立方或柱状初级卵母细胞与卵泡细胞间出现一层均质状、折光性强的嗜酸性膜---透明带

初级卵母细胞

构特点:细胞体积增大,核也变大,成泡状,核仁深染,胞质内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均增多。

初级卵母细胞的微绒毛

卵泡细胞

构特点:有单层扁平变成立方形或柱形,进而增殖为多层。卵泡细胞的突起伸入透明带和初级卵母细胞的微绒毛或胞膜以桥粒和缝隙连接相连。

桥粒和缝隙连接:有利于卵泡细胞将营养物质输送给卵母细胞以及细胞间离子和小分子物质的交换。沟通信息,协调功能。

透明带

初级卵母细胞与卵泡细胞间出现一层均质状、折光性强的嗜酸性膜,成为透明带。由初级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共同分泌。三种糖蛋白构成:ZP1、ZP2和ZP3。

ZP3为精子受体,在受精过程中,对卵细胞与精子的相互识别和特异性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次级卵泡

结构特点::初级卵母细胞已达最大直径,约125-150um,周围包裹一层约5um厚的透明带。靠近透明带的一层高柱状卵泡细胞呈放射状排列,称放射冠。

卵泡细胞分裂增殖到6~12层,细胞间出现大小不等的液腔,继而汇合成一个大的卵泡腔。使初级卵母细胞与周围卵泡细胞居于卵泡腔一侧,形成卵丘

卵泡液含有脑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和卵巢分泌的类固醇激素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等。

突入卵泡腔内,形成卵丘:

初级卵母细胞,卵泡细胞,透明带,放射冠

放射冠:紧靠透明带的一层柱状卵泡细胞,呈放射状排列,称放射冠。

卵泡腔周围的数层卵泡细胞形成卵泡壁,排列密集,成颗粒状,称颗粒层。卵泡细胞改称颗粒细胞

卵泡周围结缔组织内的梭形基质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卵泡膜。

内膜层和外膜层

内膜层的膜细胞具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结构特点,含有与类固醇激素合成有关的酶。卵泡膜:周围的基质细胞向卵泡聚集形成

内层:毛细血管丰富膜细胞,合成雄激素

外层:环形排列的胶原纤维和平滑肌纤维

雄激素透过基膜,在颗粒层细胞内转化成雌激素。

成熟卵泡

卵泡体积很大,占据皮质全层并突向表面。卵泡腔变得很大,颗粒层的卵泡细胞停止增殖,颗粒层相应变薄,卵丘根部的卵泡细胞间出现裂隙。

体积显着增大(卵泡液急剧增多),直径可超过2cm,向卵巢表面隆起

排卵前36~48小时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23,X;2n)和第一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迅即开始第二次成熟分裂,停止于分裂中期

内分泌——分泌雌激素。“两细胞学说”。调节子宫内膜等靶器官的生理活动。

1、乱泡小斑形成

2、卵丘与卵泡壁分离(1)黄体生成素LH(2)各种酶(3)前列腺素PG2α

3、卵泡小斑处酶活性增强

4、卵泡膜外层平滑肌纤维收缩,卵泡小斑破裂

5、次级卵母细胞、放射冠、透明带、卵泡液排出

6、输卵管摄入

⑴排卵后24小时内未受精,次级卵母细胞退化

⑵与精子相遇受精

次级卵母细胞->成熟的卵细胞

->第二极体

排卵后,卵泡壁的细胞体积增大,分化为一个体积很大并富含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新鲜时呈黄色,称为黄体。

颗粒细胞分化为粒黄体细胞——较大,呈多角形,染色较浅,数量多

膜细胞分化为膜黄体细胞——较小,圆形或多角形,染色较深,数量少,分布于黄体的周边部。

卵细胞未受精:

黄体仅维持2周,称月经黄体

黄体细胞迅速变小和退化,渐被结缔组织取代,成为瘢痕样,称为白体。

卵细胞受精

黄体继续发育,称妊娠黄体(corpusluteumofpregnancy)。存在4~6个月,然后退化为白体。

分泌大量孕激素和雌激素及肽类松弛素—促使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平滑肌松弛两种黄体退化消失,黄体逐渐被增生的结缔组织取代,变成白色瘢痕,称白体。

卵巢的绝大部分卵泡不能发育成熟,它们在卵泡发育的各阶段停止生长逐渐退化

闭锁卵泡

初级卵母细胞:核固缩,自溶消失

卵泡细胞(颗粒细胞)变小,互相分离,变性消失

透明带:皱缩呈波浪状,嗜酸性环状物

膜细胞:形成细胞团索,称为间质腺

间质腺:退化的膜细胞,成不规则细胞索团,散在结缔组织中。分泌少量雌激素

输卵管

子宫部、峡部、壶腹部、漏斗部

子宫内膜血液供应

子宫动脉->短而直的分支(基底动脉)+主支在功能区内螺旋状走行,至功能层浅层时形成毛细血管网和血窦(螺旋动脉)—>汇入小静脉->子宫静脉

基底动脉营养基底层,不受性激素影响

螺旋动脉对性激素刺激敏感,反应迅速

月经周期

自青春期开始,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周期性作用下,子宫底部和体部内膜功能层的周期性变化,每28天一次内膜剥落、出血、修复和增生

月经周期分为三期:月经期、增生期和分泌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