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暮江吟》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 暮江吟》(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中的《暮江吟》。
此诗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是一首描写秋天黄昏江景的七言绝句。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能够欣赏秋天的美丽景色,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并学会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和背诵《暮江吟》。
- 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的画面。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想象,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 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能够感受到秋天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培养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 学生能够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教学难点1. 诗句的理解:由于古诗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一些诗句的具体含义。
2. 诗歌情感的把握:学生需要通过诗歌的文字,理解诗人的情感,这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诗歌的朗读和展示相关的图片。
- 画纸和彩笔:用于学生进行绘画活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秋天的美丽景色,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2. 朗读诗歌: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暮江吟》,注意语音语调的正确和情感的传达。
3. 诗句解析:教师逐句解释诗句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4. 情感体验:通过讨论和想象,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意境。
5. 绘画活动: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诗歌中景色的理解和感受。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板书设计- 《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 重点词语:残阳、江水、归舟等。
- 诗句解析:逐句解释诗句的含义。
- 情感体验: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优秀教案第【1】篇〗《暮江吟》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诗歌是最精练的语言艺术,修句练字便成了诗人的了的必修课,所谓“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因而,学习古诗也须沉下心来,觅诗眼,品佳句,感受诗歌的意趣与含蕴。
本课的教学中,我通过“解诗题,知诗人;读诗文,晓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教学流程,注重咬文嚼字、研词磨句,对诗中关键字句的敲打品味,和孩子们一起走进诗意画境,感受古诗的巨大魅力。
教学内容:《暮江吟》是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一首古诗,作者是白居易。
这是一首吟咏从傍晚到夜幕降临后江上的景色的诗。
前两句写傍晚,后两句写夜晚。
诗句的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热爱大好秋色的喜悦之情。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古诗中的生字新词“暮”、“吟”、“瑟瑟”,正确理解词义。
(2)借助注释,读懂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过程与方法:(1)边读诗句边对照注释,理解诗意。
(2)品析、想象,感受意境,体会诗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1.感悟诗歌内容,理解诗意。
2.想象诗句描绘的景物,体会作者热爱大好秋色的喜悦之情。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的愉快心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收集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预热,背诵古诗导入背诵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野火说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名诗是谁写的吗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设计意图:以同一作者的诗引出要新学的诗歌,可引导学生积累这个作者的诗,同时迅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走进诗的画面。
】二、解诗题,知诗人1.同学们每背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暮江吟》看到这个诗题,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吟”又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看“暮”字字形,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理解“暮”有太阳落山的意思)2.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看出了什么?(作者在江边)3.看到这个诗题,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吟”又是什么意思?(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暮江吟》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暮江吟》教案一. 教材分析《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江面上倒映着天空的霞光,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诗歌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本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给人以美的享受,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有很好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古诗,对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四年级的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方面仍有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可能对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了解不多,需要教师补充相关背景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暮江吟》。
2.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创意写作。
4.了解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提高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诗歌的朗读和背诵,诗歌内容的理解。
2.难点:诗歌意境的体会,作者情感的把握,创意写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诗歌意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
3.互动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4.创意写作:鼓励学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创意写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诗歌文本、图片、音乐等。
2.白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3.笔记本:用于记录学生的回答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江面夕阳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图片中的景象,从而引出诗歌《暮江吟》。
2.呈现(5分钟)教师朗读诗歌,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然后展示诗歌文本,让学生自读,并注意生字的认读。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意象和作者的情感。
如:“诗中的夕阳、江水、露珠分别代表了什么?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想表达什么情感?”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暮江吟》是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江面上美丽景色。
诗人通过吟咏大自然的美景,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富有音乐性,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古诗的良好素材。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学习基础,他们掌握了基本的诗歌手法,能够理解简单的诗意。
但是,对于这首诗中的一些字词和意境,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这首诗;理解诗中的字词和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音乐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这首诗;理解诗中的字词和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2.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美,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美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2.反复朗读法:通过多次朗读,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律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帮助学生理解古诗。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课件,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2.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3.教材: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美丽的江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同时,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
2.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停顿和语气。
部编版四年级(上)古诗三首教案完整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暮江吟》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学习《暮江吟》,学会本诗生字.②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了解此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2.能力目标:①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②能背诵,默写全诗.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此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复习学过的古诗,预习本课,了解诗人教师准备:课件,诗签[教法]①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语言特色.②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③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流程(课前)导入激趣(看图猜,背古诗)一.感受美,进入美的环境1.解题.师问:诗题交代了些什么生答:交代了时间(暮——傍晚),地点(江边)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3.感知诗文,欣赏试吟.①指名读.②检查对三个生字"瑟,残,吟"的认读情况.③生教读.二.赏析美,展示美的画面(一)介绍"挑战赛"规则.(二)第一关:"看美景,说其意"1.在观察讨论中领悟一番诗中有哪些景物你认为什么景物最美为什么(教师适时点拨)2.汇报交流.第二关:"找字词,解其意"1.请同学们把重点的字词和不理解字词找出来,同桌或上下位解决,不能解决再提出.(1)小组领读(2)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个字或哪一句(分组交流)(3)解答疑问.3.再读,领悟诗意4.抓住重点字词"可怜"等进行小结5.生想象画面,复述诗意:傍晚( )夜晚( )天上( )地上( )三.诵读美,想象美的意境第三关:"悟情感,读其意"欣赏古诗重要的是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感情,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白居易,谁来吟吟这首诗.1.师吟生想象画面.(配乐)2.生挑战:表演吟诵3.全班背诵4.师结合板书小结四.创作美,获得美的延伸第四关:"写美景,创其意"1.小练笔(课后任选一题完成):(1)见课件(2)见诗签2.教师总结.3.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2)默写全诗.[板书设计]暮江吟白居易残——→月阳→美江——→露水《题西林壁》教案教学目标:1.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3. 体会两首诗表达的异同.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教学难点: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告诉我们的道理,以及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 激情导入.1. 板书-----庐山庐山,我们并不陌生,根据我们以前看到的或学过的有关庐山的文章,说说庐山给你们留下的怎样的印象?谁来说说?2.学生汇报.3.师:是的,庐山不仅水美.雾美.山也美.自古享有(板书)“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盛誉。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 暮江吟(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暮江吟(教案)教学内容《暮江吟》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九课的内容,本课选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
这首诗以江水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感慨。
全诗分为三首,每首都以江水为主题,通过江水的流动,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对社会的关注和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暮江吟》,使学生了解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生平事迹,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暮江吟》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暮江吟》,使学生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2. 把握诗人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歌的背景和诗人的生平事迹。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江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使学生熟悉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讲解:教师讲解诗歌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教师总结诗歌的主题和诗人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1. 诗歌的标题和作者。
2. 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
3. 诗歌的主题和诗人的爱国情怀。
作业设计1. 背诵《暮江吟》。
2. 写一篇关于《暮江吟》的感受和理解。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生平事迹,理解了《暮江吟》的内容,感受了诗人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暮江吟》(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暮江吟》(教案)教学内容《暮江吟》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九课的内容,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首古诗的意境、韵律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通过对诗句的逐句解读,学生将能够领略到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的深切感悟。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暮江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和练习,学生能够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培养对古典文化的尊重和欣赏。
教学难点1. 诗句中一些生僻字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2. 对诗句意境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正确把握。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暮江吟》的背景资料和朗读示范。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诗人白居易的背景和《暮江吟》的创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的正确性。
3. 解读:逐句解读诗句,讲解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4. 讨论:分组讨论诗句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表达,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5. 练习: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发音和语调。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暮江吟》的美学价值和人文意义。
板书设计- 课题:《暮江吟》- 诗人:白居易- 重点字词:生僻字的读音和书写- 诗句解读:逐句解释诗句的含义- 意境与情感:自然景色与诗人情感的融合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背诵《暮江吟》,家长签字确认。
2. 拓展作业:查找白居易的其他诗作,比较其风格和主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朗读示范、逐句解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暮江吟》的内容和意境。
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
但在理解一些诗句的深层含义上,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总体而言,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得到了提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暮江吟》(教案)
《古诗三首》《暮江吟》(教案)教学内容:《古诗三首》《暮江吟》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第九课,包括《望庐山瀑布》、《夜泊牛渚怀古》、《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首古诗。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这三首古诗,通过朗读、理解、背诵,使学生掌握古诗的基本知识和欣赏古诗的方法。
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古诗三首》《暮江吟》的基本知识,理解诗意,感受诗人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对古诗的欣赏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的诗意,感受诗人的情感。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古诗挂图、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揭示课题,板书《古诗三首》《暮江吟》。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古诗三首》《暮江吟》,初步感知诗意。
2. 学生分享自读感受,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朗读指导1. 教师示范朗读《古诗三首》《暮江吟》,学生跟读。
2. 学生分组练习朗读,教师巡回指导。
3.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朗读,集体评价。
四、诗意解析1. 教师引导学生解析《古诗三首》《暮江吟》的诗意。
2. 学生分享解析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学习古诗,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板书设计:《古诗三首》《暮江吟》1. 《望庐山瀑布》2. 《夜泊牛渚怀古》3.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作业设计:1. 背诵《古诗三首》《暮江吟》。
2. 摘抄《古诗三首》《暮江吟》中的优美词句,并加以赏析。
3. 搜集其他古诗,与同学分享,互相学习。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理解、背诵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古诗三首》《暮江吟》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古诗欣赏水平。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古诗的诗意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9《古诗三首·暮江吟》(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暮江吟》(教案)教学内容:《古诗三首·暮江吟》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选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诗人的情感,以及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欣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难点:1. 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诗人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2. 朗读: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理解诗意:教师讲解诗句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涵。
4. 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5.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6. 小结: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学习的意义。
板书设计:《古诗三首·暮江吟》1. 诗句的意思2. 诗人的情感3. 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古诗三首·暮江吟》。
2. 写一篇关于《古诗三首·暮江吟》的感受。
3. 收集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学习。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欣赏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教案范文三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教案范文一课题古诗三首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 2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暮、瑟、缘”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师生齐背《草》)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课件出示2)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课件出示3)(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新课教学( )分钟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暮、瑟”(课件出示4)2.学习会写字“暮、吟”(课件出示5)指导书写:“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最后一笔不是点。
3.理解题意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课件出示6)(生听课件中范读)3.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优秀教案第【1】篇〗《暮江吟》教学目标:1、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学习,能归纳出学习古诗的方法。
2、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时的愉悦心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积累写景的古诗。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中描写的景色。
这首古诗的题目是《暮江吟》。
(出示课题,齐读。
)2、理解题意。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名诗。
诗歌作于公元822年。
这一年,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一路上,他为自己离开了腐败的朝廷,离开了京城感到十分的轻松愉快。
游山玩水,走到一处,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便写下了这首广为流传的山水风景诗。
那这首诗描写的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呢?我们来看看能不能从诗题中找到答案。
看诗题,指名回答。
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诗人在傍晚时分来到江边,看到美丽的景色就陶醉其中、诗兴大发,就脱口吟诵出这首古诗。
3、诗人在江边吟什么呢?(课件出示背景和全诗)——师配乐范读。
二.初读感诗意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读,师生正音、评价。
3、词义理解:翻开书,看看从书上的注释中你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还有哪些词你不理解?(学生自由发言,师相机指导)残阳——快落山的太阳,夕阳。
瑟瑟——本是绿宝石的名称,诗中指碧绿的颜色。
用来形容没有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颜色。
(指导看图)而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是什么颜色?(红色)所以江水一半是——(生)绿色,一半是——(生)红色。
可怜——可爱,令人爱惜。
今义:令人怜悯。
用“可爱”代替“可怜”,即“可爱九月初三夜”,用现代的话怎么讲?想一个感叹句——可爱的九月初三夜啊!九月初三夜真可爱啊!九月初三——指农历九月初三,这时已进入深秋季节。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 《暮江吟》教案
2、这一句哪些景物“可怜”?(残阳、江水。)
3、“残阳”是什么意思?(夕阳,快落山的太阳)说说夕阳的可爱(形状、颜色)。“铺”是什么意思?(铺展)为什么用“铺”?可不可以换成其他动词“照”或“射”?
4、“江水 ”哪里“可怜 ”?(半江瑟瑟半江红)“瑟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从后面的“红”字不难猜到“瑟瑟”是肯定是一种颜色。那是什么颜色呢?(碧绿色)那江面为什么一半是碧绿的,一半是红色的?(夕阳斜映下的江水,受光多的部分呈“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深深的碧色)。
5、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诗的意思。(指生回答)
6、下面谁可以根据这两句诗,帮老师给这幅图片涂一下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呢?
7、出示诗和诗意:太阳快要落山了,阳光柔和地铺在江面上,使江水一半呈现碧绿色,一半是红色。(师读诗,生读意)
过渡:漫步江边,面对着醉人的美景,心情十公愉快,诗人留连忘返。不知不觉天暗下了,夕阳也带着它的美丽隐去。这时新月当空,诗人又看到了什么呢?
二、读诗文,整体感知
1、请根据节奏自由朗读这首古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指名读这首诗并评价。
3、读完整首古诗,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美景?(深秋时节)这首诗歌里一共描绘了多少幅画?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音描绘心中所见。(师结合学生所描绘的景象,对学生的语言进行提炼,板书,讲解诗句,指导朗读)那诗中哪个词语最能反映诗人的感情?(可怜。)
我们课后试着收集一些白居易的诗。
剩下的时间我们把笔记整理一下,把诗背背。
板书设计
暮 江 吟
残阳铺水
傍晚之景 江水 瑟瑟 红
轻松愉悦 热爱自然
露似真珠
夜晚之景
月似弓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暮江吟》是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傍晚时分对江边景色的欣赏和感悟。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残阳如血映江天”、“一道残阳铺水中”等,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对古诗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古诗的韵律和意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和修辞手法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领会诗文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暮江吟》,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的意境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诗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对古诗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暮江吟》,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的意境和情感。
2.难点:理解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欣赏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情感体验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感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3.讲解法:对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诗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等。
2.诗文卡片:准备与诗文相关的卡片,用于学生朗读和背诵。
3.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江边的景色,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你们在这样的景色中会有什么感受?然后引出诗人也曾在这样的景色中产生了深深的感悟,进而导入诗文《暮江吟》。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暮江吟》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暮江吟》教案一、课文背景《古诗三首·暮江吟》为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优秀之作。
本课本主要通过学习古诗,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掌握古诗中的重点词语,理解诗句的语意。
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掌握古诗中的重点词语,理解诗句的语意。
难点1.理解古诗中的抽象意象。
2.感受古诗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1.朗读课文,了解整首诗的整体感觉。
2.对古诗中的生词进行解释,让学生理解诗句的语意。
3.分组讨论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4.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话复述古诗的内容。
第二课时1.继续讨论古诗中的情感表达。
2.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理解古诗中的抽象意象。
3.分组进行古诗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学中,通过学习古诗《暮江吟》,学生感受到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奈,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也提高了他们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进一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六、课后作业1.背诵《古诗三首·暮江吟》。
2.进一步理解诗中的抽象意象。
3.回答相关问题,总结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以上为《古诗三首·暮江吟》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首优秀的古诗作品。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优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反复阅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
情感目标运用多媒体尽情欣赏美丽的风景,入情入境地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能力目标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提高获取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阅读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学习古诗体会诗中的名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引诗入画,以画解诗,画出诗的意境,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古诗的意境美,受到美的熏陶,使创造能力得到培养。
三、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室。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学习过程中获取最大限度的收获,我运用了“欣赏美景引入——指导学诗——体会意境——质疑深入探究——拓展延伸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四、教学过程(一)欣赏画面引入。
1、多媒体播放《渔舟唱晚》古筝曲,欣赏“残阳照水图”和“新月东升图”。
同学们看了这么美的画面,有什么想说的'吗?用自己话说说画面的内容。
(根据不同的话进行点评)同学们讲得很详细,语言也很美,但是有一个人比你们还厉害,他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两幅画面的意境描述得淋漓尽致。
相信吗?服气吗?想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怎样讲的呢?2、观看多媒体(走进作者及课文内容)——了解诗人及作诗背景,想说,想画。
(二)指导学诗,体会意境1、理解题意。
(1)题目你是怎样理解的?(2)从题目看出这首诗是写景还是叙事?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2、学生读诗自学,初步弄清诗的含义,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大胆想象,用彩笔绘画一幅《暮江吟》的图画。
这首诗只有四句,你能不能把它读懂?好!下面请同学们自学,一句一句弄懂每个词,每个诗句的意思,遇到不理解的字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可以查字典也可以和同学小声讨论,甚至可以离开座位和好朋友讨论,我们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模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模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模板第【1】篇〗教材分析《暮江吟》是统编教材四上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的第一首古诗。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语文要素之一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述,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本诗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
该诗构思绝妙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色图;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月色图。
诗人在暮色江边的所见所感吟诵成诗,给我们展现了令人陶醉的画卷。
课标依据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
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古诗,初步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
在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学习。
教学目标1.学生自主参与合作学习,理解古诗的内容,讨论解决学习中有价值的问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入情入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并展开想象,把诗句所描绘的景色转化成画面。
3.运用已有的知识自学课外古诗,积累古诗,感受古典文化,弘扬古典文化。
重难点分析重点:理解古诗的内容,入情入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并展开想象,把诗句所描绘的景色转化成画面。
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这是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目标。
在小组合作中,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反复诵读,体会诗人陶醉在暮色中的美景,流连往返的情感,以突出教学的重点。
在配乐诵读、图画直观展示中,刺激感观,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诗句所描绘的景色转化成画面,以突破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创设情景美1.同学们在课内、外背诵了许多古诗,其中有许多是写景的诗,能背诵几首吗?(学生背诵)2.通过诵读古诗,我们也认识了许多的诗人。
其中有一位诗人,他的语言通俗易懂,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猜猜看,他是谁?(白居易)3.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暮江吟》,品味诗人是怎样用浅白的语言,描绘出他观察到的美妙景色。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第1篇】《暮江吟》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白居易,引导积累。
2、有感情诵读,熟读成诵。
3、根据所描绘的景色,想象画面。
4、感悟诗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根据所描绘的景色,想象画面。
2、有感情读。
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诗。
教学过程:一、导入初知诗人(4分钟)导言:同学们,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诗如画。
自古以来,曾有无数的文人墨客歌咏她们,留下了许多不朽名句。
如,我们读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读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我们还读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著名的山水风景诗——《暮江吟》。
1、板题,齐读后强调“吟”的读音。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2、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暮”字,上面是一个…草字头,草字头下面有一个…“日”,这个“日”表示的就是…太阳。
太阳落到草丛下了,这个“暮”表示什么意思。
(傍晚)3.区分“墓、幕、慕”字,分别组词快读。
4.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时间。
你还能知道什么?(地点:江边。
吟:吟诗)《暮江吟》写的是什么?(傍晚江边的景色。
)5.那么是谁傍晚的时候在江边吟诗呢?(白居易)简介白居易(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三千多首诗。
其中长篇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家喻户晓。
)6、过渡:《暮江吟》这首诗,是他在1083年去杭州做官上任的路上,看到江边日落的美景,陶醉其中而写下的。
二、读诗,领略诗境(6分钟)1、教师范读。
师:一位特级老师曾说:“学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读,读,就像练武功,简单的招数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请大家打开课本,先听老师读一遍,边听边画出节奏。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可站、可坐、可配合手势,可以摇头晃脑,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暮江吟》是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江面上美丽的景色。
通过对诗句的分析,学生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材要求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这首诗,并学会欣赏古诗的美。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古诗意境和表达。
但他们在理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层次的意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和图片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生动的语言描述,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学会通过古诗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感,提高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层次的意义,学会欣赏古诗的美。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生动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境。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3.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诗的美,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图片:准备与《暮江吟》相关的图片,如夕阳、江面等,用于展示诗句的意境。
2.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播放相关的音乐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夕阳、江面等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同时,教师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暮江吟》,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创新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创新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创新教案第【1】篇〗《暮江吟》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风光,有感情地朗读。
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通过小练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3、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诗师:古典诗歌中写景的读句很多,大家能背几首吗?生背《望天门山》背《山行》背《绝句》……师:同学们每背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暮江吟》(师板书,一边音乐《春江花月夜》起)师强调“吟”的读音。
师: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生:有太阳落山的意思。
师: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看出了什么?生:他在江边。
师:黄昏在江边吟诗,这是谁呀?(白居易)师:谁来介绍介绍。
(生介绍)二、知诗人,初赏诗师:老师这里也有关于白居易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作者简介,学生指名读)师: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822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诗一首,就是这《暮江吟》(课件出示,并范读)师:听了这首诗,你感到什么?生:我感到自己是一棵小草,被夕阳的余辉照耀着,一半绿,一半红。
师:你怎么那么会表达呀!生:我感到自己是一只小螃蟹,在江中游,阳光下的江面照得一半红,一半绿。
……学生自由说感受。
三、初读古诗,知大概师:多美啊!接下来,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来读诗,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可以离开座位读。
(同学们纷纷找伙伴读)师:谁来读?(指名读诗)(齐读)思考:这是一首什么诗?写什么时候的景?在诗中画出表时间的词语,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四、再读古诗,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你读懂了哪里?你哪个地方没读懂?谁来帮帮他?五、学习前两句诗1、出示投影片(夕阳西下的江上风光)指导看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暮江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抓住关键词,理解诗句意思。
2. 感受白居易的诗歌风格:通过平白如话的语言营造出的清新优美意境。
3. 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复现诗歌画面。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先跟大家玩一个游戏——“诗句接龙”,我来说上句,看大家能不能对出下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你们知道刚才那些诗句都出自谁手吗?【白居易】相传他一生作诗三千八百余首,脍炙人口的便有一百多首。
他写诗有个习惯,每写完一首新诗都会先拿去念给不识字的老妇人听,如果老妇人理解了,他就把诗定稿抄录下来,如果老妇人没有听懂,他就拿回去进行修改,直到老妇人理解为止。
正是因为其诗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因而广为流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代表作《暮江吟》。
【板书课题】
2.初读诗歌: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那接下来就请大家大声地把诗歌自由朗读几遍,注意把节奏读准。
【自由朗读】
好,我请一个同学来为我们示范一下,看看他是怎么读的。
【一位学生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节奏读准了没有?【请另一位学生评价】
刚刚那位同学读得挺不错,做到了音停意连。
/刚刚那位同学在读诗时有个地方要稍稍注意一下会更好。
我们读诗时的停顿讲究音停意连。
什么叫音停意连呢?其实就是音断气不断,我们一起来齐读试试看。
【齐读】
在朗读中,我们应该也对这首诗歌有个初步了解,那么你从诗题中读出了哪些信息呢?
时间:“暮”——傍晚
地点:“江”——江边
究竟是什么样的景色吸引了诗人白居易在傍晚驻足江边诗兴大发呢?我们到诗歌里来一探究竟吧。
3.再读诗歌:我们再来把诗歌一起齐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一想,整首诗中哪个词最能体现出诗人的思想感情?试着找出全诗的“诗眼”来。
你们觉得全诗的“诗眼”是哪个词?【板书:“可怜”】跟我们现在说的“可怜”是同一个意思吗?【今义:值得怜悯、同情;古义:可爱,值得喜爱】那么诗中哪些景物值得人喜爱呢?【板书:残阳、江(水)、露(珠)、月(亮)】这些景物有哪些可爱之处呢?请结合诗句中的关键字词来谈谈你的看法。
①从“铺”可以看出来,诗中的“残阳”(即夕阳)很柔和,给人感觉很温暖,同时残阳铺展,映射的面积十分广阔。
平时我们描写阳光多用什么动词?【照、射、洒】换上这些词行不行?【请一位
同学朗读替换词后的诗句,另一位同学朗读原句】你们觉得这样一读,对比起来有何不同之处?【“铺”字给人的感觉更舒展、温柔、舒服。
】
大家一定都见过傍晚时分的阳光,当太阳贴近地平线、贴着水面时是斜射过来的,那么相比起“照射”下来的、“洒”下来的阳光,它映射的面积要更广阔,用“铺”字更为形象生动。
可见诗人在赏景的时候观察得十分细致啊。
通过“铺”这个字写出了残阳的柔和、平整。
②从“瑟瑟”和“红”可以看出来,诗中的“江水”,一半碧绿,一半艳红,颜色对比很鲜明。
“瑟瑟”本来是指碧绿色的玉石,这里形容江水呈碧绿色。
想想看,为什么江水会有红有绿?被夕阳照到的地方呈现出艳红色,而没有被照到的地方呈现出碧绿色。
诗人很擅长将鲜明的色彩进行对比,他就像一个画家,以文字为画笔描绘出绮丽的自然风光。
③从“似真珠”可以看出来,诗中的“露珠”圆润可爱(形状)、晶莹剔透(色泽),就像一颗颗珍珠一样。
诗人写景,不仅关注到了远景,还关注到了近景的细节。
运用比喻修辞,把露珠的形状、色泽都写得十分优美生动。
④从“月似弓”可以看出来,“月亮”它的形状细细的、弯弯的,就像一张拉弯了的弓。
深秋的夜里,一弯月儿悬挂在天幕上,它细细的、弯弯的,散发出微弱的光,恰似一张弯弓。
多可爱的景象啊!这句也是用到比喻修辞,写得非常生动贴切。
刚刚同学们通过抓诗句中的关键词,品读了这些景物的可爱之处。
其实诗人正是通过这些词把寻常可见的景物写出了优美的意境,那我们在朗读这首诗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要强调它们。
怎样读会更好呢?我请一位同学来试试看。
【请一位学生站起来读】
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另一位学生评价,再读】
我们在读诗歌时,要强调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可以把它适当地拉长一些,读出诗的音韵美来。
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老师带读,齐读】
4.品味意蕴:
大家读得真不错。
有句话说得好,“境由心生”,人们眼中景物的美丑和人的心情好坏有很大的关系。
诗人流连于如此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象,想想看,他此时的心情如何?【轻松愉悦、悠闲舒畅……】
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仅仅只是因为见到了这番景象吗?【ppt:这首诗写于长庆二年(822年),是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所写。
当时政治腐败,牛李宦官党争激烈,白居易此时自请外任,在赴杭的江行途中写下此诗。
】别人都巴不得在京城做官,享受高官厚禄,追逐似锦前程,诗人却反其道而行,明明已经身在京城为官,却要自请外任。
这是为什么呢?【请两位学生】
诗人不愿卷入政治漩涡中,对他来说,离开京城,离开的是束缚,是牢笼,回归的则是文人的本性,过上的是他内心真正向往的生活。
你从他的这种人生选择中能看出诗人具有怎样的一种胸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贪图荣华富贵、坚守节操、豁达平和……】【请三位学生】
刚刚大家都说的不错,老师觉得《孟子》中有句话特别适合送给白居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ppt】,知道这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停顿】
不得志的时候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则要努力让天下人都得到好处。
如果没有豁达的心胸、平和的心境是达不到这种境界的,白居易选择自请外任,恰恰体现出他作为一个文人对于自己节操的坚守,在京城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又有什么关系呢,在地方上一样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为官一方,造福一方”。
如果你是诗人,在这样的情形下见到如此美妙的景象,你会如何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赞美呢?带着情感,我们再来把诗歌【齐读一遍】。
5.描述画面:
通过平白如话的语言、淡泊平和的心境营造出了清新雅致的优美意境,这就是白居易诗歌独特的审美倾向,对后世文人影响颇深。
【ppt】《唐宋诗醇》中这样评价《暮江吟》一诗:“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
”刚刚我们讲到了很多诗中可爱的景物,也讲到了诗歌的写作背景,接下来就请大家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用生花妙笔为这优美的意境添上更多细节吧。
“农历九月初三这天,诗人信步来到江边……”
【请几位同学读一读他们写下的文字,同学互评,老师适时补充。
】
6.拓展阅读:
大家都写得很棒,用词生动,语言优美。
但其实这还不是写诗写文的最高境界,大家知道最高境界是什么样的吗?
“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
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其实不是平淡,绚烂至极也。
” ——苏轼《与侄书》【ppt】
这段话出自苏轼的《与侄书》,讲的是什么意思呢?最开始写诗写文的时候,大多追求的都是结构的精巧、辞藻的堆砌,但是当写作技巧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的时候,反倒遣词造句更“平淡”些,通过平白如话的语言也能营造出优美的意境,读来令人感觉回味无穷。
【板书】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就是如此,这才是“写诗”“炼字”的最高境界,
我们可以通过另一首诗歌对此加以印证。
忆江南(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这首诗歌当中哪些诗句近似于大白话呢?【“江南好”“能不忆江南”】吟诗竟然像在说话一样,确实非常明白通俗。
诗中还用到了比喻修辞,在哪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江边的花朵在阳光照耀下红得像火一样,春天到来江水绿的像蓝草染过一样】这个比喻也实在算不得新奇。
但就是这种平白如话的语言、不算新奇的比喻,却描绘出了江南春天的绚丽景象,营造出了一种清新雅致的意境,让我们读来仿佛身临其境。
这便是白居易诗歌的妙处所在,他炼字,却不追求奇巧,真正做到了诗歌语言上的“返璞归真”,“诗魔”之称名副其实。
6.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白居易诗歌风格:通过平白如话的语言营造出清新优美的意境。
最后,让我们再次齐读白居易的这首《暮江吟》,来一起回味诗中的意境。
【齐读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