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
中考政治 第5节 正确对待好奇和从众 学会在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复习 新人教版
![中考政治 第5节 正确对待好奇和从众 学会在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复习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3490e267c1cfad6185fa777.png)
3.如何看待“追星”问题?(必背)
①初中生“追星”是在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理的驱使下所做出的 行为。
②喜欢明星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因为明星往往有着美丽的外 表、大方的举止,其中一些人还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高昂的 工作热情和高尚的人格。
③明星也是平常人,他们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应善于从不同 榜样身上学习不同的优点,不断完善自我。
①对长辈的思想言行:我们需要分清是非,问个究竟,而不能无 原则地一概服从。长辈如果做错了,我们应该指出,并坚持自己 正确的选择。
②对公共传播媒体:在浩瀚的信息森林中漫步,我们要采摘什么, 抛弃什么,避开什么,学会选择是最重要的。
③对“社会流行”:“社会流行”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 定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心理的综合反映。各式各样的新潮娱 乐、时尚服饰、热门读物、当红明星,属于“社会流行” 现象。 对“社会流行”我们要独立思考,理性行动,不能随波逐流,人 云亦云。
6.正确对待网络
(1)网络交往的优势 ③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我们就可以 享受网络交往的诸多益处,如开阔眼界、放松心情、 学习新知、结交新友等。 ④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它使 我们在网上更自由地选择交往对象,畅所欲言;因看 不到对方,可使我们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内在素质和 修养,
6.正确对待网络
(3)中学生怎样对待网络?(必背) ①中学生要正确对待网络,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②上网要适度,决不能沉迷。 ③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文明上网,学习健康知识,做到信息节 食,不浏览不良信息。网上交友聊天要适度,不要到社会上的网 吧进聊天室。我们在上网时,要有很强的依法行事的意识。不信 谣、不造谣、不传谣。不侮辱他人人格,不进行诈骗活动,不泄 露国家秘密,不制造、传播病毒。 ④以学习、健身、交友等活动抵制网络不良诱惑。
七年级第六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复习导学案(九年级))
![七年级第六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复习导学案(九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7bfca16758fafab069dc02ee.png)
七年级第六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复习目标:1、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树立热爱生活,自信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高雅情趣,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3、学会调控情绪,辨别分析不同情绪的影响;分清雅俗,提高思考、判断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培养对知识的综合概括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4、知道人最常见的情绪的种类、情趣有雅俗之分、调控情绪的方法、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理解情绪产生变化的原因、情绪对人的影响以及培养高雅情趣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1、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趣;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是本单元的重点。
2、合理宣泄情绪;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是本单元的难点。
一、自主复习:(根据知识梳理,认真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知识梳理:情绪类型: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情绪产生的变化的因:1.2.情绪的影响:1.积极情绪:让快乐时时围绕在我身边 2.消极情绪:情绪的控制的方法: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合理宣泄的方法: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庸俗情趣会使人:追求高雅情趣高雅情趣的意义:1.品味美好生活 2.3.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1.2.3.4.二、合作探究:1、初一(2)班学生小强经常听到不少的同学谈论上的世界很精彩,于是便抱着好奇的心里去了一次网吧。
这一去便一发不可收拾,经常在网吧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后来竟从家里偷钱去上网,甚至对父母说谎,说是要买复习资料,拿到钱后又去网吧,沉溺于网络里经常浏览不健康的网站。
小强的学习成绩不断下降,视力爱到严重影响,而且还染上了吸烟、喝酒的坏习惯。
(1)分析小明沾上不良嗜好的原因。
(2)样帮助小明,使他杜绝这些不良嗜好?(3)如果在学校内开展一次抵制网络低俗之风的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为该活动设计一个宣传主题,并写出宣传的主要形式。
七年级下册政治课教案(精选7篇)
![七年级下册政治课教案(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03462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c.png)
七年级下册政治课教案(精选7篇)七年级政治教案篇一一、1.3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二、1.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1.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三、2.3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四、1.5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教育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热爱生活、自信开朗,兴趣广泛、情趣高雅,乐观向上、全面发展,积极地追求美好生活。
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不妨碍他人,尊重和关心他人。
3、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2、能力1、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能够合理宣泄情绪,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能力。
2、辨别分析不同情绪可能带来的不同后果,克服考试焦虑。
3、分清情趣的雅与俗,提高独立思考、正确判断的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
3、知识1、知道人的基本情绪种类,了解不同情绪的外在表现。
2、懂得情绪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了解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带来的不同结果。
3、知道情绪调节的手段,了解情绪宣泄的方式方法。
4、知道情趣有雅俗之分,了解培养高雅情趣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本单元包括第十三、十四课内容,计划用6课时授完。
第13课让快乐时时围绕在我身边教学内容:本课包括两框内容:第一框——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第二框——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教学重点:“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计划用三课时授完。
第一、二课时(总第6、7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导入语:每一个人都始终处在一定的情绪之中,或平静,或快乐,或伤心。
第七课 品味生活(人教版教案)
![第七课 品味生活(人教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423f244b73f242336c5f4e.png)
【课题】第七课品味生活【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追求高雅情趣,鄙视庸俗趣味。
○培养乐观幽默、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自觉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2.能力目标○培养广泛的兴趣,丰富文化生活。
○抵制庸俗情趣,提高品格修养。
3.知识目标○知道生活处处有情趣,情趣有雅俗之别。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
【学情分析】中学阶段与小学阶段有许多不同,进入中学阶段后,新课程、新知识明显增多,信息量也明显加大。
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圈以及学生在学校、在社会的接触面也大大扩展了。
新的阶段、新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新的生活情趣,但生活情趣具有不同的层次。
其中,有健康的、高雅的,也有不健康的、庸俗的。
但这些对于十二三岁年龄阶段的少年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缺乏经验和必要的科学知识,常常不能正确区分生活情趣的高雅与庸俗。
有的学生还会误把庸俗、低级的情趣当成健康的、高雅的情趣。
处于从小学进入中学新阶段生活过渡的特殊时期,学生特别需要关于情趣分析、情趣培养方面的知识。
同时,高雅的生活情趣又不是凭空产生的,高雅的生活情趣需要培养和引导。
像欣赏艺术作品等生活情趣就需要长期的熏陶与培养,有些甚至需要学习相关艺术的知识等。
有的生活情趣不仅是一般的情趣,还是与高雅的情操、人生的理想结合在一起的。
所以,本课从学生成长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学生进入中学生活阶段的特点,设计了“情趣与兴趣”、“情趣的雅与俗”、“提升情趣,陶冶情操”等内容。
试图在引导学生培养生活情趣的同时,注意让学生有目的地选择丰富的、健康的文化生活,追求美的、高尚的情趣,提升情操,让生命更有意义。
【重点难点】1.重点:追求高雅情趣,鄙视庸俗趣味。
2.难点: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
【教法学法】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前准备】学生:提前预习课文,预做课本问题。
教师:收集多媒体素材,制作课件。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语:生活就像一幅绚丽的画卷,丰富多彩、富有情趣。
12.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与好奇心
![12.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与好奇心](https://img.taocdn.com/s3/m/396282fdf61fb7360b4c65ab.png)
在生活中,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抵制不了不良诱惑,染上不良嗜好,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往往起因于自己最初的从众心理和好奇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探究这一问题。
㈠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与好奇心
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
阅读感悟:“羊群效应”
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土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他地方还有更好的青草。
[各抒己见]:我们应如何克服盲从心理和“过分好奇”?
提示学生结合教材第15页的“知识链接”讨论交流。
【课堂小结】:我们要学会辨证地看待从众心理和好奇心,既要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又要克服盲从心理和“过分好奇“的消极影响,做到趋利避害。
【板书设计】:
第12课面对诱惑学会说“不”
㈠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代表发言。
[实话实说]:
①好奇心曾经给你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怎样积极的影响?
②在你的经历中,有没有因为“过分好奇”而让你难堪或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后果的事情?
学生组内自由交流。
教师引导:总之,好奇心和从众心理一样也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我们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努力克服盲从心理和“过分好奇”。
引导学生思考:宋某一步步陷入犯罪的深渊对我们有何启示?
学生小组交流,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点拨:对于好奇心,一方面,我们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探究,发挥其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要克制那些超越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好奇心,防止其消极影响,这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探究交流:在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过分好奇”的现象?这些现象对自己、他人和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七上课标要求
![七上课标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19dea1a14791711cc79179e.png)
课标要求:1.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心理的协调发展;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克服青春期的烦恼;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杜绝不良嗜好。
2.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
3.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磨砺意志,陶冶情操,锻炼个性心理品质;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1.认识自我(1)初中生心理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初中生心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处于半成熟期,这个时期又叫“心理断乳期”。
(2)中学时期是怎样的一个时期?中学时期是我们学习的关键期,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个人自我定位、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时期。
(3)中学生应从哪些方面来提高和完善自己?①学会学习;②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③关注自我心理健康;④勇于创新,勤于实践。
2.情绪的多样性与调节(1)人最基本的情绪类型有哪些?喜、怒、哀、惧。
(2)中学生情绪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情绪丰富而强烈,起伏变化大,很不稳定。
(3)调节情绪的具体方法有哪些?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理智控制、理性升华、改变认识、幽默等。
3.分析挫折和逆境,磨砺坚强意志(1)人生为什么有顺境也有逆境?由于家庭、社会和个人等原因,人生有顺也有逆。
(2)顺境和逆境的两面性是什么?遇到挫折人们常有的哪两种态度?①两面性。
顺境的两面性。
积极影响:一般来说,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能给个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负面效应:可以消磨人的斗志,使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逆境的两面性。
积极影响:能使人更坚强,促使人增长才干;负面影响:使人吃苦受累,备尝艰辛,甚至使人一蹶不振。
②遇到挫折人们常有两种态度:一是畏难止步,向挫折屈服;二是迎难而上,勇于战胜挫折。
后者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3)如何培养自己不畏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①正确认识挫折;②敢为人先;③培养高尚的志趣;④适当转换追求目标。
教科版思想政治八年级上第三单元《走自己的路》教案[1]
![教科版思想政治八年级上第三单元《走自己的路》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f203c17069eae009581bec42.png)
第三单元走自己的路一、课标要求1. 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2. 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有助于学生选择和实施道德行为,抑制不道德行为。
3. 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4. 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5.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6. 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从对生活中常见的从众现象的分析入手,剖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并且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从众现象的利与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一心理现象,思考在社会生活中如何独立思考,走向自主。
教材客观地分析了中学生中存在的典型的从众现象,即“追星”和“偶像崇拜”,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汲取经验和教训,通过对从众行为的分析,反思自己的行为,正确认识追星现象,学会独立思考,合理选择,承担责任。
本单元内容包括第六课“从众与自主”和第七课“偶像与自我”。
“从众与自主”包括“剖析从众”和“走向自主”两部分内容,分别从现象和利弊方面来分析从众现象。
第七课“偶像与自我”分为两个标题,“透视‘追星'”和“超越崇拜”,分别从现象和理性分析角度透视中学生中存在的追星现象,给学生搭建讨论的平台,从理论到实践,帮助学生反思自我,达到学习的目的。
教材知识结构如下: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从众现象及其心理学解释。
认识从众现象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了解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学会自主选择、勇于承担责任是克服盲目从众的方法。
了解抵制团体不合理压力的方法,培养抗拒外部不良诱惑的能力。
能够对追星现象进行理智分析,达到对崇拜的超越,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材主题、目标简表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材主题、目标简表](https://img.taocdn.com/s3/m/af455a56f46527d3240ce0c8.png)
3.1.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2.2.2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偶像与自我
透视“追星”
知识目标:懂得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怎样孝敬父母,如何与父母沟通,解决代际矛盾,实现和谐相处。知道教师职业的崇高,值得我们尊重;尊师的具体表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意义;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1.3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2.1.1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3.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父母、老师等沟通,克服逆反心理,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共同发展,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乐观心态。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学会感恩。
能力目标:培养积极健康的乐观心态,学会尊敬、理解和感恩,提高自身修养,进一步培养与人相处、与父母相处、与教师载相处的能力。
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教材主题、目标简表
单元主题
课
主题
三级主题
课目标
单元目标
课程标准
跨越代沟
走近父母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代沟”析疑
沟通与和谐
1.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2.理解生命是父母给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孝敬父母和尊敬长辈。
一念之差与
一步之遥
一念之差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与好奇心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与好奇心](https://img.taocdn.com/s3/m/10a54e0816fc700abb68fcaf.png)
你可以例举类似 的例子吗?
请问:
这样的好奇心能够保持吗?
好奇心是把“双刃剑”把握得好,有利于激 发我们探究新事物的兴趣,有所发现,有所 创造,消除无知,促进成长,造福社会; 把 握得不好,就会侵犯他人,危害社会,伤害 自己。
怎样正确对待好奇心?
一方面:我们既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 内积极探究,发挥其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积 极作用; 另一方面:我们要克制那些超越道德和法律 规范的好奇心,防止其消极影响,这是我们健 康成长的保证。
据说人永远不可能用自己的舌头添到自己的手肘。
据说,看到的人都会不由自主的 用舌头舔手肘。
想一想:从小到大, 你自己曾经对哪些事物产 生过好奇心呢?你又是如 何做的呢?
什么是好奇心?
好奇心是指与惊奇情绪相联系的,由 新奇刺激所引起的一种朝向、注视、接近、 探索的心理状态。
我们现在有螃蟹吃是因为有人好奇而第一个去 吃了螃蟹,发现非常美味 瓦特发明蒸汽机不过因为他看到烧水时的情景 感到好奇 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好奇之下发现了万有引力
据说打喷嚏过于强劲了,会导致胸腔破裂,但是如果你想 要将这个喷嚏强行忍住,却会导致你头或者是脖子中某个血管 的破裂。 据说在你打喷嚏的时候,如果你坚持睁着眼打,说不定会 把你的眼球给一起打出来。 据说如果你打电话,超过一个小时,那么你耳朵里的耳屎 会增加大概 700倍左右。
据说如果把最普通的那种白炽灯泡放进嘴里就拿不出来了。
青少年应怎样正确对待从众心理?
我们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 不固步自封; 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不迷信、不盲从。
克服从众心理的途径有哪些?
1、提高知识水平。 你要成为你自己 2、培养自尊心与自信心。 既然成为一粒种子 3、提高自制性与独立性。 就要萌发出希冀的芽尖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走自己的路》教材解读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走自己的路》教材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547b63d580216fc700afdcb.png)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走自己的路》教材解读黄龙溪学校初中政治组解读流程:一、 解读理念通过新旧课程标准的对比可以发现,课程理念在表述的方式和顺序上作了一定的改变。
将“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修改为“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解读课标解读学情解读过程中的反思与困惑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并把它放在三大理念之首。
其中“追求”改为“核心”是最重要的一处修改,凸显了这一理念的极端重要性。
同时,在2011年版课标涉及的三大理念中,第一个理念属于目标理念,第二个理念属于条件理念,第三个理念属于方法理念。
其中目标理念中“帮助”二字说明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既不是生硬灌输,也不是强制、他律,而是引领学生感悟、提升、践行,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所以,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研读课标和教材,知道我们教的知识是什么,另外一方面,也需研读学情,只有深入的了解学生,才能知道怎样以最有效的方法传递知识。
也就是说,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吃透两头”,即吃透课标、教材,吃透学生。
这也是我们备课组解读教材过程中所坚持的理念。
二、解读课标、教材、学情(一)解读课标——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来解读与这一单元有关的课标要求及变化1、课程目标通过新旧课程标准的对比可以发现2011版课程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新增了“形成自主自立的个性品质”。
(2)在能力目标上对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由过去的“初步认识和理解”变为“学会面对”;对于价值判断和选择由过去的“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变为“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实际上在能力目标的上提高了。
(3)在知识目标方面由过去的“了解”,变为“了解”“认识处理”,要求也提高了,具体到本单元不但要了解从众的利与弊,和追星的原因及利弊,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避免盲目从众,如何超越崇拜。
八下政治期中重点知识
![八下政治期中重点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a589823ed630b1c59eeb5c7.png)
八年级(下)思想品德期中考试重点知识考试范围:第11课~15课第四单元分清是非第11课心中要有杆秤一、追求公平1、公平含义: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
2、追求公平的意义:(1)对社会而言,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社会成员,社会才会和谐。
(2)对个人而言,公正、平等地对待周围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
3、一个公平社会的关键在于它把获得社会地位和财产的机会平等、公正地摆在绝大多数人面前。
4、对待他人是否公平,将会对他人产生很大的影响,人们也能够从我们为人处世的方式中看到我们的价值标准和道德素养。
5、公平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
6、正确态度:我们一方面要努力追求公平,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而尽我们所能;另一方面要学会接受,学会宽容,学会泰然处之。
我们追求公平,要求社会与他人公平地对待自己,享受自己应有的权利,但同时也要公平地对待别人。
二、维护正义1、正义的基本要求有两方面:一是不要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
二是面对不良社会现象,要勇敢地加以制止。
即:就是要维护社会的规则和秩序。
2、维护正义意义:人们只有心怀正义,才可能驱除内心的贪婪、自私和恐惧,敢于同不良社会现象作斗争,才能使邪恶无处藏身。
3、如何维护正义?(1)维护正义,就是维护社会的规则和秩序。
(2)维护正义,要有一颗同情心。
(3)维护正义,要勇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斗争。
否则必然会助长邪恶势力的气焰,也必将最终伤害到自身。
4、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既要做到见义勇为,又要做到见义智为。
原因:敢于匡扶正义,是我们有良知的表现。
未成年人身体尚未发育成熟,社会经验不足,我们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
如拨打110报警,举报,记住犯罪分子特征等。
三、明辨是非为人正直1、判别是非的依据是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2、是非不分的危害:不仅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而且破坏了社会风气,危害了社会秩序,也必将危及自身。
3、做一个明辨是非的人,(1)不要轻易“随大流”,要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2)在面对“权势”时,能够不委曲求全;(3)在有利益冲突时,勇于主持公道,维护正义。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单元(课表要求+中考要点+单元试题) 鲁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单元(课表要求+中考要点+单元试题) 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30612c964bcf84b9d57bb4.png)
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五单元(课表要求+中考要点+单元试题)【课标要求】1.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2.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3.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4.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中考要点】1.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2.团结才有力量3.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4.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5.积极参与社会生活重要性。
6.学会理性认识社会生活。
7.自觉养成谦让、分享、助人的亲社会行为。
8.积极为社会作贡献。
【学法指导】“团结就是力量”、“以集体利益为重”、“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在复习本单元时,首先要突出这些知识点地把握和理解。
在掌握第一部分时,要围绕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既要认识到集体对个人的重要性,又要认识到集体的发展离不开个体成员的努力,从而真正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为理解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奠定基础。
在掌握第二部分时,主要从“为什么”、“怎么样”“如何做”三部分把握。
在真正理解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试题或各种情景来加深对知识的运用和理解。
【名题点击】1.张平和李丽从小就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之间出现了不太和谐的音符。
张平性格活泼,喜欢结交新朋友,而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而李丽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而且很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她觉得社会生活变幻莫测,人际关系复杂,有时候她也非常羡慕张平,希望能像她那样和大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可是不知从哪里做起。
为此,她很茫然。
(1)请运用所学知识,对张平、李丽的表现进行简要评析。
(2)假如你是张平,作为李丽的好朋友,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解析:这道题目反映出的内容与一部分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
八年级政治下册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与好奇心教案 苏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与好奇心教案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959216e6294dd88d1d26b15.png)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与好奇心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12课面对诱惑学会说“不”第1课时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与好奇心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好奇心理,好奇心是可贵的,既要珍惜,有要注意把握好方向。
[知识与能力]1.懂得好奇心含义和重要性,全面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知道它们作用。
2.知道不良嗜好的危害性,懂得好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3.把握好奇心理,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和如何克服盲目从众的心理。
三、教学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四、教具准备:多媒体及课件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与好奇心教学过程:课堂导入教学过程:(用电子幻灯片提纲展示)情境导入《“小泽征尔”的故事》,引出生活中的从众现象。
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决赛中,小泽征尔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
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留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
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没问题,是他错了。
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才,小泽征尔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语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的精心设计的“圈套”!思考:看了“小泽征尔故事”,你有何感想?解惑明理《小明的困惑》,分析从众心理所引发的困惑以及如何解决。
小明是一位即将升入高一的学生,就在开学前夕,他遇到了一系列的烦恼和困惑。
小明的困惑主要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如何解决?教师寄语你要成为你自己专家建议《正确认识从众心理》有的人对“从众”持否定态度。
其实它具有两重性: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陈规;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即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如误会等。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六单元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六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be9b7885d4d8d15abe234e9b.png)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六单元(十三、十四课)复习 导学案1、知识:理解情绪对个人的影响和作用;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知道调控情趣的一些有效方法;学会培养高雅生活情趣,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2、能力:能够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自觉抵制庸俗情趣,提高品格修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合理宣泄不良情绪,适时恰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自觉运用好奇心和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运用正确的方法,积极追求高雅的生活,过真正富有情趣的生活。
二、合作互助,构建知识结构:要求:1、学生先自己构建知识体系(可小组合作完成)。
2、教师媒体展示完整的知识体系。
3、学生对照,补全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4、标记出重点问题(小组展示)并巩固记忆。
(一)整体结构:(二)重点知识框架:1、情绪的类型:_____、 ____、____ 、_____ 。
让 2、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快 了解自己的情绪 积极情绪_____________。
乐 3、情绪的影响时 消极情绪_____________。
时围 1、调控情绪的具体方法:绕在 调控好自己的情绪我身 2、合理宣泄不良情绪的做法:边追求 1、情趣分为高 高雅情趣雅 2、不同情趣对个人的影响情 生活处处有情趣 庸俗情趣 趣 3、培养高雅情趣(作用):品味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具体做法)美好 1、 积极作用生 好奇心活 2、 培养正当的情趣、爱好正确对待好奇心和从众心理1、盲目从众的危害:从众心理2、杜绝不良嗜好:对照时知识结构,标注出重点基础知识。
10分钟巩固记忆。
(四)知识再现:基础知识抢答方式:1、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2、 小组互相提问,巩固记忆。
3、 以小记者的方式采访回答。
(媒体展示知识)三、单元知识链接:(一)知识勾连:1、不同的情绪分别会对人们的行为和生活产生什么影响?2、怎样调控好自己的情绪?3、如何合理地宣泄不良情绪?4、 高雅情趣有哪些积极作用?5、 对好奇心、从众心理,你有何新的认识?6、 你打算怎样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情趣的影响知 高雅情趣的作用正确对待好奇心和从众心理调控好自己的情绪 行 合理地宣泄不良情绪学会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二、 典例精析,体悟规律,掌握技巧:(一)心理咨询:“我是一名初一的学生。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与好奇心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与好奇心](https://img.taocdn.com/s3/m/caa94ab6c77da26925c5b072.png)
湖南的一个少年何骥,因为好奇发现了鸡蛋是 大头先出母体的,这一发现得到许多生物学家 的称赞,因为,在文献中都没有记载过。 小刚因为好奇心的驱使吸了第一口海洛因。吸 毒一口,羊入虎口。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吸 低了成绩,吸坏了身体,吸干了财产,最后跌 进了犯罪的深渊。
结乎人人都有,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 A、这是一种不由自主的心理现象 B、从众心理总能克服固执已见、盲目自信等 缺点 C、从众心理总会抑制我们的个性发展 D、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有从众心理
你有过分好奇遭遇过尴尬甚至犯过错 误吗?请将你的感受与同学一起分享。
好奇心是把“双刃剑”,把握得好,有利 于激发我们探究新事物的兴趣,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消除无知,促进成长,造福社会; 把握得不好,就会侵犯他人,危害社会,伤 害自己。 正确认识好奇心的影响 对于好奇心,我们既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 的范围内积极探究,又要克制那些超越道德 和法律的好奇心,趋利避害。
羊群效应:
在一群羊面前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 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 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 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尽 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在了。
1、这则报道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从众心理
2、你有过或看过从众心理的现象吗? 请从学习或生活中举例说明。 3、“从众心理”好还是不好?
一、从众心理 1、什么是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几乎人人都有它是指 ____________ 2、从众心理有什么影响 ? 从众心理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发展。 ①一方面从众心理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另一方面从众心理又可能抑制我们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克服盲目从众心理? 二、好奇心 1、什么是好奇心?好奇心是指______________的心理状态。 2、如何正确认识好奇心的影响?(好奇心的两重性) 3、如何正确对待和利用好奇心?
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1)
![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1)](https://img.taocdn.com/s3/m/9b6d086b83c4bb4cf6ecd119.png)
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中学生要学会正确认识和理智面对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正确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稳定与发展相互依存, 相互促
功的基础性条件。
(3)负责任需要付出代价。 这些代价既可能是付出的时间、 精力和金钱, 也可能是放弃与责 任无关的个人兴趣、爱好和利益,还可能是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批评和处罚。 不负责任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比如:得不到人们的信任;受到道德的谴责,受到法律的 惩罚;损害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危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等等。因此,一个人应当对自己的 行为负责,对社会负责,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4)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需要做到: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和国家 负责。
进。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 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觉不能
有丝毫动摇。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也干不能,发展只能是一 种良好的愿望。吸有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才能正确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保证 社会的蓬勃发展。
(2) 在社会生活中,个人对他人的依赖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享有的每一件物品,得到的每 一种帮助,无不是他人的智慧、劳动和爱心有付出。当我们明白自己生活的一切条件不是凭 空产生的、自己每时每刻都在享受他人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时候,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理所 当然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感受社会发展的 脉搏, 关注社会的今天和未来, 把青春的热情和力量奉献给社会, 这不仅是我们未来的任务, 而是现在不应该开始的行动。 (3)从众是指个体的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 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随波逐流” “人云亦云”就是从众现象的很好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框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
教学目标:
1.既善于学习他人的智慧和经验,又能够逐步培养自己的个性,不盲从。
2.不以恶小而为之,坚决杜绝不良嗜好。
3.对“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深恶痛绝,做到自觉抵制。
4.能够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知道吸烟、酗酒、网络成瘾的危害性。
深刻认识“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对人的毒害及其罪恶。
5.能够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不断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6.培养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能够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
教学准备:配乐朗诵《好奇的思绪》。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
1.心理测试:在屏幕上打出三条线段,让学生比较它们与标准线段的长短。
2.问题探究:为什么有的同学会改变自己的观念?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现象?
二、学习新课
1.讨论交流:什么是从众心理?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说明。
(从众心理几乎人人都有,它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不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
)
2.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从众心理的心理现象。
3.组织讨论:联系上述情景,谈谈从众心理对我们的学习、生活的影响。
4.教师小结:第15页第一段。
5.课件展示学生逸飞的日记,探究:联系逸飞的日记,结合具体事例谈谈我们如何“成为我自己”。
6.小结:第15页第三段。
7.指导学生完成第16页的探究。
8.课件展示:配乐朗诵《好奇的思绪》。
思考:什么是好奇心?
9.合作探究:好奇心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我们怎样正确对待好奇心?
三、课堂总结
既善于学习他人的智慧和经验,又能够逐步培养自己的个性,不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