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_心理学(乙)》必做作业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护理心理学(乙)》课程作业答案(必做)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
所谓医学模式,是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响医护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倾向性,也影响医护工作的结果。
在一定时期,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医学界占有主导地位,医护活动中往往反映出明显的生物科学属性,有人将此称为生物医学模式。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
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3.自然观察法(naturalistic observation)
在自然情景中对人或动物的行为作直接观察、记录和分析,从而解释某种行为变化的规律。
4.问卷调查法(questionnaire method)
事先设计调查表或问卷,当面或通过邮寄供被调查者填写,然后收集问卷对其容逐条进行分析研究。
5.潜意识(unconscious)
指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这个部分的容通常不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的事件。
6.本我(id)
又叫伊的存在于无意识深处,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人们生物性的本能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其中性本能或称为libido(欲力或性力)对人格发展尤为重要。
7.泛化(generalization)
泛化是反复强化的结果,不仅条件刺激本身能够引起条件反射,而且某些与之相近似的刺激也可引起条件反射的效果。
8.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
正强化是个体行为的结果导致了积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该行为增强。
9.人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
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一个自然人形成适应于该社会文化的人格与行为方式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10.知觉(perception)
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及其外部相互关系在人脑的反映;或者说是感觉器官和脑对刺激作出解释、分析和整合。
11.思维(thinking)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12.定势(set)
定势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心理准备使人以特定的方式进行认识或行为,或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13.创造思维(creative thinking)
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在联系,而且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14.意志(will)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努力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15.个性(personality)
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6.一般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
每一种疾病或有害刺激都有相同的、特征性的和涉及全身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是机体对有害刺激所作出防御反应的普遍形式,分为警戒、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
17.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 stress)
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18.生活事件(life events)
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伤躯体健康的主要刺激物,包括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各种应激刺激。
19.认知评价(evaluation)
指个体从自己的角度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
20.应对(coping)
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
21.标准化测验(standardized test)
通过一套标准程序对个体实施的方法,具备主要心理测量学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公认水平。
22.常模(norm)
指某种心理测验在某一人群中测查结果的标准量数。
23.信度(reliability)
指测验分数的可靠性,通过对测验分数测量误差的计算来估计。
24.效度(validity)
指测验结果的有效性。
25.标准情境(standard situation)
指从测验的实施条件到判断结果的整个过程均要统一,被试者处于最能反映所要测查心理活动的最佳时期。
26.评定量表(rating scale)
对自己主观感受力和他人行为的客观观察进行量化描述的方法。
27.心理干预(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心理治疗是心理干预中最常用的方法。28.折衷心理治疗(eclectic psychotherapy)
又称方法任选,主灵活地选择,综合应用对病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29.行为治疗(behavior therapy)
行为治疗(behavior therapy) 是建立在行为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对行为问题的分析、检查,确定操作化目标和制定干预的措施,改善病人适应性目标行为的数量、质量和整体水平。
30.厌恶疗法(aversion therapy)
根据操作条件反射中的惩罚原理,在某一特殊行为反应之后紧接着给予一厌恶刺激(如物理的、化学的、环境的和自我厌恶想象等不愉快的刺激),最终会抑制和消除此行为。31.移情( transference)
病人情感的转移,将治疗者看成是过去与其心理冲突有关的某一人物,将自己对某人的体验、态度、幻想等有关的情感不自觉地转移到治疗者身上,从而有机会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包括正移情和负移情。
32.患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 therapy)
也称询者中心疗法,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 C)于1940年代创立,主通过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其潜能,不主给予疾病诊断,治疗则更多地是采取倾听、接纳与理解,即以患者为中心或围绕患者的心理治疗。
33.心理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以心理学的理论作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通过人际交往,应用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去影响、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发挥医疗护理的最佳作用。
34.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
采用广义概念。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医师资格考试中使用狭义概念,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35.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通过学习,让动物产生的一种类似人类临床抑郁症的情绪状态。
二、简答题
1.简述护理心理学作为应用学科的意义
①护理心理学的知识、理论与技术,结合应用于医学的、外、妇、儿临床各科以及其它医学工作领域。
②护理心理学的知识与技术,独立应用于社会人群,以帮助人们解决那些与健康有关的心理问题与痛苦。如在心理咨询门诊。
2.简述护理心理学研究特点(与其它成熟学科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