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探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探微

摘要:体育教育思想是陈独秀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针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陈独秀提倡取西洋之法,采用“兽性主义”的教育以改造国民性;主张德、智、体三者并重,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借鉴作用。

关键词: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历史

陈独秀不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基于对中国旧教育的深刻反思和对近代西洋教育成功经验的借鉴,他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中国教育的思想理论,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充满着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本文仅对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略陈管见,敬请方家指正。

一、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产生的原因:“补偏救弊,以求适世界之生存”

晚清以后的中国时值千年以来之大变局,社会剧烈动荡,内忧外患并存,民族危机日甚,中国陷入了亡国灭种的困境。陈独秀清醒地意识到,中国濒临亡国灭种的命运与中国国民性的弱点有直接的关系,“中国人性质,只争生死,不争荣辱,但求偷生苟活于世上,灭国为奴皆甘心受之。”[1] 在封建专制制度的长期统治下,老百姓“只知道有家,不知道有国”、“只知道听天命,不知道尽人力”[2]。国家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国民仍处于蒙昧状态而不自觉。基于深沉的爱国之心和深刻的忧患意识,陈独秀不仅以诗言志:“英雄第一

伤心事,不赴沙场为国亡。”[3] 表达为国为民捐躯沙场的英雄豪情壮志,而且身体力行,积极投身于各种政治活动,为挽救民族危亡,振兴国家奔走呼号,特别是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冲锋陷阵,高扬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勇于担当启蒙与救亡的历史责任,向封建的伦理道德发起猛攻,通过开启民智,力求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奋起自救。

在进行社会革命的过程中,陈独秀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改造社会的重要工具,教育办好了,可以利国利民。他指出:“新教育是注重在改良社会”[4]。通过新教育,彻底改变中国传统教育扼杀个人自由人格与个性自由发展的弊病,使受教育者“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5]陈独秀强调,“务使社会明瞭教育内容,深知舍教育以外,不足以培成社会上经营各种事业之人才。”[6] 办好教育,对于培养人才,改造社会具有积极作用。然而中国的传统教育弊端丛生,难以适应世界潮流的发展。陈独秀主张学习列强教育的成功经验,他指出“吾人所需于教育者,亦去其不适以求其适而已。盖教育之道无他,乃以发展人间身心之所长而去其短”,即“补偏救弊,以求适世界之生存而已。”鉴于国内外形势,陈独秀提出:“今日教学相期者,第一当了解人生之真相,第二当了解国家之意义,第三当了解个人与社会经济之关系,第四当了解未来责任之艰巨”,应以“现实主义”、“惟民主义”、“职业主义”、“兽性主义”为依归,只有这样,“吾国庶有起死回生之望”[7]。他主张中国教育必须贯彻“是自动的而非被动的,是启发的而非灌输的”,“是世俗的非神圣的,是直观的而非幻想的”,“是全身的,而非单独脑部的”[8]教育理念。

中国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端便是重文轻武,重视德育智育,轻视体育。其结果不仅造成了国民“抵抗力之薄弱”,而且养成了国民性格和国民文化心理的消极秉性,正如陈独秀所言:“吾国社会恶潮势力之伟大,与夫个人抵抗此恶潮势力之薄弱,相习成风,耻廉道丧,正义消亡,乃以铸成今日卑劣无耻退葸苟安诡易圆滑之国民性!鸣呼,悲哉!亡国灭种之祸根,端在斯矣!”[9] 要重塑国民性,彻底改变重文轻武,不重视体育的现象,必须通过教育,“人性,兽性同时发展”[7],采用“全身的,而非单独的脑部的”教育,特别是通过“兽性主义”教育训练,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塑造身体强健,个性发展,崇尚竞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救亡国存的目的。

二、陈独秀体育教育思想的内容:“德智体三者并重而不偏倚”

教育内容的改革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相应的教育内容上。中国的旧教育重德智轻体育的现象十分突出,不利于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协调发展。陈独秀指出:“我中国的教育,自古以来,专门讲德育,智育也还稍稍讲究,惟有体育一门,从来没人提倡,以至全国人斯文委弱,奄奄无生气,这也是国促种弱的一个原因。”[10] 不重视体育教育,造成“吾国曾受教育之青年,手无缚鸡之力,心无一夫之雄;白面纤腰,妩媚若处子;畏寒怯热,柔弱若病夫。”以此之身体,“将何以任重而致远乎?”[7] 没有强健的体魄,何谈强国保种,救亡国存?鉴于此,陈独秀认为,中国教育要借鉴西洋教育的长处,即“现今欧美各国之教育,罔不智德

力三者并重而不偏倚,此其共通之原理也。”[7] 中国的教育也必须坚持德智体三者并重,全面发展。

实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既是教育的内在要求,更是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陈独秀认为,“国之强弱,当以其国民之智勇富力为衡。”[11]“今世列强并立,皆挟其全国国民之德智力以相角,兴亡之数,不待战争而决。”[12] 陈独秀认识到,西方国家之所以强盛,与其坚持德智体三者并重的教育,全面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密切相关。陈独秀一直比较重视体育,早年便提倡“军国民教育”。1903年5月他在安庆藏书楼发表演讲,倡导成立安徽爱国学社,并亲自起草宣言和章程,其宗旨便是“发爱国之思想,振尚武之精神,使人人能干戈卫社稷,以为恢复国权基础。”在他影响下,一些学生要求学堂开设体操课,教授杀敌本领,以便奔赴前线,效命疆场[13]。陈独秀也曾主张“体育兴国”[13]。从陈独秀的言行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是把教育视为立国之本,他提倡和重视体育,是把体育视为立国之基来对待的,从中体现出他深深的忧患意识和救亡图存的历史责任感。

陈独秀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体育教育。针对“中国教育大部分重在后脑的记忆,小部分重在前脑的思索,训练全身的教育,从来不大讲究”的现象,反观“西洋教育,全身皆有训练,不单独注重脑部。既有体操发展全身的力量,又有图画和各种游戏,练习耳目手脚的活动能力。所以他们无论男女老幼,做起事来,莫不精神夺人,仪表堂堂”[8]的现实,陈独秀认为教育应该是全身的而非单独脑部的。他主张在学校里不仅要提倡做游戏、体操等体育活动,而且“要寻种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