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和沈从文对国民性关注的差异
从《狂人日记》看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
从《狂人日记》看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从《狂人日记》看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二十世纪以来,对“国民性”、“民族劣根性”的反思和批判不绝于耳,鲁迅及其小说、杂文总是被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与对国民性的激烈批判相联系。
虽然赞者奉为圭臬,疑者不以为然,但谁都必须承认:当文学自觉地担负起“启蒙”的任务,用科学和民主来启封建之蒙时,其中最深刻最坚韧也最执拗的“真的猛士”独鲁迅一人。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到自己创作做小说并参加新文化运动的直接缘由是他和钱玄同关于“铁屋子”的对话:“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到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
[1]这是在“绝望”与希望之间的往返质疑,典型地表现了鲁迅的思维特点。
正是在这种旋转式的思虑中,鲁迅作出了他的行动选择:虽然带着骨子里的绝望与质疑,但是却最为坚定地加入了新文化的阵营,将启蒙民众、唤醒昏睡的国民的努力坚持一生。
20世纪30年代,鲁迅做小说“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2]因为他不仅看到“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是诚和爱,――换句话说,便是深中了诈伪无耻和猜疑相贼的毛病”。
[3]并且进一步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历史要求:在文学创作中,以“立人”为目的,刻画四千年沉默的“国民的魂灵”,以疗救病态的社会。
这样的提法“包含了关心国家兴亡民族崛起的政治意识,又切合文学注重人的命运及其心灵的根本特性。
”[4]在“改造民族的魂灵”这一总主题中,鲁迅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把平凡而真实的农民,连同褴褛的衣着和悲哀的面容和痛苦的灵魂一道请进高贵的文学殿堂的第一人”[5],但又有谁知道在这“灵魂的沟通,灵魂的振醒,灵魂的高大与渺小,灵魂的教育与‘再教育’的互相转化”[6]之中,深刻烙印的乃是鲁迅自我审视、自我批判、“自我启蒙”的意识与精神,而这种“苟酷的自责和虔诚的反省”虽然缺少伏尔泰式的犀利尖刻和卢梭式的坦率勇敢,但也惟有鲁迅“不装孙子”(孔庆东语),“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纪念刘和珍君》),所以他在《狂人日记》中直陈:“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
鲁迅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比较
鲁迅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比较——从选取悲剧性题材的角度看写作提纲(一)悲剧的角度不同(二)悲剧的人物形象体现的思想意蕴不同(三)悲剧的人物与环境关系不同悲剧的角度不同鲁迅诞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庭里,从小就受到了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正统文化,以及佛、道、墨、法等非传统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熏陶。
特别从故事情节的安排上看,却意外发现与中国喜剧家阮大铖在戏曲创作上的艺术个性和特色上有相同之处。
例如独特题材的选取以及文本结构的精心设计、语言等。
喜剧是一种笑的艺术,就其特征来说,是在庄重威严为平庸滑稽,显示出幽默讽刺意味,产生“纠正人的恶习”(法国剧作家莫里哀)的艺术效果,正如鲁迅所说,“喜剧是将人生没有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而悲剧正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使人们在产生共鸣的情感里在一刹那间享受失去的沉重与振动。
以一种心理反差来使人们在平淡的生活状态中得到共鸣与顿悟。
而相对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一样,两人都选择了用悲剧性的事件来反映当时中国社会下层群众的生存状态。
但尽管都选择了悲剧,但两位作家给予人们的悲剧氛围与使读者产生的心理感受又是不一样的。
一、创作冲动的触发点不同(一)鲁迅是苦闷与疗救的选择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便迅速败落下来。
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过去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
但现在他家穷了下来,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
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对他心灵的打击也太大了,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
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待物的:对有钱有势的人是一种态度,对无钱无势的人又是另一种态度。
沈从文与鲁迅乡土小说创作差异分析
然景 色相 得益 彰 。相 比之 下 , “ 阿Q ” 这 一名 字充 满 了
讽刺意味 , 隐喻着其身份的卑微 。《 边城》 开篇不惜用
在 乡土文 学 的发展 史 上 ,卢梭 起 到 了先 驱作 用 , 华 兹华 斯 和乔治 ・ 桑 分别 用诗 歌 和小说 确立 了乡土 文 学 的地位 。此 后 , 乡 土小说 逐 渐发展 成 为 乡土文 学 的 重要 艺术 形 式 。 中 国最早使 用 乡土文学 概念 和 提倡 乡 土文 学理 论 的是 周作 人 。1 9 1 0年 , 周作 人 翻译 匈牙 利
熟。 1 9 2 8 年, 《 柏子》 的诞生标志着沈从文的创作进入
收稿 日期 : 2 0 1 7 — 0 3 — 2 9
作者简 介: 潘
浩( 1 9 8 0 一) , 男, 江苏连云港人 , 讲师, 硕士 , 主要从事现 当代文学研 究。
了成 熟 期 。沈 从 文 创作 的 以湘 西 生 活为 题 材 的小 说 让 读 者看 到 了另外 一 种生 活 , 而他 因为 有感 于 城市生 活 的繁杂 , 更 沉迷 于 自己作 品营造 的湘 西世 界里 。如 果 说 沈从 文最 初是 为 了谋 生 而进行 文 学创作 的话 , 那
为官 , 因科 场 贿赂 案 被捕 判 斩 监候 , 周 家开 始 走 向败
落; 他的父亲周伯宜脾气 变得喜怒无常 , 酗酒 、 吸鸦
片, 继而 一病 不起 。年少 的鲁迅从 生 活优裕 的官宦 子
弟沦为经常出入当铺和药铺 的苦孩子 。 他在《 呐喊》 自
序 中说 : “ 有谁 从小 康之 家 而坠入 困顿 的么 , 我 以为 在 这途 路 中 ,大 概 可 以看 见世 人 的真 面 目! ” ¨随后 , 父
沈从文笔下的故乡与鲁迅笔下的故乡有什么差别
沈从文笔下的故乡与鲁迅笔下的故乡有什么差别一、思想革命视野下的乡村和梦幻湘西20 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农村视野展现的是一幅极其丰富、绚丽的图画,它构成了20 世纪中国文学举足轻重的重要内容。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知识界一再试图打破凝固的农业社会的死寂状态,在作为新文学创始人的鲁迅那里,农民和知识分子一直是他小说创作中两类并驾齐驱的观察和描写对象,而他一生中篇幅最长、塑造典型人物最为成功的小说恰恰是献给“未庄”农村及破产农民“阿Q”的。
鲁迅作为“五四”一代启蒙主义者的杰出代表,他投向乡村的目光与情怀是带着极为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的,再造中国的伟大理想驱使着他将忧郁而悲伤的目光投向多灾多难的古老乡村大地、投向挣扎求生于其上的“古国的子民们”,尤其是投向他们在不断恶化的生存境遇中的精神和心理世界,由此鲁迅将揭示民族精神病态和改造国民性的主旨带入了他目光所及的一切领域,对于大众启蒙的自觉承担成为他从事乡村题材创作的基本的立足点。
鲁迅笔下刻画的农村,处于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条绳索束缚着人,让人几近窒息的时代。
“在古老中国的土地上,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村庄内几位“老爷”在指手画脚,些许匹夫匹妇在无声地挣扎着……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终其一生,鲁迅对于“沉默的多数”(主体显然是乡村的农民)的关注是执着而又具体入微的,他在一篇关于《阿Q正传》,他的全部的乡土小说都可以看作是他竭力摸索乡土人物灵魂的结果。
相比之下,沈从文的情形则与此不同。
当鲁迅从启蒙主义的立场去理解乡村刻画乡民时,沈从文更多的是把自己置于乡村之中,从其内部发现“乡村”的意义。
“他秉承的是原始‘价值观’,不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更高明的位置,去俯瞰它,批判它,而是以自身的‘原始蒙昧’去接近它,认同它。
”以此叙述"乡下人"的心理内涵、生命渴求与行为方式。
从创作主体精神的角度而言,他缺少鲁迅作为上层启蒙知识分子居高临下的精神优越感;从价值趋向上看,沈从文在精神上与民间处于同一种文化空间中,透露着民间文化的质朴、生动与生存智慧,来自民间的经验影响着他,使他更多的偏向于认同民间文化自身所具有的生存伦理和道德法则。
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问题,也揭示了中国人的种种国民性。
在鲁迅笔下,中国人的国民性既有许多优点,也有许多缺点和局限性。
首先是中国人的“压抑性”。
鲁迅曾指出,“中国人的心,是个很可怕的角落,总是在慌张着,悻悻地盼望一天下来”。
这反映出中国人往往被传统礼教所束缚,缺乏自我表达和释放的渠道和勇气。
这种“压抑性”也常常表现在鲁迅笔下的中国女性身上,她们往往被家庭和社会严格限制,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思想。
另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特点是中国人的“韧性”。
鲁迅认为,“中国人的‘韧性’往往不是调和和解的,而是单方面的固执和顽强”。
这种“韧性”让中国人在逆境和困难中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立场,但也让他们难以妥协和调和各种矛盾和分歧。
此外,鲁迅笔下的中国人还常常表现出“习惯性”的特点。
他们过于习惯于现有的制度、礼教、甚至是苦难和不幸,往往难以改变和超越这些固有的框架和模式。
鲁迅的小说中,如《药》、《阿Q正传》等,就描绘了许多中国人在困难和挫折中一遍一遍地重复着自己的失败和无力感,缺乏自我认知和改变的勇气。
但同时,鲁迅笔下的中国人也表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国民性。
例如中国人的“细腻性”,他们能够敏锐地观察和理解周围的人和事,在细节上捕捉真相、表达情感。
另外,中国人的“忍耐性”和“勤劳性”也是鲁迅所赞扬的品质,他们往往能够在贫困和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不懈地劳动和奋斗,也能够在暴力和压迫的环境中保持冷静和忍耐。
综上所述,鲁迅笔下的中国人的国民性既有有益的优点,也有不足和劣势,在中国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既肯定中国人的优秀品质,也应该正视他们的弊端和局限性,寻找道路和方法来改变和提升。
作为中国人,我们需要牢记历史教训,认清当下,勇于创新和改变,展现更加优秀的国民性。
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精品文档,仅供参考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作家,世界公认的中国新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作为一位作家,他那被郭沫若同志誉为现代文化上的金字塔似的作品,值得后人研究和探寻的东西很多.这里仅就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谈谈它的典型意义及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文艺观。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以供大家参考!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摘要: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主要是指国民的劣根性。
这里有愚昧卑怯的群氓,他们包括愚昧的受压迫者、卑怯的精神胜利者和迂腐的知识分子;有麻木冷漠的看客,他们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把革命者的牺牲作为津津有味的谈资和故事。
鲁迅在暴露国民的弱点的同时,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些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中国国民的形象,他们才是民族的希望和脊梁。
关键词:鲁迅国民性愚昧麻木【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4-0009-02国民性一词出现于清末。
当时的中国人民,在封建王朝的剥削压迫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凌辱下,或者愚昧无知,或者麻木不仁,敢于挺身而出者几乎没有。
面对这一情况,当时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分子和部分思想家在焦虑下深深思索,提出了国民性问题。
国民性,一般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指民族文化的精神特质的概念和体现;二是指国民群体的人格特性。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制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麻木和冷漠。
鲁迅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改造国民性,可以说,改造国民性思想是鲁迅整个思想的重心所在。
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主要是指国民的劣根性。
他弃医从文,目的是要改变愚弱国民的精神状态,唤醒铁屋子里面熟睡的人们,使他们不再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他写小说,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他的杂文创作,也还是为了攻打这些病根。
鲁迅的整个文学创作是以改造国民性为己任的。
鲁迅对国民性的研究和探索非常深广,他笔下的国民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愚昧卑怯的群氓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沈从文笔下的故乡与鲁迅笔下的故乡有什么差别
沈从文笔下的故乡与鲁迅笔下的故乡有什么差别一、思想革命视野下的乡村和梦幻湘西20 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农村视野展现的是一幅极其丰富、绚丽的图画,它构成了20 世纪中国文学举足轻重的重要内容。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知识界一再试图打破凝固的农业社会的死寂状态,在作为新文学创始人的鲁迅那里,农民和知识分子一直是他小说创作中两类并驾齐驱的观察和描写对象,而他一生中篇幅最长、塑造典型人物最为成功的小说恰恰是献给“未庄”农村及破产农民“阿Q”的。
鲁迅作为“五四”一代启蒙主义者的杰出代表,他投向乡村的目光与情怀是带着极为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的,再造中国的伟大理想驱使着他将忧郁而悲伤的目光投向多灾多难的古老乡村大地、投向挣扎求生于其上的“古国的子民们”,尤其是投向他们在不断恶化的生存境遇中的精神和心理世界,由此鲁迅将揭示民族精神病态和改造国民性的主旨带入了他目光所及的一切领域,对于大众启蒙的自觉承担成为他从事乡村题材创作的基本的立足点。
鲁迅笔下刻画的农村,处于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条绳索束缚着人,让人几近窒息的时代。
“在古老中国的土地上,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村庄内几位“老爷”在指手画脚,些许匹夫匹妇在无声地挣扎着……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终其一生,鲁迅对于“沉默的多数”(主体显然是乡村的农民)的关注是执着而又具体入微的,他在一篇关于《阿Q正传》,他的全部的乡土小说都可以看作是他竭力摸索乡土人物灵魂的结果。
相比之下,沈从文的情形则与此不同。
当鲁迅从启蒙主义的立场去理解乡村刻画乡民时,沈从文更多的是把自己置于乡村之中,从其内部发现“乡村”的意义。
“他秉承的是原始‘价值观’,不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更高明的位置,去俯瞰它,批判它,而是以自身的‘原始蒙昧’去接近它,认同它。
”以此叙述"乡下人"的心理内涵、生命渴求与行为方式。
从创作主体精神的角度而言,他缺少鲁迅作为上层启蒙知识分子居高临下的精神优越感;从价值趋向上看,沈从文在精神上与民间处于同一种文化空间中,透露着民间文化的质朴、生动与生存智慧,来自民间的经验影响着他,使他更多的偏向于认同民间文化自身所具有的生存伦理和道德法则。
从文学视域中透视沈从文如何看鲁迅
从文学视域中透视沈从文如何看鲁迅作者:吴丹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2期摘 ;要:考察沈从文论及鲁迅的文字,其对鲁迅的评价主要在两个向度上进行,而且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形态:其对鲁迅的小说与散文创作,包括其早期诗歌创作则大体持肯定态度,而对鲁迅的杂文创作和人格气度却持否定态度。
因而,可以从中检索出两位文学大家在文学观念上的歧异和冲撞。
关键词:沈从文;鲁迅;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2-0-02沈从文是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原名沈岳焕,生于荒僻神秘的湘西凤凰县。
14岁高小毕业后入伍,看尽人世黑暗而产生厌恶心理。
接触新文学后,于1923年寻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于窘困中开始用“休芸芸”这一笔名进行创作。
直至三十年代起勾勒出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了一系列诸如《边城》、《长河》之类的代表作。
从作品到理论的“湘西系列”,以乡村生命形态的美丽对照物城市生命形态,这种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独有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
因而,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
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了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时逐步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也正因为这样,奠定了沈从文对于同时代的作家鲁迅抱有一种复杂的态度。
我们可以从文学层面来考证,沈从文与鲁迅的关系是复杂的,其视阈下呈现的鲁迅也是复杂的。
沈从文是以双重角色来评价鲁迅的:当他作为批评家时,其对鲁迅的评价不失公允;而站在社会和现实层面,其对思想家和战士的鲁迅并不以为然,甚至较为刻薄。
这种复杂的态度,既源自于沈从文与鲁迅文学观念层面的差异,同时也彰显了二者文学创作态度方面的分歧。
一、对于作品的复杂态度源于隔膜或认同沈从文对鲁迅的态度是复杂的,首先体现在其与鲁迅在社会、人生层面的或隔膜或认同。
鲁迅与沈从文乡土小说的比较
鲁迅与沈从文乡土小说的比较
鲁迅和沈从文都是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他们的作品深刻地描绘了中国乡村的生活。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欢迎,而且至今仍被青年一代所熟知。
在乡土小说创作上,鲁
迅和沈从文的风格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首先,鲁迅的文学风格具有民族主义、反传统和革命特征,他的作品突出了他的理念,以及“新文学”理念具有明显的表现主义特点,注重他的自我价值观与感受,用它来展示
他的看法和改变社会。
例如,《故乡》中,鲁迅把他的反传统的观念和反抗的情绪,一窥
心灵的直接展示,批判了当时乡村的贫穷,暴力,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反映了贫富差距
的社会问题。
另一方面,沈从文的文学风格充满乡土性,他着重写描写农村和农民的生活,精准地
把握了乡土文学的内容和精神,以及那里的文化底蕴和本土习俗,而他的一些文稿甚至无
需详细解释也足以让人得知原野本色。
在他的小说中,通过对乡村人民的生活和口头文化
的描述,让世人了解了乡土的魅力。
例如,《夏日的绝望》描写了乡村的贫乏,物质的缺乏,但乡民们还是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灌加了生机和活力,重新唤起了乡土特色文
化的活力,以反映时代的变化。
因此,从作品风格上看,鲁迅和沈从文的乡土小说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鲁迅以具有
明显的民族主义特色、批判传统及革命主义思想的小说著称;而沈从文以写实中营造出乡
土氛围的小说著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也反映了发展的现代性精神。
在总的来看,这两位著名的乡土小说家各自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为乡土文学的发
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影响广大读者。
冷峻深情系乡民静穆诗意萦乡梦——鲁迅与沈从文乡土小说比较研究
题材谱写的一 曲曲人性美的颂歌 , 展示 出与都市社会迥异 的 人生图景 , 肯定文化传统 中的美好 。于是 乡村世界呈现 出两
方面的意义 : 一是它 的愚 昧、 麻木 、 自欺欺人 , 二是它的纯朴 、 恬静 、 自然 的状态。 也正 因为如此 , 鲁迅 的乡土小说总是饱含
着理 I 生的 批 判 , 沈 从 文 的 乡土 小 说 则 被 看 成 一 首 诗 意 盎 然 的 田园 牧 歌 。 鲁 迅 再 现 现 实 的 黑 暗惨 烈 、 人性 的泯 灭 , 以 引起 疗
鲁迅 曾经说过 , 乡土小说 是一些 “ 侨寓在 外而写 自己的
全副心灵投向了广袤的乡村大地 。 鲁迅 的小说 , 是“ 五 四” 以来 中华 民族伟 大觉醒 的呐喊 , 它真正深刻地感受着时代 的脉搏 , 尤其是乡土小说 。因为在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 , 鲁迅 是最早站在农 民立场上 , 把他们放
(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 重庆 永川 4 0 2 1 6 0 )
摘
要: 鲁迅和沈从文同是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的乡土小说 大家, 在 乡土小说创作 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鲁迅开
中国乡土小说之先 河, 沈从 文则开拓 了现代 乡土小说创作的新领域 。从“ 未庄 ” 千疮 百孔的丑陋 , 到“ 湘西” 人性化的美 好, 无论是文化批判与启蒙主题 , 还是人性 关照与诗意审美, 鲁迅 与沈从文都形成 了完全不 同的精神脉络。 从 鲁迅与沈 从文的 乡土小说 的文学理想、 审美 意蕴 、 艺术表 达、 语 言风格四个方面的比较 中窥见鲁迅 主“ 理” , 沈从 文主“ 情” ; 鲁迅 重写 实, 沈从文重写意 ; 鲁迅立足于现 实主 义, 沈从 文立足于浪漫主义的迥异创作 风格 , 并从 中比较 出在对中国问题的 体验 认识上, 鲁迅与沈从 文以属 于 自己的独特视 角透视 乡土 中国, 解读 乡土文化。他们 走的路 虽然不 同, 但 爱 国之心 、 忧 国之情 同出一脉 , “ 改造 国民性” 与“ 重塑民族品格” 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 词 : 乡土小说; 文 学理想 ; 审美意蕴 ; 艺术表达; 语言风格 中图分类号: I 1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9 1 X( 2 0 1 3 ) 1 2 — 0 2 6 4 — 0 5
浅谈鲁迅的民族观与国民性的批判1
浅谈鲁迅的国民性思想“国民性“,又称”国民性格“或“民族性格”,英文写成“national character”。
一般说来,国民性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或一个民族成员的群体人格,是一国国民或一个民族成员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特征之总和,它赋予民族心理以质的规定。
国民性是现代民族国家理论的术语,从欧洲传到日本,再传入中国①。
国民性问题自20世纪初即受到中国第一代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的重视。
1902年前后,梁启超以《新民说》为题,写了大量文章,痛陈中国国民性的问题,这些文章在中国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国民性改造运动从此兴起。
而鲁迅关于“国民性“问题的思考,是在他留学日本期间开始的,几乎与梁启超是同时的,但鲁迅的国民性思考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并且他的写作生涯也始终是与国民性思想相伴随②。
从梁启超到鲁迅,时间虽然过去了二十年,但国民性问题一直被简化成为每个社会成员洗心革面的问题。
而个人与社会是一种双向影响的关系,个人的行为固然会影响社会,社会环境更有力地影响着每个人的选择。
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对于国民性的批判, 强调国民公德,忽视个人权利的独立意义,是当时国民性批判的基本论点。
“以全国之观念为观念,以全国之感情为感情,以全国之思议为思议,以全国之运动为运动,人人知其为国家之一分子,为共同社会之一质点,而公德发达如晓日之升于天,公权牢固如盘石之根于地,,个人权利主义者,非个人权利主义,实公德之建筑场也。
故天赋人权者,生人之公理,天下之正义也③”。
鲁迅看来,以西方近代国民性及其西方文明模式的“世界人”作为改造中国的途径,其结果必然会阻碍具有独立意志和自由思想的自我和个性,因而他认为西方近代理性主义思潮和民主制度并不能解救中国的民族危机。
而为了克服其中的以群体性阻碍个体性的劣势,他创建了一种新型的人生价值观,将独立的个人放在主导位置,其实也就是鲁迅先生的国民性批判的核心思想——以“立人”为目的和中心。
但是要想改变国民精神,首要的任务是找出国民精神的弱点,而中国人国民性的弱点决不是天生的、固有的。
不同的企望与书写_鲁迅与沈从文乡土文学创作比较
2005年12月第22卷第4期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西安)Jour nal of Fur the r Educatio n o f Shaanxi N ormal U niver sity Dec.2005Vo l.22N o.4 不同的企望与书写———鲁迅与沈从文乡土文学创作比较马海娟(延安大学文学院 讲师、硕士 延安716000) 摘 要:鲁迅与沈从文以坚实、厚重的创作实绩和突出的艺术成就开辟、拓展了乡土文学的领域。
但由于对乡土的意义理解的差异,使其小说呈现出解构与建构的不同视角:鲁迅倾力展现现实的黑暗惨烈、人性的被泯灭,批判和拆解着破旧的历史,而沈从文则沉浸在诗意盎然的梦中,编织着理想的花环,演绎着鲜活的人性。
两者的视角都有局限性,但由于对民族文化的深刻思考与理解,使其作品均具有了永恒的魅力。
关键词:鲁迅与沈从文;乡土小说;言说视角;解构;建构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826(2005)04-0069-04收稿日期:2005-08-09 鲁迅和沈从文同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乡土小说大师,在乡土小说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鲁迅开中国乡土小说之先河,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树立了优秀的风范,在他的直接影响下,形成了20世纪20年代乡土文学创作的热潮。
沈从文则开拓了现代乡土小说的新领域,为小说的多样化发展开辟了道路,其产量之高,文体之独特,均使其在乡土文学中卓而不群,并直接带动了乡土小说中抒情一翼的繁荣。
一、人的文学:共同的话语背景鲁迅和沈从文都出生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内忧外患,民族贫弱,他们都怀着爱国之心和拯救民族的愿望,将自己的全副心灵投向了广袤的土地。
作为五四新文学主将的鲁迅,从一开始就高扬“人的文学”大旗,寻求着健康人的生存形式。
他经常考虑的“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1](p19)等问题,归根结底是关于人的问题,即中国人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鲁迅和沈从文的对比
鲁迅和沈从文的对比
鲁迅和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位杰出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和思想都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他们的创作风格和关注点有所不同,但都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印记。
鲁迅被誉为“民族的魂”,他的作品以尖锐的讽刺和批判见长,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尤其是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深刻批判。
他的小说、杂文和诗歌等作品都充满了强烈的思想性和战斗性,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的作品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也唤醒了人民的觉醒和反抗精神。
相比之下,沈从文的创作风格则更加诗意和抒情。
他的作品以描绘湘西边陲的风土人情为主,通过对自然、人性、命运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生命力的世界。
沈从文的作品注重表现人性的美好和善良,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也贯穿其中。
他的作品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意义,也引发了对人性、命运等问题的思考。
在创作思想上,鲁迅和沈从文也有所不同。
鲁迅主张文学应该具有思想性和战斗性,要揭示社会的黑暗面并唤起人民的反抗精神;而沈从文则更加注重表现人性的美好和善良,认为文学应该是一种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
这种不同的创作思想也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总的来说,鲁迅和沈从文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和思想都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他们的创作风
格和关注点有所不同,但都致力于通过文学来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探索人性的美好和善良。
这种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也让他们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
最新如何理解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如何理解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塑造了中国国人的个性,在具有独特优越性的同时,也具有许多劣根性。
这些劣根性在近代以来,显得尤为明显。
它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衰落,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因此,引起不少仁人志士的思考,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鲁迅。
鲁迅对国民性的问题的思考,来源于很多方方面面,下面,我将按时间顺序来理解鲁迅的国民性思想。
鲁迅出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然而,就在他的童年,“家道中落”,祖父入狱,父亲病故,一个封建大家庭迅速的败落。
作为家中长子,在这一过程中,过早体验了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
“有谁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由一个高高在上的少爷沦落为人人嫌弃的子弟,这段童年的记忆,直接影响了鲁迅接下来的道路,也深深影响了后来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与创作。
1898年,鲁迅带着“走异路,逃异地”决绝,远赴南京求学,就读于新式学堂。
在这里,他开始接触维新变法思想和近代科学文化知识,梁启超的“新兴气锐”、“标榜自由”思想、严复的《天演论》进化论思想等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那个时候,尽管是新式学堂,但仍充满了国人的自大无知之气,充满乌烟瘴气,这让鲁迅深感失望,于是,“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
”从1902年起,鲁迅开始留学日本。
这段时期,日本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
日本取得日俄战争的胜利后,民族主义高涨,思想文化界开始流行讨论国民性的热潮。
由此,鲁迅明确的接触并开始使用“国民性”这一概念。
他开始思考国民性问题,鲁迅当时关注的是三个相关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此外,在日本经历的“幻灯片事件”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片中的中国人以及围观的中国人,两者产生的麻木中国人形象深深地刺激了青年鲁迅,开始“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事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评析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及其价值
评析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及其价值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
作为一名文学家、思想家以及政治家,鲁迅的思想影响力深远。
他的思想不仅仅反映着近代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还深刻反映了中国国民性的批判性思想。
这篇文章旨在评析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性思想及其价值。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的批判显而易见。
他强调机械的知识技术,并且主张将实践和知识结合,发展国民素质。
他斥责父权思想侵蚀了近代中国国民的学识和价值观,提出以在务实和科学价值观的指导下发展卫生、教育和技术来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为国民的团结起足色的作用。
其次,鲁迅认为社会责任和社会公正是革命成功的基础。
鲁迅指出,在国家制度变革中,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制度,都必须以社会公正和社会责任为前提。
他提出,要推动共和国主义的发展向前,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政治体制,一个实行社会公平和社会责任的社会体制,以及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制。
此外,鲁迅还赞扬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他提出“不科学的文化是脆弱的,无法实现中国的发展”,以此强调科学的重要性。
他提倡运用科学技术,发展实践技能,培养全民参与公共实践的意识,激发群众的创新能力。
最后,鲁迅的思想也主张以实际行动来坚持国家自主发展目标。
他极力反对殖民主义政策和地缘政治,先后发表文章,谴责美国、英国等列强在中国的虚伪扩张行径。
他主张在国内考虑中国实际情况,通过改革发展,实现真正的国家独立,以及国家统一。
综上所述,鲁迅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贡献。
他的思想不仅反映了中国近代人民的思想观念,还深刻反映了中国国民性的批判性思想及其价值。
他的思想强调了机械的知识技术的学习,他提倡实践技能的发展,他鼓励国家自主发展,这些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国民性,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如何理解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教学内容
如何理解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如何理解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塑造了中国国人的个性,在具有独特优越性的同时,也具有许多劣根性。
这些劣根性在近代以来,显得尤为明显。
它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衰落,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因此,引起不少仁人志士的思考,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鲁迅。
鲁迅对国民性的问题的思考,来源于很多方方面面,下面,我将按时间顺序来理解鲁迅的国民性思想。
鲁迅出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然而,就在他的童年,“家道中落”,祖父入狱,父亲病故,一个封建大家庭迅速的败落。
作为家中长子,在这一过程中,过早体验了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
“有谁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由一个高高在上的少爷沦落为人人嫌弃的子弟,这段童年的记忆,直接影响了鲁迅接下来的道路,也深深影响了后来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与创作。
1898年,鲁迅带着“走异路,逃异地”决绝,远赴南京求学,就读于新式学堂。
在这里,他开始接触维新变法思想和近代科学文化知识,梁启超的“新兴气锐”、“标榜自由”思想、严复的《天演论》进化论思想等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那个时候,尽管是新式学堂,但仍充满了国人的自大无知之气,充满乌烟瘴气,这让鲁迅深感失望,于是,“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
”从1902年起,鲁迅开始留学日本。
这段时期,日本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
日本取得日俄战争的胜利后,民族主义高涨,思想文化界开始流行讨论国民性的热潮。
由此,鲁迅明确的接触并开始使用“国民性”这一概念。
他开始思考国民性问题,鲁迅当时关注的是三个相关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此外,在日本经历的“幻灯片事件”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片中的中国人以及围观的中国人,两者产生的麻木中国人形象深深地刺激了青年鲁迅,开始“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事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关于鲁迅国民性探讨
论文关键词:国民劣根性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多元文化论文摘要:鲁迅对半殖民地民族劣根性的揭示与批判,有利于唤醒民众,自我拯救。
国民劣根性的根源在于传统文化,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孔儒文化——封建文化,吸纳现代文化,才能使民族解脱包袱,在现代文明之路上前行。
鲁迅先生离开这个世界已七十多年了,但正如诗人臧克家所说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作为一个民族的智者与战士,鲁迅不只属于2O世纪前三十多年的中华民族,更属于未来的世界。
他秉烛洞悉着民族的劣根性,照亮着自奋者的前程。
一、鲁迅的国民性是什么国民性一般指超阶级、超地域的国人普遍心理状态和文化性格。
探究和改造“国民性”是鲁迅弃医从文的主要原因,也是其孜孜不懈奋斗一生的目标之一。
鲁迅“国民性探讨”从历史经验和民族前途出发,特别着重于挖掘国民“劣根性”,以期引起疗救的注意,着意于对国民性改造。
无论在文学上还是思想上,鲁迅的成就集中在他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揭露和犀利批判上。
早在留学日本时期,他就经常与朋友们谈论“中国国民性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等问题。
创作前期以小说为主,从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反映人吃人的制度,直击国民生活在这种被人吃和吃人的人肉筵席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这人肉筵席的维护者。
纵观鲁迅的内喊》和《彷徨》,通过对知识分子与农民的描写,揭露了“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将病态的社会暴露,将国民的灵魂展示剖析,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尽管鲁迅小说创作堪称现代小说的奠基,无论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无人可比肩,但鲁迅的创作重心和对文学的贡献更主要体现在杂文的创作上,正如他自己所说“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
潜心于他的鸿篇巨制,为未来的文化没想,固然是很好的,但为现在抗争,却也正是为现在和未来的战斗的作者。
鲁迅的后期主要从事杂文创作,有《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等十多本。
鲁迅沈从文小说创作比较
鲁迅沈从文小说创作比较鲁迅的犀利尖刻,沈从文的诗情画意,在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坛中闪发着异样的光彩,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领军人物。
鲁迅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民族魂,九十年代后沈从文被列为仅次于鲁迅的中国最伟大的作家。
尽管他们的创作风格南辕北辙,艺术主张差异很大,但他们在改造和重建中国国民性精神上殊途同归。
鲁迅的小说“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沈从文小说则使“读者从作品中接触了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示,对人生活或生命能做更深一层的理解”。
正如苏雪林所说,沈从文“想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射到老态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们兴奋起来,年轻起来,好在20世纪舞台上与别个民族争生存的权利”。
尽管他们表达的是一个共同的主题——改造国民性,但在表现手法和语言艺术风格上又有着迥然的不同。
一、鲁迅专注人性丑的批判,沈从文专注人性美的挖掘。
俄罗斯画家列宾说:“光秃秃的线条也可以跃然纸上,只要放得是地方。
”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独特优美的自然景象,犹如一幅幅清理脱俗的风景画,简直就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同时,又给读者留下广阔的空间,扩大作品的弹性和拓深人物的审美品位,读者可以自己的经历,知识构成,审美倾向自由填充,这样,作品的生命力又得到了无限的延伸。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由于他从小就喜欢上绘画,他对美有着独特的感悟和发现。
他笔下的人物形象,一个个都是美和力的结合体,天真、纯洁、善良、勇敢、热情、坚韧、执著……“这个人,美丽强壮像狮子,温和谦逊如小羊。
是人中模型。
是权威。
是力。
是光。
”(《龙朱》)简短的比喻,一个完美的龙朱的整体形象跃然纸上。
《三三》的三三,《长河》中的夭夭——恬静、温柔、纯净、忠贞、从外表到内心都散发着浓浓的人情人性美。
甚至妓女都有一种脱俗的美——爱岗敬业。
温情还是批判--浅析鲁迅与沈从文对待民俗态度的差异
作者: 暴佩聪[1];张金娟[1]
作者机构: [1]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出版物刊名: 文化学刊
页码: 126-128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7期
主题词: 鲁迅;沈从文;民风民俗;态度差异
摘要:鲁迅是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开拓者,他的乡土小说中出现了对祝福祭礼、捐门槛赎罪、女子缠足等风俗习惯的描绘。
受鲁迅乡土小说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文学界掀起了乡土文学创作的热潮。
沈从文在这一热潮中也创作了属于他的"乌托邦式"的湘西世界,他描绘了湘西童养媳、喝凉水会堕胎、白羊羔求婚等风俗。
鲁迅旨在通过民俗批判国民性,而沈从文却极力塑造着古朴雅致的人性美。
他们对待民俗态度的差异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创作动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两种不同的风格态度为后代的作家创作提供了新的切入角度和思考角度。
鲁迅与沈从文创作风格比较
鲁迅与沈从文创作风格比较鲁迅与沈从文创作风格比较张明华20世纪的中国文坛,有两个最有特色的,也可以说最优秀的作家,那便是鲁迅和沈从文。
鲁迅对国民性、以及对现实社会批判之深刻,至今无人超越或达到;而沈从文对湘西的体悟,对人性的揭示,至今也是无人望其项背的。
对于鲁迅,大家比较熟悉,他位列中国现代文学六大作家之首。
而对于沈从文,大家却有些陌生。
其实三四十年代,沈从文就是北方文坛领袖,40年代末,主要因郭沫若“桃红色作家”的指斥,才退出文坛。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沈从文的又声誉鹊起,“大师”的赞誉不绝于耳。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两位大家的有如此迥异的遭遇呢,本文试图从他们的创作风格上进行比较,让读者进行评判。
鲁迅早年学医,因为他父亲的病使他恨透了中医,于是东渡日本学习西医。
虽然后来弃医从文.但炼就了医生望诊病人的目光。
对社会的观察也是以医生看病人的眼光来看的。
所以,他的作品中多是病态的人物。
几乎找不出清纯和美丽来。
沈从文早年热爱美术,甚至想到美专学习。
在美术绘画上颇有造诣,后来虽然弃画从文,但养成了画家审美的慧眼,对社会的观察也是以一个画家的目光看的。
所以他的作品中多是清新婉丽的形象,看不出丑恶和残忍。
鲁迅用写实的手法描画当时社会的真,揭示人的“奴性”,沈从文用浪漫的笔法抒写当时社会中还存在的“美”,揭示人的本性。
两位作家,两种风格,缘于对生活的两种态度,两种眼光,缘于他们的两种使命感。
鲁迅先生不是看不到美,但他却只写故乡的萧条和冷落,百姓的麻木与冷漠,因为他是为了给这个社会治病,对没有病的地方的审视和赞美不是他作为一个医生的职责。
沈从文先生也不是看不到丑陋,但他却只写翠翠的天真和烂漫,天宝的年轻和纯朴,因为他是为了给人们以美的愉悦,对病态的地方的揭示和诊治也不是他作为一个画家的职责。
鲁迅写景,但仅是后院的两棵枣树的单调,秋天后半夜的阴冷,就连大年夜喜庆气氛的祝福在他的笔下也成了对旧社会制度的控诉。
沈从文先生也写景,却是湘西的青山丽水的神奇,四季入画的诗意,就连本该反目成仇的恋爱的竞争也被他当作一道风景描绘的那样壮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鲁迅和沈从文对国民性关注的差异
作者:殷艳敏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4期
摘; 要:鲁迅和沈从文都是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两个人的作品中都体现了对国民性的批判,然而立足点又完全不同。
鲁迅立足于对“丑”的批判,沈从文在对“美”的赞美中否定“丑”。
关键词:鲁迅;沈从文;国民性批判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01
鲁迅和沈从文的作品都充满着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意识,都对人性有着独到的见解,关注国民性。
以鲁迅的《阿Q正传》和沈从文的《边城》为例,本文尝试探讨鲁迅和沈从文对国民性的关注有何不同。
通过比较发现,对国民性关注,鲁迅重视对国民性中“丑”的揭露,沈从文重视对国民性中“美”的显现。
这样对国民性关注点的巨大差异,使两人形成了完全不同的个性鲜明的文学艺术风格。
一、人物形象塑造
以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阿Q和翠翠为例,对“丑”“美”进行比较。
阿Q作为鲁迅笔下人性“丑”的集中表现,是鲁迅批判国民劣根性的代表。
阿Q是一个不知名姓的底层小人物,他最典型的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阿Q展现的是人性的自欺欺人、妄自尊大、愚昧麻木、奴隶意识……在现实世界里,阿Q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不论是在与未庄各色人等诸如赵太爷、假洋鬼子,甚至在革命的浪潮中,阿Q作为一个不知成功为何物的失败者的地位始终没有变化。
精神胜利法是阿Q的“生存法宝”,通过瞒、骗、遗忘和转移失败的方式,阿Q获得精神上的“大获全胜”。
比如说阿Q认为“生平第一件的屈辱”,是被王胡打,毫无羞耻感地讨饶“我是虫豸,还不放么?”过后说一声“儿子打老子”便“心满意足的得胜”了。
这种“胜利”在阿Q 的世界中不胜枚举。
这种国民劣根性中的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在阿Q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阿Q也因此成了展现国民劣根性的一面镜子。
鲁迅通过阿Q揭露和批判了国民性中的“丑”。
和阿Q的“丑”对比,沈从文笔下的翠翠是一切“美”的显现。
翠翠生于自然,长于自然,“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堆眸子清明如水晶……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大自然赋予了翠翠美丽强健的身体和蓬勃生机的生命力。
翠翠是自然之子,浑身充满了一种灵性的美,她热爱自然,融于自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体现了一种自然美。
翠翠天真、淳朴、真诚,有一颗善良的心。
她与爷爷相依为伴,每日帮着爷爷渡船,从不觉得生活枯燥乏味。
她全
身心地充满力量地生活着,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扎实地走过。
在这种简朴的生活劳动中,形成了翠翠勤劳、坚韧、充满生命力的美好品格,孕育了翠翠身上的人性美。
翠翠的美还体现在她对爱情的纯洁和坚贞。
翠翠的爱情虽不圆满,但她为爱情矢志不渝、永远跳动的心,塑造了翠翠身上与众不同的美。
二、时代背景的描写
以小说中的人物的生活环境为例,对“丑”“美”对比。
阿Q生活的未庄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农村。
数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宗法等级观念、封建伦理道德都深深地积淀在这个封闭狭小的空间里和烙在人们的灵魂里。
这里处处体现着等级尊卑意识。
如未庄个通例,被一般人打了,就不算事,但倘若被一个名人如赵太爷打了,则“打的既有名,被打的也就托庇有了名”,被赵太爷打了耳光的阿Q为此还风光了一段时间。
这种“通例”使人和人的交往中掺进了功力和恃强凌弱,失去了人性中的人情和温情。
同时,未庄的封闭落后还使得这里的人安于现状,愚昧麻木。
未庄呈现给人的感觉就像一潭臭烘烘的死水,阴暗,闭塞,冷漠,麻木,在历史的年轮中停滞腐烂。
这种环境的“丑”,也体现了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黑暗的揭露和批判。
翠翠所在的湘西茶峒世界,人与自然,人与人,一切都那么和谐的相处着,这里的生活蓬勃而充满生机,这是一个充满“美”的世界。
在小小的边城里,处处充满了爱,充满了对生命,对生活,对他人的爱。
如管渡船老人从不考虑得失功利;船总顺顺大度洒脱,对于他人一向“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顺顺的两个儿子也是不拘隔套,豪放豁达之人。
在这里,仿佛不存在人性的恶,一切都是美和善,人与人的相处都是真诚和朴实,即使是毫不相关的陌生人,在这里也可以获得来自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体验人间的温情与大爱。
三、国民性批判的方式
对国民性的反思批判方式,鲁迅通过揭露“丑”批判国民劣根性,以唤醒麻木的国民。
而沈从文通过展现“美”,来感召唤醒国民。
在《阿Q正传》中,鲁迅整体给我们呈现的都是“丑”和“恶”,不管是阿Q,未庄,还是革命,都是荒诞可悲,可恨可笑。
这里充满了一种阴暗昏沉的色调,充满了一种“呐喊”不出的压抑和绝望。
鲁迅正是通过这种对“丑”的无情揭露,达到了批判国民劣根性,唤醒麻木国人的目的。
鲁迅笔下的“丑”超越了时空,在当下仍具有发人深省的强有力的力量。
沈从文对美有着一种敏锐和执着。
在沈从文笔下,湘西茶峒这个小小的边城充满了自然美、人情美、人性美。
沈从文正是通过对这些美的生动的展现,使《边城》有了不同于它温柔缱绻的风格的强有力的批判力度。
在对自然和未经开化的湘西世界的赞美中,在对这种与世隔绝、未经玷污的淳朴、真诚的人性“美”的歌颂中,还蕴含着沈从文对城市文明的不满,对人性扭曲和道德淪丧的警醒和批判。
沈从文正是在这种对“美”的显现中,批判了“丑”,唤起了人性中的爱与善。
总之,不论是对“丑”的揭露,还是对“美”的显现,鲁迅和沈从文都是殊途同归,他们的目的都在于对国民性的揭露和批判。
他们对国民性的反思和忧虑超出了个人视野,他们的批判深刻而有力度,唤醒了一代又一代麻木不醒的国民。
参考文献:
[1]沈从文.《边城》[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
[2]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