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中写景的作用

诗歌鉴赏中写景的作用

诗歌鉴赏中写景的作用一、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所有的诗歌都是要抒发一定的感情的,即“诗言志”,没有纯粹的写景诗或是咏物诗,而抒情的方式除了直接抒情外,还有借景抒情或是融情于景。

于是作者笔下的景物就有了寄寓作者感情的作用了。

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作者用飘落的桂花,空旷的春山,当空的月亮,鸣叫的山鸟来表达一种悠闲自在,淡泊宁静的内心感受,借景抒情的手法在这里运用的淋漓尽致。

二、先言他物,领起下文。

这也是中国古诗中传统的表现手法,比兴手法,最早出现于《诗经》,《关雎》首章就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句子,以河洲上和鸣的鸟兴起,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而二者之间多少有一些意义、气氛上的关联处,又接近于比。

又如《孔雀东南飞》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的形象来激发读者想象,让人从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这样就给全诗笼罩上一种悲剧气氛,起了统摄全诗、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

喜外弟卢纶见宿①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②。

[注释] ①见宿:留下住宿。

②分(fèn):情谊。

蔡家亲:也做霍家亲。

晋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借指两家是表亲。

分析“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明确:“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不是单纯的比喻,而是进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来烘托气氛,特别富有诗味,成了著名的警句。

用树之落叶来比喻人之衰老,是颇为贴切的。

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相似点在衰飒。

这里,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起了气氛烘托的作用,类似起兴。

三、渲染气氛,为主题服务。

李珣的《南乡子》“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给整首词奠定了一种感伤的基调,从而为下文表达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做一个铺垫。

最新古典诗歌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与作用

最新古典诗歌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与作用

古典诗歌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与作用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所以鉴赏诗歌,除了读懂字面语意,提升思想素质和审美情感,还必须关注诗人用语言写景状物的形式与技巧及其作用。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描写,首先要了解有那些常见的鉴赏角度,主要是多角度描写———正面描写中光影色彩的渲染和侧面描写中的衬托、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等。

各种手法之间可能有交错运用的现象,比如以动衬静也可以是反衬。

(1)各种修辞手法在古代诗歌中,借代、通感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学生应加以注意。

尤其注意比喻、比拟的区别(比喻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比拟注重化无情为有情),借代是用事物相关的东西来代替该事物,如部分代替整体(帆可代船,羽林代士兵),对偶与对比的区别(对比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主要是结构形式上的对称,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还要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交叉运用。

学生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说明作用。

如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反问为了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各种描写手法①侧面描写———衬托对比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从而突出主要的一方的手法,它分为正衬与反衬。

对比是相并的两方内容相反目的在于突出不同点的手法。

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人入胜,“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

诗歌——景物描写的作用(课堂PPT)

诗歌——景物描写的作用(课堂PPT)

写景特色
5
三、知识梳理(一)
• 1、双调·落梅风·春晚 【元】张可久
• 东风景,西子湖,湿冥冥柳烟花雾。
• 黄茑乱啼蝴蝶舞,几秋千打将春去。
• 这首元曲在写景上有何特色?
• ①动静结合。“湿冥冥柳烟花雾”是静景, “黄茑乱啼蝴蝶舞”是动景。
• ②视觉听觉结合。“湿冥冥柳烟花
雾”“蝴蝶舞”是视觉,“黄茑乱啼”是
用。
3
近年高考
写景特色及作用型题目例举
1、2014天津卷 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 2、2014安徽卷 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 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3、2014新课标卷1 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 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4、2013新课标卷2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 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5、2013山东卷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 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6、2012广东卷 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 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
21
课堂练习
24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 注释:邱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 隐居平山上。
阅读全诗,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空 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两句。(4分)
25
• ①以动衬静, • “空”是空寂,“山空”属无声静景;
的?〔2分) • ①侧面描写,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
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
27
夜 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问:本诗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表现雪之大的?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 题。一是从触觉,写被子、枕头的冷,表 明雪之大;二是从视觉写窗户明亮如昼, 来烘托雪之大;三是写“折竹声”,是听 觉。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 然就会被压折,“折竹声”自然烘托雪大 。

古典诗歌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与作用

古典诗歌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与作用

古典诗歌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与作用古典诗歌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与作用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所以鉴赏诗歌,除了读懂字面语意,提升思想素质和审美情感,还必须关注诗人用语言写景状物的形式与技巧及其作用。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描写,首先要了解有那些常见的鉴赏角度,主要是多角度描写———正面描写中光影色彩的渲染和侧面描写中的衬托、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等。

各种手法之间可能有交错运用的现象,比如以动衬静也可以是反衬。

(1)各种修辞手法在古代诗歌中,借代、通感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学生应加以注意。

尤其注意比喻、比拟的区别(比喻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比拟注重化无情为有情),借代是用事物相关的东西来代替该事物,如部分代替整体(帆可代船,羽林代士兵),对偶与对比的区别(对比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主要是结构形式上的对称,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还要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交叉运用。

学生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说明作用。

如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反问为了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各种描写手法①侧面描写———衬托对比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从而突出主要的一方的手法,它分为正衬与反衬。

对比是相并的两方内容相反目的在于突出不同点的手法。

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人入胜,“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

诗词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诗词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第14页,共21页。
作用题提问方式
• 开篇写景有什么作用? • 为什么这样写?
• 某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第15页,共21页。
答题模式
• 这首诗描写 了
的风光,交代
• 了 (内容),营造了
的气氛 ,奠定

的抒情基调;提醒了诗人
的情
感〔感情〕;为下文
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构造〕
第16页,共21页。
送人到松江 俞佳
• 第一句交代季节时间——深秋晚上 • 第二、三句交代地点——姑苏城江边及人物状态〔对愁眠〕
• 第四句交代夜半环境——钟声
第4页,共21页。
2、构造方面——为下文做铺垫
• 李珣的?南乡子?
•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用烟、雨、落花 以及鹧鸪的叫声来
渲染一种凄凉、孤寂的气氛,给整首词奠定了一种感伤的基调,
从而为 下文表达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做一个铺垫 。
第5页,共21页。
3、感情方面——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衬托心 境,借景抒情。


约客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描绘了黄梅时节阴雨连绵的天气和池塘蛙鸣形成的闹繁 气氛,渲染欢快的环境气氛,与诗人客人失约、独等半夜 形成鲜明比照,反衬出诗人的寂寞无奈之情.
• 第三步,剖析思想感情
第12页,共21页。
答题模式
• 这首诗描写了
风光,构成了
பைடு நூலகம்一幅
的画面,渲染了 的
气氛,表达了诗人
感情。
第13页,共21页。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 【注】蔡家亲:表亲。 • 1、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
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 之处。(4分)
• 【答案】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 (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予在 景物中)。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实 战 演 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2006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 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 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 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表达了悲愁、 孤寂和思亲的情感,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
结构上: 触生情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以景结情
内在关系
} 以乐景写乐情 正衬 以哀景写哀情
} 以乐景写哀情 反衬 以哀景写乐情
近两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古诗鉴赏试题 频频出现考查古诗中写到了怎样的景,这种景 抒发了怎样的情一类的考题。:
• 如2007年北京卷第12题对苏轼《望江南》 这首词设题:“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一 首词作赏析。”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 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 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 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 息。(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高考诗歌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手法

高考诗歌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手法
• 2007年上海卷第16题“就作品中的画线句, 联系上下片内容,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 写一段鉴赏文字。”
• 2008年天津卷第16题考查王维的《山居即 事》的后两句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 2008年山东卷第14题第一问“上阙的景物 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 析。”
• 2009年江西卷第14题第二问:前人认为司 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的颔联“雨中黄 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为全诗动人处,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意境) • 4、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以景结情
“以景语结情语”是古典诗词重要的结构 方式之一。所谓“以景结情”是指以“景物” 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 寄托和抱负。
说通俗点就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基 础上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
这种写法能使诗歌收到“此时无情胜有情” 的效果,往往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 蓄、耐人咀嚼。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 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答:①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②春风吹雨,残红满地, 从一开始就给人以压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 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 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古诗鉴赏中的 景物描写的作用、手法
写景句的作用
提问方式: 1、这首诗(词)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这首诗(词)开篇(首句)的作用是什么? 3、找出写景句,并分析其作用。 4、这句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写景句的作用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2、渲染气氛,为主题服务。奠定诗歌感情基调。 3、交代时间,时令,天气状况,地点等内容。 4、先言他物,引起下文。(起兴)

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的作用
阅读精选(1):
景物描述的作用主要有:(1)写景衬托人物情绪;(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人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

进行景物描述,就应注意以下几点:
l、精细观察,抓住景物特征描述。

只有抓住特征写风景,才能做到真,“好让读者看完以后,闭上眼就立刻能想象出你所写的风景”。

(《契诃夫论文学》)[由整理]
2、要选好写景的时机和写景的角度。

契诃夫认为“风景描述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在它能像音乐或者由音乐伴奏的朗诵,向读者传达这样那样情绪的时候,才适宜,才不至于把局面弄糟。

”。

诗词鉴赏之景物描写的作用

诗词鉴赏之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体现季节特征)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月下雪 一般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得知地点在塞外,时令 是秋天的晚上,这都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 从诗句中“沙似雪、月如霜”等景物描写看出这是 一首边塞诗。
4、景情对比,以景衬情
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渲染一种“热闹欢快”的环境气氛, 与 友 人失约、 诗 人 独等半夜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诗人的寂 寞无奈之情。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反衬
5、含蓄蕴藉,意味无穷(以景结情)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寒鸦飞尽水悠悠”
意味无穷
以景作结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含蓄动人,
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以景结情,真正做到了含
三、景物在结构上的作用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景物体现地域特征)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首句中的“寒雨连江”既点明了诗人送别辛渐的季 节在秋冬,又交代了天气情况。 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
(景物渲染环境氛围)
二、景物折射人物情感
1、奠定情感基调
泊秦淮
杜牧 (唐)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表格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表格
二、三年高考题演示
我们先来从高考题入手,研究出题要点,明确学习方向。
1、(2010年课标卷)
雨雪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5分)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例如:《精练6》
总结:无论景物描写有何作用都主要是为了情感服务的,这也正体现了“诗言志”的宗旨,所以我们进行诗歌鉴赏的时候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将情感忽略。
四、探究解题思路
1、抓意象
(1)问:请同学将下列景物按照“乐景”和“哀景”进行分类。
“乱蝶狂蜂”“谢却荼蘼”“清瑟”“秦岚漠漠”“树重重”“秋芳初结白芙蓉”“遥夜”“疏雨池塘见”“篆香消”“早鸦啼”“微风襟袖知”“风雨”“月明如水”“残月”“阴阴夏木啭黄鹂”“飞来白鹭”“灯欲落,雁还飞”“孤灯”
教学
难点
通过习题实践总结方法,规范答题,并将此习惯应用于其他主观题
教法
学法
点拨研讨法
辅助手段
练习册




教学内容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语:
我们一轮复习已经进行了诗歌鉴赏的专项复习,了解了一些基本常识,但是在我们实际运用时还会遇到种种问题。所以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尤其是类型题的整合,对于我们进一步的学习很重要。今天我们就将我们做过的一些诗歌鉴赏题加以整合,力争突破一类关键题型的解题技巧,为我们下一步的学习打破瓶颈,开拓一片新的境地。
教师演示高考题,学生研读习题,找到命题点

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的作用阅读精选(1):景物描述的作用主要有:(1)写景衬托人物情绪;(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人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

进行景物描述,就应注意以下几点:l、精细观察,抓住景物特征描述。

只有抓住特征写风景,才能做到真,“好让读者看完以后,闭上眼就立刻能想象出你所写的风景”。

(《契诃夫论文学》)2、要选好写景的时机和写景的角度。

契诃夫认为“风景描述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在它能像音乐或者由音乐伴奏的朗诵,向读者传达这样那样情绪的时候,才适宜,才不至于把局面弄糟。

”3、要体现地方色彩。

鲁迅指导青年作者时提出:“此刻世界环境不一样,艺术上也务必有地方色彩,庶不至于千篇一律。

”又说:“地方色彩,也能增画的美和力,自我生长其地,看惯了,或者不觉得什么,但在别地方的人,看起来是觉得十分开拓眼界,增加知识的。

”4、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

写景不就应是自然主义的纯客观的描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把境界分为“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

所谓“有我之境”即“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作用于周围的自物景物,在所写的景物上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

5、采用比较方法写景。

如《祝福》的开头与结尾写祝福时的景色气氛,以乐景反衬祥林嫂的杯具,更增强了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力量。

6、采用象征手法写景。

如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雷雨前》。

阅读精选(2):景物描述的作用有哪些?(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比较: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比较、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诗中景物描写的艺术作用

诗中景物描写的艺术作用

1.诗中景物描写的艺术作用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

“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自成,两不相背”。

“作者内激于志,外荡于物,志与物泊然相遭于标举兴会之时,而旖旎佚丽之形出焉”。

情因景而物态化,景因情而意象化,这便是诗人进行形象思维和艺术构思的基本内容。

景物在鉴赏古诗的形象、技巧、情感上有重要的作用。

一、勾勒意境,领悟诗情古诗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采用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情感投射到客观物象、形象上,从而使诗人的思想感情——“意”和客观的物象、形象——“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统一,从而构成了“意象”。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情的客观物象,它既是变的物象化,也是情景交融的形象。

因此,鉴赏诗歌的形象,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拨开意象的“迷雾”,见到思想感情的“天日”。

如: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诗人通过“月落”(残月西沉之象)、“乌啼”、(乌鸦惊恐凄凉的啼叫声)、“霜满天”(霜花凝露,寒气逼人)、“对愁眠”(舟中之人愁绪满怀,不能成眠),以及城外让人心烦意乱的夜半钟声,这些景物描写共同构成一幅“秋夜寒江图”。

特殊的景物,特殊的意象,把诗人内心的“愁”渲染得淋漓尽致。

由此,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出这首诗的思想感情——诗人的羁旅之愁。

又如:《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韦应物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诗的首联描写暮色中空荡荡的淮河,诗人欲渡而无船可待,给人一种空旷孤寂之感。

茫茫楚天挂起了雨幕,东连至海,远处山寺传来悠长的钟声,孤寂变成了凄怆,羁旅之情更加深重。

颈联点出“离思”。

“独鸟下东南”,这雨幕上出现的“鸟”是“独”的,可见是失群的;一个“下”字,可见是归巢的,“东南”二字表明是飞向广陵方向去的。

诗人睹鸟而思己,“断肠人在天涯”的感叹油然而生,读者也不能不为之凄恻。

诗歌鉴赏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诗歌鉴赏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第六,借滔滔江水抒壮志难酬的伤感。杜甫在《登高》 第六,借滔滔江水抒壮志难酬的伤感。杜甫在《登高》
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通过登高所看到的凄冷的秋色, 通过登高所看到的凄冷的秋色,和长江的奔腾 气势,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气势,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诗歌鉴赏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性格、心理, 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性格、心理, 寄寓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 寄寓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
第一,借战争场面的描写表仰慕之意。:在《念奴娇 赤 第一,借战争场面的描写表仰慕之意。 壁怀古》词中,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壁怀古》词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由此,借塑造周 由此,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由此 瑜这一英雄形象,描述火烧曹营的历史事件, 瑜这一英雄形象,描述火烧曹营的历史事件,抒发自己功 业无成的无尽感慨。尤其是上片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业无成的无尽感慨。尤其是上片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寥寥数笔勾画出赤壁的雄奇壮丽景象, 卷起千堆雪。”寥寥数笔勾画出赤壁的雄奇壮丽景象,从 而令人不禁想起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 而令人不禁想起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为下片追怀英 雄渲染了环境气愤。 雄渲染了环境气愤。
第三,怀古伤今,借物抒怀。刘禹锡的《石头城》 第三,怀古伤今,借物抒怀。刘禹锡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 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把石头城放在沉寂 的群山、带着凉意的潮声、朦胧的月夜之中, 的群山、带着凉意的潮声、朦胧的月夜之中,采 用了意寓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用了意寓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表达诗人对故 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慨。 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慨。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诗歌中写景的作用,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对表达感情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

具体的说,其作用主要有渲染烘托、对比反衬、借景抒情、起兴、过渡、以景结情、点明时令和地点等。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诗歌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欢迎大家阅读。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篇1: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是诗歌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即借助景物描写来表达感情。

它和烘托的不同在于:烘托是通过环境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更突出更具有感染力,它是表现人物的方法;借物抒情则是一种抒情方式,指的是诗人在创作时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借助景这个媒介来表达感情。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是一首以写景为主的山水诗,诗歌借助视觉、听觉从动和静两个方面表现了清新、恬静、自然的秋晚山中之景,从而表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和其内心的宁静恬淡,是典型的借景抒情的诗歌。

一般来说,借景抒情的诗是以写景为主的,也就说景是诗人要着重表现的对象,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隐藏于景物描写之中;而如果诗歌是以表现人物为主,不管这个人物是作者自己还是其塑造的对象,那么诗中的景则往往是诗人为烘托人物所进行的环境描写。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篇2:以景结情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尾的一种方式,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突然转为写景,以景代情结束全诗。

使用此种技巧可以让读者在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使诗歌韵味无穷,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此时无情胜有情”的艺术效果。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中诗歌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么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来表现“不尽”之愁呢?诗人于尾句却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

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的空间。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篇3:起兴起兴,又叫“兴”。

3.景物描写的作用

3.景物描写的作用
• (2)运用烘托手法,其好处是以“静”衬 托出杜鹃啼声的悲切。(“总无声”衬 “啼杜宇”,而啼声“催成清泪”)。
景的作用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山居秋暝》)
பைடு நூலகம்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琵琶行》)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 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 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 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 羁旅。
(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 风雨。三句描写了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
古典诗歌鉴赏之三 ——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分析景的作用
提问方式
提问变体
1、这首诗写景的目
这首诗(或 某句)景 物描写的 作用是什 么?
的是什么? 2、赏析诗歌所写景 物的好处?
写景的作用、目的、好处:
• 1点明诗歌的基本信息。(交代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 • 2渲染…气氛,或营造…意境 • 3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环境 • 4烘托…心情 以物衬人:衬托人物的气节、品质、性格、外貌 • 5衬托…形象 以物衬物:衬托事物的某一特征 以哀景衬哀情 • 6借景抒情,以景衬情 以乐景衬乐情 以乐景衬哀情 • 7奠定…感情基调 • 8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 • 9照应题目,照应上或下文

答:(1)这三句描写了晚春寂静昏暗、风雨 凄迷(凄凉萧索)的景象。暮春时节,眺望江 面,风雨连天.篷蔽的茅屋里,烛灯明灭,悄无 人言. • 其作用在于点明时间,地点;渲染凄寂氛围;为 杜鹃出场作铺垫,也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 世和凄凉的心境作铺垫。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 鹃”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 有什么好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诗歌鉴赏 ——景物描写的作用
人物刻画的方法
学习目标:
1、做高考诗歌,总结诗歌中景物描写的提问方式并 整理答案。 2、练习诗歌,能够依据景物描写作用要点分条答题。 3、通过鉴赏《阮郎归》人物动作神态描写,总结刻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这首诗(词)开篇(首句)的作用是什么? 3、找出写景句,并分析其作用。 4、这句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诗歌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1、周围环境的衬托。 2、通过细节刻画,如动作、神态、心理等、
阮郎归 西湖春暮 阮 郎 归 无名氏① [南宋]马子严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 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 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 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 迟③。 儿,人归春也归。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 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 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 要阐述。(6分) [答案] 【试题答案】 动作方面:翻腾妆束,闹春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 苏堤,爱春之心;步履迟迟, 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驻足流连,惜春之情。 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神态方面:三三两两,唤船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 离去,叹春之意。 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 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课堂小结: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内容 渲染气氛 交代时间,时令,天气状况,地点 等内容 情感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奠定诗歌感情基调 作用 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结构 先言他物,引起下文。(起兴)过渡
诗歌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1、周围环境的衬托。 2、通过细节刻画,如动作、神态、心理等、
写景句的作用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内容
渲染气氛 交代时间,时令,天气状况, 地点等内容 情感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奠定诗歌感情基调 作用 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结构 先言他物,引起下文。(起兴)
巩固练习 送人到松江 俞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细雨过松江。 问: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①描写了萧瑟的秋风吹打着江中即将远行的小舟的景象。②交 代了送别的季节(秋天)、地点。渲染了离别时萧瑟凄凉的氛 围。衬托了诗人的凄凉之感。为下文写离愁做铺垫。 南乡子 唐 李王旬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 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问: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 ①词中借景抒情。②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等意象, 勾勒出一幅凄凉伤感的画面,营造了凄凉孤寂的氛围。渲染 了离愁别恨的思乡之情。(为下文表达作者的浓浓思乡之情做 铺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