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病理分型

合集下载

乳腺癌:病理分型、靶向药物、系统治疗原则

乳腺癌:病理分型、靶向药物、系统治疗原则

乳腺癌:病理分型、靶向药物、系统治疗原则在全世界范围内,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

2017年,美国新诊断的乳腺癌病例超过25万例,以一生来算,12%的美国妇女将被诊断为乳腺癌。

本综述总结三种主要乳腺癌亚型的系统和局部治疗方法:激素受体阳性/ERBB2阴性(HR/ERBB2−)、ERBB2阳性(ERBB 2)和三阴性乳腺癌。

美国一半以上的乳腺癌是在筛查乳房X光片时诊断出来的,大约三分之一被诊断为可触及的乳腺肿块。

腋窝肿块、乳头溢液、乳头倒置、乳房不对称、乳腺皮肤红斑,乳腺皮肤增厚是乳腺癌的较少见表现。

在美国,62%的乳腺癌诊断时为乳腺原位癌,31%的乳腺癌扩散到区域淋巴结。

只有6%的乳腺癌在诊断时是转移的。

病理诊断及分型乳腺癌标准的病理组织学诊断:.最常见的乳腺癌组织学是浸润性导管癌(占患者的50%-75%).其次是浸润性小叶癌(占患者的5%-15%).其余的患者是导管/小叶混合癌和其他较少见的组织学乳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两个主要分子靶点已被确定。

一种是雌激素受体α(ERα),它在大约70%的浸润性乳腺癌中表达。

ERα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受体和转录因子,当雌激素激活时,激活乳腺癌细胞的致癌生长途径。

激素孕酮受体(PR)的表达也是ERα信号的标志。

雌激素受体(ER)或PR在至少1%的肿瘤细胞中的表达被归类为HR+,使用内分泌药物下调ER信号是ER阳性或PR阳性乳腺癌的主要系统治疗方法。

第二个主要分子靶标是表皮生长因子2(ERBB2,以前称为HER2或HER2/neu)、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中的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在大约20%的乳腺癌中被扩增或过度表达,在没有系统全身治疗的情况下预后。

具有ERBB2扩增或过度表达的肿瘤是ERBB2+,具有ERBB2扩增或过度表达乳腺癌的患者受益于ERBB2靶向治疗,包括抗ERBB2抗体(例如曲妥珠单抗和pertuzumab)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lapatinib and neratinib)。

乳腺癌病理学变异

乳腺癌病理学变异

乳腺癌病理学变异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多种病理学变异。

这种变异对临床诊治和预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分子分型、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等方面探讨乳腺癌的病理学变异。

一、分子分型的变异乳腺癌可以根据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定型分子亚型,目前最常用的分子分型方案为PAM50分子亚型。

根据这个分类方案,乳腺癌分为四种分子亚型: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HR+/HER2-)型、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HR+/HER2+)型、激素受体阴性/HER2阳性(HR-/HER2+)型和三阴性(HR-/HER2-)型。

这些分子亚型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预后。

然而,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也存在一定的变异。

有研究发现,在某些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型乳腺癌中,存在HER2基因扩增或突变,导致药物靶向治疗的选择困难。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在HR-/HER2+型乳腺癌中,存在激素受体的低表达或突变,影响了内分泌治疗的效果。

这些分子分型的变异对于临床治疗的个体化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二、病理分级的变异病理分级基于肿瘤的组织学异型程度、核分裂活性和核大多数性进行评估,常用的分类系统有Elston-Ellis(EE)分级和Scarff-Bloom-Richardson(SBR)分级。

病理分级对乳腺癌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高分级的肿瘤通常具有较差的预后。

然而,在实际诊断中,病理分级的变异也是常见的。

研究表明,不同病理学家对同一肿瘤的评分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由于个体的主观认识和经验水平不同所致。

此外,某些乳腺癌在病理学分级时出现退行性变、坏死等现象,可能会影响最终的分级结果。

因此,在进行乳腺癌病理学评估时,应该严谨、客观并结合其他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判断。

三、组织学类型的变异乳腺癌有多种组织学类型,最常见的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乳头状癌等。

这些组织学类型在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方面存在差异。

例如,浸润性导管癌通常具有较高的浸润性和转移倾向,而乳头状癌则相对较好预后。

乳腺癌g1g2g3具体分型标准

乳腺癌g1g2g3具体分型标准

乳腺癌g1g2g3具体分型标准
乳腺癌的分型标准通常采用TNM分期系统。

根据肿瘤大小(T)、淋巴结受累情况(N)和远处转移情况(M)来确定肿瘤的分期。

对于乳腺癌的细胞学分级,常见的分为三个级别:G1、G2和
G3。

具体分型标准如下:
1. G1级别(低分级):这是乳腺癌的最低分级。

在这种分级下,肿瘤细胞形态正常,排列有序,并且与正常的乳腺细胞相似。

这种分级表示肿瘤细胞生长缓慢,细胞分化较好,通常表示预后较好。

2. G2级别(中等分级):在这种分级下,肿瘤细胞的形态和
排列相对较不规则,与正常的乳腺细胞相比,细胞的异质性更大。

这种分级表示肿瘤细胞生长中等速度,细胞分化一般,预后相对较好。

3. G3级别(高分级):这是乳腺癌的最高分级。

在这种分级下,肿瘤细胞的形态和排列非常不规则,与正常的乳腺细胞相差很大。

这种分级表示肿瘤细胞生长较快,细胞分化很差,预后相对较差。

这些分级标准通常以组织学家对乳腺癌患者肿瘤标本的观察和分析为基础确定。

高分级的乳腺癌可能需要更积极的治疗,而低分级的乳腺癌可能需要较少的治疗。

分级标准有助于指导乳腺癌的治疗决策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然而,乳腺癌的分级结果
仅作为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一部分,患者的具体治疗方案和预后仍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来确定。

关爱乳房 乳腺癌的病理分型

关爱乳房 乳腺癌的病理分型
形 成 乳头 内 陷 。 4、 乳 头 溢 液 : 约 5 ~ 1 % O%
皮 肤 无 异 常 改 变 , 当 肿 瘤 发 展 侵
犯 连 接 皮 肤 及 腺 体 的 乳 房 悬 韧 带 时 , 肿 瘤 继 续 增 大 而 致 皮 肤 凹 陷
旦 锁 骨 上 淋 巴 结 转 移 ,则 证 明 癌 细 胞 有 可 能 经 胸 导 管 或 右 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淋
巴 管 进 而 侵 入 静 脉 ,引 起 r 行 转 t n 移 。 癌 细 胞 亦 可 直 接 侵 犯 静 脉 引
称 “ 窝 征 ” 。 当 皮 下 淋 巴 回 流 酒
受 阻 时 , 皮 肤 呈 现 水 肿 状 , 此 时 因 皮 肤 在 毛 囊 处 与 皮 肤 组 织 紧 密 连 接 ,造 成 毛 囊 处 出 现 许 多 点 状
肝转移。 0
P N3 U WE 5
与 周 围 组 织 界 限 不 清 。 无 痛 , 多
为 单 一 的 、 活 动 的 结 节 ,好 发 于
乳 房 外 上 侧 。 如 与 皮 肤 粘 连 , 则
动度受限。 2、 皮 肤 改 变 : 乳 腺 癌 早 期
3 乳 头 改 变 :当 肿 瘤 位 于 乳 、
头 下 方 或 其 周 围 时 ,癌 细 胞 就 会
迫 。可 引起 手 臂 及 肩 部 酸 痛 。 7、 转 移 症 状 : 锁 骨 上 淋 巴
结 转 移 可 继 发 于 腋 淋 巴结 转 移 之 后 或 直 接 自原 发 灶 转 移 造 成 。 一
浸 润 乳 管 ,使 乳 管 收 缩 受 牵 连 , 早 期 即 可 出现 乳 头 回 缩 的 症 状 。

乳腺癌分型、预后和治疗

乳腺癌分型、预后和治疗

乳腺癌分型、预后与治疗声明:本文为作者个人学习体会,仅供读者参考。

谬误之处欢迎指正,但诊疗应以正规大医院医疗文书为准,以免延误病情。

一、病理分型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乳腺癌的国际组织学分类。

1983年我国乳腺癌病理工作者根据国内情况,制定了国内乳腺癌分类方法。

国内分类WHO分类1、非浸润性癌 1、非浸润性癌(1)导管内癌(1)导管内癌(2)小叶原位癌(2)小叶原位癌2、早期浸润癌 2、浸润性癌(1)导管癌早期浸润(1)浸润性导管癌(2)小叶癌早期浸润(2)以导管内癌为生的浸润性导管癌3、浸润性特殊型癌(3)浸润性小叶癌(1)乳头状癌(4)粘液腺癌(2)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5)髓样癌(3)小管癌(高分化腺癌)(6)乳头奖癌(4)腺样襄性癌(7)腺管癌(5)沾液腺癌(8)腺样襄性癌(6)大汗腺样癌(9)分泌型[幼年型]癌(7)鳞状细胞癌(10)大汗腺癌(8)乳头派杰氏病(11)化生性癌4、浸润性非特殊型癌①鳞状细胞型(1)浸润性小叶癌②梭形细胞型(2)浸润性导管癌③软骨和骨型(3)硬癌④混合型解读:一般来说,浸润性乳头状癌、髓样癌、粘液腺癌、腺样囊腺癌、大汗腺癌、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相对较高,预后较差。

二、基因分型2000年,Peron和Sorlie等利用基因微阵列分析技术将乳腺癌分成5型。

1、Luminal A 型(乳腺腔内A型)2、Luminal B 型(乳腺腔内B型)3、HER-2 HER-2 过表达型4、Basal-like 基底样型5、Normal-like 正常细胞样型解读:Luminal型。

LuminalA型(ER+PR+Her-2-)和LuminalB型(ER+PR+ Her-2+)占乳腺癌的三分之二,50岁以上常见。

A型中ER+、PS2、BCL-2也多呈阳性,预后较好,对内分泌治疗敏感。

B型中ER+、PR+、Her-2(+)都是阳性者,用TAM(他莫昔芬)效果不好,但Als(芳香化酶抑制剂,现指第三代,常见的是来曲唑)更好。

乳腺癌的病理分型

乳腺癌的病理分型

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乳腺癌的病理分型
⒈乳腺癌的定义和概述
⑴定义
⑵概述
⑶流行病学
⒉乳腺癌病理分型的意义和目的
⑴分型的意义
⑵分型的目的
⒊乳腺癌病理分型的方法和依据
⑴组织学特征
⑵分子生物学特征
⑶免疫组化特征
⒋乳腺癌的组织学分型
⑴弥漫性乳腺癌
⑵实体性乳腺癌
⑶积聚性乳腺癌
⑷混合性乳腺癌
⒌乳腺癌的分子生物学分型
⑴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
⑵ HER2过表达乳腺癌
⑶三阴性乳腺癌
⑷基底型乳腺癌
⒍乳腺癌的免疫组化分型
⑴ ER和PR的检测
⑵ HER2的检测
⑶ Ki-67的检测
⒎乳腺癌分型与预后的关系
⑴弥漫性乳腺癌的预后
⑵实体性乳腺癌的预后
⑶积聚性乳腺癌的预后
⑷混合性乳腺癌的预后
⒏乳腺癌病理分型的应用和意义
⑴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⑵预后评估和监测
⑶研究与进一步发展
附件:
名称:乳腺癌病理分型的图例
描述:包含了各种乳腺癌病理分型的组织切片示意图和配套描述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病理分型:根据病理组织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和免疫组化特征对乳腺癌进行分类和分型的方法。

⒉弥漫性乳腺癌:乳腺癌的一种分型,表现为肿瘤细胞弥漫分布于乳腺组织中,无明显的实体形态。

⒊实体性乳腺癌:乳腺癌的一种分型,表现为肿瘤呈实体状生长,没有明显的腺腔形成。

⒋积聚性乳腺癌:乳腺癌的一种分型,表现为肿瘤呈团块状生长,有明显的腺腔形成。

⒌混合性乳腺癌:乳腺癌的一种分型,表现为肿瘤内同时存在不同类型的组织结构。

乳腺癌病理分型

乳腺癌病理分型

乳腺癌病理分型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理分型对于治疗和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和病理特征,乳腺癌可以被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见的乳腺癌病理分型。

一、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占据了乳腺癌的大部分比例。

它起源于乳腺导管的上皮细胞,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点。

该类型癌细胞可通过乳腺间质,沿导管向周围组织浸润,也可形成转移灶。

浸润性导管癌的组织学特征为肿块形状不规则,质地坚实,通常伴有乳头溢液或乳头凹陷。

肿瘤细胞结构具有多样性,细胞呈腺管状排列,核分裂活跃,核染色质深染,核器官明显,常伴有纤维化和淋巴管浸润。

二、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ILC)浸润性小叶癌是乳腺癌的次常见类型,占据了乳腺癌的10%至15%。

该类型乳腺癌起源于乳腺的小叶上皮细胞,具有向周围组织浸润的特点。

浸润性小叶癌的组织学特征为细胞排列呈单独散在的线状,呈羊群状,排列较为紧密,细胞间质较少。

肿瘤细胞结构相对均一,核小而规则,细胞间没有明显的粘附连接。

病灶周围乳腺组织的纤维化程度较轻,很少有炎症反应。

三、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乳腺导管原位癌是一种早期的非浸润性乳腺癌,癌细胞局限于乳腺导管内,尚未侵入乳腺间质。

乳腺导管原位癌往往是通过乳腺X线摄影或乳腺超声等检查发现的。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组织学特征为癌细胞充填了乳腺导管腔,形成了腺管结构的扩张。

癌细胞排列有单列、多列和纵列等不同方式,核染色质较浓,核小而规则,细胞分裂常见。

四、乳腺纤维腺瘤样癌(Fibroadenoid Carcinoma)乳腺纤维腺瘤样癌是一种较为罕见的乳腺癌类型,组织学特征上具有纤维腺瘤和癌的混合特点。

该类型癌的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乳腺纤维腺瘤和恶性乳腺癌之间。

乳腺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

乳腺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

乳腺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乳腺癌是指发生于乳腺组织中的恶性肿瘤。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可罕见地发生于男性。

了解乳腺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乳腺癌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主要包括乳腺癌的类型、分级、浸润性程度和分子亚型等方面。

这些特征可以通过肿瘤的组织学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手段来确定。

首先,乳腺癌的类型可以分为非浸润性和浸润性两类。

非浸润性乳腺癌也被称为原位癌,它发生在乳腺导管内或乳腺小叶内,未穿透基底膜进入周围组织。

而浸润性乳腺癌则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点,癌细胞可以穿透基底膜进入周围组织。

乳腺癌的类型有多种,包括导管内癌、导管外癌、乳头状癌、黏液癌、小叶癌等。

不同类型的乳腺癌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其次,乳腺癌的分级是指根据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和增生活跃程度将乳腺癌分为不同的等级。

常用的分级系统是组织学分级系统,即根据肿瘤细胞核的异型性、核的大小和核与细胞的比例来判断肿瘤的分级。

分级主要分为I级、II级和III级,分级越高代表异型性越高,预后越差。

浸润性程度是衡量乳腺癌浸润深度的指标。

一般分为3个层次:浸润性Ⅰ级:癌细胞穿透基膜少于两个细胞的距离;浸润性Ⅱ级:癌细胞穿透基膜超过两个细胞的距离但小于4个细胞的距离;浸润性Ⅲ级:癌细胞穿透基膜大于4个细胞的距离。

浸润性程度的测定对于评估乳腺癌的侵袭性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乳腺癌可以根据乳腺癌细胞上不同的表面分子和生物学特征,分为不同的分子亚型。

常见的分子亚型包括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孕激素受体(PR)阳性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和三阴性乳腺癌。

不同的分子亚型对于治疗乳腺癌和预后也有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乳腺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包括类型、分级、浸润性程度和分子亚型等方面。

了解乳腺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和预测病情的进展和预后。

乳腺癌病理分型

乳腺癌病理分型

乳腺癌病理分型乳腺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对乳腺癌的病理分型,可以帮助医生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并指导临床进一步的治疗决策。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病理分型的几种常见类型,并对其特点进行详细阐述。

1.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简称IDC)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占到乳腺癌病例的70%至80%。

它起源于乳腺导管内的上皮细胞,随着疾病的进展,癌细胞会通过乳腺导管的壁,侵犯周围的脂肪组织,形成肿块。

浸润性导管癌在镜下呈现为团块状的细胞浸润,细胞核呈现不规则形态,病理上被认为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

2.癌旁期癌旁期,即局部浸润期,是乳腺癌早期的病理特征。

它是指癌细胞侵犯乳腺导管周围的纤维间质,并且未形成肿块。

癌旁期癌细胞之间存在间隙,其病理特点是细胞核大小均匀,颗粒状染色体比较多,细胞核呈现圆形或椭圆形,无核分裂像。

癌旁期病灶发展缓慢,临床预后相对较好。

3.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乳头状癌是乳腺癌中的一种少见类型,它在镜下呈现乳头状生长方式,故名为乳头状癌。

乳头状癌通常发生在年龄较大的女性,其病理特点是癌细胞排列成乳头状结构,并伴有粘液分泌。

相比其他类型的乳腺癌,乳头状癌的预后相对较好,但仍需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4.结节状硬化癌(Nodular Sclerosis Carcinoma)结节状硬化癌是乳腺癌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病理特点是癌细胞排列成结节状或纺锤状结构,并伴有纤维结构的增生。

结节状硬化癌在乳腺组织中的比例较低,属于低分化乳腺癌,预后相对较差。

因此,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5.黏液癌(Mucinous Carcinoma)黏液癌是一种较为罕见的乳腺癌类型,其特点是组织样本中存在大量的黏液分泌物。

黏液癌的乳腺组织形态一般呈现腺泡状结构,癌细胞核较小,胞质丰富。

乳腺癌g1g2g3具体分型标准

乳腺癌g1g2g3具体分型标准

乳腺癌g1g2g3具体分型标准
乳腺癌的具体分型标准依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组织学分级和分子生物学指标等进行评估。

乳腺癌的分型标准一般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组织学分级来判断,其中包括G1、
G2和G3三个具体分型。

1. G1(分化良好):乳腺癌细胞在形态学上较为接近正常细胞,细胞核较小,并且分化程度较高。

这意味着细胞异常程度较低,细胞分裂和增生相对较少。

乳腺癌G1分型通常具有较
低的恶性程度和较好的预后。

2. G2(分化中等):乳腺癌细胞形态学上表现出一定的异常,细胞核变大,核仁形成并且分化程度较低。

细胞分裂和增生程度较高,恶性程度比G1高,但比G3低。

乳腺癌G2分型通
常具有中等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3. G3(分化差):乳腺癌细胞形态学上表现出高度异常,细
胞核变得更大,核仁形成更明显,细胞分裂和增生非常活跃,分化程度很低。

乳腺癌G3分型通常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和较
差的预后。

此外,还有一种分型称为非分化癌,即肿瘤细胞缺乏组织学分化特征,无法分为G1、G2或G3,通常具有非常高的恶性度
和预后较差。

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癌的分型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的组织病理
学家和医院的实践而有所差异。

因此,具体的分型标准还应该结合其他指标和临床信息进行综合评估。

乳腺癌病病理分型

乳腺癌病病理分型

乳腺癌病病理分型乳腺癌病病理分型1、背景介绍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理分型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至关重要。

根据肿瘤的病理特征,乳腺癌可以被分为多个亚型,每个亚型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和治疗反应。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常见病理分型。

2、简单类型2.1 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DCIS是一种非浸润性乳腺癌,肿瘤细胞局限于导管内而未侵犯周围组织。

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和分布,DCIS可以进一步分为不同的亚型,如纯粳状、实性、乳头状等。

2.2 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IDC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肿瘤细胞从导管内侵犯邻近的组织和结构。

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点,IDC可以进一步分为多个亚型,如分型为慢性纤维化的肿瘤、浸润乳头状肿瘤等。

3、专用类型3.1 导管内乳头状癌(Intraductal Papillary Carcinoma,IPC)IPC是一种稀有的导管内癌亚型,它与DCIS相似,但肿瘤细胞组织排列成乳头样。

此外,IPC还有可能伴有浸润成分。

3.2 导管内纤维瘤样癌(Fibroepithelial Lesions,FBEL)FBEL是一类较少见的乳腺癌,肿瘤细胞与纤维组织紧密混合。

FBEL可以分为浸润性和非浸润性两类。

3.3 黏液癌(Mucinous Carcinoma)黏液癌是一种特征性的乳腺癌亚型,肿瘤细胞合成和分泌大量粘液,使得肿瘤呈现黏液样外貌。

黏液癌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

3.4 泡状癌(Tubular Carcinoma)泡状癌是一种鳞状上皮细胞结构的变异,由于其良好的预后和低的复发率,被认为是一种较为良性的乳腺癌。

4、附件请查看本文涉及的附件以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乳腺癌:一种恶性肿瘤,来源于乳腺组织。

5.2 病理分型: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将乳腺癌分类的过程。

5.3 亚型:乳腺癌病理分型中的细分类别。

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与预后

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与预后

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与预后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许多女性来说,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以及对其预后的了解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以及与预后的相关因素。

一、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乳腺癌根据病理学特征通常分为以下几个类型: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乳头状癌、粘液癌、腺泡状癌等。

这些类型有着不同的形态、组织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

1. 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占乳腺癌患者的大部分比例。

它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的恶性变异,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点。

浸润性导管癌通常以形状不规则的单个肿块出现,并可能侵犯周围组织和淋巴结。

2. 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小叶癌起源于乳腺小叶的上皮细胞,相比于浸润性导管癌,其生长速度较慢。

浸润性小叶癌通常以一个或多个结节的形式出现,可以通过乳腺癌筛查程序进行早期发现。

3. 乳头状癌乳头状癌表现为乳头状或呈乳头状的病变,通常位于乳头区域。

它具有良好的预后,但有时也可能发展成为浸润性乳腺癌。

乳头状癌具有纤维母细胞瘤样的生长模式,这是一种少见但容易被误诊的病理类型。

4. 粘液癌粘液癌是乳腺癌中一种罕见的亚型,其特点是瘤内有丰富的黏液分泌物。

粘液癌的生物学行为相对较温和,预后相对良好。

5. 腺泡状癌腺泡状癌是一种少见的乳腺癌亚型,以腺泡状、乳头状或实质形态多样性见长。

腺泡状癌可能具有侵袭性生长和转移的倾向,预后相对较差。

二、乳腺癌的预后因素乳腺癌的预后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后因素:1. 癌肿大小乳腺癌的肿瘤大小与预后密切相关,较小的肿瘤通常有更好的预后。

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可以使肿瘤保持较小的状态,从而提高预后。

2. 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癌细胞扩散到淋巴结时,预后较差,因为它们有更大的机会进一步扩散到其他部位。

3. 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如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以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状态,对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关爱乳房 乳腺癌的病理分型

关爱乳房 乳腺癌的病理分型
巴 细 胞 浸 润 、 小 管 癌 、 腺 样 囊 性
④ 髓 样 癌 : 癌 巢 呈 片 状 或 团
块 状 密 集 。 可 有 腺 样 结 构 。 癌 实 质 占三 分 之 二 以 上 ;
非 浸 润 性 癌 :是乳腺癌 的
早 期 阶 段 , 当 癌 瘤 局 限 在 乳 腺 导
管 或 腺 泡 内 , 未 见 突 破 其 基 膜 时 称 非 浸润 , 陛癌 。 具 体 又 分 为 导 管
头 湿 疹 样 癌 J等 7 。 型
浸润 性非特殊 型 :
① 浸 润 性 小 叶 癌 : 小 叶 癌 明
显向小叶外 浸润 ;
内 癌 和 小 叶 原 位 癌 .后 者 发 展 缓
慢 。预 后 良好 。
早期浸润性癌 :小叶癌早期
②浸润性导管癌 :导管癌 明 基膜 。在间质中呈浸润性生长。 0
家 有不 少的 分类 法。 1 8 3年 全 国 9
乳 腺 癌 病 理 协 作 组 会 议 再 修 订 为 非 浸 润 性 癌 、早 期 浸 润 性 癌 、浸 润 性 特殊 型 癌 、浸 润 性非 特殊 癌
四 大 类 。沿 用 至 今 。
浸 润 性 特 殊 型癌 :具体分
为 乳 头 状 癌 、 髓 样 癌 伴 有 大 量 淋
乳 腺 癌 的 病 理 形 态 复 杂 , 为
了 较 全 面 及 确 切 的 反 映 乳 腺 癌 的
浸 润 时 癌 组 织 突 破 管 壁 基 膜 , 开 始 向 小 叶 间 质 浸 润 . 但 仍 局 限 于 小 叶 范 围 内 。 导 管 内 癌 的 早 期 浸 润 ,癌 细 胞 突 破 管 壁 基 膜 ,开 始
生 芽 , 向 间质 浸 润 。

2020乳腺癌luminal分型标准

2020乳腺癌luminal分型标准

2020乳腺癌luminal分型标准
2020年乳腺癌的Luminal分型标准主要基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和Ki67的表达情况来分类。

具体如下:
1.Luminal A型:ER和/或PR阳性,且Ki67小于14%。

这种类型对内分泌
治疗敏感,对化疗不敏感,一般不需要进行靶向治疗。

2.Luminal B型:ER和/或PR阳性,且Ki67大于14%或HER2阳性。

这种
类型对化疗的反应性较Luminal A型好,但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度相对较差。

其中HER2阳性的患者还应该考虑抗HER2的靶向治疗。

3.HER2过度表达型:ER、PR阴性,HER2阳性,且一般需要考虑化疗和靶
向治疗。

4.三阴性乳腺癌:ER、PR及HER2表达均为阴性,此类患者只有化疗是有效
的全身治疗手段。

乳腺癌病病理分型(一)2024

乳腺癌病病理分型(一)2024

乳腺癌病病理分型(一)引言概述: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具有复杂的病理学分型。

病理分型是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

本文将对乳腺癌病理学分型进行详细介绍,并按以下五个大点展开讨论。

正文:一、浸润性导管癌1. 导管癌的定义和特点2. 不同分级系统对导管癌的分级方法3. 组织学亚型对导管癌治疗和预后的影响4. 垂直生长型导管癌和非垂直生长型导管癌的区别5. 导管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意义二、乳腺导管内癌1. 导管内癌的概念和特点2. 导管内癌的分类和分级方法3. 导管内癌的病理检查方法4. 导管内癌的治疗策略5. 导管内癌的预后评估三、乳腺小叶内导管癌1. 小叶内导管癌的定义和特点2. 小叶内导管癌的组织学特征3. 小叶内导管癌和小叶内癌原位癌的区别4. 小叶内导管癌的治疗方法5. 小叶内导管癌的预后评估四、乳腺带状癌1. 带状癌的概念和特点2. 带状癌的病理特征和分类3. 带状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4. 带状癌的治疗策略5. 带状癌的预后评估五、乳腺特殊型癌1. 特殊型癌的定义和分类2. 特殊型癌的病理特点和诊断方法3. 特殊型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4. 特殊型癌的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5. 特殊型癌的临床意义和研究进展总结:乳腺癌病理分型是对乳腺癌不同组织学亚型进行分类,对于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浸润性导管癌、乳腺导管内癌、乳腺小叶内导管癌、乳腺带状癌以及乳腺特殊型癌都是常见的乳腺癌病理类型。

了解不同病理类型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乳腺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与预后评估

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与预后评估

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与预后评估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乳腺癌的病理分型和预后评估有助于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本文将主要介绍乳腺癌的病理分型和预后评估的相关内容。

一、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乳腺癌的病理分型是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的分类。

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征,乳腺癌可分为非特殊类型(NST)和特殊类型两大类。

1.1 非特殊类型(NST)非特殊类型(NST)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约占乳腺癌的70%~80%。

这种类型的乳腺癌细胞呈现不规则的形状,核较大,胞浆丰富。

根据乳腺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又可将NST分为低分化、中分化和高分化。

1.2 特殊类型特殊类型的乳腺癌相对较为罕见,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出现。

其中,乳腺癌的特殊类型包括黏液性癌、浸润性乳头状癌、炎性乳腺癌等。

二、乳腺癌的预后评估乳腺癌的预后评估可通过多种指标进行,并根据这些指标来预测患者的生存率和复发率。

2.1 TNM分期TNM分期是乳腺癌预后评估中常用的指标。

该指标包括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情况(N)和是否存在远处转移(M)。

根据这些指标的不同组合,将乳腺癌分为不同的分期,从而预测患者的预后。

2.2 组织学分级组织学分级是指根据乳腺癌细胞的分化程度进行的分级。

乳腺癌细胞的分化程度通常分为三级:低分化、中分化和高分化。

分级越高,预后越好。

2.3 分子生物学指标除了TNM分期和组织学分级,还有一些分子生物学指标也可用于乳腺癌的预后评估。

例如,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以及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等。

这些指标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检测。

三、乳腺癌的预后与治疗乳腺癌的预后与治疗密切相关。

通过病理分型和预后评估的结果,医生可以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3.1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乳腺癌,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根据乳腺癌的病理分型和预后评估的结果,医生会决定是否进行保乳手术或乳房全切除。

乳腺癌的病理分型

乳腺癌的病理分型

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乳腺癌的病理分型1、总述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理分型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常见病理分型,并详细描述每一种病理类型的特征。

2、简单型乳腺癌简单型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约占乳腺癌的70%。

其特征是肿瘤细胞组成较为统一,呈现出较好的分化程度,细胞排列形态相对整齐。

常见的亚型包括:2.1、创伤性乳腺癌创伤性乳腺癌是一种罕见但特征明显的简单型乳腺癌。

其特征是肿瘤细胞紧密排列,呈现出伤口愈合样式的胶原纤维增生。

2.2、粘液型乳腺癌粘液型乳腺癌以明显的粘液分泌而著称。

病理上,肿瘤细胞产生大量黏液,导致肿块呈胶冻状,细胞核常常被挤压到细胞边缘。

2.3、乳头状乳腺癌乳头状乳腺癌的特征是肿瘤细胞形成明显的乳头状结构。

细胞核常常集中于乳头核心,并向外呈现出较好的分化程度。

3、复合型乳腺癌复合型乳腺癌是指同时具有多种乳腺癌类型成分的肿瘤。

常见的复合型乳腺癌类型包括:3.1、弥漫型乳腺癌弥漫型乳腺癌是以间质增生和细胞分化差异大为特征的一种复合型乳腺癌。

病理上,肿瘤间质增生呈现出纤维化和破坏性生长的特点。

3.2、浸润性导管癌伴上皮形成浸润性导管癌伴上皮形成是一种乳腺癌中非常罕见的复合型类型。

病理上,肿瘤细胞呈现不同的形态,同时出现导管癌和上皮形成相结合的特征。

4、特殊类型乳腺癌特殊类型乳腺癌是指对特定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具有特殊意义的乳腺癌类型。

常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包括:4.1、黏液性乳腺癌黏液性乳腺癌是以大量黏液分泌为特征的一种特殊类型乳腺癌。

病理上,肿瘤细胞分泌大量黏液,导致肿块呈胶冻状,细胞排列相对整齐。

4.2、壶腺癌壶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乳腺癌,其特征是肿瘤细胞排列成壶腺样结构。

细胞核常位于壶腺样结构的基底部,核分裂活跃而形态多变。

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乳腺癌:乳腺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常见于女性。

2、病理分型:根据肿瘤组织学特征对乳腺癌进行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抗癌协会1999年
分型原则
全部原发癌切片观察后,综合判断分型。

当几种形态并存时,以其中占优势的成分诊断命名,次要成分可在其后注明。

分型标准
(一)非浸润性癌
1.导管内癌癌细胞局限于导管内,基底膜完整.导管内的癌细胞可排列成实性、筛状、低乳头状、管状3管腔中央的癌细胞坏死则成粉刺样,一般不再分亚型。

2.小叶原位癌发生于小叶内,癌细胞充满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完整。

小叶增大,管、泡增多,明显变粗,管、泡腔及肌上皮细胞消失,癌细胞体积增大、形态大小一致,胞浆较丰富、淡染,胞核稍大,染色质细致、分布较均匀,核分裂象少见。

3.乳头佩吉特病乳头表皮内有散在或成巢的咆浆淡染的佩吉特细胞。

早期佩吉特细胞位于基底层,尔后可侵至表层,但不侵犯真皮。

乳头佩吉特病皆继发于导管内癌.伴发浸润性癌者,不在此列。

(二)早期浸润性癌
1.导管癌早期浸润导管内癌局部少量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开始向间质生芽浸润。

2.小叶癌早期浸润小叶原位癌的癌细胞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开始向小叶内间质浸润,但仍局限于小叶内。

已浸出小叶者,归浸润性小叶癌。

(三)浸润性特殊型癌
1.乳头状癌癌实质以乳头状结构为主,乳头中部常见纤维脉管束.若病变局限于导管内者,归非浸润性癌。

2.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癌细胞大,胞浆丰富、淡嗜碱,胞膜不清,常互相融合,胞核空泡状,核仁明显,分裂象多见;癌细胞密集,呈片块状,偶见弥漫分布;间质纤维组织少,癌周边界清楚,癌巢周围有厚层淋巴细胞浸润。

3.小管癌(高分化腺癌)癌细胞立方或柱状,大小相当一致,异型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癌细胞排列成比较规则的单层小腺管,无肌上皮围绕。

癌性腺管呈浸润性生长;常引起明显的纤维组织反应。

4.腺样囊性癌由基底细胞样细胞形成大小,形状不一的片块或小梁,内有数目不等、大小较一致的圆形腔隙,腔面及细胞片块周边可见肌上皮细胞。

5.黏液腺癌癌实质中,上皮黏液成分占半量以上。

黏液在细胞外,形成黏液湖,罕见在细胞内。

癌细胞排列成腺管状、小乳头或巢状,漂散于黏液中。

6.鳞状细胞癌癌实质绝大部分为典型的鳞状细胞癌结构,即可见细胞间桥和(或)角化。

其他型癌发生部分鳞状上皮化生,则不在此列。

(四)浸润性非特殊型癌
l.浸润性小叶癌小叶癌明显向小叶外浸润包括小细胞型浸润癌。

癌细胞形态似小叶原位癌癌细胞常呈单行线状,或围绕导管呈靶环状捧列,有时可见残存的小叶原位癌成分。

2.浸润性导管癌以导管内癌成分为主,浸润性成分不超过癌实质半量者。

若超过半量,则以其浸润性成分的主要形态命名。

3.硬癌.癌细胞排列成细条索或零散分布,很少形成腺样结构,纤维间质成分占2/3以上,且致密。

4.髓样癌癌细胞排列成片块或巢状,密集,可有腺样结构;纤维间质成分少于1/3,无大量淋巴细胞漫润。

5.单纯癌介于硬癌与髓样癌之间,即癌实质与纤维间质成分比例近似。

癌细胞主要形成不规捌的实性条索或小梁,也可有腺样结构。

6.腺癌癌实质中,腺管状结构占半量以上者。

癌细胞异型性明显,腺管形态不规则,层次不等。

7.大汗腺样癌癌细胞大,呈立方、柱状或楔形,胞浆丰富、嗜酸、颗粒状,有时可见顶浆突起。

跑枝轻度到中度异型,癌细胞形成小巢、腺管或小乳头,主间质常明显分离。

(五)其他罕见癌
1.分泌性(幼年性)癌癌细胞淡染,排列成条家、腺样或巢状,有显著的分泌现象。

癌细胞内和藤样腔隙中,有耐淀粉酶PAS阳性物质。

2.富脂质(分泌脂质)癌癌细胞大,胞浆透明或呈泡沫状,脂肪染色呈强阳性。

胞核不规侧,核仁显著。

癌细胞排列方式不定,可伴有导管内癌或小叶原位癌成分。

3.印戒细胞癌癌细胞圆形,体积较小,胞浆内黏液聚积,胞核被挤于一侧,呈典型的印戒状细胞。

癌实质中,上述典型印戒细胞占20%以上即可诊断。

印戒细胞常呈单行线状排列或弥散浸润于纤维间质中,亦可呈条索状或巢状分布,常伴有小叶原位癌成分。

4.富糖原透明细胞癌癌细胞圆形、卵圓形或多边形,细胞界限清楚,胞浆丰富,水样透明。

组化染色显示浦细胞胞浆内含丰富的PAS阳性物质,易被淀粉酶所溶解,证实为糖原.其他黏液、脂肪染色均阴性。

癌细胞排列方式不定,可呈实性条索、巢状或腺样,亦可伴有导管癌成分。

5.伴化生的癌乳腺癌组织中,偶见各种化生性改变,如部分腺上皮形成鳞状细胞,间质中出现骨、软骨成分等,这些肿瘤仍归原来的组织类型,但需注明化生成分。

[附]WHO乳腺癌组织学分类(第二版,1981)
(1)非漫润性:
a.导管内癌。

b.小叶原位癌。

(2)浸润性:
a.浸润性导管癌。

b.以导管內癌为主的浸润性导管癌。

c.浸润性小叶癌。

d.黏液腺癌。

e.髓样癌。

f.乳头状癌。

g.管状癌。

h.腺样囊性癌。

i.分泌性(幼年性)癌。

J.大汗腺癌。

k.伴化生的癌。

鳞状细胞型。

梭形细胞型。

软骨和骨组织型。

混合型。

l.其他。

(3)孔头佩吉特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