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故障定位原理综述概要
配电网故障定位现状及方法综述
配电网故障定位现状及方法综述摘要:随着人们对配电网供电安全稳定性的不断提升,尽早发现配电网故障点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而电力系统配电网的故障精准定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对该问题的研究能够减少经济损失,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
因此,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常用的故障定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各自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故障定位;优缺点;适用范围引言:近年来,我国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配电网的线路结构也日益复杂,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能的同时,用户对供电安全稳定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要提高供电稳定性首先要尽可能减少故障的发生情况;另一方面,在故障发生后要能迅速解决故障并重新供电。
配电网故障定位可大幅度减少故障排查的工作强度,从长远角度看,能有效提高配电网供电稳定性。
常用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及其优缺点当前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主要有阻抗法、故障行波法、故障指示器法等。
1.阻抗法阻抗法是根据发生故障的时间点所测得的对应电压和电流得出故障回路阻抗的方法,又因理想条件下,回路阻抗与距离大致呈正相关,由阻抗数值可定位故障发生点。
阻抗法原理十分简单,但配电网线路很复杂,且受负荷影响较大。
因此,故阻抗法不能直接的用于测距计算,在实际应用中常常用作估计大致故障点。
2.行波法行波法一般可分为单端法、双端法。
(1)单端行波法单端行波法是利用故障产生的暂态行波进行单端定位的方法。
在线路发生故障时,故障点产生的暂态行波在故障点与母线之间来回反复,根据行波在测量点与故障点之间往返一次的时间和行波的波速即可求得故障点的距离。
单端行波法计算公式如下所示:l=(t1-t0)v/2式中l为故障距离;L为线路全长;t0、t1分别为故障波头和反射波到达计算端母线的时间点;t2为另一边母线的反射波到达的时间点;v为行波的速度。
该方法原理同样简单,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故障点反射波、母线反射波难以识别,因此,单端行波法一般用作双端行波法的补充。
(2)双端行波法双端行波法是利用在线路产生故障时,初始行波向线路两端的两个测量点发射到达的时间差计算故障点到两边分别的距离。
电力系统的故障诊断和恢复技术
电力系统的故障诊断和恢复技术1. 介绍电力系统故障诊断和恢复技术的概念和意义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其稳定运行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电力系统也存在风险,如设备故障、短路等问题,这些故障可能导致系统瘫痪,对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电力系统的故障诊断和恢复技术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2. 电力系统故障的分类2.1 设备故障电力系统的其中一个故障类型是设备故障,包括发电机故障、变压器故障、开关、断路器故障和线路故障等。
这些故障可能会给系统造成重大隐患,导致设备的损坏和局部停电的情况。
2.2 系统故障除了设备故障,电力系统还可能存在系统性故障,如电力系统失衡、电压不稳定、电流过载、短路,以及其他在电力系统中影响稳定性的因素都可以引起系统性故障。
这些故障可能导致设备失灵、运行不稳定、停电和设备之间的损伤。
3. 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技术3.1 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技术往往基于数据分析和运算,通过测量和分析实际数据,获取系统的工作状态,并评估系统工作状态下可能产生的故障类型和原因。
通过这个过程,诊断技术能够识别电力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故障及其根本原因。
3.2 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的概述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技术包括状态估计法、模糊逻辑法、神经网络法、遗传算法等。
这些技术可以综合地运用于电力系统的故障诊断和恢复中,通过收集数据、模型报告来确定故障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以恢复电力系统的功能。
4. 电力系统故障恢复技术4.1 电力系统故障恢复技术的基本原理电力系统故障恢复技术依靠先进的电力系统辅助设备,如保护设备、备用设备、监控系统等来实现电力系统的快速和有效恢复。
这些设备可以及时监测、定位并分析故障,使得措施能够快速、准确地实施。
4.2 电力系统故障恢复技术的主要方法电力系统故障恢复技术包括设置保护装置、设有备用机组、故障修复维护、在线监控和远程诊断恢复等方法。
电力输电系统所用电缆故障定位技术综述
电力输电系统所用电缆故障定位技术综述摘要:对于电力输电系统所使用的电缆产生故障的种类进行了描述,对于电力输电系统所使用的电缆产生的故障之后的故障定位工作进行了分析,分别对于故障定位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以及相关技术各自的问题做出了阐述,并且对于电力输电系统所用的电缆所产生的故障定位问题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电力输电系统所用电缆;故障;定位技术伴随着电力系统中电缆使用越来越广泛,进行电缆故障定位技术的相关开发是必然要进行的工作。
透过对于电力输电系统所用电缆所产生的故障的定位问题以及相关技术手段的研究,对于各种电缆产生故障后的定位方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对于故障测距系统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并且对相关事件进行了列举。
1.电力输电系统所用电缆故障分类证明了这种故障测距系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有助于保障电网的稳定有序运行。
电力输电系统所用电缆故障的分类方测量方法比较多,本文将电力输电系统所用电缆发生的故障具体分为线路断路引起的故障、由于电阻较低引起的故障和电阻较高引起的故障三种。
线路断路引起的故障又名开路故障,指的是电缆内芯绝缘无问题可是芯体有断裂情况产生所引起的故障。
由于电阻较低引起的故障就是由于电阻接地或短路引起的故障。
电阻较高引起的故障一般是由于高电阻接地或短路所产生的故障,除此之外,泄漏性故障以及闪络性故障是电阻过高引起的故障之中的两种特殊情况,笔者将他们归入高电阻故障之中进行讨论。
在对电缆进行绝缘性能测验的时候,泄漏性故障所泄露出来的电流随着测试电压的升高而提升,甚至会超出泄露电流的最大值;闪络性故障所泄露出来的电流几乎不产生波动,但当试验电压达到临界值的时候,泄露电流会突然间迅速变大从而击穿闪络。
统计数据显示,电力输电系统所用电缆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问题之中,有将近八成是由于高电阻故障导致的,其中大约六成的故障电阻达到了兆的数量级。
2.故障定位的主要方测量方法2.1.预定位电力输电系统所用电缆故障预定位原则上具体分成两类:阻抗测量方法以及行波测量方法。
综述输电线路中的故障定位与原理重要性
综述输电线路中的故障定位与原理重要性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输电线路中的电缆故障的原因,故障性质及判断,电缆预定位方法,电力电缆故障点精确定位与电缆识别方法等方面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如何快速准确测出电缆故障是各供电部门的首要课题,本文重点分析电力电缆故障类型、及定位方法上做为探讨基础。
关键词:输电电线;线路故障;定位;原理分析在电力系统中,电能的传送是必须要通过导线来完成的,导线主要有架空线和电缆两种形式。
与架空线相比,电缆具有许多优点:如占地面积小,不受建筑物和路面等限制,主要敷设于地下,对人身安全比较有利。
其运行状况不易受雷击,风寄存器和鸟害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对地电容为同级架空线的十倍以上,因而对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有利。
对通讯线路的干扰很小。
1、故障分类根据故障电阻与击穿间隙情况,电缆故障可分为开路、低阻、高阻与闪络性故障。
(1)开路故障。
电缆的各芯绝缘良好,但有一芯或数芯导体断开或虽未断开但工作电压不能传输到终端,或虽然终端有电压但负载能力较差。
(2)低阻故障。
电缆的一芯或数芯对地的绝缘电阻或芯与芯之间的绝缘电阻低于正常阻值较多,电阻值低于10zc(zc为电缆线路波阻抗)而芯线连接良好的。
一般常见的这类故障有单相接地、两相或三相短路或接地。
(3)高阻与闪络性故障。
电缆的一芯或数芯对地的绝缘电阻或芯与芯之前的绝缘电阻低于正常阻值较多,但高于10zc而芯线连接良好。
若故障点没有形成电阻通道,只有放电间隙或闪络性表面,此时故障即为闪络性故障,据统计,这两类故障约占整个电缆故障的90%。
2、故障原因电力电缆线路故障率和多数电力设备一样,投入运行初期(1-5年内)容易发生运行故障,主要原因是电缆及附件产品质量和电缆敷设安装质量问题;运行中期(5-25年内),电缆本体和附件基本进入稳定时期,线路运行故障率较低,故障景要原因是电缆本体绝缘树枝状老化击穿和附件呼吸效应进潮而发生沿面放电;运行后期(25年后),电缆本体绝缘树枝老化、电-热老化以及附件材料老化加剧,电力电缆运行故障率大幅上升。
电网故障定位
配电网故障定位1 配电网故障定位的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电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配电网发生故障后,对故障设备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了。
2 配电网故障定位的方法(1)矩阵算法El-s],其计算速度快,但对上传故障信息的准确度要求比较高,容错性较差。
(2)专家系统Ⅲ,通过将获取的故障信息与知识库中的记录进行比较来确定故障位置,定位准确率较高,但是专家系统中的专家知识库的建立与维护是一件烦琐和艰巨的工作,往往由于知识库的维护不到位使得专家系统在适应网络结构变化方面不尽人意。
(3)S注入法S注入法是利用故障时暂时闲置的电压互感器注入交流信号电流,通过检测故障线路中注入信号的路径和特征来实现故障测距和定位[11~13]。
在发生接地故障后,通过三相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点向接地线路注入特定频率的电流信号,注入信号会沿着故障线路经接地点注入大地,用信号寻迹原理即可实现故障选线并可确定故障点。
不少电力部门要求在系统出现单相接地时选出接地线路后立即停电,在停电状况下进行接地点定位。
针对此种情况,文献[14]在基于注入信号电流定位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直流开路,交流寻踪”的离线故障定位新方法。
考虑到线路停电后绝缘可能恢复,该方法首先通过外加直流高压使接地点处于保持击穿状态,然后注入交流检测信号,通过寻踪注入的交流信号找出故障的准确位置。
S注入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其适合于线路上只安装2相电流互感器的系统。
其缺点在于:注入信号的强度受PT容量限制;接地电阻较大时线路上分布电容会对注入的信号分流,给选线和定点带来干扰;如果接地点存在间歇性电弧现象,注入的信号在线路中将不连续,给检测带来困难。
该方法寻找故障点花费时间较长,有可能在此期间引发系统的第2点接地,造成线路自动跳闸。
(4)故障测距法4.1 阻抗法阻抗法的故障测距原理是假定线路为均匀线,在不同故障类型条件下计算出的故障回路阻抗或电抗与测量点到故障点的距离成正比,从而通过计算故障时测量点的阻抗或电抗值除以线路的单位阻抗或电抗值得到测量点到故障点的距离。
电力系统短路分析与故障定位
电力系统短路分析与故障定位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持续稳定的电能供应。
然而,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可能会导致电力中断、设备损坏甚至火灾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电力系统的短路分析与故障定位至关重要。
一、电力系统短路分析电力系统短路是指电路中出现异常的低阻抗路径,导致电流异常增大。
短路故障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设备故障、线路老化、外部干扰等。
短路故障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短路分析的第一步是建立电力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
该模型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和负载等元件。
通过分析每个元件的参数和连接方式,我们可以得到电力系统的等效电路图。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短路计算。
短路计算的目的是确定在故障情况下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这可以通过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欧姆定律来实现。
根据电流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评估电力系统的短路能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其可靠性。
二、电力系统故障定位一旦发生故障,及时准确地定位故障点对于恢复电力供应至关重要。
电力系统故障定位的目标是确定故障点的位置,以便快速修复。
故障定位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利用故障电流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在电力系统的不同位置安装故障电流测量装置,我们可以获得故障电流波形的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位置的故障电流特征来确定故障点的位置。
此外,还可以利用其他技术来辅助故障定位。
例如,利用红外热像仪可以检测电力设备的温度异常,从而帮助我们确定故障点所在的设备。
另外,利用声音或振动传感器可以检测电力设备的异常声音或振动,进一步缩小故障点的范围。
总结:电力系统短路分析与故障定位是电气工程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电力系统的短路能力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评估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其可靠性。
而故障定位则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找到故障点,以便及时修复并恢复电力供应。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离不开这些重要的分析与定位技术的支持。
故障定位系统综述
第一章系统设计概述1.1系统概述本项目利用现代科技、电子信息和通信技术,对配网线路的短路和单相接地故障进行监测,能迅速给出故障具体地理位置和故障时间的指示信息,帮助维修人员迅速赶赴现场,排除故障,恢复正常供电,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
该系统的建成还能有效地提高配网设备健康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降低故障判断对人的经验依赖,减少和缩短设备检修停电操作时间和范围。
本系统基于故障指示器技术、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在配网故障后,它能够在故障后的几分钟内将故障线路和故障地点等信息通过GSM 网络传送至控制中心的计算机,在屏幕上显示出故障具体地理位置和故障时间的指示信息,帮助维修人员迅速赶赴现场,排除故障,恢复正常供电1.2系统实施意义配电网直接联系用户,其可靠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既是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又对应着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作为配电自动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提高供电可靠性有很大影响,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配电系统因为分支线多而复杂,在中国发生短路故障时一般仅出口断路器跳闸,即使在主干线上用开关分段,也只能隔离有限的几段,要找出具体故障位置往往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
故障查找在中国虽研究较多,也有各种成型产品提供,但基本上都需人工现场查找,自动化水平不高。
故障定位系统是基于故障指示器技术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一套自动高效的故障点检测及定位系统,主要用于配电系统各种短路故障点的检测和定位,包括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故障。
配电控制中心的故障定位软件系统与大量现场的故障检测和指示装置相配合,在故障发生后的几分钟内即可在控制中心通过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给出故障位置和故障时间的指示信息,帮助维修人员迅速赶赴现场,排除故障,恢复正常供电,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大大减少故障巡线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1.3层次结构故障定位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安装在局内的主站(后台)监控系统、安装在线路上的故障指示器及故障信号接收处理的数据转发站、安装在变电站内(或线路上配电变压器附近)的配电自动化柜、提供中心站和数据转发站之间通信联系的通信系统。
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综述
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综述摘要:高压输电线路是我国电力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负责向各地输送电能。
故障定位的速度和准确度影响输电线路的抢修、恢复供电的速度以及决定停电造成的各种损失,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因而,电力学者们的研究重点是故障定位问题。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引言输电线路一般由输电导线、地线、金具、铁塔、电杆、绝缘子等构成,其组件结构比较简单,种类也比较少,但是,绝对数量庞大,如果输电电网的某一处输电线路出现了故障,就有可能导致由该线路输电的地区停电,造成局部的停电影响,有时还会造成连锁反应,破坏该地区的电力系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输电线路敷设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输电线路也会因恶劣的环境使得污秽等级提升,鸟害造成的污闪现象日益频繁,而且有些地区的环境和气候不仅会破坏输电线路,还会给线路维护增加难度。
在风力比较大地区,长距离的输电线路还会还出现导线舞动情况,影响输电的安全。
针对这些输电线路故障问题,可以采用在线监测技术,提升故障诊断能力,从而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送电。
在线监测技术不仅不会影响输电设备的正常运行,还能通过一些传感器实时监测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获取它们的运行状态参量,然后通过故障诊断和分析,及时发现输电线路的问题并提前解决隐藏祸患。
1高压输电线路特点分析1.1可靠性要求高通常情况下,架空高压输电线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对可靠性的要求极高,主要原因是架空高压输电线路需要输送的电力能源容量很大,在电网电源点方面与负荷中心方面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如果发生风险隐患问题或是安全事故,不仅会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对供电安全性造成危害,因此整体供电系统运行期间架空高压输电线路具有可靠性要求高的特点。
1.2参数复杂性强架空高压输电线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各类参数非常复杂,线路的结构参数较为繁琐,主要因为架空高压输电线路的高压杆塔桩存在较多的绝缘子和长度较高的绝缘子串,整体的高杆塔吨位大,一旦发生倒塔事故,将会引发严重经济损失,因此线路结构参数非常复杂,对各类零部件的要求极高。
输电线路故障智能诊断与定位技术综述
输电线路故障智能诊断与定位技术综述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扩大,输电线路故障的发生频率也在逐渐增加。
因此,对输电线路故障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电网的需求,而智能诊断与定位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故障处理效率和电网的可靠性。
本文将对输电线路故障智能诊断与定位技术进行综述,介绍其原理、方法和应用。
首先,输电线路故障智能诊断与定位技术是基于传感器和通信技术的应用,通过采集线路故障相关的实时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进行处理分析,从而实现对故障的诊断和定位。
其原理是利用电力系统中的传感器监测线路的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并通过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
在输电线路故障智能诊断与定位技术的方法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型匹配法、故障特征识别法、模式识别法和机器学习法。
模型匹配法是通过与已知故障模式进行匹配,从而判断故障类型和位置。
故障特征识别法是基于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识别出故障的特征,从而进行诊断和定位。
模式识别法是利用分类器对故障数据进行分类识别,从而判断故障位置。
机器学习法则是通过对大量历史故障数据进行学习和训练,从而提取出故障的规律,并用于未知故障的诊断和定位。
在输电线路故障智能诊断与定位技术的应用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故障检测与诊断、故障定位、故障预测和故障处理。
故障检测与诊断是通过实时采集的数据,识别出电力系统中存在的故障,并对其进行准确的诊断。
故障定位是根据检测和诊断获得的故障信息,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
故障预测则是通过对历史数据和模型的分析,预测出潜在的故障发生可能性,为故障处理提供参考。
故障处理则是根据诊断和定位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故障处理和修复。
智能诊断与定位技术在输电线路故障处理中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通过实时采集数据和远程监控,可以准确判断故障类型和位置,提高故障处理效率。
其次,能够及时发现潜在故障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和修复,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定位与恢复
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定位与恢复引言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其稳定运行保障了工业生产、商业交易和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
然而,在电力系统中,故障是无法避免的,故障的发生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的瘫痪,给社会和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因此,故障定位与恢复成为电力系统管理的重要任务,本文将探讨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定位与恢复的方法和技术。
一、故障定位技术的分类故障定位是找到故障发生位置的过程,根据技术的不同,故障定位技术可以分为基于传统方法和基于智能化方法两种。
1. 基于传统方法的故障定位技术基于传统方法的故障定位技术主要包括人工巡查、测量分析和异常检测。
人工巡查是最简单、直观的故障定位方法之一,通过人工巡视电力设备,寻找可能存在故障的线路和设备。
然而,这种方法的效率低下,耗时且不可靠,适用于小规模的电力系统。
测量分析是基于电力系统的变量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观察测量数据的异常情况来确定故障位置。
例如,通过电压、电流等测量数据的波形分析,可以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
然而,这种方法需要对电力系统的测量数据有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且对仪器仪表的要求较高。
异常检测是通过对电力设备和线路进行实时监测,检测到异常信号后进行故障定位。
例如,电力系统中常用的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可以实时检测电流差异,当差异超过设定值时,表示故障发生的位置就在变压器所在的线路上。
这种方法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状态,及早发现和定位故障。
2. 基于智能化方法的故障定位技术基于智能化方法的故障定位技术是近年来电力系统管理的新趋势,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故障的自动检测和定位。
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构建故障诊断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故障进行自动检测和定位。
例如,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通过训练模型,实现对电力系统中不同类型故障的自动识别和定位。
另外,基于智能化方法的故障定位技术还可以结合传感器网络,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故障定位。
电力系统的故障检测与定位
电力系统的故障检测与定位一、引言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其可靠运行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然而,电力系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如线路短路、设备损坏等,这些故障如果不能及时检测和定位,就会给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威胁。
因此,电力系统的故障检测与定位技术显得至关重要。
二、故障检测技术1. 传统的故障检测方法传统的故障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巡检、测试、经验判断等。
这些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漏检漏定等问题。
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故障检测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系统开始采用基于物联网的故障检测方法。
通过传感器、通信网络等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快速发现故障并及时报警。
三、故障定位技术1. 传统的故障定位方法传统的故障定位方法主要包括复查、试验、分析等。
这些方法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工程师定位故障,但耗时耗力且精度不高。
2.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故障定位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监测和分析,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实现对故障的自动定位和预测。
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定位的准确性,还能够节约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
四、发展趋势及挑战随着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和复杂度不断增加,故障检测与定位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未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将更多地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故障检测与定位中,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自动化程度。
然而,这也给相关技术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五、结论电力系统的故障检测与定位是保障系统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传统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要求,基于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故障检测与定位方法将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只有不断创新、学习新知识、应用新技术,才能更好地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电力系统故障线路的定位研究
电力系统故障线路的定位研究【摘要】本文针对电力系统故障线路的定位问题展开研究。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系统综述了电力系统故障线路定位方法,建立了定位模型并研究了定位算法。
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在总结了电力系统故障线路定位研究成果,提出了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为解决电力系统故障线路定位问题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对于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故障线路、定位研究、定位方法、建模、算法、仿真实验、影响因素分析、成果总结、存在问题、改进建议、未来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它承载着各种电力设备和设施的供电任务。
由于各种原因,电力系统中会经常出现线路故障,这会导致供电中断或不稳定,给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电力系统故障线路的定位成为了电力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研究背景主要包括: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力负荷的增加,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更加复杂,线路故障频发。
传统的故障线路定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定位精度。
随着电力系统智能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线路故障的快速准确定位需求也日益增加。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电力系统故障线路定位方法的综述和分析,建立更加准确和有效的故障线路定位模型和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和影响因素分析,为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1.2 研究意义电力系统故障线路的定位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准确的故障线路定位,可以快速地找到故障点并及时恢复电力系统的运行,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故障线路定位研究可以帮助电力系统运行人员更好地理解系统中的故障特性,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对故障线路定位方法的研究探索,可以不断完善和改进定位算法,提高定位的精度和稳定性。
最重要的是,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因此对故障线路定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
电力系统连锁故障研究综述
究方向。
关键词 :电力 系统 ;连锁故障 ;模 式搜 索法;模型分析法;风 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 :T 1 M7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2 9 2 0 0 —0 4 0 7 6 1(0 8 6 0 4—0 J 8
Re iw n c s a n a l r n p we y t m v e o a c di g f iu e i o r s s e
锁故障的研 究 日益 受到重视。电力 系统连锁故 障是 由某一个故障引发的一 系列故 障过程 ,其后 果是造成 大规
模 的停 电事故和许 多元件的相继开断。对连锁故障的模式搜索法、模 型分析 法以及风险评估等 方面进行 了介 绍和 综述 ,并从 电网脆弱性评估 、调整耐 受性参数 以改善 电力 系统鲁棒性 的方法这两方 面指 出今后 可能的研
AIXi C IM ig y n 一 L h— n , U n — o g ., EIZ il i ( .col f l tcl n l t nc n ier g ot h a l tc o r ie i , 1S ho o e ra adEe r iE g ei ,N r C i e r we vr t Ec i c o n n h n E ci P Un s y
nrblya es n f w r r dme o fmp v b s e we ss m yajs fu —tl at p — e i s s a i s me t e i a td o i r e o ut s o p r yt b dut al —o r a t op o g dn h o r n sf o e t en c a
论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原理分析
论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的故障定位与原理分析摘要:在电力系统中, 电能的传送是通过导线来完成的, 导线主要有架空线和电缆两种形式。
以下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从五个方面对输电线路中电缆的故障分类、原因、性质、电缆预定位方法及电缆故障点精确定位与电缆识别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和同行技术人员共同学习、进步。
关键词: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定位故障原理分析1电缆故障分类电缆故障从形式上可分为串联与并联故障。
串联故障是指电缆一个或多个导体(包括铅、铝外皮)断开。
通常在电缆至少一个导体断路之前,串联故障是不容易发现的,并联故障是指导体对外皮或导体之间的绝缘下降,不能承受正常运行电压。
实际的故障组合形式是很多的, 几种可能性较大的几种故障形式是一相对地、两相对地和一相断线并接地。
根据故障电阻与击穿间隙情况, 电缆故障可分为开路、低阻、高阻与闪络性故障。
1.开路故障。
电缆的各芯绝缘良好,但有一芯或数芯导体断开或虽未断开但工作电压不能传输到终端, 或虽然终端有电压但负载能力较差。
2.低阻故障。
电缆的一芯或数芯对地的绝缘电阻或芯与芯之间的绝缘电阻低于正常阻值较多,电阻值低于10zc(zc 为电缆线路波阻抗)而芯线连接良好的。
一般常见的这类故障有单相接地、两相或三相短路或接地。
3.高阻与闪络性故障。
电缆的一芯或数芯对地的绝缘电阻或芯与芯之间的绝缘电阻低于正常阻值较多,但高于10zc 而芯线连接良好。
若故障点没有形成电阻通道,只有放电间隙或闪络性表面,此时故障即为闪络性故障,据统计,这两类故障约占整个电缆故障的90%。
2电缆线路故障原因电力电缆线路故障率和多数电力设备一样, 投入运行初期(1~5 年内)容易发生运行故障,主要原因是电缆及附件产品质量和电缆敷设安装质量问题;运行中期(5~25 年内),电缆本体和附件基本进入稳定时期,线路运行故障率较低,故障主要原因是电缆本体绝缘树枝状老化击穿和附件呼吸效应进潮而发生沿面放电;运行后期(25 年后),电缆本体绝缘树枝老化、电- 热老化以及附件材料老化加剧,电力电缆运行故障率大幅上升。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继电保护原理与故障定位方法
基于零序电流的故障定位方法
零序电流法
通过检测配电网中的零序电流,可以确定故障位置。当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 相的电流会通过大地返回电源,形成零序电流。通过检测零序电流的幅值和方向,可以确 定故障位置。
零序电流法的优点
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和分析。
零序电流法的缺点
对于多分支线路或复杂的配电网,零序电流的分布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定位精 度下降。
危害
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停电范围扩 大、触电危险等,甚至可能引发 火灾。
故障类型与特点
故障类型
包括金属性接地、非金属性接地(高 阻接地)、完全接地(电弧接地)等 。
故障特点
故障电流小,持续时间短,故障相电 压降低,非故障相电压升高。
故障定位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供电可靠性
快速定位故障点,减少停 电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 。
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1 2 3
网络安全挑战
随着配电网的智能化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 出,需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确保配电网的 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标准与规范缺失
目前配电网继电保护和故障定位技术标准与规范 尚不完善,需要加强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的制定 和推广应用。
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随着配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加强人才培养 和队伍建设,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 质。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继电保 护原理与故障定位方法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21
目录
•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概述 • 继电保护原理及配置 • 故障定位方法及技术 •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概述
电力系统电网故障诊断与维修
电力系统电网故障诊断与维修电力系统电网故障诊断与维修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它对于保障电网稳定运行和供电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电力系统电网故障诊断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故障维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电力系统电网故障诊断电力系统电网故障诊断是通过对电力系统中各个组件的状态和参数进行检测和分析,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和原因。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
1.1 电力系统监测装置电力系统监测装置是一种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状态的设备,能够自动采集各种电气参数,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比对,确定故障的位置和类型。
其中,智能断路器是一种常用的监测装置,它可以实现对电流、电压等参数的监测和记录,并能够根据数据分析判断故障类型。
1.2 数字保护装置数字保护装置是一种能够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信号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的装置,它通过检测电压和电流的波形特征,识别故障的类型和位置。
数字保护装置具备快速响应和高精度等特点,能够有效地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3 故障录波分析故障录波分析是利用录波仪记录电网故障过程中的波形数据,并通过对波形数据的分析和比对,确定故障的位置和原因。
录波仪能够高精度地记录电流和电压的波形特征,为后续的故障诊断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二、故障维修的流程故障维修是在故障发生后,通过对故障设备的检修和更换,恢复电网的正常运行。
下面介绍故障维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2.1 故障检修前准备在进行故障检修前,需要对故障设备和现场环境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检修方案和工作计划。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备件,确保能够高效完成维修任务。
2.2 故障设备的检修故障设备的检修包括对设备进行拆装、清洁、更换或修复等操作,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检修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措施,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同时,还需要按照相应的维修标准和流程进行操作,确保维修质量。
2.3 故障设备的更换在某些情况下,故障设备可能无法修复,需要进行更换。
更换故障设备时,需要确保所更换的设备具有相同的规格和参数,并进行必要的耐压测试和调试工作。
电力系统中的线路故障定位技术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线路故障定位技术研究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电力系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电力线路故障时有发生,造成了很多不便和经济损失。
因此,研究电力系统中的线路故障定位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二、线路故障定位技术的意义线路故障定位技术可以帮助电力公司快速准确地确定故障点,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同时,线路故障定位技术还可以缩短故障修复时间,降低故障对用户的影响,提高用户满意度。
三、传统的线路故障定位技术传统的线路故障定位技术主要包括单点法、整段法和补偿系数法。
单点法通过测量故障发生点到电源点的距离,然后根据传输线特性确定故障点位置。
整段法则是将传输线划分为若干段,通过比较故障前后各段的特性参数变化,确定故障点所在的段数。
补偿系数法则是通过计算电流补偿系数的变化来定位故障点。
然而,这些传统的线路故障定位技术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精度和可靠性有待提高。
四、基于时域反演的线路故障定位技术时域反演是一种常用的线路故障定位技术。
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传输线上的电流和电压波形信息,通过时域反演算法计算得到故障点位置。
时域反演技术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可以准确地找到故障点。
然而,时域反演技术的计算复杂度较高,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五、基于频域分析的线路故障定位技术频域分析是另一种常用的线路故障定位技术。
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传输线上的频率分量进行分析,找到频率分量发生变化的位置,从而确定故障点位置。
频域分析技术可以通过数字滤波器设计和频谱分析等方法实现。
与时域反演技术相比,频域分析技术具有计算简单、实时性好的优点。
然而,频域分析技术的定位精度较低,对于复杂故障情况的定位效果不够理想。
六、基于机器学习的线路故障定位技术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机器学习的线路故障定位技术逐渐兴起。
机器学习技术可以通过对大量故障数据的学习和训练,自动识别并定位故障点。
电力系统中的故障诊断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中的故障诊断技术介绍电力系统作为现代工业和生活的基础设施之一,承担着重要的供电任务。
然而,由于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和长期运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故障和隐患,这就需要及时准确地进行故障诊断和处理,以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故障诊断是指通过对电力系统中的异常现象和故障信号进行分析和解释,确定故障原因、故障位置以及故障类型的过程。
在电力系统中,故障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帮助维护人员及时发现故障,准确排除故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传统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主要依靠人工经验和专业知识,但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人工诊断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因此,研发和应用自动化的故障诊断技术成为当前的热点之一。
目前,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信号处理技术:电力系统中的故障会产生各种异常信号,如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的异常变化。
信号处理技术通过采集、传输和处理这些信号,提取故障诊断所需的信息。
常用的信号处理方法包括小波变换、谱分析、相关分析等。
2.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模糊理论、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故障模式识别、特征提取和故障类型分类等方面。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建立故障诊断模型,实现对异常信号和故障现象的自动识别和分析。
3. 数据挖掘技术:电力系统中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丰富的故障信息和系统运行状态。
数据挖掘技术可以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隐藏在大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例如,关联规则挖掘可以发现不同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异常检测可以识别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
4. 模型与算法:故障诊断技术依托于各种模型和算法的支持。
例如,基于故障树的故障诊断模型可以通过建立系统的逻辑关系,快速准确地确定故障位置和原因。
而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则可以利用概率推理和统计分析,对故障类型和概率进行精确推断。
电力系统的故障定位算法研究
电力系统的故障定位算法研究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电力系统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常常会导致供电中断,给生活和生产带来不便和损失。
因此,研究电力系统的故障定位算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电力系统的故障定位算法1. 传统故障定位算法传统的电力系统故障定位算法通常基于浅层网络拓扑分析,使用回路和短路等基本原理,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等参数,计算故障点的位置。
这种算法简单直观,但对复杂的电力系统难以处理,容易出现误差和不精确的情况。
2. 基于物理模型的故障定位算法基于物理模型的故障定位算法通过对电力系统进行物理建模,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线路参数、负荷变化等,利用数学方法和电力理论,计算故障点的位置。
这种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但对电力系统的要求较高,计算复杂度也较大。
3. 基于数据挖掘的故障定位算法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兴起,基于数据挖掘的故障定位算法逐渐得到关注。
这种算法利用电力系统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通过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算法,分析数据的特征和规律,从而预测故障点的位置。
这种算法不依赖于传统的物理模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三、电力系统故障定位算法的研究现状目前,针对电力系统的故障定位算法,学术界和工业界都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1. 传统算法的改进针对传统的电力系统故障定位算法的不足,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
例如,结合传统算法和数据挖掘算法,利用数据挖掘的结果对传统算法进行修正,提高故障定位的精度;同时,应用统计学的理论,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减小误差和不确定性。
2. 基于物理模型的优化基于物理模型的故障定位算法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进。
研究人员通过引入新的数学方法和建模技术,提高算法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同时,结合物理模型和数据挖掘算法,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的物理特征和历史数据,从而提高故障定位的精度和鲁棒性。
3. 数据挖掘算法的应用拓展数据挖掘算法在电力系统故障定位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拓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故障定位原理综述郭俊宏1, 谭伟璞1, 杨以涵1, 郭芳霞2, 任杰3(1.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北京102206; 2. 山西运城供电公司生产技术部, 山西运城044000;3. 聊城供电公司, 山东聊城252000摘要:在电力系统中, 由于输配电网络结构不同,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 , 并且对各种原理下的不同算法作出总结。
关键词:行波; 故障定位; 中图分类号:T A 文章编号:100324897(2006 03200762060引言在电力系统运行中, 输配电线路担负着电能输送分配的重任, 很容易发生故障, 而用人工查找故障点又非常困难。
故障定位技术可以根据线路故障时的故障特征迅速准确地进行故障定位, 不仅有利于线路及时修复, 保证可靠供电, 大大减轻人工巡线的艰辛劳动, 而且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高压输电线路和中低压配电网本身线路网络结构的不同, 所以, 适应于各自的故障定位方法也有所区别。
本文分别就高压输电线路和中低压配电网的各种故障定位方法研究现状作出总结概括。
1高压输电线故障定位高压输电线故障定位早有研究, 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微机保护和故障录波装置的开发及大量投运, 更加速了故障测距的实用化进程。
基于微机或微处理装置的故障测距方法研究也早已成为国内外的热门课题之一。
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按其工作原理分为阻抗法、行波法两种。
1. 1阻抗法阻抗法基本原理如下(图1 :在离母线M 处L 公里的F 点发生接地故障, 故障点的接地电阻为R f , 在母线M 处测得的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为:U m =Z 1I m +R f I f(1 两侧故障电流之和:I f =I m +I n(2M 端测量阻抗为:图1阻抗法原理图Fig . 1Princi p le of i m pedance methodZ c U m I m=Z 1I f I mR f =Z 1+KR f (3其中基于阻抗法实现的测距方法有代数法和微分方程法。
代数法是利用故障时工频电压电流量, 通过分析计算求出故障点的距离, 因为在系统运行方式确定和线路参数已知条件下, 定位装置测得的电压电流是故障距离的函数。
微分方程法根据三相输电线路的微分方程, 利用线路两端电流电压量进行故障定位。
阻抗法按算法分可分为利用单端数据和双端数据两类[1]。
单端数据的测距算法是根据单端(本端测得的电压和电流及必要的系统参数, 计算出故障距离。
现有的单端测距算法, 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①故障过渡电阻或对端系统阻抗变化对测距精度的影响; ②输电线路及双端系统阻抗的不对称性对测距的影响; ③测距方程的伪根问题。
造成测距误差的根本原因是存在故障过渡电阻。
要减小其影响, 就要引入对端系统的阻抗, 那必然要受到对端系统阻抗变化的影响, 这是单端测距法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相继提出了双端或多端故障测距方法。
双端测距方法不存在原理误差, 而且测距在实现时间方面的要求也比保护宽松得多, 因此, 采用精确的分布67第34卷第3期2006年2月1日继电器RELAYVol . 34No . 3Feb. 1, 2006参数模型的两端测距算法不仅为准确测距奠定了基础, 且对高阻类型故障测距也是必需的。
但两端测距算法在数据同步和伪根判别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
采用准确线路模型及不要求数据同步的两端(或多端测距算法在原理上具有更大优越性, 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1. 2行波法早在20世纪40年代, 国外学者就已根据行波想。
现在, A, B , C, E 1. 2. 1 A A , 根据测量点到故障点往返一次的时间和行波波速确定故障点距离。
根据这种原理研制的定位装置简单, 只需在线路一端装设, 不要求与线路对端通信联系, 随着现代微电子技术的飞跃发展和对行波传播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A 型定位原理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
基于A 型的测距算法即利用单端数据算法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算法一:利用故障点行波的反射波进行测距[2]。
该方法利用在检测点检测到的两个相邻线模波头之间的时间差进行故障定位。
如图2所示简单系统, 在f 点发生故障后, 暂态行波分别向R, S 运动, 到达R, S 后, 暂态行波将发生反射, 反射波经故障点再到R, S, 所以在R, S 点将检测到2个波头, 设在R 点测到2个波头之间的时间差为Δt , 行波速度为v 1, 由此可以得到R 点到故障点之间的距离。
图2故障行波传播图Fig . 2Pr ograti on of fault travelling wavesx =v 1Δt2(4但是, 在这种方法中, 在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下, 行波的第2个波头很难测到, 原因是线路上的电阻使行波衰减, 第2个波头在故障点和检测点之间来回2趟, 衰减更厉害。
算法二[3]:电力系统故障(接地故障后, 线模和零模将以不同的速度向检测点传播, 而理论分析证明, 线模波速和零模波速可以用线路的正序参数和零序参数计算所以, 只要准确找出到达检测点的线模和零模波头之间的时间差就可以算出故障位置。
仍以图2为例, 设v 1为线模速度, v 0为零模速度, 线模分量到达R 点的时刻为t R1, 到达S 点的时刻为t S1; 零模分量到达R 点的时刻为t R2, 到达S 点的时刻为t S2, 故障时刻为t R 点对于线模分量有:R1(5 :x =v 0(t R2-t(6 t 和x 是未知量, 消去t 得:x v v (t -tv 1-v 0(7 此算法利用第一次到达检测端的零模分量计算, 波头衰减少, 易于检测, 结果误差小。
算法三:t 1为故障初始行波到达R 端的时刻, t 2为故障点反射波到达R 端的时间, t 3为对端母线反射波到达R 端的时刻, t 0为故障发生的绝对时刻, 考虑联立方程:v (t 1-t 0 =x(8 v (t 2-t 0 =3x(9 v (t 3-t 0 =2l -x(10 式中:v, t 0, x 是未知参数, 可联立求解得到:t 0=(3t -t2(11 x (t -tt 3-2t 1+t 2(12 这种算法可以消除波速的影响[4], 理论上计算精度高, 但存在各波头到达时间准确检测问题。
1. 2. 2 B 型定位原理与算法[5]B 型定位原理利用故障点产生的行波到达线路两端的时刻并借助通信联系实现故障定位。
它利用故障点产生的行波第一次到达两端的信息, 不受故障点透射波等因素影响, 这种方法要求线路两端测量系统有精确到微秒的同步时钟, 要求有通信联系交换对侧数据。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是一种理想的时间同步技术, 利用基于GPS 的同步时钟输出, 能够实现两端测距装置1μs 精确同步。
随着GPS 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线路两端的同步采样已成为现实, 并且随着数字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 线路两端的数据交换也已成为可能。
基于B 型原理的测距算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算法一:在线路发生故障后, 不管线路的结构、衰减及畸变如何, 到达母线处的第一个行波波头都77郭俊宏, 等电力系统故障定位原理综述是最强烈和最明显的, 因此很容易准确定位[2]。
仍以图2为例, 在S 点对于线模分量有:x =v 1(t R1-t (13 l -x =v 1(t S1-t(14由式(13 、式(14 可得:x v 2(t R1-t S1 +2(15算法二:利用波速的测距算法的基础是线模波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小, 在工程误差的范围之内。
:, , [3], 提(仍以图2为例。
设A =t R1-t S1, B =t R2-t S2, C =t R2-t R1。
由双端测距公式得:A =v 1-v 1(16 B v 0-v 0(17 C v 0-v 1(18由式(16 、式(17 解出线模和零模波速为:v 1=A-A(19 v 0=B -B(20代入式(18 得测距公式:x =A -B +2C(21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完全消除了波速变化对测距的影响, 但是仍然使用了零模的第1个波头, 仍然存在零模衰减的问题, 而且也需要双端数据交换通道和同步对时设备。
1. 2. 3 A 型和B 型测距方法比较A 型原理的单端测距算法精度高, 但反射波波头很难准确检测到, 容易误判, 实现起来很复杂, 对于检测反射波的问题总结如下[2, 6]:1 当检测母线上接有三回及以上进出线时, 初始行波和故障点反射波都比较强烈, 测距容易实现; 当检测母线上接有两回进出线时, 初始行波比较强烈, 故障点反射波很微弱; 在只有故障线路的母线上, 反射将明显减弱, 单端测距可能失败。
2 故障点的过渡电阻越大, 反射将越弱。
3 当对端母线距故障点较近时, 对端母线的反射波将透过故障点先于本端的反射波到达检测母线。
4 当相邻母线和检测点之间的距离比故障点到检测点之间的距离近时, 相邻母线的反射波将先于故障点的反射波到达检测点。
再加上零模波头必将先于本端反射波到达检测母线以及电力系统本身的噪声等原因, 间, , 而且只, 计算精度相当高。
但是零模速度是否受天气因素的影响, 影响多大, 尚需进一步讨论; 另一方面, 零模分量在线路上的衰减情况如何, 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B 型原理的算法利用行波的第一个波头, 衰减小, 易于检测到。
可以不考虑故障的过渡电阻以及母线的反射条件, 使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故障距离。
但是, 算法利用双端数据, 因此要求测距装置必须有两端数据的交换通道和两端时间同步设备(GPS , 这样就增加了装置的生产成本, 不利于测距装置的推广应用。
算法二虽然不用考虑速度的影响, 但其测距精度并没有明显的提高, 而且比算法一要多采集零模的数据。
因此作为双端行波测距方法, 算法一应该是优先考虑的方法。
1. 2. 4C 型定位原理C 型定位原理在故障发生后由装置发射高压高频或直流脉冲信号, 根据高频脉冲从装置至故障点往返时间进行定位。
C 型故障定位方法的优势在于:首先, 它不需要在各条线路装设采集装置; 其次, 该方法在进行故障定位时可以重复地判断, 对于某些因素(如其它大的干扰某一次接收到的信号不能清楚分析出故障点位置, 可以重新发一个行波信号再进行一次定位, 而其它实时定位的方法中故障点处产生的行波是不可重现的; 再次, 这种方法不需要在每条线路都安装设备, 极大地节省了投资。
1. 2. 5利用重合闸的单端电流行波E 型故障测距利用单端电流行波的故障测距不仅可由因故障扰动而在故障点产生的暂态行波构成, 也可由线路开关合闸于故障线路所产生的暂态行波构成[7]。
这一点对于装设有重合闸装置的高压输电线路尤为有用, 它可以补救因故障发生在电压初始角为零或很小时造成的测距失败。