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2章学习提要
宏观经济学 第二章
第二章
凯恩斯的简单消费函数理论
凯恩斯的简单消费理论,揭示居民的现期收入(可支配收入)Yd与现期 消费C之间的关系。
• (一)简单消费函数表达式 • (二)边际消费倾向及其递减规律 • (三)图示 • (四)“消费者之谜”
第二章
0 Y3 Y2
-------
Y1
Y4
Yd
第二章
弗德里曼的恒久性收入说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顿· 弗里德曼在其1957年出版的著作《消费函数 理论》中提出了揭示收入与消费关系的恒久收入说,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了 “消费函数之谜”。更重要的是,恒久收入说揭示了居民消费开支围绕着恒 久性消费水平变动,其决定力量不是居民的现期收入或者说暂时性收入,而 是以总财富为基础的恒久性收入。
• (一)数学表达式 Y=Yp+Yt C=Cp+Ct Cp=βYp
• (三)恒久性消费与暂时性消费 • (四)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
• (二)恒久性收入与暂时性收入
第二章
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说
原籍意大利的美国经济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莫迪里安尼莫迪里安尼 基于 跨时期预算的思想,给出了揭示人们进行终生消费与储蓄计划选择的生命周期假 说。生命周期假说的要点有三:
• 简单消费函数表达式
凯恩斯认为,居民总的消费需求C分解为自发性消费和引致性消费两部分。 公式表示为:
C=a+bYd
其中,a表示自发性消费,它不受居民现期收入变动的影响,是由其他因素决 定的消费,其至少包括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乘积项bYd引致性消费,指受收入 变动影响的消费,人们的现期可支配收入水平Yd越高,这部分消费需求规模越大。
《宏观经济学》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
2005年世界人均GDP前10名国家
排序 国家 人均GDP 排序
1 卢森堡 69,056
6
2 挪威 53,465
7
3 瑞士 49,246
8
4 爱尔兰 46,335
9
5 丹麦 45,015 10
单位:美元/人 国家 人均GDP 冰岛 44,133 美国 42,076 瑞典 38,451 英国 36,977 日本 36,486
25 折旧
50
转移支付
120 政府购买
200
企业间接税
75 社会保险金 130
个人消费支出 500 公司未分配润 100
公司所得税
50 个人所得税 80
解:
1、GDP=C+I+G+NX =500+(125+50)+200+15=890 2、NDP=GDP-折旧=890-50=840 3、NI=NDP-间接税=840-75=765 4、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
为何入GDP
含义:企业把自己的收入转移到社会或其他 经济主体。如企业慈善捐款,消费者呆帐。
为何计入GDP:构成国民收入。
折旧为什么计入GDP 含义:资本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 为何计入:损耗后,要靠投资来补偿,包含
于总投资中。
得税-社会保险金+政府转移支付 =765-100-50-130+120=605 5、PDI=PI-个人所得税=605-80=
525
举例:2
某国如下国民经济统计指标: 政府财政税收500亿元,公司业主利润收入
600亿元,其中个人所得税100亿元,未分 配利润为60亿元,政府转移支付20亿元, 工资总额为1500亿元,社会折旧总额为200 亿元,社会保障支付10亿元。 计算:GDP、NDP、NI、PI、PDI。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笔记(第2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及其决定)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的核算及其决定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国民收入的核算1.宏观经济的流量循环过程在宏观经济的流量循环中,整个宏观经济由四个部门、三个市场组成。
四个部门分别是家庭、厂商、政府及国外经济部门;三个市场分别为产品市场、金融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四个部门在三个市场中发生如下经济往来:在生产要素市场,家庭向厂商提供生产要素,并获取相应的要素收入;厂商在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并支付要素价格。
在产品市场,家庭将其部分可支配收入用于购买厂商生产的产品,形成消费支出,剩下的收入则会作为储蓄进入金融机构,转化为厂商的投资。
政府向家庭和厂商征税,获取财政收入,并用于购买所需产品和服务,形成政府购买支出。
国外经济部门同本国发生贸易联系。
从收入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投入生产的所有生产要素收入的总和,它等于家庭提供生产要素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就是通常所说的国民收入;从支出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社会购买厂商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
2.衡量GDP的总支出法总支出法又称为产品流动法,是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加总求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之和。
根据支出主体的不同GDP可分为以下四部分: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政府购买支出(G)和净出口(NX)。
可用公式表示为:=+++GDP C I G NX上式为国民收入恒等式。
等式的左边为总收入(即国内生产总值),右边为总支出。
(1)消费支出消费支出通常被定义为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主要包括以下项目:①耐用消费品支出;②非耐用消费品支出;③服务,主要指用于医疗、教育、保险、交通等方面的支出。
《宏观经济学》第二阶段导学重点
《宏观经济学》第二阶段导学重点宏观经济学基础第二阶段学习包括五个章节:第七讲:总供给与总需求;第八讲:失业与通货膨胀;第九讲: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理论;第十讲: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第十一讲:宏观经济理论体系。
这一阶段的具体学习重点如下:第七讲总供给与总需求一、导学大纲1.总需求函数(1)总需求曲线的含义(2)总需求曲线的推导(3)总需求曲线的移动2.总供给曲线(1)总供给(2)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总供给曲线(3)长期总供给曲线的推导(4)短期总供给曲线3.总供给-总需求模型(1)短期总供给模型(2)长期总供给模型二、导学重点、难点讲解1.总需求函数(1)总需求曲线的含义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
在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是指价格、收入和其他经济变量在既定条件下,家户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将要支出的数量。
因此总需求衡量的是经济社会中各种行为主体的总支出。
推动总需求的力量除了价格水平、人们的收入、对未来的预期等因素外,还包括税收、政府购买或货币供给量政策变量。
总需求函数:总需求函数是产量(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收入。
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是指在各种价格水平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水平的轨迹。
因此可以从简单的收入—支出模型中推导出来,也可以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中得到。
(2)总需求曲线的推导a.根据IS—LM模型推导总需求函数IS曲线:s(y)=i(r)LM曲线:M/P=L1(y)+L2(r)推出y=f(P)该解式y=f(P)表示了不同价格水平(P)与不同的需求总量(y)的函数关系,即总需求函数。
b.根据IS—LM模型推导总需求曲线c.从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推导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和单个商品的需求曲线的区别:单个商品需求曲线的纵轴是单个商品的价格;总需求曲线的纵轴是价格总水平。
宏观经济学第2章上
净出口 NX
1 国民收入的衡量
Y:代表GDP C:代表消费支出 I:代表投资支出 G:代表政府购买 NX:代表净出口 收入和支出的循环流动 两部门经济:Y=C+I 三部门经济:Y=C+I+G 四部门经济:Y=C+I+G+NX
§1 国民收入的衡量
总支出法衡量GDP
Y=C+I+G+NX
总收入
总支出
净出口 (NX)
投资 支出 (I)
是将用于未来生产更多物品和劳务的物品购买。 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指购买新增资本品的支出,包括机器设备和建筑厂房等支出。存货投资是指企业存货的变动情况,如果企业存货增加,该值为正,反之为负。
1 国民收入的衡量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
总量(10亿元)
奥肯定律
2 失业率与GDP
10082 6987 1586 1858 -349
100 69 16 18 -3
美国2001年GDP及其构成(支出法)
1 国民收入的衡量
总收入法衡量GDP
GNP=NFP +GDP
国民生产净值(NNP)=GNP-折旧
国民收入(NI)=NNP-间接税
国民收入
劳动收入:
所有者收入:
租金收入:
企业利润:
GDP消胀指数
消费者价格指数
反映了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只包括国内生产物品 涉及的商品组合的数量是变动的,即以当年产量为权数
反映了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包括进口的消费物品 衡量的商品组合的数量是固定的,以基年的产量为权数
通货膨胀率
在计算CPI时,我们是把当期与某一基期的价值相比,如果我们是把当年与上一年的价值相比,就得出环比价格指数,即把上一年的CPI视为100,比较今年的价格变化。
第二章 消费、储蓄(宏观经济学-浙江大学,叶航)
21
个别厂商的MEC曲线是阶梯形的,但如果把所有厂商的MEC曲线一一叠加 起来,那么,折线就会渐渐变成一条平滑的曲线,这就是全社会投资的边际效 率曲线(即MEC曲线),它表明社会投资总规模与投资的边际效率之间存在着 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说明投资收益率存 在着一种递减的趋势。其中的原因除了上面所述外,还 因为:第一,在竟争性的市场中,一旦某种产品的生产 有较高的投资收益率,许多厂商都会增加对该部门的投 资,结果使该产品的供给增加、价格回落,从而导致投 资收益率的降低;第二,在竞争性的市场上,如果许多 厂商都增加对高收益部门的投资,结果还将使投资所需 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等投入品的需求增加,价格上涨, 从而导致投资成本的增大,即便产品的销售价格不变, 投资的边际收益率也会降低。
3
在横轴为收入Y,纵轴为消费C的座标中, 消费函数C = a + bY的图象如下:
C C = a + bY ΔC ΔY
E a 450
0
Y
4
3. 消费倾向:消费与收入的比率。 (1)平均消费倾向:消费总量与收入总量 的比率,简称APC。根据定义有: APC = C / Y (2)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 的比率,简称MPC。根据定义有: MPC=ΔC/ΔY
22
思考题:
1. 消费函数C = c(Y)为什么要满足条件dc / dy > 0?其经 济学的含义是什么? 2 非线性消费曲线为什么凹向横轴? 3. 非线性储蓄曲线为什么突向横轴?其经济学的含义是什么? 4. 投资函数I = i(r)为什么要满足条件di / dr < 0?其经济 学的含义是什么? 5. 投资的边际效率为什么会递减?随着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 MEI会趋于无限小吗?为什么?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
c= + y a 45º
宏观经济学· 第二章
的部分。
y
3.消费倾向 propensity
消费倾向:消费与收入的比率。 平均消费倾向 APC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平均每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比例。 计算:总消费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消费/收入=c/y
c,s
y=c+s
c=c(y)
A a
s=s(y)
450
y0 -a 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关系
y
宏观经济学· 第二章
四. 社会消费函数
一般来说,社会消费函数并非是居民消费函数的简单加
总;但基本相似。存在很多限制条件:
1) 国民收入分配。越富有,越有能力储蓄。国民收入
分配不平均,则消费函数会向下移动。
2)国家税收政策。累进的个人所得税,使富人的一部分
储蓄,以政府的名义花费,通常成为公众的收入。
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的比例。未分配利润是一种
储蓄,会致使消费减少,消费曲线向下移动。
宏观经济学· 第二章
第三节 其他消费函数理论
凯恩斯的社会消费理论属于绝对收入假说
一.相对收入假说 美国 杜森贝里(James S.Duesenberry)
APC
<1,消费总量<收入总量(产生储蓄); =1,把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费(储蓄为零); >1,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生负储蓄)。
例:收入100元中80元用于消费 平均消费倾向APC = c/y = 0.8
宏观经济学· 第二章
边际消费倾向 MPC
边际消费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 MPC= c/ y = dc/dy
宏观经济学笔记 第二章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关键术语: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GDP是既定时期中,一国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 NDP. 它是生产总值减去在生产该部分产品过程中所消耗掉的资本量的价值。
NDP等于GDP减去折旧。
一些重要的等式:1、NDP=GDP-折旧2、NI(国民收入)=NDP-企业间接税3、净投资=总投资-折旧4、Y(GDP)=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NX(净出口)5、C+I=Y=C+S(储蓄) I=S6、YD(可支配收入)=Y+TR(转移支付)-TA(税收)7、YD=C(消费)+S(储蓄)8、S-I=(G+TR-TA)(政府预算赤字)+NX9、π(通货膨胀率)=(P T–P T-1)/P T-1GDP是既定时期中,一国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GDP是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GDP由当期生产的产出价值构成。
计量GDP时的问题:●缺乏对一些产出的衡量,因为它们不在市场上交易。
●一些被算作增加GDP的活动,实际上是动用资源避免或遏制诸如犯罪或危害国家安全的“坏事”发生。
●正确核算商品质量的改进是困难的。
主要的物价指数有:●GDP紧缩指数:GDP紧缩指数是在给定的一年中,名义GDP与该年实际GDP的比率。
●消费价格指数(CPI):度量代表城市消费者购买一篮子固定商品和服务的花费。
●个人消费支出紧缩指数(PCE):计量以国民收入账户中消费部分为基础的消费购买支出方面的通货膨胀。
●生产价格指数(PPI):计量既定的一篮子商品的成本。
CPI与GDP紧缩指数的不同:●紧缩指数计量的是远比CPI涉及的范围要广泛得多的商品的价格。
●CPI计量的是一篮子年复一年没有变动的给定商品的花费。
但在GDP紧缩指数中,包括的一篮子商品,年年有所不同。
●CPI直接包括进口价格,而紧缩指数只包括本国生产的产品的价格。
宏观经济学第二部分
两部门经济:i=s (或 y=c+i)
三部门经济:i+g=s+t (或 y=c+i+g)
18.投资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变化量的比率。二部门经济或三部门经济(定量税条件)中,其值为 ;三部门比例税条件下,其值为 。式中,?y是增加的收入,?i是增加的投资,MPC或β是边际消费倾向,MPS是边际储蓄倾向。
19.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其值与投资乘数同。
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无论计划存货投资还是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
分析: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有“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计划投资的数量取决于投资主体的意愿,所以并不必然为零。
5.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小于1。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一般情况下,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小于1的,但平均消费倾向则未必如此。当消费者收入不敷消费所需即负储蓄时,平均消费倾向大于1;收入水平超出消费需要即有正储蓄时,平均消费倾向小于1。
3.政府将增加的税收无论用于增加政府购买还是转移支付,结果都会使均衡收入提高。
分析:这个说法是正确的。政府将增加的税收用于增加政府购买将使均衡收入水平提高,原因是平衡预算乘数大于0(在三部门定量税条件下此乘数值为1)。政府将增加的税收用于转移支付亦会使收入水平提高。表面看,转移支付乘数与税收乘数绝对值相同但符号相反,但细想一下,政府增加的税收可能主要来自富有的阶层,而转移支付的受益者则主要是贫穷的阶层。由于后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一般要比前者高,故将增加的税收用于转移支付也会使均衡收入增加。
宏观经济学教案(第二章)
3.你是怎样看待国民收入核算中存在的问题的?
一.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1 .流量与存量
①流量: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经济总量。
②存量:一国在某一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经济总量。
③流量与存量之间的关系
第一,流量的积累会形成存量。
第二,某一时期内存量的变动就是作为流量的投资。每一个时期的储蓄是流量,但是,各时期储蓄的累加结果却形成存量。
2.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
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G)
净出口(NX)
GDP=C+I+G+(X﹣M)
2.收入法: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投入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的各种收入加总来计算国民总值的方法。
五大类收入和三大类其他项目
1五大类收入:
劳动者收入
所有者收入
个人的租金收入
公司利润
利息净额
②三大类其他项目:
企业间接税
折旧
国外要素净支付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GDP与经济福利
(1)GDP不是反映一国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
(2)非市场经济活动得不到反映。
(3)GDP不能正确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无法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
(4)GDP的数值不能完全反映经济内容的实质。
(5)生活质量的改善不能得到体现。
2.对GDP修正的努力
(1)提出经济净福利物质生活质量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等计算方法和指标。
(1)GDP和GNP
国外要素支付净额(NFP):本国投在外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减去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之差。
GDP = GNP-NFP
(2)GNP与国民生产净值(NNP)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第2章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经济体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它是一个地域概念。
(1)核算GDP的两种方法:支出法和收入法从整个宏观经济体系来看,支出和收入必然相等,所以可以从支出和收入两个角度来对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核算。
①支出法指从支出角度衡量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四方面支出的总和。
公式如下:=+++GDP C I G NX其中C为消费,I为投资,G为政府购买,NX为净出口。
②收入法指用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严格来说,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以外,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内容。
公式如下: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2)实际GDP和名义GDP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价格可能会发生强烈变化,故为方便比较而引入实际GDP的概念。
实际GDP是指用从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二者之间的关系式为:实际GDP=名义GDP÷GDP平减指数。
(3)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GDP Y C I G NX==+++。
其中C为消费,I为投资,G为政府购买,NX为净出口。
宏观经济学各章节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1、概念:GDP;名义GDP;实际GDP;GNP;投资;国内生产净值;狭义的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CPI;失业率2、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收入法、支出法3、国民收入储蓄投资恒等式: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4、GDP 折算指数计算第二章国民收入决定1、概念:均衡产出、2、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二部门、三部门、四部门模型3、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表达式4、APC、MPC、APS、MPS5、乘数理论中的各个乘数的概念及计算6、节约悖论第三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投资函数表达式2、MEC 概念,MEC 公式,托宾Q说3、如何求IS 和LM 曲线,IS 曲线和LM 曲线移动距离的计算(图形的移动)4、均衡利率的决定及其变动5、概念:流动性陷阱、交易性需求、谨慎性需求、投机性需求6、介绍LM曲线7、IS-LM模型第四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AD 函数的概念2、P 水平变动的四种效应3、AD 曲线的推导与移动4、AS 曲线:宏观生产函数、劳动力市场均衡5、简单介绍AS曲线及其影响因素6、AD-AS模型第五章失业和通货膨胀1、概念:失业率、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奥肯定律、牺牲率、痛苦指数、菜单成本、鞋底成本2、自然失业率的计算3、失业的影响:经济成本(GDP缺口),社会成本(贫富差距加大)4、通货膨胀的概念及其计算5、通货膨胀的原因: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结构性通货膨胀以及通货膨胀螺旋6、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5、菲利普斯曲线的概念6、短期、长期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扩张性、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挤出效应的概念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3、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4、概念:内在稳定器、相机抉择、货币创造乘数5、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概念及工具第七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1、汇率的概念;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的关系2、净出口函数的表达式3、人民币升值的影响4、蒙代尔弗莱明模型5、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2、增长核算方程3、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内容(不含技术进步和包含技术进步)4、稳态均衡的条件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其中资本深化=0)5、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第八章1、棘轮效应2、名义工资黏性和名义价格黏性(课本620页)。
(完整版)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笔记(2第二章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第二章宏观经济分析概述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国(或地区)整体经济的科学,它通过宏观经济数据来衡量整体经济运行的状况,在解释这些数据的过程中形成了宏观经济学的一般理论。
1.衡量整体经济状况的三个关键变量(1)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ion)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在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商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对于这个概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名义GDP和实际GDP.以“当年的市场价格”作为尺度来计算出来的社会总产出被称为名义GDP的。
实际GDP规定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年价格,以此作为尺度来计算其余各年的GDP。
根据基年价格计算出来的实际GDP由于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对于不同年份间实际产出量的大小比较起到一个很好的指示作用.②利用市场价格作为尺度计算GDP时可能存在一个问题: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经济活动并未通过市场来开展,这就使这些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价值被GDP统计所忽略.③在GDP的核算中,GDP只计算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而剔除了对中间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
④GDP可能反映了一个国家总体的产出水平,但是它与这个国家居民的富裕程度却没有必然的联系。
⑤GDP提供了衡量一国经济活动总体水平的方法,但这仅仅构成社会总体福利指标的一个部分,因为它没有能够考虑生产GDP时所造成的自然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成本。
(2)一般价格水平①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一篮子商品",根据这些代表性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市场零售价)所计算出来的一般价格水平称为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宏观经济学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学第⼆部分第⼆部分简单国民收⼊决定理论1.简单国民收⼊决定的基本理论背景:凯恩斯的国民收⼊决定的分析是在所谓“萧条经济”的背景下展开的。
在“萧条经济”的条件下,需求决定供给(凯恩斯定律),总需求是制约经济规模的短边因素,因此经济社会能够以不变的价格⽔平提供与总需求相当的供给量。
本章的另外⼀个重要假设是“投资外⽣”。
由于假定企业投资是⾃主的,即不随利率和产量变动,因此我们不必过早地讨论投资的决定问题,对国民收⼊决定问题的分析也就可以局限在产品市场的简单背景下。
2.均衡国民收⼊满⾜的条件:这是本章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
在本章,均衡国民收⼊的条件就是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
⼀般地,这个条件可以表述为“总需求(更精确地讲,是合意的总⽀出)等于总供给”,在不同的经济状况下⼜有不同的具体形式:两部门经济:i=s (或 y=c+i)三部门经济:i+g=s+t (或 y=c+i+g)四部门经济:i+g+x=s+t+m (或 y=c+i+g+x-m)可以看出,这三种情况下的均衡条件在形式上是很有规律的:左边的三个等式,等号的左边都是“总注⼊”,右边都是“总漏出”;括号内与之等价的三个等式,等号左边的y代表“总供给”,右边各项的和则代表“总需求”或“合意的总⽀出”。
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总注⼊”等于“总漏出”,同时也是“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经济浴缸”⾥的⽔位就总是不变的,即宏观经济是均衡的,此时的收⼊(产出)也就是均衡的收⼊(产出)。
3.消费理论:凯恩斯认为,存在⼀条基本⼼理规律,即:⼈们的消费决定于现期的、绝对的、实际的收⼊⽔平,收⼊越多,消费也越多,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增加得快(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在实际分析中,通常假设消费与收⼊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函数形式为:c =α+βyd,式中,c为消费,α为⾃发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yd为可⽀配收⼊。
根据可⽀配收⼊收⼊、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关系,⼜可得储蓄函数:s = -α+(1-β)yd,式中,s代表储蓄,1-β代表边际储蓄倾向。
[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二章讲
3)平均消费倾向
• 平均消费倾向:消费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平均每单位 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量 APC = c / y • M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 APC既可以小于1,意味着人们的消费总量小于收入总量 (产生储蓄); • 也可以等于1,意味着人们把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费(储蓄 为零); • 还可以大于1,意味着人们的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负 债消费即产生负储蓄)。
3、投资=储蓄
• • • • 均衡时:E = y。 计划支出或需求AE = c+i,收入或供给y = c +s c+i = c +s, i = s 意义:经济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计划储蓄, 或者说非意愿存货为零。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I=S 指的是实际发生的投资(计划+非计划)始终等于 储蓄。 • 从实际情况看,I = S,是必然的结果。
4)MPC与APC比较
• MPC有递减趋势,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总 量占收入总量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即APC也 有递减趋势。 • 在特殊情况下,当线性消费函数中的自发性消费a = 0时,平均消费倾向APC便等于边际消费倾向MPC, 且不再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 • 大小比较取决于a的正、负、零
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个人可支配收入 正向变动
利率
当利率提高时,有两方面的效果: (1)增加储蓄,增加将来的消费(替代效应);
(2)认为将来的利息收入增加,增加当前的消费(收入效应)。
价格水平 通过实际收入影响消费。 收入分配 不同收入家庭的 消费占收入的比重不同
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 因此,宏观经济学假定消费及其消费的规模与人们的收 入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
• 2)凯恩斯定律:不论需求量是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 不变价格提供供给。社会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产量变 动,使供求均衡,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宏观经济学 第二章
5、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所有的个人在一
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得到的收入总和中减 去个人或家庭纳税部分可以实际得到的由个人 自由使用的收入。 ♦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税+非税 支付) =个人消费支出+个人储蓄 个人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房地税等; 非税支付:罚款、教育费和医疗费等。
4、个人收入(PI)
♦ 个人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
为一年),从各种来源所得到得当收入的总和。 ♦ PI 包括:劳动收入、企业主收入、租金收入、利息和 股息收入、政府转移支付和企业转移支付等。 ♦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利润 税+公司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政府对个人支付的利息+政府对个人的转 移支付) =工资和薪金+企业主收入+个人租金收入 +个人利息收入+政府和企业对个人的转 移支付-公司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1、国内生产总值(GDP)与 国民生产总 值(GNP)
国民生产总值亦称国民总产值,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当年市场价格计 算的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本国 领土上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价值 总和。
两者差异: • 来自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
宏观经济核算中变量关系示意图
总投资 净出口 折旧 间接税
公 未分配 司 利润 利 股息 润
间接 税等 国 民 生 产 净 值
NNP
政府购买 国 的商品和 民 劳务 生 产 总 值 个人购买 的商品和 劳务
GNP
未分配 利润等 国 民 收 入
NI
公司 税 工资及 薪金 利息 租金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国民经济核算一、学习提要●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是在一定经济理论指导下,为测定一国在特定时期内经济活动和特定时点上的经济成果所构成的相互联系的统计体系。
目前,联合国所确认世界上不同国家使用的两种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一是适用于市场经济各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一是适用于计划经济各国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包括五个总量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其中最核心的概念是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名义国民生产总值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那个时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是用从前某一时期作为基础时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
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价格指数。
●国民生产总值只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价值。
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是重要的。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不是售卖的最终产品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有区别。
前者按国民原则进行统计,指一国所有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价值,而不管这些要素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生产价值。
后者按国土原则进行统计,指一国范围内所生产的价值,其中包括一部分外国的生产要素在国内生产的价值,即不管价值是由国内还是国外的生产要素所生产。
●产出总等于收入:产出指整个社会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劳务)价值,亦即新生产的财富和价值,它总等于要素收入的总和,其所以如此,关键是把利润看成是产品售.价扣除工资、利息、地租等成本后的余额,即利润是收入的一部分。
●产出总等于支出:指最终产品价值总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其所以如此,关键在于把企业没有卖掉的存货价值看成是企业自己在存贷投资上的支出。
●支出法是从居民户、政府和国外购买最终产品支出角度看社会在一定时期创造了多少最终产品价值。
从支出角度看,GNP=消费十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
●收入法是从居民户向企业出售生产要素获得收入的角度看社会在一定时期创造了多少最终产品价值。
收入法又称成本法,用收入法核算国民生产总值,则GNP=工资十利息十租金十利润十间接税十折旧●国民收入概念中五个总量的关系:国民生产总值( GNP)—资本消耗(折旧)=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净值(NNP)一企业间接税=国民收入( NI)国民收入一(公司所得税十社会保险税十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和企业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十利息调整十红利=个人收入( PI)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社会总产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由物质生产领域各部门所生产的全部物质产品的价值总和。
●MPS中的NI与SNA中的NI的含义不同。
参见教材P36。
●潜在国民生产总值。
是指利用社会上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所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量值,它不是实际产出量。
一般认为,潜在国民生产总值是充分就业的国民生产总值,因而也称为充分就业的国民生产总值。
它与实际上所生产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缺口称为国民生产总值缺口,而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也可称为自然失业率。
实际上所生产的国民生产总值水平取决于社会总支出水平或者说有效需求水平。
●奥肯法则。
要维持充分就业水平,实际的GNP增长必须快于潜在的GNP的增长。
为回答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和失业率变动的关系,奥肯提出了一条经验性法则: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 1%,实际 GNP便低于潜 GNP 3%。
二、讨论1。
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能否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答:不能。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加以区别。
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
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
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这包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这包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
同样,如果面包是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面包在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时,它还属中间产品。
2.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答:产出指GNP的生产,亦即新创造的价值,而不是各经济部门的产品价值总和,例如长期来我们所讲的工农业总产值。
假定某纺纱厂1年产出成品(纱)值20万元,其中包括消耗棉花价值为15万元(我们用棉花代表生产纱的耗费的全部中间产品价值),则创造的价值只有5万元,而不是20万元。
为什么产出等于收入呢?如果我们暂不考虑折旧和间接税,那么,新创造的这5万元价值就被认为是生产纱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及企业家管理才能)共同创造的,因而要化为这些要素的报酬,即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
其中利润是产品卖价20万元扣除原材料价格、工资、利息和地租后的余额。
假定工资是2万元,利息是1.5万元,地租是5千元,则利润就是1万元。
正由于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把利润着成是产品卖价扣除成本后的余额,因此,总产出总等于总收入。
总产出总等于总支出是指就全社会来看,总产出总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
例如,假定一件上衣卖500元,就意味着消费者购买时支出 500元,而这500元又是许多与之有关的生产经营者(如棉农、纱厂、织布厂、制衣厂、售农商等)创造的价值即产出。
上衣是如此,千千万万最终产品也是如此,因而就全社会来看,总产出就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
3.各人收入是对产量的衡量吗?答:个人收入不是对产量的衡量,而只是对收入的衡量,因为其中包含了许多再分配因素。
4.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算不算 GNP?”答:算。
因为这里虽没有发生市场交换活动,但自己住自己的房子时房子也提供了效用,因而被看作供了生产性服务,创造了价值。
他的房子如果不自己住而租借出去也可以收到房租,这部分房租也应计入GNP。
总之,不管房子是自己住还是出租,这部分房租都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5.“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的说法对吗?答:不对。
总投资等于重置投资加净投资。
总投资增加时净投资不一定增加,而只有净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才能增加。
例如,某年某国总投资增加 1000亿美元,重置投资也是1000亿美元,则净投资为零,资本存量并未增加。
6.“总投资不可能是负数”的说法对吗?答:对。
即使本年度没有生产任何资本品,总投资也只是零而不能为负。
7.“净投资不可能是负数”这一说法对吗?答:不对。
如果本年度生产的资本品价值不足以弥补资本消耗折旧时,净投资就为负数。
例如本年度生产了1000台机器,但报废了1200台机器,则净投资就是负数。
8.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N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NP?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从人们手中借到了钱作生产用,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就是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当然要计入GNP。
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投入生产活动,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
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9.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能称为投资?答: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人们买了债券或股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因而不属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也不能计入GNP。
当公司从人们手里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金再去购买厂房或机器设备时,才是投资活动。
10.为什么住宅建筑支出不被看作是耐用品消费支出而看作是投资支出的一部分?答:住宅建筑即当年建造为私人购买和使用的房屋总值,之所以列为投资一部分,是由于住宅能长期供人居住,提供服务。
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房的增加是看作是投资的一部分。
当然,房屋被消费的部分可算作消费,假定它是出租的话所取得的房租可以计人GNP。
11.为什么存货会被算作资本,存货变动会被算作投资?答:存货对厂商来说,像设备一样,能提供某种服务。
例如,当市场发生意料之外的需求增加时,存货可应付这种临时增加的需要,同时,生产过程要顺利地连续不断地维持下去,仓库也必须有足够的原材料储备。
至于商店,更需要库存必需的商品,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
可见,存货对厂商的正常经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构成资本存量的一部分。
GNP是某经济社会在每一时期所生产的产品价值。
如果把存货排除在GNP之外,所计得的就只是销售额,而不是生产额。
例如,某国某年生产9 000亿美元产值,但只卖掉8 500亿美元,还有500亿美元要作为存货投资计人GNP,即看作是企业自己购买存货的支出计入 GNP。
12.政府购买计入GNP时有何特点?答:政府购买和消费及投资支出在计人GNP时虽都是从支出角度计算的,但计算方法并不相同。
买机器设备和消费品都是根据购买这些物品所费货币金额加以计算。
比方说,买1台机器用10万美元,则 10万美元作为投资支出计入 GNP。
可是,政府购买是政府花钱设置法院,提供国防、建筑道路,开办学校等。
政府这些购买通过雇请公务员、教师、造公共设施或枪炮、潜艇等为社会提供服务。
由于这些服务不是典型地卖给最终消费者,因此对政府购买提供的服务难以有一个市场估价。
因此,在计入GNP时,不是根据购买政府服务所费成本,而是根据政府提供这些服务所费成本。
例如,根据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支出来计算公共教育的价值,用国防费支出来计算国防服务的价值。
13.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NP?答: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
失业救济金发放则是因为人们失去了工作从而丧失了取得收入的机会才给予救济。
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虽都属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GNP而后者计入GNP,自为后者发生了实在的交换活动。
比方说,政府给公立学校教师发薪水是因为教师提供了教育工作的服务。
14.为什么计人 GNP的只能是净出口而不是出口?答:出口是本国生产的一部分,因而也是本国GNP的一部分,而从外国进口的货物并不是本国生产的一部分,只是外国生产的一部分,但却被计入本国的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的一部分。
例如,进口1台价值 10万美元的机器,被计入本国投资,进口价值5万美元的香水被计入本国消费,进口价值15万美元军火被计入政府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