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方法
论小学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有效方法论文
论小学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方法摘要:实际教学当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积极创设有趣的、开放的情景问题,感染学生,让学生自主地思考探讨,促进科学探究顺利开展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
小学数学问题的情境创设,应该激活学生思想和情感,并且针对这些问题在学生的态度和兴趣上下工夫。
关键词:课堂情境创设引导方法情景研究一、创设趣味的问题情境古人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先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还有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因材施教,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数学世界,在数学的海洋世界里尽情遨游。
数学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到处都需要使用数学知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现实生活中买衣服,如果遇到打折的时候,我们都要计算怎样买划算一些。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把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无处不在,对数学有一个最直接的认知,那就是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需求。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和教学方法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开放性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条重要原则。
同时也研究指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构建数学知识,个性得到和谐的发展的同时在探究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而探究性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营造积极的探究氛围。
二、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四种方法(一)复习引导法。
复习铺垫教师应该从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角度出发,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讲课时先要复习旧知识,在导入新知识之前,将学生”带人”生活的情境里,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一个良好的复习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新知识点尽可能与学生有共鸣点、触碰点。
(二)以”误”引”悟”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
㊀㊀㊀㊀㊀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Һ叶新生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河东镇上腰墩小学,甘肃㊀武威㊀733000)㊀㊀ʌ摘要ɔ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得到了有效提升.而情境教学法中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作为一种教学思路,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及思维品质.因此,笔者通过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深入㊁详尽的论述,以供广大教师借鉴.ʌ关键词ɔ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问题情境;创设策略引㊀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出引导问题是实施师生互动的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对引导问题的探究欲望㊁增强学生对引导问题的学习体验,已经成了教师最值得深思的问题.由此可见,进行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㊁学习规律进行问题情境的有效设计及创设,使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引领下,循序渐进地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一㊁创设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1.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思维能力欠缺,对事物的认知层面相对肤浅.教师只有在顺应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规律的情况下,通过积极的引导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和课堂教学内容,对问题情境进行引导性㊁层次化的创设,使学生在具有关联性的问题情境的引领下,由浅入深地思考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循序渐进的提升与培养.2.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有效开展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应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的学习和独立的思考,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然而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开展与教师的引导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能使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有效性.3.有助于数学知识的有效迁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能力,实现数学知识的有效迁移.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能为学生的独立思考提供广阔的延伸空间,从而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向生活问题进行延伸,促使学生将数学知识向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内在的迁移,最终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二㊁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指导理念缺乏科学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与教师自身具备的教学理念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然而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部分教师由于还未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无法深入贯彻与实施 以人为本 的教学理念,这就导致问题情境的创设缺乏自主性和科学性.2.问题情境的创设缺乏趣味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好玩好动,容易对具有趣味性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然而在现阶段的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完全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规律,所创设的问题情境缺乏趣味性和吸引性,从而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问题情境的创设缺乏针对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学习主体,学生会由于学习基础㊁学习能力及兴趣爱好的不同,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表现出相应的个性化差异.而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采用 一刀切 式的问题情境,使问题情境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三㊁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1.教师应树立科学㊁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因素,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理论指导作用.因此,为实现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有效性的提升,教师应积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一方面,教师应积极贯彻 以人为本 的教学理念,站在学生的角度,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使学生在更具有针对性的课堂问题的引领下进行自主的学习和独立的思考.另一方面,教师还应树立创新的教学观念,不再拘泥于以往的教学模式,以更加开放㊁积极的心态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数学问题的提出,从更新的角度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引导与培养,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2.注重问题情境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其学习兴趣的产生与维持及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㊁复杂性的特点,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通过提高问题情境的趣味性来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㊁自由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解决问题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学习㊁思㊀㊀㊀㊀㊀㊀考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完 乘法口诀 这一内容后,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乘法口诀复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将复习内容与趣味性的游戏进行结合,在课堂中开展 小蝌蚪找妈妈 的趣味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将标有乘法算式的图片与标有得数的图片进行快速匹配,匹配速度及正确率最高的小组即为获胜方.这种趣味性的游戏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学生积极参与㊁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3.注重问题情境的生活化,实现数学知识的有效迁移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实用性的学科,其中很多的知识点与现实生活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问题情境进行设计与创设时,应充分利用数学学科的这一特点,将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一方面,教师通过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实现数学知识向生活问题的迁移,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思路的开阔和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例如,在教学 三角形 这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不急于讲授教学内容,而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向学生提问: 教室中存在哪些三角形的物体?为什么要把它们设计成三角形? 这样,教师就将这一节的教学内容有效地渗透到了问题情境中,学生在对周围事物观察㊁分析的过程中,实现了对教学内容的学习与理解,也深刻感受到了教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有效迁移.4.注重问题情境的引导性,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但是小学生的思维形式主要集中在形象思维上,缺乏逻辑性,这就导致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层次性㊁递进性.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的设计与创设时应注重问题情境的引导性,通过若干个具有不同层次㊁具有相互关联性的引导问题的提出,来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循序渐进㊁层层深入的学习和理解,这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能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性问题情境的创设还可以与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行融合,如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中,教师就可以将其与引导性问题情境相结合,以此实现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自主学习和层层深入的探究.如在教学 平移与旋转 这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 小鱼游泳 陀螺旋转 的动态图,并这样引导: 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幅图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鼓励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观察,当得到 小鱼游动了,陀螺旋转了 的答案时,教师又可以提出: 那小鱼游动了多远,陀螺又是怎样进行转动的呢? 通过这样引导性的问题,学生就可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边学习边思考,并在教师引导性问题的引领下层层深入地学习与理解数学教学内容,实现思维能力㊁学习能力的提升.5.注重问题情境的实践性,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具有高度实践性的数学知识只通过课堂讲解的形式是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创设具有实践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己动手㊁亲自操作的过程中积极思考问题,这样一来,很好地实现了手㊁脑的协调发展和配合,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进行了有效的结合,提高了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如在教学 圆锥 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圆锥的模型,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圆锥与圆柱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圆柱的知识进行圆锥体积公式的自主推导,使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四㊁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通过以上的论述不难发现,问题情境教学法的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只要科学㊁合理地运用就能获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应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而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对小学数学问题情境进行创设的过程中,应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精神,更为有效地推动数学课程改革的进程,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次,数学问题情境应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实施是为教学内容的教学而服务的,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学习的积极性,赋予枯燥的数学知识以趣味性和生命力.最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还应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日益凸显,教师应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站在学生的角度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学习基础来创设问题情境,以此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一项复杂的教学工作,教师应结合注意事项,科学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结㊀语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探究意识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㊁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效创设问题情境,以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与改革,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ʌ参考文献ɔ[1]靳艳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7(87):101.[2]邹红玲.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6(08):151.。
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情境”,《辞海》解释为:“一个人在进行某种行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社会行为产生的具体条件。
”所谓数学问题情境,是指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活动时所处的学习环境。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其中问题情境放在首位,显然就是要求教师用积极营造问题探究的情境,引领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以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学生发现新知识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环境和认识知识的理想阶梯。
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引导思路,掌握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那么,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思维呢???一、旧知复习,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学习是以一切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出发点,所以知识的引入只有在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时才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建构。
简单地说,就是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
因此在教学新的内容时,教师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展现知识产生发展的实际背景,设法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新旧对比,同化新知识,从而使学生看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如通过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探讨分式的基本性质。
通过复习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来探索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方法。
通过复习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来研究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等。
??二、学科整合,创设问题情境??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目标是为了学习数学,但从具体内容来看,具有综合性、多样化的特点。
可以说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包罗万象,都可以成为数学教学情境,为数学教学所用。
从学科的角度来分析,数学情境中可以整合其他学科的内容:如水文知识,苏科版教材在有理数的乘法学习时,创设的就是水文观测方面的问题情境;地理知识,在学习平行和垂直时,教材创设了观察北京城市交通图的情境;社会学知识,在学习统计图的选用时,教材创设了尝试将中国5次人口普查数据用统计图来表现的情境;美学知识,在学习黄金分割时,教材创设的就是芭蕾舞演员身体比例和东方明珠电视塔塔体比例的情境。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8篇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8篇第1篇示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介绍几种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1.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在物理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来引入物理知识。
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中发现物理规律。
为什么水壶里的水会烧开?为什么冬天的电灯会发出光亮?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和实践,对物理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老师可以设置一些实验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物理规律。
通过实验研究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光的折射规律等。
通过实验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从实践中掌握物理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体问题的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个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它在什么条件下会停下来?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
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情境模拟来创设问题情境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模拟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模拟操作和实践。
可以设计一个模拟实验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进行物理实验,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通过情境模拟的问题情境,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第2篇示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老师经常需要通过一些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1.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物理知识贴近生活,老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几点做法
谈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几点做法【摘要】问题是思维的核心,有效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
本文从“制造冲突,打破平衡”“操作质疑,寻因问果”“故设障碍,缜密思维”“巧设悬念,激发探密”四个方面例举说明了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问题;情境;思维;认知现代教学论指出:“从本质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
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会思考。
”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诱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
一、制造冲突,打破平衡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真正的思维起源于某种疑惑、迷乱或怀疑。
思维的发生不是依据普遍的原则,而是由某种事物作为诱因而发生的。
”若在教学时能适时制造一些认知冲突,产生问题,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就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兴奋程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在学生认识了什么是圆周长后,我让学生想办法测量出各种圆的周长。
第一步:测量自己剪的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滚测法或绳测法)。
第二步:测量学校圆形花坛的周长(绳测法)。
第三步:测量一个很大很大的圆形湖泊的周长。
当到第三步时,滚测法或绳测法这种工具测量方法的局限性就会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把湖泊拿起来滚不可能,用绳测法来测也不现实。
学生脑海里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怎么办?怎么办?”的思维困惑,主动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适时让学生想一想: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再让学生猜一猜:圆的周长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这样就把学生的思维从工具测量引向公式测量,让他们主动地去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取计算圆周长的方法。
二、操作质疑,寻因问果动手操作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操作结果提出质疑,引发学生的思考,积极地去探求合乎逻辑的结果。
如在教学“三角形三条之间的关系”一课时,我先创设这样一个操作情境:分给每组一根吸管,让学生剪成三段后拼成一个三角形。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面临着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培养逻辑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等挑战。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足够的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机会。
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其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通过在教学中引入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研究将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旨在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及其教学效果评价,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深入思考和探究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本研究,可以探索适合小学生的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方法,为教师提供指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
通过实例分析和教学效果评价,可以检验有效问题情境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数学素养的影响,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对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2. 正文2.1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加投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种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数学概念更加具体化和易于理解。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科学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科学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森堡深也有体会地说:“首先是问题的提出,其次才是问题的解答。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它要求教师必须科学地创设问题情境,以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科学地创设问题情境必须注意六点。
一、目标要明确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好比罗盘和路标,直接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方向,要有明确提问的目的:为引入新课?为知识间的联系?为解决难点?为突出重点?为促进学生思考?为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为总结归纳?等等。
教师要尽量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教材的内容,善于从教材中挖掘问题,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挖掘问题,使问题的内容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
针对学生认知上的缺口和疑处。
二、具有挑战性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接受挑战。
过于简单的问题,学生探索过程感到索然无味,过深难的问题,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学生茫然或理不出思路,学生思而不得,探而无获,这样的问题显然没有讨论的价值,久而久之,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失去动力和兴趣。
因此设计问题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又要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状况,使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梯度要合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总是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问题的安排顺序要与思维发展的顺序相一致,涉及的知识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接近到“最近发展区”,问题的设计必须是阶梯式上升,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由小到大,由收敛到发散,由定向到开放。
问题有恰当的坡度,保证学生思维的连续和畅通,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产生认知冲突,从解答问题中领悟到获取新知识的“顶峰体验”,从而激励再认知案例1: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的教学当中,我设计了如下一组练习:解下列不等式:(3)奇、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有何规律?创设梯度式的问题情境要注意把握“度”,必须针对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并且要合理有序,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
浅谈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
浅谈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金塔县第三中学白林义“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是激活或唤醒思维材料的刺激因素。
问题情境的呈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激发起学生头脑里一系列的思维加工活动。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况,营造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信息气氛,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
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使之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中。
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引发学生合理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就感;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将客观抽象的知识同化于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使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型转变。
因此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十分重要。
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贴近学生生活,生动直观,富于启发、善于运用直观演示、试验探索、多媒体技术、趣味实例、知识复习、制造悖论、反思析题等手段,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创造条件。
同时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情趣,要适应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问题过易或过难,都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因此,教师不仅要熟悉教科书,还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智能水平和生活经验,提出既为学生所熟悉又具有适度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1、用诗词来创设问题情境诗歌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古诗词为背景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可以使我们在欣赏古诗词的同时,培养自己从中提取数学信息,形成数学问题,进行数学建模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如我在教学《勾股定理》时,利用多媒体创设了如下图文并茂的问题情境:在希望的田野上的背景音乐下,在一个绿色环绕的池塘里,荷花亭亭玉立,在微风的吹拂下,频频“点头”示意。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中学生作文指导我们会发现那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根本跟不上学习进度。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就学习的要点进行分析,特别是要就后进生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通过提高学生的基础学习水平,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特别是要让这部分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不能破罐子破摔,要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现在开始,抓住英语学习的要点,灵活地预习和学习、复习英语知识。
比如通过采取微课的方式让学生课下自行学习,提高对英语语感。
(二)开展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反映没有学习兴趣。
高效课堂应该开展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建立字母与语音之间的对应关系,养成良好的语感。
教师通过加强学生之间学习内容的沟通,来提高其的知识掌握度。
比如开展关于英语写作的英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对PPT中的英语写作技巧进行学习,并插入人性化的对话,来吸引学生了解不同英语写作的特征与名词使用的区别。
其次,教师开展课堂小组活动,也要帮助学生了解英语素养应用的思想内容和学习特色。
我们可以提前明确教学目标,并且将目标的具体实施环节具体化,真正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尊重學生英语专业基础水平的个性化发展与提高过程,让学生能够对写作过程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分析能力也是要课堂上形成的,我们通过对某一特定的话题进行交流,让学生对常见的内容进行学习,可以从感官上帮助学生认识句子、词组和单词之间的关系,提高英语分析能力。
(三)尊重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完善英语教学模式通过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完善现有的教学模式。
特别是在语法的讲解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基础水平的差异,实现分层次的教学。
如果教师能够采用合理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学生就会去主动认识英语学习的基本方法技巧,探讨英语学习的方法。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为了让学生为了做题而学习,而是让学生能够建立起生活与英语学习之间的联系,通过广泛学习英语的语法与单词、作文,来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数学课堂中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
数学课堂中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刍议摘要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水平,有效创设趣味的、现实的、探究的、开放的问题情境,感染学生,引发学生主动地思考、探究、体验,促进科学探究过程的顺利开展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设有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恰当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
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一、创设趣味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自觉进入情境中,走进数学世界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多媒体出示):有一天,孙悟空化斋回来带了几个饼,唐僧说:“我吃1块。
”沙僧说:“我吃2块。
”八戒说:“俺老猪肚子大,吃5块饼。
”悟空听了,拿出一个饼平均分成两块,给了师傅其中的一块,把第二个饼平均分成4块,取其中2块给沙僧,把第三个饼平均分成10块,取其中的5块给了八戒。
八戒这下可开心了,瞧,师傅和师兄他们都没有俺老猪多。
同学们看后都哈哈大笑,但笑声中隐藏着他们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知识的初步理解。
这时,我及时问大家:“你们觉得八戒的想法对吗?为什么?”大家思考片刻,纷纷说不对,他们吃的同样多,只是分的份数不同而已。
在这个知识难点上,我没有作任何讲解,只是适时地创设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知识,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语文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
课余生活, 也较好地促进语文教学活动。 三、 做好校本教材建设, 此类资源不可或缺。 语文课程资源也是校本教材建设的一部分,而本乡本土 课程资源又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深层次上做 好其挖掘和利用工作, 它的价值和作用就充分体现出来了。 本地风俗民情虽然范围很广, 但如果切实地把它落到语 文教学之中并经过一定的筛选和组织, 而且与地理、 历史等学 科的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和挖掘这些素材, 在一定
情活动。
三门每一年的最重要的节日 便是元宵节,除了家家户户 都要为这个节日 忙忙碌碌之外, 最热闹的就是县城的民间艺 术项目 表演。 组织学生去观看这个大型的节目, 感受本地的风 俗民情, 把当地文化和风俗融合起来的表演, 的确能够让学生 产生兴趣, 他们自 然就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 有情可抒。 清明节 又是一次盛会, 很多人要从四面八 汇集来, 实际上这是很好
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在课堂导人中利用学生 已有
都各 自 谈了自己美好而朦胧的梦,今天我们所要学的这篇课 文《 在山的那边》 就是叙述了一个大山深处的孩子的梦想 , 叙 述他对大海的向往, 并且一直不停地追寻着它。 他真的是在寻
找大海吗?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在山的那边》看看这个孩 , 子到底在寻找什么? 这种亲近感及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极大
参考文献 :
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每一个地区都有 自己独特的风俗民 , J 其中蕴藏的教育意义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清, 充分利用这些
资源发挥真正的价值, 这是任何教材都无法替代的。 它们既是 活生生的, 又是充满历史气息的, 并且也是可感可触的, 极易 引起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要组织学生做好系列的民俗风
有效创设问题情境方法
浅谈有效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摘要:情境教学是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或提供学习资源以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而问题情境是在教学中设置一种具有一定吸引性、挑战性,需要学生通过努力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问题场。
这样的问题场应以问题为载体,设计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结构紧密相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明显的问题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产生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五种。
一、预习新知,创设问题情境预习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预习过后,学生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认识,还会有困惑和收获。
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课堂上,可让学生根据预习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
如教学”扇形”一课,我事先布置学生预习,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提出预习中曾经思考的已经会解答或者不会解答的问题。
于是,学生提出了”什么是扇形?”“什么是圆心角”“怎样画扇形?”“什么是弧?”“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怎样计算扇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扇形的周长?”等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学生表现出的质疑能力超过了老师的想象。
老师紧接着问,你最想解决哪个问题,哪个问题应先解决?新课教学就这样自然地在问题情境中层开,学生学得认真,教师上得轻松。
二、开展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活动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种良好形式。
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
教学时可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中为学生所接受,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我在教学”游戏公平”一课,新课引入,采用组织学生参加拔河比赛的形式,老师先请四位同学上台,故意让两个高个子代表一组同学,两个矮个子代表另一组同学,问学生愿意吗?有的学生不愿意,说两个高的对两个矮的,不公平,于是,老师又请两位中等个子同学上台加入到矮个子那一组,再问学生:”现在的安排,你们愿意吗?”,这次,高个子组的同学不愿意了,说人数不一样多,不公平。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问题情境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并且实践广度和深度正在逐步提升。
当下,许多小学教育研究工作者在对此进行研究,而且已经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
笔者通过研究这些成果得出,教师只有在“人本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兴趣为依据、以问题素材为核心,才能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增强数学知识与问题之间的关联,继而提升教学成效。
一、利用故事背景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单一枯燥的数学教学内容往往会感到无趣乏味,甚至完全丧失学习兴趣。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对故事的喜好进行“故事引用式”教学,借助故事背后的特殊背景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选择故事的时候,应按照三个基本原则。
首先,故事内容要简单易懂,最好是学生常听常见的绘本故事,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
其次,故事内容必须和教学内容相关,否则由故事创设的问题情境也就失去了教学作用。
最后,故事内容必须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也就是说,由故事内容设置的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趣味引导性,这对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来说非常重要。
例如,在教学《升和毫升》时,学生对新的概念往往存在陌生感,这时教师可以用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观看“乌鸦喝水”的故事视频。
教师可以结合“乌鸦喝水”的故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为什么把石子放进瓶子里就喝到水了?”学生几乎都会被故事的情节吸引,学习兴趣随着问题的深入被调动起来。
学生通过视频故事的观看很直观地认识到是石子的压力将水抬高,也就是說石子的体积占据了瓶子的空间,所以水位被抬高了。
这样的故事情节将学生带进体积的学习中,既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又向学生展示了数学的魅力。
二、利用游戏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游戏活动在小学阶段教学的应用逐渐被重视,为小学生带来的学习收益可谓惊喜、出其不意。
小学生对游戏活动很感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把游戏带到数学课堂中,通过游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讨 (3)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非常关键。
当学生对于一个问题置身其中时,他们不仅可以通过思考来解决问题,同样也可以通过互相讨论、探究问题的本质、以及利用自己的直觉来解决问题。
由于问题情境的变化多样,因此,通过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深入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策略,并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和应用场景。
一、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是极为重要的。
有趣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
因此,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数学问题非常必要。
例如,对于一个“面积”的问题,可以将问题涉及到学生们最熟悉的场景之一——篮球场。
如:一个篮球场需要重新涂料,需要知道篮球场的面积是多少。
让学生分组探讨如何测量篮球场的面积,并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如利用测量工具、估算方式等等,让学生动手实践,体验一下学习到的数学的实际应用。
二、让问题情境具有挑战性为了激励学生,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也是很必要的。
这些情境应该让学生感觉到问题的解答是需要耐心、努力和创造性的。
让学生发现或自己想出解答是一项艰难的、有价值的努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是很重要的。
例如,在小学四年级时,在数学测验中加入了一个“逆向思维”的问题:如果一个数是无理数,那么它是否可以表示为3的整数次幂?这个问题情境不仅交代了无理数的概念,还要求学生在没有直接答案的情况下自己创造性思考。
对于挑战性问题的创设,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问题的难度和学生的年龄段是否相适应。
三、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情境学生们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更感兴趣,因此将问题情境紧密地与他们现实生活所见所闻相结合,将能够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地关注数学的必要性。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的教学中,一个尺度的问题可以被设置为这样:如果小莉制作了一张地图,并规定1厘米表示10千米,那么地图上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多少?这样的实际问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让他们明白数学不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方法
、
比较 大 。
5 . 激发 性 。 有 效 问题 情 境 的 创 设 能 引 起 学 生 的认 知 冲 突 和 探究 欲望 , 启发学生的思维 , 促 进 学 生 主 动参 与 探 究 。 三、 创 设 有 效 问 题 情 境 的 方 法 1 . 创 设 实验 问题 情 境 。实验 是 学 习科 学 知 识 、 完 成 探 究 过 程 的重 要 方 法 和 手段 。创 设 实 验 问 题 情 境 就 是 通 过 准 备 多 种 实验器材 , 就某一问题及形象进行探究或验证性实验 。 引 导 学 生在 实 验 过 程 中 自发地 对 科 学 现 象产 生 浓 厚兴 趣 。 渴望 找 到 解 决 问题 的方 法 的情 境 。 2 彳U 用故 事创 设 问题 情 境 。 教材 中有 一 些 著 名实 验 、 一些 生 动感 人 的名 人 轶 事 很 容 易 唤起 学 生情 感 上 的共 鸣 , 用强烈 、 丰 富 的感 性 材 料 创 设 有效 的 问 题 情 境 , 使学生爆发思维火花 。 利 用 故 事 创 设 问题 情 境 , 素 材 的选 择 不 一 定 局 限 于 教 材 。 还 可 以 通 过 别 的 学科 或课 外 书 籍 获 得 。 故 事 情 境 的 创 设要 注 意 问 题 与 内 容 的结 合 要 精 巧 。既 要 体 现 趣 味 性 又 要 富有 知识 性 和 思想性 , 确保学生被吸引进入教学情境后 , 不 仅 获 得趣 味性 的 满 足还 能获 得 知 识 和 思 维 上 的 满 足 。 3 . 利 用 网络 资 源 创设 问题 情 境 。 现 代教 育 技 术 在课 堂 教 学 中有 的应 用 已经 越 来越 广 泛 . 利 用 网络 资 源创 设 问 题情 境 无 疑 会 收到 更 好 的 效 果 。运 用 网络 资 源 和 多媒 体技 术 辅 助 教 学 , 能 创 设 出 非 常 逼真 的 教 学 情 境 . 丰 富 多彩 、 生 动 形 象 的 图 像 和 动 画, 给 学 生带 来 了一 种 全 新 的学 习 体 验 和认 知 方 式 。教 师 要 注 意 引导 学 生 上 网 查 询 与 问题 情 境 有关 的资 料 。 一 方 面 可 以提 高 学 习效 率 .另一 方 面 可 以 让 学 生 感 受 到 网络 学 习 的 方 便 与 快 捷. 让 学 生 体会 到技 术 在 今 天 生 活 和 学 习 中 的重 要 性 。 4 彳1 用 游戏 创 设 问题 情 境 。 在课 堂教 学 中 , 教 师 可 以根 据 教 材 内 容 和学 生情 况 。 将 问题 情 境 的创 设 融 入游 戏 中 , 在 游 戏 活 动 中 引 导 学 生 自主 发 现 某 种 现 象 或 规 律 。 教 师 在 设 计 游 戏 时 应 深 入 思考 如 何将 问 题 与 游 戏 紧 密 联 系 在 一 起 ,让 游 戏 活 动为教学服务。 在 活 动 中要 强 调 学生 自己发 现 问 题 , 自主 讨 论 问题 . 对 问 题 的探 索权 要 交 给 学 生 . 让 学生在游戏 中观察 、 交 流与分析。 5 彳U 用 生 活 现 象创 设 问 题 情 境 在 日常 生 活 中有 很 多 科 学现象 , 这 些 现 象 大 都 蕴 藏 着 一定 的科 学 知 识 或 原理 , 但 常 常 被忽视 , 其 实 是 科 学 研 究 的第 一 素 材 。 在教 学 中 。 如果利用 1 3 常生活 中常见的现象创设 问题情境 , 引导 学生思考 、 探究 , 可 以 让 学 生 的 认识 从 感 性 上 升 为 理 性 , 思 维 活 动 的 习惯 、 灵 活 度 和 广 阔 度 也 都会 得 到 培 养 和提 高 。 教 师在 教 学 过 程 中 , 要 对 学 生的疑问进行汇总 , 选 择 可 操 作 的 问题 进行 探 究 。 在教学中 , 教 师 可 以组 织 形 式 多样 的教 学 活 动 , 创 设 生 动 有 趣 的 问 题 情 境 ,寓 教 于 乐 。让 学 生 在 问题 情 境 的引 领 下 积 极、 愉悦地学 习. 使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和 主 动 性 持 久 而 稳 定 地 保 持. 让 学生 在进 行 科 学 探 究 的 过 程 中 体 验 到 乐趣 , 让 他 们 学 会 观察事物 、 发 现 问题 、 寻求方法 , 最 终解 决 问题 。 总之 , 创 设 有 效 问题 情 境 归 根 结 底 是 为 了调 动 学 生 主 动 探 索 、合 作 学 习 的 积极性 . 真正使课 堂鲜活起来 。 使 学 生 的 学 习过 程 生 动 起 来 , 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物 的塑 造 和 故 事 的 发 展 . 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闭 门 造 车不 可 能 创 作 出好 的少 先 队 剧 , 原 创 是 发 展 的 最 强 动力 。 少 先 队 剧 在 创作上要高于观众 , 在 演 出 中要 平 视 观 众 , 在 交 流 中要 俯 下 身 子, 以新的创意吸引孩子。 少 先 队 员 的心 灵 是 一 粒 粒 饱 满 的 种 子. 队员 戏 剧 有 义 务 和 责任 参 与 、 引 导 其 他 少 先 队员 的 成 长 , 播 种 给 他 们 其 他 事 物 难 以替 代 的 幸 福感 。
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的注意指向学习内容,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
创设问题情境,把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就容易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中。
如何让预设与生成同步,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必须在创设问题情境上狠下功夫。
一、选择熟知的生活素材,捕捉真实性数学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儿童在相当程度上是受本能驱动的,环境中的诸多因素都在向他们挑战,他们对此感到好奇,并渴望发现,渴望认识,渴望解决问题。
《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课始媒体出示“售楼广告”:各位顾客,县城繁华路段现有新房出售,每平方米3600元,欢迎选购,欲购从速。
师:如果你爸爸打算买一套房子,你最想了解什么问题?生:买一套房子要花多少钱?师:买一套房子的钱与什么有关系?生:房子的面积越大,要付的钱越多。
师:楼房通常是什么形状的?生:长方形的。
师:那么,怎样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呢?生1:用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摆。
(有几个学生笑了)生2:用尺子量一量。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学习之后,同学们就会计算房子的面积了。
以现实生活中的“售楼广告”为素材提出问题,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感受到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从而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模拟多维的生活空间,生成挑战性数学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是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设计的问题要有挑战性,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
思考空间的大小首先与问题设计有关,条件的呈现方式、解决问题步骤的多少、解题方法和结果的开放程度都会对学生思考空间产生影响。
谈如何创设行之有效的数学问题教学情境
有数学 。在 实际教学过程 中, 教师应把 问题情境生活化 , 将“ 问
题情境 ” 与学生 的生 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 培养学 生的观察 和
初步解 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 增加学生 的直接学习经验 。 例如 : 在
教学“ 统计” 一节 时, 先让学生对周 围最感兴趣 的一件事进行调
生掌握学习方法 , 从 而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的能力。 因此 , 教 师应 注重创设 问题 情境 , 激发学生 的学 习欲 望 , 发 散学生 的思
动画、 实物 、 投 影和 生动 的语言 描述情 境 , 激发 学生学 习 的兴 趣。 教师应注重创设教学情境 , 优化 问题设计 。 例如 : 在教学“ 勾 股定理 的逆定理 ” 一课 时 , 笔者采 用多媒体 创设动 画式 问题 情
境 。首先让学生猜想古埃及金字塔 的塔基可 能存 在的形状 , 学 生的答 案有正方形 、 长方形 、 多边形等 。在学 生热 烈的讨论中 ,
停 止 检 票 的 时 间还 有 4 2分钟 ,此 时 唯 一 可 以利 用 的 交通 工具
怎样应 用直角的知识 , 那么 同学们知道古埃 及人究竟是怎样确 定 的吗? ……一系列 的提 问 , 有效地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 , 使得
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 学习状态。 二、 创设 阶梯型 问题情境 。 注重问题 的层次性
笔 者用 动画演示 : 首先 是让 学生观看 金字塔 , 整 体感知 金字塔 的形状 , 然后剖开塔基 的截 面, 慢慢将剖开 的侧 面转体一周 , 让 学 生直观地观察截面图形 , 得 出正方形 的答 案 。这时笔者引 出 探究 型问题 : 在公元前 2 7 0 0年前 , 古埃及人 就明确 了在建筑 中
四、 创 设 开 放式 问题 情 境 。 拓展 学生 的学 习空 间
数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英语教学 中记忆能 力的培养
辽 宁省盘锦市大洼县新开学校
英语作 为一 门语言学科 ,从学 字母 的发 音开始 ,到单词 的拼读 、拼写 , 短语 的 意义 、用法 ,句 型的运 用 以及语 法 的规 则等等 ,每 一步 都与 记忆 密 切相 关 ,可 以说 ,离开 了记 忆,将 无法 学 习英语 ,课 件记 忆在 因故 学 习中 的重 要 性,因 此, 提高 学生 在学 英语 中的 记忆 能力 ,是 学好英 语 的首要 前 提条件 。那 么,怎样才 能有效 地提高学 生的记忆 能力 呢? 有 效利 用短时记忆 来提高 记忆能 力 大脑 的短 时记忆 系统 贮存保 持在 较短 时间 ( 一分钟 左右 ) 内在信 息。 由于 短 时记忆 的容 量非 常有 限, 因此在 英语 学 习的初 级 阶段 ,课 主 要采 取 复述 的方 法 ,使信 息能较 长 时间地 保 持在 短时 记忆 中。所 谓复 述策 略 ,是 指运 用 内部言 语在 大脑 中重 现学 习材 料或刺 激 ,以维 持注 意与 学 习材料 并 使其报 出在短 时记 忆之 中 。在 英 语学 习中 ,特别 是在 语音 、词汇 学 习和 听 力训 练 中,复述 策 略的运 用 显得犹 为 重要 。如 :学生 在所 学英 语单 词时 , 如果 只拼 读一 两次 ,或 只听 到别人 读 ,则会 发现 所学 的词 汇很 快被 遗忘 , 不易记 住 ,但如 果能边 听、边读 、边记 ,经过几 次复述 后,则会 容易记住 。 通 常采用 的复述策 略有 以下 几种 :命 名式 :见 到一张 图片,就默 默地说 出图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
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下面我们将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第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生活。
小学生的认识世界主要来自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我们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具体而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学习水的性质时,可以设计一个问题情境:“为什么洗衣服的时候要用肥皂?”这个问题就很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挑战性。
问题情境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和思考,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促使学生超越现有的知识和思维框架,开展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在学习物质的状态变化时,可以设计一个问题情境:“在寒冷的冬天,湖面上为什么会结冰?”这个问题就很具有挑战性,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第四,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交叉性。
科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在问题情境的创设时,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设计具有交叉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多个学科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究。
在学习声音的传播时,可以设计一个问题情境:“为什么在电影院里,声音听起来特别清晰?”这个问题涉及到声音、光和空气等多个学科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第五,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实践性。
科学知识需要通过实际探究和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在问题情境的创设时,我们要注重设计具有实践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探究。
在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时,可以设计一个问题情境:“为什么水中的鱼看起来会变形?”这个问题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反射和折射的原理,还可以设计实验活动来验证和探究。
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强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环境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
教学情景解决的是学生形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以及处理新旧知识的关系与矛盾。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语文思考。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去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一、从学生兴趣入手,培养学生与众不同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从小学低段开始培养和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思维,这跟学生的兴趣紧密联系在一起。
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我先让学生站在马克吐温的角度去猜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有的学生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猜测可能也是按照常规写物的样子、功能等。
有的学生又结合前面学习的作者的文章《金钱的魔力》入手猜测可能也是写类似的揭示人物某一方面的的。
这点滴的与众不同,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将起到不可小视的作用。
二、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优选问题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儿童发现那些对他们个人来说是真实的挑战,从而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问题必须是真实的或者能够想象的,这样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真实的问题”是指必须与儿童生活直接相关的问题。
比如,《詹天佑》一课,“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文章开头这一中心句统领全文。
我就抓住这一关键句引发学生思考:从哪里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从哪里看出詹天佑是一位爱国的工程师?因为重点句段是表达中心的主体部分,紧扣重难点发问,学生的学习讨论才有的放矢这是效果好、效率高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思考空间。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而且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方法柏树秦家庙小学刘小琴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启发新问题的问题。
”胡适也强调:“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凝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
”科学理论的发现始于问题。
真正的问题应该是教师创设一种疑难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围绕问题而组织起来。
在解答的过程中引发出更好的问题、更难的问题。
问题是促进学习的动力,是思维的起点,基于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是以探究性为主的学习活动的重要特征。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间接地用已有的知识处理该问题的情境,只有具有问题性的问题才能为教学创设问题情境。
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
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激励学生努力克服困难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求知欲驱使下,不断探索,完成解答过程,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这个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一个问题得到解决,新的问题将随之产生,探索没有止尽。
一、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实验是学习科学知识、完成探究过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实验是一项兴趣盎然的活动。
创设实验情境,科学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用实验的方法创设问题的情境就是准备多种实验器材,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发地产生对科学现象的浓厚兴趣,渴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情境。
实验情境的创设应突出科学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如讲《大气压力》时,教师把玻璃杯装满水,用一张厚纸盖上杯口,杯中不能有气泡,这时教师巧妙地问:“同学们注意,老师把杯子倒过来水会怎样?”实验像魔术一样把学生吸引住,求知若渴的情趣被触发了,学生产生了疑问,水到底会不会流出来呢?教师不必发表意见,只需把杯子倒过来,在有悖常理的情境矛盾中,科学探究问题自然萌发。
“是谁把水托住了呢?”这一趣问把学生的求知欲推向高潮,学生迫不及待地期望答案,成为主动的探索者。
教师用简练、新颖、恰当、妙趣横生的导语引入课题,会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乐趣,进而想学、爱学,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再如教《变色花》时,教师借助化学变化后颜色发生变化这一个外显现象,用花变色这一个小实验将学生引领到抽象而神奇的化学世界,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喷壶中的液体,接着教师出示紫甘蓝菜由此揭开壶中液体的秘密。
但是同样是紫甘蓝汁,为什么会让花瓣变红,叶子变绿,这里面肯定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学生产生新的思考,思维活跃,进而带着自己的问题进行理性有序的观察实验活动。
这样导入教学自然而高效,使学生对奇妙的化学世界和科学学习活动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
教师要迎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适时创设趣味性、启发性的故事情境,就可以极大地吸引孩子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创设很好的问题情境。
“事实是最好的教材”科学教材中有一些著名实验、发现事例,有一些生动感人的名人轶事等都是真实可信,会很容易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一生铭记,会追踪科学家的思维,去体验创造发明的境界。
故事的选择不仅局限于科学课本,还可以从其他资源中获取。
故事情境的创设要注意内容要精,生动有趣。
如《光与热》导入时,教师巧妙地利用古代故事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使学生为了揭开这个谜而始终处于高昂的情绪之中。
“在古代,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光学知识,他们可以制造出望远镜,而且已经掌握了“燃烧镜”的使用。
1973年,希腊科学家伊奥安尼斯.萨卡斯,决定来检验是否能用“燃烧镜”点燃一只船,他让六十名水手排队站在码头上,每人拿一面大镜子,照射到150英尺开外的一只小船上,不到三分钟,船就着火了。
光、船、火之间隐含着哪些科学道理呢?”这样把学生引入了光与热知识的氛围中来,积极投入光的强弱与温度的观测活动。
再如教《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时,讲述阿基米德揭开王冠真假的故事,阿基米德从浴盆水溢出来的启发而获得一种“直觉的顿悟”,发现了物体沉浮规律的故事。
这些丰富的史料,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为一体,富有成效地吸引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再现科学家的忘我探索情境,激励学生陶冶情操,鼓舞斗志,培养发现精神。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学校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的情境更会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习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
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合理运用、尽可能真实、要有吸引力。
如《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一课主要通过火山和地震的事例来认识地球内部的力量是如何改变地形地貌的,但学生对火山和地震怎样改变着地形并不很清楚。
如果仅仅看课本或靠教师的讲解,不利于唤起学生的思维与想象。
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播放录像生动形象的再现火山和地震的情境,学生如临其境,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了解了火山喷发时的壮丽景观,并为推测地表的形态找到了依据,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再如研究《空气》的后续活动中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获取信息。
指导学生上网自由查询关于空气的资料,学生不仅扩大了对空气知识的认识面,而且还掌握了研究空气的一些具体方法,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让学生领略到互联网学习的方便与快捷,让学生体会到技术在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使课堂更具时代气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这正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价值体现。
四、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鲁迅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游戏是儿童的天堂,“游戏即生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各种游戏、创设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产生愉快的学习氛围。
在游戏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某种自然现象,学习科学知识,锻炼科学探究能力。
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应更好地挖掘游戏本身的内在潜能,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
如《里面是怎样连接的》一课在游戏的情境中展开,先展示两根未包住中间的不同颜色的电线,请学生观察、区别。
再出示两根中间已包住相同颜色的电线,发给每组,请学生辨认,怎样证明它们是同一根电线呢?同一种颜色就一定是同一根电线吗?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操作空间,为下一步检测4接线头盒子的活动进行铺垫,更加激起学生想早点儿参加探究活动的欲望。
再如研究《水的表面张力》教学中,是把学生游戏的自成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针对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的特点设计一个游戏,在满满的水杯里放多少枚回形针时,水才会从杯中溢出?让学生先预测再分组活动。
活动中强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讨论问题的原因,把研究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游戏中观察、交流与分析,进一步认识水的性质。
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游戏,学生亲身体验了水的表面张力究竟有多大,让假设和事实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震撼学生的心灵,在脑中留下永久的记忆。
学生发自内心地说:“我们以后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自以为是!”这是多么宝贵的科学精神,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热爱,真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利用日常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科学现象,有的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甚至亲身经历过,可谓熟视无睹,如雷电、彩虹等,但有的现象出乎意料,学生倍感神奇,如海市蜃楼等。
这些日常生活现象都蕴藏着科学,是科学研究的第一素材。
若用日常生活中容易见到的现象来引导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路,充分调动起他们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样,学生的思维认识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思维品质的习惯性、灵活性和广阔性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和锻炼。
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客观实际,用强烈、丰富的感性材料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爆发思维的火花。
例如《七色光》导入,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请同学们猜猜这句话描述的是什么?你见过彩虹吗?你在什么时间,在哪里见过?当时你站在什么位置,是朝太阳方向还是背着太阳方向?有哪几种颜色?能把你看到的彩虹描述给大家听吗?学生对彩虹有直接的亲眼所见的感官印象,有的还会制造彩虹,这些都是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起点,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接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当你第一眼看到美丽彩虹的时候,你脑海中首先产生的疑问是什么?教师因势利导,抓住契机,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必要的汇总,选择可行的探究题目。
经常接触的生活现象启迪着学生的思维,他们惊讶这么普通的现象也有自己说不清的奥秘,渴望找到问题的答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生活离不开科学,科学教育必须回归生活,才能体现其生命力。
正如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所说:“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
”如教学《导体与绝缘体》的尾声,设计了一项分析生活中由于导体与绝缘体使用不当出现的安全案例的活动,引起学生对导体与绝缘体使用的思考和关注。
以范例引导的方式,推动思维的涟漪,增强了学科学更浓厚的兴趣。
为促进学生思考而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贯穿教学的始终。
在科学课上,我们可以进行灵活多样的科学活动,创设别开生面的教学情境,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保持持久稳定,使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无穷乐趣,让他们学会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寻求方法,最终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