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探微
陈独秀早期教育思想探析
纪念建党八十周年专辑陈独秀早期教育思想探析张运杰陈独秀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一位有着丰富教育实践经验和深刻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有过影响的教育家。
他创办的《安徽俗话报》,《新青年》杂志,有力地批判了封建礼教与迷信,宣传了民主科学思想,提出了新的教育方针。
倡导“教育必须取法西洋”,教育必须与社会相联系,并在北大、广东两地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教育改革。
他的教育思想正是在他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一、追求个性,痛恨科举制度陈独秀,1879年10月8日生出于安庆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由于他从小聪明,所以,从他的祖父到他的母亲,乃至他的长兄,无不对他寄于厚望,极力用封建伦理道德,仁义忠信,教育陈独秀,希图使他成为忠君孝祖,光耀门楣的封建社会的忠臣孝子。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陈独秀自幼即受到封建文化熏陶。
6至9岁期间,在祖父陈章旭的严教下读《四书》、《五经》。
9岁那年祖父去世,家里给他请过“好几个塾师”¹他“都不大满意”º。
到12~13岁时,随长兄孟吉读八股文,也学些《昭明文选》,然而他却“看不起八股文”»,讨厌这刻板的束缚个性的东西。
陈独秀为了“敷衍母亲”¼,对时人视为“选学妖孽”的《昭明文选》,他却颇有兴趣。
直到县考前一两个月,出于无奈,才看八股文章,县考府考勉强通过,院试时,陈独秀玩世不恭地把《文选》和《康熙字典》上的古文难字,胡乱拼凑一番,做成一篇皇皇大文,不意竟还中了第一名秀才。
这件事使他“更加鄙薄科举”½。
此后他着手准备乡试,“勉强研究了一番”那令人讨厌的八股文¾。
他如此认真的对待乡试并非是想沿着科举的阶梯一级级爬上去,而是觉得乡试“这场灾难是免不了的,不如积极的用点功,考个举人以了母亲的心愿”¿。
然而1897年8月陈独秀在“矮屋”(考场)里目睹了考生个个官迷心窍,丑态百出,《儒林外史》中描写的范进一类人物,活生生地再现出来。
陈独秀体育观之我见
“
齐 心 竭 力 办起
事来
迹
,
马 上 就能 国 富兵强
,
’
( 陈独 秀
他 还 歌 颂 古 代 军 人 义 死 尚 武 的事
宣 传 体操 的意 义 和
号 召人 们 尚武
.
准 备 为 国效 力
阐 明 习 武强 体 和 爱 国 卫 国 的 关 系
.
作用 织
“
1905
年初
’
,
,
陈独 秀 联 络 安徽 公 学体 操 教 员 柏 文 蔚 和 该 校 师 范班 学 生常 恒 芳共 同 发 起 组
则是 全 新的东
,
体育 能 健 身强 体
,
使 陈独 秀 对 体育 产 生 了 浓 厚 的 兴 趣
。
而且很
快 地 把体 育 同 爱 国
19 0 2 年 3
`
救 亡 图 存 紧密 地 联系 起 来 了
、 , ,
月
,
,
陈独 秀 回 到 国 内与潘 赞 化 腌户民 智
, .
柏 文 蔚 等 人 于 安 庆 创设 藏 书 凌
“ ” ,
卫社傻
“ :
”
的 必 备物 质 前
为此
.
他把 安 庆
,
励志学社
“
改 为 安 徽 爱 国会
,
:
… 发爱 国 之 思 想
振
尚武 之 精神
页 )
使 人 人能 执 干 戈 卫 社 翟
以 恢 复 国权 基 础
,
( 唐 宝林 等
《陈 独 秀 年 潜 》 第2 4
,
并 且 在 爱 国会专 设
. ,
体操 千 事 一 人
陈独秀教育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陈独秀教育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 引言1.1 陈独秀教育思想的重要性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文化思想界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教育领域的思想影响深远,被称为中国教育思想的先驱。
陈独秀提倡的新教育理念,主张“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发展,追求全面素质提升”,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和讨论。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人的自由发展的过程,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而非仅仅是灌输知识和技能。
陈独秀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研究陈独秀的教育思想,对于深入探讨中国教育传统的演变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陈独秀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他对中国教育史的重要贡献,为当代教育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陈独秀作为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其教育思想一直备受学界关注。
陈独秀教育思想的研究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
在当时中国社会风云变幻,国家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教育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陈独秀通过对西方教育制度的学习和借鉴,提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为当时中国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思想力量。
研究陈独秀教育思想的意义在于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现代教育理论,为当代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陈独秀的教育思想,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对当时教育改革的贡献,同时也为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思想借鉴和参考。
陈独秀教育思想的研究还可以加深人们对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为构建现代教育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陈独秀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一、强调个体发展和人格教育。
陈独秀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格,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人的全面发展。
他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人文素养,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和技能。
二、注重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
陈独秀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德行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陈独秀教育思想内容探析
陈独秀教育思想内容探析作者:王珉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19期摘要陈独秀的教育思想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双重背景的影响下形成的,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内容,并且随着他的革命活动和政治态度的变化而变化。
陈独秀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启发式教育,其教育改革的主张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的需要。
关键词陈独秀教育思想政治态度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7-226-03在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思潮中,陈独秀的态度是非常激进和决绝的,其教育思想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形成的。
陈独秀在教育方针上提出四大主义:一是现实主义,二是惟民主义,三是职业主义,四是兽性主义。
1920年陈独秀在武昌高师作了《新教育的精神》的演讲,非常明确地阐述了他所认为的“新教育”的“新”应该包含着什么内容,强调“(一)教育要重社会;(二)要注重启发的教育;(三)要讲究实际应用。
”处于时代思想潮流前沿的陈独秀,逐步形成了兼容并蓄而又别具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体系,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普通教育思想陈独秀倡导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充分发展个性,培养实际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这是陈独秀关于普通教育思想的基本精神,体现在教育内容上,就是德智体三育并重。
陈独秀关于道德革命的主张,是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现实和革命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陈独秀对中西文明比较思考得出的结果。
陈独秀看到了重塑国民性的重要作用,这一点体现在其教育思想上,便是对德育的重视。
他指出“蒙学莫急于德育,而体育次之若智育,则成年以后未晚也。
”认为人性道德修养情操的培养应该先于智育和体育两个方面,而且是贯穿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过程的始终。
他认为封建教育只注重念书做文章,以“文词才华”取“富贵功名”,所谓“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于气节品行一事也很讲究,以致“天天读理学书,挂道学招牌,却是问起他的心地来,还是一个卑鄙的小人”。
陈独秀教育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陈独秀教育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陈独秀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他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出了许多具有时代意义的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对陈独秀的教育思想进行回顾与展望,以期能够进一步深化对他的思想的理解,同时也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一、陈独秀的教育思想回顾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不容忽视。
陈独秀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秉持“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陈独秀主张教育应该以实用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应用技能。
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陈独秀在教育实践中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注重实践教学,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创新和实践。
2. 推崇“普及教育”的理念陈独秀提出了“普及教育”的理念,认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人民,普及教育的机会,使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他主张学校应该办起来,老师应该培养起来,学生应该做起来,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3. 注重“民主教育”的实践陈独秀倡导实施“民主教育”,主张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民主思想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民主氛围中学习和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认为,只有在民主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才能真正成长,才能真正受益,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潜能。
4. 强调“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陈独秀强调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主张教育应该贴近社会,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
他主张学校教育应该与社会相结合,注重教育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让学生成为社会的建设者和发展的推动者。
陈独秀的教育思想是在当时中国社会和教育环境中的产物,他的教育思想充满了时代特征和现实需求,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和现实启示。
试论陈独秀的教育思想
张洪波
葛剑鸣
摘要
、
乞齐 本 文 以 马 克 思 主 义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为 指 导 对 二 十 年 代 前 后 陈 独 秀 关 于 教 育与政 治 竺
,
的 关 未 中 西 教 育及新 旧 教育 的 比 较 改 革 当 时 中 国 教 育的
一
系列 主 张 进 行 了较 为 客 观 深 刻 的 述 评
, 。 、 。
陈独
关千教育与 经济的关系 陈独秀曾把它们形象地
比作母子关 系
。
说 思想 知识 言论 教育 自 然都是
, ,
“
、
、
、
,
陈独 秀认为 教育是 社会 生活 中的重 要 组成部 分
。
杜会 进步 的 重要工具 然 不能说 它 们可 以变动社 会
, ,
它与社会政洽生 活 经济生 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
,
展现 了 我 国 早期 马 克 巴主 义 者 的 基 本教 育思 怒
。
陈独 秀 这 位 中 国 共 产党 的创始 人 不 仅是 一 位 杰 出的政 治家 思 想家 而且还是一位颇 具卓 见 的教
。
,
,
是
一种五
为 因 果的关 系 只 有政 治 的 进 步 与发 展 教
。
,
,
、
,
育 不有发 展的希望
不可想象 一 个政 治件暗的国度
。 .
从狭义上看 仅指学校教育 但 从广义上看 还应 包括 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 。
反对在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陈独秀对教育与政 治关 系的看法不仅体现 了马 克思主义 的社会 观 而且紧密 联系现实 中国社会 具有 巨大 的故斗性
陈独秀教育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陈独秀教育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作者:夏小庆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06期摘要:陈独秀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思想家。
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陈独秀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内容、特点和历史地位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总体上,学者们对陈独秀教育思想的研究可以分为萌芽与起步、丰富与发展、拓展与深化等三个阶段。
陈独秀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应该对陈独秀的教育思想进行全方位、更有深度的研究,为当前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陈独秀;教育思想;回顾doi:10.16083/ki.1671-1580.2019.06.032中图分类号:G40丈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 2019) 06-0150-04陈独秀是我国近代以来非常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他的政治思想被广泛关注和研究。
他接受过私塾教育,曾担任小学堂、中学学校教员,创办过学校,曾任北大文科负责人,当过教育行政官员,并积极地进行教育改革。
虽然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时间不长,但他一直非常关心教育,自称是一个“迷信教育的人”,发表过很多教育著作,教育思想丰富而深刻。
不少学者对陈独秀的教育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对党的十一届三中仝会以来陈独秀教育思想研究进行梳理,并提出一些思考,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和拓展陈独秀教育思想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一、陈独秀教育思想研究的概况(一)文献来源学者们研究陈独秀教育思想的文献可以分为一于文献和其他文献。
一于文献是指陈独秀本人所著的原始文献,如《陈独秀教育论著选》《新青年》(文化教育卷)、《陈独秀文章选编》(上中下册)、《陈独秀著作选编》(1-6卷)、《陈独秀文存》《陈独秀传》(上、下册)等。
这些原始文献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陈独秀的教育思想,具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为学者们研究陈独秀教育思想提供了可靠的第一于资料和相对便利的条件,是学者们研究陈独秀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
其他的文献,是指学者们研究陈独秀教育思想时引用的相关文献,包括前人研究陈独秀教育思想的成果和解释论证陈独秀教育思想时运用的相关文献。
陈独秀教育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陈独秀教育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陈独秀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改善中国人的命运。
他主张教
育要回归本源,发扬人民的主体性,切实关注民生,采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教
学上,陈独秀倡导开展真正的思考教育和实践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其成为有才华的国家栋梁。
在陈独秀看来,教育应该与民生相结合,并积极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和进步。
他提倡以
教育引领社会变革,通过普及博览会、报刊、读书会等教育活动,积极推动中国的文化进步。
同时,他注重发掘和塑造青年人的个性特长,推崇开放、互动、自由的教育方式,提
倡公正、公平的教育环境,为青年人的发展创造了更为良好的条件。
陈独秀的教育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教育事业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通过回顾陈独秀
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应该是培育国民的思想
觉悟和人格品质。
今天,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陈独秀的教育思想,为中国教育事业的进一
步发展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培养人才,创造更加
公正、安全、高效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的跟
进和社会发展的跨越。
最新-陈独秀青少年体育教育思想探究 精品
陈独秀青少年体育教育思想探究[摘要]作为五四时期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教育思想是陈独秀思想启蒙的重要内容,而体育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面对青少年学生,大胆抨击封建教育,倡导发展新式教育,不仅提出了重视体育教育,实行德育为先、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教育方针,而且提出以对青少年的兽性主义教育改造国民性、培养身心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主张,值得关注和借鉴。
[关键词]陈独秀;青少年体育教育;德智体三育并重;兽性主义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作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陈独秀重视教育改革在思想启蒙、改造国民性中的重要作用。
他主要面向青年,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对教育对象、方针、方法都有阐释。
体育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他认为,为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风貌,必须重视和加强体育教育,不仅提出德育为先、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教育方针,而且提出以兽性主义教育改造国民性、培养身心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主张。
一、必须重视青少年体育教育中国古代社会没有体育教育。
在以科举为主体的封建教育制度下,在旧式书院、私塾里,并无真正的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特别是运动一项,则被指为江湖卖技之术,为士子所不齿。
陈独秀严厉批判了封建教育忽视体育的现象,认为中国封建教育向来存在漠视体育与心灵二大缺点,不仅摧残了人的身体,而且奴役了人性。
[1]首先,中国传统教育损害了中国人的身体。
陈对此进行了严厉的揭露和抨击。
他指出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惟有体育一门,从来没人提倡,以致全国人斯文委弱,奄奄无生气。
即便是新式学堂,都把音乐、体操当作无关紧要的学问。
[2]他指出,中国传统教育只注重脑部训练,训练全身的教育,从来不大讲究。
致使培养出来的那班书酸子,一天只知道吚吚唔唔摇头摆脑的读书,走到人前,痴痴呆呆的歪着头,弓着背,勾着腰,斜着肩膀,面孔又黄又瘦,耳目手脚,无一件灵动中用,白面纤腰,妩媚若处子;畏寒怯热,柔弱若病夫。
使中国人的体貌萎靡猥鄙、粗俗野悍、或瘠而黄,或肥而驰,或萎而伛偻,其光明秀伟有威仪者,千万不得一二!以致中国青年若欧美青年之威武凌人者,竟若凤毛麟角,以致获赠东亚病夫的诨名。
最新-俗话报的体育教育思想及现代启示 精品
俗话报的体育教育思想及现代启示摘要《安徽俗话报》是陈独秀等人在20世纪初创办的白话报纸,报纸中教育、卫生等栏目有大量关于体育、健康等内容的论述。
《安徽俗话报》之所以重视体育教育、关注民众健康,与晚清时期国家衰弱的现实以及当时启蒙民智的思潮有关。
该报认为体育教育的对象包括刚出生的婴儿、女子、学生以及走向社会的成年人;体育教育可以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途径施行,其目的是强身健体、救亡图存。
《安徽俗话报》所蕴含的体育教育思想在当下社会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安徽俗话报》;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安徽俗话报》是20世纪初由陈独秀与房秩五、吴守一等人共同创办的著名白话报纸,是陈独秀用报纸启发民智、教育救国理想的重要实践。
陈独秀既是报刊的创办人、主编,也是主笔之一,他的思想对办报宗旨的确定、报纸栏目的设置以及刊载内容的甄选都起主导作用。
报纸开办之初设置了13个栏目,涉及新闻、历史、地理、教育、卫生、文学作品、闲谈论说等方面,广泛报道国内外时事政治,普及科学知识。
内容丰富,语言通俗,发行之后,广受欢迎。
陈独秀认为,国家的富强必须藉由民众思想的觉醒与体格的健壮,国民精强力壮才能齐家治国,所以,陈独秀非常重视体育教育,蒙学莫急于德育,而体育次之,若智育,则成童以后未晚也。
《安徽俗话报》中关于如何养护身体、习武健体及对体育教育的一些看法,对我们建成健康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安徽俗话报》体育思想产生的原因一国家积贫积弱的现实封建社会在清代末年走到了尽头。
由于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清政府的统治面临空前危机,西方列强乘虚而入,蚕食鲸吞,侵占中国。
在该报中,化名三爱的陈独秀发表了《瓜分中国》《亡国篇》等文章,列举种种中国灭亡的危险。
他认为铁路、矿产、货物这三样是一国顶要紧的权利,若是这三样权利灭亡了,那国里就是有皇帝、有官吏,也不算是一个国度了。
报纸详细罗列了当时的26条铁路线,其中有23条被外国控制以及矿山也被外国人大量侵占的事实。
刍议陈独秀体育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刍议陈独秀体育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郝琳
【期刊名称】《兰台世界》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陈独秀是近代历史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甚广,渗透到思想界、文学界、新闻界等各领域,然而鲜有人知的是,陈独秀的体育思想对当代体育发展也起到一定作用.
【总页数】2页(P131-132)
【作者】郝琳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陈独秀教育思想刍议 [J], 彭辉
2.陈独秀人口思想刍议 [J], 邹媛媛;华骅;陈萧洁
3."五四"时期陈独秀教育思想刍议 [J], 孟娟
4."五四"时期陈独秀人权思想转型刍议 [J], 郑永军
5.陈独秀早期宪政思想基本特征刍议 [J], 安雪玲;刘海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俗话报的体育教育思想及现代启示 精品
俗话报的体育教育思想及现代启示摘要《安徽俗话报》是陈独秀等人在20世纪初创办的白话报纸,报纸中教育、卫生等栏目有大量关于体育、健康等内容的论述。
《安徽俗话报》之所以重视体育教育、关注民众健康,与晚清时期国家衰弱的现实以及当时启蒙民智的思潮有关。
该报认为体育教育的对象包括刚出生的婴儿、女子、学生以及走向社会的成年人;体育教育可以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途径施行,其目的是强身健体、救亡图存。
《安徽俗话报》所蕴含的体育教育思想在当下社会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安徽俗话报》;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安徽俗话报》是20世纪初由陈独秀与房秩五、吴守一等人共同创办的著名白话报纸,是陈独秀用报纸启发民智、教育救国理想的重要实践。
陈独秀既是报刊的创办人、主编,也是主笔之一,他的思想对办报宗旨的确定、报纸栏目的设置以及刊载内容的甄选都起主导作用。
报纸开办之初设置了13个栏目,涉及新闻、历史、地理、教育、卫生、文学作品、闲谈论说等方面,广泛报道国内外时事政治,普及科学知识。
内容丰富,语言通俗,发行之后,广受欢迎。
陈独秀认为,国家的富强必须藉由民众思想的觉醒与体格的健壮,国民精强力壮才能齐家治国,所以,陈独秀非常重视体育教育,蒙学莫急于德育,而体育次之,若智育,则成童以后未晚也。
《安徽俗话报》中关于如何养护身体、习武健体及对体育教育的一些看法,对我们建成健康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安徽俗话报》体育思想产生的原因一国家积贫积弱的现实封建社会在清代末年走到了尽头。
由于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清政府的统治面临空前危机,西方列强乘虚而入,蚕食鲸吞,侵占中国。
在该报中,化名三爱的陈独秀发表了《瓜分中国》《亡国篇》等文章,列举种种中国灭亡的危险。
他认为铁路、矿产、货物这三样是一国顶要紧的权利,若是这三样权利灭亡了,那国里就是有皇帝、有官吏,也不算是一个国度了。
报纸详细罗列了当时的26条铁路线,其中有23条被外国控制以及矿山也被外国人大量侵占的事实。
陈独秀青少年体育教育思想探究
陈独秀青少年体育教育思想探究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杰出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对于中国的文化、教育和社会变革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青少年体育教育领域,陈独秀的思想也有着独特的贡献。
本文旨在探究陈独秀的青少年体育教育思想,并分析其对中国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启示和影响。
一、陈独秀青少年体育教育思想的内涵陈独秀的青少年体育教育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体育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陈独秀认为,在教育中,体育教育与知识教育一样重要。
他强调,体育教育可以培养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能,同时也能够培养青少年的意志品质、提高自信心。
因此,在教育中,应当将体育教育与知识教育同等对待,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2.倡导全民身体文化运动陈独秀主张全民身体文化运动,他认为:“我国在发展体育事业时,应该以文化为根基,体育作为表现形式,使广泛人民参与其中。
”他认为,体育运动不应该只是少数人的特权,而应该成为全民参与的一种文化,倡导通过体育运动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重视体育活动的方式方法陈独秀关注体育活动的方式方法。
他提倡体育教育应该采用有趣的方式,关注体育运动的过程与方法。
他认为,感性相关的身体活动对于儿童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的发展至关重要,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来培养儿童的成长与身体素质。
4.体育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统一陈独秀主张体育教育不仅仅是身体锻炼,更是一种精神教育。
他认为,通过体育教育可以培养青少年的社会意识、团队合作和公平竞争意识,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自觉自律、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陈独秀青少年体育教育思想的启示和影响1.重视体育教育的全面性陈独秀的青少年体育教育思想强调体育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全民身体文化运动。
这些思想倡导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体能训练,更是精神文化的培养。
在教育中,应当将体育教育与知识教育同等对待,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2.多样化的体育运动方式陈独秀提出的体育教育理念,特别是对体育活动方式的重视,可以启示我们在体育教育中,应该注重儿童的体验和情感体验。
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探微
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探微摘要:体育教育思想是陈独秀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针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陈独秀提倡取西洋之法,采用“兽性主义”的教育以改造国民性;主张德、智、体三者并重,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
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借鉴作用。
关键词: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历史陈独秀不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
基于对中国旧教育的深刻反思和对近代西洋教育成功经验的借鉴,他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中国教育的思想理论,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充满着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本文仅对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略陈管见,敬请方家指正。
一、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产生的原因:“补偏救弊,以求适世界之生存”晚清以后的中国时值千年以来之大变局,社会剧烈动荡,内忧外患并存,民族危机日甚,中国陷入了亡国灭种的困境。
陈独秀清醒地意识到,中国濒临亡国灭种的命运与中国国民性的弱点有直接的关系,“中国人性质,只争生死,不争荣辱,但求偷生苟活于世上,灭国为奴皆甘心受之。
”[1] 在封建专制制度的长期统治下,老百姓“只知道有家,不知道有国”、“只知道听天命,不知道尽人力”[2]。
国家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国民仍处于蒙昧状态而不自觉。
基于深沉的爱国之心和深刻的忧患意识,陈独秀不仅以诗言志:“英雄第一伤心事,不赴沙场为国亡。
”[3] 表达为国为民捐躯沙场的英雄豪情壮志,而且身体力行,积极投身于各种政治活动,为挽救民族危亡,振兴国家奔走呼号,特别是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冲锋陷阵,高扬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勇于担当启蒙与救亡的历史责任,向封建的伦理道德发起猛攻,通过开启民智,力求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奋起自救。
在进行社会革命的过程中,陈独秀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改造社会的重要工具,教育办好了,可以利国利民。
他指出:“新教育是注重在改良社会”[4]。
最新-陈独秀青少年体育教育思想探究 精品
陈独秀青少年体育教育思想探究[摘要]作为五四时期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教育思想是陈独秀思想启蒙的重要内容,而体育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面对青少年学生,大胆抨击封建教育,倡导发展新式教育,不仅提出了重视体育教育,实行德育为先、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教育方针,而且提出以对青少年的兽性主义教育改造国民性、培养身心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主张,值得关注和借鉴。
[关键词]陈独秀;青少年体育教育;德智体三育并重;兽性主义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作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陈独秀重视教育改革在思想启蒙、改造国民性中的重要作用。
他主要面向青年,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对教育对象、方针、方法都有阐释。
体育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他认为,为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风貌,必须重视和加强体育教育,不仅提出德育为先、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教育方针,而且提出以兽性主义教育改造国民性、培养身心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主张。
一、必须重视青少年体育教育中国古代社会没有体育教育。
在以科举为主体的封建教育制度下,在旧式书院、私塾里,并无真正的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特别是运动一项,则被指为江湖卖技之术,为士子所不齿。
陈独秀严厉批判了封建教育忽视体育的现象,认为中国封建教育向来存在漠视体育与心灵二大缺点,不仅摧残了人的身体,而且奴役了人性。
[1]首先,中国传统教育损害了中国人的身体。
陈对此进行了严厉的揭露和抨击。
他指出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惟有体育一门,从来没人提倡,以致全国人斯文委弱,奄奄无生气。
即便是新式学堂,都把音乐、体操当作无关紧要的学问。
[2]他指出,中国传统教育只注重脑部训练,训练全身的教育,从来不大讲究。
致使培养出来的那班书酸子,一天只知道吚吚唔唔摇头摆脑的读书,走到人前,痴痴呆呆的歪着头,弓着背,勾着腰,斜着肩膀,面孔又黄又瘦,耳目手脚,无一件灵动中用,白面纤腰,妩媚若处子;畏寒怯热,柔弱若病夫。
使中国人的体貌萎靡猥鄙、粗俗野悍、或瘠而黄,或肥而驰,或萎而伛偻,其光明秀伟有威仪者,千万不得一二!以致中国青年若欧美青年之威武凌人者,竟若凤毛麟角,以致获赠东亚病夫的诨名。
陈独秀的早期体育观
作者: 吕利平
作者机构: 安庆师范学院体育教研室,安徽安庆
出版物刊名: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68-69页
主题词: 陈独秀 改良教育 早期体育思想 体操会
摘要:在陈独秀早期革命活动中,中国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社会格局。
针对国民体质斯文委弱的状况,他号召民众锻炼体魄,以执干戈而卫社稷。
在其发起组织的安徽爱国会中设体操会,并倡导“办团练兵”,利用西方近代体育手段,以达到反清灭洋的革命目的,他揭露了旧式书院教育的弊端,办主办新学,强调体操的重要性,主张改良教育,提倡学校教育要德、体、智三育兼备。
陈独秀体育思想之我见
陈独秀体育思想之我见
王俊奇
【期刊名称】《上饶师专学报》
【年(卷),期】1992(12)5
【摘要】本文试对陈独秀早期(1903—1923年)的体育思想作划分两阶段的研究,以“五四运动”为界线划分陈独秀体育思想前后两个时期,这样的划分目的在于使我们对陈独秀整个体育思想的发展有一个较清楚的全面观。
同时,这样的划分,便于我们对“五四运动”前后中国体育思想的变化作一比较,从中发现体育与祖会发展两者丝连的关系。
【总页数】4页(P63-66)
【关键词】陈独秀;早期;体育思想
【作者】王俊奇
【作者单位】上饶师专体育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
【相关文献】
1.陈独秀早期青少年体育教育思想 [J], 徐光寿
2.陈独秀育思想之我见 [J], 王俊奇
3.晚年陈独秀政治思想之我见 [J], 阿明布和
4.陈独秀体育观之我见 [J], 林德时
5.早期共产党人的体育救国思想
——以陈独秀毛泽东为中心讨论 [J], 陈廷湘;李明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陈独秀教育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陈独秀教育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陈独秀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给后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回顾陈独秀的教育思想,并展望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和意义。
我们来回顾陈独秀的教育思想。
陈独秀提出了“教育革命”的口号,主张改革传统的教育制度,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积极的、生动的,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而不是机械地传授知识。
他还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主张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因材施教,培养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陈独秀还重视教师的培训和素质提高,主张培养一批有理想、有信念、有文化、有知识的教师队伍。
我们来探讨陈独秀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和意义。
陈独秀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这与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
当前,教育界也在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陈独秀的教育思想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努力的方向。
陈独秀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也给我们提供了启示。
当前,教育改革也正在不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陈独秀提出的教师培训和素质提高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当前,教育界也在不断探讨如何提高教师的培训水平和素质,陈独秀的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陈独秀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陈独秀的教育思想,不断探索和实践,促进我国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2000字】陈独秀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回顾和学习的。
他提出的“教育革命”口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及重视教师培训和素质提高等观点,对当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陈独秀的教育思想在当代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和进步。
【20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探微摘要:体育教育思想是陈独秀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针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陈独秀提倡取西洋之法,采用“兽性主义”的教育以改造国民性;主张德、智、体三者并重,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
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借鉴作用。
关键词: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历史陈独秀不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
基于对中国旧教育的深刻反思和对近代西洋教育成功经验的借鉴,他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中国教育的思想理论,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充满着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本文仅对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略陈管见,敬请方家指正。
一、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产生的原因:“补偏救弊,以求适世界之生存”晚清以后的中国时值千年以来之大变局,社会剧烈动荡,内忧外患并存,民族危机日甚,中国陷入了亡国灭种的困境。
陈独秀清醒地意识到,中国濒临亡国灭种的命运与中国国民性的弱点有直接的关系,“中国人性质,只争生死,不争荣辱,但求偷生苟活于世上,灭国为奴皆甘心受之。
”[1] 在封建专制制度的长期统治下,老百姓“只知道有家,不知道有国”、“只知道听天命,不知道尽人力”[2]。
国家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国民仍处于蒙昧状态而不自觉。
基于深沉的爱国之心和深刻的忧患意识,陈独秀不仅以诗言志:“英雄第一伤心事,不赴沙场为国亡。
”[3] 表达为国为民捐躯沙场的英雄豪情壮志,而且身体力行,积极投身于各种政治活动,为挽救民族危亡,振兴国家奔走呼号,特别是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冲锋陷阵,高扬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勇于担当启蒙与救亡的历史责任,向封建的伦理道德发起猛攻,通过开启民智,力求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奋起自救。
在进行社会革命的过程中,陈独秀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改造社会的重要工具,教育办好了,可以利国利民。
他指出:“新教育是注重在改良社会”[4]。
通过新教育,彻底改变中国传统教育扼杀个人自由人格与个性自由发展的弊病,使受教育者“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
”[5]陈独秀强调,“务使社会明瞭教育内容,深知舍教育以外,不足以培成社会上经营各种事业之人才。
”[6] 办好教育,对于培养人才,改造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然而中国的传统教育弊端丛生,难以适应世界潮流的发展。
陈独秀主张学习列强教育的成功经验,他指出“吾人所需于教育者,亦去其不适以求其适而已。
盖教育之道无他,乃以发展人间身心之所长而去其短”,即“补偏救弊,以求适世界之生存而已。
”鉴于国内外形势,陈独秀提出:“今日教学相期者,第一当了解人生之真相,第二当了解国家之意义,第三当了解个人与社会经济之关系,第四当了解未来责任之艰巨”,应以“现实主义”、“惟民主义”、“职业主义”、“兽性主义”为依归,只有这样,“吾国庶有起死回生之望”[7]。
他主张中国教育必须贯彻“是自动的而非被动的,是启发的而非灌输的”,“是世俗的非神圣的,是直观的而非幻想的”,“是全身的,而非单独脑部的”[8]教育理念。
中国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端便是重文轻武,重视德育智育,轻视体育。
其结果不仅造成了国民“抵抗力之薄弱”,而且养成了国民性格和国民文化心理的消极秉性,正如陈独秀所言:“吾国社会恶潮势力之伟大,与夫个人抵抗此恶潮势力之薄弱,相习成风,耻廉道丧,正义消亡,乃以铸成今日卑劣无耻退葸苟安诡易圆滑之国民性!鸣呼,悲哉!亡国灭种之祸根,端在斯矣!”[9] 要重塑国民性,彻底改变重文轻武,不重视体育的现象,必须通过教育,“人性,兽性同时发展”[7],采用“全身的,而非单独的脑部的”教育,特别是通过“兽性主义”教育训练,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塑造身体强健,个性发展,崇尚竞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救亡国存的目的。
二、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的内容:“德智体三者并重而不偏倚”教育内容的改革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相应的教育内容上。
中国的旧教育重德智轻体育的现象十分突出,不利于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陈独秀指出:“我中国的教育,自古以来,专门讲德育,智育也还稍稍讲究,惟有体育一门,从来没人提倡,以至全国人斯文委弱,奄奄无生气,这也是国促种弱的一个原因。
”[10] 不重视体育教育,造成“吾国曾受教育之青年,手无缚鸡之力,心无一夫之雄;白面纤腰,妩媚若处子;畏寒怯热,柔弱若病夫。
”以此之身体,“将何以任重而致远乎?”[7] 没有强健的体魄,何谈强国保种,救亡国存?鉴于此,陈独秀认为,中国教育要借鉴西洋教育的长处,即“现今欧美各国之教育,罔不智德力三者并重而不偏倚,此其共通之原理也。
”[7] 中国的教育也必须坚持德智体三者并重,全面发展。
实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既是教育的内在要求,更是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
陈独秀认为,“国之强弱,当以其国民之智勇富力为衡。
”[11]“今世列强并立,皆挟其全国国民之德智力以相角,兴亡之数,不待战争而决。
”[12] 陈独秀认识到,西方国家之所以强盛,与其坚持德智体三者并重的教育,全面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密切相关。
陈独秀一直比较重视体育,早年便提倡“军国民教育”。
1903年5月他在安庆藏书楼发表演讲,倡导成立安徽爱国学社,并亲自起草宣言和章程,其宗旨便是“发爱国之思想,振尚武之精神,使人人能干戈卫社稷,以为恢复国权基础。
”在他影响下,一些学生要求学堂开设体操课,教授杀敌本领,以便奔赴前线,效命疆场[13]。
陈独秀也曾主张“体育兴国”[13]。
从陈独秀的言行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是把教育视为立国之本,他提倡和重视体育,是把体育视为立国之基来对待的,从中体现出他深深的忧患意识和救亡图存的历史责任感。
陈独秀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体育教育。
针对“中国教育大部分重在后脑的记忆,小部分重在前脑的思索,训练全身的教育,从来不大讲究”的现象,反观“西洋教育,全身皆有训练,不单独注重脑部。
既有体操发展全身的力量,又有图画和各种游戏,练习耳目手脚的活动能力。
所以他们无论男女老幼,做起事来,莫不精神夺人,仪表堂堂”[8]的现实,陈独秀认为教育应该是全身的而非单独脑部的。
他主张在学校里不仅要提倡做游戏、体操等体育活动,而且“要寻种种机会,用种种方法,训练儿童心身各种器官,使他各种器官及观察力创造力想象力道德情感等本能渐渐地自由生长发育”,并认为“游戏体操手工图画正是用做生长发育这些本能的工具,所以小学底游戏体操不专是发育体力的,兼且是发育各种器官肢体之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反应的本能和道德情感的。
”[4] 在陈独秀看来,体育不仅能发展人的体能,体育同样具有促进人的全面素质提高,发展人的身心各种器官、道德情感和各种潜能的积极作用。
陈独秀非常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希望。
他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青年是人生最可宝贵的时期,“青年之于社会,犹如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并且把改造社会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但同时,陈独秀也看到,“吾见夫青年其年龄,而老年其身体者十之五焉;青年其年龄或身体,而老年其脑神经者十之九焉。
”[14] 青年人的状况令人十分担忧。
陈独秀指出,“健全思想,健全身体,本是应该并重的,现在青年不讲体育,自然是一大缺点。
”[15] 他主张中国的新青年,思想上要追求解放,追求真理,“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担负起社会责任,同时要“以强健之身体正当之职业称实之名誉为最要。
”[5]只有思想健康、身体强健的新青年才能担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
三、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的实现途径:取西洋之法,提倡“兽性主义”近代中国,国运衰微,危机四伏,究其原因,除了外敌入侵和封建专制的腐朽统治外,中国国民“抵抗力之薄弱,为最深最大之病根。
”[9]中国国民抵抗力薄弱主要是长期深受传统文化消极影响所致。
在传统文化消极影响下,“儒者不尚力争,何况于战?老氏之教,益堕健斗之风。
”[16]中国人缺乏竞争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传统文化的长期熏染已内化为国民坚韧的文化心理,外化为国民的固定的行为方式。
中国人固有的消极退让,隐忍避世,畏缩苟安等劣性皆源于此。
陈独秀指出:“审是人生行径,无时无刻不在剧烈战斗之中,一旦丧失其抵抗力,降服而已,灭亡而已,生存且不保,遑云进化!盖失其精神之抵抗力,已无人格可言;失其身体之抵抗力,求为走肉行尸,且不可得也!”[9]失去抵抗力,在竞争社会里将无以图生存,更谈不上发展。
要从根本上改变国民性,增强国民的抵抗力,陈独秀认为,必须取西洋之法,提倡“兽性主义”。
“兽性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意志顽狠,善斗不屈”,“体魄强健,力抗自然”,“信赖本能,不依他而活”,“顺性率真,不饰伪自文”[5]。
陈独秀指出:“强大之族,人性、兽性,同时发展。
其他或仅保兽性,或独尊人性,而兽性全失,是皆堕落衰弱之民也。
”他认为,“晰种之人,殖民事业遍于大地,唯此兽性主义;日本称霸亚洲,唯此兽性故。
”[5]人生、兽性同时发展,是西方强国教育成功的经验。
纵观世界列强,莫不如此,“德之立教,体育殊重,民力大张,数十年来,青年死亡率之锐减,列国无与伦比。
英、美、日本之青年,亦皆以强武有力相高:竞舟角力之会,野球远足之游,几无虚日,其重视也,不在读书授业之下。
故其青年之壮健活泼,国民之进取有为。
”[5]同西方的教育不同,中国的旧教育由于长期轻视体育,缺乏“兽性主义”教育,其结果是“全国青年,悉秉蒲柳之资,绝无桓武之态。
艰难辛苦,力不能堪。
青年堕落,壮无能为”,“年龄虽在青年时代,而身体之强度,已达头童齿豁之期。
盈千累万之青年中,求得一面红体壮,若欧美青年之威武陵人者,竟若凤毛麟角。
人字吾为东方病夫国,而吾人之少年青年,几无一不在病夫之列,如此民族,将何以图存?”[5]身体是德智的载体,没有强健的身体为基础,很难充分发展人的德智,更谈不上救亡图存。
正因如此,陈独秀十分赞成日本学者福泽渝吉的教育方法,即“教育儿童,十岁之前,当以兽性主义;十岁以后,方以人性主义。
”[5]只有取西洋之法,采取“兽性主义”的教育方法,才能使受教育者不仅具有强健有力的体魄,而且可以塑造出坚毅果敢,进取有为的精神风貌,达到人性、兽性同时发展。
由此可见,陈独秀提倡“兽性主义”,重视体育的作用,不仅是要重塑国民性,造就身心健康的各种人才,更重要的是,他把强健体魄作为强国的重要手段来对待,体现出他深深地忧患意识和爱国爱民的精神。
四、对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的几点认识陈独秀提出的包括体育教育在内的一系列教育思想是对旧的封建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公开挑战和彻底否定,他是把教育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重要工具来对待的。
陈独秀认为,“教育虽然没有万能的作用,但总算是改造社会底重要工具之一,而且为改造社会最后的唯一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