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 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3东北三省三校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东北三省三校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东北三省三校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2023东北三省三校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语文的考试选择题也是关键,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是公认的“硬通货”;而要提高选择题的得分率,加强记忆和巩固训练是最基本的途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东北三省三校二模语文试卷,希望对您有所帮助!2023东北三省三校二模语文试卷2023东北三省三校二模语文答案高考语文复习方法1、在安排语文复习内容时应侧重于以下方面:一是回顾整理,二是抓增长点。

这一阶段,一些长期无法解决且对自己预期成绩影响不大的突出难点,可以适当放手,腾出精力回顾整理。

“回顾整理”的主要作用是保温和巩固,同时让知识进一步形成语文知识体系,使自己对高考相关“知识点”把握更全面,站得更高,看得更清。

2、在语文练习中,充分熟悉题型,了解命题思路,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找到应试状态。

考生要注意查漏补缺,在语文模拟考试和平时练习中,对暴露出的问题不可轻易放过,应适当回归课本或再次温习课堂讲义,夯实基础,找到解决办法。

考生要注意补充“源头活水”,新课标高考尤其重视对学科能力的考查,而语文能力主要是通过平时实践和积累而习得的。

因此,仅仅做试卷或习题是不够的,仍需经常阅读、思考和写作,哪怕临近高考,也不可乱了阵脚,更应咬定青山不放松;每天坚持高质量高层次的阅读,坚持深刻广泛的思考,以及经常性地动笔写作,哪怕进行提纲式或段落式写作,这些都是培养和保持乃至提高语文能力的最佳途径,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

有了源头活水,应对高考自然轻松自如。

高考语文复习策略收紧“一张网”高中语文知识庞杂、考点零散,如不加以整理,应考时可能手忙脚乱。

距离高考不足百日,各校都已经完成了第一轮复习,对高中语文知识板块和考点进行了拉网式的全面梳理。

“聚焦语文学科素养,精准落实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趋势。

通过试题呈现出来的不再是单个知识点、单个题目、单个类型,而是综合性考察。

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2022年东北三省三校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A。

【解析】曲解文意。

从文中“精英知识分子对大团圆的批判,与其说是出于审美的目的,不如说是出于启蒙的目的”的“与其……不如”可知,作者做出了取舍,而选项中“不仅……也”将其变为两者都取。

2.D。

【解析】曲解文意。

根据文章最后一段,认为大团圆结局反应民族和社会群体的文化心态和民族心理是一种误解。

3.C。

【解析】C选项的意思是,要把自己的剧本写到使人笑得像那大肚弥勒佛一样才肯放下笔。

可见,在李渔看来,笑对于喜剧艺术是重要的。

所以,此项不属于批判“大团圆结局”。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12分)4.A。

【解析】强加因果,并且缺少限定条件“半年来”。

5.D。

【解析】A项,无中生有。

原文并没有提及一旦脱离约束的后果。

B项,曲解原意。

原文说“‘元宇宙’的去中心化尝试无法去平台化,难以阻断商业组织的天然垄断倾向”,并不意味着“去平台化”之后就一定可以“阻断”,并且“阻断商业组织的天然垄断倾向”,与“切断与物理世界的联系”无关。

C项,或然说成必然。

原文说“就有可能”,选项中把可能表述成“必会”。

6.①加强国家政策指引。

国家对此非常重视,已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列入“十四五”规划数字经济重点产业。

②加强伦理道德约束。

“元宇宙”脱离不了与现实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成为“桃花源”或“乌托邦”。

③加大部门监管力度。

监管部门还应加大对炒作“元宇宙”概念行为的监管力度。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7.A。

【解析】A项,于文无据。

文中并没有说这个战士牺牲。

8.①烘托心情。

对这种沉寂、黑暗与闷热的有力渲染,充分地凸显出人们内心的焦灼,流露出人们对胜利的无比渴望,而这一切,其实又建立在人们对光明的召唤上。

(3分)②引起下文。

对沉寂与黑暗进行大力渲染,为后文蓄势,自然而然地引出后文人们突然看到火光时的狂喜心情。

2022届东北三省三校(二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届东北三省三校(二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哈尔滨师大附中2022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东北师大附中语文试卷辽宁省实验中学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典戏曲随着从元代杂剧到明代传奇的发展,以大团圆结尾的固定构成逐渐增多,尤其是进入明万历年间以后,以才子佳人恋爱为题材的作品大量出现,并且形成了必定是才子科举合格得以与佳人团圆的固定模式。

据伊维德考证,明代刊印的元代戏曲,大部分都对原戏进行了改编,其中最重要的改编之一,就是把结尾都改成了大团圆。

这种“俗套”的结尾模式在当时就曾受到许多精英文人的批判,戏曲家卓人月说:“今演剧者,必始于穷愁泣别,而终于团圆宴笑。

似乎悲极得欢,而欢后更无悲也;死中得生,而生后更无死也,岂不大谬也!”最早将戏曲艺术的团圆结局与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挂钩的,大概是王国维,他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

”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精英知识分子,也普遍认为“团圆的迷信”充分暴露出中国人不敢正视现实、直面矛盾,缺少悲剧意识的国民性弱点,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瞒和骗的文艺”。

不过,精英知识分子对大团圆的批判,与其说是出于审美的目的,不如说是出于启蒙的目的。

无论是启蒙文学还是革命文学,最重要的是必须确立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主题,唯其不满,才有必要且有可能借助通俗文学形式唤醒民众,以激发其奋起改变其现状。

黑龙江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理学的形成可以说是宋代最为重要的历史特征之一,然而到了近现代,理学竟然成为最为人诟病的文化传统。

宋代理学家们提倡的“节孝”观念,其实并不是他们首创的。

至少从汉代以来,国家政府都曾经对社会上的节孝行为进行过表彰和奖励。

到了宋代,一方面,政府基本上延续了历代政府对旌表节孝的重视;另一方面,理学家们为强调士大夫应注重气节的道德标准,对“节孝”观也做出了更明确的表述。

然而直至宋元时期,国家政府对于旌表节孝的行为,更多的是停留在倡导个案“典型”的层面上。

有学者把明代以前到明代的旌表贞节行为的演变过程,形象地描述为“由典范到规范”。

典范是由倡导所致的,而成为规范则必须要有一整套严格的制度化设计来加以保障和推行。

明代在固定的审核标准下,对来自全国各地大量的旌表案件,予以定期、集体和分类处理,从而形成了明代旌表节孝的制度化、规律化和等级化,乃至演变至激烈化的特质。

与这种制度政策相伴而行的是以朱熹为核心的理学成为明代政府所认可、推行的政治意识形态范本,这就促使明朝的许多士大夫从理学的角度来诠释和欣赏政府的旌表节孝制度。

这样,明政府所推崇的节孝行为,就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政策,同时也成为一种社会道德的教化行为。

在制度与教化的双重作用下,明清时期的节孝行为,越来越出现违反人性的激烈化特质。

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

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

三省三校二模语文参考答案1、 A2、B3、D4.D 5.6.C 7.(1)我曾经请求宽容进言的人,现在议论到我反而责备他们,对公众舆论又怎么解释呢?(2)我与您共事多年,不曾见您笔下胡乱杀一人,上天回报您如此丰厚是应该的。

8.这两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艳丽、壮阔宏大的晨猎场景(晨猎图),“浅草”“红旗”“白马”,写出环境色彩的艳丽,“分围”“向日”“迎风”,写出场面的宏大。

(分析2分,概括1分)烘托了晨猎的氛围,为人物的出场做了铺垫。

(作用2分)9.塑造了一个身手矫健、技艺高超的猎手形象。

“背手抽”写出了取箭动作的娴熟利落。

“翻身控”展现了猎手动作难度大,技艺高超。

尾联通过描写人们的惊叹和大雁应声而落侧面表现出射箭技艺的高超。

(形象概括2分,分析4分)10.名句名篇默写(1)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猿猱欲度愁攀援(2)浅草才能没马蹄绿杨阴里白沙堤(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三、11.(1)AC(2)父亲有责任心,他下岗后首先想到要找工作支撑困难的家;慈爱,关注孩子的成长,再困难也要给孩子买书;吃苦耐劳,父亲做送水工,最后通过辛勤的创业使家境殷实起来;坚忍,将苦难和悲痛默默承受,把快乐和爱带给家庭。

(任答三点给6分,每点概括、分析各1分)(3)内容:丰富人物形象,表现了父亲的慈爱、妻儿的善解人意(2分);作文是家庭和谐幸福的见证,凸显了小说主题,(2分)。

结构:是小说的线索,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2分)。

(4)“有一种爱像海绵”指的是父亲将苦难和悲痛默默承受,把快乐和爱献给了家庭,家人为了家庭的幸福,相互包容、理解(2分)。

小说中父亲下岗后为了不让妻儿伤心,将此事独自扛了起来,而妻子和孩子用善意的谎言配合了父亲的尴尬,一家人虽然困苦但是很幸福温馨(2分)。

学生可以结合这种爱在家庭中的作用(和谐幸福)和对人生的意义(健康幸福)等角度来谈,均可给分。

(结合生活略)(4分)。

四、12.(1)AB(2)①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取得多方面的成就,著述颇丰。

2024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答案

2024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答案

2024三校联考模拟试题二语文试题答案1. D【解析】 A“畸笏叟保存不善致使”不对,B“回目一百二十”不对,C“他认为直接署‘曹雪芹著’即可”无中生有。

2. D【解析】“不具权威性”不对。

3. C【解析】“假设论证”不对。

4.【参考答案】①“正是”,加重语气,表示对人民出版社新署名的认可和肯定②“是”字连用,构成排比,从不同方面对人民出版社新署名加以肯定和高度赞扬③“这是”开启另一角度,从红学界或学术界角度指明人民出版社新署名意义非凡。

5.【参考答案】①张庆善认同“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这个署名,而欧阳健按照版本学通例,认为作者署名应该付之阙如。

②张庆善:证明曹雪芹著毕《红楼梦》,但八十回后丢失;程伟元搜集后四十回,但非曹本(脂批为证,多有不同);高鹗整理后四十回(应程邀请帮忙;高写后四十回的根据不成立;高没时间写);后四十回作者目前无法确认。

③欧阳健:依据版本学通例,若根据正书首页卷端题署确认作者,则所有未经整理的《红楼梦》版本署名应该付之阙如;古籍中的序跋里的相关信息可有效判定作者,但《红楼梦》所有版本的所有序跋无一指明作者;唯一例外是程甲本程伟元的序,但其又恰恰证明作者“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

(每点2分)6. B【解析】让作者“激动得泪流满面”的主要是陶潜作品内容和陶潜的思想精神。

7. B【解析】第一处划线句不是比喻,是类比。

8.【参考答案】①经济生活的窘迫艰难。

作者在《归去来兮辞》序文中读出他生活的艰难困苦,在他的诗句中看出不善耕种而有的窘迫交困。

②内心精神的困顿挣扎。

世俗官场中的失败与不折不曲、守住名节的艰难;想要超脱世俗“不违逆自己心性”,而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的矛盾困苦。

(每点2分)9.【参考答案】①借写苏轼不折不曲、随遇而安的性格,写出陶潜冲淡平和的精神。

②借苏轼的困苦外露的性情,写陶潜的困苦藏于诗文肌理之中。

③借苏轼的《赤壁赋》写出了由屈原到陶潜一脉相承、向内求索的诗文内核。

东北三省2023年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二)【含答案】

东北三省2023年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二)【含答案】

东北三省2023年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典籍里的中国·越绝书》篇的播出,让地方志书中沉淀着历史烟云、凝结着先贤智慧的文字和思想,引领着更多人去感悟蕴含其中的家国情怀,去思考和探寻“何以中国”的更多答案。

要探寻答案,就必须读懂中国地方志里的故事,读懂故事里那些永载史册的人物,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瞬间,还有那些闪耀在字里行间、激荡在心灵深处的人性光辉。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指出:“希腊的古代文化乃至近代英国,都没有留下与中国地方志相似的文献。

要了解中国文化,就必须了解中国的地方志。

”地方志为人们读懂中国故事打开了“一扇窗”。

上溯夏禹,下迄两汉,旁及诸侯列国,一部看似平常无奇的《越绝书》,以越地为视角,将华夏千百年历史激荡浓缩其中。

从书里,我们可以读到那些流传千古的故事:“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子贡一出乱五国”····子贡游说五国、改写五国形势的绝世智谋,勾践转死为生的家国情怀,千年之后,仍然让我们心驰神往、热血沸腾。

通过阅读方志里的中国故事,我们可以“穿越时空”,从中汲取到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除了读懂中国故事,还要关注地方志里的中国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中国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刻入筋骨的精神特质,是中国人民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是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从《山海经》《禹贡》《越绝书》《华阳国志》一直到如今的新方志,赓续绵延的中国地方志,不仅记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形态,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智慧,保存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基因密码,内含着直抵人心的巨大力量,是我们传承中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东北三省三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解析

东北三省三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解析

东北三省三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祝考试顺利★(解析版)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索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表情包正在毁掉我们的表达能力,甚至毁掉我们的语言吗?这个设问已不新鲜,最近又频现于网络。

“斗图”和连串的表情让许多人感到压力,许多网友“哭诉”,在虚拟环境中,表情包泛滥和误用给自己造成很大的不便和尴尬,一家英国公司甚至已经开始招募表情包翻译员。

这不禁让许多人思考,表情包的使用是否损害了我们的语言能力乃至我们的语言。

②但另一方面的事实也不能忽视。

2016年,有媒体组织的“24小时无表情包生活挑战赛”有5307人参加,超过30%的人失败——无法忍受一天不用表情符号,另有三分之一的挑战者虽然成功,但表示倍感煎熬,“尴尬”是他们提及最多的感受。

③表情包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让三分之二的语言社团成员感到难以离弃的东西是否接近,甚至已经成为语言的一部分呢?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

2014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正式收藏完全用表情包转写的《白鲸记》。

同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会辩论间隙表示,“如果全世界还有一样东西我们还能统一意见,那就是表情包了”。

④表情包是虚拟语言生活自组织的产物。

作为语言的一种可视化形式,其本质和文字相差不多。

作为自然语言的拐棍,表情包在以文本交流为主的虚拟空间中提高了用户沟通的效率和质量。

试想,我们多少次用表情符号表达文字无法传递的实时心情?又有多少句末的“呢”“耶”被相应的表情符号取代?一个缺少铺陈的祈使句丢过来,究竟是命令还是建议,恐怕得看后面是不是跟着个笑脸。

2024年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语文含答案

2024年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语文含答案

2024年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代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几年间,本书作者(熊培云)陆续接受了《新京报》《南方都市报》《钱江晚报》《湖南经济文化》等媒体的采访,就本书的写作及其他若干问题做了简要的回答。

问:最近您在思想国网站上开始就农村问题写了一系列“乡村记事”,并在《南方都市报》同步连载。

看得出来,您愿意将视线投向“卑微的生命”,既体现了您长久以来秉持的价值观,也体现了您做事的风格,即一点一滴促进这个社会的改良。

熊培云:准确说,我关注的是平凡的生命,而不是卑微的生命。

没有谁的生命是卑微的。

问:土地流转改革被称为自实行土地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以来乡村财产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对农村经济、乡村治理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这意味着土地可被农民换成“看得见”的资产,这算是不小的进步吧?熊培云:有了土地流转,农民可以互换土地、出租、入股,对土地的使用灵活了,这些无疑是有进步的,但进步得还不够。

没有土地,农民就没有灵魂。

说得多好!凡事都有个根本。

就像我们常讲的,如果一个国家不尊重宪法,这个国家就少了灵魂;如果一个社会没有责任与关爱,这个社会也少了灵魂。

将土地还给农民本是件很有希望的事情,私有产权不仅可以抵挡权力的入侵,而且可以提高农民的议价权。

这些年大家之所以赞美物权法,正是因为受保护的物权不仅保障了民众的根本利益,同时构成了针对权力的防御与分权。

如果产权能够得到真正地保护,一个人失去权利也不是一件令人绝望的事情,因为他其他方面的权利是有保障的。

有些人总是莫名其妙地担心,认为土地一旦放开,许多城里人就会到农村去买地,然后呢,农民会不顾一切,为了换酒喝或者给孩子交学费把自己的土地卖掉,最后的结果是农民无家可归了。

东北三省三校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东北三省三校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东北三省三校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东北三省三校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语文的考试当中,对于在语文模拟考试和平时练习中,对暴露出的问题不可轻易放过,应适当回归课本或再次温习课堂讲义,夯实基础,找到解决办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东北三省三校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东北三省三校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东北三省三校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答案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详细计划一、复习重点1、古诗文的识记、理解和阅读。

2、重点词语的识记和理解。

3、现代文的阅读和理解。

4、写作训练。

二、具体措施1、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复习时既要把目光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也要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尽量让班级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清楚意识到自己复习中的弱势环节,一步步进行训练完善,争取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逐步得到改善与提高。

2、理清头绪,突出重点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新课程标准和考纲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在复习时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会有更佳的效果。

阅读理解特别是课外阅读理解文章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在复习中应加强指导。

比如在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作文训练要做到每周至少一篇,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和训练。

具体做法是:(1)重点字词,先带领学生一起梳理,然后采用听写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学生训练。

(2)文言文复习先让学生明确哪些课文是重点篇目,然后做重点指导,指导完毕后侧重检查学生掌握情况,争取大多数人过关(3)古诗词,侧重于让学生背诵和默写,训练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连续性默写,二是理解性默写,三是运用性默写。

东北三省三校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东北三省三校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东北三省三校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涣散散漫散兵游勇散伙B. 瞭望了望望眼欲穿望穿秋水C. 剽悍彪悍彪形大汉彪炳史册D. 箴言真言真知灼见针砭时弊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C.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内容丰富,深受读者喜爱。

D. 我们一定要把这次活动办得既隆重又节俭。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月落乌啼霜满天C. 江水流春去欲尽D. 独在异乡为异客4.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水浒传》描绘了108位好汉的英勇事迹,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C. 《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以唐僧取经为线索,讲述了孙悟空等人的传奇故事。

D.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著,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塑造了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形象。

5.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

B.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 古代的“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

D. “三纲五常”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其中“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________》中的名句。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________》中的诗句。

4.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中的《________》。

5.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2023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近年来,在城市和乡镇的大街小巷,城市书房、文化驿站、乡村文化礼堂等公共文化空间层出不穷,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也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探索了新路径。

更好发挥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一些地方进行了有益尝试。

比如,福建福州的“三坊七巷”、广东广州的永庆坊、广东潮州的牌坊街等,近年来开展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保护工作,充分利用文化空间,保存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

人们徜徉其间,能感受到城市的历史底蕴、风土人情,无形中增强对城市的文化认同。

当前,各地积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国家文化公园等,反映出文化既是社会治理的对象和目标,也是社会治理的工具和路径。

一方面,通过社会治理在全社会形成文化认同,有助于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各类文化活动让人们受到文化的熏陶,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社会善治。

文化力量在乡村治理中也大有可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

”这既强调了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性,也为确立乡村治理的文化内核指明了方向。

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有助于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

比如,一些地方通过建立村史馆、编辑整理村史村志等,塑造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地标;一些地方深入阐发乡土文化中团结友爱,扶危济困等优良品德,发挥其道德教化,凝聚人心的功能;一些地方积极培育和发挥新乡贤的作用,强化新乡贤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并充分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等等。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东北三省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东北三省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东北三省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筵席(yán)箴言(zhēn)恣意(zì)B. 黝黑(yǒu)蹙眉(cù)踌躇(chóu)C. 迤逦(yǐ)缱绻(quǎn)踉跄(liàng)D. 峥嵘(zhēng)旖旎(nǐ)饕餮(tāo)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B.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深受同事的敬重。

C.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结构严谨,是一篇值得一读的佳作。

D.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明天的运动会不得不延期举行。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洒在大地上。

B. 他像一只离群的孤雁,独自在夜空中飞翔。

C. 她的声音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柔和。

D. 他的心情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而明亮。

4-10. 根据题目要求,继续编写选择题,涵盖词语解释、成语使用、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己亥杂诗》)12. “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13. “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14. “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

”(《将进酒》)15. 根据题目要求,继续编写填空题,包括古诗词填空、文学常识填空等。

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

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16.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A. 尝:_________。

B. 佣:_________。

17. 陈涉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志向?18. 根据题目要求,继续编写阅读理解题,包括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鉴赏等。

东北三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校二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东北三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校二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哈尔滨师大附中2024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东北师大附中语文试卷辽宁省实验中学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共8页。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作者问题不是“新闻”,实实在在是“旧闻”。

张庆善指出,早在2008年《红楼梦》新校本第三次修订出版时,就已经由“曹雪芹、高鹗著”改为“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了。

张庆善认为曹雪芹其实把《红楼梦》写完了,理由是:从创作规律而言,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历时十年之久,不可能只写出前八十回就不再往下写了,翻来覆去只修改前八十回,这不符合创作规律;现有的大量脂砚斋批语,已经透露出八十回以后的情节,曹雪芹的亲友脂砚斋、畸笏叟都已经看到了这些稿子,如庚辰本第四十二回回前批:“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

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

请看黛玉逝世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

”曹雪芹《红楼梦》写完了,原稿八十回后为什么没有传下来?张庆善认为是《红楼梦》传阅时弄丢了。

曹雪芹逝世后,畸笏叟保存残稿,更不敢轻易拿去给别人看,怕再弄丢,最终八十回后的稿子也随着畸笏叟的去世而成了永远的谜案。

在曹雪芹逝世后的二三十年里,《红楼梦》都是以八十回本在社会上流传,直到1791年,程伟元、高鹗整理出版了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才结束了《红楼梦》以八十回本流传的时代。

那么,《红楼梦》后四十回是从哪里来的?张庆善认为,后四十回是程伟元多年搜寻得来的,程伟元邀请高鹗帮助修订整理,高鹗欣然答应,“细加厘剔,截长补短”,依据就是程伟元、高鹗为程甲本、程乙本出版所写的序和引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师说》中,韩愈指出人非生而知之,都会有疑惑的事实后,以“______,______,______”三句点出了不从师学习的后果。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运用典故表达对故人的怀念、抒写回乡感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①作为演说家,他一登上舞台,就神采奕奕....,舌灿莲花,独特而又有魅力的气场和丰沛的内容很快就能让观者听者叹服。

②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我国河北省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蟾宫折桂....,喜获殊荣,被授予联合国环保“地球卫士奖”。

③21世纪,是一个凸显个性、实现自我、创造价值的时代,也是一个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沧海横流....、英雄辈出的时代。

④一篇文章,一旦“镶嵌”了“金句”“金词”,则富丽堂皇....,而谁又会知道,这背后是作者对词语的大量占有和辛苦打磨。

⑤辽宁省著名书法家沈延先生,出身儒门,自幼跟从其父读经学史,作诗临帖,舞.文弄墨...,弱冠之时,已然称誉乡里。

⑥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上,首位出场的选手李尚荣一个7岁的小女孩,在台上对答如流,活泼可爱,玲珑剔透....。

A. ①③⑥B. ①④⑤C. ②③⑤D. ②④⑥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互联网时代弋呼啸而至,传统书店一方面因经营的“戏路”太窄而举步维艰,另一方面线上书店用多种方式大行其道。

B. 如何让农耕文化的菁华成为构建新时代农村文明的底色,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C. 艺术评论,特别是对一些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评论,由于人们的看法不同,往往通过争论能发展和提高艺术理论。

D. 地球是一个家,无论哪一种生命灭绝,对地球都是伤害。

一旦生态被人类破坏,所有的不好的恶果最后也将由人类承担。

4.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①花谢后,叶子不再谦逊。

②有的朋友,犹如厨房砧板,不能无不必多。

③如将文学比作药,也只供内服,不可外敷。

④孩子静静玩,青年悄悄话,老人脉脉相对。

⑤晾在绳索上的衣裳们,一起从午后谈到傍晚。

⑥年轻人的步姿摇啊摇,总是因为时间银行里存款多。

A. ①②⑤B. ①④⑥C. ③④⑤D. ②③⑥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有些写作者,喜欢把乡村过度诗化。

他们混淆了田园和农村两个概念。

田园和农村,①______,另一个是纯粹的地域性指认,后者有时甚至是反审美的。

文人墨客们反复咏唱的书本意义的桃花源,往往②______,已抽离于农村的现实情境。

以艺术的心境生活在乡下,才可能产生陶渊明式的田园诗意。

效颦者学其皮毛,③______,而只满足于表面的叙事。

其实,头不在艺术,脚不在乡村,他们只能漂浮在丧失时空坐标系的虚妄里。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打动了无数人,而我却偏偏关注前两句“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这两句是不是在暗示“虽然皇帝的恩泽惠及不到我,可我却不管那么多,就是要活出自己的精彩来”呢?或许有,但袁枚绝对不会说出来。

因为清代的文字狱极为严酷。

当然,追问当年袁枚到底是怎么想的,意义不大。

诗也好,文也罢,读经典诗文的价值不在于理解诗文本身,而是把这些诗文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和自身的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经典诗文常读常新,常读常深。

①文中有一处逻辑错误,应将“不在于……而是”改为“______……______”。

②这段文字中作者得出的最终结论是______。

(不超过20字)作者是通过______引出这个结论的。

(不超过10字)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水调歌头黄庭坚落日塞垣①路,风劲戛②貂裘。

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

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骏骅骝③.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

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

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

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减翠蛾羞。

戎虏和乐也,圣主永无忧。

【注】①塞垣:边防城池。

②戛(jiá):敲击。

③骅骝,周穆王的八骏之一,这里代指强壮快速的骏马。

(1)下列对这首词上片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______A.落日西沉,长风呼啸,开头两句动静结合,描绘了边塞景象,意境苍凉。

B.几位士兵带着弓箭,策马奔驰,以打猎掩人耳目,在暮色中进军黑山头。

C.诗人着意勾勒平沙千里中的“雕弓白羽”和“骏骅骝”,为此后的抒情蓄势。

D.隐隐约约看到的青冢,使诗人想起了汉代王昭君的故事,忧愁袭上心头。

E.上片主要是实写,凸现了边地骑兵驰骋射猎的飒爽英姿,奠定了全词的基调。

(2)这首词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5.0分)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人工智能算法的传统通常有两个:一是符号认知主义,主张智能行为依赖于符号操作,通过基于符号表征的计算可实现推理、决策,甚至情感活动,如早期的专家系统;二是联结主义,认为通过大量底层简单的“激活单元”相互交织可在高层自发涌现出复杂的智能行为,这一传统以神经网络为代表。

阿尔法围棋的研究主要得益于这一种传统,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实现算法的突破。

以复杂性视角观之,目前的智能算法有一个突出特质--涌现性,即智能是一种由算法底层的简单規则生成的复杂行为,智能并不由预定的算法前提所决定。

游戏棋局的最终输赢是一种涌现,不是依靠单次行为的累加,而是算法演化系列的整体取胜。

阿尔法围棋有一些令顶尖职业棋手难以理解的“昏招”,可这些“昏招”最终成了取胜的“神之一手”,这表明“招数系列”比“某一招”更有意义。

在伦理上,涌现性特质揭示出智能算法具有不同于传统的行为特征:智能算法行为不是边界清晰的单个行为而是集体行为的演化,其行为效果既不由“某一”行为所决定,亦不由其前提完全决定。

智能算法的另一个特质是算法的自主性。

阿尔法围棋一代曾依据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棋谱,对弈了3000万盘棋,二代强化了自我增强学习。

如果智能算法的自主性意味着机器是某类主动的、自我进化的“生命”,那么我们是否能说人工智能就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能够自我决定的“主体”?以算法的观念来看,理性传统所认可的“主体”是一个能够协调个体自身复杂行为的中心控制单元,它担负该个体所有信息的整合和全部行为的控制。

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弱人工智能,则形成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主体观念。

弱人工智能的自主性是智能行为的自组织性,机器算法会在没有人类程序员的干预下自发学习,自动处理问题。

2015年,有人在使用“自动驾驶”模式时遭遇车祸,历经十个多月的调查,最终归責为驾驶员过于信任人工智能,手没握住方向盘,人工智能得以免责。

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必会让我们完全摆脱方向盘。

智能驾驶系统由厂商的机器人制造,其算法不断自我进化,无缝嵌入庞大的物联网中,行进于更多智能体交互的开放环境,并与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不断自我演化的复杂算法整体。

在这一整体中,厂商、机器人、使用者、众多智能体等都是造就整体的个体,但并不存在对整体负责的“主体”,此时我们在伦理上可能面临根本的挑战:智能行为既不遵循行为与效果之间的直接对应,也不遵循行为与主体之间的必然联系,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出一个恰当的道德判定?(摘编自刘劲杨《人工智能算法的复杂性特质及伦理挑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基于符号认知主义和联结主义两个传统,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最终得以实现。

B.阿尔法围棋依靠算法演化系列的整体取胜,这体现了人工智能算法的涌现性。

C.弱人工智能有一个中心控制单元,它担负了所有信息的整合和全部行为的控制。

D.既然智能驾驶系统不存在对整体负责的“主体”,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则无需追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文章第一段通过比较两种智能算法传统的异同,分析了阿尔法围棋获胜的原因。

B.文章以阿尔法围棋为例说明智能算法的涌现性,又对其揭示的行为特征做了阐释。

C.算法的自主性意味着机器是某种“生命”,这是文章对“主体”进行辨析的前提。

D.文章介绍了目前智能算法的特质,进而引发了对人们可能面临的伦理挑战的思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没有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联结主义传统,阿尔法围棋也许就不会有算法上的突破。

B.“昏招”成了取胜的“神之一手”,这是智能算法集体行为演化胜过单个行为的例证。

C.智能驾驶系统的算法处于众多智能体交互的开放环境之中,才能不断地自我进化。

D.智能行为与效果不直接对应、与主体无必然联系,但我们还要对它做道德判定。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事情是这样的佚名怎么说呢?12月26日,事件经过一天发酵,《惊爆!某超市一黑衣男子对老人大打出手》牢牢霸占微博热搜榜头条。

几张图片看起来是连拍,一男子挥舞手臂,老妇人抱着男人大腿,直到最后一张男子的手打到老人身上,看上去触目惊心。

文字解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相当详实。

小明日记今天玩得可开心啦。

妈妈带我去欧美新生活广场玩,小朋友真多。

大人坐在游乐场外玩手机,我们玩打枪游戏。

我们玩了很长时间。

中午吃面条,很好吃,妈妈说下周还带我吃。

下午和妈妈一起买了很多好吃的,超市的人很乱。

有一个奶奶躺在地上,大声喊,还哭得很伤心。

妈妈不让我看,但我早就看见了,那个奶奶抓住了那个叔叔的脚,叔叔不想让她抓。

叔叔一蹦一蹦的,像跳皮筋,可好玩了。

超市收银员只言片语周年庆嘛,人多,忙不过来。

我看到的时候,大妈已经倒地,那个黑风衣在掰大妈抱他大腿的手。

他们吵得很激烈,那男的一直喊“松手”,而且还说脏话。

大妈被他拖着走。

听不出来两人为什么起的争执。

我为什么不去拉开他们?公司规定:收银员不能离开岗位。

而且我们经理和保安很快就赶到,把两人带走了。

期间,很多顾客都在旁边看着,各种拍照。

不说了,不说了,今天顾客至少比昨天多一倍。

值班经理答记者问记者:两人为什么争执?经理:周年庆,特价区豆油只剩下一桶。

那男的要拎走,大妈说是她因为没找到推车,暂时放那儿的,才引发争执。

记者:据我们了解,这件事发生20分钟左右,你们才派人解决,具体原因是什么?经理:因为这次促销力度很大,顾客太多了,到处都是人。

我接到电话从值班室下楼去叫保安,然后再上来,我是一直跑着的。

我们要从最里面那个非买出口进入,这又是一大圈。

到现场的时候,周围好几圈人,分开人进去,差不多十分钟,绝对没有15 分钟。

记者:事后,你们的调查结果是什么?经理:我们无权调查,这事儿得问公安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