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相关资料

【1】.李萍,侯天印,刘强.三七花降脂茶治疗高血脂症50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 14( 8).
【2】.金楠,周莉.三七花中总皂普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国药师,2007, 10,12 1193 【3】袁惠南,彭茜,赵雅灵,等.三七花总皂普的镇静作用.特产科学实验,1984 ,4 (27.)【4】高崇昆.三七花镇静作用的药理研究.中成药,1982 11
【5】中国药典.二部.附录I B. 2000. 5.
【6】徐铮奎.国外泡腾片工艺研究新进展.中国制药信息,1990,15,(5)24
【7】蒋传中.GAP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EJ].西北医学杂,2011,26(1):56-57.【8】王化东,黄俊勇.我国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现状EJI.现代中药研究与实,2011,25(4):6-8.
【9】刘燕,赵淑纲.浅析中药材基地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EJ].华西医学,2009,24(1):3066—3068.
【10】肖江宜,王文全.中药材GAP认证现场检查情况分析与基地建设建议[J].中国新药杂志,2011,20(2):106一,109.
【11】曾记荣,马超.浅谈中药材GAP的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4):128—129。
地质学相关参考文献

地质学相关参考文献
关于地质学的参考文献有很多,其中包括各种学术期刊、学术著作等。
以下是一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参考文献:
学术著作
1、伍光和、王恒清. 自然地理学(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朱志澄、韦龙明、徐九华. 矿物学基础.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8.
3、杨振宁. 地球科学导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张丽萍、吕志伟、周临. 地球科学概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学术期刊
1、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地质学报(英文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1953.
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地球化学(英文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3、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学报(英文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4、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 古脊椎动物学报(英文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以上是部分有关地质学的参考文献,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应用。
阅读这些文献可以帮助深入了解地质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进展,对于学习和研究地质学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可以通过查阅更多最新的文献资料,了解地质学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
大学生论文参考文献精选

大学生论文参考文献精选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参考文献一:[1]董惠荣.如何实行电力市场的有效竞争[J].中国电力报.2010,3(9)[2]迈尔斯·希特,R.杜安·爱尔兰.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吕巍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8-99[3]刘盛.实行成本定额应对上网竞争[J].西北电力.2003.3[4]邵文,胡文生.小火电关停后职工分流安置的探讨[J].电力技术经济.2001.4[5]西南财经大学战略成本管理研究课题组.战略成本管理的出发点与应用[J].四川会计.1999,(9): 14 -17[6]西南财经大学战略成本管理研究课题组.战略成本管理的新视点[J].四川会计.1999,(10): 7-12[7]于绪缨.以ABM为核心的新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当代财经.1995,(3):54-56[8]蒋景楠,迟春浩,杨洪涛.项目管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9]杨大计.燃煤火电厂如何控制成本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J].节能.2002,(3): 26?28[10]胡玉明.作业管理的基本特点及其在管理上的重大开拓性.当代财经.1994,(8):56-60[11]焦跃华.现代企业成本控制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2]陈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1,(12):63-220[13]聂兴凯.如何进行成本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4]加登丰.成本策划--战略性成本管理.日本经济新闻社.1994.6-15[15]田中雅康,小林启孝.成本策划战略--获取竞争优势的成本管理.中央经济社.1995.31 -36[16]哈里斯托费R.托马斯,S.查尔斯·莫瑞斯.管理经济学[M].陈章武、葛凤玲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66-76参考文献二:[1] 胡德银,应用赢得值评估原理实现项目费用/进度综合控制[J].化工技术,1994,2:46,51.[2] 李可峰,挣值综合管理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9[3] 戚安邦,多要素项目集成管理方法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2,6[4] 戚安邦,现代项目管理[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1:78.[5] 陈国武,工程成本与进度综合控制法[J].科技资讯,2006.30[6] 祝雪锋,项目成本管理及挣值法成本监控研究[D].重庆大学,2005.[7] 熊琴琴,毛晔,国外项目挣值管理研究述评[J].科学管理研究,2013.19[8] 王莹莹,浅析挣值分析法在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 经营管理.[9] 周晓宏,项目管理中的挣值管理方法研究 [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 2005[10] 李长青,项目绩效评价中挣值分析方法的优化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6.2[11] 刘艳,孙源,陆惠民.基于工程质量模糊评价的改进挣值法研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9(3):241,245.[12] 梁红建,挣值分析法在项目进度费用管理的应用研究[D], 2007[13] 盛新江,浅论带关键路径的挣值法评论方法,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J],2006.1[14] 钟冬梅,基于挣值管理的项目集成管理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15] 余晓钟,刘险峰,项目挣值分析指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J].科学管理研究,2007.4[16] 林则夫,试论挣值管理的应用--经验、问题及驱动因素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7[17] 罗新星,苗维华.挣值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2003.3:36, 39.[18] 吴乐.挣值分析法及其在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新西部,2008,4:106,107[19] Jeffery K. Pinto,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0]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Body ofKnowledge[S],(PMBOK Guide),2004.参考文献三:[1]白庆华,玉琳.CIMS中的系统集成和信息集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2]高展,张惠侨,熊泗洲.系统集成与现代企业[J].机械设计与研究,1999.49,35.[3]张后启,王玉荣.业务流程重组与ERP系统应用的结合[J].电子与信息化,1999,(09):9-10.[4]柴晓路.Web服务架构与开放互操作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5]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6.[6]张毅.制造资源计划MRPII[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7]陈启申.MRPII制造资源计划基础[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1-25.[8]韩文民.MRPII系统提前期的模拟估计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8,(12):62-65.[9]朱春燕,马光华.管理新视野-ERP与供需链管理[M].北京: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1999.11-12.[10]郭东强.企业“信息孤岛”的产生与治理[J]企业研究,2003,(10):48-49.[11]谷宝华.企业信息化的瓶颈--信息孤岛[A].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33-34.[12]苏宝华,祁国宁,真丹乡,吴昭同.计算机辅助技术与MRPII集成技术的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2000,(6):712-715.[13]朱钒,连志刚,管在林.离散型制造业机械装备离散型企业车间生产调度问题与方法研究以广东科达机电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8,(07):133-137.。
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参考文献

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参考文献一、积极心理学相关参考文献1. 真实的幸福,作者马丁·塞利格曼。
这可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哦。
塞利格曼在书里详细阐述了幸福的概念,不再是那种模糊的感觉,而是有很多具体的元素构成的。
他提出了PERMA理论,就是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和成就这几个方面共同影响着我们的幸福。
这本书就像是一本幸福的指南,告诉我们怎么去发现和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
2.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写的。
心流这个概念超级有趣,就是当我们完全沉浸在一项活动中的时候那种状态。
书里描述了心流产生的条件,像是任务的难度和我们的技能水平之间的平衡关系等。
读这本书会让你重新审视自己在做各种事情的时候的状态,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寻找那些能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的活动,像绘画、写作或者是玩游戏的时候。
3. 积极情绪的力量,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的作品。
它着重强调了积极情绪的力量。
积极情绪可不仅仅是让我们感觉良好这么简单,它能够拓宽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变得更有创造力,还能帮助我们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呢。
书里有很多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成果和实例,让我们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积极情绪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4. 持续的幸福,还是马丁·塞利格曼写的。
这可以看作是真实的幸福的一个延伸吧。
他在书中进一步探讨了幸福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包括如何在生活中持续地体验到幸福,如何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等。
里面提到的一些方法和观点对于想要提升自己幸福水平并且保持住这种状态的人来说特别有用。
5.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同样出自马丁·塞利格曼之手。
这本书主要聚焦在乐观这个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上。
它告诉我们乐观不是那种盲目乐观,而是一种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的思维方式。
书中有很多实用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变得更加乐观,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6. 幸福的方法,泰勒·本 - 沙哈尔的著作。
毕业论文相关参考文献查阅方法

毕业论文相关参考文献查阅方法
一、文献查找方法
1.通过“百度文库”或者“google学术搜索”,输入关键词查找。
2.利用学校内部网络,登陆学校图书馆网站,在电子资源下列几个数据库中输
入关键词查找相关文献。
3.设计类题目可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网站查
找相关专利,参考借鉴。
/zljs/
二、参考文献的筛选和阅读
1. 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有时候会查到很多文献(有时候有成千上万篇),此时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筛选:
(1)调整搜索关键词,比如把关键词由“切削”改为“车削”或者“铣削”,把“切削力”改为“车削力”或者“铣削力”等与自己课题结合更加紧密的关键词。
(2)利用第二关键词进行“在结果中检索”,例如在学术期刊网
(http://59.69.174.10/kns55/)中输入主题词“切削”后可以找到89071篇文献,再次输入主题词“不锈钢”进行二次检索后,文献篇数减少为1160篇,通过这种方法逐渐筛选出与自己毕业设计题目接近的文献。
2. 有时候会找到很少,甚至在数据库中找不到直接相关的文献,此时可以通过放大“主题词”检索范围来查找,比如把主题词由“1Cr18Ni9Ti”改为“不锈钢”等。
3. 文献查阅时也可以采用“倒查法”,如果看到某一篇文献比较有参考价值,但是文献里有些问题弄不明白,可以找到该文献后附的参考文献,进行深入阅读。
4. 文献查阅时,应首先阅读摘要,了解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
从而找到与自己课题关联密切的参考文献。
5. 阅读文献时,应首先阅读综述性文献,了解整个课题背景;然后阅读专业性文献了解别人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验方案、研究结论等。
期刊,参考文献(大全5篇)

期刊,参考文献(大全5篇)第一篇:期刊,参考文献[1] 郭庆军,刘慧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高等建筑教育,2007,3:85-89.[2] 王超,张翔.工程的施工项目管理措施浅析.建材发展导向,2013,2:315-316.[3] 刘兴群.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城市建筑,2014,1:240、277.[4] 陈磊.谈谈施工企业如何高效实施工程项目管理.城市建筑,2014,1:118、126.[5] 周彦,何锋.香港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科技与企业,2014.1:14、18.[6] 周彦,何峰.香港地区钻孔灌注桩主要施工方法.世界桥梁,2013.7:30-33.[7] 朱思武.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277.[8] 卢海荣.基于知识经济的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研究.新世纪论丛,2006,08 :48-50.[9] 王俊松,叶艳兵.大型土木工程项目持续计划系统应用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5,3:54-58.[10] 毛长健.谈谈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科技致富向导,2012,2:220-221.[11] 陈磊河,李冰.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研究与探讨.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10:104-105.[12] 孙路.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4:144、138[13] 张尧.关于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思考.企业导报,2011,5:52-54.[14] 鲁业鸿,高星.应用型本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考.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8:75-81.[15] 刘祖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探析.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285-287.[16] 董伟.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分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4:186-187.[17] 杨兰友,胡细银.香港政府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及其借鉴.经济前沿,2005,9:32-35.[18] 王路.浅谈香港工程管理模式在大陆工程中的应用.江苏建筑,2002,1:22.[19] 张建业.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探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9):186-189.[20] 刘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问题研究.现代情报,2005,11:202-206.[21] 马月.土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法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1,8:38-40.[22] 马世栋.浅析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227-228.[23] 潘安平.浅谈建设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温州大学学报, 2004,1: 43-47.[24] 张琳.对构建项目管理课程体系的思考.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3, 5: 92-93.[25] 宋勇.关于加强土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重要性的研究.东方企业文化,2013,12:272-273.[26] 王泓领.中国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探讨.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6:8-11.[27] 丰亮,陆惠民.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构想.建筑管理现代化,2009,8:262-266.[28] 成虎,戴洪军,陈彦.工程项目组织与项目管理组织的辨析.建筑经济,2008,8:62-65.[29] 宋华明.管理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组合法.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97-99.[30] 李春燕等.案例教学法在工商管理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探析.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2:71-73.[31] 许丹.案例教学与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3:117-120.第二篇:高校图书馆应如何提高期刊文献利用率高校图书馆应如何提高期刊文献利用率期刊是传播新知识和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
论文的参考文献

论⽂的参考⽂献参考⽂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著作或论⽂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
征引过的⽂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后参考⽂献中。
按照字⾯的意思,参考⽂献是⽂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献。
论⽂的参考⽂献1 参考⽂献: [1]Ronald WRebore. Human Resources Administration in Education(6th Edition)[M]. Boston:Allyn &Bacon,Pearson Education, Inc.,20xx [2]C Chadwick, P Cappelli. Alternative to Generic Strategy Typologies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M]. Greenwich, Ct: JAI Press, 1999 [3]宋本江胡跃福:⼈才招聘,另请⾼明还是⾃⼰培养[J].中国⼈才,20xx(8) [4]丁敬平:向跨国公司学习什么[J].中国企业家,20xx(11) [5]程桢贾雅军:企业内部⼈才资源的运⽤[J].经济问题,20xx(11) [6]安鸿章:企业⼈才聘任的两种模式[J].中国⼈才,20xx(4) [1]亚瑟W⼩舍曼:乔治W勃兰德·斯科特A斯奈尔著张⽂贤主译:⼈⼒资源管理.东北财经⼤学出版社,20xx [2]魏峰李赕张⽂贤:国内外⼼理契约研究的新进展.管理科学学报,20xx(10) [3]陈加洲:凌⽂辁&⽅俐洛.组织中的⼼理契约,管理科学学报, 20xx,4(2) [4]陈加洲凌⽂辁·⽅俐洛:企业员⼯⼼理契约的结构维度. ⼼理学报, 20xx,35(3) 参考⽂献: [1]王刚编著:《把握好⽤⼈的技巧与管⼈的学问》.地震出版社,20xx年2⽉ [2]斯蒂芬·P·罗宾斯著:《管⼈的真理》.中信出版社,20xx年9⽉ [3]李诚主编:《⼈⼒资源管理的12堂课》.中信出版社,20xx年11⽉ [4]吴志明著:《员⼯招聘与选拔实务⼿册.机械⼯业出版社,20xx年1⽉ [5]赵曙明:《⼈⼒资源管理研究》.中国⼈民⼤学出版社,20xx年 [6]詹姆斯.W.沃克:《⼈⼒资源战略》.中国⼈民⼤学出版社,20xx年1⽉ [7]罗布.⼽菲:《⼈员管理》.中国⼈民⼤学出版社,20xx年01⽉论⽂的参考⽂献2 [1]林红梅.“⽣态⽂明与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xx(5):92-93. [2]杨多贵,周志⽥,陈劭锋.我国⼈与⾃然和谐发展⾯临的挑战及其战略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xx(4):6-12. [3]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侯⽂惠,译,长春:吉林⼈民出版社, 20xx. [4]卢风,肖葳.应⽤伦理学导论[M].北京:清华⼤学出版社, 20xx. [5]李培超.⾃然的伦理尊严[M].南昌:江西⼈民出版社,20xx:16. [6]林红梅.试论拯救环境危机的多维视⾓[J].⾏政与法,20xx(1):97-9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民出版社,1971:11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民出版社,1971:519. [9]何怀宏.⽣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保定:河北⼤学出版社,20xx:15.(责任编辑:1011)论⽂的参考⽂献3 学术研究应精确、有据、坦诚、创新和积累。
与诗歌研究相关的参考文献

与诗歌研究相关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唐珂,杨永玲.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
2. 朱光潜. 《诗词的鉴赏和创作》.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7年。
3. 钱钟书. 《钱钟书诗词选》.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8年。
4. 梁实秋. 《名篇赏析》.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
5. 陆游. 《陆游词选》. 北京出版社,2019年。
6. 李白. 《李白全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7. 杜甫. 《杜甫全集》. 中华书局,2017年。
8. 苏轼. 《苏轼精选集》. 北京出版社,2018年。
9. 黄庭坚. 《黄庭坚诗词选》.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9年。
10. 辛弃疾. 《辛弃疾集》. 上海书店,2015年。
以上参考文献涵盖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性作品、鉴赏辞典、名家选
集等方面,对于广大诗歌爱好者和研究者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其中,唐珂、杨永玲合著的《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从
古至今中国诗歌鉴赏领域的理论、史实与文学风貌,被誉为诗歌学界
的“百科全书”。
朱光潜的《诗词的鉴赏和创作》详细地讲述了如何
进行诗词的鉴赏和创作,特别适合初学者。
同时,梁实秋的《名篇赏析》集诗、词等形式于一体,通过对古代优秀诗词名篇的赏析,深入
浅出地介绍了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
另外,陆游、李白、杜甫、苏轼、黄庭坚、辛弃疾等古代名家的诗词选集也非常具有参考意义。
课题参考文献举例

课题参考文献举例
1. 张三. 论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 国际关系研究, 2010, (2): 10-15.
2. 李四. 新世纪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探析[J]. 中国国际关系学报, 2013, (1): 55-6
3.
3. 王五. 俄罗斯的战略外交与国际石油政治[J]. 国际问题研究, 2012, (5): 20-27.
4. 赵六. 中国与非洲的合作与发展[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 (6): 32-39.
5. 孙七. 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环境保护, 2014, (3): 25-30.
6. 刘八. 欧盟一体化进程中的民主缺陷与改革探析[J]. 欧洲研究, 2011, (4): 50-5
7.
7. 陈九. 国际人权法中的跨文化理解问题[J]. 法律科学, 2013, (5): 40-47.
8. 钱十. 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与前景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 2016, (1): 18-24.。
- 1 -。
重要参考文献30篇

重要参考文献30篇重要参考文献30篇[1]Jeremy, Munda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 [M].London: Routledge, 2001.[2]曹剑杰. 浅析西方三大通讯社的体育新闻报道[J]. 中国记者, 1997.[3]曹乔卉. 漫谈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翻译[J]. 学术之窗, 2008[4]陈建军. 从“目的论”的角度看《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崛起》之中文译本[J]. 中国翻译, 2004.[5]陈静芳. 《新闻英语通》.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6]崔光虎. 论经济新闻英语词汇的隐喻[J]. 湖北经济学院报, 2006.[7]杜思民. 英语体育新闻修辞特色[J]. 新闻爱好者, 2009[8]方梦之. 翻译新论与实践[M]. 青岛出版社, 2002.[9]冯婕. 外刊新闻标题的理解与传译[J]. 上海科技翻译, 1995, 4.[10]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11]郝勤. 体育新闻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2]黄勤. 我国的新闻翻译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上海翻译, 2007.[13]黄焰结. 足球新闻标题欣赏与翻译[J]. 中国科技翻译, 2007.[14]贾文波. 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J]. 上海翻译, 2007.[15]金琪. 论VOA体育英语词汇的隐喻[J]. 科教文汇, 2008.[16]廖志勤. 英文新闻标题及其翻译策略[J]. 中国科技翻译, 2006, 2.[17]刘江伟. 基于目的论的体育新闻汉译研究[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18]马国力. 体育英语[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9]马骏婷. 体育新闻及体育新闻英语汉译[D].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20]孟蓓. 照应衔接与英语体育新闻语篇翻译[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21]孟莲芬,韦建军. 体育翻译中词义的选择[J]. 上海科技翻译, 1997.[22]邱艳. 谈电视体育新闻翻译技巧[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3]汤琼,孙秀清. 奥运会及国际体育比赛英语[M].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2.[24]肖奚强. 略论体育新闻的语言特色[J]. 世界汉语教学, 1998.[25]徐辉. 浅谈体育英语中的英汉翻译技巧[J]. 科技信息, 2009.[26]许明武. 新闻英语与翻译[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27]张海琳. 体育英语的特点及其英汉翻译[J]. 教育在线, 2009[28]张建. 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29]张锦兰. 目的论与翻译方法[J]. 中国科技翻译, 2004.[30]庄金玉. 体育新闻莫“杀气”太重[J]. 新闻知识, 2004.其他相关文献70篇[1]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2]Nord, Christina. T 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Explained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Pinkham, Joan.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M]. Beijing: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4]Reiss, Katharina.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s & Limitations[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5]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6]蔡基刚. 英汉词汇对比研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7]陈刚. 英汉语句型结构的差异及其对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2): 58-60.[8]陈立珍. 跨文化英汉词汇对比研究与英汉翻译[A].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 2006.[9]陈声柏.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建构[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85-89.[10]陈小慰. 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对某些翻译方法的新思考[J]. 中国翻译,2000(4): 9-12.[11]陈毅平. 中式英语的特点与演变[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4):513-516.[12]程镇球. 论汉译英的几个问题[M]. 北京:北京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8.[13]杜瑞清, 姜亚军. 近二十年中国英语研究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2001(1): 37-41.[14]杜云辉. 东西方思维差异与跨文化交流[J]. 中国科技翻译, 2000(11): 31-33.[15]冯婕. 外刊新闻标题的理解与传译. 《上海科技翻译》, 1995.[16]郭超人. 《体育新闻选》. 新华出版社, 1999.[17]过家鼎. 注意外交用词的政治含义[J]. 中国翻译, 2002(11): 59-60.[18]海彪. 谈外国体育名词. 术语的翻译.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994.[19]韩怀伟, 赵宏凌. 语料库支持的汉化思维在英语写作中的迁移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6): 55-57.[20]何明珠. 英语无灵主语句的理解与翻译[J]. 外语教学, 2003(9): 50-55.[21]吉灵娟. 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启示[A].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 2006.[22]季清芬. 中西方思维差异在翻译中的影响[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4(4):28-29.[23]贾红霞. 从翻译目的论谈译员译前的准备工作[J].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6(12): 87-90.[24]贾文波. 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J]. 上海翻译, 2007(2): 9-14.[25]贾毓玲. 从《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谈如何克服“中式英语”的倾向[J]. 上海科技翻译, 2003(4): 26-28.[26]江娟. 浅析汉英赛事报道标题的文体特征.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05.[27]金积令. 汉英词序对比研究—句法结构中的前端重量原则和末端重量原则[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8(1): 28-35.[28]孔君. 论英语新闻文体与汉译. 2003.[29]李长栓. 汉英语序的重大差异及同传技巧[J]. 中国翻译, 1997(3): 4.[30]连淑能. 论中西思维方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2): 40-46.[31]林建冰. 体育汉英/英汉翻译的“特效处理”.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3.[32]刘亦庆. 《文体与翻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33]刘银燕. 中式英语,你在使用吗?—《中式英语之鉴》评介[J]. 外语教学,2002(5): 94-95.[34]彭菲. 国际体育新闻的编译技巧. 《体育周报》, 2008[35]丘悦,彭斌. 报刊新闻英语的翻译. 《广西大学学报》, 2001.[36]任小平. 外交口译的灵活度[J].中国翻译, 2000(5): 40-44.[37]任晓霏. 从形合和意合看汉英翻译中的形式对应[J]. 中国翻译, 2002(3):上一页下一页。
制造业相关的参考文献

制造业相关的参考文献在制造业领域,有许多重要的参考文献可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该领域的发展和趋势。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制造业相关参考文献:1. "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 The Story of Lean Production",作者,James P. Womack,Daniel T. Jones,和 Daniel Roos。
这本书是关于精益生产的经典著作,介绍了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方式,并提出了精益生产的概念和原则。
2.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for Engineering Materials",作者,Serope Kalpakjian 和 Steven R. Schmid。
这本书涵盖了各种工程材料的制造过程,包括金属、陶瓷、塑料等,对于理解不同材料的加工和制造过程非常有帮助。
3. "Introduction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作者,John A. Schey。
这本书介绍了各种制造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铸造、锻造、成形加工等,适合初学者了解制造业的基本概念。
4. "The Goal: A Process of Ongoing Improvement",作者,Eliyahu M. Goldratt 和 Jeff Cox。
这本书是一部关于生产效率和改进的小说,通过故事的方式介绍了理论约束的概念和生产流程的优化方法。
5.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作者,Serope Kalpakjian 和 Steven R. Schmid。
这本书涵盖了制造工程技术的各个方面,包括材料加工、自动化制造、计算机辅助制造等,对于制造业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非常有参考价值。
宪法相关参考文献汇总

宪法相关参考文献汇总
1. 《中国宪法学》(宋秉仁著)
2. 《宪法学原理》(郑振铎著)
3. 《宪法学教程》(王泽民著)
4. 《宪法学导论》(刘平凡著)
5. 《宪法学纲要》(陈永栋著)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释义》(梁光烈主编)
7. 《宪法学通识》(杨宏伟、罗福林著)
8. 《宪法与宪政学》(宫亚中著)
9. 《宪法学》(秦新民著)
10. 《宪法教程》(彭清华著)
11. 《宪法纲要》(刘小枫主编)
12. 《宪法学原理与中国宪法》(庄林远著)
13. 《宪法学大纲》(杨宏伟、张清江著)
14. 《中国宪政法》(王朝忠著)
15. 《宪法学讲义》(翦伟民著)
16. 《宪法与行政法学》(付乃东著)
17. 《宪法学概论》(汤剑平、肖夫著)
18. 《宪法原理》(秦新民、陆大鹏著)
19. 《宪法法学》(姜建国著)
20. 《国家宪法学》(陈琪著)。
参考文献范文

参考文献范文
参考文献范文如下:
[1] 陈怡然, 郭跃光, 李锐英. 共享经济对传统租赁行业的影响浅析[J].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0, 30(4): 77-80.
[2] 许瑞华, 张磊. 共享经济发展对旅游业影响的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1(8): 89-94.
[3] 李华, 刘明华. 浅析共享经济对交通出行的影响[J]. 安徽交通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19, 18(3): 68-71.
[4] 宋晓霞, 冯科, 邱婷婷. 共享经济对传统零售业的冲击与应对[J]. 商贸论坛, 2017(11): 61-63.
[5] 马俊, 黄杨. 共享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影响与启示[J]. 安徽商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8, 17(2): 87-90.
这些参考文献涵盖了共享经济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包括租赁行业、旅游业、交通出行、零售业等。
通过分析这些文献,可以深入了解共享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影响和相应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汇总

参考文献汇总《草原精神文化研究》1.田广金、郭素新.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朱狄.艺术的起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3.盖山林、盖志浩.内蒙古岩画的文化解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4.孛儿只斤·吉尔格勒.游牧文明史论.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5.王增永.华夏文化源流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6.林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7.[法]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杨茂盛.中国北疆古代民族政权形成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9.朱学渊.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北京:中华书局,200410.道润梯步.新译简注《蒙古秘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11.孟广耀等.蒙古民族通史.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12.荣苏赫、赵永铣等主编.蒙古族文学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13.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4.乌丙安.神秘的萨满世界.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5.项英杰.中亚:马背上的文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16.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17.叶舒宪.英雄与太阳——中国上古史诗的原型重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18.色音.东北亚的萨满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9.色音.蒙古游牧社会的变迁.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20.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21.邢莉.游牧中国——一种北方的生活态度.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22.邢莉.草原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23.奎曾.草原文化与草原文学.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24.满郁夫.蒙古族美学史.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25.陈岗龙.蒙古民间文学比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6.马学良等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27.马学良等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28.梁庭望、张公瑾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29.仁钦道尔吉.蒙古英雄史诗源流.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30.[俄]波·雅·符拉基米尔佐夫.蒙古社会制度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31.乌云巴图、葛根高娃.蒙古族传统文化论.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132.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33.邱紫华.东方美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4.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35.闫天灵.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36.廖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7.孟驰北.草原文化与人类历史(上).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38.黄薇.蒙古族当代小说概论.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39.乌热尔图.沉默的播种者.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40.(本书)包斯钦、金海主编.草原精神文化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先秦至唐宋卷)》1.马学良、梁庭望、张公瑾.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2.李力、李明.彝族文学史.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3.张文勋、张福三、傅光宇.白族文学史.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4.岩峰、王松、九保尧.傣族文学史.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5.田兵.苗族文学史.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6.何积全、陈立浩.布依族文学史.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7.彭继宽,姚纪彭.土家族文学史.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8.欧阳若修、周作秋.壮族文学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9.黄书光、刘保元.瑶族文学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10.褚斌杰、谭家健.先秦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1.赵明、张军、赵敏俐.先秦大文学史.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12.聂石樵.屈原论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13.赵辉.楚辞文化背景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14.林河.《九歌》与沅湘民俗.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15.罗义群.苗族文化与屈赋.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16.王钟翰.中国民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7.吴永章.中南民族关系史.北京:民族出版社啊,199218.[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9.[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0.[唐]李药石.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1.[唐]令狐德等.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2.万绳南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合肥:黄山书社,198723.江应梁主编.中国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24.白翠琴著.魏晋南北朝民族史.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25.朱大渭、刘驰、梁满仓、陈勇.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6.范祥雍校注.洛阳珈蓝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27.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8.王国维校.水经注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29.[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30.萧涤非著.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31.曹道衡著.中古文学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732.曹道衡著.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扬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33.穆克宏著.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北京:中华书局,199734.徐公持编著.魏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35.曹道衡、沈玉成编著.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36.王运熙、杨明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37.周健江著.北朝文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38.吴先宁著.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东方出版社,199739.《历代西域诗抄》,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40.《新疆风物志》,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41.《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华地图学社1975年版42.《岑参边塞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43.《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44.《西域文化论稿》,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45.《汉书·西域转》,中华书局1962年版46.《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第四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47.[清]钱谦益笺注.杜甫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48.[元]脱脱等著.辽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49.[宋]叶隆礼撰.契丹国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50.[清]李有棠撰.辽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8251.曾贻芬、崔文印编.辽史人名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8252.[元]脱脱等撰.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53.[宋]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正.大金国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654.[清]李有棠撰.金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8055.《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56.孙望、常国武主编.宋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57.陈述辑校.全辽文.北京:中华书局,198258.[清]繆荃孙编.辽文存.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华传世文选》本59.[清]王仁俊编.辽文萃.无冰阁光绪30年(1904年)刊本60.[金]元好问编.中州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61.[元]房祺编,张正义、刘达科校注.河汾诸老诗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62.薛瑞兆、郭明志编纂.全金诗.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63.[清]张金吾编纂.金文最.北京:中华书局,199064.[清]庄仲方编.金文雅.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华传世文选》本65.姚奠中主编.元好问全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66.[清]施国祁注,麦朝枢校.元遗山诗集笺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67.凌景埏校注.董解元西厢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68.蓝立蓂校注.刘知远诸宫调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969.凌景埏、谢伯阳校注.诸宫调两种.济南:齐鲁书社,198870.[金]王寂著,张博泉注释.辽东行部志注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71.[金]王寂著,罗继祖、张博泉注释.鸭江行部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72.陈衍纂辑.辽诗纪事.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73.陈衍纂辑.金诗纪事.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74.向南辑.辽代石刻文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75.陈相伟等校注.金碑汇释.北京: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长白丛书”本76.唐圭璋编.全金元词.北京:中华书局,197977.金启孮著.女真文辞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78.吴梅著.辽金元文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79.苏雪林著.辽金元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80.张晶著.辽金诗史.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81.《辽金元诗歌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82.詹杭伦著.金代文学思想史.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83.阎凤梧、刘达科著.河汾诸老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84.降大任著.元遗山新论.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85.刘译著.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集说.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86.周惠泉著.金代文学学发凡.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87.周惠泉著.金代文学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88.周惠泉著、杨佐义主编.中国文学史话·辽金元卷.长春:吉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89.胡传志著.金代文学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90.赵维江著.金元词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91.狄宝心著.元好问年谱新编.无锡: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92.陶然著.金元词通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93.刘锋焘著.宋金词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94.朱东濶著.元好问传.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95.刘明浩著.元好问传.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96.赵兴勤等笺注.遗山乐府.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97.赵兴勤等笺注.中州乐府.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98.[元]耶律楚材著.湛然居士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99.章荑荪选注.辽金元诗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100.罗斯宁选注.辽金元诗三百首.长沙:岳麓书社,1990101.周惠泉、米治国选注.辽金文学作品选.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6 102.范宁、华岩选注.宋辽金诗选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103.夏承焘、张璋编选.金元明清词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104.[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105.[清]王夫之等撰.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106.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07.[清]赵翼著,霍松林等校点.瓯北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08.[清]徐銶撰,唐圭璋校注.词苑丛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09.[清]陈延焯著.杜维沫校点.白雨斋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110.况周颐著.王幼安校订.蕙风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1960111.[金]刘祁著.归潜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112.胡忌著.宋金杂剧考.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113.罗斯宁、彭玉平著.宋辽金元文学史.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114.李修生、查洪德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辽金元文学研究.北京:北京文学出版社,1999115.费孝通等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116.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17.《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编写组: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关参考文献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相关参考文献
1. 《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与路径选择》(赵毓祥,李伟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
2. 《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机理与中国规模经济的重构》(邓明基,
商榕华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年)
3. 《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研究》(袁成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
4. 《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化》(戚则满,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
5. 《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2018年)
6. 《“十三五”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课题与对策研究》(周丹冰,王焕婷主编,中国社科出版社,2018年)
7. 《中国特色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学基础》(邵柏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
8. 《中国特色现代化战略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魏泉,浙江大学
出版社,2020年)
9. 《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战略分析与展望》(谢晓丹,河南大
学出版社,2020年)
10. 《中国现代化之路》(费孝通,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
参考文献【范本】

参考文献1.专著类[1] 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M].冯韵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 陈鼓应.悲剧哲学家尼采[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3] 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德理论与中国的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4] 冯大鸣.美、英、澳教育管理前沿图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 高和荣.越轨社会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7.[6]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7] 杰克·D·道格拉斯.越轨社会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8] 梁其健,葛为民.考试管理的理论与技术[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9] 廖平胜.考试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0] 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M].何凡兴,李卫红,王丽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1] 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 皮艺军. 越轨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13]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14] 宋超英,曹孟勤.社会学原理[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1.[15] 杨振富.失范行为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16] 吴方桐.社会学教程[M].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7]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8] 颜小冬.当代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19] 郑也夫,李强.西方社会学史[M].北京:能源出版社,1987.2.报刊类[1]Brownell,H.C.Mental Test Traits of College Cribbers[J]. School and Society, 1928(12):412-415[2]Bushway,A,& W.R.Nash.School Cheating Behavior[J]. Review of EducationalResearch ,1977 (4):623-632[3]Harp,John & Philip Taietz. Academic Integrity and Social Structure: A Study of CheatingAmong College Students[J]. Social Problems, 1996,13(4).[4]Moffart M. Underagraduate Cheating.Unpublished manuscnpt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Rutgers University,1990.[5] Whitley, B E.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heat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 review[J] . Researchin Higher Education, 1998 ( 3 ): 235-274[6] 安玉发,郑培爱,卢兆彤.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 蔡楷有.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原因及其控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8] 陈贵虎.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社会学透析[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9).[9] 陈国丽,肖晖.试论高校学生舞弊现象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4(7).[10] 陈立旭.论转型期社会风气的社会化功能[J].社会科学辑刊,1998(2).[11] 戴袁支,周忱.贫困生最大心理压力来自回报父母高期望[N].中国青年报,2009-11-17[12] 段涛,陈书翔.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6)[13] 段鑫星,李绍伟.关于大学生作弊的比较研究[J].青年研究,1999(2).[14] 高德胜.学校德育的范式转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2)[15] 龚惠香,范钧,彭列平.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特点、心理原因及对策[J].青年研究,1999(4).[16] 何卫平.社会学视野中的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J].企业家天地,2006(12).[17] 胡冬梅.当代大学生的越轨行为及对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18] 黄小艳等.越轨社会学理论与课堂问题行为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4).[19] 乐国安.越轨行为诱因辨析[J].社会学研究,1994(5).[20] 李桂鑫.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4).[21] 李丽霞.考试中的诚信与考试制度的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3(11).[22] 李小艳.净化考试环境防治高考舞弊的博弈分析[J].平原大学学报,2006(1).[23] 李宗玲.作弊客观因素分析——大学生问卷研究[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1996(4).[24] 刘健,王春.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5(4).[25] 孟少英,孙诚,田志宏.高校考试作弊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2).[26] 明庭庆.社会失范理论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情爱问题浅析[J].经济师,2006(8).[27] 潘国红,夏绘秦.基于经济学视角的考试作弊分析[J].考试周刊,2008(35).[28] 戚瑞丰.社会失范与青少年道德教育困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2).[29] 邱仁根.从考试舞弊现象谈大学生诚信教育[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30] 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J].中国学术,2000(2).[31] 任秀蓉.高校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分析与对策探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10).[32] 石涛.试论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原因及遏制对策[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4).[33] 舒辉.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分析及对策[J].电力职业技术学刊,2009(2).[34] 司洪昌.大学生作弊现象:一种泛滥全球的文化趋势?[J].教育与职业,2007(7).[35] 孙鹤香.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透析[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36] 覃永昼,林丽.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危害与预防[J].河池学院学报,2007(1).[37] 王居华.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产生原因的社会学分析[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11).[38] 魏爽.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原因及对策[J].科技咨询导报,2007(21).[39] 熊燕.高校考试作弊现象的伦理思考[J].丽水学院学报,2005(3).[40] 徐乃龙.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心理透视[J].江苏高教,2003(6).[41] 姚利民,丁汀.国外对大学生作弊的近期研究及其启示[J].科技与管理,1999(3).[42] 姚晓霞.大学生考试作弊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国商界,2009(6).[43] 杨明光.转型期我国大学生行为失范研究评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4] 杨振富.失范行为社会学的现状与前瞻[J].中共沈阳市委党校学报,2000(6).[45] 张立奇.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危害及预防[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46] 张文宏.失范理论述评[J].道德与文明,1990(3).[47] 张文宏.稳定与发展:中国90年代面临的两大主题[J].社会,1991(7).[48] 张音宇.对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2).[49] 张治勇.美国防考试作弊的经验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5(9).[50] 郑学刚,陈炉丹.大学生越轨研究评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1]钟耀兴.用社会学理论探讨和控制学生的越轨行为[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5(1).[52] 周德新.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社会学解读[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3] 朱力.失范范畴的理论演化[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4). 3.学位论文类[1] 陈辉.现行教育考试作弊成因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2] 陈向丽.学生学业作弊现状及相关心理因素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3] 游细玉.大学生考试舞弊: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A高校的实证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参考文献10篇

师长兴. 黄河流域主要泥沙汇堆积过程及输沙量的长期变化[J]. 人民黄河, 2014, 36(11): 1-6.
陈雄波, 顾列平, 钱裕, 等. 黄河口海洋动力输沙能力与流路安排研究[J]. 人民黄河, 2013, 34(12): 37-39. 高佳. 黄河口海洋动力学和黄河泥沙入海及冲淤趋势研究[D][D]. 中国海洋大学, 2011.
任惠茹, 李国胜, 崔林林, 等. 近60 年来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变化的阶段性与多尺度特征[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5).
王勇智, 乔璐璐, 杨作升, 等. 夏, 冬季山东半岛东北部沿岸悬浮物输送机制的初步研究[J]. 泥沙研究, 2012 (5): 49-57.
赵海镜, 胡春宏, 陈绪坚. 黄河干流河道输水量与输沙量关系研究[J]. 水利学报, 2012, 43(4).
柳莎莎, 王厚杰, 张勇, 等.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输沙量影响的甄别[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4, 4: 007.
Meng X, Chang J, Wang X, et al. Research on Ecological Operation of Xiaolangdi-Xixiayuan Cascade Reservoirs[J].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水资源研究, 2014, 3: 404-411.
张佳, 王厚杰, 张勇, 等. 黄河中游主要支流输沙量变化对黄河入海泥沙通量的影响[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2, 3: 006.。
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论文参考文献大全一、期刊文献。
期刊文献是学术研究中常见的引用来源,它通常包括作者、题目、期刊名称、年卷期、页码等信息。
在引用期刊文献时,需要注意作者的姓名顺序、题目的斜体格式、期刊名称的斜体格式等细节。
例如:[1] 陈鹏. 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研究[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8, 38(02): 55-60.[2] 张三, 李四.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J]. 金融科技, 2019, 5(03): 45-50.二、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毕业时提交的学术成果,它包括了作者、论文题目、学位授予单位、完成年份等信息。
在引用学位论文时,需要注明作者的姓名、论文题目、学位授予单位等信息。
例如:[3] 王五.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风控中的应用研究[D]. 北京大学, 2017.[4] 李雷. 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研究[D]. 清华大学, 2018.三、图书文献。
图书文献是学术研究中常见的引用来源,它包括了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份等信息。
在引用图书文献时,需要注明作者的姓名、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份等信息。
例如:[5] 钱七. 金融科技创新与发展[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6.[6] 孙八. 区块链技术应用与发展[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四、网站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站文献在学术研究中也越来越重要。
它包括了作者、网页标题、网站名称、发布日期、网址等信息。
在引用网站文献时,需要注明作者的姓名、网页标题、网站名称、发布日期、网址等信息。
例如:[7] 王九.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EB/OL]. (2019-05-20) [2020-10-10].[8] 李十. 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新思路[EB/OL]. (2018-08-15) [2020-10-10].以上就是本文为大家整理的论文参考文献大全,希望对大家的学术写作有所帮助。
在引用参考文献时,需要注意格式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以及信息的完整性和权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参考文献
【1】郑毓信.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数学教育课程[J].教材.教法.2002.1.
【2】孙名符,高维宗.中日高中数学教学目的与课程内容的比较与启示[J].学科教育,2002.7.
【3】汪秉彝,吕传汉.再论跨文化数学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1999(2).
【4】李兴怀.试论数学文化与中学数学教育[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6)
【[5】黄秦安.数学文化观念下的数学素质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2001(3).
【6】蔺云.解读数学文化[J].大学数学,2006.22(2)
【7】桂德怀,徐斌艳.数学素养内涵之探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8.10.
【8】王子兴.论数学素养[J].数学通报.2002.1.
【9】Steen LA.Numeracy[J].Daedalus,1990.
【10】张顺燕.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J].数学通报2005.第4卷.第1期
【11】杨泽忠,略论高等数学中应重点介绍的数学史知识[J].高等理科教育,2005.3.
【12】t青建.论数学精神与数学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2004.
【13】冯振举.数学史在大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12.
【14】徐树旺.从数学的美育功能认识数学文化[J].数学教学研究,2003.2.
【15】冯平.感受和鉴赏《高等数学》中的美[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5.12.
【16】三琳,张素芬数学美在高职教育中的渗透[J],科教论丛,2004.6.
【17】文q国合,赵丽军.对培养师范生口头表达数学语言能力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11.【18】周宇剑.谈大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J].长沙大学学报,2008.3.
【19】宋宗林.加强中师数学语言教学[J]。
甘肃教育,2004.4.
【20】邵光华,刘明海.数学语言及其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5.2.
【21】王贤君.培养数学语言能力提高高职数学教学效果[J].教育与职业,2006(5)
【22】张立义.数学语言教学刍议[J].新作文,2007(9)
【23】张燕勤.数学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初探[J].数学通报,2001.
【24】狄成宽.高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甘肃高师学报,2002.7.
【25】Zacharias JR.The Importance of Quantitative Thinking[J].National Elementary Principal,1974.【2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27】严士健,张奠宙,丁尚志.《数学课程标准(试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4.
【28】张奠宙,唐瑞芬,刘鸿坤.数学教育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29】郑毓信,王宪昌,蔡仲:数学文化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30】张维忠.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2】郑毓信.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1.
【33】张维忠.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4】张维忠.文化视野中的数学与数学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
【35】齐民友.数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25】邓东皋,孙小礼.数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36】顾沛.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7】方延明.数学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9.
【38】张顺燕.数学的源与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9】路书环,傅海伦.数学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
【40】傅海伦.数学教育发展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1】李文林.数学史概论[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2】萧昌建.人文数学导引[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4
【43】莫里斯.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M].张理京.张锦炎.江泽涵.译.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44】(日)米山国藏.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M].毛正中,吴素华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11.
【45】郑毓信.数学方法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46】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7】郭思乐,喻纬.数学思维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8】张顺燕.数学中的美与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9】吴振奎,吴吴.数学中的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0】张乃达.数学思维教育学[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51】任樟辉.数学思维理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52】罗成广.中学“数学文化”的教学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5.5.
【53】李峰.数学文化与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教育下数学文化的渗透[D].山东师范大学,2005.4.【54】黄光清.高等数学中数学思维培养的教学对策与设计[D].湖南师范大学,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