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义大学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作者简介
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浙江绍兴人。中国 现代著名学者、教育家。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1919 年在蔡元培、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支持下,与傅斯年等北大 同学创办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参与新文化运动,同 年5月起草《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成为五四运动中引人注 目的学生领袖。1920年出国留学,辗转美国、欧洲。1926 年归国后参加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曾先后担任清华大学、中 央大学校长,在教育事业上颇有贡献。1950年到台湾后,任 “考试院”副院长、“中央”评议委员。主要著作有《科学 与玄学》、《新人生观》、《心影游踪集》、《蔡元培先生 与北京大学》等。全部著述汇集为《罗家伦先生文存》。
“把自己的生命,换成有永久价值的事业”。 相反相成,引出作者观点,使作者观点更具说服力。 个人生命的特殊性应与整个宇宙生命相协调。
返回
资料链接
作者介绍 主要作品 扩展阅读 相关图片
返回
作者介绍
罗家伦在清华大学留下两个“第一”, 他是清华成为“大学”后的第一任校长,也 是第一个被学生赶出校园的校长。(张伟 《罗家伦:“专制”校长的民主姿态 》)
返回
思考与练习
一、 本文是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 二、 本文引用了中外古今一些哲人的观点,这 些观文点章和首作先者举出本极人端的悲观观点的构和绝成对了享怎乐样主的义关的两系种?人生观, 从从后了而三明人提个确的三出方提生、了面出命本反自本文省己的文的生的特在主命主殊阐题的张性述:意:,人探义人对寻,生生“从在此意生三世你义命个,有的真层不什时正面应么候的论偷看意证生,义人和法比”生妄?较。的生多接意,地着义而强作。应者最调
作者介绍
1928年8月,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31岁的罗家 伦出任首任校长。他上任就申明清华的宗旨是谋中华民族在 学术上之独立发展,及完成建设新中国之使命。为此又提出: “廉洁化、学术化、平民化、纪律化”,积极开展校外活动 以谋得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并采取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措施: 对原有教授去劣存菁全部重聘,提高待遇,罗致优师;将原 清华有名无实的系,如农学、体育、音乐等一律取消,成立 文、理、法三院,增设地理系和土木系;宣布停止过去那种 毕业生全部派往美国的做法,改为公开考试,选拔少数优生 赴美国深造;裁并冗员、精简机构,厉行节约;先后修筑了 生物馆和气象台、扩建了图书馆。 (《国立中央大学校 长》 )
返回
内容述评
本文主要论述“人生的意义”。在作者看来,生而为人 却“对人生的意义不明了”,那就会行为、态度没有标准, “浑浑噩噩,糊涂一世”。
作者从三个方面反省生命的意义,得出这样的认识: “生命是无数的,生命是变动的,生命是容易过去的。”然 后,在此基础上,从三个层面论证人生的意义。第一,在宇 宙间无数量的生命之中,人类的生命之所以有特殊意义, “是因为人能认识和创造人生的价值”,可以扩大经验范围, 超越一定的空间时间限制。第二,人具有统一性和一贯性的 人格,并且是“向着完满的意境前进”的“好的人格”。第 三,人能够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永不磨灭的事业”。在文 章结尾,作者明确提出自己的主张:人生在世,不应偷生和 妄生,而应“把自己的生命,换成有永久价值的事业”。
罗家伦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作者简介 内容述评
艺术赏析 思考练习 资料链接
退出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探 索人生的意义,树立正 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提 高对生命质量和价值的 鉴别分析能力。
建立生命质量观,努力 实现人生价值。
返回
教学重点
生命、生命的价值、人生的 意义。
生命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不 仅在于实现个人的幸福,还 包括对社会履行责任,为社 会做贡献。
返回
艺术赏析
一、善于征引各种意见,斟酌比较,然 后做出自己的判断。文章首先举出极端悲观 的和绝对享乐主义的两种人生观,而作者显 然对这两种态度都不赞同,所以提出了本文 的主题:探寻“生命真正的意义”。
二、文章逻辑清晰,说理明快,广征博 引。信手拈来一些古今中外人物的事迹,以 证关于人生价值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 力。
返回
主要作品
《新民族观》、《新人生观》、 《文化教育与青年》、《科学与玄学》、 《逝者如斯集》、《中山先生伦敦蒙难 史料考订》、《蔡元培先生与北京大学》 等。
返回
扩展阅读
罗家伦对清华大学的贡献 智效民 中华读书网
返回
相关图片
返回
Leabharlann Baidu
罗家伦为人倔强,当时记者称他“讲话 常大言不惭”,处理问题从不愿妥协与让步。 时有党内要人向他推荐教授,他认为不合格 者,一概不收。 (张伟《罗家伦:“专制” 校长的民主姿态 》)
作者介绍
罗家伦1919年参加过“五四”运动,起草了《北京学 界全体宣言》,还被游行队伍推选为代表,前往各国使馆递 送说帖。他还最早提出“五四运动”一词。1920年赴美留学, 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历史,又转往英国 伦敦大学、德国柏林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深造,1925年回国, 任东南大学教授。翌年参加北伐,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 少将参议、编辑委员会委员长。当时蒋介石的不少大文章是 由罗家伦执笔写成的。1928年“五三”济南惨案发生,蔡公 时等18位中国外交人员遭日军惨杀。罗家伦时任战地政务委 员会教育处长(蔡为外交处长),受命与日军的师团长进行严 正交涉,其胆识颇为人称道。三个月后清华学校改为清华大 学时,他被任命为首任校长,年仅31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