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有什么
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夹板与穿针固定的疗效对比
5
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夹板 与穿针固定 的疗效对 比
卢 先整
●
刘本 辉 ”
摘
要: 目的 : 探 讨肱 骨 髁 上 骨折 选择 手 法 复住 夹板 与 穿针 固定 治 疗疗 效 。 方 法 : 2 0 0 7 年1 月  ̄2 0 1 1 年1 2 月对 1 6 0 例 肱 骨髁 上 骨 折 随
诊时间 8 小时。
Ⅱ型 5 例, G a r t l  ̄d Ⅲ型 1 例) , 发生 率 7 . 5 %; 穿 针组 7例 ( G a r t —
l a n d Ⅱ型 5例 , G a r t l  ̄dⅢ型 2例 ) ,发生率 8 . 8 %, 活动受 限 0
表 1 肱骨髁上骨 折夹板组和 穿针组的疗效 比较
1 . 2 分 组 方法 : 采 用 按 先后 顺 序 排 序 1 到 1 6 0号 , 单 数为 夹 板 组 , 例 。两 组 疗效 比较见 表 1 。
2 治 疗 方 法
2 . 1手 法 复 位 夹板 固定 组 : 选 用 臂 丛 麻 或 氯胺 酮麻 成 功 后 , 患肢 外展 , 通 过 拍 x线 片后 根 据 骨折 的移 位 情 况 整 复骨 折 , 助 手 固 定 患肢 近端 , 术 者 两 手 握 住腕 部 , 先 顺 势拔 伸 牵 引 , 然后 根 据 骨 两 组 肘 内 翻畸 形 与 功 能 活动 受 限 发 生 率 比较 :夹 板组 8 0 折 远端 旋 前 或旋 后 将 前臂 旋 后或 旋 前 ,纠 正 断端 的重 叠移 位 及 例 , 肘内翻 3 例, 发生 率 3 . 8 %; 活 动 受 限 6例 , 发生 率 7 . 5 %。穿 针组 8 0例 , 肘 内翻 畸形 7 例 , 发生 率 8 . 8 % ; 活 动受 限 0 例 。 旋转移位 , 术 者 一手 维 持 牵引 , 另 一 手用 捺 正 手法 纠 正 断端 侧 方 周, 拆 除夹 板 固定 指 导 功能 锻 炼 。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方法
远, 厚 度 较薄 , 可 予 切断 , 将 颈 内动 脉 中无法 暴露 的硬 化斑 保 留 ,
不 予 切 除 。硬化 斑 切 除 范 围 ,下 方 到 达颈 动 脉分 又 点 下方 2 c m,
上 方 到达 颈 内动脉 的最 远方 暴 露范 围 】 。
大 块 硬 化 斑 切 除后 ,仔 细检 视 动 脉壁 上 的 粗糙 面 ,将 遗 漏 的 小 片 硬 化斑 清 除 。清 除 方 法 可用 小 棉 球轻 轻 揩 拭 。用 生 理盐 水 冲 洗 动 脉 腔 ,去 除所 有 血 凝 块 及 硬 化 斑 碎 块 。动 脉 切 口用 6 . 0 单 股
[ 1 ]
参考文献
尚明谦 , 曾秉振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 中的研 究进展 U 】 . 临床神 经病 学杂志,2 0 0 5 ,1 8( 5) : 3 9 9 — 4 0 0 . [ 2 ] 温仲 民,包仕 尧 颈动脉狭 窄的诊 断方法与介a v  ̄# t卟 临床神 经病 学杂志,2 0 0 6 ,1 9( 5 ): 3 9 3 —3 9 4 .
用 贯穿 丝线 将 动 脉切 口向 两 旁牵 开 。动 脉 内膜 切 除 从 颈 总动 脉 开 直径 的最 狭窄 点小 于 2 m m时 ,血 流将 有显 著减 少 ,即应 进行 手术 始 ,在 硬 化 斑 下端 找 出动膜 内膜 与 中层 间 的分 界 面 ,沿此 面将 硬 排除 狭 窄 。如 果 狭 窄严 重 ,很 快 就 要 完全 梗 阻 者 ,应立 即手 术 。 化 斑 用 剥离 子 轻 轻剥 离 。 剥离 时 注 意 勿使 动 脉壁 的肌 肉层 受 到 损 动脉造影中见钙化斑上有溃疡者,应该手术 ,因为这时容易发生 伤 ,保 持 动 脉 壁 在术 后 仍 具 有一 定 强 度 ,不 致形 成 动 脉 瘤 。硬 化 血栓 形成 。 两侧 都有 狭 窄者 , 分期 作两 侧手 术 。 两 次手 术相 隔 2~4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
正确的复位对于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复位方法、操作步骤、复位成功的评估以及注意事项。
一、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概述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主要依据骨折类型、患儿年龄和骨折部位进行判断。
复位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骨折端整齐,无明显错位,骨折线呈线性。
2.骨折部位稳定:骨折部位无明显移位,固定后不易再移位。
3.关节功能恢复:复位后关节可正常活动,无明显疼痛。
二、复位方法及操作步骤1.麻醉:根据患儿年龄和病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2.体位:患儿取仰卧位,患肢外展,肩部用沙袋固定。
3.手法复位:术者双手握住骨折远端和近端,轻轻牵引,沿骨折线方向缓慢用力,使骨折端逐渐对位。
4.复位过程中,应注意观察骨折端对位情况,如有困难,可适当辅助器械。
5.复位成功后,进行固定。
常用固定方法有石膏固定、小夹板固定等。
三、复位成功评估与注意事项1.复位成功评估:复位后,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无明显疼痛。
X光片检查显示骨折线呈线性,骨折端无明显移位。
2.注意事项:(1)复位过程中应轻柔操作,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加重骨折端损伤。
(2)复位成功后,固定要牢固,确保骨折部位稳定。
(3)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出现疼痛加剧、肿胀加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4)指导患儿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通过以上阐述,相信大家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儿童常见骨折,约占四肢骨折中的5%,占肘部骨折中的60%左右,而且以伸直型骨折为主[1]。
肱骨髁上骨折的常见并发症就是肘内翻,尺偏型骨折儿童肘内翻的概率达到50%[2]。
最近几年,国内外在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本文就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进展情况进行详细论述。
标签: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研究进展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来说,在强调应用最佳疗法让骨折断端能解剖复位的同时,还要关注固定位置、固定方法。
现在研究热点集中在整复外固定、闭合复位经皮穿刺针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等[3]。
在骨折治疗的同时还要预防和避免损伤神经、血管、缺血挛缩、肘内翻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1.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的最新研究肱骨髁上骨折可划分为伸直型与屈曲型,而伸直型又可分为桡偏型与尺偏型,90%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为伸直型。
若得不到恰当治疗会引起肘内翻、神经血管受损、Wolkmann 缺血挛缩等严重并发症。
近些年来,国内外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研究进展[4]。
1.1 闭合复位外固定疗法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早期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是该类骨折的最基本疗法,几乎适用于所有骨折儿童。
复位要求需获得断端完善对线、彻底纠正骨折断端旋转畸形及前后或侧向倾斜,尤其是尺偏移位骨折,多数主张矫枉过正,将桡侧嵌插,稍分离尺侧,有助于预防肘内翻[5]。
①夹板固定方案:这是传统中医治疗方案,通过临床实践验证夹板固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国内有研究者在84例伸直型闭合骨折治疗实验中应用小夹板固定患肢在屈肘900位置,并加垫使得骨折远端呈桡侧倾斜和桡偏位、及时调整夹板松紧度,结果发现82例患者治疗良好,仅2例出现肘内翻[6]。
还有人研究选择超肘关节固定屈肘在1100左右、前臂旋前或中立位,也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7]。
②石膏固定:该方案能有效控制前臂旋转及屈肘角度。
在前臂旋前位时,外侧桡骨压迫肱骨,内侧尺骨拉动肱骨,这种力学结构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8]。
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
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
肱骨髁上骨折是肱骨髁部分骨折,复位是指将断裂的骨片重新正确对位。
肱骨髁上骨折复位的标准如下:
1. 复位后,骨折部位应完全对齐,无明显错位或间隙。
2. 复位后,肱骨髁的关节面与肱骨滑车面及肱骨干部分的关节面在正常解剖位置上完全契合。
3. 复位后,骨折两端的外形、长度和角度应与对侧正常的对应骨折段相一致。
4. 复位后,骨折端的血液供应应该良好,没有明显的微循环障碍。
5. 复位后,关节活动度应该恢复到最大程度,并且没有明显的关节卡阻感。
6. 复位后,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断口间距在1mm以上的是骨折复位不满意,需要重新复位。
综上所述,肱骨髁上骨折复位的标准主要是骨折部位对齐、关节面契合、外形一致、血液供应良好、关节活动度恢复和X线片显示间距满意。
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
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骨折发生在肘关节上方,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
在遭受外力作用下,肱骨髁上骨折可能会导致肘关节功能障碍,甚至影响上肢的正常活动。
因此,对肱骨髁上骨折进行复位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肱骨髁上骨折复位的标准操作流程。
首先,进行术前准备工作。
在进行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必要的影像学检查等。
在明确了患者的病情后,需要准备好必要的手术器械和设备,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其次,进行麻醉和消毒。
在进行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或全麻,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同时,需要对手术部位进行彻底的消毒,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接着,进行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操作。
在进行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复位方法。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手法复位或借助外固定器进行复位。
在复位过程中,需要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准确找到骨折端,通过适当的手法将骨折端复位到正确的位置,并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复位的准确性。
最后,进行术后处理。
在完成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处理和康复指导。
包括固定患肢,避免过度活动,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进行康复训练等。
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的疼痛管理和并发症的预防,确保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是一项重要的手术操作,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通过准确的术前评估、严谨的手术操作和科学的术后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肱骨髁上骨折复位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相关医护人员有所帮助,提高对肱骨髁上骨折复位的认识和操作水平。
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
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
肱骨髁上骨折的复位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 关节复位:将肱骨髁上骨折的断端复位到正常的关节面中,使关节恢复正常对位。
2. 长度复位:将肱骨髁上骨折的断端复位时,要保持骨折部位的长度与对侧正常肱骨相当,以保持肱骨的正常生理功能。
3. 旋转复位:确保肱骨髁上骨折的断端在复位时,旋转不偏斜,使上下臂的转动关节正常。
4. 骨折稳固:骨折复位后,通过内固定或外固定的方式,使骨折断端稳定。
内固定可以使用钢板、钢钉、螺钉等,外固定可以使用外固定支架等。
5. 软组织恢复:在骨折复位后,要确保周围软组织的正常复位,包括肱骨骨膜、肌肉、韧带等,以促进愈合。
复位标准的具体操作需要经验丰富的骨科医生来进行,操作过程中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来确保骨折复位的
准确性。
同时,骨折复位后需要进行正位、斜位和旋转位等不同角度的X线检查,以评估复位质量和术后效果。
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叉克 氏针 固定与外侧交叉克 氏针 同定 、 外 侧平行 克氏针 同定 相 比 , 在抗 旋转 、 侧 抗 弯 、 侧 向移 位等 方 面均 有 明显 的优 越 抗 性 , 最 大 限度 地 预 防 由 于 复 位后 骨 折 远 能 端移位造 成 的肘 内 翻。这种 方法 治疗 儿 童肱骨髁 【 骨折 仪创伤小 , 避免 了开放 复 位 对 组 织 的损 伤 , 而且 最 大 限度 地 避 免 【骨折 移位 而 造成 的肘 内 酬, 其 适 合 大 I 尤
G ra d 1 、I 有 部 分 和 完 全 移 位 的 骨 a ln H型
( . % ) 无 差 的病 例 。优 良率 9 . % , 85 , 15
骨折 1 0~1 愈 合 。 2周
讨 论
20 0 0年 7 ~ 0 0年 4月 收 治 儿 童 21 肱 骨髁 f骨 折 患 儿 4 7例 , 3 男 9例 , 8 女 例 ; 龄 4 ~1 年 3岁 , 均 7 5岁 ; 侧 3 平 . 左 2 例, 右侧 1 。按 照 G ra d分 型 法 , 5例 at n l Ⅱ 1 9例 , 型 2 Ⅲ 8例 ; 直 尺 偏 2 伸 5 例 , 直桡偏型 2 伸 0例 , 曲型 2例 。 手 术 屈
而 牢 固 的 接 触 。 ( 对 1 肘 部 肿 胀 的 患 2 ) I 儿 在 内 上髁 部 穿 针 ,一 要 摸 清 尺 神 经 定 沟 , 开 尺 神 经 , 时 不 要 在 肘 关 节 删 曲 避 同 位 置 上 穿 针 , 为屈 f 时 尺 神 经前 移 。() f 『 I 3 早期 功 能锻 炼 , 进 静 脉 凹 流 , 肘 关 节 促 把
论
著 ・临பைடு நூலகம்
床
论
坛
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手术技巧(丁香园)
(一)、操作方法:(1)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患肘伸直,根据术前分析远骨折端旋转方向,予相反方向进行拔伸牵引,纠正短缩及旋转移位。
(3)术者用双手挤压矫正尺桡偏移位。
(4)术者两拇指顶住鹰嘴上方两侧的肱骨内外髁后方,其余手指握住骨折近端向后按压,术者复位时,助手在保持牵引下屈肘,纠正骨折端的前后移位及成角。
(5)对于陈旧性骨折者,采用旋翻回绕、摇摆旋转、顶压折断等手法,造成骨折端活动,再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整复。
(6)“C”型臂X线透视证实骨折断端复位成功。
(7)经皮穿克氏针固定,根据骨折端稳定情况、肿胀情况及术者的经验,采用内外侧交叉穿针固定,或外侧分离穿针,或三枚克氏针固定,通过骨折端达到近骨折段的对侧骨皮质,将针尾弯曲90 度后剪断,皮外约留0.5cm 左右,无菌包扎,石膏托肘关节功能位固定3周,开始进行功能训练,4一6周拔除克氏针。
(见附图)(二)、肱骨髁上骨折经皮穿针治疗的适应症:由于众所周知的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畸形发生率很高,故n型和m型的肱骨髁上骨折适合经皮穿针治疗。
(三)肱骨髁上骨折经皮穿针的优点包括:(1)、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多种方式,适合各种情况的穿针。
(2)、对病人的损伤小,不切开,不留下明显疤痕,符合美观理念。
(3)、骨折固定牢靠,避免了石膏或夹板固定时由于肿胀消退后,松动而造成骨折端的移位。
(4)、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四)、操作注意事项。
(1)术前一定要详细阅读X 线片及进行临床检查,准确判断远骨折端相对近骨折端的旋转移位情况,如果远骨折端旋后,则应予旋前位牵引,如果远骨折端旋前,应予旋后位牵引,若骨折端无明显旋转移位,则予中立位牵引。
(2)、整复后进行“ C”型臂X光机透视侧位片时,要由穿铅衣保护的术者或助手维持位置,通过调整“ C'型臂X光机的位置进行透视,如果将患侧肘关节置于“C'型臂X光机上透视时,则应保护好肘关节,同时将肩关节一同进行旋转,使整个上肢进行旋转,否则将造成骨折端重新旋转移位。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的护理
11 一般 资料 .
本组 1 例 中, 7 例 , 3 4 0 男 1 女 3例; 年龄最大 9岁 , 最小 1 岁, 平均 5 0岁。致伤原因为运动伤 8 、 . 4例 生活伤 l 、 6例 车 祸伤 4例。临床表现为肘部 疼痛肿胀 , 皮下瘀 斑 , 上局部 肘
骨髁上部骨折 , 骨折 的近侧端 向前移 位 , 远侧 端 向后 移位 。 屈曲型 : 多系肘关节屈 曲位 , 肘后着地 , 力 自下而上 , 外 尺骨 鹰嘴直接撞击肱骨髁 部 , 使之髁 上部 骨折 , 骨折远侧 段向前
[] 何秀云. 2 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 的围手术期护理 [] 当代护 士: J.
学术版 , 0 ( )5 5 . 2 75 : 0 0— 1 [] 李 3 相, 文斐斐 , 永 恩. 小儿骶尾部 良性 囊性 畸胎瘤手术治 疗 3例 报告 [ ] 中华 医学 研究 杂 志,0 5 5 1 ) 1 5 J. 20 。 ( 0 :0 5—
现代医院 21 0 0年 1 1月 第 l 第 1 O卷 1期
专 业 技 术 篇
M dm optl o 00V l 0N 1 o e H si v2 1 o 1 o1 aN
小儿 肱 骨髁 上 骨 折手 法 复位 小夹 板 固定 的 护理
谭 静 文
NUR NG C SI ARE OR F CHlDR N L E W IH UPR OND AR R T T S AC YL F AC URE OF HUM E US R
( 上 页) 接
腔感 染 。
3 讨 论
2 2 3 导尿管护理 ..
患者 回病 房后接无菌 引流袋 , 检查导
做好充分 的心 理护 理和健 康教 育 , 重视病 情 观察 和排 便 、 口的护理。积极 采取预 防感染措 施 , 导正确 的护理 伤 指 方法 , 防止切 l a感染至关重要 , 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作好 呼吸道管理 , 给予足够的营养支 持 , 可有效 地提高手术 成功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优势
CH ~E E C0 MMU W D0CT ¥ l s H{ OR
手 法 复位夹 板外 固定 治疗 肱 骨髁 上 骨折 的 临床 优 势
剖复位 ; 尺偏 移位整 复时要矫 枉过 正 , 维 周太戟
4 7 0 河 南 质 量 工 程职 业 学 院职 工 医 院 60 1 卡方 检 验 , 2= . 6 P > .5 两 组 疗 效 X 02 , 00 ,
旋移位方 向。步 骤如 下 : 患 者 平 卧床 ①
上, 患肢外展 , 两名助手 分别握 住患 肢 的 前臂 和 上 臂 , 臂 旋 后 位 , 肘 3 。一 前 屈 0
5 。行缓慢 、 O, 持续 牵引 3~ 5分钟 。② 术 者双手 4指握持骨折近端 , 拇指 向侧方推 挤骨折远端。矫正 尺偏或桡 偏移 位 。如
骨折矫枉过正 。③按时复诊 , 调整夹板松
20 0 6年 2月 一 0 9年 8月收治肱 骨 20 髁上 骨折 患者 6 3例 , 伤后 就诊 时 间 0 5 . 小时 一 6天 , 所有 病 例均 为伸 直型 , 疗 治 组3 3例 , 1 , l 男 9例 女 4例 , 年龄 3—1 2
6 m 的切 口 , 要 时 可 向 远 端 延 长 1— c 必
2 m, c 然后游离 尺神经并 加之保 护。再做
资料 与方法
肘后 方三 头肌 舌形 肌瓣 , 开肘 后关 节 切 囊, 显露骨折 断端 , 确复 位。术 中根据 准
骨折 断面 的情况 , 可选 用直径 为 2~3 mm
5 钱 学贤. 稳定性 冠状 动脉疾病危 险分层 不
与治疗策略. 中华 内科杂志.
参 考 文献
1 陈灏珠. 关于冠心病 心绞痛 的分类 . 中华内
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
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是由于直接暴力作用于肘部或者间接暴力作用于肘部引起的。
对于肱骨髁上骨折的复位治疗,需要严格按照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进行,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肱骨髁上骨折复位的标准操作流程。
首先,进行术前准备工作。
在进行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手术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患肢的神经血管功能情况、X线片检查等。
同时,术前还需要准备好必要的手术器械、麻醉药品等。
接着,进行麻醉。
在进行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手术时,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或全麻,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同时也有利于医生进行操作。
然后,进行复位操作。
在麻醉完成后,医生需要对肱骨髁上骨折进行复位。
复位操作需要非常谨慎,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X线片的显示,采取适当的手法进行复位,确保骨折部位能够恢复到正常的位置。
在进行复位操作时,医生需要注意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额外的损伤,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出现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的损伤,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最后,进行固定和包扎。
在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完成后,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固定和包扎。
固定和包扎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复位后的骨折部位,防止再次移位,促进骨折愈合。
在固定和包扎的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器材和包扎材料,确保固定和包扎的牢固性和舒适性。
总之,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是一项需要非常谨慎和专业的手术操作,医生需要严格按照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进行,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在术后的护理工作中,患者也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治疗: 屈曲型骨折在纠正侧方移位后,术者分别以 两手鱼际压于近端的后侧和远端的前侧,相 向用力,再将肘关节伸展大于90度即可复位。 ⑵固定:在近端桡侧放置塔型垫,远端尺侧 及后侧放置梯形垫,用肱骨髁上夹板固定于 屈肘90度旋前贴胸位,颈腕带悬吊。
2、骨牵引整复法: 用于骨折时间较久,软组织肿胀严重,或有 张力性水泡形成,不能用手法整复或整复后 固定不稳定的病例。 患儿仰卧,在局麻下屈曲肘关节,肘部消毒, 用大号直柄布巾钳夹住尺骨鹰嘴下方骨质, 穿破皮肤处用无菌敷料覆盖。 牵引重量以1~2公斤为宜,一般牵引3~7天, 后在进行复位。复位后用夹板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
3、神经损伤:临床以正中神经损伤最多,桡神经 次之,尺神经最少。肱骨髁上骨折造成的神经损伤 一般多为挫伤,在三月内多能自行恢复,不须要过 早进行神经探查。
4、肘内翻:是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发 生率30%以上,发生原因,有的认为是损伤影响肱 骨下端骨骺发育,有的认为是骨折远端旋前的结果, 临床观察,尺偏型骨折肘内翻发生率高,主要是骨 折部尺侧骨皮质遭受挤压,而产生一定的塌陷或嵌 插所致,因此在整复髁上骨折时,一定要防止肘内 翻的发生。
手法复位治疗肱 骨髁上骨折
概述
肱骨髁上骨折是临床上多发病、常见病。 肱骨髁上骨折指发生在肱骨远端内外髁连线 以上约2cm以内的骨折,好发年龄为5~12岁, 占小儿肘部骨折的30%~40%。 损伤机理和骨折类型: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 于运动伤、生活伤和交通事故伤。多系间接 暴力所致,各个类型的骨折损伤机制不尽一 致,通常将该骨折分为伸直型、伸直尺偏型、 伸直桡偏型和屈曲型。
3、整复后要密切观察伤肢血运情况,以防 止前臂缺血坏死发生。 4、功能锻炼:在整复固定以后应立即开始 握拳等功能锻炼活动。 5、中药内服:依据骨折三期辨证原则,早 期应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治疗,中期采用接骨 续筋治疗,后期补益肝肾。
手法复位宽石膏托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量冲洗液和长时间灌洗可能导致术后关节肿胀加重 ,所 以术 中的灌洗原则上以灌洗出来的引流液体清亮为准 。
术后的训练应该采取肌 肉力量训练和关节活动范 围的训
练 并 重 的 原 则 。出 院 后 长 期进 行 膝关 节 周 围肌 肉力 量 和 膝 关
3 讨
论
本组病例采用关 节镜治疗 ,主要是 由于患者对全关节置
2 结 果
骨关节炎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 以缓解部分疼痛 , 可 改善功能 状态 , 保证膝关节周 围肌 肉张力 , 持膝关节稳定 的作用1 同 维 3 1 , 时也让患者得到一个经济和心理准备的过程 。
为 争取 中重度软 骨退变 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通过关节 镜手术取得较好疗效 , 适度切除增生的滑膜 , 退变 的软骨面 的 清理打磨 , 破损半月板 的修复是该方法的关键。 适度滑膜切除 指切除突入关节间隙的滑膜 , 而不是广泛切除 , 退变软骨的清
痛状态下逐步恢复膝关节功能活动 , 恢复 自信心 , 防止膝关节
软骨退变的加剧 , 提高治疗效果 。
参 考 文 献
1 胥少 汀. 实用骨科学.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_ 2 0 . { 0 0 十,
2 郭 巨灵. 临床骨科学.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 9 9 人 18. 3 吕厚 山. 现代人工关节外科学. E : 民卫生出版社 , 0 6 j京 人 20. ( 稿 日期 : 0 8 1 — 5 收 2 0 — 12 )
换术或截骨术的经济 承受 能力有限 , 或心理不能接 受较 大手 术, 还有些患 者合 并其他疾患不 能接 受较大手术而 采用的方
法 。关 节镜 下 膝 关 节 清 理 术 之 所 以 对 膝 骨关 节 炎 有 较 好 的 疗
【手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86例】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
【手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86例】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2 治疗方法2.1 整复方法对新鲜闭合性骨折,治疗以手法复位,小夹板超关节不同方向角度加压垫外固定为主。
现以伸直型尺偏型为例介绍如下:患者取仰卧位,伤肢外展,助手甲握上臂上部,助手乙握伤肢前臂,对抗顺势牵拉、充分拔伸牵引,待重叠纠正后,在维持拔伸牵引下,术者一手握近折端,另一手握远折端使之旋后,同时嘱助手乙将前臂旋后,以纠正旋转移位,接着术者一手推近端向内,另一手握远折段向外,以纠正侧方移位,再用双手拇指置于远端后侧,其余四指环抱近端前侧,对向提按,同时嘱助手乙将前臂屈曲到90°内,此时常可感到骨折复位的骨擦感。
2.2 固定方法复位满意后,用小夹板超关节外固定,伸直型骨折以肘关节屈曲90°为主,屈曲型骨折则先以肘关节伸直位130°固定l周后改用肘关节屈曲90°位固定2周,同时强调不论伸直型或屈曲型固定时前臂应置于旋后位,固定时梯形垫3块,尺骨鹰嘴部置1块,推骨折远端向前,内侧内髁部1块,将骨折远端向外挤压,1块置于外髁上方,将骨折内端向内推挤,平垫置于肘窝上方,保护肘窝,同时压骨折近端向后,四合一夹板固定后,以三角巾将伤肢悬吊胸前,第1周摄片复查2次,检查骨折稳定情况,固定3周后解除夹扳外固定。
2.3 尺骨鹰嘴骨牵引对于经过两次以上复位均未复好,伤肢肿胀严重,皮肤有大量张力性水泡溃烂者,行尺骨鹰嘴骨牵引,手法复位,侧方2块夹板固定纠正尺桡偏。
以上所有患者解除固定后,用中药煎汤外洗,指导早期肘关节功能锻炼。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 疗效标准优:肘屈伸受限10°以内,携带角30°,携带角15°,伴肌肉萎缩,肢力减弱。
3.2 治疗结果本组86例患者中,优75例,良10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7%。
4 讨论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肘部骨折,治疗方法较多,骨折后伤肢肿胀畸形明显,伤势严重,但整复后骨折恢复功能预后良好,笔者认为,基层医院,医疗设备差,故治疗首选闭合复位,但闭合复位常易并发肘内翻畸形,因此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预防肘内翻发生是临床所关注的问题。
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手术技巧
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手术技巧哎呀,今天我们来聊聊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手术这事儿。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吓人?其实没那么复杂,咱们就像在聊天一样,轻松点儿说。
肱骨髁上骨折,这个名字一听就让人感觉很专业,但其实就是手臂上的一个地方骨折了。
就好比你在干活的时候,没留神,磕到了桌角,结果手臂一抖,咔嚓一声,骨头就完蛋了。
这时候,医生会告诉你,嘿,小伙子,咱们得给你做个闭合复位手术。
听起来厉害,但别担心,技术已经很成熟了。
医生会给你检查一下,看看骨折的程度和位置。
就像验明正身,看看对方是不是个“坏蛋”。
如果骨折不严重,通常就可以用手法把骨头复位。
这个过程其实就像是在拼图,医生会小心翼翼地把骨头对齐,不然就要重来,麻烦可大了。
手术前,医生会和你说话,给你打打气,别紧张,大家都是亲戚嘛。
手术的过程中,医生会用麻醉药让你感觉不到痛。
就像冬天喝一杯热茶,慢慢暖和起来,安心就好。
然后,医生会用一些专业工具,帮助把骨头复位。
你想象一下,那就像是在做手工,捏捏捏,慢慢把骨头调整到正确的位置。
这个时候,医生的手法特别重要,得轻巧又稳重,就像是走钢丝,不能有一点儿差错。
等骨头复位后,医生会用石膏固定住,像给小鸟包上温暖的被子,让它安心地休息。
这个时候,别着急,医生会告诉你,恢复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
就像酿酒,越久越香。
接下来的几周,手臂可能会有点儿不适,毕竟刚经历了一场“战斗”,但只要你听话,按时复查,医生会帮你解决所有问题。
说到恢复,得提提那些“理疗”的事情。
可能一开始,你会觉得手臂有点儿无力,像是充电宝用完了电,但别怕,慢慢来,恢复的过程就像爬山,走一步算一步,越往上走,风景越美。
理疗师会带你做一些轻松的练习,让手臂逐渐恢复力量。
你可能会想,哎呀,这动作真简单,怎么感觉这么累。
这是在帮你重拾力量,让你的手臂重新焕发活力。
朋友们,这段时间可能会让你觉得无聊,不能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但这也是个修身养性的好机会。
可以看看书,追追剧,或者约个朋友聊聊天。
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摘要】目的:探讨利用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具体治疗方法和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200例,其中男性120例,女性80例,分别对对有移位和无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或者采取不同方法的闭合手法复位治疗。
结果:在随机方位的138例经过闭合手法复位治疗的患者中,效果优者占53.63%,良好的占19.56%,尚可的占13.76%,差者占13.05%。
结论:利用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手法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几乎无创伤,是一种较为良好的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
【关键词】闭合手法复位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277-01肱骨髁上骨折(SFH)是一种由于外力过猛打击而导致的常见损伤,其中发病的高峰多集中在较小或较大的年龄中。
其中伸直型约占90%左右。
肱骨髁上骨折多合并肘部畸形及血管损伤,因此治疗不当常会引起肘内翻及Volkmann缺血性挛缩等并发症。
临床上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一般采用中医的手法复位和手术切口复位的方法进行治疗。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200例,其中男性120例,女性80例,年龄最小的3岁,最大的79岁,其中12岁以上的患者占15.90%,12岁以下的患者占83.10%。
其中左侧骨折的为107例,右侧骨折为93例;无移位52例,移位148例;伸直型占70.28%,屈曲型占29.72%。
1.2 治疗方法对于无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只采用利用石膏进行固定于肘关节功能位,对于无移位但有骨质压缩的情况,要采用尽量外翻牵引的方法,拉出内侧嵌插的骨质,同时采取屈肘旋前外翻位利用石膏进行固定。
而对于错位了的肱骨髁上骨折,如果无神经性血管损伤的新鲜闭合骨折且肿胀不严重的,一般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有什么
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有什么
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常见到的情况,对患者来说会暂时性的失去手臂的功能,而且还会有特别痛苦的情况,所以说在出现这种情况后,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一般主要复位治疗,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那么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有什么?通过下面的介绍我们来进行一下了解。
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中的尺偏型)有肘内翻畸形发生的可能性,在手法复位时可以考虑“矫至过正,让其外展至轻度桡偏也未尝不可”。
以前我在四川省骨科医院儿童病区看到过,很多肱骨髁上骨折的儿童都用手法复位、尺骨鹰嘴骨牵引,听病区的医生说:这种治疗方法的肘内翻畸形的发生率比较低。
一:在无牵引的情况下,矫正侧方移位,用双拇指捺正,用指腹感觉肱骨髁内外侧皮质与肱骨干内外侧皮质相一致,然后保持住。
二:助手把持前臂使肘部呈屈曲45度位,逐步牵引,逐步
屈曲,根据患儿年龄大小调整牵引力量大小,当肘屈曲90度位
牵引力量顶峰时,四指环抱肱骨干双拇指向前推挤肱骨髁,此时助手在牵引的情况下将肘屈曲至100-120。
弧形由内向外推挤肱骨髁,手力适中。
此过程助手的手法配合非常重要,牵引及角度维持贯穿始终,否则前功尽弃。
三:用大石膏固定肘屈曲90度前臂外旋位。
根据末梢血运
及挠动脉的情况调节。
争取一次成形,切忌反复,防骨化肌炎。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有什么,在出现这样的情况后,会有特别疼痛的感觉,所以在复位的时候同样会疼痛,患者一定要坚持,另外在复位后也要注意平时的护理,不能再次出现骨折的现象,另外康复性的训练也特别有必要。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技巧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技巧
以下是 7 条关于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技巧的内容:
1. 嘿,你知道吗,复位的时候啊,一定要稳住!就像搭积木一样,手得稳得不能再稳。
比如说,就跟我们平时端碗怕洒了一样,得小心翼翼的。
2. 哎呀呀,你看啊,牵引可太重要啦!这就好比拉橡皮筋,得刚刚好的力度,不然不就白费劲啦?像拔河一样,得找对那个劲儿!
3. 嘿哟,千万别小瞧了角度的把握呀!这就好像走平衡木,偏一点可能就掉下去咯。
比如开锁的时候,得对准了角度才能打开呀。
4. 哇塞,复位时的触摸感知也不能马虎啊!你想想,就像盲人摸象,要通过触摸去感受位置对不对。
就如同我们闭着眼睛找东西一样,得用心去体会。
5. 注意啦,骨折复位可不是一个人能搞定的事呀!这就好比一场足球比赛,得大家齐心协力。
医生和助手就像球员之间那样,要默契配合呀!
6. 真的呀,细节决定成败呢!就像是拼图,少了一块都不行。
比如说复位时一个小细节没注意到,可能就会前功尽弃。
7. 千万别忘了复查哟!这就跟我们出门后总想着家里门锁没锁好一样,得再看看才放心。
像检查作业一样,得仔细再确认一遍。
总之,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技巧真的很关键,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位,这样才能让患者更好地恢复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有什么
导语: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常见到的情况,对患者来说会暂时性的失去手臂的功能,而且还会有特别痛苦的情况,所以说在出现这种情况后,一定要进行及
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常见到的情况,对患者来说会暂时性的失去手臂的功能,而且还会有特别痛苦的情况,所以说在出现这种情况后,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一般主要复位治疗,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那么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有什么?通过下面的介绍我们来进行一下了解。
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中的尺偏型)有肘内翻畸形发生的可能性,在手法复位时可以考虑“矫至过正,让其外展至轻度桡偏也未尝不可”。
以前我在四川省骨科医院儿童病区看到过,很多肱骨髁上骨折的儿童都用手法复位、尺骨鹰嘴骨牵引,听病区的医生说:这种治疗方法的肘内翻畸形的发生率比较低。
一:在无牵引的情况下,矫正侧方移位,用双拇指捺正,用指腹感觉肱骨髁内外侧皮质与肱骨干内外侧皮质相一致,然后保持住。
二:助手把持前臂使肘部呈屈曲45度位,逐步牵引,逐步屈曲,根据患儿年龄大小调整牵引力量大小,当肘屈曲90度位牵引力量顶峰时,四指环抱肱骨干双拇指向前推挤肱骨髁,此时助手在牵引的情况下将肘屈曲至100-120。
弧形由内向外推挤肱骨髁,手力适中。
此过程助手的手法配合非常重要,牵引及角度维持贯穿始终,否则前功尽弃。
三:用大石膏固定肘屈曲90度前臂外旋位。
根据末梢血运及挠动脉的情况调节。
争取一次成形,切忌反复,防骨化肌炎。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有什么,在出现这样的情况后,会有特别疼痛的感觉,所以在复位的时候同样会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