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七年级美术教案上册第七课:书法的点画之美
第7课《书法的点画之美-书画同源》教学设计-七年级美术上册

在本课时的学习中,致力于引导学生运用对比赏析的方式学习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一脉相承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民族自信。本课时从大书画同“起”源、书画同“形”源(表现形式和笔墨运用)、书画同“神”源。
(具有相同的神髓、意境之源)三大时间点入手,运用赏析对比方式,进一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尝试运用本单元教学知识创作一幅中国画作品并进行书法题跋。初步感受文人画创作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本单元课内的知识点,使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同生活感悟关系密切。
思考:文人画的组成。
二、新知讲授
(一)书画同“起”源
1.书写作画工具同源
书法和绘画的起源:图画和文字作为先祖们记事的工具,自是拥有相同的起源。(课件出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
(二)书画同“形”源
1.表现形式同形
(1)“一笔书“ 赏析
王献之《群鹅帖》
唐代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维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既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
教学设计表
年级七年级上册科目美术
第七课 《书法的点画之美》教案20232024湘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湘教版七上美术第七课书法的点画之美教案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书法的点画之美2.教学年级和班级:湘教版七上美术3.授课时间:2022年9月20日4.教学时数:1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点画之美,掌握基本的书法笔画和结构,能够独立完成一幅书法作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学会欣赏书法作品。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4.技能目标:学会运用书法工具,掌握书法基本技巧,提高书法创作能力。
5.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重点: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难点:理解书法笔画的形态和特点,掌握笔画的正确书写方法。
2.重点:书法的布局与章法-难点:掌握书法作品的布局规律,学会合理安排字体大小、间距和位置。
3.重点:书法的墨色运用-难点:掌握墨色的浓淡变化,学会根据作品内容选择合适的墨色。
4.重点:书法的节奏与韵律-难点:理解书法作品的节奏与韵律,学会在书写过程中体现节奏感。
5.重点:书法的审美鉴赏-难点: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学会欣赏不同风格和流派的书法作品。
6.重点:书法创作与实践-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书法创作,提高创作能力。
7.重点:书法的历史与文化-难点:了解书法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
8.重点:书法工具的使用与保养-难点:学会正确使用书法工具,掌握工具的保养方法。
9.重点:书法作品的评价与分析难点:学会从多个角度评价和分析书法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10.重点:书法学习的持续与坚持-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a.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笔画、结构、布局等知识。
b.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学习书法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七年级上第7课《书法的点画之美》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第七课”书法的点画之美”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课以“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为主要学习内容,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书法凝聚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审美意识,是中华传统艺术的根。
本课从汉字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形态入手,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以甲骨文的空中临写激发学习兴趣。
继而了解汉字点画的发展变化,重点分析两到三种字体的笔画。
深入感受点画之美。
本课不是对书法笔画技法的讲解,是通过汉字书法点画与自然生活艺术之间的联系,感受书法点画的形态、质感、节奏之美。
学生活动有所创新,运用不同形式、材质去简单体验书法点画,提升兴趣,开阔思维。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大多虽然没有接触过用毛笔写字,但是他们平时通过看电视或者看报纸对书法多多少少有点了解,也知道少数几个大书法家,也有的孩子也专业学习了一段时间。
但是他们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汉字的起源、发展,不能从整体的角度去了解书法。
对汉字书法的点画仅局限于技法的临摹,还没有深入感知书法点画的内在魅力以及书法点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明确形象地描述不同书体的点画特征。
2、过程与方法:能够按照点画书写的要求临写不同的字体,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并能够按所学知识自觉规范平时的书写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书法的常见形式,认识不同书体的点画特征。
难点:按照点画的书写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五、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毛笔宣纸墨汁毛毡学具:毛笔宣纸墨汁毛毡字帖小刀橡皮橡皮泥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本课是“欣赏·评述”以欣赏为主,我着重在引起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共鸣,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但是学生们以为平时接触比较少所以还是出于欣赏的初级阶段,还需要第二课时时的强化。
课堂活动中,虽然在学生练习之前,我先作了示范,但是要学生自己来写还是有一些难度的。
书法的点画之美教案

书法的点画之美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汉字书法的点画构成和重心设计;
2. 培养学生对视觉感知的准确把握和对审美价值的敏锐度;
3. 提高学生运用不同点画形态和结构排布表现情感和意象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方法:
1. 通过投影向学生展示各类书法作品中的点画特征和构造方式,解释和演示基本点画的书写方法,让学生逐渐熟悉点画的类型和运用规律。
2. 通过学习范字的点画设计和笔画组合,加深学生对构图平衡和意境表现的理解,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讲解方式,使学生对书法点画之美有更深入的体会。
3. 金砖银壶即兴练习。
教师给定一个字或一个词,学生们在规定时间内自由发挥,练习通过点画的灵活变化和组合表达自己的感情和主题,注重点画的独创性和个性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点画的基本类型和结构的学习和掌握;
2. 如何运用点画来构思和表达具体的意象;
3. 着眼于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书法点画之美的感知和理解。
教学策略:
1. 视听同步教学,采用呈现、解释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书法点画的奥妙;
2. 组织即兴练习和小组竞赛,鼓励学生发挥个人创造力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书法点画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评价:
1. 常规测试:通过检测学生的书写规范和点画掌握程度来考察
教学效果;
2. 作品展示:通过学生书法作品的展示和评选,对学生的创新和个性化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3. 学生问卷调查:通过听取学生对书法点画教学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改进措施。
初中美术教案教学设计——书法的点画之美

初中美术教案教学设计——书法的点画之美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点画特点和书写方法。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1. 书法的基本点画特点和书写方法。
2. 书法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教学难点:1. 书法点画的书写技巧。
2. 书法作品的创作。
教学准备:1. 书法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毛笔、墨汁、宣纸等书法用品。
3. 书法作品展示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书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书法中的点画美感。
二、基本点画的书写方法(10分钟)1. 教师演示基本点画的书写方法,如横、竖、撇、捺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书写基本点画。
3. 教师点评学生的书写效果,给予指导和建议。
三、书法作品的欣赏和评价(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书法作品的感受和看法。
3. 教师总结评价,指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四、书法创作实践(1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的基本点画方法,进行书法创作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化的帮助和指导。
3. 学生完成自己的书法作品。
五、作品的展示和交流(5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书法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
2. 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分享创作的心得和体验。
3. 教师总结学生的创作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练习书法,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2. 学生可以参加书法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才华。
3. 学生可以深入研究书法艺术,了解其历史和发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和交流,让学生了解了书法的基本点画特点和书写方法,提高了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和艺术素养的提高。
六、书法艺术的历史与文化(10分钟)1. 教师介绍书法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初中美术教案教学设计——书法的点画之美

初中美术教案教学设计——书法的点画之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书法的基本点画技法,欣赏书法作品中的点画之美。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书法艺术修养。
3. 引导学生通过书法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个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书法的基本点画技法:点、横、竖、撇、捺、折等。
2. 书法作品欣赏:分析经典书法作品中的点画之美。
3. 书法创作实践:学生自主创作书法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个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书法的基本点画技法,欣赏书法作品中的点画之美。
2. 难点:如何通过书法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个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书法的基本点画技法和欣赏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书法创作过程。
3. 实践法:学生自主进行书法创作实践。
4. 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价,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经典书法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书法中的点画之美。
2. 讲解基本点画技法:讲解点、横、竖、撇、捺、折等基本点画技法。
3. 欣赏书法作品:分析经典书法作品中的点画之美,引导学生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
4. 书法创作实践:教师现场演示书法创作过程,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实践。
5. 学生自主创作:学生根据所学技法,自主进行书法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个性。
6. 交流与评价: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价,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教学评价1. 学生书法作品的质量:观察学生在书法创作中点画技法的运用是否准确,线条是否流畅,结构是否匀称。
2. 学生参与度: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课堂讨论、实践操作等。
3. 学生创新能力:评价学生在书法创作中是否能结合所学技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个性。
4.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资源1. 书法教材和参考书:提供书法基本技法和相关知识的学习资料。
2. 书法用具:毛笔、墨水、纸张等书法创作所需的工具。
书法的点画之美

讲授
一,篆书
1,篆书的点画特点
探索
对比
小练习
小游戏
字形:长
线条:曲直组合
粗细:均匀
教师提出疑惑:
怎样才能达到粗细一致,用笔的哪个部位好呢?
刚刚写的那一笔的开头与结尾跟课件中的进行对比,有什么不同吗?
教师总结示范
总结篆书的特点
观察分析
学生探索,解除疑惑
学生思考
解决问题
学生练习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出示国画作品,
提问:怎么从鱼的自然形象演变成现“鱼”这个字的呢?这中间经历了哪些阶段变化呢?
2,课件展示,教师解说。
引出课题《书法的点画之美》
学生观看,将手中的小卡片贴到相应的书体下面,完成汉字的发展过程。
2,本课中还运用到photoshop软件,在对比、探索分析环节中,对书体进行裁剪、截取、部分色彩处理,,使学生能够更细致的进行观察,除此之外还起到一定引导作用,使学生自己观察分析出不同字体的点画特点,更好地理解不同书体的点画之美。
3,实物投影仪运用在教师示范环节和学生作品展示环节,在教师示范环节中,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完整的观看到教师的示范过程,规范学生的书写;在学生作品展示环节中,由于书法作品的尺寸都不是很大,运用实物投影仪的放大功能,学生能够更清楚的欣赏到展示的作品,并进行评述。
剩下的词语又怎样体现出楷草书的电话特点的呢?
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湘美七上 7书法的点画之美 教案设计

书法的点画之美课业类型:新授、知识与技能---书法课教材分析:本课是湘教2011版九年制义务教育美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七课,课题为《书法的点画之美》,与七年级下册第七课《书法的结构之美》共同构成书法入门基础教程。
因为这套教材的八年级有大量的中国画教学内容,所以在初中的第一学年打好书法基础很重要。
本课通过书法的点画训练学生的基础笔法、基本字法和简单章法,促使学生对书法艺术有最基本的认知,掌握基础的书法入门训练方法和提升自我能力的正确方式。
学情分析:本校是一所乡镇中学,地处边远,不太重视文化;年轻人多半外出讨生活,学生以单亲和留守占多数;本年级部分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均外出求学,留守的学生难免不尽如人意。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书法基础理论和基础笔法的学习,能较好的运用笔法进行对帖临摹,掌握书法学习的入门基础;2.过程与方法:通过书法基础笔法的学习,能熟练的使用笔法进行书法训练,正确使用字帖和工具,持之以恒方能水到渠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书法学习,学生需掌握书论、书法史等文化知识,理解书法艺术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全面了解体会书法艺术的美和价值。
教学重点:1.书写工具的各种基本使用法2.书法材料与书法技法的结合3.笔法的学习使用及如何临帖教学难点:1.毛笔用锋的技巧2.控笔手法的掌握3.笔法与笔划的结合教学评价:1. 能否找到相关的书法资料,并能够谈出书法的文化意义;是否了解章法的变化规律,并运用书法三要素的组合进行小章法书法创作设计(1)2. 是否明白形体的有趣置换,能够谈出自己匠心独具的设计方案,并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书法布白设计方案(2)设计构思:从古至今有无数的书法家将书法作为自己创作的主题,而在今天的社会书法也越来越多的以图案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所以让学生们认识书法、了解书法并用自己的创作意图来表现书法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方面,而懂得在生活中运用学过的书法技法装饰我们的环境则是关键。
[精品]2019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7课《书法的点画之美》教案1 湘美版
![[精品]2019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7课《书法的点画之美》教案1 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db04f8dd3383c4ba4cd215.png)
书法的点画之美1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明确形象地描述不同书体的点画特征。
2.过程与方法:能够按照点画书写的要求临写不同的字体,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并能够按所学知识自觉规范平时的书写方法。
2学情分析刚刚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活泼好动,参与性很强,观察、记忆、想象、认知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增强,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
好奇心、求知欲加强,对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因此,教学中选择恰当的传达教授方式,开展互动交流,重视引导、评价,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3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书法的常见形式,认识不同书体的点画特征。
难点:按照点画的书写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一、欣赏感受播放视频《文化中国-汉字》(影片)。
引导学生结合影片中说说中国文字的魅力。
每一个汉字就像是一幅画,每一个汉字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一个故事,每一个汉字都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遐想。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领略汉字书法神奇与美丽的旅途,体会书法的点画之美。
揭题(板书课题):《书法的点画之美》活动2【活动】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在5000多年前,那时还没有文字,没有电脑,人们为了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就在绳子上打一些结用来记录所发生的事情,但是这十分复杂不方便,后来,人们就开始思考是否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去记录这些事情。
同学们知道我们的先祖们想出了什么方法吗?学生思考回答(画、写)古人就像同学们说的一样,想要记录事情、表达意思,于是画了一张画,便有了文字。
多媒体出示图片: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多媒体展示甲骨文的十二生肖图片)学生欣赏甲骨文字,用手指在空中把自己的属相写一写、画一画。
活动3【讲授】欣赏讨论三、欣赏讨论1.汉字的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2、具体分析两种字体“小篆”“隶书”(多媒体出示小篆和隶书图片各一幅)学生尝试回答,教师总结小篆:整体简洁、质朴、不做任何装饰,笔画粗细均匀、线条劲挺圆润,直线与曲线的对比,曲线长短的对比,曲线弧度的对比,小篆独特的点画之美隶书:隶书以波势著称。
初中美术湘美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书法的点画之美》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初中美术湘美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书法的点画之美》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汉字书法点画的发展变化及个别字体点画的独特之处。
(2)感悟、体会汉字书法点画的形态、质感、节奏之美与自然生活艺术之间的联系。
(3)尝试不同形式、材质在书法点画中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欣赏感受、寻找发现、临摹对比、分析表达、肢体语言表现书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尊重汉字,体会汉字的生命感。
(2)传承汉字书法,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2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从汉字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形态入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与发展历程,以甲骨文的空中临写激发学习兴趣。
了解汉字点画的发展变化,重点分析两到三种字体的笔画。
深入感受汉字的点画之美。
本课不是对书法笔画技法的讲解,是通过汉字书法点画与自然生活艺术之间的联系,感受汉字书法点画的形态、质感、节奏之美。
学生活动可有所创新,运用不同形式、材质去简单体验书法点画之美,提升兴趣,开阔思维。
3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比较、分析,感受汉字书法的点画特点及美感。
重点分析。
感受“小篆”、“隶书”的点画特点及美感。
难点:体会、感悟“小篆”、“隶书”两种字体点画的藏头、护尾、提按、转折、连断、粗细以及藏露锋变化。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湘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书法的点画之美教案

第7课书法的点画之美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篆书和隶书的点画特征。
2.能够按照点画书写的要求临写不同的点画。
3.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在书法中感悟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识篆书和隶书的点画之美。
教学难点:按照点画的书写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教学用具:毛笔、墨汁、宣纸、毛毡、墨盘教学方法:欣赏法、练习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播放视频《汉字五千年》提问:视频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内容?2、书法,在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有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等等。
这一个个汉字,在他们的笔下,更能呈现出无穷的魅力。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领略书法的神奇,感受书法的点画之美。
揭示课题:《书法的点画之美》二、新授:1、教师讲解书法艺术的由来。
2、文字从无到有,从刻画到书写,随着历史的发展它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都发生了多次的美妙嬗变。
3、师问:总体看,汉字的笔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圆变方,由繁到简4、点画特点直接决定了字体的风格,什么样的点画线条才是美的呢?书法的点画之美?书法的线条是一种审美感受,它有一定的标准,须具有力度、厚度、韵律节奏,并能传达神情意趣。
力度、厚度、韵律节奏(板书)重点讲解:力度:有弹性。
厚度:立体感。
韵律节奏:音乐。
下面就让我们感受篆书和隶书的点画之美。
5、对比分析两种字体“小篆”、“隶书”,来体会书法的点画之美。
小篆:整体简洁、质朴、不做任何装饰,笔画粗细均匀、线条劲挺圆润,“铁线篆”“玉箸篆”起笔收笔都一样,直线与曲线的对比,曲线长短的对比,曲线弧度的对比,小篆独特的点画之美。
隶书:一丝不苟,精致多变,笔画横平竖直,方整隽美,直线居多但直中见曲,提按变化丰富,形成有节奏归律的隶书点画之美。
6、教师示范,学生尝试练习美的东西都有一定的艺术性,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看看书法的点画是否能与我们的生活、自然相呼应?通过篆书和隶书不同的横画特点,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书法的点画之美。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7课书法的点画之美教学设计湘美版

第7课书法的点画之美一、教材分析本课以“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为主要学习内容,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书法凝聚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审美意识,是中华传统艺术的根。
本课从汉字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形态入手,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以甲骨文的空中临写激发学习兴趣。
继而了解汉字点画的发展变化,重点分析两到三种字体的笔画。
深入感受点画之美。
本课不是对书法笔画技法的讲解,是通过汉字书法点画与自然生活艺术之间的联系,感受书法点画的形态、质感、节奏之美。
学生活动有所创新,运用不同形式、材质去简单体验书法点画,提升兴趣,开阔思维.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大多虽然没有接触过用毛笔写字,但是他们平时通过看电视或者看报纸对书法多多少少有点了解,也知道少数几个大书法家,也有的孩子也专业学习了一段时间.但是他们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汉字的起源、发展,不能从整体的角度去了解书法。
对汉字书法的点画仅局限于技法的临摹,还没有深入感知书法点画的内在魅力以及书法点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明确形象地描述不同书体的点画特征。
2、过程与方法:能够按照点画书写的要求临写不同的字体,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并能够按所学知识自觉规范平时的书写方法.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书法的常见形式,认识不同书体的点画特征.难点:按照点画的书写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五、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毛笔宣纸墨汁毛毡学具:毛笔宣纸墨汁毛毡字帖小刀橡皮橡皮泥六、教学过程八、教学反思:本课是“欣赏·评述”以欣赏为主,我着重在引起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共鸣,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但是学生们以为平时接触比较少所以还是出于欣赏的初级阶段,还需要第二课时时的强化.课堂活动中,虽然在学生练习之前,我先作了示范,但是要学生自己来写还是有一些难度的。
比如:有些学生在起笔和收笔时会忘记提笔、顿笔,在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个别指导了.我先用语言提示学生,如果他还是不理解的话我再采取手把手教学—-即我握住她的笔来进行运笔,让学生来感受提顿的感觉。
初中美术_第七课 书法的点画之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书法的点画之美》教学设计课题:书法点画之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汉字书法点画的发展变化及个别字体点画的独特之处。
2.自然生活艺术与汉字书法点画之间的联系。
3.体会汉字书法点画的形态、质感、节奏之美。
4.尝试不同形式、材质在书法点画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欣赏感受、寻找发现、临摹对比、分析表达、肢体语言表现书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尊重汉字,体会汉字的生命感。
2.传承汉字书法,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来学习欣赏书法的点画之美。
(板书课题)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传统艺术,它的艺术魅力感染了每一位书法爱好者,造就了许多书法艺术家。
(欣赏艺术家的书法作品。
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ppt图片)2、Ppt展示书法作品。
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先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
说说感受与发现。
3、学生发表感言(书法作品的字写法不同)师(汉字书法书体不同)4、书法艺术是从书写衍生而来的,它的美妙是靠汉字来表现的,汉字书体不同源于汉字的演变。
我们来看一组汉字和一个动画,了解汉字的发展。
边看边体会(ppt展示一组汉字、动画)5、看完后,有什么体会?学生:...... 师:汉字的发展史让我们大开眼界,让我们知道了不同书体的样子。
除此之外,从汉字的形态、字型结构、笔画特点上你还发现了什么?(ppt展示“乐字”图片)笔画特点:由圆变方,由繁到简。
下面,我们从小篆开始细致品味。
二、汉字的发展1、先来了解汉字的点画之美(PPT展示几个字以及点画之美的概念。
)问题:A点画线条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ppt)。
B这种线条象什么?学生回答;老师(ppt总结)小篆:点画特点:整体简洁、质朴、不做任何装饰,笔画粗细均匀、线条劲挺圆融、温婉圆润故有“铁线篆”和“玉箸篆”之称C小篆在书写上要注意什么呢?(ppt“禁”“及”)学生回答;老师(ppt总结)2、小篆的笔画之美我们欣赏完了,下面来欣赏隶书。
A、(ppt出示“定”)出示图片,隶书“定”字的笔画有什么特点?出示篆体定字比较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
2、用小篆和隶书两种字体对临“定”、“史”
两字,体会用笔的转折、连断、提按、藏露及线
条的粗细变化。
写。
练”
四、讨论交流。
合
作
、
交
流
、
提
高。
1、小组内或小组间交流、讨论临写的体会。
说
说自己在临写时是否注意了转折、连断、快慢、
提按、藏露及线条的粗细变化。
2、教师选学生优秀临写作业,指出优点和不足,
并小结学生的临写活动
1、交
流、
合
作。
3、展
示、
点
评、
补
充。
取长
补
短,
共同
提
高。
3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
品
味
王
羲
之。
王羲之学习书法的故事
王羲之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就拜卫夫人为老
师学习书法。
他的书法进步很快,7岁的时候,
便以写字而在当地小有名气了,很得前辈的喜爱
和夸奖。
王羲之在11岁的时候,就读了大人才能读
懂的《笔说》。
他按照《笔说》中所讲的方法,
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练呀,简直都入了迷。
过
了一段时间,看看自己写的字,与以前写的比较,
果然有些变化。
一天他的老师卫夫人看了后吃了
一惊,对人说:“这孩子一定是看到书法秘诀了,
我发现他近来的字,已达到成年人的水平了,照
这样发展下去,这孩子将来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一
定会淹没我的名声的。
”
王羲之并没有因老师称赞而沾沾自喜,骄傲自
满,他临帖更用心、更刻苦了,甚至达到了废寝
忘食的地步。
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
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
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
饭都凉了,
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
饭。
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
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
原来
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
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
吃了。
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
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
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王羲之坚持
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临帖不辍,练就了很
学生
听、
思
考。
榜样
的力
量是
无穷
的!
拓展
到学
习。
20
扎实的功夫,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王羲之兰亭序》内容简介:王羲之行书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公元353年,即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与一群文人雅士会于绍兴兰亭,饮酒赋诗中趁兴写下《兰亭序》。
全序二十八行,共324字。
情文并茂,心手合一,气韵生动,被历代学书者奉为学习行书的典范。
唐太宗李世民视《兰亭序》为至宝,命人摹临了许多副本分赐给近臣,最后成了他的殉葬品。
较好的摹本有唐冯素双钩摹本,叫《神龙本兰亭》。
因为钩摹较能保持真实面目。
其他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临本,则多少掺杂了各人自己的笔墨。
与原迹精神难免有差异。
《兰亭序》具有很强的艺术特色。
其突出之处就是章法自然,气韵生动。
通观全文,从容不迫,得心应手,使艺术风格同文字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表现了王与朋友聚会时。
流觞曲水,怏然自足之情怀。
就布局来说,《兰亭序》采取纵有行,横无列式,其字与字,大小参差,不求划一,长短相配,错落有致,而点画皆映带而生,气脉顺畅。
结构变化微妙,如楷书者而不呆板,似草书者亦不狂怪,千姿百态,婀娜多姿。
用笔十分精到,讲究提按分明,收起得当,可谓“得其自然而兼其众美”。
二、碑帖赏析。
体
会
灵
动。
《自叙帖》为唐代书法家怀素的狂草代表
作。
该贴的特点:笔势新奇迭出、不拘定则,线
条如龙蛇飞动,点画如骤雨旋风。
学生
看、
听、
思
考。
品味
笔墨
的魅
力。
10
三、教学拓展(线条之美、书画同源)设问:“书画同源”的含义是什么?
中国画中的线条与中国书法的线条是信息相通
的,它们都是通过柔软而富有弹性的毛笔来书写
各种粗细、长短、质感、力度不同的线条来传神
达意,来表现各自的精神内涵和丰富的艺术造
型。
欣赏教师收集的吴昌硕中国画作品,感受中国画
线条与中国书法线条的同根同源。
学生
看、
听、
回
答。
发散
思维
训
练。
15
板书设计7、书法的点画之美
汉字的演变
小篆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