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化学反应速率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的速率》【创新教案】

思考,
交流讨论对原有知识进行回忆总结,学会归纳
思考,交流
学会交流,学
会用化学语言解决简单的问题
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回忆做过的实验观察,为下面的实验探究现象观察做铺垫
问题
探究
二:
化学
反应
速率
的定
量表
示
【过渡】运动的快慢可以用“速度”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快慢该怎么表示呢?
一、化学反应速率
的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
意的几个问题。
学会进行学科知识迁移
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掌握简单计算
通过习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突破了本节课的第一个难点。
问题探究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设疑】下列反应的速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1、28℃时,新鲜牛奶约4个小时后变酸,但在冰箱内,鲜奶48个小时后才变酸。
板书设计
一、化学反应速率
(1)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表达式:
(3)常用单位:mol·(L·min)-1或mol·(L·s)-1
mol·L-1·min-1或mol·L-1·s-1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内因:反应物的性质
外部条:温度↗,v↗浓度↗,v↗
(3)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以减小反应速率
(4)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思考,
回答
大胆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整理归纳
培养学生给定条件下的合理猜想能力
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让学生感受探究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_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1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本节内容是对前两节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特征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
本节内容是后面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概念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1) 通过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及分析探究能力;(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原因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2)通过同组合作实验和全班共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
(3)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学习中渗透辩证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四、教学方法1.实验法:课堂探究实验:实验2-5和实验2-6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6-7人一组,多媒体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高中化学必修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PPT课件 高中化学优质课】

……
【探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第2讲
江西师大附中化学组 李桥生
2019/4/28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收集化学 事实和信息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提出观点
设计 实验方案
得出结论
实验验证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速率有快有慢,那么影响化学 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
得出结论
结论2: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改变 反应路径(改变活化能),但 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正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分类
负催化剂: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如酶)
【实验】往H2O2溶液中加入KMnO4溶液
1.现象: 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溶液紫红色褪去(变浅)
2.结论: KMnO4 也能催化H2O2分解,且更高效?错
溶液紫红色褪去(变浅),说明KMnO4 参与了反应被消
耗,在本实验中作为氧化剂使H2O2被氧化生成O2
离子方程式:
2MnO4-+5H2O2+6H+ ===2Mn2+ +5O2 +8H2O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
得出结论
结论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气体或液体)浓度 ,反应速率加快;减小(气体或液体)浓度, 反应速率减慢。
设计方案
分组实验
任务1
待研究的变量
温度
需控制不变的量 催化剂、浓度
观察的现象
结论
温度越高,反应 速率越快
任务2
任务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件(共27张PPT)

A. v ( H2 )= 0.45 mol/ (L·min)
B. v ( N2 )= 0.1 mol/ (L·min) C. v ( N2 )= 0.2mol/ (L·min) D. v ( NH3 ) 0.3mol/ (L·min)
【注意】
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必须指明具体的物 质。因为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 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 的都是同一个反应的速率。
⑤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化学反应速率 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计量数 之比。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启示:化学反应中,我们有时候需要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有时候需要减慢 化学反应速率,要想控制化学反应速 率,我们需了解哪些内容?
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 速度来表示(v=s/t),物 质化学反应的快慢又该 怎么表示呢?
一、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 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单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
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
来表示
3.数学表达式:v(B)=
Δc(B) Δt
4. 常用单位: mol/(L·min)或mol/(L·s)
现象
结论
加入MnO2
加入FeCl3
不加其它 试剂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在其它条件相
较快产生气泡
同时,使用催化 剂能改变化学
缓慢产生气泡
反应的速率。
科学视野
课后阅读P49 神奇的催化剂
催化剂能极大地改变反应速率,而自身的 组成、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发生 变化,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或专一性)。
探究实验2 现象描述及结论:
(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学生实验1——物质本身的性质(内因) : 在2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并滴入2滴酚酞,
《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

《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开场白】各位专家们好!我是XX班X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化学反应速率。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定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完成本次说课。
【过渡】首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2第一单元第一小节。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计算的注意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在生产生活上的作用。
从内容选择上看,它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化学反应快慢的基础;从知识体系上看,为化学反应的限度做铺垫;从教学方法选择上看,实验可以反映直观现象,促进学生理解。
【过渡】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对于普通中学的高一学生我是这么理解的。
【学情分析】他们临近高一下册的期中考阶段。
在知识储备上,学生已经学习了必修一的有关知识,并且有一定的逻辑能力,对前后知识的联系有一定的把握;在能力上,学生具有观察、分析、操作等能力,可以继续提高实验技能,强化创新意识;在情感上,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自己的学科有了一定的要求,有学生对化学已经展示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希望主动参与化学的讨论中来。
【过渡】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几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通过观看不同自然现象的视频,认识到化学反应快慢的宏观现象,学习其微观的表达方法;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通过设计实验并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知道浓度、温度、催化剂等是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与物体运动的速度进行类比,推测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概念;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设计实验与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学习控制变量法这一实验方法,体验科学中“控制变量”的思想;5.[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通过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清楚调控反应快慢的重要性;能够知道调控反应速率在工业生产、社会生活的作用。
必修二 人教版 2.3化学反应的速率(共45张PPT)

2 0.200
0.100 0.0153
3 0.300
0.100 0.0227
4 0.100
0.200 0.0151
5 0.100
0.300 0.0228
请找出化学反应速率与C(HI)、 C(H2O2)之间的关 系,并尝试写出相应的数学表达式
(2).定量关系:
V=kc(H2O2)c(HI)
物体的运动有快、慢之分!
火箭冲向天空的速度
蜗牛慢爬之旅
你知道哪些化学反应进行快、哪些化学 反应进行慢?(P47思考与交流)
①爆炸;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食物变质; ④溶洞形成; ⑤钢铁生锈; ⑥煤和石油的形成
你是通过什么判断快、慢的?
爆炸,瞬间完成
塑料降解长达上百年
快到什么程度?
定量描述
慢到什么程度?
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对于很多反应,反应物浓度与化学方程式中的 系数并无确定关系,因此,不能直接根据化学 方程式写出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而
必须通过实验来测定。
生活中,我们是怎样加快和减慢化学反 应速率?
冶炼金属 炒 菜 加 热
冷藏、冷冻
在通常情况下,Na与水的反应和Mg与水的 反应哪个剧烈(反应速率快)?为什么?这说明化 学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一、内因:
物质本身的结构和性质是化学反应速率
大小的决定因素。
不同化学反应 同一化学反应
浓 度
决定于 决定于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 、限度与速率
第3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 (第1课时)
一、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 :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 快慢的物理量。
学 科 连 接
物理学中用速率来衡量物体运动的快慢: 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 v=
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复习及练习(有答案)非常详细

必修二 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更》复习一、化学反应的速度和限度 1. 化学反应速率(v )⑴ 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更 ⑵ 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削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⑶ 计算公式:v=Δc/Δt (υ:平均速率,Δc :浓度变更,Δt :时间)单位:mol/(L •s )应速率不变。
(2)、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①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是各分化学反应速率 意义:衡量化学反应快慢物理量 表达式:v = △c/△t 【单位:mol/(L ·min)或mol/(L ·s) 】 简洁计算: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也等于各物质的浓度变更量之比 影响因素 内因:反应物的结构的性质 外因 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加快反应速率;反之减小速率 温度:上升温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反之减小速率 催化剂:运用催化剂可以改变更学反应速率 其他因素:固体的表面积、光、超声波、溶剂压强(气体): 增大压强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反之减小速率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②恒温恒体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2.化学反应限度:大多数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故化学反应都有肯定的限度;可逆反应的限度以到达化学平衡状态为止。
在肯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各组分浓度不再变更时,反应到达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定义:化学平衡状态:肯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变更,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动:动态平衡等:υ(正)=υ(逆)≠0定: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发生变更变:假如外界条件的变更,原有的化学平衡状态将被破坏(3)化学平衡必需是可逆反应在肯定条件下建立的,不同的条件将建立不同的化学平衡状态;通过反应条件的限制,可以变更或稳定反应速率,可以使可逆反应朝着有利于人们须要的方向进行,这对于化学反应的利用和限制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1.在四个不同容器中,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
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A.v(N2)=0.1mol·L-1·s-1B.v(H2)=0.1mol·L-1·min-1C.v(NH3)=0.15mol·L-1·min-1D.v(H2)=0.3mol·L-1·min-12.对于A2+3B2= 2C+D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2)=0.4 mol·L-1·s-1 B.v(B2)=0.8 mol·L-1·s-1C.v(C)=0.6 mol·L-1·s-1 D.v(D)=0.6 mol·L-1·min-13.反应3X(g)+Y(g)2Z(g)+2W(g)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后Y减少了0.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υ为()A.υ(X)=0.05mol·L—1·min—1 B.υ(Y)=0.10mol·L—1·min—1C.υ(Z)=0.10mol·L—1·min—1 D.υ(W)=0.05mol·L—1·s—14.一定条件下,分别对反应C(s)+CO 2(g) 2CO(g)(ΔH>0)进行如下操作(只改变该条件):①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②增加反应物C的用量;③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④减少体系中CO的量。
上述措施中一定..能使反应速率显著变大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③5.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在恒容的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N2O4(g)=2NO2(g),若N2O4的浓度由0.1mol•L-1降到0.07mol•L-1需要15s,那么N2O4的浓度由0.07mol•L-1降到0.05mol•L-1所需的反应时间()A.等于5s B.等于10s C.大于10s D.小于10s6.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2和3 mol H2发生反应:N2 + 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

《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本节选自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第二章第二节,是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就全章内容来看,既是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论延伸,也是第三节化学平衡的研究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材处理:○1为了加强学生自主探究,一改教材边实验边理论的方式,采用先理论猜想后实验验证的科学发现的次序,使实验的开放性更强,方案均由学生设计。
○2为了使现象对比更明显,增加caco3和不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实验。
二、学情分析1、已有的知识:○1必修2中,学生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存在一定的感性认识;○2在本册绪言中学习了碰撞理论相关知识。
2、已具备的能力:○1学生初步具备简单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能够合作完成实验探究;○2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质疑和表达能力。
3、可能遇到困难:○1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困惑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尤其是压强对速率的影响;○2对实验方案的选择和评价,缺乏多角度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初步运用碰撞理论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联系旧知-提出问题-理论猜想-实验验证-现实应用”的科学发现方法来学习化学反应速率;○2通过设计方案-动手实验-交流讨论-自评互评,掌握对比法、控制变量法、定性实验方案选择原则等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联系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体会化学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及创新、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4、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实验探究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选择与评价;压强及催化剂对化学速率的影响。
四、教法学法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直观教具法、视频动画法学习方法:探究发现法、讨论交流法、对比评价法。
化学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总结化学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在化学必修二中,第七章介绍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概念和应用。
本章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反应物之间速率的比值,可以用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时间表示。
在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中,通常使用反应物浓度的指数形式表示速率,例如,2C(A) + B(A) → 3C(B)的速率可以用2/3表示。
2. 平衡的概念和平衡常数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即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平衡常数是描述平衡状态的重要常数,通常用K表示。
平衡常数越大,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的趋势越大。
3. 平衡常数的应用平衡常数是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的重要概念,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的转化率、产率、净转化率等。
在实际应用中,平衡常数可以用来判断反应是否平衡、预测反应的下一步反应方向、评估反应条件等。
4.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平衡常数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平衡常数不一定相同。
反应物的平衡常数大,生成物的平衡常数小。
当反应物的浓度发生变化时,平衡常数也会发生变化。
5. 非平衡反应和逆反应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一定不变,但在某些情况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平衡常数会发生变化。
非平衡反应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平衡常数发生变化的反应,逆反应是指生成物和反应物的平衡常数发生变化的反应。
拓展: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压强、催化剂、反应物浓度等。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因素可以被用来调整反应条件,以获得更好的反应效果。
此外,平衡常数还可以通过实验来测量和计算,为化学反应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依据。
化学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化学知识点)

化学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化学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产物生成的速率。
反应速率的快慢对于化学反应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测定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消失或产物生成的速率。
一般情况下,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反应物消失的速率来描述,以此来衡量反应进行的快慢。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表示:速率= ΔC/Δt其中,ΔC表示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速率的单位可以是摩尔/升·秒(mol/L·s)、分子/升·秒(molecules/L·s)等。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反应物浓度: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反应物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从而增加了反应的可能性,使得反应速率加快。
2.温度:提高温度会增加反应物的动能,使反应物之间的碰撞更加频繁且具有更高的能量。
因此,温度升高会加快反应速率。
3.催化剂: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物更容易发生反应。
催化剂的存在可以提高反应速率,而不参与反应本身。
4.表面积: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反应物颗粒之间的碰撞频率就越高,反应速率也会增加。
5.反应物的物理状态:气相反应相较于固相反应和液相反应具有更高的反应速率,因为气态分子之间的自由运动能带来更频繁的碰撞。
三、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测定反应速率是研究反应动力学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逐点法:在反应过程中,定时取样,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点上反应物消失或产物生成的量来计算反应速率。
2.连续监测法:利用分光光度计、电导计等仪器对反应过程进行实时监测,获得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曲线,从而计算反应速率。
3.消失溶液平行测定法:将相同溶液分装到多个容器中,分别对不同容器中的反应液进行逐点法测定并计算平均速率,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高中化学_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人教版必修2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重难点一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注意事项1.化学反应速率实际上指的是某物质在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即时速率。
2.对于有纯液体或固体参与的化学反应一般不用纯液体或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3.由于压强的变化对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影响很小,故改变压强对它们的浓度影响很小,所以改变压强对无气体参与的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
4.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这些不同的数值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的速率。
因此,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时,必须指明是用反应体系中的哪种物质作标准。
5.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这是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或换算的依据。
重难点二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及影响结果1.内因反应物自身的性质。
如燃烧、爆炸、中和等反应都是很快就能完成,而金属的锈蚀、溶岩的形成、煤和石油的形成等都是比较缓慢的,这些都是由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决定的。
2.外因(1)温度: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大;温度越低,化学反应速率越小。
(2)浓度:一般来说,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减小化学反应速率。
(3)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来说,增大压强,可以使单位体积内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实际上相当于增大了气体反应物的浓度,所以,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4)催化剂: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常见的催化剂能极大地加快反应速率。
(5)增大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特别提醒(1)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压强的改变引起气体浓度的改变时,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重难点三化学平衡的特征和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1.化学平衡的特征(1)“等”化学平衡的实质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高一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

〖例1〗100.0mL6.0mol·L-1H2SO4溶液跟足量锌粉反应,在 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不影响生成
H2的总量,可采取的措施( )BDE
A.加Na2CO3(s)B.加水C.升温 D.加Na2SO4(aq)E.降温F.加锌 G.加NaHSO4(s)
A.5s
B.10s C.大于10s D.小于10s
反应条件 不加其他试剂 少量MnO2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大量气泡
2滴FeCl3溶液
气泡较少
结论
1.催化剂(正)能极大的加快反应速率 2.催化效果: MnO2>1mol/LFeCl3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3 不同浓度盐酸与等量大理石反应 结论 其他条件不变,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注意 1.改变固体和纯液体的量不能改变反应速率。
内因 决定性因素
反应物本身的化学性质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外因
浓度C
溶液、气体
压强P
气体
温度T 催化剂
接触面
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1 【2H2O2=F=e=3=+或==M=n=O==2 =2H2O+O2↑】
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的5%的H2O2, 实验步骤 每支试管滴加2滴1mol/L的FeCl3,分别置于
探究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条件 针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结论 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压强可能改变反应速率
◊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气态反应物的压强,化学反 应速率加快,…
改变浓度
改变速率
改变压强
高一化学必修二 6-1-3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第3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教案)

6.1.3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可逆反应及特点。
2.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标志,会判断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
3.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标志难点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的判断三、教学方法问题解决法、讨论法、讲授法四、教学工具PPT五、教学过程【导入】思考:氯水的成分有哪些?【投影】氯水图片,氯水呈浅黄绿色【生】三分四离三分子:H2O、Cl2、HClO四离子:H+、Cl-、ClO-、OH-【问】还有氯气,说明什么?【生】说明Cl2没有完全反应完。
【讲述】说明溶解的Cl2只有一部分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只能进行到一定的限度。
所以氯气与水的反应方程式用“⇌”,而不是“=”。
Cl2+H2O ⇌ HCl+HClO二、化学反应限度【讲述】化学反应限度是在给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所能达到或完成的最大程度,即该反应的限度。
要点1:给定的条件——条件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是可能被可改变的;同一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如温度、浓度、压强等)下,其反应的限度不同。
【投影】播放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转化在冰水和热水中的反应视频要点2:化学反应所能达到或完成的最大程度——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
【讲述】可逆反应(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还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书写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不用“=”,用“⇌”。
(2)特征⇌双向性:反应物正向反应逆向反应生成物。
⇌双同性:正、逆反应是在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的。
⇌共存性: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
即: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一、实验探究: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1、操作:实验现象: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褐色。
实验结论:有I2生成。
2、操作:实验现象:溶液分层,下层为浅绿色,上层油状液体呈紫色。
实验结论:有Fe2+和I2生成。
3、操作:实验现象:溶液变为血红色实验结论:下层清液中含有未反应的Fe3+【讲述】说明即使碘化钾过量,反应后的溶液中仍存在铁离子,只有一部分铁离子与碘化钾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只能进行到一定的限度。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优质课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优质课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讲述了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本课以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为载体,以探究、实验设计为核心,训练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包括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三部分内容。
教材以文字介绍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导入,正文部分以文字叙述为主,辅以图片。
另外教材还提供了“资料卡片、方法导引、科学史话”,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教材设置“思考与讨论”相关栏目,引导学生探究实践。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知道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初步了解如何调控化学反应的快慢;2.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认识化学反应的进行是有一定限度的,化学平衡是相对的。
了解化学平衡的标志及平衡移动;3.通过“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浓度这两个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半定量实验方案的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实际问题。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速率,是可以调控的。
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变化,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的因素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运用化学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勤于实践,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不同的化学反应其速率不同,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达方式;了解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2)认识可逆反应、化学反应限度的含义;了解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二课时训练12化学反应的速率 Word版含答案

时训练12化学反应的速率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及计算1.甲、乙两个容器内都在进行A B+C的反应,甲中每分钟削减4 mol A,乙中每分钟削减2 mol A,则两容器中的反应( )A.甲快B.乙快C.相等D.无法确定解析:反应的快慢是用单位时间内的物质浓度变化量表示的。
因无法知道甲、乙容器体积,故无法知道单位时间内A的浓度变化量,无法确定反应速率大小。
答案:D2.已知4NH3(g)+5O2(g)4NO(g)+6H2O(g),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A.v(NH3)=v(O2)B.56v(O2)=v(H2O)C.23v(NH3)=v(H2O)D.45v(O2)=v(NO)解析:由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D项正确。
答案:D3.在肯定温度下容积不变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X(g)2Y(g)+Z(g),若Y的浓度由0.048 mol·L-1增加到0.12 mol·L-1需18 s,那么由0.12 mol·L-1增加到0.2 mol·L-1,需要反应的时间是( )A.等于20 sB.等于18 sC.大于20 sD.大于18 s解析:反应物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小,若浓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后期所用的时间长。
假如不考虑浓度的影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应当与反应时间成正比,即所需时间为20 s。
但由于后期反应物浓度变小,反应速率变小,所需时间应当大于20 s,故选C。
答案:C4.反应3X(g)+Y(g)2Z(g)+2W(g)在2 L密闭容器中进行,5 min时Y削减了0.5 mol,则0~5 min内此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 A.v(X)=0.05 mol·L-1·min-1B.v(Y)=0.10 mol·L-1·min-1C.v(Z)=0.10 mol·L-1·min-1D.v(W)=0.05 mol·L-1·s-1解析:Y的平均反应速率v(Y)=0.5mol2L×5min=0.05 mol·L-1·min-1,平均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X)=0.15 mol·L-1·min-1,v(Z)=0.10 mol·L-1·min-1,v(W)=0.001 7 mol·L-1·s-1,本题选C。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复习课 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新课标)】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复习课◆本章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1)本章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性知识。
同时,本章内容又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因此,化学能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化学反应速率、限度及其条件控制对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决定了本章学习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原理。
本章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为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学生通过学习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与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的认识;通过引入新型化学电池开发与利用的知识,学生将对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有更多的体会;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学习与讨论,学生将对化学反应的条件有更深的认识。
这些都会增进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2)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新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及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状态。
根据新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在此只点出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其主要原因,并笼统地将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能量归结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不予深究。
关于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侧重讨论化学能向热能或电能的转化,以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化学电池,主要考虑其应用的广泛性和学习的阶段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
1.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当、、的浓度不再改变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转化为
B.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
C. 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 、、的浓度一定相等
2.在反应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①缩小容器的体积
②增加碳的量
③恒容下通入
④恒压下充入
⑤恒容下充入
⑥恒容下通入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③⑤⑥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氨反应中,断开键,就会同时生成键,此时达化学平衡状态
B.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中,当反应容器中的压强保持不变时,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当反应物或生成物在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时,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因为电解水能制备氢气和氧气,所以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4.一定条件下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则下列正确的是()。
A. B. 的取值范围为
C. 若反应正向进行,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 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
5.对于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没有
影响的是()。
①增加的量;②增加的量;③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④保持体积不变,充入以增大压强;⑤升高反
应体系的温度;⑥保持压强不变,充入以增大体积。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⑥
D. ④⑥
6.可逆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情况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
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③、、的反应速率之比为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②⑤
D. ①②④⑤
7.在四个不用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
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 B.
C. D.
8.在初始温度为的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如下反应:。
能说
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B. 平衡常数不再改变
A.的生成速率是消耗速率的2倍
C. 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D. 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再改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硝酸、稀硝酸中,
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
B.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的速率
C. ,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和的转化率均增大
D. 对于反应,加入或升高温度都能加快的生成速率
10.不足量的锌粉与的稀硫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
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的产
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①加固体;②加固体;③滴入几滴浓盐酸;④加固体;⑤加溶液;⑥滴入几滴
硫酸铜溶液;⑦升高温度;⑧改用硫酸
A. ①⑥⑦
B. ③⑤⑧
C. ⑥⑦⑧
D. ③⑦⑧
11.把和混合盛入容积为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
,经反应达平衡,在此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同时生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B.达到平衡状态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压强比为
C.内B的反应速率
D.达到平衡状态时A的转化率为
12.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特殊情况。
下列反应中,属于这种情
况的是()。
①过量锌与的硫酸反应
②过量氢气与少量氨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充分反应
③浓盐酸与过量的反应
④过量铜与浓硫酸反应
⑤过量稀硝酸与银反应
⑥过量稀硫酸与大块状石灰石反应
A. ②③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13.可逆反应:,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
③用、、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之比为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4.某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发生反应,测得浓度与反应温度关系
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
B. 转化率:
C.化学反应速率:
D.平衡常数:
15.在一定温度下,反应在恒容容器中进行,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
A. 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B. 混合气的密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C. A的质量不再改变
D. 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16.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
的。
如图为和反应生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和反应放出的能量为
B. 和具有的总能量小于具有的总能量
C.在的容器中发生反应,内减少了,因此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D.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17.为探究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以表示)。
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加入固体,不变
B. 加入少量硫酸钠固体,减小
C. 加入固体,减小
D. 滴加少量固体,减小
18.对于反应,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的反应速率一定比的反应速率大
B.反应速率越大,可逆反应进行的越完全
C.恒温恒容下,充入,压强增大但正逆反应速率都不变
D.升温或加压都能增大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加快速率
1.铝电池性能优越,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B.在正极区浓度增大,在负极区浓度减少
C.该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当电池负极的质量变化,则过程中电池流动的电子数为
3.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上和都发生了氧化反应
B.反应,每消耗转移电子
C.电池工作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D.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