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盐的概念,知道盐的组成和性质。

2. 使学生能够识别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如食盐、白糖、味精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盐的概念和组成。

2. 盐的性质。

3. 常见盐的识别和了解。

三、教学难点:1. 盐的组成和性质的深入理解。

2. 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利用生活实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酸、碱、盐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盐的概念和组成:通过PPT展示,讲解盐的定义、组成及分类。

3. 讲解盐的性质:介绍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4. 了解常见盐:讲解食盐、白糖、味精等生活中常见的盐的来源、用途和性质。

5. 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食盐、白糖、味精等盐的样品,观察其外观和味道。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盐的重要性和在生活中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调查和了解其他常见的盐及其用途。

8. 板书设计:盐的概念和组成定义: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盐的性质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味道等。

化学性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常见盐食盐:来源海水、矿石,用途调味、保存食物。

白糖:来源甘蔗、甜菜,用途调味、甜品制作。

味精:来源谷物,用途增强食物鲜味。

9.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使学生了解了盐的概念、组成和性质,能够识别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

在实践操作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但在讲解盐的组成和性质时,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巩固。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盐的概念、组成和性质的掌握程度。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盐的定义和性质,知道盐是由酸根和金属阳离子(或铵根)构成的化合物。

2. 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及其用途,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盐的定义和性质。

2. 常见盐的名称、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难点:1. 盐的分类和性质。

2. 常见盐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盐的性质和用途。

2. 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常见盐的作用。

3. 利用实验、讨论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内容:1. 盐的定义和性质a. 盐的定义b. 盐的性质(如溶解性、酸碱性等)2. 常见盐的名称、性质和用途a. 氯化钠(食盐)b. 碳酸钠(纯碱)c. 硫酸铜(无水硫酸铜)d. 硝酸钾(硝石)3. 盐的制备方法和应用a. 制备方法(如蒸发、结晶等)b. 应用(如日用化学品、农业等)4. 生活中的盐现象分析a. 分析生活中的盐现象,如食盐的调味作用、纯碱的去污作用等。

b. 探讨盐在人类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5. 盐的化学反应a. 盐的溶解性反应b. 盐的置换反应c. 盐的复分解反应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盐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盐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作用?”2. 探究盐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讨论,总结盐的定义和性质,如溶解性、酸碱性等。

3. 学习常见盐的名称、性质和用途:分组讨论常见盐的名称、性质和用途,各组汇报成果,进行交流。

4. 分析生活中的盐现象: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盐现象,如食盐的调味作用、纯碱的去污作用等,探讨盐在人类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5. 盐的化学反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或讨论,了解盐的化学反应,如溶解性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6.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问学生对盐的理解和认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盐的概念,掌握盐的组成和性质。

2. 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认识常见盐的用途和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盐的概念、组成和性质。

2. 常见盐的用途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盐的组成和性质的理解。

2. 常见盐的用途和作用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盐的性质和用途。

2. 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了解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盐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盐的种类和作用。

2. 讲解盐的概念、组成和性质:通过PPT展示,讲解盐的定义、组成和性质。

3. 分析常见盐的用途和作用:举例说明氯化钠(食盐)、碳酸钙(石灰粉)等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其他常见盐的用途和作用。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总结生活中常见的盐及其作用,准备下一节课的交流。

附:板书设计《生活中常见的盐》一、盐的概念: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二、盐的组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 酸根离子三、盐的性质:根据组成离子性质确定。

四、常见盐的用途和作用:1. 氯化钠(食盐):调味、保存食物、融雪等。

2. 碳酸钙(石灰粉):建筑、农业、治理酸性土壤等。

3. 其他常见盐:硫酸铵、硝酸钾等。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盐的概念、组成和性质的理解。

2.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常见盐的用途和作用的认识。

3. 通过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盐的总结和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看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优质课教案(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盐类的概念,了解有哪些常见的盐以及食盐的用途。

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别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氯化钠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2.通过粗盐的提纯过程,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别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工业盐误作生活用盐的危害,进而认识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2.通过探究活动,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粗盐的提纯,掌握别离混合物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难点盐类的定义,及对盐类物质进行推断。

四、教学打算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粗盐、水、烧杯、漏斗、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滤纸、火柴等。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第2课时〕石家庄市鹿泉市上庄镇中学魏彦昆孙国锐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用途。

2.掌握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响的复习,用实验的方法推断碳酸钠、碳酸氢钠等一类物质也能和盐酸发生反响,并学会碳酸根离子的鉴定。

2.通过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石灰水混合,依据实验现象,推断碳酸钠和石灰水能发生化学反响。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有紧密的联系二、教学重点1.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和用途2.碳酸根离子的鉴定。

三、教学难点碳酸根离子的鉴定。

四、教学打算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稀盐酸、澄清石灰水、试管。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使用“局部酸、碱、盐的溶化性表〞;了解盐类的化学性质。

2.学会运用复分解反响发生的条件,推断反响是否能发生。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盐类化学性质的归纳,了解复分解反响发生的条件,学习用归纳、比拟的方法认识事物。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分类、性质和用途。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常见盐的分类、性质和用途。

难点:盐的化学性质及实验操作。

三、教学准备1.教具:PPT、实验器材、实验药品。

2.学具:笔记本、笔。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盐吗?它们有什么用途?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常见盐的分类、性质和用途。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效果。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常见盐的分类,如:食盐、碳酸钙、碳酸钠等。

2.教师讲解常见盐的性质,如:溶解性、稳定性、反应性等。

3.教师讲解常见盐的用途,如:烹饪、洗涤、建筑材料等。

四、课堂实验1.实验一:食盐溶解实验目的:观察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性。

步骤:取适量食盐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水,观察溶解情况。

2.实验二: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实验目的:观察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现象。

步骤:取适量碳酸钙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盐酸,观察反应现象。

五、课堂小结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盐的化学性质,如:酸碱反应、沉淀反应等。

2.教师讲解盐的实验操作,如:称量、溶解、过滤等。

三、课堂实验1.实验三:碳酸钠与硫酸反应实验目的:观察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的现象。

步骤:取适量碳酸钠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硫酸,观察反应现象。

2.实验四: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实验目的:观察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的现象。

步骤:取适量氯化钡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硫酸钠,观察反应现象。

四、课堂小结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五、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实验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分类、性质、用途及化学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设计: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设计: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2.简答题:设计一些关于盐的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简答题,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应用题: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应用题,如计算食盐的含量、设计制盐工艺等,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盐的种类、性质、用途等,并强调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盐的知识,如查阅资料了解制盐工艺的发展历程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1.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调查报告:要求学生调查生活中盐的应用,了解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课后阅读: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制盐工艺的发展历程、盐的生理作用等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设计: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此外,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设计实验验证盐的水溶液的酸碱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调查生活中盐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情境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盐的来源、性质和用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在讲解盐的种类、性质、用途时,结合相关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化学的魅力。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1.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1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1.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1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1.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1.1《生活中常见的盐》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盐的定义、分类、性质和用途,掌握常见的盐类化合物如氯化钠、硫酸铜等的化学式和性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盐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不是很清晰,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验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有很高的兴趣,可以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盐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2.掌握常见的盐类化合物如氯化钠、硫酸铜等的化学式和性质。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盐的定义和分类。

2.盐的性质和用途。

3.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盐的性质。

2.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盐的结构和性质。

3.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

2.实验器材和试剂:氯化钠、硫酸铜等。

3.学生分组和实验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盐的定义、分类和性质,通过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盐的结构和性质。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盐的溶解、熔点和导电性等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所学知识,回答盐的性质和用途相关问题。

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食盐的调味作用、硫酸铜的防腐作用等。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1.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1.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1.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盐的基本性质和分类;2.掌握生活中常见盐的命名和制备方法;3.掌握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常见盐的命名和制备方法;2.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盐的制备方法;2.盐的应用领域。

四、教学准备1.电脑和投影仪;2.教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3.实验器材:试管、烧杯、酒精灯等。

五、教学过程五.1 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引入盐的生活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我们吃的食盐、腌制食品中的盐和海盐等;2.学生就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盐展开讨论,谈谈盐的用途和重要性。

五.2 盐的基本性质和分类(15分钟)1.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盐的基本性质和分类的PPT,向学生介绍盐的定义和组成;2.学生跟随PPT学习盐的分类,包括正盐、酸盐和复盐,并做相应的笔记。

五.3 常见盐的命名和制备方法(30分钟)1.教师列举常见盐的名称和化学式,如氯化钠、硫酸铜等,然后解释它们的命名规则;2.教师通过实验和投影仪展示盐的制备方法,如通过中和反应、置换反应等;3.学生在实验中参与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盐的制备方法。

五.4 盐的应用领域(20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如食盐的使用、农业中的肥料使用、工业中的脱硫剂使用等;2.学生就盐的应用领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盐在每个领域的作用和重要性。

五.5 总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重点强调盐的基本性质、分类、命名和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自己寻找一个日常生活或工业中应用盐的案例,并写一篇200字的作文进行描述。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知识点讲解、实验演示和应用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盐的基本性质和分类,掌握了常见盐的命名和制备方法,并认识到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盐的定义和性质,知道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 让学生掌握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种类和用途,如氯化钠(食盐)、碳酸氢铵(小苏打)、硫酸铜(无水硫酸铜)、碳酸钙(石灰石)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 盐的定义和性质2. 常见盐的种类和用途教学难点:1. 盐的化学式的书写和理解2. 盐的实际应用场景的把握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实物盐样品、实验室用具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记录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盐样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都是盐,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二、盐的定义和性质(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讲解盐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做好笔记。

2. 教师提问:盐的化学式是怎么写的?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三、常见盐的种类和用途(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常见盐的图片和名称,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用途。

2. 学生跟随PPT学习,做好笔记。

四、实验室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布置实验室任务:观察和分析常见盐的物理性质(如颜色、形状、溶解性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盐的定义、性质、种类和用途。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盐的定义、性质、种类和用途的掌握情况。

2. 实验室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室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盐的知识。

六、教学延伸(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盐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农业(用作化肥)、工业(生产化学品)等。

2. 学生跟随PPT学习,了解盐的广泛应用。

九年级《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教学设计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提高作业效果。
4.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盐的性质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5.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学以致用意识。
6.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突破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7.整合跨学科知识,如历史、地理等,让学生了解我国盐文化的发展,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盐的性质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何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记录讨论结果,分享各组的观点。
3.教师点评各组的讨论成果,总结盐的性质与生活应用之间的关系。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发放练习题,内容涵盖盐的性质、分类、应用等方面,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1.学生对盐的概念、分类和性质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的知识盲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学生在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方面的能力,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在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面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4.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生动的实例、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强化课后实践,鼓励学生在家中开展小实验,观察盐的性质,并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9.定期进行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困难,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10.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4.学会通过实验操作,观察盐的性质变化,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1.1生活中常见的盐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1.1生活中常见的盐优秀教学案例
2.设计小组实验,让学生共同完成实验操作和观察。例如,小组合作进行盐的溶解实验,观察不同温度下盐的溶解情况,并共同分析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
3.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例如,在小组合作结束后,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贡献和表现,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培养他们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能力。例如,在课堂结束后,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目标和达成情况,并记录在反思日记中。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盐的定义、分类和性质。讲解盐的概念,介绍盐的分类方法,如根据来源分为天然盐和合成盐,根据化学成分分为无机盐和有机盐等。讲解盐的性质,如溶解性、熔点、沸点等。
2.教师通过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用途,如食盐用于调味,白糖用于甜味,味精用于增鲜等。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如食盐的溶解实验,白糖的燃烧实验等,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总结盐的性质和变化。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生活中常见的盐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见解。
2.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总结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特点和用途。
(五)作业小结
1.学生展示作业成果,分享自己的调查和了解结果。
2.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学习和作业完成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本节课以生活中常见的盐作为切入点,通过展示各种盐的图片和实物,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盐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课时教学设计
3.分层次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和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提升。
4.情感教育:结合盐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掌握生活中常见盐的定义、分类、性质和用途。
2.学会使用化学式表示盐,并能正确书写生活中常见盐的化学式。
3.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并)讲授新知
1.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盐及其化学名称,如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铜等,并讲解它们的性质、用途和化学式。
2.以食盐(氯化钠)为例,详细讲解化学式的书写规则,以及如何根据离子的价数确定化学式。
3.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操作过程,讲解盐的溶解性、酸碱性等性质,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性质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实验、分类、归纳等方法,深入探究生活中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激发兴趣: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2.注重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盐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解盐的溶解性、酸碱性等基本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1.盐的性质与分类的深入理解,尤其是不同盐的性质差异及其原因。
2.化学式的书写规则,以及如何将化学式与实际物质联系起来。
3.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规范、实验技巧等。
4.强调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规范、实验技巧等,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教学设计
3.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小组合作,选择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盐,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其性质(如溶解性、腐蚀性等),并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和结论。
5.深入了解一种工业用途的盐(如硫酸铜、氯化钠等),调查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并撰写一篇小论文,探讨其作用和意义。
6.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搜集有关盐的趣味知识,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要结合课堂所学,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作业完成过程中,注意查阅资料、请教他人,培养自主高作业质量。
4.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改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3.实验教学,培养技能:
-指导学生进行盐的提取、检验及制备实验,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变化的奇妙,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4.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结合生活实例,解释盐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食盐的调味、纯碱的清洁作用等。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环境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养成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品质。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掌握了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概念,了解了物质的性质、变化等方面的知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生活中常见的盐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盐的化学性质、分类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深入。因此,在本节课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图片和实物,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盐的性质和用途。
2.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a.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已知的盐的种类、性质和用途。
b.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盐的溶解性,观察实验现象,总结规律。
4.学生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好奇心,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教师应设计梯度性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提高他们的化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知识与技能:掌握生活中常见盐的种类、化学性质、用途及其化学式的书写。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下册(人.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种类,如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钙等,并理解它们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2.学会使用化学式表示盐,并能正确书写常见盐的化学式。
3.掌握盐的溶解性规律,能够预测不同盐在水中溶解的情况。
4.学会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盐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溶解性等。
c.学生尝试书写常见盐的化学式,教师给予指导,纠正错误。
3.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a.设计与盐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b.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盐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溶解性等,并记录实验结果。
4.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a.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在课堂开始时,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实物,如食盐、硫酸铜晶体、碳酸钙等,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盐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接着,教师简要介绍这些盐的名称和用途,激发学生的兴趣。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盐的概念,掌握盐的性质和分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盐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健康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盐的概念: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 盐的分类:根据组成盐的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不同,盐可分为不同类型,如钠盐、钾盐、钙盐等。

3. 常见盐的性质: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铵等常见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4. 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盐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盐的概念、分类、性质及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2. 教学难点:盐的分类及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盐的性质和分类。

2. 利用实验、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对盐的认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盐的应用。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盐,盐有哪些种类。

2. 讲解盐的概念:介绍盐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3. 学习盐的分类:讲解不同类型的盐,让学生了解盐的分类及特点。

4. 探究常见盐的性质: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铵等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5. 总结盐的性质和分类: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明确盐的性质和分类。

6. 讲解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介绍盐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盐的认识。

8.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盐的知识掌握。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理解盐的概念,知道盐的种类和常见的盐。

2.掌握盐的命名规则和化学式的写法。

3.了解盐的性质和一些常见的盐的用途。

二、教学重点1.盐的种类和命名规则。

2.一些常见的盐的用途。

三、教学难点1.化学式和离子式的写法。

2.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盐的名称确定化学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首先,我会用一道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你们平时生活中会用到哪些盐?”学生可以通过回答问题来介绍一些常见的盐的名称和用途。

2. 学习盐的概念(10分钟)接着,我会向学生介绍盐的概念。

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晶体,它是由酸和碱中和得到的产物。

盐可以分为无机盐和有机盐两大类。

3. 盐的种类和命名规则(15分钟)在学习盐的种类和命名规则之前,我会提醒学生关于离子符号的基本知识,如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符号以及它们的价。

然后,我会详细介绍盐的命名规则,包括: - 金属阳离子与非金属阴离子:非金属阴离子的词尾改为 -ide。

- 两种非金属离子:将其名称并列,前面的离子字母数量较少时加前缀“亚-”。

接下来,我会通过例子让学生进行练习,并解答他们的疑惑。

4. 盐的化学式写法(15分钟)在学习盐的化学式写法之前,我会简单介绍一下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

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数量。

盐的化学式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符号组成的,它们的数量比例可以根据化合价确定。

我会通过示例来教学生如何根据化学式写出盐的名称,并帮助他们解决其中的困难。

5. 盐的性质和常见用途(10分钟)在讲解盐的性质和常见用途之前,我会利用实验进行展示,让学生观察一些盐的溶解、融化等现象。

然后,我会向学生讲解一些常见的盐的性质,如固体盐的结晶性、盐水的导电性等。

同时,我会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盐的用途,如食盐的调味作用、氯化钠的工业用途等。

6. 小结(5分钟)最后,我会与学生进行小结,复习盐的种类、命名规则、化学式写法以及一些常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

生活中常见盐说课教案模板(共5篇)

生活中常见盐说课教案模板(共5篇)

生活中常见盐说课教案模板(共5篇)篇:生活中常见的盐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目标设置、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第二课时,通过上节课教学,学生知道了生活中常见的盐及主要用途,了解了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盐的某些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这节课主要探究学习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从《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化学学科自身特点可以看出:复分解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内容,它要求学生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条件及酸碱盐的溶解性;学会判断复分解反应类型;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本课学习前学生已知道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化合、分解、置换反应,但对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类型不能做出判断,从而产生疑问,因此,本课学习复分解反应,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似曾相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会缓解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紧张情绪,使学生保持轻松、良好的心态。

而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又体现了复分解反应知识的层次性、系统性,渗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理念,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复分解反应作为化学用语中的“高层建筑”,既需要前面基础知识:元素符号、化合价及化学式书写等基本化学用语的辅助,也需要酸碱盐溶解性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支撑。

所以,熟练准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无论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还是今后化学的继续学习,都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的综合素养也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说目标依据课标、教材内容,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理解复分解反应,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一些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2、初步学会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

2、学会运用分类、比较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出反应规律,形成“复分解反应的概念”,通过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体会“复分解反应的条件”、“酸碱盐的溶解性”。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11.1生活中常见的盐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11.1生活中常见的盐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11.1生活中常见的盐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生活中常见的盐类物质——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性质、组成、分类和应用。
2.学会使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化学反应过程,并能解释反应原理。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生活中与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深入讲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阶段,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分成若干小组,讨论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生活经验。
2.各小组选取一个代表性的例子,分析其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
3.学生之间相互提问,解答疑惑,共同提高对这三种盐的理解。
4.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阶段,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判断题:关于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性质和应用,让学生判断正误。
2.选择题:涉及这三种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让学生选择正确的答案。
3.填空题:补充完整与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相关的化学反应过程。
3.创新设计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某一性质。要求实验方案具有可行性,实验操作安全规范。
4.拓展阅读题:推荐学生阅读一本与化学相关的科普书籍,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知识视野。
5.小组合作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总结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在生活中的应用,制作一份PPT或手抄报,分享给全班同学。
6.家庭作业题:布置一份综合性的家庭作业,涵盖本章节所学知识,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巩固课堂所学。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2.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盐的性质和用途,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4.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5.预习作业:
(1)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特点。
(2)思考如何通过实验验证酸、碱、盐的中和反应。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要认真完成作业,做到书写工整、条理清晰。
2.实践作业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
3.拓展作业要注重资料收集和整理,力求内容丰富、观点明确。
4.小组合作作业要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确保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梳理知识结构。
3.教学目标: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图片,如食盐、纯碱、小苏打等,引导学生关注盐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提出问题:这些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它们是如何制备的?性质上有何特点?
3.引发思考:通过对生活中盐的观察,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兴趣,为新课的讲授做好铺垫。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本章节《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新人教版

生活中常见的盐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⑴通过对盐的化学性质的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

⑵.巩固有关重要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复分解反应的规律。

学会运用酸、碱、盐溶解性表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⑶.进一步认识盐与金属、酸、碱、盐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化学反应发生的规律,提高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中考要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盐的有关制法设计方案及一些物质的鉴别、除杂方法的选择,拓展学习视野,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和严谨地科学探究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并逐渐引导到实际生产实践的运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认识化学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重点: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

难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有关知识的综合应用。

方法:讨论归纳、实验探究。

二、[教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学目标
通过资料收集和实验探究,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种类和用途。

初步学会粗盐提纯和鉴定碳酸根离子的方法;能判断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及发生条件。

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了解我国科学家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激发爱国热情和学习激情。

重点和难点
重点:粗盐的提纯、对碳酸盐的特性的认识、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形成。

难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判断。

实验准备
①粗盐的提纯:烧杯、漏斗、量筒(10 mL)、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药匙、铁架台(带铁圈)、滤纸、剪刀、托盘天平、粗盐、水。

②[实验11-1]与[实验11-2]: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碳酸钠、碳酸氢钠、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③增加的演示实验: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

④多媒体电脑及投影仪。

课时安排共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初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前准备
学生多渠道收集四方面的资料:
①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高锰酸钾、碳酸钙等实物。

②食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③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等几种常见的盐,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的用途。

④氯化钠、碳酸钙在自然界的存在情况,我县境内的碳酸钙的含量如何?人们是怎样从自然界中获取氯化钠、碳酸钙的?
创设情境
多媒体投影播放电影《盐》(节选),让学生在轻音乐声中,观赏美丽的风光,了解盐的历史,初知盐的用途等。

学生活动
1.交换观察、交流信息:在日常生活中搜集到的常见盐的实物,简述其外观及性质;交流课外阅读或网上查找的文字、图片等信息资料。

2.集体交流:各组代表汇报相互交流情况。

(教师作必要的补充,给予恰当的点评)
3.阅读教材P72-73,整理资料,完成下表。

(教师巡回指导、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发现典型)
4.集体交流:各组代表汇报交流整理后的资料。

(学生可以补充、修正;教师给予提示、补充、点评)
教师指导
1.多媒体投影:投影出整理的完整资料表。

(学生对照此表补充、完善自己的资料表,也可以提出疑问)
2.简要说明、释疑,评价学生学习状况。

练习巩固
学生主持,出示问题(常见盐的名称、化学式、用途等),小组竞赛(抢答问题或争抢板书化学式)。

自我反思
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同位同学交流与互查。

课后活动
1.p78 1.2
2.家庭小实验:将食盐与细砂混合后,再分离出来。

(提示:仪器代用品,想想制作简易净水器的原理。

为下一课时做准备)
第二课时活动与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
创设情境
1.学生交流家庭小实验情况(教师点评)。

2.教师出示:一瓶食盐,一瓶粗盐,一瓶食盐的水溶液,一瓶粗盐的水溶液。

3.学生观察:
①固体食盐与粗盐的外观差异;
②食盐与粗盐的水溶液的外观差异。

4.提出问题:“如何将粗盐转化为精盐?”“怎样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今天的学习任务:活动与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

学生活动
1.分组讨论:(教师深入实验小组,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发现典型)
①通过观察、比较固体食盐与粗盐的外观和食盐与粗盐的水溶液的外观,你得出什么结果?
②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你采取什么方法?
③粗盐提纯的基本步骤有哪些,怎样设计?
④每个步骤,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交流讨论结果:
①组内交流,形成方案。

②全班交流,互为补充。

(教师发现典型,及时评价;根据问题,及时指导)
教师示范
1.制作过滤器。

2.简要说明过滤操作注意事项。

学生活动
1.分组实验:分工协作,分步操作,记录现象及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发现典型)
2.交流实验结果:各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实验的得与失。

(教师适时点评,告诉精盐产率的理论值)
3.学生评议,提出疑问:
①我们小组得出的精盐产率大于理论值,为什么?
②我们小组得出的精盐产率远低于理论值,为什么?
4.分组讨论:
①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②根据实验误差的原因,你在操作中,还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改进?
5.交流讨论结果:尽可能多找出造成实验误差可能出现的原因。

(学生可以进行争论,教师给以引导)
教学小结
1.学生: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提高了哪些能力?(学生自我评价)
2.教师:对粗盐的初步提纯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归纳小结,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教师激励性评价)
问题拓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基本会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如果要除去粗盐中可能含有的氯化镁、氯化钙、碳酸钠等可溶性杂质,你将用什么方法除去?原理是什么?怎样操作?
学生讨论
针对拓展问题进行讨论,根据时间,讨论可长可短。

如果讨论不够充分,可让学生课后再查找资料进行探究。

为下一节课做铺垫。

课后活动
按要求写探究实验报告。

第三课时复分解反应及发生条件的探究
创设情境
1.教师演示: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

2.提出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盐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学生活动
1.分组实验:按要求完成[实验11-1]、[实验11-2]、[实验11-3],记录实验现象。

2.集体交流: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3.创新尝试:
仿照示例:①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试着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碳酸钠与盐酸:Na2CO3+2HCl=2NaCl+H2O+CO2↑
③碳酸氢钠与盐酸:NaHCO3+HCl=NaCl+H2O+CO2↑
④碳酸钠与氢氧化钙:Na2CO3+Ca(OH)2 =2NaOH+CaCO3↓
⑤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⑥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
4.观察与思考(一):
①观察:反应①②③有什么共同特点?
②讨论:由此你发现了什么?
③归纳: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的鉴定方法。

④举例:填写下表
5.观察与思考(二):
①观察:第④⑤⑥个反应有什么特点?
②讨论:由此,你又有哪些新发现?
③归纳: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一般形式与特点。

6.回忆与反思:根据你具有的酸、碱、盐知识,列举几个酸与碱、盐与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观察判断它们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为什么?
7.讨论与归纳:
①讨论:你所做实验中的复分解反应与你所列举的反应,它们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由此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②归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问题拓展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如果要除去粗盐中可能含有的氯化镁、氯化钙、碳酸钠等可溶性杂质:
①你将用什么方法除去?
②原理是什么?
③怎样操作?
④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生活动
1.分组讨论(教师深入小组了解讨论情况,倾听意见,发现问题与典型)
2.交流讨论情况(教师根据讨论情况、发现的问题与典型,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
自我反思
1.小结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同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查漏补缺。

2.本节课的学习中,你又有哪些新发现?你对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是满意?是基本满意?还是不满意呢?
教师小结(重点在于评价、知识归纳、给予学习方法)
课后活动
1.作业:4、5。

2.归纳整理本课题的知识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