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和后果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教训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教训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教训苏联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是各种合力的结果。

苏联由盛转衰,最后解体,我认为根本原因不能归责于苏联模式具有严重弊端,而在于这种弊端没有随着历史条件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及时得到改革和改革失误。

苏联模式就是指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所推行的一种模式。

主要指苏联经济发展模式和政治体制模式,它存在着很多弊端,比如实行中央部门高度集权管理体制,把发展重工业放在首位,高度集中的党的领导体制,以党代政,党内民主和人民监督机制不健全等等。

但是,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独特的模式,它基本上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它是在革命和战争的年代里形成的,有许多因素对该模式的设计和选择产生了影响。

比如苏联当时所面临的国际政治环境,本身特定的社会经济历史条件等。

在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马恩并没有解决,在当时也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资借鉴。

斯大林创造了苏联模式,尽管有种种弊端和不完善,但不能不说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可贵的尝试。

苏联模式的历史局限性是很难避免的,它具有明显的历史相对性,其形成初期适应了经济落后、结构简单和以增强国防能力为经济发展首要目标的状况。

随着条件的变化,苏联国内外条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苏联模式也就开始了僵化。

种种弊端,要求执政党应当在尽量发挥这种模式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认真果断地加以改革和完善,把这种模式转换成新的、符合本国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新体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苏联错过了六次自我改革的机会。

如果能早点改革,弊病是有可能改得掉的。

斯大林晚年没有要改革的醒悟,对要改革的人都加以清洗。

斯大林的继任者在近半个世纪之中也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革。

勃列日涅夫领导集团并没有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贻误了改革的时机。

勃列日涅夫统治集团拒绝改革这一重大的历史性错误最终把苏联引向了危机的边缘,但是这并不等于当时的苏联已经处于无可挽回地注定要失败的境地。

从80年代初期的形势来看,苏联60多年中积累起来的国家实力尚未耗尽,如果勃列日涅夫的继任者能坚持正确的改革路线,苏联还是能够振兴的,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特别是在他抛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后,开始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削弱和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改变共产党的性质,放任和鼓励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发展壮大,结果,便导致苏共逐渐变质,丧失政权,社会主义制度被颠覆。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及其失败原因探析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及其失败原因探析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及其失败原因探析苏联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其经济体制突然崩溃,引起了全球的震动。

苏联的经济失败不仅对本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给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全球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启示。

本文将介绍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改革的内容以及其失败原因。

一、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苏联的经济改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当时苏联经济遇到了严重的困难。

生产力水平低下,产品质量差,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频频出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76年,苏联政府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称之为“科西金改革”。

科西金改革提出了消费品生产、劳动生产率和质量、科学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根本性地改变苏联的经济体制,也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

而且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全球经济竞争的加剧,苏联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1985年3月,苏联共产党领袖戈尔巴乔夫上台。

他提出了一项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珂里申诺夫改革”。

该改革的目标是通过逐步深化市场化和民主化,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使苏联能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更好的竞争优势。

二、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珂里申诺夫改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私人经济和市场化改革目的是增加社会产品的供应量、改善和提高消费品的质量和数量、吸引合法和合理的“非社会主义”资金投入、使农业和轻工业逐渐实现商品经济,开展农村、城市小商业和个体劳动自谋生计的活动。

2. 宏观调控改革旨在根据市场化的要求形成新的计划机制,并以市场为基础加强中央计划和地方计划的协调性、强化宏观调控,实行价格改革,消除跨地域和不同产品之间的财政条款不同之弊,权力下放,改革金融等措施,以加强对市场的控制,加强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调控。

3. 社会保障改革目的是重新提高平民人群的收入水平、保障生活、保护劳动者权益和社会福利,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提高福利待遇以及加强社会救济体制,为个体和小生产者提供社会支持和保障。

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变革与后果

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变革与后果

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变革与后果198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发生了大量的政治经济体制变革,并对其未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苏联政治经济体制变革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一、起因苏联在20世纪初就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企业、农村、市场等方面都实行国家计划,由政府统一管理。

但是,到了1970年代末,苏联的经济成长逐渐下滑。

这是因为苏联的计划经济缺乏竞争、效率低下,加之官僚主义和腐败,导致苏联生产效率急剧下降。

此外,苏联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也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如调控和监督机制的失败、市场和价格的扭曲、贫穷现象加剧等。

于是,苏联开始重新考虑其政治经济体制,并开始进行一系列改革。

二、线索1. 改革开始在1985年初,苏联前领导人科尼连科去世后,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领导人。

他的宣言是让“珍贵的自由”回归苏联。

这个主意引发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2. 经济改革作为这个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经济改革以计划经济为基础,试图向市场经济转型。

根据此项目标,政府放弃了中央政府计划经济的调整机制,允许地方经济决策自己做出经济调整和投资决策。

企业也能够独立自主经营,并从国家寻求信贷和补贴等经济援助。

此外,苏联还开放特许制,允许企业或个人在封闭的市场中发挥更大的领导地位。

其目的是在缺乏竞争的情况下,激励企业和个人进行更高效的生产和创新。

不过,这项改革被批评为令国家经济运营能力减弱,导致了石油价格暴跌和品质不稳定的问题。

3. 政治改革苏联的政治改革是在经济改革之后实现的,其目的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

改革涉及宪法、劳工法、个体所有权、选举法等法律和制度。

在这种新的制度中,多个党派和独立社会组织得以合法存在,公民的权利得到相对扩大。

三、后果1. 改革失败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变革没有能够成功如愿,其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当地政治决策者过于急功近利,不能察觉到政治和经济改革的复杂和可能造成的影响;第二,不同利益组织之间的对立,源于利益的分配和资源掌控。

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

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忽视价值规律的作 用,价格和价值严重背离,导致资源 浪费和效率低下。
僵化的发展模式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追求高速工业化, 导致经济发展僵化,缺乏灵活性和创 新性。
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资源浪费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缺乏 市场调节机制,资源分配不合理 ,导致资源浪费严重。
效率低下
由于僵化的发展模式和忽视价值 规律,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 产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不佳。
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政治原因 • 经济原因 • 社会原因 • 国际原因 • 文化原因 • 领导层原因
01
政治原因
政治原因
斯大林模式-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体制僵化- 缺乏改革和创新 民主缺失- 公民权利受限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个人崇拜和权 力集中导致决策失误和错误。- 缺乏民主和法治
苏联社会主义的体制僵化,缺乏改革和创新精神,无法 适应时代变化和人民需求。-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苏联社会主义时期,公民权利受到限制,人民无法参与 政治决策,导致政治体制缺乏民主性和合法性。- 社会 监督机制失效
02
经济原因
计划经济缺陷
缺乏市场调节机制
忽视价值规律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和分配都 由国家计划决定,缺乏市场调节机制 ,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和浪费。目标不明确
苏联经济改革的目标不够 明确,缺乏具体的改革措 施和方案。
改革措施不彻底
苏联经济改革虽然进行了 一些尝试,但改革措施不 彻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计划经济体制的缺陷。
改革时机不当
苏联经济改革时机不当, 错过了改革的最佳时机, 导致改革失败。
03
社会原因

试析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的原因

试析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的原因

试析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的原因论文报告: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的原因一、引言二、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三、试析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的原因1. 政治体制未能实现改革2. 农业革命未能按预期推进3. 市场经济改革未能顺利进行4. 企业改革缺乏实质性变化5. 缺乏有效的财政、金融和货币制度改革四、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的案例分析1. 国家控制体系下的缓慢决策制定2. 文化传统和国家历史的限制3.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失败4. 市场经济改革的阻力5. 计划经济制度和独有产权的不协调五、结论六、参考文献引言20世纪60年代,苏联开始实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旨在根除过度集权和控制,以推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增长。

但最终结果是,这一改革失败了。

本文试图通过揭示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对其中的失败原因进行探究以及案例分析,来寻找这种失败的原因。

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苏联在世界战争结束后的几十年里,成功地实现了从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向为改革而生的工业化社会模式的转变。

苏联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表现显然优于整个20年代和30年代,但随着全球社会经济变化和进化,苏联也意识到这种“社会主义强国”制度的不足之处,因而推出了“新经济体制”改革计划,希望以这种新制度的方式,为其经济体制带来更多的动力和权利。

该计划旨在通过取消经济集权和国家控制,重点关注消费品和服务产业,并加强自在独占生产力的控制。

苏联新经济体制的核心之一是企业自治论,企业自治论认为国家机构和中央指挥以及调度人员将把计划的任务从企业的所有者、工人和管理人员的手中夺走,并拥有许多决策和管理的权力[1]。

试析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的原因1. 政治体制未能实现改革。

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苏联政治体制未能实现变革。

这种未能实现变革的现象,反映在苏联政治精英权力竞争和利益冲突的加剧。

苏联虽然提倡经济重构,但是在2000多年的趋势中没有实现真正的先进制度。

苏联解体的改革失误原因及启示

苏联解体的改革失误原因及启示

列 日涅夫时期 的国际形势虽然存在“ 冷战” 和对抗 , 但 来 的剧变埋 下 了祸 根 。
叠※薯 本 文为山东省高等学校蓦畔翱啪 朗翱卿强灏 目和山东譬 黼
镰璃l 绱蒜礅 葛 项目缘号
生教育
目 厕 惕
鬻l i I ||叠
2 01 3・ 5
段藏果 舞 毫萎 l l 鏊薯 誊 鬻 誊 《
其 教训 , 对于 始终 坚持 正确方 向 , 继续 推进 我 国社 会 主 变 得更小 , 到2 0世 纪 7 0年代 末 , 和平 与发展 越来 越 明
义改革 开放 伟大事业 具有 重要 意义 。
显 地开 始成 为时代 的主题 。时代 主题 的转换 和新 的围
际形势 既对 苏联产 生 了巨大 的压 力 ,同时也 为 苏联 的
・ ・Leabharlann CANGSANG ( 二) 经 济 改革 不 成 功 , 使 苏联 人 民对社 会 主 义 失
去 信 心
( 三) 政 治 改 革走 邪路 , 使 苏维埃 社 会 主 义共 和 国
联 盟 最终解 体
苏联在受国际资本主义包围和法西斯侵略战争威
戈尔 巴乔夫并没有认识到 自己在经济发展上 的失
苏联模 式进 行 了大规 模 的改革 , 但整 体来 说 , 他 不是 沿
苏联在 战后 长达 4 0年 的 时间里 , 四次 丧失 社会 主
着扩 大党 内外 民主 、 引进 市场机 制 的方 向前进 , 而 是在 义体 制改革 的机 遇 ,使过 度集 中过度 集权 的体 制凝 同
条条 块块上 做 文章 , 变条 条管理 为块 块管 理 , 而且 朝令 化 、 绝 对化 , 积 累下 了大 量 的社会 矛 盾 和 问题 , 使 苏 联 夕改 、 急躁 冒进 , 使 苏联 又 一次 失 去改 革 的好 时 机 ; 勃 社会 陷入 困难 的境 地 , 为后来 的改革增 加 了难度 , 为后

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

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

苏联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较小。
对外贸易依赖
03
苏联长期依赖外贸进口,特别是能源和粮食,导致经济受国际
市场影响较大。
经济改革的失败
未能彻底改革
苏联在进行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未能彻底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经济改革失败
苏联的经济改革最终失败,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
低效率
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 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经济增长缓慢 。
抑制创新
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缺乏自主权和创新能力 ,难以在技术、产品、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
产业结构的失衡
重工业过重
01
苏联的产业结构中重工业占比过大,导致经济结构失衡,影响
整体经济发展。
农业、轻工业落后
02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教训告诫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
THANKS
权力斗争与领导层的腐败
苏联领导层内部存在着激烈的权力斗争,这导致了政治上的 不稳定和决策的混乱。
同时,苏联领导层还存在着严重的腐败问题,一些高级干部 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破坏了社会主义的公仆形象,败坏了社 会风气,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02
经济原因
计划经济的弊端
1 2 3
缺乏灵活性
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计划和资源配置由政府 统一安排,缺乏市场机制下的灵活性,难以有 效应对市场变化。
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政治原因 • 经济原因 • 外部环境原因 • 文化原因 • 历史必然性与未来启示

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和政治后果

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和政治后果

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和政治后果20世纪80年代末期,苏联解体成为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这个庞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分裂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对国际关系和全球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回顾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和政治后果。

一、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苏联解体的原因可以追溯到苏联的建立。

苏联的经济和政治模式在实行之初就存在缺陷,这些缺陷逐渐积累导致了苏联的瓦解。

以下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1.经济失败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使国家经济高度集中在政府手中。

尽管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迅速发展,但过度依赖国有企业和国家资本主义的体制最终导致了经济瘫痪。

在全球经济竞争环境中,苏联逐渐失去优势。

此外,1980年代初期,油价下降,苏联出口所得急剧减少,造成国家财政恶劣,这进一步加速了苏联瓦解的步伐。

2.政治压迫苏联政府一直追求集中控制并镇压异己政策。

这种政策促使人们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加剧。

特别是,对于苏联不同民族的政策导致了地区矛盾的加剧,这加速了苏联瓦解的过程。

同样,对于那些追求政治自由和人权的人的镇压,促使每个人都对当前政权的合法性产生怀疑。

3.生活质量下降实行计划经济模式的后果之一是,公民普遍缺乏物质和财政上的自由。

经济的瓦解和资源分配不均使得整个社会在萎靡不振中的生活质量不断下降,使公民逐渐对那些负责领导国家的人失去信任。

二、苏联解体的政治后果苏联解体的影响延伸到世界各地,给政治,经济和军事事务带来了深远影响。

1.俄罗斯的变革苏联瓦解导致的前苏联各国的独立迫使俄罗斯重新寻找自己的身份。

俄罗斯重新获得了联邦主权,但这也导致了俄罗斯的政治混乱。

市场经济改革和民主化进程都面临了巨大的问题和阻力。

虽然在大选中,俄罗斯的某些领导者相对于旧权力体系是一个更开放和更自由,但出现了小规模的冲突和暴力事件。

2.欧亚地区的重大变化苏联的瓦解引起了欧亚区域内的地缘政治逆转。

从苏联时代起,欧亚地区就一直被视为东西方文化和经济的结合点。

苏联解体导致的大规模群体流动,使得许多国家面临各种形式的安全威胁。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

(六)在体制改革过程中要冲破各 种教条的束缚
•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敢于对一直以来 的理论进行创新,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等理论的创新 • 在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上希望在新的十八大上 可以得到突破,改变一直以来必须以国有经济 为主体地位的思想,放宽集体经济、民营经济 私营经济的生存空间 • 只要能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 水平、满足人民需求的政策都是好的政策,不 能因为其可能的改变而排斥乃至阻碍,只要满 足三个有利于,那都是好的。
3.改革失败的客观原因
• (一)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病入膏肓,国 民经济发展已经出现后退 • (二)虽然从赫鲁晓夫开始至戈尔巴乔夫,苏 联的领导人都在不断改革,但是从改革的深度 到广度都没有触及根本 • (三)美苏争霸、苏联受累于阿富汗战争、中 苏关系紧张、北约与华约之间持续紧张、西方 的和平演变 • (四)苏共元老逃避责任,改革的关键时期没 能选出一个强力人物来主导改革(个人意见)
(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推 进政治体制改革,二者缺一不可
•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民主化进程,营造好 的理论创新环境,推动理论创新。 • 苏联失败的政治体制改革证明,快速的改革会导致政权的动荡 和国家的混乱。政治体制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成功实例 可寻。当然不能固步自封原地踏步,不能惧怕改革失败的后果 而排斥改革。我国在经济上的改革已经经历了30年,可以说改 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下一步的经济改革如果没有政治改革的跟 进配合是难以实现的。政治体制改革需要魄力和智慧。 • 1.是根据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新情况及时加以总结 和研究 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论与答案。 • 2.是在结合本国国情推行改革和构建新的体制模式时 应充分考 虑与吸收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如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公正 人权自由权力制衡等

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分析

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分析

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分析苏联模式是指大规模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由苏联经济体系领导下的中央计划部门控制,对于资源的配置、生产和分配都由政府集中指挥。

然而,在苏联历经几十年发展后,这种模式被认为是失败的,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

首先,苏联模式没有很好地利用市场力量。

市场力量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苏联模式中,经济的资源配置全由国家计划部门控制,市场因素的影响力被忽视了。

这就导致了生产计划的不灵活,经济活力不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苏联模式过于集中化和垂直管理。

苏联政府改变不断推出新的计划和政策,但是决策者对于具体实施方案的指导和管理过于死板,这导致了生产关系的僵化和制约了企业的创新性。

每个企业的决策都要向政府汇报,导致了高度的机构层级,过于拖沓和低效。

再次,苏联模式中政治权力的介入导致了经济的偏离。

政治权力对于经济改革方向的挑选和执行产生直接影响,一些重要的经济改革可能会被阻碍或者推迟。

政治权力还会导致大规模的资本浪费,成为经济的阻碍和债务返还的制约。

此外,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利益问题也是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之一。

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常常发生冲突。

苏联模式对于国家企业建立所谓的“国民经济”概念,企业所有成果和收益都是国家所有的,这样导致企业的利益与国家本身的利益相对立。

这种关系导致了经济活动缺乏绩效导向和市场激励,长期以来促进了组织渗透和腐败问题的出现。

综上所述,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市场力量的不充分利用、过度的集中化和政治权力的介入、国家与企业利益矛盾等方面。

这些问题的出现是苏联模式长期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所在,也是这一模式必然面临失败的原因。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从—个欧洲文化都很落后的国家,发展壮大成为—个能与世界头号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经历了76年的风雨历程之后,最终轰塌,但它的影响还在历史地显现。

在我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今天,继续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解体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我们,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苏联模式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往往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中后期形成和巩固起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它是以1929年中止列宁时期确立的新经济政策,提出在农村向富农进攻,消灭富农为起始,通过全盘农业集体化、工业化和“大清洗”运动而确立、定型下来的。

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宣布了这一模式的定型。

因为这时的苏联社会主义正是以这一模式为载体的。

它的特征就是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

不可否认,苏联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一是保证了苏联在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建成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使“近似中世纪的国家”的野蛮俄国。

沿着这条道路一步步地向着现代化迈进。

二是保证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三是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但就长期来看,它的形成是在否定了列宁试图通过新经济政策,通过迂回过渡的办法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否定了渐进的、通过经济方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而试图用激进的、行政命令的办法直接建设社会主义。

二.苏联模式的特征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不允许其它经济成分存在;在经济结构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形成了重工业占绝对优先地位的畸形经济结构;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的统一,经济以部门管理,即"条条"管理为主,中央部门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于一身,直接支配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产、供、销大权;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实行排斥价值规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具有高度集中性和广泛性、指令性特点。

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分析

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分析

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分析苏联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在1991年解体前后,苏联模式却被认为是失败的。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分析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

政治上的原因是苏联模式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联的政治体制是极权主义的,政府集中控制一切,而人民没有发言权和自由。

这种政治体制导致了腐败和官僚主义的泛滥,使苏联的政治体制变得僵化和无能。

人民的积极性被压制,创新的空间被扼杀,这使得苏联的政治体制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创造力。

由于苏联政府缺乏透明度和问责制,导致了经济资源的浪费和滥用,最终使得苏联模式在政治上难以为继。

经济上的原因也是导致苏联模式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联的经济体系是计划经济,所有生产和分配都由国家来控制和决定。

这种经济体制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死板和低效,很少有企业能够真正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

由于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私营经济得不到充分发展,使得整个经济体系变得僵化和落后。

这种经济体制的失败导致了苏联的经济持续低效和衰退,并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文化上的原因也是导致苏联模式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联的文化体系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这种意识形态导致了苏联社会的僵化和封闭。

人们的思想被束缚在意识形态的框架中,缺乏对多元文化和自由思想的包容和尊重。

这种文化体制使得社会的创新力和活力受到了严重的压抑,最终导致了苏联的文化陷入了停滞和困顿。

社会上的原因也是导致苏联模式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体系是由政府来控制和规划的,人民缺乏参与和自主的权利。

这种社会体系导致了社会的分裂和对立,使得社会的凝聚力和团结力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由于苏联政府对待少数民族和异议人士的政策,使得社会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

苏联模式的失败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这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

苏联模式的失败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不能脱离群众的意愿和需要,不能脱离市场的规律和机制,不能脱离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分析

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分析

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分析苏联模式是指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下的管理模式,包括计划经济、集中式管理、政治控制等。

在20世纪初,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后,苏联政治领袖列宁、斯大林等人将计划经济和集中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采取了苏联模式的管理方式。

然而,苏联模式在实践中表现出了种种问题和困难,最终导致了苏联的失败和解体。

以下是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分析。

第一,计划经济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分配不公。

计划经济是苏联模式的核心,它由政府主导、集中控制下的经济体系,计划经济主要实行的是强制分配,对于资源、资金、人力等的分配和重新分配过程中过度强调了主观的规划方法,没有充分考虑企业和市场的反馈和自由机制,使得资源分配单元缺乏相应的反应机制和市场衡量体系,导致企业生产无序,因为政治原因动辄调任干部,没有相应的对表现进行奖惩,干部盲目发挥个人意志,导致资源浪费、分配不公等问题。

第二,政治控制难以维持合法性。

苏联政治制度是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念为基础,最早是依靠人民大众力量进路的,然而随着苏联模式实践中出现问题和改革启动,国家认为维护稳定和现状非常关键,政治机器无法自我纠错,自我管理,导致了权力滥用,思想僵化,政治控制独裁化等问题。

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政治体系的不合理和老龄化,无法维持制度中的合法性,国家正当性遭到严重的挑战。

第三,制度内部自相矛盾。

苏联模式实行的是集中管理和政治控制,这种模式削弱了市场机制、企业效率和人们的自由选择。

而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口号下,又要求社会主义事业要迅猛发展、生产力要飞跃,如此并相信无出路的农业国家想匆忙地发展,效果表象上很矛盾。

这种矛盾错综复杂,制度偏向取决于当局的政治立场,造成了政策的反复和政治体系的不稳定性,制度失衡最终导致苏联模式的崩溃。

第四,经济不稳定性。

苏联模式实践中,地区和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的机制,导致不同部门之间的矛盾和竞争,造成社会资源成本的浪费和经济发展速度的不稳定化。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从—个欧洲文化都很落后的国家,发展壮大成为—个能与世界头号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经历了76年的风雨历程之后,最终轰塌,但它的影响还在历史地显现。

在我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今天,继续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解体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我们,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苏联模式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往往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中后期形成和巩固起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它是以1929年中止列宁时期确立的新经济政策,提出在农村向富农进攻,消灭富农为起始,通过全盘农业集体化、工业化和“大清洗”运动而确立、定型下来的。

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宣布了这一模式的定型。

因为这时的苏联社会主义正是以这一模式为载体的。

它的特征就是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

不可否认,苏联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一是保证了苏联在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建成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使“近似中世纪的国家”的野蛮俄国。

沿着这条道路一步步地向着现代化迈进。

二是保证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三是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但就长期来看,它的形成是在否定了列宁试图通过新经济政策,通过迂回过渡的办法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否定了渐进的、通过经济方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而试图用激进的、行政命令的办法直接建设社会主义。

二.苏联模式的特征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不允许其它经济成分存在;在经济结构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形成了重工业占绝对优先地位的畸形经济结构;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的统一,经济以部门管理,即"条条"管理为主,中央部门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于一身,直接支配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产、供、销大权;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实行排斥价值规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具有高度集中性和广泛性、指令性特点。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其教训对我国建设的启示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其教训对我国建设的启示

一.苏东剧变的历史背景东欧各国是首先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东欧各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一开始具有不同于苏联的新特点,主要表现为不是一党制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而是多党制的几个阶段联合的人名民主国家,共产党和其他进步政党一起组成联合政府。

但是,苏联却自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具有普遍性,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普遍规律,具有国际意义,非要别国照搬不可。

总之,东欧各国社会主义各国普遍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它们有的是主动地效仿苏联模式,更多的是苏联向它们推销。

而苏联模式本来是一种在非常状态下实行的特殊模式,其弊端日益显露【1】。

结果,使东欧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遇到重重困难。

因而也就陆续出现了改革苏联模式,走自己的路的改革现象,因此,包括苏联在内的苏东地区先后不同程度地卷入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浪潮之中,形成了不可逆转的态势。

然而,苏联东欧的的改革并没有达到完善社会主义的目的,相反,改革走进了死胡同,各种矛盾的激化达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最终使社会主义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共产党政权丧失。

1.1东欧剧变东欧剧变的国家从时间先后来说分别是,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阿尔及利亚和南斯拉夫八国。

送方式上看有的国家是执政党本身改变了性质,变成了社会党,从而导致社会发展方向的改变;有的国家则是共产党被迫向反对派让权,从而使国家政权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多数国家的剧变是“和平演变”,个别国家如罗马尼亚的领导人一“左”到底,硬要用强力镇压群众,结果被人民以暴力推翻了原有的政权。

但是东欧各国剧变的性质是相同的。

第一,共产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第二政权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第三,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1】。

1.2苏联解体1988年苏联的改革面临复杂形势。

一方面经济改革陷入停滞状态,另一方面左翼激进有了较快发展。

从1990年8月到1991年8月,即苏共二十八大后,苏联的形势发生剧烈变化,各种政治势力纷纷进行组合,基本形成了以叶利钦等为首的“激进派”,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中间派“和以利加乔夫为首的”传统派的三种势力。

俄罗斯经济改革失败的教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俄罗斯经济改革失败的教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俄罗斯经济改革失败的教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俄罗斯经济改革失败的教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刘申有一、俄罗斯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与教训1992年以来,俄罗斯政府大力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政策。

然而事与愿违,改革的措施却迅速把俄罗斯从一流国家抛向了二流甚至三流国家。

在缺乏真正市场环境的情况下,突然实行全面的私有化和自由化,引起了一和系列负面效应。

其一,在没有消除垄断、商品短缺的情况下,全面放开价格,不仅不能达到刺激生产、增加供给的目的,反而使物价飞涨,卢布贬值,导致生产持续下降,通货膨胀居高不下,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其二,全面放开国内市场,实行外贸自由,致使外国商品占领俄国市场,国内生产受阻,财政收入减少,财政债务增加。

其三,由于国家放弃了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经济秩序混乱、市场投机行为盛行,甚至部分非国有企业落入黑社会的掌握之中。

俄罗斯经济改革的诸多负面效应把俄罗斯经济带入了灾难的深渊,导致了三个严重的后果:一是长期经济衰退,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甚至贫困化,造成人民对政府的不满;二是少数人在私有化中暴富,扩大了贫富差距;三是大量资金集中到工业集团,形成了金融垄断寡头。

据美国记者朱克曼报道:“90年代俄罗斯的生产衰落比大萧条时期的美国更严重。

在俄罗斯,实际人均收入下降80%,国内生产总值下降55%以上。

俄罗斯政府一年的收入还不到美国财政部一周的收入。

”(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9年2月8日。

)这意味着前苏联人民几十年的血汗已付诸东流。

总结俄罗斯改革失败的原因,其教训是惨痛的。

1.俄罗斯改革的实质是“改向”众所周知,以俄罗斯为主要构成部分的前苏联的单一公有制结构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历史形成的。

这个结构和体制曾经创造过惊人的经济奇迹,把俄国这样一个十月革命前欧洲生产力最落后的国家之一推上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强国。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原有体制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变成了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分析

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分析

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分析苏联模式是指苏联在20世纪实行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模式,该模式在20世纪末解体时被证明是失败的。

苏联模式的失败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导致了国家经济的衰退和社会秩序的动荡。

在对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时,我们不得不从苏联的背景和历史条件入手。

苏联于1917年十月革命后建立,经历了土地革命、国家化和工业化的阶段,最终形成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在苏联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集权主义和计划经济成为主要特征,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和控制。

这种过度集权导致了腐败问题的滋生,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效率的低下。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存在诸多缺陷,如资源配置不当、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使得苏联经济无法实现持续发展。

对农业的错误管理和缺乏市场竞争机制也使得苏联的农业生产一直处于低效状态,无法满足国内需求。

在外部压力和军备竞赛的背景下,苏联不断增加军事开支,加剧了国家财政困难,使得经济体制的弊端更加显现。

综合上述因素,苏联模式的失败不仅在于其内在的经济体制问题,还在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国际竞争的压力。

在对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后,我们需要展望未来,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2. 正文2.1 过度集权导致腐败问题过度集权是苏联模式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苏联时期,政府不仅掌控了经济,还控制了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导致权力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这种过度集权不仅削弱了基层组织和民众自治的权力,还容易导致腐败问题的产生。

由于权力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各级官员往往可以凭借自己的权力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谋取私利。

腐败在苏联时期屡禁不绝,各级官员利用自己的地位谋取私利,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社会财富的流失。

由于中央政府对信息的掌控,监督和制衡机制不完善,腐败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监督和制止。

过度集权也容易导致官僚主义的蔓延。

在苏联时期,官员的晋升往往取决于政治因素而非能力和表现,导致官僚主义在政府机构中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和后果王金存2012-1-6 14:34:11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1992年第3期从1957年赫鲁晓夫发动“工业建筑业管理改组”到1987年戈尔巴乔夫推行企业的“三自一全”,苏联的经济改革历时30余载,其间提出过不少改革方案,但无不以失败而告终。

这失败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改革长期推不动,陈腐的经济体制始终难以破除,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种种矛盾越积越深,乃致激化,酿成严重的经济危机;二是为反社会主义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使改革越出了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轨道,变成了瓦解社会主义的经济荃础。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择其要做一初步分析。

一、对旧体制的基本矛盾缺乏深刻的总体认识,改革没有明确的目标模式苏联的旧经济体制基本上是在30年代工业化时期形成的,产品经济观是其最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由于理论和实践多方面的原因,从苏维埃经济创建之始,俄共(布)就把商品货币关系、市场与社会主义经济对立起来,认为商品、货币、市场、贸易等均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残余,与社会主义经济不相容,在消灭私有制的同时必须随之将其铲除。

1919年3月俄共(布)“八大”通过的党纲明确规定:要“准备消灭货币”,“继续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朴贸易”[1]。

布尔什维克党的一些理论家们则纷纷论证消除商品货币关系,建立产品经济或自然经济的必要性。

例如,1919年波格丹诺夫写道:“社会主义的墓础不是交换,而是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与消费之间没有买卖市场,只有有意识的系统的、有组织的分配”。

瓦尔加指出:“应当以生产价值的量度单位来代替陈腐的完全无效的货币核算”。

布哈林在其著名的《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中也说,“经济过程的理论面临着过渡到自然经济思维的必然性”。

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强调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的必要性。

但在工业化期间,伴随着“向资本主义全线进攻”的开始,产品经济观再度兴起。

一些理论家不仅否定商品货币关系,甚至否定货币和经济核算存在的必要性。

例如,斯特鲁米林在1928年写道:“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情况下,社会产品将不是通过市场来分配。

价格问题一般来说将失去任何意义和实际内容”。

柯兹洛夫在1929年则断言:“实质上仅仅是现在价值规律才开始走上了彻底消灭的过程。

因此,商品形式的作用将完全改变。

它越来越只保持其外壳,而失去其昔日的内容”。

加托夫斯基在1931年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强调指出我国经济核算范畴的历史局限性,’之的存在是与社会主义经济成份利用商品货币形式相联系的。

某些同志不理解这一点,把经济核算和货币范畴搬到建成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去,而社会主义本质上固有的是直接的无货币分配制度。

”由于在实践中碰壁,上述产品经济理论后来虽然有所改变,但直到斯大林去世前不久在其著名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仍然写道:训商品流通是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前途不相容的”,“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只会阻碍我们向共产主义前进。

”现在,当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得到相当发展的时候,上述种种理论信条的陈腐性是显而易见。

的夕但恰恰是这些理论主宰着苏联的经济政策,构成了苏联经济模式的思想基础和灵魂。

概括说来,苏联产品经济型的经济体制有如下特点。

1)经济联系的实物性。

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不能不局部地加以利用,但它们己失去了昔日的实质和内涵,只保留其外壳。

价值规律不起生产调节者的作用。

生产的日的不是追求价值和价值增殖,而是增加实物产量,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

2)计划管理的行政化和指令性。

计划是社会主义的,市场是资本主义的,二者不相容,行政指令是社会主义计划钟理的唯一形式,没有指令性的计划不能称之为社会主义的计划。

3)经济生活的国家化。

在城市,囚家占有一切,包办一切,在农村,集体经济“准国营化”,以向国营经济靠拢为日标。

认为集休经济国营化,消除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差别是消除商.钻货币关系的基木途径。

4)企业与国家关系的行政化。

企业是国家行政隶属下的一个生产单位,经济上没有任何独立性,企业的经营成果最终由国家包千负责。

认为这是在国营经济内部,国背企业之问消除商品货币关系这种资本主义经济残余的基本保障。

由上可见,产品经济是苏联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它集中反映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内涵和实质。

很明显,这种经济体制只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特殊体制,它既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因而具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和明显弊端。

这集中.地表现为注重行政指令,忽视物质利益,因而使经济发展缺乏内在的动因。

长期以来,苏联在这种产品经济格局下形成了一种行政驱动性的经济发展动力机制,其基本内涵是:行政指令驱动,政治思想工作保障,群众革命激情支撑。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上述三种因素相互配合还是相当有效的。

但很明显,它们再有效也不能完全取代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因。

事实上,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上述三项因素的作用都不断削弱:行政指令的权威不断下降,政治思想工作不断削弱,群众的革命热情不断低落。

结果是苏联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越来越运转不灵。

动力衰退甚至动力真空,乃是苏联各种经济矛盾和经济体制弊端的集中反应。

然而,苏联经济改革30余年,从未对这种产品经济模式的性质及其基本矛盾做系统、总体性分析,而往往是着眼于它的个别矛盾。

诸如“上级领导机关远离基层企业,官僚主义”,“计划工作不完善,指标体系不合理”,“上级机关对企业实行繁琐的行政监督,束缚企业主动性”,“经济刺激方法不完善,忽视物质利益原则”,“对商品货币关系有偏见,对其在计划管理中的作用估计不足”,等等。

这些都是苏联不同时期官方改革方案的重要思想基础,它们也的确是苏联经济体制的重要弊端。

但这些弊端不是弧立存在的,也不是传统体制个别环节不完善的结果,而是整个产品经济模式基本矛盾的具休反应,因而也不是靠采取个别、孤立的修补性措施所能解决的。

解决这些矛盾需要采取综合性、相互联系的配套措施,需要用反映现代经济发展要求、更能体现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模式来取代过时的产品经济模式。

而苏联经济改革的历程虽长、方案虽多,却始终没有这种明确的口标模式。

这就使得不同时期的改革、不同的方案互不衔接,每次改革都需另起炉灶,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整个改革零打碎敲,事倍功半。

二、改革长期停留在运行机制的浅层次上,始终未触动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关系如前所述,苏联传统性的产品经济模式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整个经济生活的国家化。

这是上述种种经济矛盾的重要根源。

苏联的经济改革历时虽长、方案虽多,却无一触动和解决这一根本问题。

赫鲁晓夫在1957年发动的“工业建筑业管理改组”,变“条条”管理为“块块”管理,只不过是管理机关搬家,它既未触动国民经济的基础—企业的改革,更未触动所有制关系以及企业与国家的经济关系。

因而对于解决经济体制的矛盾来说,这种改组犹如南辕北辙。

勃列日涅夫等人于1964年推行的所谓“新经济体制”,涉及到了企业,力图消除国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繁琐行政监督,束缚企业手脚的弊病,但却没有深入分析造成这种弊病的根源。

只触及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行政权力关系,没有调整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所采取的全部措施不外乎是对企业让利放权。

实践证明,在国家与企业的经济关系特别是产权关系没有得到根本调整,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问题没有解决,市场没有形成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形成企业行为的自我约束机制。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对企业让利放权不仅不能解决企业与国家的矛盾,而且还会加重企业与国家利益上的磨擦,使企业行为更不规范,加重国家管理企业的困难。

企业不是利用新获得的权力去改进经营管理,多创造利润,而是用以算计国家、打消费者的主意,多牟取“非法利润”。

这就迫使上级管理机关重新收权收利,所谓新体制又变成了旧体制。

总之,对于解决经济体制的矛盾来说,让利放权也不过是隔鞋搔痒。

1987年戈尔巴乔夫等人提出了企业“三自一全”的改革方案,其基本内容是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利润(或收入)分配关系和财政关系,企业实行“自我补偿”、“自我拨款”、“自我管理”和“完全的经济核算。

”其实质是要使企业经营自主,自负盈亏。

这比以前.让利放权”‘式的改革前进了一步,它不仅涉及到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行政权力关系,而且涉及到了二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但这一改革方案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这突出地表现为:把调整国家与企业的经济关系局限于财政关系上,未触动产权关系。

事实证明,企业没有独立的产权,就不可能有企业的真正经济独立和真正的自负盈亏。

与产权虚置相联系的必然是责任虚置,而二者的虚置又使企业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者和市场主体,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就不可能形成,产品经济模式也就难以打破。

这乃是这次改革半途而废的原因之一。

此外,苏联经济改革30余年,始终未在调整所有制结构方面下功夫。

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虽然提出了发展合作经济和个体劳动的必要性,但进展极为缓慢。

直到苏联解体,除了出现了为数颇多的“倒爷”以及非法的“影子经济”之外,城市经济国家独家经营的局面基本未变。

事实证明,不打破国家垄断,没有其他经济成分的补充和配合、比较和竞争,就很难形成市场环境,企业的经营机制也就很难转换。

总之,国营企业独家孤立搞改革也是产品经济模式难以打破的一个原因。

至于苏联的农村经济改革,长期以来不仅没有什么作为,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还在集体农庄推行什么“有保障的劳动报酬制度。

”这实际上是由国家担保给农民按月发工资。

从而使本来还不吃国家大锅饭的农民也入了国家的伙,使本来就已成为“准国有化”的农村经济更接近了国营。

三、改革缺乏打攻坚战的坚强领导核心,未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上下硬功失苏联的经济改革难以深入,改革方案的局限性固然是重要原因。

但根本原因还在于始终缺乏一个团结一致、坚持改革、敢打攻坚战的坚强领导核心。

赫鲁晓夫主观盲动,独断专行。

他发动的管理机关搬家式的改革以失败而告终,他主持的以“利别尔曼建议”为核心的企业改革试验,还未来得及推)“就被勃列日涅夫等人所推翻。

勃列日涅夫因循守旧,抱残守缺。

他推行的“新经济体制”,在企业改革急待深化的关键时刻知难而退,在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0余年内毫无作为,严重贻误了改革的时机。

戈尔巴乔夫坐而论道,空喊不干,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关键时刻又遇难而逃,放弃刻不容缓的经济改革去搞什么政治改革,这使苏联社会主义范围内的经济改革受到更为严重的打击和挫折。

如前所述,1987年苏联提出的企业“三自一全”式的改苹方案虽然仍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毕竟前进了一步,为深化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提供了新的契机。

但是,这一木来就大为迟到的改革方案,推行不到两年就夭折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既有条件和环境方面的客观原因,又有指导思想和组织领导方面的主观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