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侵略斗争史纲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之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经济技术的落后(重要原因 )
国家综合实力特 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 能力的落后
中外武器对比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 遍觉醒。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 思想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 编成了《四洲志》,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 编纂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 是中国早期的维新思想家 。
(1)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又从缅甸入侵云南。法国则 从越南侵犯广西。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日本吞并琉 球、侵犯中国台湾。 (2)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 俄国:东北 德国:胶州湾、山东 法国:广州湾、云南、两广 英国:长江流域、深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 岛屿 日本:福建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阅读文献
1.马克思:《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 (1857年3月) 2.列宁:《对华战争》(1900年9—10月) 3.毛泽东:《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 现代化强国》(1963年9月)
4.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1894 年11月24日)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
1.军事侵略
发动战争: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 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 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视频《侵华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01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 立的斗争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的觉醒
本章重点难点
• 本章重点: 本章重点: • 学习这一时期历史,要注意掌握下述几个重点问 题:(1)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了解鸦片战 争的经过,能够认识到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 2 的影响;(2)了解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 军侵华战争的爆发及其经过和影响(3)了解中国 人民反抗侵略的不屈斗争。 • 本章难点 本章难点: • 本章学习的难点在于: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 近代史的开端,如何理解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变 化和社会矛盾、革命任务的变化。
中国社会的变化
(1)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成度大大加深,引 起中华民族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其一,列强掀起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贪欲 其二,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殖民地化
(2)战争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势力。帝 国主义极为恐惧,多次胁迫清政府镇压义和团,5月,各国决定对华 武装干涉。 1900年6月,英国海军司令西摩统帅英、俄、德、法、美、日、意、 澳八国联军2300多人由天津向北京进犯,遭到了清军和义和团的英勇 抵抗,帝国主义侵华势力遭到了沉重打击。但清政府的战和不定及对 义和团的出卖,最终天津、北京陷落,清政府被迫与英、俄、德、法、 美、日、意、澳、西、比、荷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这一条约,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变化:
加快了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演变—— (1)加速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2)国家领土和独立主权进一步沦丧
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蓄谋已久,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就制定 了旨在侵略中国,然后征服世界的“大陆政策” 1894年,日本借口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大举派兵入朝,然后劫持 1894年,日本借口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大举派兵入朝,然后劫持 朝鲜国王,并不宣而战,挑起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史称 “甲午战 争”。黄海海战之后,日军侵入中国领土,经过旅顺保卫战、威海卫 保卫战之后,清政府接连失败,走上了求和之路,与日本签订了《 保卫战之后,清政府接连失败,走上了求和之路,与日本签订了《马 关条约》,这是《南京条约》 关条约》,这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就近代中国而言,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一方面 促使中国封建经济解体,刺激了资本主义工业 产生,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变化;同时,又通过 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国内市 场,掠夺了中国大量原料和廉价劳动力,掠取 了巨额货币资本。外国资本主义的掠夺,在一 头为其自身积聚了资本,在另一头为中国人民 带来了贫困。其结果,是小农经济虽然分化但 终因贫困化而未能彻底瓦解旧的经济结构;资 本主义虽然产生但又终因市场、原料、资本的 种种困难而难以迅速发展。
四、文化渗透
(一) 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二) 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文化渗透:帝国主义在思想上、精神上对 中国人民进行奴役。
上海天主教堂的传教士。
位于上海徐家汇的天主教堂。
传教士正在向上海徐家汇一带 的孩子们传教。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各处进行其‚殖民 事业‛时,传教士常常被使用为先驱者,基督圣经 被看做是和炮舰同样有效而相济为用的武器。
由此可见,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 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仆后继、视死 如归的战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 瓜分中国的图谋.
但义和团运动的教训告诉我们,中国人 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 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 中国革命的任务。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一)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二)镇压人民的反抗 (三)扶植、收买代理人
(一)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外国公使常驻北京-是清政府的‚太上皇‛ 领事裁判权-中国司法权被严重破坏
把持中国海关-控制中国政治的重要手段和 控制中国财政金融的重要据点.
赫德-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
(二)镇压人民的反抗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章第2、3节
强占,划分势力范围 强占,划分势力范围 强占,划分势力范围 强占,划分势力范围 强占,划分势力范围
新的瓜分手段
胶州湾,山东
旅顺口,大连, 长城以北
云南,两广
台湾,澎湖列 岛及附属岛屿
香港, 长江流域 门户开放政策 与“机会均等”
八国联军洗劫北京
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 资产阶级改良派要救亡图存
2 孙中山喊出“振兴中华”口 号
光绪帝与康 有为、梁启超
梁启超指出:“吾国四千余年大 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 百兆以后始也。”接踵而来的瓜分狂 潮,更使中华民族的各阶级、各阶层 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
(二) 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1 资产阶级改良派要救亡图存
因此,他得出结论, “无论欧、美、日本各 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 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 分之一也。”“故瓜分 一事,实为下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对义和团运动的科学评价
义和团运动在粉碎帝 国但主是义,列义强和瓜团分运中动国也存在一定 的的斗历争史中局,限发性挥:了一重是存在笼统 大的的排历外史主作义用错。误;二是不认识
(一) 社会制度的腐败
3 不了解世界大势
鸦片战争期间,清朝的最高统治者 道光皇帝,对战争对手英国竟然一无所 知,甚至仗打了一年多连英国与俄国是 否接壤也不知道,对于英国为什么有一 位年轻的女人统治全国无法理解,甚至 怀疑来侵略中国的英国官员并不是由英 国女王任命的,清朝的一些官员、将领 甚至认为英国的大炮有邪术,对英国军 队的战略战术是完全不知道,当然就找 不出对付的办法。
中法战争示意图
刘 铭 传 马尾海战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历史事件之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_毙考题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历史事件之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中国近代史纲要部分要熟记重要历史事件及其重要历史意义,按照时间轴顺序屡清楚。
下面小编整理分享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及后果的重要事件及意义:
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及后果
(1)早期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2)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①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瓜分中国、灭亡中国。
②帝国主义列强之所以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的原因:它们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和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根本原因)。
(3)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经济技术的落后(另一个重要原因)。
(4)后果:民族意识的觉醒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件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 沙皇俄国侵占中国领土
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 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瑷珲条约》 60万 《北京条约》 40万 《勘分西北界约记》 44万 《改订伊犁条约》 7万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2 / 70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1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目 录
CONTEN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2 / 70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军事侵略 ➢政治控制 ➢经济掠夺 ➢文化渗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8 / 70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外国公使驻京
《天津条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当时西方列强的公使,是以 战胜者的姿态进入北京的,他们不是普通的外交官,而是清政府的“太上皇”。
美国公使田贝说过,他们经常教训清政府的大臣,什 么事要做,什么事一定不许做,“任意斥责对待外国 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南京条约》对英国赔款2100万元 《北京条约》对英、法赔款各800万两白银 《台事专条》对日本赔款50万两白银 《马关条约》对日本赔款23000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政府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4年半的财政收入, 按当时日本人口1亿计平均每人得2两3钱) 《辛丑条约》对英、法、德11国赔款45000万两白银(年息4厘,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200万两, 按当时中国人口4亿计平均每人负担2两以上)
反抗日本入侵的中国台湾地区的少数民族
史纲第一章
史纲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斗争
史纲
一、史纲考试要求:逻辑、keywords、简单概念辨析(时政糅合)
1.大逻辑:侵略与反抗,在反抗中探索救国强国出路
2.细节:事件4要素:背景、内容、意义、教训
3.时政:整数周年纪念、大大反复提、跟中国相关、好事
单选——4*1'——keywords/简单概念辨析
多选——3*2'——理解/逻辑串联
材料分析——1*10'——时政背景材料+大逻辑串联背诵
二、核心概念集合(史纲跟封建,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三个词全程贯穿)
1.封建:是一个社会形态,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属于封建制度里的上层建筑。
因此,皇帝没了并不会结束封建制度。
关键是土地。
2.民主革命:全称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任务是反封建,结束封建制度的话,民主革命就成功了。
前缀“新"和“旧”的区别在于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
3.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是资本的剥削,结束了阶级剥削制度,社会主义革命就成功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四)历史任务的变化
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 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1. 两大任务的区别:内容不同
前者是解决生产关系问题,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统治秩序;后者是解决生产力问题,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 和社会落后状况,充分发展近代工商业。
2. 两大任务的联系:
(二)粉碎图谋(列强图谋破产)
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义和团运动(最典型);瓦德西 “瓜分一事,实为 下策”
②重要原因: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新策略:“以华制华”
三、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1. 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
2. 侵占中国领土
①英国:《南京条约》-香港岛、 《北京条约》 -九龙半岛 ②葡萄牙: 《中葡友好通商条约》-澳门 ③俄国: 《瑷珲条约》 -60万、《北京条约》-40万、《勘分西 北界约记》-44万、《改订伊犁条约》-7万 (总计150多万平 方公里) ④日本:《马关条约》-辽东半岛(赎回)-台湾
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一)方式一:军事侵略(首先和主要方式)
1. 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①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 《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美、中英、中法、中俄《天津条约》, 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③中法战争:《中法新约》 ④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2.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史纲重点知识点归纳
史纲重点知识点归纳第一专题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考点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考点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考点3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考点4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考点5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考点6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考点7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考点8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二专题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考点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考点2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考点3洋务事业的兴办考点4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考点5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考点6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与教训因;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第三专题辛亥革命与君主****制度的终结考点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考点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考点3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考点4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考点5武昌起义考点6封建帝制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考点7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四专题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考点1北洋军阀的统治考点2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考点3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考点4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考点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考点6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考点7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考点8中国******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考点9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考点10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大革命的兴起考点11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考点12大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第五专题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考点1******在全国统治的建立考点2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考点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考点4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考点5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考点6长征的胜利考点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第六专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考点1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考点2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考点3中国******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考点4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考点5一二·九运动考点6西安事变考点7全国性抗战的开始考点8战略防御阶段和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考点9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考点10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考点11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考点12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考点13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考点14中国******的自身建设考点15抗日战争的胜利考点16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考点17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第七专题为新中国而奋斗考点1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考点2中国******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考点3******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考点4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考点5土地革命与农民的广泛发动考点6第二条战线的形成考点7中国******与民主党派的合作考点8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考点9南京******政权的覆灭考点10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考点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考点12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下编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第一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历史主线公元5世纪(战国)~鸦片战争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国内阶级矛盾严重西方:欧美等主要国家先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并开始工业革命,生产力迅速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开端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生产结构: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基本生产结构,特点: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族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作用:曾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但排斥新的生产方式,束缚生产力发展。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具体表现: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皇权,维护统治。
作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统一,同时,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为正统,并与道教、佛教及其他思想相融合,共同为统治阶级服务。
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核心:宗族家长制、君权、父权、夫权占主导地位。
结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矛盾的特性:一方面,它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和稳定。
另一方面,随着封建社会日益由盛转衰,阶级矛盾日益显现,造成自身不可克服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周期性危机,无可挽救。
2、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清朝后期,由盛转衰,主要表现: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吏贪污成风。
经济上:人口大增长,官吏地主兼并土地,无地少地农民增多,流民不断增加。
荷捐杂税加重,农民生活困苦。
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
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驰,军纪荡然,不堪一击。
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外贸限制,直至鸦片走私,收支平衡被破坏,导致民众事实上必须缴纳更多地租、赋税。
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1、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88年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1776年美国经过独立战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789年法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欧洲主要国家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后,利用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最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如何评价这篇文章?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究竟给中国 带来了什么?
有人说:“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 带来了近代文明”,也有人说:“殖民主 义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还 有人说:“没有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将 永远沉沦”。 请谈谈你的看法。
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 侵略问题
第一,从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关系的角度。
资本帝国主义 对中国侵略
军事侵略 政治控制 经济掠夺 文化渗透
知 识 结 构 要 点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 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原因
民族意识的觉醒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知 识 结 构
两条线索
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三个问题
《南京条约》对英国赔款2100万元。 《北京条约》对英、法赔款各800万两白银。
《台事专条》对日本赔款50万两白银。
《马关条约》对日本赔款2.3亿两白银。 《辛丑条约》对英、法、德11国赔款4.5亿两白银(年 息4厘,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万两)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字:在47个国家的 200 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 藏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
蔡铭超:厦门心和艺术拍卖 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蔡铭超的行为是否爱国? 海外文物应以何种方式回归为佳?
圆明园复原图
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写道:
被毁后的圆明园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 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 王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 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_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这份材 料说明 了什么
第一部分内容 结束返回请按
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研团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 想
以夷攻夷,以 夷款夷, 师 夷长技以制夷
师夷 长技 以制 敌
商战固 本,君 民共主
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研团队
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研团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义和团发展形势图
第二部分内容 结束返回请按
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研团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侵华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赔款数
(2100+600)万银元 (800+800)万银两 (20000+3000+150)万银两 98000万银两
合计
约 13 亿 银 两
第一部分内容 结束返回请按
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研团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三)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列强在中国开银行, 垄断中国的金融、财 政。 图为汇丰(英) 、花旗(美)、东 方汇理(法)、道 胜(俄)、德华 (德)、正金(日 )等外国银行在中 国发行的钞票。
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研团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近现代史纲要)
一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1 1841年5月,广州郊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2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反封建的武装斗争是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
3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以后,提出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的典型代表作是郑观应的《盛世危言》。
《盛世危言》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
4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5 近代中国,第一个喊出“救亡”这一口号的人是严复。
1985年严复写了《救亡决论》一文。
6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7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
《马关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大大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领土的野心。
8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这个时代最强音。
9 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动:①地主阶级出现了一批因军功而升迁的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
②不少自耕农失去土地,向贫农或雇农转化,有些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
③产生了中国无产阶级④产生了中国资产阶级10 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在1859年丧失。
海关自主权丧失鸦片战争爆发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起,清政府先后在英、美、法等国列强四年(1854),上海道台吴健彰与英、美、法三国领事达成《江海关组织协定》并组成"江海关关税管理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